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線圈在穿過磁場時電熱的計算
平均感應電動勢E=ΔΦ/Δt,感應電流為I=E/R=ΔΦ/RΔt,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q=IΔt=ΔΦ/R=BS/R(S是矩形線圈的面積)
進入過程有動量定理得:-BILΔt=mV1-mV0,而IΔt=BS/R,所以mV0-mV1=B^2SL/R
出磁場過程同理可得q=BS/R
出磁場過程由動量定理得::-BILΔt=mV2-mV1,所以mV1-mV2=B^2SL/R
所以有mV0-mV1=mV1-mV2
由於剛好出磁場,所以V2=0
因此V1=0.5V0
有能量守恆得Q1=0.5mV0^2-0.5mV1^2=3mV0^2/8
Q2=0.5mV1^2-0=mV0^2/8
因此Q1/Q2=3/1
㈡ 直流通電線圈產生的電磁計算公式
1、直流電產生的磁場強度的計算公式為:H = N × I / Le。
式中:H為磁場強度,單位為A/m;N為勵磁線圈的匝數;I為勵磁電流(測量值),單位位A;Le為測試樣品的有效磁路長度,單位為m。
(2)線圈穿磁場簡便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磁場強度是線圈安匝數的一個表徵量,反映磁場的源強弱。磁感應強度則表示磁場源在特定環境下的效果。磁場強度在歷史上最先由磁荷觀點引出。類比於電荷的庫侖定律,人們認為存在正負兩種磁荷,並提出磁荷的庫侖定律。單位正點磁荷在磁場中所受的力被稱為磁場強度H。
後來安培提出分子電流假說,認為並不存在磁荷,磁現象的本質是分子電流。自此磁場的強度多用磁感應強度B表示。但是在磁介質的磁化問題中,磁場強度H作為一個導出的輔助量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磁場強度描寫磁場性質的物理量。用H表示。其定義式為H=B/μ0-M,式中B是磁感應強度,M是磁化強度,μ0是真空中的磁導率,μ0=4π×10-7韋伯/(米·安)。H的單位是安/米。在高斯單位制中H的單位是奧斯特。1安/米=4π×10-3奧斯特。
㈢ 線圈中,計算產生的電磁感應強度的計算公式。
磁感應強度:B=F/IL=F/qv=Φ/S。
F:洛倫茲力或者安培力;
q:電荷量;
v:速度;
E:電場強度;
Φ(=ΔBS或BΔS,B為磁感應強度,S為面積):磁通量;
S:面積;
L:磁場中導體的長度。
在國際單位制(SI)中,磁感應強度的單位是特斯拉,簡稱特(T)。在高斯單位制中,磁感應強度的單位是高斯(Gs ),1T=10KGs等於10的四次方高斯。由於歷史的原因,與電場強度E對應的描述磁場的基本物理量被稱為磁感應強度B,而另一輔助量卻被稱為磁場強度H,名實不符,容易混淆。
(3)線圈穿磁場簡便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磁場方向即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判定方法是放入檢驗小磁針北極所受磁場力的方向,也是小磁針穩定平衡時的方向。
通電導體受安培力方向可用左手定則:讓磁感線垂直穿過左手手心,四指指向電流方向,並使拇指與四指垂直,拇指所指方向即通電導體所受磁場力(安培力)方向。若磁感線不與電流方向垂直,則將磁感應強度分解到垂直於電流和平行於電流方向,對垂直於電流的分量應用上述左手定則即可,若平行,則不受安培力。
可見,安培力垂直與磁感應強度和電流共同確定的平面。同向的電流相互吸引,反向的電流相互排斥。
註:磁場中某點的磁感應強度B是客觀存在的,與是否放置通電導線無關,定義式F=BIL中要求一小段通電導線應垂直於磁場放置才行,如果平行於磁場放置,則力F為零。
㈣ 物理中線圈電流產生磁場的公式是什麼
對於半徑為R的n匝圓形線圈,在線圈的軸線上產生的磁場磁感應強度表示為
其中,I是線圈中的電流。
㈤ 空心線圈磁場計算公式
磁場強度的計算公式:h
=
n
×
i
/
le
式中:h為磁場強度,單位為a/m;n為勵磁線圈的匝數;i為勵磁電流(測量值),單位位a;le為測試樣品的有效磁路長度,單位為m。
磁感應強度計算公式:b
=
φ
/
(n
×
ae)
式中:b為磁感應強度,單位為wb/m^2;φ為感應磁通(測量值),單位為wb;n為感應線圈的匝數;ae為測試樣品的有效截面積,單位為m^2。
磁通量與磁通密度相關公式:
ф
=
b
*
s
⑴ф
-----
磁通(韋伯)b
-----
磁通密度(韋伯每平方米或高斯)
1韋伯每平方米=104高斯s
-----
磁路的截面積(平方米)
b
=
h
*
μ
⑵μ
-----
磁導率(無單位也叫無量綱)h
-----
磁場強度(伏特每米)
h
=
i*n
/
l
⑶i
-----
電流強度(安培)n
-----
線圈匝數(圈t)l
-----
磁路長路(米)
2.電感中反感應電動勢與電流以及磁通之間相關關系式:
el
=⊿ф
/
⊿t
*
n
⑷
el
=
⊿i
/
⊿t
*
l
⑸⊿ф
-----
磁通變化量(韋伯)⊿i
-----
電流變化量(安培)⊿t
-----
時間變化量(秒)n
-----
線圈匝數(圈t)l
-------
電感的電感量(亨)由上面兩個公式可以推出下面的公式:⊿ф
/
⊿t
*
n
=
⊿i
/
⊿t
*
l
變形可得:n
=
⊿i
*
l/⊿ф
再由ф
=
b
*
s
可得下式:n
=
⊿i
*
l
/
(
b
*
s
)
⑹且由⑸式直接變形可得:⊿i
=
el
*
⊿t
/
l
⑺聯合⑴⑵⑶⑷同時可以推出如下算式:l
=(μ*
s
)/
l
*
n2
⑻
這說明在磁芯一定的情況下電感量與匝數的平方成正比(影響電感量的因素)
㈥ 線圈磁場強度怎麼算
如果你的線圈很長,並且直徑和長度相比直徑遠小於長度,則中心磁感應強度B=μ0nI
其中μ0為真空磁導率,是個常數,n為單位長度上線圈數,I為電流大小
描述真空中的磁場通常用磁感應強度B,描述介質中的磁場通常用磁感應強度H
B=μH,μ為介質的磁導率
㈦ 多種線圈產生的磁場計算方法
要採用電磁場課程中的知識
如果想知道其中的空間各點分布,可以用軟體實現,比如有限元分析軟體,matlab可能也行
㈧ 怎麼計算螺線圈中的磁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公式,字母含義,謝謝!
磁場強度公式:
H
=
N
×
I
/
Le
式中H為磁場強度,N為勵磁線圈的匝數,I為勵磁電流,Le為有效磁路長度。
磁感應強度公式:B
=
Φ
/
(N
×
A)
式中:B為磁感應強度,Φ為感應磁通,N為感應線圈的匝數,A為有效截面積。
㈨ 磁場強度的計算公式
磁場強度的計算公式:H = N × I / Le
式中:H為磁場強度,單位為A/m;N為勵磁線圈的匝數;I為勵磁電流(測量值),單位位A;Le為測試樣品的有效磁路長度,單位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