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紫菜是如何生長的它的生長周期是多少
我總以為紫菜是海產,而且是生活在大海里,屬於大自然帶給我們的一種美食!可是慢慢長大才明白,那隻是我個人幼稚的想法,畢竟那時還小,學到的知識和一些常識還不夠!既然我知道了,紫菜是怎樣生長,那就告訴你吧!
苔菜的種植方法如下:
一、品種的選擇
苔菜主要有兩個品種。
1、圓葉苔菜根出葉倒卵形或寬倒卵形,大頭琴狀羽裂(故又稱勺子頭苔菜)、這一品種生長緩慢,春季抽苔遲,產量高,一般作越冬栽培,不宜作軟化栽培及綠葉蔬菜栽培。
2.花葉苔菜根出葉長卵形,不規則羽裂,裂片間有小裂,葉片綠色,葉被刺毛。這一品種分兩個品種:1)黃花葉苔菜—一葉薄,裂片大,黃綠色,生長迅速,早春易抽苔,宜作早春栽培、風障栽培和軟化栽培,在早春供應。2)油花葉苦菜—一葉片較厚,裂片細碎,濃綠色,生長較慢,抽苔稍遲,故可延遲供應,產量較高,適於越冬栽培。
二、栽培季節及生長發育過程
苔菜是耐寒性極強而適應性廣的蔬菜。春季低溫,苔菜仍安全渡過;耐熱性亦強,在夏秋高溫也能順利生長。但最適宜的溫和季節則為10—20度,溫度低於10度時生長緩慢;溫度過高時纖維發達、發生苦,因此在晚秋和早春是最合宜的栽培季節。在9月上旬播種,到冬季寒凍時植株高達1.5—2尺,發生根出葉十餘枚。冬季根葉出,短縮莖及肉質直根越冬,次年3月上旬由根頂發生新葉,5月中旬花苔伸長,6月中旬種子成熟。
三、整地和播種
苔菜對於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在肥力較差的大田中也能生長良好。它在輕松肥沃的菜園土壤中產量更高。但是在秋季生長柔嫩,越冬時反容易受凍害。
苔菜的根系發達,上部肉質化而纖維較多,圓錐形;下部深入土中,多須根,根群很發達。因此整地時宜深耕達25—30,厘米或用钁頭刨25—30厘米。植株生長密集,一般都用平畦栽培,畦寬50—60厘米。作畦後在畦面撤施堆肥或廄肥2000—3000公斤為基肥,再鋤一遍,將肥料翻入土中,即耙平面准備播種。
每畝播種量250—300克。播種前先在畦中澆水使土壤濕透,待水己滲入土中後撒播種子。為使撒播均勻起見,再細土5—6倍與種子和勻同撒。播後復細土約1厘米厚。有些地區也在畦中條播,按20厘米的行距開溝,溝寬3厘米,播於溝中,用耙耙平,使得土約增寸厚。
四、澆水、施肥和管理
出苗後4—5天間苗一次,待苗高5—6寸再間苗一次,使達10厘米的距離。間苗後每畝施20—30公斤尿素為追肥,並澆水一次,以後必要時再澆水1—2次。冬前不宜澆水施肥過多以免地上部徒長,肉質根貯藏養分不多而影響次年新葉的產量。
入冬後土壤凍結以前澆水一次,稱為「澆凍水」,有防寒的效果。如能在畦面蓋草,則次年復甦更早。
次年3月上旬天氣漸暖,即利用肉及根中貯藏的養分發生新葉,這時每畝撒施腐熟畜糞、水糞尿混合而成的土糞l000一l500公斤為追肥,4月上旬開始澆水,每畝硫酸按10—15公斤為追肥,以後4—5天澆水一次,使新葉迅速生長。
⑶ 紫菜怎麼來的
紫菜,是在海水裡種植的。
紫菜(海苔),是紅毛藻科紫菜屬植物。
紫菜屬物種雖然在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海域均有分布,但亞熱帶至溫帶海域的物種多樣性豐富。紫菜在我國的地理分布也遵循這個規律,主要分布在黃渤海到東南沿海的潮間帶,另外,也有少數紫菜物種分布在海南島沿海,且它們的分布具有區域性特徵。在黃渤海自然分布的紫菜物種主要是條斑紫菜、甘紫菜和半葉紫菜,在東南沿海主要是壇紫菜、皺紫菜和長紫菜等。另外,圓紫菜在我國沿海分布較廣,從南到北均有其生長,是一個廣溫性種類。以自然類群和生境環境為基礎,在我國形成了長江以北的條斑紫菜和長江以南的壇紫菜2大栽培區域。
壇紫菜是我國獨有的暖溫帶紫菜栽培品種,產量約佔全國紫菜總產量的75%左右,栽培區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廣東沿海,近年來隨著壇紫菜價格的攀升以及養殖技術的提高,養殖范圍逐漸北移到江蘇南通和連雲港。條斑紫菜養殖主要集中在江蘇和山東,產量和出口量佔全國條斑紫菜行業95%以上。
紫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蛋白質和氨基酸
紫菜是蛋白質含量最豐富的海藻之一。紫菜中的蛋白質含量隨著藻的種類及生長時間、地點等而有所不同,通常蛋白質質量分數占紫菜乾質量的25%至50%。
藻富含膳食纖維,它們構成了一大類膳食纖維,其中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比例很高。膳食纖維許多明顯的生理功能與其理化特性有關。其中,其形成粘稠溶液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粘性多糖能夠干擾營養成分的吸收,因而影響糖類和脂類的代謝。
紫菜脂肪的質量分數為藻體干質量的1%至3%。紫菜中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
紫菜中維生素含量比較豐富。紫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桔子高,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1、B2及維生素E的含量均比雞蛋、牛肉和蔬菜高,而且紫菜中煙酸、膽鹼和肌醇的含量也很高。但不同紫菜之間的數值差異較大,這一方面與紫菜種類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紫菜的生長時期及加工方法等有關。
紫菜是天然維生素B12的理想來源。干紫菜中含有豐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維生素B12。紫菜含5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維生素B12化合物。
對不同來源的紫菜樣品中灰分含量的測定結果顯示,紫菜中灰分的質量分數為7%至26%,高於陸地植物及動物產品。大多數陸地植物灰分質量分數為5%至10%。這表明紫菜是重要的礦物質來源,而在陸地蔬菜中微量元素缺乏或含量較少。紫菜中Ca、Na、K、Mg及P的含量很高。
⑷ 紫菜如何生產為海苔
紫菜,紅藻類植物,顏色有紅紫的、綠紫的及黑紫的區別,但乾燥後卻呈紫色。這種紫色的海生植物雖屬藻類,卻能做菜吃,所以取名紫菜。 紫菜的碘含量為18000微克/公斤(糧食和蔬菜僅為10位數),是數一數二的富碘食物。五穀雜糧是每天必需吃的主食,但是,谷類所含的植物蛋白缺少賴氨酸。賴氨酸是一種必需賴氨酸,缺少了它,就使主食中蛋白質的利用率大打折扣。紫菜所含的賴氨酸是稻米、方便麵、富強粉、掛面等的5倍左右,是大餅、油條的9倍左右。如果給寶寶吃面條時放些紫菜;吃米飯時來碗紫菜湯;吃大餅、油條時配碗帶紫菜的餛飩,輕而易舉就起到了「蛋白質互補作用」,主食中的蛋白質也就提高了檔次。紫菜含鐵豐富,而且還含維生素B12,鐵和維生素B12都是造血所必需的營養素,所以說紫菜是補血的絕佳食療食品。另外,紫菜中含有豐富的膽鹼成分,有增強記憶的作用,豐富的鈣,可以促進寶寶的骨骼、牙齒的生長和保健。 紫菜的食用方法:包米飯,拌米飯,做湯,做菜。不過之前應該浸泡,並換兩三次水,以取出毒素和污染。(以上是偶抄來東拼西湊的,:)) 現在說說海苔吧~,海苔肯定是一種海洋植物咯~,偶想這是沒錯的,但至於屬於哪個科哪個目實在無從考究。我想只能說大部分或者是所有的海苔應該就是紫菜,或者說是以紫菜為原料做的。如果您購買到的海苔是以紫菜為原料的,那麼恭喜你,上述紫菜的所有營養您的海苔都包含。如果您購買的是即食海苔,那麼更要恭喜您,上述的紫菜的毒素和污染已經經過處理了,您只管放心大膽的吃到肚子去吧~ 那麼海苔為什麼是綠色的紫菜是黑色的呢?答案是因為紫菜沒有經過烘烤,紫菜也含有葉綠素,所以鮮紫菜只要經過加熱就會變綠,乾的紫菜只要加熱到100度也會變綠,不信您可以用您的平底鍋烤烤試試,保准紫菜瞬間就會變成「海苔」。所以說,顏色和營養沒什麼關系,不要戴有色眼睛看待問題噢~。 那麼為什麼海苔要比紫菜貴那麼多呢?前面講過了,海苔肯定是經過加工和挑揀過的,需要漂洗、粉碎、高溫蒸壓、去水和烘烤等等,自然成本就會增加。其中需要說明的是烘烤,紫菜明火烤後就會增加香味,這也是即食海苔的普遍加工方法。剛才說的僅僅是初步加工,也就是所謂的原味海苔。如果是調味海苔還要二次加工,加入調味料,再次高溫蒸壓、去水和烘烤。這樣一來,海苔就要比紫菜貴老鼻子了。 同樣是海苔,為什麼價格也有差異呢?肯定是質量上有不同咯~,目前市場上的即食海苔基本都是用北方的條斑紫菜為原料的,這就要比南方的團紫菜貴。不過原料質量上的差別主要是挑選上的差別,和營養無關。紫菜生長也會有寄生蟲,所以也會有「蟲眼」,另外紫菜也有一些通病——斑點,這些斑點對營養沒影響,就是不美觀,所以這樣的紫菜自然就不能用來做超市貨架上擺放的休閑食品了。另外,在加工過程中設備和工藝上的差異也會影響成本。這種加工上的質量差距對大多數海苔食品沒多大影響,但對包米飯做壽司的海苔影響就很大,因為包米飯的海苔是大張的,這就對壓制設備和原料挑選都有更嚴格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有空隙,不能包上米飯後還能看見白米飯。這就要求好的包飯海苔一定要厚薄均勻,另外還不能厚了,一定要薄。厚的海苔是不會露見米飯了,但包起來後壽司就變牛皮筋了。當然您的牙齒夠好,倍棒,吃嘛嘛香,海苔再厚到也無所謂。 還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包裝,只要是烤海苔烤紫菜,含水率都是超低,要比周圍的空氣低得多,這也就使烤海苔極易吸潮。而細菌的生長是和潮濕的環境密切相關的,一旦海苔吸潮後就會非常容易的繁殖細菌,所以說在超市中現場烤制的紫菜或者海苔的保值期都標明是3天。另外做壽司用的海苔更怕吸潮,因為這種大張的海苔就象一張紙,如果吸潮後就會不平整,即使沒有因為吸潮變質,但海苔變得象波浪一樣在包米飯時會非常地影響情緒的。包米飯時一定要等米飯涼透也是這個道理。 說白了,做壽司用的海苔就是紫菜,而且要大張的,要薄,但不能有洞洞,而且一定要烤過的,能夠「即食」,因為用這東西包完米飯就要塞到嘴巴里的喲~
⑸ 紫菜是如何生長的生長周期是多少
紫菜是許多家庭上在餐桌都能看見的一樣菜餚,在我看來,紫菜吃著非常美味,特別是紫菜燒雞蛋湯,簡直太美味了啊!那你們這么喜歡吃紫菜,想不想了解一下紫菜的生長和周期呢?
紫菜中富含著碘、鈣、鐵等微量元素,對我們的身體有著巨大的好處,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吧!如果幼兒在很小的時候缺少了碘,那麼他患上呆小症和大脖子病的幾率非常大!
紫菜中含有非常多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紫菜中蛋白質含量佔30%左右,能夠很好的為我們人體供給一些蛋白質,其中膳食纖維也能夠幫助我們腸道蠕動和消化!
紫菜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食材,同時營養含量豐富!
⑹ 紫菜是怎麼長出來的
紫菜,是大自然饋贈給沿海漁民的禮物,喜歡生長在潮間帶的岩礁表面。福建3752公里的海岸線上有眾多海島和礁石,自古盛產紫菜,且以平潭縣海壇島的"壇紫菜"最為聞名
"壇紫菜"質地細嫩,味道鮮美,早在北宋時期就是進獻朝廷的貢品。
野生紫菜具有逆境生長的特性,越是險峭、風浪大的礁石上,附苗率越高,生長越好。為了追尋這一美味,早期的漁民會將繩子綁在身上,鋌而走險在濕滑的大礁石上採收紫菜。
千百年來,人們不斷探索紫菜人工養殖的方法,有記載顯示福建漁民在宋朝年間就開始養殖紫菜。元朝時,平潭漁民已經摸索出在岩礁上灑石灰水,滅害清壇(滅雜藻、有害小生物),以便野生紫菜苗附著生長、提高產量的「菜壇養殖法」。這種依靠天然礁石和自然附苗的半人工養殖方式曾持續了很長時間,但畢竟天然的礁石資源有限,人工養殖紫菜的規模一直難以擴大。
紫菜怎麼長出來的呢?
紫菜的一生由較大的葉狀體和微小的絲狀體兩個形態截然不同的階段組成。
葉狀體型有性生殖,由營養細胞分別轉化成雌雄性細胞,雌性細胞受精後經多次分裂形成果孢子,成熟後脫離藻體釋放於海水中,隨海水的流動而附著於具有石灰質的貝殼等基質上,萌發並鑽入殼內生長。成長為絲狀體,絲狀體生長到一定程度產生孢子囊枝,進而分裂形成殼孢子。
⑺ 海苔的種類
按照加工方法
干海苔:經過一次加工後而成的海苔,一般作於食品加工和簡單的包飯,也可直接食用。
烤海苔:干海苔經過二次深加工後的成品,一般作於壽司料理、食品加工等,也可直接食用。整個過程中無添加任何物品,100%純天然。
味附海苔:國內稱調味海苔,干海苔經過二次深加工後的成品。(加工過程中有調味液的加入)一般作為休閑食品,直接食用。
按行業質量等級
一般分為特、A、B、C、D(特金銀藍綠)5個等級。
特等為最優等級,無論是顏色還是口感都是最棒的;一般用於出口外銷和國內高端料理店使用。價格自然是相當高的。國內基本很少銷售,在國內比較常見的幾種做壽司的海苔中,一般C和D的常見。
在國內市場上分辨常見等級時候一般通過包裝識別。同一系列的海苔在包裝的顏色上會有差別;標准海苔企業不同的顏色金銀藍綠包裝對應了不同的等級ABCD等級。推薦在購買的時候仔細咨詢。推薦正規廠家的商品。
說明:櫻松竹梅4個等級分別對應了國內的ABCD,為日本紫菜協會對海苔等級的定義,是日本上對海苔等級定義最嚴格、最嚴謹的分類級別;為日式壽司海苔通用標准。國內最高海苔等級劃分標准主要參照紫菜協會標准,為國內最詳細、最嚴格海苔分級標准。
⑻ 蘭花可以用海苔種植嗎
可以。
可以單用水苔種蘭花的,由於水苔具有透氣極好,保水又強的特性,因此用它來種植國蘭從原理上是很好的。
水苔質地柔軟,含有一定養料,與蘭花生長「氣味相投」,十分宜蘭。
由於水苔的很鬆散,空隙較大,時間一長,盆下部的水苔就會腐植化,下面的蘭根無附著物,會影響下面的根吸收營養,盆面就會有些塌陷現象(你可以用手輕輕按盆面水苔可以感覺到)。
⑼ 紫菜的養殖技術
紫菜栽培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紫菜生產規模小,苗種培育、海上養殖和加工等生產環節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產業鏈。
主要表現在:
1.紫菜種菜的選擇缺乏科學性,種菜自產、孢子自采、苗種自養,種質嚴重退化
2.養殖技術落後
3.紫菜加工是軟肋,缺乏市場競爭力。
通過現代生物技術手段,選育出優良、高產、抗逆紫菜品種;建立優良品種苗種培育操作規程和海區栽培操作規程;建成從種質選育、苗種培育、海區栽培和精深加工整個完善的產業鏈,實現紫菜種質更新和改良,加快紫菜產業向標准化、規模化。 1.紫菜良種培育技術研究:開展紫菜的體細胞克隆、人工誘導等生物技術研究,選育出純合度高、優良性狀穩定的品種。
2.紫菜良種苗種大規模產業化制種技術研究:開展選育出的良種貝殼室內果孢子采苗,絲狀體培育和促熟等培育技術研究。
3.紫菜安全高效栽培技術的建立與示範:根據紫菜栽培特點和象山地區海況條件,建立一套安全、高效的紫菜新栽培模式及可供大規模生產應用的技術操作規程。
4.紫菜精深加工技術研究:開發紫菜一次,二次深加工新技術,並進行工業化生產。逐漸形成育苗、栽培、加工比較完善的產業鏈。 1.選育出紫菜優質、高產、抗逆品種1-2個
2.建立紫菜良種培育中心,苗種培育面積達1000平方米以上,3年內良種育苗能力達到6000畝
3.開發紫菜良種苗種大規模培育技術和海上栽培模式技術;建立2000畝良種紫菜大規模栽培區,示範區良種的畝產比傳統野生品種提高30%以上;輻射區良種畝產比傳統野生品種提高20%以上,經濟效益提高25%以上。
4.引進先進的深加工設備生產線1條,研發相應生產應用技術,開發紫菜休閑食品、紫菜飲料等2-3新產品。
整個過程可分為絲狀體培育與葉狀體養殖兩個階段。 即人工採集果孢子,經培育絲狀體形成殼孢子囊枝,最後形成殼孢子的過程。一般在育苗室內進行。分貝殼絲狀體培育和自由絲狀體培育兩種方式。培養貝殼絲狀體在 2.3月到9月進行。育苗室多為東西走向,以天窗和側窗採光,或增設人工光源。培育池可分平面與立體兩種。前者水深20~30厘米,培養基質──貝殼(多為文蛤殼)平放池底;後者池深50~70厘米,貝殼吊掛於池中。春季進行培育時,挑選優良紫菜放散的果孢子製成果孢子水,均勻噴撒在貝殼上,使之鑽入殼內,經4~5個月即可形成殼孢子。
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
①調整光強。初期為3000勒克斯,到形成殼孢子囊枝後逐漸降至500勒克斯左右;
②施加營養鹽。可根據不同生長期按一定比例施用硝酸鉀和磷酸二氫鉀;
③控制水溫。使在整個絲狀培育期間不受夏季高溫和秋季提早降溫影響,保證按期采苗。
自由絲狀體培育是把果孢子置於玻璃瓶內培養,使其自然生長成絲狀體。培養期間的生態條件與同種紫菜的貝殼絲狀體基本一致。自由絲狀體多作為育種手段進行2次采苗施用,但作為生產方式仍局限於個別地區。 主要包括采殼孢子(又稱采苗)、出苗管理及成菜養殖幾個工序。殼孢子可在秋季海水下降到一定溫度,當壇紫菜貝殼絲狀體(27℃以下)和條斑紫菜絲狀體(20℃以下)上的殼孢子成熟並開始放散時採集。人工培育的絲狀體可在室內或海區進行收集。室內采苗時,將合成纖維或棕繩編製成網簾作為附著基質放於培養池中,使殼孢子自然附著於上;幾小時後,將網簾下海張掛。海區采苗時需將網簾和人工培育的絲狀體均置於海中預先設放的裝置內,使殼孢子自然附於網簾上。因殼孢子放散有日周期性,放散高峰多在上午10~11點之間,因此采苗一般均需在上午進行。此外也可利用自由絲狀體采殼孢子。
網簾下海到肉眼見苗為出苗期。為了早出壯苗、全苗,須將網簾置於適宜潮位,及時清除雜藻並施肥。到成葉期要合理施肥、防止病害並適時採收。日本採用的冷藏網技術,即在幼苗長到1~3厘米時,將其快速乾燥至含水量20%,連同網簾置入-20℃冷庫密封保藏數十天至1年後再放回海區繼續生長,既有助於避開病害發生期,又可用冷藏網簾替換紫菜質量下降的網簾,使生產的紫菜保持幼嫩。
葉狀體的養殖按網簾在海區的安置方式可分為半浮動式和全浮動筏式(見藻類養殖),前者適用於淺海灘塗,後者主要用於深海海區。這兩種方式現都採用全人工培養絲狀體和人工采苗提供苗源,在生產上佔主要地位。此外,中國尚有菜壇式養殖法,主要利用天然殼孢子在岩礁上養殖,單位產量高,但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生產不穩定。中國利用細胞工程技術將條斑紫菜與壇紫菜的體細胞附著於網簾上培養葉狀體也已成功。 葉狀體約經半年時間培育後,至翌年春季可用機械或手工定期多次收割鮮菜。鮮菜經切割、清洗制餅和乾燥後做成商品紫菜出售。干品既可作烹調原料,也可經再次加工成為罐頭和其它食品供直接食用。
⑽ 如何種植紫菜
種植紫菜方法如下:
1、主要包括采殼孢子(又稱采苗)、出苗管理及成菜養殖幾個工序。殼孢子可在秋季海水下降到一定溫度,當壇紫菜貝殼絲狀體(27℃以下)和條斑紫菜絲狀體(20℃以下)上的殼孢子成熟並開始放散時採集。人工培育的絲狀體可在室內或海區進行收集。室內采苗時,將合成纖維或棕繩編製成網簾作為附著基質放於培養池中,使殼孢子自然附著於上;幾小時後,將網簾下海張掛。海區采苗時需將網簾和人工培育的絲狀體均置於海中預先設放的裝置內,使殼孢子自然附於網簾上。因殼孢子放散有日周期性,放散高峰多在上午10~11點之間,因此采苗一般均需在上午進行。此外也可利用自由絲狀體采殼孢子。
2、網簾下海到肉眼見苗為出苗期。為了早出壯苗、全苗,須將網簾置於適宜潮位,及時清除雜藻並施肥。到成葉期要合理施肥、防止病害並適時採收。日本採用的冷藏網技術,即在幼苗長到1~3厘米時,將其快速乾燥至含水量20%,連同網簾置入-20℃冷庫密封保藏數十天至1年後再放回海區繼續生長,既有助於避開病害發生期,又可用冷藏網簾替換紫菜質量下降的網簾,使生產的紫菜保持幼嫩。
3、葉狀體的養殖按網簾在海區的安置方式可分為半浮動式和全浮動筏式(見藻類養殖),前者適用於淺海灘塗,後者主要用於深海海區。這兩種方式現都採用全人工培養絲狀體和人工采苗提供苗源,在生產上佔主要地位。此外,中國尚有菜壇式養殖法,主要利用天然殼孢子在岩礁上養殖,單位產量高,但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生產不穩定。中國利用細胞工程技術將條斑紫菜與壇紫菜的體細胞附著於網簾上培養葉狀體也已成功。
參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g-k2e_5kpXwx4Id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