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把固體從液體中分離出來常用的分離方法有哪三種
過濾、蒸發結晶、冷卻結晶
② 氣體與氣體的分離辦法
1,低溫分餾:利用不同氣體在液化狀態下沸點的不同,先通過製冷使之液化,然後分餾,低沸點的物質先汽化,剩餘為高沸點液體。該種方法可同時獲得2種氣體,且分離徹底,分離出的氣體可達極高純度。
2,常溫選擇性吸附:選擇對其中一種氣體有吸附作用的分子篩,混合氣通過時該種氣體被吸附,剩下的一種氣體通過後進行收集即可。(也可選擇有相似性能的膜替代分子篩,原理類似)。該種方法一般可獲得其中一種氣體。
3、化學吸收法:選擇對其中一種氣體有吸收反應的化學液體,混合氣通過時該種氣體被吸收,剩下的一種氣體通過後進行收集即可。該種方法只可獲得其中一種氣體。
③ 我們通常用什麼方法分離空氣中的氮氣,氧氣,製取液氮,液氧
工業上一般用物理法來製取,在低溫條件下加壓,使空氣轉變為液態空氣,然後蒸發。由於液態氮的沸點是-196℃(77K),比液態氧的沸點低,因此氮氣首先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
然後收集就可以得到氮氣,接著降溫加壓,就可以得到液氮,氧氣也是如此
④ 什麼是低溫冷凍萃取法
也可低溫萃取法。即:在低溫(外環境冷凍)下,根據相似相溶原理用溶劑把一種物質從另一種物質中提取出來。
⑤ 混合氣體分離都有哪些辦法
1.較常見的是將其降溫,加壓後,根據熔沸點不同分離。如空氣中制備氧氣和氮氣
2.用溶液吸收比如高中化學考過分離CO、CO2,可以將混合氣體通過石灰水或氫氧化鈉溶液,出來的就是純凈的CO,然後再在溶液當中加酸,CO2就出來了
3.用固體吸收,如用銅吸收氧氣,用氯化鈣乾燥水汽
⑥ 二氧化碳的分離技術(滿意答案100分)
1.2.1吸收法
(1)化學吸收法
化學吸附法是利用CO2和吸附液之間的化學反應將CO2從排氣中分離回收的方法。典型的化學吸收劑有一乙醇氨(MEA)、二乙醇氨(DEA)和甲基二乙醇氨(MDEA)等。 此法為濕式吸收法可與濕式脫硫裝置聯合使用。其反應試:
此反應為一可逆反應,溫度對反應有很大的影響,反應一般在38℃左右吸收CO2,吸收CO2,反應向右進行,當溫度在100℃,反應向左進行,放出CO2。
化學吸收法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①由於在吸收塔內有起泡、夾帶等現象,使煙氣凈化系統復雜,能量消耗和投資都很大;②由於煙氣中含有少量的O、CO、SO2等氣體,在再生塔的高溫條件下,一方面會與吸收液反應,使吸收液濃度下降,吸收效率降低,另一方面會腐蝕再生塔,影響設備壽命。③處理高爐咽氣時,由於反應的溫度是在100℃以下,就要對高溫氣體換熱,處理的設備增多,加大了投資。
(2)物理吸收法
物理吸收法主要是利用水、甲醇、碳酸丙稀脂等作為吸收劑,利用CO2在這些溶液中的溶解度隨壓力而改變的原理來吸收CO2氣體。這種方法主要在低溫高壓下進行,吸收能力大,吸收利用量少,吸收劑再生不需要加熱,溶劑不起泡,不腐蝕設備。但只能適用於CO2氣體分壓較高的條件,CO2的去除率較低。
1.2.2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法是利用天然存在的沸石等吸附劑對CO2氣體具有選擇吸附的性質,對CO2氣體進行分離的方法。利用吸附量隨壓力變化而使某種氣體分離回收的方法稱為變壓吸附法(PSA),變壓吸附工藝(PSA法),工藝過程簡單,能耗低,適應能力強,無腐蝕問題。但CO2的回收率比較低,適用於CO2濃度比較高的情況。利用吸附量隨溫度變化而分離回收某種氣體的方法稱為變溫吸附法(TSA)二者結合在一起的為PTSA法。
物理吸附的特點如下:①吸附在低溫高壓下進行,吸附能力大,吸附利用量少,吸附劑再生不需要加熱;②溶劑不起泡,不腐蝕設備;③只適合用於CO2分壓較大的條件。且CO2的去除程度較低。
1.2.3低溫分離法
低溫分離法是通過低溫冷凝分離CO2的一種物理過程, 一般是將煙氣多次壓縮和冷卻後,引起CO2的相變,從而達到從煙氣中分離CO2的目的。
1.2.4膜分離法
利用高分子膜分離氣體是基於混合氣體中CO2氣體與其他組分透過膜材料的速度不同而實現CO2氣體與其他組分的分離。主要有,氣體分離膜(Gas separation membrane)技術和氣體吸附膜(Gas absorption membrane)技術,這兩種膜分離技術在火電廠分離回收CO2過程中有較大的應用前景。此外,膜分離技術還可用於從天然氣中分離CO2,從沼氣中去除CO2。膜分離法具有裝置簡單、操作方便、能耗較低等優點。但是很難得到高純度的CO2。
1.2.5空氣分離/煙氣循環法
空氣分離/煙氣循環法(O2/CO2燃燒法)
首先由Horne和Steinburg於1981年提出。這種新方法的關鍵是確保應用的鍋爐火焰和熱傳輸以及防止空氣泄漏進人爐內。美國能源部資助美國Argoune國家實驗室(ANL)進行了研究,探索出其方法主要有三個步驟:①空氣壓縮分離;②燃燒和電力產生;③煙氣壓縮和脫水。
⑦ 深冷分離法的簡介
深冷分離法又稱低溫精餾法,1902年由林德教授發明。實質就是氣液體化技術。通常採用機械方法,如用節流膨脹或絕熱膨脹等方法,把氣體壓縮、冷卻後,利用不同氣體沸點上的差異進行精餾,使不同氣體得到分離。
特點是產品氣體純度高,但壓縮、冷卻的能耗很大。該法適用於大規模氣體分離過程,如空氣制氧。
目前,在我國制氧量的80%是用該法完成的,經過多年的努力,其能耗已得到很大的改善。
⑧ 實驗室常用的固液分離的方法有哪些以及每種方法的注意事項
固液分離方法:
1、通過過濾攔截的方式處理固液分離;
2、通過固液二相比重差進行分離;
(1)、離心分離:藉助於離心力,使比重不同的物質進行分離的方法.由於離心機等尾礦處理設備可產生相當高的角速度,使離心力遠大於重力,於是溶液中的懸浮物便易於沉澱析出:又由於比重不同的物質所受到的離心力不同,從而沉降速度不同,能使比重不同的物質達到分離骨髓炎.
(2)、重力沉降:它是依靠地球引力場的作用,固液分離設備利用顆粒與流體的密度差異,使之發生相對運動而沉降,即重力沉降.重力沉降是從氣流中分離出塵粒的最簡單方法.只有顆粒較大,氣速較小時,重力沉降的作用才較明顯;
3、其他的物料及化學性質,如低溫下成固態,高溫下成液態.進行分離.
⑨ 低溫分離技術是指什麼
低溫分離技術包括低溫冷凝法和低溫吸附法,具體如下:
(1)低溫冷凝法。這種方法是基於氫與其他氣體沸點差異大的原理,在操作溫度下,使除氫以外所有高沸點組分冷凝為液體的分離方法。這種辦法適合氫含量為30%~80%的原料氣回收氫。這種技術產氫純度為90%~98%。
(2)低溫吸附法。採用這種方法提純生產高純氫氣,以液氮為冷源,以硅膠、活性炭為吸附劑,在高壓條件下,可以有效去除氫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氮氣及水分等雜質,從而可以從電解氫或純度為99.9%的工業原料氫氣中,製取純度為99.999%~99.9999%的高純氫氣和超純氫氣。
⑩ 實驗室常用的固液分離方法有哪些
固液分離方法有:
1、通過過濾的方式處理固液分離;
2、通過固液二相比重差進行分離;
3、其他的物料及化學性質,如低溫下成固態,高溫下成液態進行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