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潮汕地區受眾最廣的水產品薄殼都有什麼做法
因它外形酷似瓜子,因此在潮汕一帶又被叫做「海瓜子」。薄殼可以稱得上是潮汕地區受眾最廣的水產品之一,上到達官貴人,下到普羅大眾,人人都不會錯過這種美味。潮汕人吃薄殼,吃到最後不見人,只見一堆殼,故而有「薄殼山」一說。而薄殼是廉價貝類,想必也正因如此,才讓什麼人都可以吃得很闊綽。
薄殼米小小一粒,製作過程繁瑣。絞打、浸漂、上鍋、過籬,必備工具是一口大鍋加一束1米多的大竹刷,製作場面壯觀。加工成的薄殼米,蘸普寧豆醬作小菜,配白粥;或者新鮮的薄殼米,拌豬油、芝麻油和香菜,美味無比。現在物流發達,這些東西都可以買到。薄殼這個東西一是節令性強,二是地域性強,看到文章又苦於找不鮮活薄殼的親,不用苦惱,還給你准備了其它替代品。比如大頭!個頭比薄殼略大、鮮味比薄殼略低。只這一點差別,讓兩種瓜子型小貝殼的命運相差千里。除了金不換來炒外,腌大頭,更是潮汕典型烹飪方法,醬油,蒜頭,辣椒,油,香菜,蔥粒,姜粒,將大頭的鮮味調出來。煮大頭的時候,要掌握的火候是,只要嘴開了即可,太久,貝肉就縮了。吃大頭之前,要清水略養讓其吐沙。
B. 牛蛙怎麼腌制才更嫩
2.小青、紅椒各適量,分別切成辣椒節備用。
3. 腌制30分鍾即可。
C. 怎麼製作魚干 家常的那種
一般的工序: 一、加工的工藝流程 原料魚;三去(去鱗、去內臟、去頭)→開片→檢片→漂洗→瀝水→調味滲透→攤片→烘乾→揭片(生乾片)→烘烤→滾壓拉松→檢驗→稱量→包裝(成品)。 二、操作要點 1.原料的選用:用來加工淡水魚調味魚乾片的原料魚,一般有鰱魚、鱅魚、草魚、鯉魚等,調味魚乾片的質量一般受原料魚新鮮度的直接影響,即原料魚新鮮,可製得味美質優的魚乾片,因此,應選用捕獲鮮的或冷凍淡水魚為原料。要求魚體完整,氣味、色澤正常,肉質緊有彈性,原料魚的大小一般選用0.5千克以上的魚。 2.原料處理:先將魚去鱗片,然後用刀切去魚體上的鰭,沿胸鰭根部切去頭部。自胸部切口拉出雌魚的內臟,用於摘除卵巢,以備加工成魚子。接著用魚體處理機將雌、雄魚一起去鰓、開腹、去內臟、去腎和腹內膜,然後用毛刷洗刷腹腔,去除血污和黑膜。 3.開片:開片刀用扁薄狹長的尖刀,刀口鋒利,一般由頭肩部下刀連皮開下薄片,沿著脊排骨刺上層層開片(腹部肉不開)(肉片厚2毫米),留下大骨刺,供作他用。 4、檢片:將開片時帶有的大骨刺、紅肉、黑膜、雜質等檢出,保持魚片潔凈。 5.漂洗:淡水魚片含血液多,必需漂洗,漂洗是提高魚片質量的關鍵。常用的漂洗法是將魚片裝入篾籮內,再把籮浸入擦洗槽內,用循環水反復漂洗干凈。有條件的加工廠可將漂洗槽灌滿自來水,倒入魚片,用空氣壓縮機通氣使其激烈翻滾,洗凈血污,漂洗的魚片潔白有光,肉質較好。然後撈出瀝水。 6、調味:調味液的配方為,水100份、白糖70-80份、精鹽20-25份、料酒20-25份、味精15-20份。配置好調味液後,將漂洗瀝水後的魚片放入調味液中腌漬。以魚片100千克,加入調味液15升為宜。加入調味液腌漬滲透時間為30-60分鍾,並常翻拌,調味溫度為15℃左右,不高於20℃。要使調味液充分均勻滲透。 7.攤片:將調味腌漬後的魚片,攤在烘簾或尼龍網上,擺放時,片與片之間距要緊密,片張要整齊抹平,再把魚片(大小片及碎片配合)擺放,如魚片3-4片相接,魚肉纖維紋要基本相似,使魚片成型平整美觀。 8、烘乾:採用烘道熱風乾燥,烘乾時魚片溫度以不高於35℃為宜,烘至半干時將其移至烘道外,停放2小時左右,使魚片內部水分自然向外擴散後再移入烘道中乾燥達規定要求。 9、揭片:將烘乾的魚片從網片上揭下,即得生魚片。 10、烘烤:將生魚片的魚皮部朝下攤放在烘烤機傳送帶上,經1-2分鍾烘烤,溫度180℃為宜,注意烘烤前將生片噴灑適量的水,以防魚片烤焦。 11.碾壓拉松:烘烤後的魚片經碾片機碾壓拉松即得熟魚片,碾壓時要在魚肉纖維的垂直方向(即橫向碾壓才可拉松,一般需經二次拉松,使魚片肌肉纖維組織疏鬆均勻,面積延伸增大。 12、檢驗:拉松後的調味魚乾片,用人工揭去魚皮,檢出剩留骨刺(細骨已脆可不除),再行稱量包裝,每袋凈裝魚片8克,用聚乙烯食品袋小包裝。製品水分以18-20%宜,口感好。 13.成品率:鮮魚7-8千g製得成品1千克。
D. 多寶魚是十分不錯的水產品,多寶魚怎麼做比較好吃
清蒸多寶魚是講究技巧的,很多朋友在蒸魚之前都會用鹽把多寶魚腌制一會讓其入味,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在大酒樓工作過的朋友都知道,在酒樓裡面不管清蒸什麼魚是不會用鹽去腌制的。因為腌制過的魚會脫水,多寶魚處理干凈後在魚兩的北面劃花刀。用料酒和鹽先後均勻地塗在魚身上。腌制十分鍾。.盤子上放幾塊薑片,把多寶魚放在薑片上,最後在多寶魚身上放些姜絲和蔥絲。上蒸籠大火蒸15分鍾。蒸好後,去掉姜絲和蔥絲和魚水。
這種魚清蒸吃起來味美肉香,營養豐富。多寶魚的裙邊是魚中之最,吃起來香,糯,鮮,是我家裡兩位女士最喜歡吃的魚類。
E. 炸帶魚用什麼腌制
帶魚是大家熟悉的一種水產品,因為吃起來的味道好,所以說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而且吃帶魚的時候方法也是非常多的,炸帶魚就是其中不錯的一個選擇,但是要說具體炸帶魚應該如何進行腌制,這是大家不清楚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和蘋果綠養生網看看吧。
炸帶魚怎麼腌
吃炸帶魚的時候是需要腌制好的,把帶魚清洗干凈,而且要帶魚肚子里去掉內臟還有一層黑膜,撕掉之後,取一個小盆,加水之後,需要完全的沒過帶魚才行,之後我們再選擇加白酒,這時候是不要用料酒的,加蔥薑片和鹽,需要我們浸泡三十分鍾之後再取出,這時候去腥還需要加容易輔助的調味品。我們給帶魚去腥之後需要稍微的瀝水,加一些魚露和生抽,還需要加入蔥姜以及鹽。帶魚去腥之後要稍微的瀝水,加入蔥姜,十三香,鹽,伏特加或者是白蘭地,再灑上幾顆孜然粒就可以了。
腌制帶魚放什麼調料
在腌制帶魚的時候需要注意方法,首先需要我們准備好帶魚,還需要准備好蔥、姜、蒜、鹽、白酒、料酒、白鬍椒、陳皮碎,手撕掉待遇的魚鰭,之後我們要順著紋路,把魚鰭撕下,然後選擇切片備用。之後我們在碗中倒入白酒以及料酒各一茶匙,在其中放入蔥、姜三四片,還需要放入蒜兩三瓣、鹽少許、陳皮碎、白鬍椒,之後我們把切好的帶魚片放入其中,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
炸帶魚用什麼調料
炸帶魚的時候需要注意,手續我們要給帶魚洗凈,去掉頭和尾之後,在其中加入鹽和雞精。之後我們再加入料酒、雞精繼續腌漬十五分鍾。之後加入姜絲一起調勻。我們把姜絲挑出之後,在鍋中倒入油,油浸過魚的一大半就可以了,保持半煎半炸的狀態。我們要在熱油的時候下鍋。在油中放入少許的姜絲。把待魚炸到兩面金黃色的時候就可以出鍋吃了。
吃帶魚的好處
吃帶魚對我們健康是很有好處的,首先帶魚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質,其中還有維生素A、不飽和脂肪酸的存在,再加上其中的磷、鈣、鐵、碘等各種營養成分的存在。而且帶魚是一種性溫、味甘的食物,吃了之後可以有暖胃、補氣、養血功效,還可以起到強心補腎、舒筋活血的效果,吃帶魚可以發揮出消炎化痰、清腦止瀉、消除疲勞、提精養神等效果,對我們健康很有好處。
帶魚中富含人體中所需要的各種礦物元素,其中還有多種的維生素存在,是很適合給老年人、兒童以及孕產婦吃的食物,而且很適合給氣短乏力、久病體虛的人群吃,如果有營養不良、皮膚乾燥的問題,選擇吃帶魚也是可以的,而且吃帶魚是有助於胎兒腦組織發育的,多吃帶魚還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智力,老年人選擇吃帶魚,可以優秀的延緩大腦萎縮、預防老年痴呆的問題,如果女性吃帶魚,可以讓肌膚光滑潤澤,保持長發烏黑,同時讓面容更美麗。
帶魚中的DHA和EPA的含量,都是要高於淡水魚的。而且DHA是我們大腦中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可以幫助提高記憶力以及思考能力。再加上帶魚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可以起到很強的補腦功效,而且對於降低血脂也有一定的效果。帶魚中豐富的鎂元素,可以對心血管系統有非常好的保護效果,是非常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產生的。
而且帶魚吃起來的肉質細膩,其中是沒有什麼泥腥味存在的,所以說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在平時吃的,再加上帶魚是容易加工的,而且可於多種食材搭配起來吃,常見的帶魚做法,主要是有清燉、清蒸、油炸、清蒸、紅燒這么幾種,是非常適合我們大多數人吃的,上面介紹的這些帶魚的吃法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吃帶魚可以幫助人體補充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所以說是老少皆宜的一道菜,在平時如果可以經常吃些帶魚對健康有好處。
F. 腌制十斤臘魚,需要多少鹽,怎樣腌制
我們都知道,腌魚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吃法,它是將新鮮的魚腌制後晾曬而成的,味道比較特別,吃起來比較下飯,深受人們喜歡。每年年末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家腌魚。那麼腌10斤魚放多少鹽合適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1、買回來的魚刮盡魚鱗、除去魚鰓,從脊背破開(也可由魚攤主代勞加工),洗凈,控干水分。
2、根據魚的多少,將適量鹽和花椒放入炒鍋內小火慢炒,讓鹽慢慢升溫,逼出花椒香味,直到鹽微微變黃關火(注意不能炒糊),盛出晾涼。
3、先將魚肉厚的地方打上花刀,然後灑花椒鹽,搓揉均勻。
4、根據魚的大小和肉的厚薄,腌2~3天即可晾曬。
5、先放強光下曬製表面水分收干,再掛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讓其風干。
6等到半干時即可收起。如果及時不用,可放冰箱冷凍保存。
G. 正宗小蟹怎麼腌制方法
潮汕人喜吃腌制水產品,因為水產品經過腌制後,肉質鮮香甜美,美味可口,比煎煮燜炒更具風味。
現在我就來教大家做吧:潮汕腌大閘蟹
活大閘蟹 6隻 香菜 50克 紅美人辣椒 3根
蒜瓣 75克 生薑 10克 生抽 適量
白糖 適量 芝麻油75克 高度白酒50克
1
用刷子把大閘蟹外殼反復刷洗干凈;將刷洗干凈的大閘蟹放入水中,加入適量的鹽,讓其吐出泡沫,清洗腸胃臟物;洗凈,切塊,用白酒腌一下後撈出,瀝干;最好買母蟹,蟹黃多點。
2
將蒜瓣去殼,切碎成么,放置盤中。
將香菜和紅辣椒洗凈,香菜根要留。把香菜切成段,紅辣椒切成片,紅辣椒要留子,放置盤中。
將生薑切成薄片後切成末,很好入味去腥。放置盤中。
3
接著,將切好的輔料,全部倒入處理瀝乾的大閘蟹中。依次倒入適量的芝麻油、白糖和生抽,攪拌均勻,(最好放冰箱冷藏,口味更加)腌制2小時即可;最後,成品完成,味道鮮美,吃過就忘不了。
註:腌蟹必須要活的,白酒最好52度或者52度以上。高度白酒有效殺菌增香。海鮮最好不要下鹽和醋。
H. 水產品怎麼腌制
(一)干腌法
在魚品表面直接撒上適量的固體食鹽進行腌制的方法稱為干腌法(dry salting)。體表擦鹽後,層堆在腌制架上或層裝在腌制容器內,各層之間還應均勻地撒上食鹽,在外加壓或不加壓條件下,依靠外滲汁液形成鹽液(即鹵水),腌制劑在鹵水內通過擴散作用向魚品內部滲透,比較均勻地分布於魚品內。但因鹽水形成是靠組織液緩慢滲出,開始時鹽分向魚品內部滲透較慢,因此,腌制時間較長。干腌法具有魚肉的脫水效率高,鹽腌處理時不需要特殊的設施等優點。但它的缺點是用鹽不均勻時容易產生食鹽的滲透不均勻;由於強脫水的原因致使魚體的外觀差;由於鹽腌中魚體與空氣接觸容易發生脂肪氧化等(「油燒」現象)。
(二)濕腌法
將魚體浸入食鹽水中進行腌制的方法稱為濕腌法(brine salting)。通常在壇、桶等容器中加入規定濃度的食鹽水,並將魚體放入浸腌。這時一邊進行鹽的補充,一邊進行浸腌。有的浸腌一次,有的浸腌兩次。這種方法常用於鹽腌鮭、鱒、鱈魚類等大型魚及鮐魚、沙丁魚、秋刀魚等中小型魚。鹽水浸腌由於是將魚體完全浸在鹽液中,因而食鹽能夠均勻地滲入魚體;鹽腌中因魚體不接觸外界空氣,不容易引起脂肪氧化(油燒現象);不會產生干腌法常易產生的過度脫水現象,因此,製品的外觀和風味均好。但其缺點是耗鹽量大、並因魚體內外鹽分平衡時濃度較低,達不到飽和濃度,所以,魚不能作較長時間貯藏。
(三)混合腌製法
這是一種干腌和濕腌相結合的腌製法,即將魚體在干鹽堆中滾蘸鹽粒後,排列在壇或桶中,以層鹽層魚的方式疊堆放好,在最上層再撒上一層鹽,蓋上蓋板再壓上重石。經一晝夜左右從魚體滲出的組織液將周圍的食鹽溶化形成飽和溶液,再注入一定量的飽和鹽水進行腌制,以防止魚體在鹽漬時鹽液濃度被稀釋。採用這種方法,食鹽的滲透均一,鹽腌初期不會發生魚體的腐敗,能很好地抑制脂肪氧化,製品的外觀也好。
無論採用何種腌制方法,所用食鹽的品質對腌制的效果影響都很大。食鹽中一般含有硫酸鎂、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鉀和鐵、銅、不溶性雜質等。腌魚用鹽要求其氯化鈉含量至少在90%以上(上等鹽),最好能達到95%~97%。例如鈣、鎂鹽的存在會妨礙食鹽對魚肉的滲透,使鹽漬初期滲入的食鹽量起不到抑制細菌活動的作用,從而造成魚體腐敗。當鈣、鎂鹽含量達到5%以上時,還會使製品的肉質變得硬而脆,肉色像塗過粉筆灰一樣並具有苦澀味,有時也會呈黃色。食鹽中含鐵量即使為30毫克/千克,含銅量0.2~0.4毫克/千克,也會使咸魚變褐、黃色。食鹽中的雜質含量,如鈣鹽和鎂鹽(主要是硫酸鹽)分別為0.15%~0.30%和0.05%~0.15%,且鈣、鎂鹽之比為1.5~3.0之間時,腌制的效果是最理想的。食鹽顆粒的大小也直接影響到腌制效果,如精製的細鹽雖有速溶的優點,但由於有的部位速溶,有的部位存在結塊,因而難以使形成的鹽液分布均勻,導致魚品滲鹽不勻;如使用粗鹽,當鹽粒在7毫米以上至十幾毫米時,因鹽與魚體的接觸面積大為減少,也會阻礙食鹽的滲透,常會造成鹽漬初期的魚體腐敗變質。長期的生產經驗表明,粗鹽的鹽粒大小以4.5~6.4毫米為好
I. 求腌制蝦爬子的方法:具體點,還有去掉腥味。
兩種方法 第一種 大連土方法 蝦爬子放上蔥姜芹菜尖椒 花椒大料鹽煮好水放涼倒進去
第二種 姜蒜 多一點 一品鮮 醬油少許涼開水 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