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測量地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常用的方法有啥
在地質測量測繪中常見的有距離測量、角度測量等等。今天這一章,江西省測繪儀器網將要和朋友們介紹的是距離測量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選購設備有所幫助。
知識一:了解距離測量的定義
距離,即地面上兩點沿鉛垂線方向在水準面上投影後所得出的兩點間的弧長,因為地面水準面的不規則,為距離測量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測量范圍較小,半徑低於10公里的話,則可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
距離測量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量測兩點間的水平距離,朋友們可以使用鋼尺、經緯儀、全站儀以及GPS等進行測量。
用鋼捲尺沿地面進行丈量距離,稱之為鋼尺量距;利用經緯儀或全站儀等進行視距絲及視距標尺按幾何光學原理進行測距,被稱為視距測量;利用兩台GPS接收機接收衛星精密測距信號,經距離空間交會的方法得出測距距離,即GPS測量。另外,還有電磁波測距、聲波測量等等。
㈡ 全站儀 如何測量平距
1.安置全站儀
將全站儀安置於測站,反射棱鏡安置於目標點。對中及整平方法與光學經緯儀相同。新型全站儀還具有激光對點功能,其對中方法為:安置、整平儀器,開機後打開激光對點器,松開儀器的中心連接螺旋
在架頭上輕移儀器,使顯示屏上的激光對點器的光斑對准地面測站點的標志,然後擰緊連接螺旋,同時旋轉腳螺旋使管水準氣泡居中,再按 ESC 鍵自動關閉激光對點器即可。儀器具有雙軸補償器,整平後氣泡略有偏差,但對測量並無影響。
㈢ 已知水平距離、水平角和高程的測設
一、已知水平距離的測設
已知水平距離的測設,是從地面上一個已知點出發,沿給定的方向,量出已知(設計)的水平距離,在地面上定出另一端點的位置。其測設方法如下:
1.一般方法
如圖10-1所示,設A為地面上已知點,D為已知(設計)的水平距離,要在地面上沿給定AB方向上測設出水平距離D,以定出線段的另一端點B。具體作法是從A點開始,沿AB方向用鋼尺拉平丈量,按已知設計長度D在地面上定出B′點的位置。為了校核,應再量取AB′之間水平距離D′,若相對誤差不在容許范圍(1/3000~1/5000)內,則將端點B′加以改正,求得B點的最後位置,使AB兩點間水平距離等於已知設計長度D。改正數δ=D-D′。當δ為正時,向外改正;反之,則向內改正。
圖10-1 測設已知水平距離
2.精密方法
當測設精度要求較高時,可按設計水平距離D,用前述方法在地面上概略定出B′點,然後按第四章介紹的精密量距方法,測量AB′的距離,並加尺長、溫度和傾斜三項改正數,求出AB′的精確水平距離D′。若D′與D不相等,則按其差值δ=D-D′沿AB方向以B′點為准進行改正。當δ為正時,向外改正;反之,向內改正。
【例10-1】已知設計水平距離DAB為25.000m,試在地面上由A點測設B點。現用30m鋼尺按一般方法測得B′點,經測量D′AB為25.008m,鋼尺的檢定實長為29.996m,檢定溫度t0=20℃,測量時溫度t=8℃,A,B兩點間高差為0.65m。則可求得三項改正數:
尺長改正
建築工程測量
溫度改正
建築工程測量
傾斜改正
建築工程測量
則AB′的精確平距D′=DAB′+Δld+Δlt+Δlh=24.993m,δ=+0.007m,故B′點應向外移動7mm,得到正確的B點,此時AB的水平距離正好為25.000m。
另外,精密方法也可以根據已給定的水平距離D,反求沿地面應量出的D0值。由鋼尺的尺長方程式、測設時溫度t以及AB兩點間的高差h可求得三項改正數。則
D0=D-Δld-Δlt-Δlh (10-1)
再根據D0值來確定直線端點B的位置。
3.用光電測距儀測設水平距離
如圖10-2,安置光電測距儀於A點,瞄準已知方向。沿此方向移動棱鏡位置,使儀器顯示值略大於測設的距離D,定出B′點。在B′點安置棱鏡,測出棱鏡的豎直角及斜距L。計算水平距離D′=L·cosα,求出D′與應測設的已知水平距離D之差δ=D-D′。根據δ的符號在實地用小鋼尺沿已知方向改正B′至B點,並在木樁上標定其點位。為了檢核,應將棱鏡安置於B點,再實測AB的水平距離,與已知水平距離D比較,若不符合要求,應再次進行改正,直到測設的距離符合限差要求為止。
圖10-2 用測距儀測設水平距離
圖10-3 測設水平角
二、已知水平角的測設
已知水平角的測設,就是在已知角頂點並根據一已知邊方向標定出另一邊方向,使兩方向的水平夾角等於已知角值。測設方法如下:
1.一般方法
當測設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時,可用盤左、盤右分中的方法測設,如圖10-3所示。設地面已知方向AB,A為角頂,β為已知角值,AC為欲定的方向線。為此,在A點安置經緯儀,對中、整平,用盤左位置照準B點,調節水平度盤位置變換輪,使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轉動照準部使水平度盤讀數為A值,按視線方向定出C′點。然後用盤右位置重復上述步驟,定出C″點。取C′C″連線的中點C,則AC即為測設角值為β的另一方向線,∠BAC即為測設的β角。
2.精確方法
圖10-4 精確測設水平角
當測設水平角的精度要求較高時,可先用一般方法按已知角值測設出AC方向線(圖10-4),然後對∠BAC進行多測回水平角觀測,其觀測值為β′。則Δβ=β-β′,根據Δβ及AC邊的長度DAC,可以按下式計算垂距CC0。即
建築工程測量
從C點起沿AC邊的垂直方向量出垂距CC0,定出C0點。則AC0即為測設角值為β時的另一方向線。必須注意,從C點起向外還是向內量垂距,要根據Δβ的正負號來決定。若β>β′,即Δβ為正值,則從C點向外量垂距,反之則向內改正。
【例10-2】Δβ=β-β′=+48″,DAC=120.000m,則
建築工程測量
過C點作AC的垂線,在C點沿垂線方向向∠BAC外側量垂距0.0279m,定出C0點,則∠BAC0即為要測設的β角。
三、已知高程的測設
已知高程的測設是利用水準測量的方法,根據附近已知水準點,將設計高程測設到地面上。
如圖10-5,已知水準點A的高程為32.481m,測設於B樁上的已知設計高程為33.500m。水準儀在A點上的後視讀數a為1.842m,則B樁的前視讀數b應為
b=(HA+a)-HB=32.481+1.842-33.500=0.823m
圖10-5 測設已知高程
測設時,將水準尺沿B樁的側面上下移動,當水準尺上的讀數剛好為0.823m時,緊靠尺底在B樁上劃一紅線,該紅線的高程即為33.500m。
當向較深的基坑和較高的建築物上測設已知高程時,除用水準尺外,還需藉助鋼尺採用高程傳遞的方法來進行。
如圖10-6,設已知水準點A的高程為HA,要在基坑內側測出高程為HB的B點位置。現懸掛一根帶重錘的鋼捲尺,零點在下端。先在地面上安置水準儀,後視A點讀數a1,前視鋼尺讀數b1;再在坑內安置水準儀,後視鋼尺讀數a2,當前視讀數正好在b2時,沿水準尺底面在基坑傾面釘設木樁(或粗鋼筋),則木樁頂面即為B點設計高程HB的位置。B點應讀前視尺讀數b2為
b2=HA+a1-b1+a2-HB (10-3)
圖10-6 向深基坑測設高程
圖10-7 向高處測設高程
當向高處測設時,如圖10-7,向高建築物B處測設高程HB,則可於該處懸吊鋼尺,鋼尺零端朝下,上下移動鋼尺,使水準儀的中絲對准鋼尺零端(0分劃線),則鋼尺上端分劃讀數為b=HB-(HA+a),該分劃線所對位置即為測設的高程HB。為了校核,可採用改變懸吊位置後,再用上述方法測設,兩次較差不應超過±3mm。
㈣ 如何用水準儀測量兩點間的水平距離
原理與望遠鏡測量距離相同,只是測量距離精度遠低於經緯儀。
用望遠鏡測量距離的方法是:
拿起望遠鏡,先調整一下目鏡的間隔和焦距,便能清晰地看到:在右鏡筒的玻璃片上,刻有十字分劃。從十字交點起,左右的叫方向分劃,上下的叫高低分劃。
測量方向角時用方向分劃,測量垂直角時就用高低分劃。測量時,要持平望遠鏡,用任一方向分劃(或高低分劃)對准目標的一端,讀出到目標另一端間的密位數,即為該目標的方向角(或高低角)。
測出方向角(或高低角)後再根據已知目標的寬度(或高度),按下面的密位公式就可以計算出距離。
距離=目標寬度(或高度)×1000/密位數
水準儀刻度標示可能也是密位值,具體請參照水準儀說明。
㈤ 測設的基本工作有哪幾項點的平面位置的測設有哪幾種方法各適用於什麼場合
1)測設已知水平距離、測設已知水平角、測設已知高程;
(2)直角坐標法測設點位 矩形布置的場地與建築物,且與定位依據平行或垂直。
極坐標法測設點位 各種形狀的建築物定位、放線均可。
角度交會法測設點位 距離較長、地形較復雜、不便量距的情況。
距離交會法測設點位 場地平整、易於量距且距離小於鋼尺長度的情況。
㈥ 簡述測設點位的四種基本方法
測設點的平面位置有哪幾種方法:
1、直角坐標法;
2、極坐標法;
3、角度交會法;
4、距離交會法;
5、方向交匯法。
測設是測量學的一部分,指通過用一定的測量方法,按照要求的精度,把設計圖紙上規劃設計好的建築物、構築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面上標定出來,作為施工的依據。
測設工作是根據工程設計圖紙上待建的建築物、構築物的軸線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待建的建築物、構築物各特徵點(或軸線交點)與控制點(或已建成建築物特徵點)之間的距離、角度、高差等測設數據,然後以地面控制點為根據,將待建的建、構築物的特徵點在實地樁定出來,以便施工。
不論測設對象是建築物還是構築物,測設的基本工作是測設巳知的水平距離、水平角度和高程。
㈦ 如何用全站儀測量任意兩點之間的水平距離
直接架在一點上測另外一點用坐標測量測兩點坐標,再反算用坐標測量測兩點坐標,再用這兩點坐標設站,定向,在定向操作過程中會顯示距離。
如果方便架儀器在點上,就直接把儀器架在一點上對中整平,儀器對另外一點,測量距離,要平距。
如果不好架儀器在某一點上,就把儀器架在可以看到兩點的地方整平,然後直接測得二點坐標,用坐標計算就出來。
全站儀既可人工操作也可自動操作,既可遠距離遙控運行也可在機載應用程序控制下使用,可使用在精密工程測量、變形監測。
全站儀將光學度盤換為光電掃描度盤,將人工光學測微讀數代之以自動記錄和顯示讀數,使測角操作簡單化,且可避免讀數誤差的產生。
全站儀的測距模式有精測模式、跟蹤模式、粗測模式三種。精測模式是最常用的測距模式,測量時間約2.5S,最小顯示單位1mm。
跟蹤模式,常用於跟蹤移動目標或放樣時連續測距,最小顯示一般為1cm,每次測距時間約0.3S;粗測模式,測量時間約0.7S,最小顯示單位1cm或1mm。在距離測量或坐標測量時,可按測距模式(MODE)鍵選擇不同。
㈧ 水平距離的測量方法有哪四種
以在距基坑較遠,且穩定的地方設置基準點,與施工控制網聯測,精確測定其坐標.然後利用基準點觀測基坑周圍的測量點.算出測量點坐標,與原來坐標對比算出水平位移(基準點的數量根據實際設定,夠用就行),其實就是導線法觀測.
也可以用前方交會的方法,在定向的時候應選擇較遠且穩固的點作為定向點定向.測站點與定向點的距離一般應該不小於交匯邊的長度.採用1秒儀器,用測回法觀測.測量點位移值的計算通常不採用計算測量點的坐標,用比較不同觀測周期的坐標求位移值的方法,而採用觀測值的變化值直接計算位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