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理解歷史的方法有哪些

理解歷史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5 18:19:40

如何學好歷史的10種方法

很多同學認為歷史是一門最適合臨時抱佛腳的功課,只要考前花點時間死記硬背,成績照樣不差,甚至還會有好分數。真要這么想就大錯了,想要把歷史學好,特別是面對文科綜合卷對能力的高要求的時候,想要把歷史學好,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那麼怎樣才能把歷史學好?我和大家一起做一個探討

我認為排在首位的是要有興趣。你要對歷史課有興趣你才會主動地去學,不要抱著一種如果不考歷史我才不去學的心理。興趣是種很微妙的東西,你有了興趣,你就能很快地把知識點記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領悟在歷史現象背後所蘊涵著的歷史規律,能得心應手地分析歷史問題;如若反之,無異於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苦苦煎熬,但卻煉不出火眼金睛。

那對於本來沒有興趣的同學,這個興趣這么培養呢?首先你要試著擺正你的心態,不要老是抵觸。如果這樣,神也救不了你。然後,想想你以前看過的歷史劇,讓歷史好一點的同學,甚至可以找歷史老師,讓他們從歷史角度來談談這個歷史劇,你就會發現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觀點,最重要的是你能發現歷史並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東西。最後,你再認認真真地去聽幾節歷史課,你就發現了我們學校的歷史老師上課都還不賴。雖然我不能保證你能愛上歷史,但我起碼相信你對歷史課已經產生興趣了。

當然,有了興趣,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很多同學認為學歷史要訣就是背,錯了。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基於課本之上的理解。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個方便你理解的歷史結構。其實這也很簡單。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因為我們畢竟要面對考試,所以我們在談論學好歷史的過程中也絕不迴避考試技巧的問題。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

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諱的是認為自己不會,就什麼都不寫。最後,答題的時候,字跡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每點內容不要羅嗦,但一定要把要點概括地講出。每點都要用序號標明,這樣才能清晰明了。

對於這個話題,我暫時只能想到這么多了,希望在歷史學習的道路上走好

② 有哪些方法能夠多了解一下中國的歷史文化

可以通過歷史書籍去了解中國歷史文化,有很多書籍會對中國歷史有真實的記載,通過閱讀歷史書籍是最簡單直接的了解中國歷史的方法。如果自己對文字免疫不感興趣讀不進去還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通過歷史綜藝節目去間接的了解歷史,這種方法會更讓人覺得趣味十足,雖然學習歷史知識的進度會減慢但是興趣卻不會減當然也不會影響自己學習中國歷史。

③ 如何了解古今中外歷史

1/4分步閱讀

如果喜歡歷史之後我們開始從必須歷史學科的知識特點,掌握科學記憶的方法。

1.必須在理解上下功夫。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於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上歷史課和上其他課一樣,一定要專心聽講。有些同學認為上課聽不聽無所謂,反正課文內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試前去背背,同樣可以應付,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盡管有些簡單內容可以死記硬背,但復雜一些的內容光靠死記是不行的,有許多歷史知識必須弄明白這個知識是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意義何在,有什麼影響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和來龍去脈;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老師分析講解,自己也不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幻想考試前去突擊硬背,臨場時必然會顛三倒四或張冠李戴,有的則束手無策,不知所雲。 2.善於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有些歷史事件和現象比較復雜,光靠硬記是記不住的,我們可採取一些有效方法,盡量化繁為簡,才能熟記,主要方法有: (1)公式記憶法。在回答一些復雜的歷史問題時,如同解數學習題一樣,可以總結歸納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後按公式來記憶和解答。如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簡單過程+結果+意義。經過=准備+發生+結果。意義=作用+特點+影響。人物=姓名+時代+事跡(包括思想、活動或著作)+影響。作品=作者+成書年代+內容+意義(或影響)。用這種方法可將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概括,形成網路記憶。也就是抓住幾個要點作為支點,然後進行擴充,就能較快地熟記基本內容。掌握這個方法,在巧記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 了解歷史的途徑有哪些

1.觀看史書,傳記,通史等等書籍文獻。(讀三國為古人落淚,不虛也)。
2.游覽文物古跡,閱詩歌曲賦,能品評歷史,為古人憂,為古人嘆。
3.欣賞歷史影視劇(正劇),觀察時代背景,人物興衰,朝代更替,能有一點心得。
4.和朋友或是群里的同志的人,品評歷史,在討論中你的學識會不斷淵博。
5.學會遐想,也可以是做夢哦,我喜歡 一首歌《夢回唐朝》因為我喜歡大唐。這樣你的興趣多多。

-----我的感覺大致如此,您認為呢?

⑤ 怎樣了解中國歷史

《上下五千年》比較淺顯,只能作為歷史愛好者的入門書籍。中學和大學的教科書也是學習歷史很好的教材 ,而中國史綱》和《中國通史》一類的書籍太偏重學術研究,省略了太多重要的歷史細節。

可以比較具體了解中國歷史的書:《中國歷代通俗演義 全12冊》

【方法】
1、學習歷史,最基本的,你要學會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所謂縱向比較,就是習慣於將某個國家和某個地區的歷史事件從古到今進行比較;所謂橫向比較,就是習慣於將某個國家和地區的歷史事件與同時期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在比較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尋找共同點,這樣記憶起來就容易多了。
2、要善於歸納總結。要將一類事件從古到今,或一個時代某些方面的成就等等歸納起來,用專門的筆記記錄下來,記憶時按照歸納的方面進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記憶的速度,而且可以提高記憶的質量,甚至可以幫助你分析解決問題。
3、要用心領會老師的解題思路以及身邊同學的解題方法,仔細揣摩,善於模仿,只要有了清楚的歷史事件在心中,做起題來自然就得心應手了。
4、爭取多看些原始史料。例如,你要學好中國古代史,像《史記》、《資治通鑒》之類的古代史學名著都沒有接觸,只是讀後人寫的歷史書,實在太不夠了。當然,你不想把歷史當作自己的專業,讀多讀少要根據你的時間和精力,但有可能讀多點是有好處的,至少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不會相信那些不負責任的胡謅。
5、把讀歷史與觀察世界和國內的時事政治結合起來,能從歷史找根源的就去找,這樣學習就更有實際用處了。

PS:學習中國歷史,急功近利恐怕不是學習歷史的好態度。
我想,身為一個中國人,每一段中國歷史都值得學習,中國歷史有輝煌, 也有恥辱 ,我們的祖先曾經輝煌過,我們更應輝煌 ,我們的祖先有過恥辱 ,我們不能讓恥辱重現。

⑥ 了解歷史有哪些途徑哪一種途徑是我們學習、了解歷史的主要途徑為什麼

1、歷史學習,需要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的知識較多,一定要提高學習效率。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條理化清晰的內容,雜亂的知識點一頭霧水,那麼你就需要學會梳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點;你可能擅於聽老師講,自己看書效率低下,那麼你一定要抓住上課有限的時間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邊聽一邊勾勾畫畫寫寫,純粹的聽純粹的看都不會讓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學習上的一些特性,這樣才能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

2、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眼腦直映」式的學習、復習方法。速讀記憶的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在學習之後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題海戰術,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試題你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

⑦ 人們了解歷史的主要途徑是

文物、史書、口述資料、圖片都是人們了解歷史的途徑。但是,最主要的是史書、文物和口述資料。史書可以了解歷史的最系統、最全面的資料;文物可以了解歷史的最真實、最直觀的材料;口述資料可以對史書中沒有記載、漏記的有良好的補充作用。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7)理解歷史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曠古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說公孫軒轅)(公元前2717-前2599年)時期算起,至今已有約5000年的歷史了。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之前的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

⑧ 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了解歷史知識

可以買一些歷史方面的書,史記,資治通鑒之類的,你可以根據需要買,如果要考試用就要買正點的書,如果想要自己對歷史感興趣就買些野史看看,很有意思的,也可以看歷史紀錄片

⑨ 怎樣以更簡單的方式了解歷史

讀書,實地去,思考,從復雜中得到簡單,漢宮秋,平凡的世界,北洋軍閥史話,中國近代戰爭史,柳宗元的封建論,文天祥的壬午正氣歌,朱元璋的大明皇陵之碑御制大誥皇明祖訓皇明寶訓,愛新覺羅胤禛的大義覺迷錄,章太炎的正仇滿論革命軍序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秦政記秦獻記,鄒容的革命軍,孫文的建國方略,魯迅的一些作品,毛的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根據需要可以讀些史書和個人傳記。

⑩ 什麼是歷史,怎麼才能了解歷史

那麼歷史就是過去的事情,想要去了解歷史,那麼就應該要了解過去的事情,特別是中國上下五千年,可以好好去看看。

閱讀全文

與理解歷史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速補血的食物和方法有哪些 瀏覽:838
產後女人如何豐胸方法 瀏覽:46
羊口蹄疫治療方法 瀏覽:494
暈車怎麼治有什麼快捷的好方法 瀏覽:556
高周波使用方法 瀏覽:567
機械統計分析方法 瀏覽:281
腳氣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瀏覽:257
質量方法中的現狀能力分析圖叫啥 瀏覽:848
2期梅毒治療方法 瀏覽:305
山菍種植方法 瀏覽:283
說明方法舉例子的術語是什麼 瀏覽:175
建築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方法 瀏覽:200
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及技巧視頻 瀏覽:361
固定式幕布安裝方法 瀏覽:481
瀝青路面縱裂的解決方法 瀏覽:490
調經需要哪些方法吃哪些葯 瀏覽:542
自建房大門過門石安裝方法 瀏覽:999
手搖式電腦使用方法 瀏覽:864
蘋果6plus的閃光燈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8
我愛這土地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