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測量身體脂肪含量
下面是幾個國際上使用的脂肪含量的測定。
1.水下稱重測量法 Hydrodensitometry Weighing (Underwater Weighing)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的排水量、人體瘦體重的密度和脂肪組織的密度來計算出體內脂肪重量,進而計算出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誤差小、精度高,但是需要專門的測試空間和工具,且操作步驟較多,只適合試驗室測試,不適合大眾自我測試。水下稱重法的原理也十分簡單:人體脂肪的比重大約是0.8公斤/升,脂肪外其他組織的平均比重大約是1.0公斤/升。稱量人體在空氣中的重量、在水中吸飽氣時的重量、在水中盡力呼完氣後的重量就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求出人體脂肪的總重量了。
2.皮脂鉗測量法 Calipers (Anthropometry- Skinfold Measurements)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多點皮下脂肪厚度來計算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與計算過程所使用的人體模型十分有關,歐美人體模型的數據不能在亞洲使用,日本人的模型也不能很好地計算中國人的數據。由於這一方法操作簡便,對空間場所幾乎沒有要求,所以近幾十年很多國家曾普遍採用過。
3. 雙能 X 線吸收測量法 DEXA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是一種利用身體不同組織(礦物質、瘦身體、脂肪)對x光吸收率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中採用小步距對兩個低輻射源同步檢測。這種方法是相對較新的方法,精度較高,但測試費用昂貴,測試時間長(每人10—20分鍾),只能供高級實驗室使用,無法在實驗外進行。
4.近紅外線測量法 NIR (Near Infrared Interactance)
是一種利用近紅外線對人體不同組織穿透反射程度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多採用測量人體肱二頭肌做為主要測試部位,將測試數據代入含有身高、體重、體形、活動量水平的方程就可計算出受試者體內脂肪含量的百分比。這一方法已經較為普遍地在實驗室外得到應用,原因是此法所需儀器便宜,測度步驟簡單。但由於每次探頭對身體組織的壓迫力不同,對同一受試者所測量出的數據往往也不一樣,因此這種方法的測試精度較差。
5.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是一種基於X光,利用人體組織細胞在磁場作用下被「激發」程度不同這一特性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一次測量大約需要30分鍾,測量設備昂貴,雖然測試精度高,此法只適合在高級實驗室使用。
6.瘦體導電測量法 Total Body Electrical Conctivity (TOBEC)
是一種基於人體(非脂肪)瘦體是良好電流導體的原理來測定身體瘦體重的方法。盡管此法精度較高,測試時間只需10秒,但由於測試儀器昂貴,應用范圍限於高級實驗室。
7. 計算機控制〔X線〕斷層掃描術 Computed Tomography
CT中的X射線管產生的一束環繞人體的x射線被探頭所接受產生身體斷面信息,計算機運用復雜的演算法構建出人體內的組織影像。此法設備昂貴,人體又處於輻射中,因此此法只限於實驗室應用。
8.排空氣測量法 BOD POD (Air Displacement)
此法測量原理與水下稱重法類同,是一種利用人體排出空氣的體積來計算身體密度,進而計算出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在測試所需的20秒內,測試者坐在一個密封倉內,所排出空氣的體積由連於計算機的感測器測出。此法所需設備昂貴,不便於在實驗室外進行。
9.生物電阻測量法 BIA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是一種利用人體瘦組織是良導體而脂肪是絕緣體的特性,通過不同的電極向人體發放電流,進而測量人體電阻,在將測試結果代入含有身高、體重、性別、年齡的方程來計算人體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
2. 如何測體內脂肪率
1、圍度測量:
通過測量身體的身高、體重,推算出身體內的脂肪比率。男士需要測量身高、頸圍和腰圍;而女士則要測量身高、頸圍、腰圍和臀圍。
(1)女性的身體脂肪公式:參數a = 腰圍 × 0.74;參數b = 體重 × 0.082 + 34.89;身體脂肪總重量 = a - b;體脂率(身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 100%。
(2)男性的身體脂肪公式:參數a = 腰圍 × 0.74;參數b = 體重 × 0.082 + 44.74;身體脂肪總重量= a - b;體脂率(身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 100%。
2、脂肪夾:
在身體一個特定的部位用手揪起皮下脂肪,用脂肪夾量出厚度,利用相關公式計算出大致的體脂率。
3、生物電流阻力分析:
俗稱的脂肪磅,通過身體不同成份如水、肌肉、脂肪的電阻,來估算出身體內的脂肪率。較准確的脂肪磅如健身室的InBody會從手掌和腳掌釋放微電流流經全身,如只是單靠測腳掌的脂肪磅那結果必然會不太准確。
4、水底稱量法:
在實驗室利用特製器材,用「亞基米德定理」先計算出人體的密度,利用公式計算出脂肪比例。
5、雙能量X射線吸收測量法(DEXA):
利用身體不同組織(礦物質、瘦身體、脂肪)對x光吸收率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
3. 怎樣測量體脂
❶ 根據某些圖示目測
我們經常會在網上看到一些不同體脂率的圖片,參照這些圖片可以大致知道我們體脂率的范圍,但不一定精確。
❷ 體脂稱、手握儀器(電阻測試)
這兩種儀器測試法的准確率……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精準。因為用這些儀器測量時需要在儀器本身、心率、水分、身體狀態等都處於比較合適的狀態才可能接近真實數據,而且也需要多次測量避免誤差。
❸ 體脂鉗(夾)
會不會想不到呢,這個小玩意兒可能比上面的儀器還精確,而且成本更低。如果大家看一些運動員的視頻的話,會發現他們也會用這樣的體脂鉗(叫夾或者卡尺也都可以)測量。體脂鉗的測量方法也有多種(工具肯定會有說明書),但是需要持續測量來記錄,不要因為今天比昨天數值低就樂成汪。
❹ 靜水體重測量、DEXA掃描
這兩種都是通過非常精密儀器設備來實現的,誤差極小,但費用昂貴,一般只供高級實驗室使用,我們很少能接觸到。
綜合上面的這幾種測量方法,更推薦體脂鉗!
體脂率是什麼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的脂肪含量在人總體重中所佔的比例,也稱為體脂百分數。
體脂率 =(脂肪重量 ÷ 體重) × 100%;
衡量一個人胖還是瘦,體脂率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標准。
體脂率並不是越低越好
大家都想降低體脂率,無論是想露出肌肉線條,還是變得苗條纖瘦。
首先要說說體內脂肪究竟有什麼作用:
1. 給人體供給熱量,由脂肪產生的熱量大概等於等量的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2倍;
2. 保護皮膚和心臟,在心、腎周圍沉積形成脂肪墊,起到減震和預防損傷的作用;
3. 保持體溫恆定,防止毛發乾枯。
體脂率達到多少才合適
體脂率並不像考試分數那麼苛刻,沒有一個絕對標准。下面只是一個參考:
男性:
賽季健美運動員:3 – 5%;
清晰的肌肉線條:8 – 10%;
能看出基本的線條:12 – 15%;
線條不明顯:20% 以上。
『一般來說,男性比較合適的體脂率在 10 – 15%』
女性:
賽季健美運動員:8 - 12%;
形體小姐級別:15 - 17%;
普遍認為不錯的線條:18 – 20%;
線條不明顯:25% 以上。
『而女性在 18 – 25% 的體脂率比較合適!』
很多時候,
可能輕易地「迷失」在各種數字標准中,
比如體重,體脂率、骨骼肌之類。
而魔豆想說的是,
健身是為了更好的形體、
強健的體魄、保持健康的心態,
而不是擁有幾項「看起來很美」的數字,
堅持下去才能更完美!
4. 脂肪檢測的原理是什麼實驗操作流程
脂肪檢測方法可用索式提取法:
一、索式提取法(經典方法)
1、原理:
樣品經前處理後,放入圓筒濾紙內,將濾紙筒置於索式提取管中,利用乙醚或石油醚在水浴中加熱迴流,使樣品中的脂肪進入溶劑中,回收溶劑後所得到的殘留物,即為脂肪(粗脂肪)
採用這種方法測出遊離態脂,此外還含有磷脂、色素、蠟狀物、揮發油、糖脂等物質,所以用索氏提取法測得的脂肪為粗脂肪。
2、 適用范圍與特點
索氏提取法適用於脂類含量較高,結合態的脂類含量較少,能烘乾磨細,不宜吸濕結塊的樣品的測定。此法只能測定游離態脂肪,而結合態脂肪無法測出,要想測出結合態脂肪需在一定條件下水解後變成為游離態的脂肪方能測出。
另外此法是經典方法,對大多數樣品結果比較可靠,但需要周期長,溶劑量大。
二、實驗操作流程
1、濾紙筒的制備
將濾紙剪成長方形8×375px ,捲成圓筒,直徑為150px,將圓筒底部封好,最好放一些脫脂棉,避免向外漏樣。
2、稱取樣品,將樣品烘乾磨細,稱取一定量與紙筒封好上口,最好用測定水的樣品。
3、索式抽提器的准備
索氏抽提器由三部分組成,迴流冷凝管、提取管、提脂瓶組成。提脂瓶在使用前需烘乾並稱至恆重。其它要乾燥。
4、抽提
將裝好樣的紙筒放入抽提管 , 倒入乙醚,乙醚的量從提取管加入,加入的量為提取瓶體積的2/3 接上冷凝裝置,在恆溫水浴中抽提,水浴溫度大約為55℃左右,可用濾紙檢驗,理論值抽提6-8小時,實際值3-4小時,但也根據樣品性質來決定。
5、回收乙醚
當乙醚在提取管內即將虹吸時立即取下提取管,將其下口放到乙醚回收瓶內,使之傾斜,然後將提取瓶放到100-150℃烘箱烘至恆重。
6、計算
脂肪%= (W2-W1)/W x 100
W2——瓶和樣品重(g)W1——瓶子重量(g) W——樣品重量(g)
或:脂肪%=(抽提後濾紙與樣品重量—抽提前濾紙重量)/樣品重量 × 100
濾紙筒應事先放入燒杯與100-105℃烘箱烘至恆重。
(4)測量脂肪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索式提取法注意事項
(1)樣品應乾燥後研細,裝樣品的濾紙筒一定要緊密,不能往外漏樣品,否則重做。
(2)放入濾紙筒的高度不能超過迴流彎管,否則乙醚不易穿透樣品,使脂肪不能全部提出,造成誤差。
(3) 碰到含多糖及糊精的樣品要先以冷水處理,等其乾燥後連同濾紙一起放入提取器內。
(4) 提取時水浴溫度不能過高,一般使乙醚剛開始沸騰即可(約45℃左右),迴流速度以8-12次/時為宜。
(5) 所用乙醚必需是無水乙醚,如含有水分則可能將樣品中的糖以及無機物抽出,造成誤差。
(6) 若用干樣品測定脂肪,可按下式計算原來樣品脂肪的含量
脂肪(%)= (W1-W2)(100-A) / W
A— 100克樣品中水分的含量(g)
(7) 冷凝管上端最好連接一個氯化鈣乾燥管,這樣不僅可以防止空氣中水分進入,而且還可以避免乙醚揮發在空氣中。這樣可防止實驗室微小環境空氣的污染,如無此裝置,塞一團干脫脂棉球亦可。
(8)如果沒有無水乙醚可以自己制備,制備方法如下:在100ml乙醚中,加入無水石膏50克,振搖數次,靜止10小時以上,蒸餾,收集35℃以下的蒸餾液,即可應用。
(9)將提取瓶放在烘箱內乾燥時,瓶口向一側傾斜45度防止揮發物乙醚易與空氣形成對流,這樣乾燥迅速。
(10)如果沒有乙醚或無水乙醇時,可以用石油醚提取,石油醚沸點30-60℃為好。
(11)使用揮發乙醚或石油醚時,切忌直接用火源加熱,應用電熱套、電水浴、電燈泡等。
(12) 這里恆重的概念有區別,它表示最初達到的最低重量,即溶劑和水分完全揮發時的恆重,此後若在繼續加熱,則因油脂氧化等原因會導致重量增加。
(13) 在乾燥器中的冷卻時間一般要一致。
5. 怎樣測人體內脂肪含量
下面是幾個國際上使用的脂肪含量的測定。 1.水下稱重測量法 Hydrodensitometry Weighing (Underwater Weighing)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的排水量、人體瘦體重的密度和脂肪組織的密度來計算出體內脂肪重量,進而計算出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誤差小、精度高,但是需要專門的測試空間和工具,且操作步驟較多,只適合試驗室測試,不適合大眾自我測試。水下稱重法的原理也十分簡單:人體脂肪的比重大約是0.8公斤/升,脂肪外其他組織的平均比重大約是1.0公斤/升。稱量人體在空氣中的重量、在水中吸飽氣時的重量、在水中盡力呼完氣後的重量就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求出人體脂肪的總重量了。 2.皮脂鉗測量法 Calipers (Anthropometry- Skinfold Measurements)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多點皮下脂肪厚度來計算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與計算過程所使用的人體模型十分有關,歐美人體模型的數據不能在亞洲使用,日本人的模型也不能很好地計算中國人的數據。由於這一方法操作簡便,對空間場所幾乎沒有要求,所以近幾十年很多國家曾普遍採用過。 3. 雙能 X 線吸收測量法 DEXA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是一種利用身體不同組織(礦物質、瘦身體、脂肪)對x光吸收率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中採用小步距對兩個低輻射源同步檢測。這種方法是相對較新的方法,精度較高,但測試費用昂貴,測試時間長(每人10—20分鍾),只能供高級實驗室使用,無法在實驗外進行。 4.近紅外線測量法 NIR (Near Infrared Interactance) 是一種利用近紅外線對人體不同組織穿透反射程度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多採用測量人體肱二頭肌做為主要測試部位,將測試數據代入含有身高、體重、體形、活動量水平的方程就可計算出受試者體內脂肪含量的百分比。這一方法已經較為普遍地在實驗室外得到應用,原因是此法所需儀器便宜,測度步驟簡單。但由於每次探頭對身體組織的壓迫力不同,對同一受試者所測量出的數據往往也不一樣,因此這種方法的測試精度較差。 5.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是一種基於X光,利用人體組織細胞在磁場作用下被「激發」程度不同這一特性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一次測量大約需要30分鍾,測量設備昂貴,雖然測試精度高,此法只適合在高級實驗室使用。 6.瘦體導電測量法 Total Body Electrical Conctivity (TOBEC) 是一種基於人體(非脂肪)瘦體是良好電流導體的原理來測定身體瘦體重的方法。盡管此法精度較高,測試時間只需10秒,但由於測試儀器昂貴,應用范圍限於高級實驗室。 7. 計算機控制〔X線〕斷層掃描術 Computed Tomography CT中的X射線管產生的一束環繞人體的x射線被探頭所接受產生身體斷面信息,計算機運用復雜的演算法構建出人體內的組織影像。此法設備昂貴,人體又處於輻射中,因此此法只限於實驗室應用。 8.排空氣測量法 BOD POD (Air Displacement) 此法測量原理與水下稱重法類同,是一種利用人體排出空氣的體積來計算身體密度,進而計算出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在測試所需的20秒內,測試者坐在一個密封倉內,所排出空氣的體積由連於計算機的感測器測出。此法所需設備昂貴,不便於在實驗室外進行。 9.生物電阻測量法 BIA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是一種利用人體瘦組織是良導體而脂肪是絕緣體的特性,通過不同的電極向人體發放電流,進而測量人體電阻,在將測試結果代入含有身高、體重、性別、年齡的方程來計算人體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
希望採納
6. 怎麼測試脂肪含量
一、AutoHydrolysis H6全自動水解脂肪測定儀適合於肉食、混合食品(比如烘焙食品、多食材混合食品)、奶粉、乳製品以魚類等既含有游離態脂肪同時結合態脂肪含量較高的物質中脂肪的測定(這些物質索氏抽提結果偏低或者不能檢測);液體樣品如乳製品飲料、植物蛋白飲料等中脂肪含量的測定;膠體樣品中脂肪含量的測定如果凍、雞蛋;以及難於烘乾、或者烘乾後變性的產品中脂肪的測定。比如雞蛋極其難於烘乾,溫度低烘不幹,溫度高了雞蛋中的物質就氧化變性了,魚肉也是如此。
二、
如何測我們的脂肪含量?
脂肪率是指身體成分中,脂肪組織所佔的比率。測量脂肪率比單純的只測量體重更能反映我們身體的脂肪水平(肥胖程度)。
脂肪率可以通過專門的健康秤或者其他方法測量。從目前的測量技術來看,主要是使用生物電阻法。其原理是肌肉內含有較多血液等水分,可以導電,而脂肪是不導電的。因此可以通過微小電流通過身體來計算電阻,並由此測量出脂肪率。
下面是幾個國際上使用的脂肪含量的測定:
1.水下稱重測量法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的排水量、人體瘦體重的密度和脂肪組織的密度來計算出體內脂肪重量,進而計算出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誤差小、精度高,但是需要專門的測試空間和工具,且操作步驟較多,只適合試驗室測試,不適合大眾自我測試。水下稱重法的原理也十分簡單:人體脂肪的比重大約是0.8公斤/升,脂肪外其他組織的平均比重大約是1.0公斤/升。稱量人體在空氣中的重量、在水中吸飽氣時的重量、在水中盡力呼完氣後的重量就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求出人體脂肪的總重量了。
2.皮脂鉗測量法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多點皮下脂肪厚度來計算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與計算過程所使用的人體模型十分有關。由於這一方法操作簡便,對空間場所幾乎沒有要求,所以近幾十年很多國家曾普遍採用過。
3. 雙能 X 線吸收測量法
是一種利用身體不同組織(礦物質、瘦身體、脂肪)對x光吸收率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中採用小步距對兩個低輻射源同步檢測。這種方法是相對較新的方法,精度較高,但測試費用昂貴,測試時間長(每人10—20分鍾),只能供高級實驗室使用,無法在實驗外進行。
4.近紅外線測量法
是一種利用近紅外線對人體不同組織穿透反射程度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多採用測量人體肱二頭肌做為主要測試部位,將測試數據代入含有身高、體重、體形、活動量水平的方程就可計算出受試者體內脂肪含量的百分比。這一方法已經較為普遍地在實驗室外得到應用,原因是此法所需儀器便宜,測度步驟簡單。但由於每次探頭對身體組織的壓迫力不同,對同一受試者所測量出的數據往往也不一樣,因此這種方法的測試精度較差。
5.核磁共振成像
是一種基於X光,利用人體組織細胞在磁場作用下被「激發」程度不同這一特性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一次測量大約需要30分鍾,測量設備昂貴,雖然測試精度高,此法只適合在高級實驗室使用。
6.瘦體導電測量法
是一種基於人體(非脂肪)瘦體是良好電流導體的原理來測定身體瘦體重的方法。盡管此法精度較高,測試時間只需10秒,但由於測試儀器昂貴,應用范圍限於高級實驗室。
7. 計算機控制〔X線〕斷層掃描術
CT中的X射線管產生的一束環繞人體的x射線被探頭所接受產生身體斷面信息,計算機運用復雜的演算法構建出人體內的組織影像。此法設備昂貴,人體又處於輻射中,因此此法只限於實驗室應用。
8.排空氣測量法
此法測量原理與水下稱重法類同,是一種利用人體排出空氣的體積來計算身體密度,進而計算出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在測試所需的20秒內,測試者坐在一個密封倉內,所排出空氣的體積由連於計算機的感測器測出。此法所需設備昂貴,不便於在實驗室外進行。
9.生物電阻測量法
是一種利用人體瘦組織是良導體而脂肪是絕緣體的特性,通過不同的電極向人體發放電流,進而測量人體電阻,在將測試結果代入含有身高、體重、性別、年齡的方程來計算人體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
7. 如何測人體脂肪量
用測量皮褶厚度的辦法,可以直接測量皮下脂肪。具體方法是:
1.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緊以下5處需測量部位的皮褶,如果沒有卡鉗,可用直尺測量這些皮褶的厚度。分別測取上臂肱三頭肌(肱三頭肌的中點)、肱二頭肌(肱二頭肌的中點)、背後肩胛骨下緣(與肩胛骨下緣角成45度處)、腹部(右側距肚臍1英寸的垂直皮摺)、髂脊上(髂脊上與腋中線交界處)及大腿等處皮褶。
2.將以上各處測量的皮褶厚度相加,並求出身體密度,再根據相應公式得出體內脂肪含量。皮褶厚度(S)=以上各處皮褶厚度總和;男性身體密度=1.1610-0.0632×log(S);女性身體密度=1.5810-0.0720×log(S);體內脂肪含量=(495÷身體密度-450)%
如測量得到31歲某男的肱三頭肌、肱二頭肌、肩胛骨下緣、及髂脊上等處皮褶分別為:7mm,2.5mm,9mm,及10.5mm。求和(S)為:29。log(S)為:log29=1.46。身體密度=1.1610-0.0632×1.46=1.068。體內脂肪含量: (495÷1.068-450)%=13.5%。
8. 檢驗脂肪的方法
測定身體內脂肪重量的方法很多,現在簡單地介紹幾種。
1、重水法 用重水法可以測出被測人全身的含水量。已知人體除脂肪部分(LBM)的含水率是72%,由全身的含水量和LBM的含水率就可以計算出被測人的除脂肪重量,進而求出身體內的脂肪重量。
2、放射性同位素40K法 人體除脂肪部分(LBM)中天然鉀(K)的含量是一定的。天然鉀(K)由穩定性同位素39K和41K及放射性同位素40K組成。天然鉀(K)中放射性同位素40K的百分含量也是一定的。一克天然鉀(K)中的放射性同位素40K每分鍾發生二十八次?-衰變。用全身記數器測定被測人體內每分鍾發生?-衰變時放出的?粒子數,就可以計算出被測人的除脂肪體重。然後,求出身體內的脂肪重量。
以上兩種方法測量身體的脂肪重量時,都需要相當復雜而精密的儀器。
3、水中測量法 水中測量是一種比較精確而又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使被測的人的身體浸在水中,測量身體在水中的浮力,然後,算出被測人的體積。假定人體脂肪的比重是0.9千克/立方分米。身體的除脂肪部分(LBA)的比重是1.095千克/立方分米,就可以算出身體內除脂肪部分的重量和脂肪的重量。
水中測量法的具體做法是:做一個具有管狀框架的椅子,將這樣的椅子掛在大稱的稱鉤上。被測者坐在椅子上,使管狀框架的椅子和被測人的身體全部浸在水中。人體內骨骼和肌肉的重量越大,被測人的身體就越往下沉,在水裡的體重越重。人體內的脂肪越多,越有向上浮的傾向,在水中的重量越輕。
4、測量皮膚褶厚度的方法 測量皮膚褶的厚度可以粗略地推算出身體脂肪的百分數。皮膚褶厚度可以反映皮下脂肪的含量,但不能反映隱藏在肌肉里的脂肪。這種方法比較簡單。
測量皮膚褶方法如下: 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膚,不要把肌肉包括在內。用測量儀器或卡尺(也可用普通尺子)測量雙折皮膚的厚度,以間接算出身體脂肪的百分數。
測量皮膚褶的部位在肩胛骨下角處、腹部、上臂外側三角肌等三個部位。肩胛骨下角處在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測量腹部皮膚褶時,要提捏上腹左前方和右前方的皮膚褶。測量出這三個部位的皮膚褶厚度以後,參考身體脂肪百分數推算表,就可以推算出自己的身體脂肪百分數。
在正常情況下,身體脂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從20歲到60歲之間,每增長10歲,脂肪百分數增加百分之一。健康女子的身體脂肪率以22%為限,男子以15%為限,優秀運動員則更低呢。
9. 國標規定脂肪的測定方法有哪幾種
有四種,一是索氏提取法,二是酸水解法,三是鹼水解法,四是蓋勃氏法
10. 脂肪怎麼檢測
測定身體內脂肪重量的方法很多,現在簡單地介紹幾種。
1、重水法 用重水法可以測出被測人全身的含水量。已知人體除脂肪部分(LBM)的含水率是72%,由全身的含水量和LBM的含水率就可以計算出被測人的除脂肪重量,進而求出身體內的脂肪重量。
2、放射性同位素40K法 人體除脂肪部分(LBM)中天然鉀(K)的含量是一定的。天然鉀(K)由穩定性同位素39K和41K及放射性同位素40K組成。天然鉀(K)中放射性同位素40K的百分含量也是一定的。一克天然鉀(K)中的放射性同位素40K每分鍾發生二十八次?-衰變。用全身記數器測定被測人體內每分鍾發生?-衰變時放出的?粒子數,就可以計算出被測人的除脂肪體重。然後,求出身體內的脂肪重量。
以上兩種方法測量身體的脂肪重量時,都需要相當復雜而精密的儀器。
3、水中測量法 水中測量是一種比較精確而又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使被測的人的身體浸在水中,測量身體在水中的浮力,然後,算出被測人的體積。假定人體脂肪的比重是0.9千克/立方分米。身體的除脂肪部分(LBA)的比重是1.095千克/立方分米,就可以算出身體內除脂肪部分的重量和脂肪的重量。
水中測量法的具體做法是:做一個具有管狀框架的椅子,將這樣的椅子掛在大稱的稱鉤上。被測者坐在椅子上,使管狀框架的椅子和被測人的身體全部浸在水中。人體內骨骼和肌肉的重量越大,被測人的身體就越往下沉,在水裡的體重越重。人體內的脂肪越多,越有向上浮的傾向,在水中的重量越輕。
4、測量皮膚褶厚度的方法 測量皮膚褶的厚度可以粗略地推算出身體脂肪的百分數。皮膚褶厚度可以反映皮下脂肪的含量,但不能反映隱藏在肌肉里的脂肪。這種方法比較簡單。
測量皮膚褶方法如下: 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膚,不要把肌肉包括在內。用測量儀器或卡尺(也可用普通尺子)測量雙折皮膚的厚度,以間接算出身體脂肪的百分數。
測量皮膚褶的部位在肩胛骨下角處、腹部、上臂外側三角肌等三個部位。肩胛骨下角處在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測量腹部皮膚褶時,要提捏上腹左前方和右前方的皮膚褶。測量出這三個部位的皮膚褶厚度以後,參考身體脂肪百分數推算表,就可以推算出自己的身體脂肪百分數。
在正常情況下,身體脂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從20歲到60歲之間,每增長10歲,脂肪百分數增加百分之一。健康女子的身體脂肪率以22%為限,男子以15%為限,優秀運動員則更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