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立井臨時改絞內容
主要將原吊桶提升改為罐籠提升,並將其它輔助設施如天輪平台、封口盤及井筒內吊掛鋼絲繩等進行相應改裝與變動,以滿足二期工程平巷施工中提升、供風、供水、排水及通風需要,
具體內容有:拆封口盤,固定盤,吊盤,安裝穩繩梁,改裝風筒,排水管,安裝下井口罐籠承接裝置框架,安裝兩台卧泵,下排水管與卧泵相連,配風水管路,將穩繩移至穩繩梁,改裝天輪平台,安裝拉緊裝置,掛罐試運行,安裝井口安全門,裝井下阻尼平台,承接裝置,防墩罐裝置,坐罐籠固定排水管路、高壓電纜,信號、通訊電纜,安裝安全梯,固定井筒內電纜,井上下運輸、排矸系統安裝及其它
B. 礦井風筒排放器安裝要求
摘要 安裝規范
C. 油煙機風筒掉了怎麼辦
1、油煙機風筒是脫落而不是斷掉的話,可以仔細看看介面處是否有一個螺絲,找到擰上即可。
2、如果油煙機風筒是粘接的,將油污清洗干凈,再用透明膠粘或換個風筒。
3、現在市場上有油煙機風管固定底座,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D. 風筒的操作規程
1、風筒工負責所管轄區域內風筒的安裝、運送、維修和拆除等工作。及時將不用或損壞的風筒回收上井,並及時修補井上下破損的風筒。
2、入並必須帶足必要的用具和材料,必須熟悉自己分管地區掘進工作面情況,如風筒直徑、長度、巷道掘進速度或貫通日期等。
3、風筒吊掛要平、直、緊、穩,避免車剮、炮崩,必須逢環必掛。鐵風筒每節吊掛! 點,每節風筒末端兩側的掛勾應用鐵絲系在巷道幫壁上。
4、要求風筒之間介面嚴密。膠質風筒可用雙反邊接頭或三環接頭,插接時要順接。
5、使用膠質風筒時,局部通風機和膠質風筒之間要有一節鐵風筒過渡。局部通風機和鐵風筒的接頭處要加墊圈,要上緊螺絲;鐵風筒與膠質風筒套接處要用鐵絲箍緊。
6、一列風筒的直徑要一致;如果直徑不一,要有過渡節。
7、風筒末端距工作面的距離,按各礦務局的規定執行,但必須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風量。
8、經常檢查井下風筒,如有破口要隨時修補,做到不漏風。
9、風筒在拐彎處要設彎頭或緩慢拐彎,不準拐死彎。分岔處要設三通。
10、斜巷和立井掘進時,風筒接頭、風筒的綁扎要特別牢固。
11、更換風筒時,不得隨意停局部通風機,必須停機時,應與掘進工作面的班組長和司機聯系,待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後方可更換。當巷道內瓦斯湧出量大時,必須把工作面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後再更換風筒。
12、巷道掘進完工後,應在通風區的指揮下及時把風筒全部拆除。拆除的風筒要裝車運至井上,進行沖洗、曬乾和修補。
13、拆除風筒時,應由里往外依次拆除。拆除獨頭巷道風筒時,不準停局部通風機。
14、應注意防止運行中的礦車撞、擠、剮風筒。
15、跨帶式輸送機、刮板輸送機操作時,必須先同輸送機司機聯系好,必要時可暫停輸送機運轉,以保證操作安全。
16、大巷高頂操作時要設台架,工作時要站穩;在電機車運行的巷道中吊掛風筒時,要設安全警戒,嚴防被電車剮、撞,並應注意防止架空線觸電傷人。
17、採用抽出式通風方式時,風筒可用硬質風筒和帶鋼絲骨架的橡膠或塑料可伸縮風筒。塑料或橡膠風筒必須具有抗靜電和阻燃的安全性能。
18、安裝鋼絲骨架風筒時,在裝卸過程中應注意輕裝輕放,切勿徑向擠壓和被鋒利雜物碰撞等,以免變形損壞。
19、用快速接頭軟帶連接風筒時,兩節風筒的端圈要對正、接攏、披風布搭好後,再用快速接頭軟帶將兩端圈卡緊。接頭軟帶收緊力要適當,以不漏風、不拉脫為宜,接頭軟帶的手把位置以在風筒側面向下為好。
20、在風筒末端(入風口)加接風筒時,應先將加接的風筒吊掛於鋼絞線上,再對正接頭接好,避免風筒彎曲、折疊堵塞風道。
21、風筒急拐彎處必須用硬質弧形彎頭連接。
22、處理風筒內的積水時,在風筒長度超過500米時,可以直接解開快速接頭軟帶進行放水;在處理500米以內的風筒中的積水時,須先打開局部通風機安全窗,然後方能解開接頭進行放水。
23、採用抽出式或混合式通風方式時,風筒出口或入口到工作面的距離、壓入式風筒和抽出式風筒間重疊段長度,應符合各礦作業規程的規定。 24、風筒上井後,首先應刷洗、曬干,檢查風筒損壞情況及耐用程度,再根據檢查情況分別處理。
25、修補風筒時,粘補風筒的膠漿應按要求配製。根據破口大小裁剪補釘,補釘以圓形為好;補丁壓邊應大於破口尺寸20毫米;為防止補釘補後翹邊,補釘邊應裁成斜面;補釘和破口應刷凈至露出膠質風筒本色,晾乾後才能塗上膠漿進行粘合,補丁粘合後應用木手錘砸實,使其粘合嚴密,保證不漏風;粘好的風筒應再塗上滑石粉。對100毫米以上的大破口,必須先用線縫合後再進行粘補。
26、風筒上的吊環應齊全,吊環間距應保證風筒吊掛平直,兩端鐵圈要縫牢。如果需要加長風筒時,風筒之間壓邊粘合的寬度,一般為200毫米。
27、修補好的風筒應妥善保存,存放的風筒每季度應晾曬一次。
28、製作三通、彎頭及過渡節時,要根據風筒的形狀和直徑製作,要注意平直。過渡節長度不應少於2米。
29、焊接風筒圈時,要按電焊工的有關規定進行。圈要焊牢固,並要砸平調圓。
30、晾曬、沖洗、清掃風筒時要戴口罩,風筒必須在晾乾或吹乾後方能粘補。
31、修字後的舊風筒,應按規格尺寸分別存放在指定地點,並做好標志,以取用方便。
32、裝卸風筒時應注意安全,要防止鐵絲劃手、扎腳和碰傷眼睛。
33、修補風筒時應准備一台局部通風機,用來吹乾風筒,並准備一台縫紉機及修理工具。
34、風筒修理室內禁止使用火爐取暖;若必須使用時,應有安全防火措施,並經有關單位批准,下班無人時應將火爐熄滅。
35、風筒修理室內必須備有滅火器材,做好防滅火工作,室內要保持清潔衛生。
36、洗風筒機的操作使用及注意事項如下:
(1)要有專人負責,操作人員首先要掌握操作方法;(2)工作前,應首先檢查機器的完好狀況,然後才允許操作和合閘送電;(3)操作人員必須穿膠鞋、戴絕緣手套和戴工作帽,衣服穿戴要整齊,以防觸電和衣、物被捲入機器;(4)開始工作時,首先將離合手把打到控制位(即工作狀態),並打緊;(5)開外殼時,應兩手端平,向上推起。如果在開啟外殼後,內殼位置不當,要用手搖動蝸輪裝置,使內殼轉動到合適位置,不得用手直接轉動內殼;(6)內殼開啟後,再開始加水,加水要適量,一般為整機的五分之二較為適當。加水後將所要洗的風筒放入機內,一般洗直徑為500-600毫米風筒時放1節、500毫米以下的風筒放2節;(7)放入風筒後,先蓋內殼,內殼一定要擰緊、蓋嚴,防止風筒和水被甩出而發生意外,內殼蓋好後再蓋外殼,也要擰緊蓋好;(8)蓋好內外殼後,將離合手把打到松開位置,即「0」位上;(9)確認可以開機時,由專人負責送電,送電人員必須戴乾燥絕緣手套才能合閘送電。先送電、後開機,在開機時,所有操作人員應遠離機器;(10))洗10-15分鍾後即可停電。停轉平穩後,操作人員才可靠近機器,此時嚴禁送電;(11)操作人員按順序取出風筒並按動放水裝置排除臟水,另換凈水。
E. 風筒的特性
以無縫筒坯加碳素螺旋彈簧鋼絲,採用先進的熱合工藝製作而成。它具有抽吸效果好、易轉彎、運輸貯存方便(能折疊)、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如上圖所示: 用途:用於煤礦、隧道、地鐵工程、井下局部引導風流沿著一定方向流動的柔性管道
分類:正壓風筒,負壓風筒;三通風筒
品種材質:風筒按塗覆布材料分為橡膠塗覆布風筒、塑料塗覆布風筒和橡塑塗覆布風筒.具有抗靜電、阻然
生產執行標准:標准號: MT164-2007標淮,標准號: MT165-2007標淮。《橡膠或塑料塗覆織物風筒》規定了橡膠或塑料塗覆織物導風筒的分類、結構、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運輸和貯存等。
標志包裝儲運1、將風筒沿軸向壓縮至小於700mm長,並用繩子或布條固定3~4處,再用耐磨性較好的材料包裝。
2、風筒在運輸過程中,防止機械撞擊和摩擦,避免日曬、雨淋。 3、產品應貯存在通風良好的庫房內,碼置不得過高,以免影響使用質量,使用過的導風筒,應先沖洗涼干,然後再折疊存放,禁止與有損於橡膠和塑料品質的物質接觸,避免陽光直射、雨淋,倉貯溫度應在-15℃~35℃之間,相對溫度45-75﹪之間,並距熱源1m以外。
4、產品在規定的運輸、貯存條件下,自生產日期起,貯存期1年內其阻燃性、抗靜電性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5、導風筒應根據巷道及風機風量大小等要求選擇適當規格,以及彎頭、三通等異形規格,連接時注意氣流方向。
6、在巷道內應懸掛起來,做到平直、拉緊吊牢、逢環必掛、見壞必補、拐彎緩慢、排除積水,以利降低阻力。(修補方法:將破損處洗凈涼干,用膠水處理) 用途:用於廚衛、家居、生活類小家電
分類:調溫調速式,感應式電機。
電吹風筒使用注意點:
1 電吹風只可在家庭中使用,勿作其他工業用途!
2 使用時確保手部是乾燥的!切勿將電吹風浸入水中!
3 確保產品遠離水,嚴禁在浴室或其他盛水容器附近使用電吹風!
4 電吹風在過熱保護裝置起作用時會自動斷電,在冷卻數分鍾之後便可再次使用!
5 勿將電吹風進風口或出風口堵塞,保持進風口網罩清潔,不要使其被毛發堵塞!
6 每次使用後,應立即拔斷電源,待冷卻後,存放於通風良好、乾燥,遠離陽光照射的地方,
F. 抽油煙機導風筒怎麼裝在牆上啊老是一用就掉,請問怎樣固定
去專賣灶具或者修灶的地方問下,有專門往牆、玻璃等上面固定的東西,然後煙機導煙管再固定在那個東西上,很好用。
G. 建設礦井的立井井筒如何測風
一般建井期間,應該是測量風筒的進出口風量,可以根據風筒出口風量(也可以算出百米漏風率),反算出工作面風速,因為風量大小不會變,回風量在井筒出口測得,或在井筒內距離吊盤較遠處測得,按原理說來,但是我們現場可能測得進風量會大於回風量
H. 礦井用礦用風筒有什麼好處
萬衡礦用風筒主要是用於煤礦、隧道、井下局部扇風機進行通風,保障施工人員生命安全。
I. 礦井通風系統設計的通風系統
2.1礦井通風系統:
是礦井通風方式、通風方法和通風網路的總稱。礦井通風系統的基本任務是:
(1)、供給井下足夠的新鮮空氣,滿足人員對氧氣的需要。
(2)、沖淡井下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保證安全生產。
(3)、調節井下氣候,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礦井通風系統是由通風機和通風網路兩部分組成。風流由入風井口進入礦井後,經過井下各用風場所,然後進入回風井,由回風井排出礦井,風流所經過的整個路線稱為礦井通風系統。
礦井通風方法以風流獲得的動力來源不同,可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
(1)自然通風:利用自然氣壓產生的通風動力,致使空氣在井下巷道流動的通風方法叫做自然通風。自然風壓一般都比較小,且不穩定,所以《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每一礦井都必須採用機械通風。
(2)機械通風:利用扇風機運轉產生的通風動力,致使空氣在井下巷道流動的通風方法叫做機械通風。採用機械通風的礦井,自然風壓也是始終存在的,並在各個時期內影響著礦井的通風工作,在通風管理工作中應給予充分重視,特別是高沼氣礦井尤應注意。
2.2壓風系統(對壓風應作要求)
暗立井 B4底板運道 52石門 52213皮帶機道 -580m聯巷 52213-11石門 迎頭
風壓不得小於5kg/cm。
2.3 通風系統
突出煤層掘進必須建立獨立可靠的通風系統,回風不得進入其它採掘工作面或機電硐室,因此必須在-610mW2軌石內B4聯巷以北,新建一組正反風門。風筒穿過牆垛地段必須設置牢固的反向吊蓋,其木板厚度不得小於50mm,其規格為不小於風筒尺寸。
最後一組距迎頭距離不少於20-40m,每組壓風自救不少於6個,保證正常供風,每人供風量不少於0.1m/min;當回風系統內有其他作業時,作業地點安裝一組壓風自救,數量不少於同時最多的作業人數。
b隔爆水槽:在該掘進巷道內距迎頭60-200m內設置一組隔爆水槽,水量不少於200L/m。
c防塵噴霧:巷道內距迎頭30m處設一道環形噴霧,向外每隔100m再分別設一道固定環形噴霧。同時迎頭20m內設置放炮噴霧。每天灑水沖洗巷道一遍。
d在放炮基地、工具存放處分別設一部調度電話,並保證靈敏暢通;工作面所有人員必須佩戴隔離式自救器,並會使用。
2.4 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工藝流程:
突出危險性循環預測預報→防突措施→效果檢驗→安全防護措施。
2.4.1突出危險性預測預報
根據《防突細則》規定,取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臨界為:
K1=0.5ml/g/min;Smax=6.0kg/m.
在掘進工作面打3個直徑42mm,孔深(巷道軸向投影)不少於8m的鑽孔,鑽孔布置在煤層軟分層中,一個鑽孔位於巷道中部,並平行於掘進方向,其它2個鑽孔布置在迎頭兩側,其終孔點控制到巷道輪廓線外2-4m,具體布置參數見圖1。
預測預報時,可由防突員根據迎頭煤層狀況和地質結構,適當調整預測鑽孔參數,但必須在預測預報單上註明迎頭煤岩狀況和開孔位置。
鑽孔推進速度為1m/min,鑽孔每打1m測定一次鑽屑量,每隔2m測定一次鑽屑瓦斯解吸指標。根據每個鑽孔沿孔長每米的最大鑽屑量Smax和鑽屑解吸指標K1預測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
1.當預測無突出危險時,每預測循環必須留有不少於2m的預測孔投影超前距。若預測任一突出指標超限時,則工作面停止掘進,執行防治突出措施。
2.當預測指標超限,每執行一次防突措施作業循環後,須再進行預測預報,如預測無突出危險時,還必須再執行一次防突措施,只有連續2次預測為無突出危險時,該工作面方可視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停止執行防突措施,以後執行原循環措施。
3.第一次執行防治突出措施或無措施超前距時,必須首先施工不小於42mm的鑽孔進行淺孔排放防治突出措施,鑽孔數為8個,孔深為不小於6m,確保在工作面前方形成5m的安全屏障。然後方可進行正常的防治突出措施循環。
2.4.2防治突出措施
1.保護區及穿層、順層鑽孔掩護范圍內執行循環預測措施,無保護段執行循環防突措施。
a、循環預測措施:施工執行循環預測預報措施;若預測突出指標值超限、回風瓦斯異常、有煤炮等動力現象時,則工作面停止掘進,採用工作面卸壓排放鑽孔措施;若回風瓦斯經常處於臨界值時,執行循環抽放鑽孔措施,抽放鑽孔參數同排放鑽孔,鑽孔打一個封一個,分別(排)合茬抽采,抽采時間不少於8h。
b、循環防突措施:施工執行循環卸壓排放鑽孔措施(參數同前);若回風瓦斯經常處於臨界值時,執行循環抽放鑽孔措施,抽放鑽孔參數同排放鑽孔,鑽孔打一個封一個,分列(排)合茬抽采,抽采時間不小於8h。
2、鑽孔布置
迎頭布置鑽孔計12個,鑽孔孔徑不小於108mm,孔深不低於16m(其中防突前探鑽孔為21m)或穿過煤層見頂底板。鑽孔終孔均控制到巷道周邊3-5m。其具體鑽孔布置及參數詳見巷道鑽孔布置圖。鑽孔開孔間距中對中不小於500mm,面對迎頭,左側鑽孔夾角為正,右側為負。
2.4.3效果檢驗
當預測突出指標超限,採取防突措施後,進行效果檢驗;效果檢驗按預測預報方法進行。檢驗孔必須布置在措施孔之間。檢驗指標不超限方認為措施有效,否則重新按上述方式補打排放鑽孔,直至檢驗指標不超限,方可進行掘進。掘進時必須保證在巷道軸線方向留有不少於5m的措施鑽孔投影超前距離及不少於10m的防突前探鑽孔投影超前距和不少於2m的檢驗孔(或效驗孔)投影超前距。
2.5 安全防護措施
通風系統:突出煤層掘進必須建立獨立可靠的通風系統,回風不得進入其它採掘工作面或機電硐室,因此必須在-610mW2軌石內B4聯巷以北,新建一組正反風門。風筒穿過牆垛地段必須設置牢固的反向吊蓋,其木板厚度不得小於50mm,其規格為不小於風筒尺寸。
最後一組距迎頭距離不少於20-40m,每組壓風自救不少於6個,保證正常供風,每人供風量不少於0.1m/min;當回風系統內有其他作業時,作業地點安裝一組壓風自救,數量不少於同時最多的作業人數。
b隔爆水槽:在該掘進巷道內距迎頭60-200m內設置一組隔爆水槽,水量不少於200L/m。
c防塵噴霧:巷道內距迎頭30m處設一道環形噴霧,向外每隔100m再分別設一道固定環形噴霧。同時迎頭20m內設置放炮噴霧。每天灑水沖洗巷道一遍。
d在放炮基地、工具存放處分別設一部調度電話,並保證靈敏暢通;工作面所有人員必須佩戴隔離式自救器,並會使用。
J. 廢棄煤礦井筒封閉技術要求
請看《煤礦安全規程》9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