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空調外機消音棉怎麼安裝方法

空調外機消音棉怎麼安裝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5 00:27:55

⑴ 空調外機隔音處理什麼材料最好

空調隔音處理



空調室外機隔音方法

一般制比製冷時室外機噪音都大,主要是冬天室外處吸取熱量有限,進入壓縮機的製冷劑溫度過低,會造成壓縮機運轉處於低溫高負荷條件下而產生機械性震動。處理的辦法只有降音。

1、在外機加空調廠專用的膠塊墊

2、外機隔音棉加重包或加包

3、在壓縮機回氣分離器的回管上和排氣管加重膠塊。

4、隔聲罩,空調的外機運作的時候往往會有嘈雜的聲音,空調隔聲罩是一種安裝在空調外機上隔音降噪的設備。

5、消音器,在空調出風口安裝消音器,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針對低頻噪音,則需要使用復合型消聲器針對低頻噪音擁有良好的效果。

安裝隔音棉有沒有用?

這個空調安裝位置是否前面是有百頁窗的,或是有其它什麼東西擋住,以防空調振動脫落的。如果是有的話,你可以選用,在空調外機下墊一個泡沫,就用原來空調包裝里的那一個墊在家調下的泡沫就可以,放在空調下面後,這種低頻的噪音會明顯小很多的。貼隔音棉效果不大,這種低頻的噪音,穿透力是很強的。只能是加減振的東西,減少振動好些。也可以將空調個殼拆開,在外機的鈑金件里都貼上吸音棉,用來種厚厚的,象棉毯一樣的那種效果好一些。不過要拆機器的話,最好找專業一點的人員來操作,所以吸聲棉消除不了低頻雜訊。要通過改變某些部件的固有頻率來實現。

⑵ 科瑞萊環保空調安裝相關介紹

第一:底出風機組掛牆式說明
技術要求:
1、三角支架焊接和安裝要牢固;
2、檢修平台必須能支撐機組和維修人員的重量;
3、主機安裝必須水平;
4、主機法蘭與送風彎管的截面必須平齊;
5、所有外牆風管都要作好防水處理;
6、主機接線盒必須靠寺安裝,便於維修;
7、風管彎頭接寺處要做防水彎以防止水流入室內。
第二:頂出風機組掛牆式安裝說明
採用40*40*4角鐵架與牆或窗板螺栓田賽接,風管與角鐵架間墊橡膠防振,且所有縫隙均用玻璃或水泥沙漿密封。送風彎管要按圖紙要求做好,截面積要求不能小於0.45平方米。安裝風管時要在安裝底架上安裝吊桿,使風管重量全部吊裝在底架上。
技術要求:
1、支架焊接和安裝要牢固;
2、平台必須能支撐機組和維修人員的重量;
3、安裝必須水平;
4、法蘭與送風彎管的截面必須平齊;
5、外牆風管都要作好防水處理;
6、接線盒必須靠寺安裝,便於維修;
7、彎頭接寺處要做防水彎以防止水流入室內。
第三:鋅鐵瓦屋頂安裝說明
技術要求:
1、屋架要有足夠的強度承受機組和維修人員的重量;
2、屋頂開口尺寸應不大於風管安裝尺寸20mm;
3、安裝必須水平;
4、主機法蘭與送風彎管的截面必須平齊;
5、所有鋅鐵瓦風管都要作好防水處理;
6、四角必須加支撐架。
第四:水泥屋頂安裝說明
技術要求:
1、採用40*40*4角鐵架與鋼筋混凝土螺栓連接固定;
2、屋架要有足夠的強度承受機組和維修人員的重量;
3、屋頂開口尺寸應不大於風管安裝尺寸20mm;
4、安裝必須水平;
5、主機法蘭與送風彎管的截面必須平齊;
6、所有屋頂風管都要作好防水處理;
7、四角必須加支撐架。
送風彎管規格說明
1、為保證送風阻力最小,從主機接出的風管曲率半徑應為管徑的2倍。在1500*1500的板上開料。其它室內彎頭的曲率半徑同樣為管徑的2倍。彼此才能達到最佳的送風效果。
2、除了按一般安裝工藝接室外風採用消音棉消音安裝外,遵從風力集中在風管3米處左右,風力、風壓形成急流不斷沖激風管,碰撞產生噪音的原現,在接室內風管前2-3米均勻使用消音措施,即採用消音棉或防火海棉粘貼在風管內徑,大大加強了消音的面積,減少風壓沖激風管的原動力。
底架及防震說明,防震安裝方式:
1、塑膠底盤採用防震腳方式防震,在角鐵上下端各有一顆M10螺母可調節機器水平。
2、防震腳中心距890*890必須准確,以防底盤長時間運行變形。

⑶ 用吸音棉處理空調噪音的方法空調為陰避機器

把外機用吸音棉包圍起來好了。留出空調進氣和排氣的地方,其實只要把外機和你之間用吸音棉隔開就好。

降低空調噪音辦法:
其一,空調產品的選擇,由於空調的性能各有不同,因此產生的噪音值也不同,所以要提醒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要看清楚空調的噪音量,盡量選擇靜音效果比較好、噪音低的產品。

其二,在安裝時做好防振降噪措施,降低振動是最有效的減少噪音的方式,目前廠家在設計安裝時,都會對中央空調進行防振降噪,選用振動小、噪音低的壓縮機,同時採用隔音罩。在壓縮機、內置水泵採用減振基座;面板內貼13mm厚的玻璃棉吸音復合材料;風扇採用高效低雜訊機翼形葉片,風機轉速控制在720r/min以下,並採用變速調節,降低夜間雜訊;機組內所有連管及支架均採取減振措施等,通過以上手段可很大程度降低噪音,為人們創造了一個相對安靜的生活環境。

其三,根據具體問題分析解決,很多的中央空調產品都不滿足噪音的標准,因此在安裝是要特別注意,採取一些措施,第一,最好在室內機組下面放置一個25MM厚的大於機組底座面積的減振吸音板,同時用減振支托架。第二,若是噪音太大,可以設置送風及回風的消聲靜壓箱。第三,控制好連接風管內部風速,以不大於3m/s為宜;在風管的三通、彎頭、閥門等零部件之間的長度應有3~5倍風管直徑的直線距離。第四,中央空調室內機及送風口,不宜安裝在用戶經常停留的位置正上方,最好有所偏離,安裝在走道及吊頂處,美觀且人體感知的噪音小。

另外在室外機安裝時,最好採用落地安裝,同時在基座下面放置一塊15mm厚的膠皮,這樣便能夠令機組保持平穩,並且與外間鏈接的管路都應該採用具有減振效果的軟管;在安裝時用戶最好在旁邊做好監督。

⑷ 空調外機安裝要求及注意事項 空調外機噪音大怎麼

空調外機安裝要求
空調外機安裝要求1、周邊環境
在安裝空調室外機的時候,用戶選擇的地方需要考慮一下周邊的環境。不要放置在樹枝下面、或者有其他障礙物後面。因為樹葉在凋落之後,其本身所帶的水分在室外機機身表面,對機身有腐蝕生銹作用,這樣就不利於延長室外機的使用壽命。另外,不要放在阻礙物的後面,是由於室外機往外界排放的是一種熱量,時間長了,如果熱量無法向前揮發,而是反作用在機身上,溫度過高會引起機身發生爆炸!
空調外機安裝要求2、位置選擇
室外機最好安放在平台上!這里要講的是什麼呢,有的用戶直接將室外機放在地上,認為這樣既省錢又方便,但是這樣的用戶根本沒有考慮過其他人!第一,室外機散發的熱氣直接散發到路人身上,所有人肯定都會認為是不舒服的!第二,將室外機放在地上,有一些好奇的小孩子會將手指伸進扇葉內部,確實有這樣的新聞報道,所幸小孩子受傷不嚴重!所以,就這么兩個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將室外機放在地上是完全不科學的!
空調外機安裝要求3、測定高度
一般普通人的身高在160-185cm之間,所以室外機的安放高度一定要超過普通人的身高,那麼室外機安放的高度至少要在2米以上,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室外機安裝的高度不會碰到路人。如果室外機的高度過低,很容易對來往的路人造成傷害!
空調外機安裝要求4、其他條件
空調外機安裝的位置選擇,還應注意,要求選擇堅固、不易受震動、足以承受機組重量的地方;選擇排水容易、可進行室外機管路連接的地方;選擇不靠近熱源、蒸氣源、不會對機組的進、出風產生障礙的地方;選擇可將冷風或熱風送至室內各個角落的地方;應選擇靠近空調器電源插座的地方,且機器附近留出足夠的空間。
空調外機安裝注意事項
1、空調器的安裝位置,應盡量避開自然條件惡劣(如油煙重、風沙大,陽光直射或高溫熱源)的地方;油煙、風沙極易損壞空調,應極力避免空調與其接觸。直射的陽光或高溫熱源會使空調製冷不及時,製冷效果差。
2、室外機安裝位置應選擇盡可能離室內機較近的地方,又要考慮空氣流通、無陽光或少陽光照射的條件。室外機組應安裝在空調房間的外牆,朝向最好為北向,其次為南向,最差為東、西向。
3、室外機進空氣的側面及後面應留有10cm以上的空間,前面排風方向空間距離應在70cm以上。各室外機由於結構不同,所需空間尺寸也不相同應參考說明書中的規定。
4、空調器的安裝面應堅固結實,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安裝面為建築物的舊壁或屋頂時,必須具有實心磚、混凝土或與其強度等效的安裝面。
安裝場地應能承受室外機的重量,且應該無振動,不引起雜訊的增大。比如:空調安在突出的陽台上會產生強烈共振,雜訊大。一般安在卧室的窗戶下面,隔著窗、牆,會大大減少雜訊。而且安在窗戶下面伸手可及,保證以後維護清洗、用戶套空調罩以及檢修等的方便。
5、排出空氣和雜訊不影響鄰居的場所。
6、建築物內部的過道、樓梯、出口等公用地方不應安裝空調器的室外機。
7、空調器的室外機組不應佔用公共人行道,沿道路兩側建築物安裝的空調器其安裝架底部距地面的距離應大於2.5m。
空調外機噪音大的原因
1、空調出風口
空調的主要噪音來源就是空調的出風口,當空調開啟的風速越大,空調的噪音值當然也就慢慢變大,這是空調的主要噪音值來源之一。
2、空調面板的松動
空調面板的松動。當長期使用空調後,空調的面板很容易因為各種原因造成松動,這樣,空調在運轉時產生的震動就會讓面板互相的摩擦,從而產生噪音。
3、空調室內機的安裝
空調室內機的安裝與室外機連接的連接情況也影響空調的時機使用與噪音。如果室內機安裝的不夠穩定,當室外機運轉後,銅管連接著室內機,室內機不夠穩固後就會受到壓縮機的影響,從而導致室內機共振。
4、空調壓縮機
空調壓縮機這也是空調噪音的來源之一,壓縮機的噪音值過大,也會影響我們正常用戶的使用與休息。
5、裝配不良
室外風機電機或軸流風葉裝配不良,這個問題也是安裝不規范造成的;這時我們可以將外機軸流風葉取下試機,如噪音消除,即更換軸流風葉,否則更換室外風扇電機。
空調外機噪音大的解決辦法
1、安裝不規范造成的噪音,常見的有地腳松動、支架固定部不牢固和外機安裝不水平。此類因素造成的噪音一般對外機進行緊固,調平即可排處雜音。
2、外機殼松動造成工作時結合處相互碰撞振動產生噪音,排除時先判斷出故障部位,然後對其緊固即可。
3、壓機工作時的振動引起外機管路間碰撞噪音,一般調整外機管路間相護間距或加裝減震膠泥即可排除故障。壓機工作時噪音:一種是因為零部件造成。常見的是壓機卡缸或壓機啟動電容損壞引其。對損壞的備件進行更換即可。另外一種是壓機性能不良,工作時產生低頻的振動嗡嗡聲。可採用調整和更換壓機地腳減震膠墊,包裹隔音棉等方法予以排除。

⑸ 消聲器怎麼安裝圖,空調外機可以安裝消音器嗎

空調室外機沒有必要安裝消音器,畢竟在室外,噪音對室內影響不大。

⑹ 空調銅管消音器怎麼安裝

正常安裝即可。
對於空調製冷系統管路來說,消聲器大多數都是直接安裝在製冷系統管路中壓縮機排氣管路上面。
製冷系統消聲器解決的主要是製冷系統管路中不平穩冷媒流動或者是系統管路選擇不恰當時候所產生的異常管路雜訊。
從單純技術角度來說,在製冷系統管路設計合理的情況下是不需要消聲器存在的,使用消聲器不過就是水多了加鹽,鹽多了加水的權宜之計。

⑺ 空調外機的低頻噪音,隔音棉有用嗎

隔音棉對低頻雜訊作用很小,用吸音棉效果不大,這種低頻的噪音,穿透力是很強。只能是加減振的東西,減少振動,隔音棉隔音機理是材料內部有大量微小的連通的孔隙,聲波沿著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內部,與材料發生摩擦作用將聲能轉化為熱能。

隔音棉的隔音特性是隨著頻率的增高隔音系數逐漸增大,吸收低頻吸收沒有高頻吸收好。多孔材料隔音的必要條件是 :材料有大量空隙,空隙之間互相連通,孔隙深入材料內部,在家中難以實現。

安裝位置:

空調安裝位置應避開熱源,熱風排除及雜訊干擾應不影響鄰居。室外機的安裝高度應低於室內機,這有利於冷凍油的循環。

室外機的安裝應無熱風短路循環,以免影響散熱:安裝位置應有利於檢修,易於排水和不影響過路行人,要避開或遠離高壓線,有輻射的場所和易燃易爆場所。

室內機安裝前面不應有阻擋物,並保證冷風(或熱風)的射流距離,使室內溫度比較均勻。

⑻ 隔音棉安裝方法和注意事項

車廂內的雜訊通常會被車主有所疏忽,由於國內銷售的主流車型仍是中低檔車型,加上不少國產車在引進時都為了「合適中國路況」而進步了懸掛系統的高度及強度,於是更多的平穩和雜訊就隨之而來。當然,較差的選材與裝配質量(特別是經濟車型)、較老舊的發起機和不契合空氣動力學的汽車外形也是國產車高雜訊的緣由之一,即便是隔音效果良好的進口車也可能由於中國版本的「降低本錢」而變成國外同車型的中低程度。



隨著汽車逐步進入家庭,車主越來越注重駕駛質量,他們也就越為越在乎行駛時的雜訊。事實上,車廂內的雜訊足以影響車內乘員的交談、音樂的傾聽,以至駕乘的心情。


不同類型汽車雜訊的特性及單部汽車各個部位的雜訊來源都是不同的。其中發起機雜訊所佔的比重最大,經過對發起機艙蓋、擋火牆、兩邊裙及翼子板的減振及密封,能夠有效地控制並降低發起機艙的雜訊,減少發起機雜訊傳入駕駛室。



隨著路面條件的逐漸改善,車輛高速行駛的雜訊又成為另一個主要不的雜訊源。其中後行李箱是一個很大的雜訊源,由於其內部是一個大空腔,會產生很大的共鳴,然後座的靠背也不是很好的隔音資料。因而對後行李箱停止隔音降噪處置就顯得更為重要了。關於汽車行駛中沖破空氣幕產生的碰撞及摩擦聲,也就是大家常說到的風噪,主要和處置部位是車門。不只要在車門內裝置減振與吸音資料,而且要增強車門的密封性!


一、隔音工程的施工資料眾所周知,汽車在怠速、加速或不同路面行駛狀態下而產生的雜訊,經底盤和車體產生共振或共鳴後將雜訊放大而傳入車內,令駕乘者感到不適。由於聲音是經過振動來傳播的。所以隔音工程是運用專業聲學產品停止車體減振及車內吸音,從雜訊的傳播途徑上停止隔除。隔音工程主要經過以下兩個途徑來處置:


(1)運用減振隔音資料來到達消音降噪的目的。例如:在車門、行李底盤等處粘貼減振隔音資料後,它會起到加固車體構造和控制車體與外界雜訊的共振的作用。這是由於粘貼減振隔音資料後。改動車體的固有頻率,控制車外雜訊與車體產生的共振和共鳴,從而有效隔除車個雜訊。



(2)運用吸音材料來到達消音降噪的目的。例如:在發起機艙蓋運用吸音資料後發起機的雜訊明顯降低。這是由於吸音資料是一種聲學泡沫資料,它裡面程度散布著啟齒腔與閉口腔,能有效地將雜訊即聲能轉化為機械能和熱能耗費掉,從而到達吸收雜訊的目的這兩種資料的運用並不是獨立的,配合運用會到達最佳效果。


二、隔音工程的施工辦法如前所述,惱人的車內雜訊不外乎來自發起機、底盤、風雜訊以及車身共鳴等。目前國內盛行的汽車隔音技術都是依據這幾個雜訊源停止防治,以到達隔絕雜訊進入車廂,營造一個安靜的車內空間。其詳細施工辦法是:

(1)在發起機艙蓋處粘貼防火隔音棉,隔音棉能大量吸收發起機運轉時的雜訊,並且還具有隔熱功用,能有效維護發起機艙蓋的面漆,防止長時間高溫運用面漆變色。

(2)在車廂內中央底盤、後車廂底盤上加裝減振隔音墊及防水隔音棉+止震墊,其主要作用是緩解中央底盤、行李箱下底盤件在高速行駛時由於鈑金構造件的振動而惹起的共鳴,減少由於輪胎轉動所產生的路面雜訊傳送,降低由排氣聲傳入後車廂的共鳴音壓等。


(3)在車門飾板內貼上丁基橡膠和隔音棉,它可降低行車時車門鈑金構造件因較薄較易產生的共振,減少車門內飾板及零件的松脫,降低因車齡較長或長期在坎坷路面行駛狀況下,因金屬疲倦與車身扭動時產生的雜音。



(4)在車門內飾件的內面貼上一層隔音棉,在門板的內側粘貼減振墊,加裝車門密封條以增強車門與車門框的密封性。經過這樣的施工,不只能增強車門的剛性和減少共鳴聲,而且能有效降低汽車高速行駛的風雜訊。


(5)前後輪翼子板是底盤雜訊傳入車廂的一個主要中央,在前後輪翼子板處粘貼吸音資料,可減少行駛時減振器傳入的異音,以及抑止輪胎與路面、鈑金構造件所產生的撞擊雜音。


(6)在發起機擋火牆加裝隔音墊以及在儀表座下層加消止震墊,減少發起機雜訊的傳入。發起機是最主要的雜訊源,也是離駕駛員最近的雜訊源,在增強儀錶板下部及發起機防火牆的厚度後,能抑止發起機動轉時傳入車廂內的高頻聲壓,這是隔音工程效果最明顯的部位。


(7)最後,給車廂內車頂粘上一層隔音棉+止震墊,這除了能有效阻隔太陽酷曬,避免車廂內溫度直線上升,並能強化車頂鋼板的剛度,能有效減少雨天時雨滴撞擊車頂的聲音傳入車內。



三、隔音工程施工的留意事項


(1)在拆卸時一定要留意拆卸技巧,不可用蠻力而損壞板面和漆層,一切卡扣要運用專用的起扣工具。


(2)處置附著物一定要留意用力強度和方向,避免劃傷油漆和劃破面板。在運用清潔劑後,一定要及時蓋上蓋子,防止清潔劑揮發或撞翻清潔瓶。


(3)下料時,盡量能防止拼接過多和反復下料。


(4)底盤的線路和空調孔切不可掩蓋。


(5)地板的裝置步驟要在做完天花板後完成,防止弄臟或損壞座椅和地毯。


(6)在有平安氣囊的車作業時,一定要拔出鑰匙、輕拆輕裝,避免氣囊爆破招致人車受損

⑼ 吸音棉使用知識(求助)

這年頭濫竽充數的還真不少!樓主的問題很簡單,活頁粘貼吸音棉肯定會降噪,但是絕對不會達到國家標準的!因為只要有縫隙存在就會有漏聲現象!但至於說每平米吸聲多少分貝,你這個問題提得太外行了,吸聲材料效果一般用吸聲系數來表式的。
這里就你的問題,給你推薦幾種環保阻燃的吸聲材料,波峰吸音棉、聚酯纖維吸音棉,至於岩棉和玻璃棉建議還是不用為好,因為材料不身不環保,不僅對於環境造成污染還會危害到人的身體健康!

⑽ 隔音棉怎麼安裝,隔音棉怎麼安裝知識

隔音棉正常的安裝方法是:

1、將原始牆面抹平,做好前期牆面處理工作。

2、打龍骨,在需要隔音的牆面上打上5cm龍骨(木龍骨或輕鋼龍骨均可以),將龍骨與牆體之間保留一公分距離,分別固定在隔音吊頂下方和浮助地面上方。

3、龍骨空隙內填充隔音棉(根據需要選擇容重,35Kg/m3或者其他規格),中間填上5cm梯度吸音棉,聲波在棉孔洞遊走的過程,實現聲能轉換熱能,從而達到降低聲能量的目的。

4、龍骨外封裝,可以選擇石膏板或者隔音板,如有需要可以在外側再安裝聚酯纖維吸音板,以達到更好的隔音效果,板上你就可以使用你需要的裝飾。

隔音棉如果是黏貼上去的話,你可以選擇萬能膠,或者熱熔性膠。但是吸音棉不具有裝飾功能,所以這樣做的話有兩個弊端,一是比較難看,二是容易臟,臟了以後比較難清洗。

備註:

在家裡安裝隔音棉,對隔音棉的材質一定要很好的考慮。隔音棉有很多種,常見的有玻璃棉,岩棉,海綿,聚酯纖維吸音棉,梯度吸音棉。玻璃棉,岩棉是脆性纖維做的,它的纖維很容易刺破皮膚,引起皮膚過敏。而且時間長了,產品會粉化,所產生的粉塵會引起呼吸道過敏。海綿是發泡材料,吸音效率較低,而且易燃。

閱讀全文

與空調外機消音棉怎麼安裝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腎上腺素的釋放水平檢測方法 瀏覽:279
儀表總耗氣量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瀏覽:921
每天百分比計算方法 瀏覽:176
98乘以99分之8的簡便方法 瀏覽:492
如何求零點解決方法 瀏覽:416
購買佛壁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478
如何快速學好基本功的方法 瀏覽:329
耐力跑的訓練方法教案 瀏覽:299
風險管理方法如何區分定性定量 瀏覽:195
正確魚塘殺蟲方法 瀏覽:619
無油洗發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35
浮漂切胚方法視頻 瀏覽:639
解奶正確方法 瀏覽:776
腳燒傷了怎麼辦最快的方法 瀏覽:850
拼裝式床頭與床包的連接方法 瀏覽:921
腸胃積熱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500
三星s44g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
大型雙列圓錐軸承的安裝方法 瀏覽:779
編創方法和步驟 瀏覽:941
甩頭發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