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葡萄酒的製作方法 越詳細越好
配方:赤霞珠40斤、安琪葡萄酒酵母5g、糖若干、虹吸管1根。
葡萄酒的製作方法:
1、選擇顆粒小、成熟度高、顏色深、無腐爛的葡萄,剔除爛果、霉果、泥土等雜質。
(1)葡萄酒釀制方法一般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葡萄酒是以葡萄為原料釀造的一種果酒。其酒精度高於啤酒而低於白酒。營養豐富,保健作用明顯。有人認為,葡萄酒是最健康最衛生的飲料之一。
它能調整新陳代謝的性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膽固醇增加。還具有利尿、激發肝功能和防止衰老的功效。也是醫治心臟病的輔助劑,可預防壞血病、貧血、腳氣病、消化不良和眼角膜炎等疾病。常飲葡葡酒患心臟病率減少,血脂和血管硬化降低。
Ⅱ 葡萄酒的釀造方法
自釀的葡萄酒方法,用青色葡萄釀成的酒稱為白葡萄乾酒;用紅色或紫色葡萄釀成的葡萄酒稱為紅葡萄乾酒。
一.釀酒前的准備;
1. 容器及工具:大口瓶;酒瓶;軟木塞或橡皮塞。玻璃彎管;橡皮管;或塑料管;紗布,玻璃棒。
2. 釀酒所用的工具必須是陶瓷,無毒塑料,玻璃器皿等;切不可用鐵和其他金屬製品。因為葡萄酒和鐵器接觸以後,酒會變黑變味;鉛鋅有毒會損害人體健康。
3. 容器消毒:所有用具用沸水浸洗。
4. 原料選擇:用做釀酒的葡萄必須充分成熟,剔除青果,病果及腐爛果。
二.發酵
1.原理將果汁中的葡萄糖和果糖經過發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2. 程序:葡萄---去梗-----破碎---前發酵-----後發酵。
3. 去梗:把葡萄果粒從果穗上去下,因為果梗含單寧較多,如果帶果梗發酵,會給葡萄酒帶來澀味。
4. 破碎:把已去梗的果粒,置於雙層清潔紗布中,用手擠壓,使葡萄皮層破裂,果汁流出。釀制白葡萄酒時,只取果汁發酵,果皮殘渣廢棄不用,釀紅葡萄酒時,可將果汁連同果皮一起發酵。
5. 發酵是釀酒中的關鍵,發酵的好壞,決定釀酒的成敗。發酵可分成前發酵和後發酵。前發酵又稱主發酵,是使葡萄糖和果糖轉化成酒精,從發酵開始至液面浮渣下沉,不再發生氣泡,有酒味散出即算完成。前發酵有散開和密封2種。
家庭用的多為散開發酵。在發酵容器口蒙一層紗布,發酵時的二氧化碳可直接從紗布空隙中散溢,液溫受氣溫調節不易上升很高。但缺點是酒精和芳香物易揮發。
另一種是密封發酵:在容器口上端裝上發酵栓,使發酵時的二氧化碳經過發酵栓散溢。密封發酵的優點是酒精和芳香物不易揮發。
要注意的是:葡萄經過破碎放在發酵容器中時,要留出1/3至1/4的空間,以免發酵液膨脹外溢。另外,影響發酵的主導因素是酵母菌的繁衍活動。
對於家庭釀酒,影響發酵有2個主要因素:糖分和溫度。首先要選擇糖份較高的葡萄原料;如果葡萄含糖量較低,可以在發酵2~3天後,糖份已大部分消耗掉時,加入一些蔗糖。以增加酵母菌的營養,同時可以提高酒精度。酒精度越高越不利於雜菌的發生。氣溫在25~30度是酵母菌活動最適宜的溫度。經過破碎處理的葡萄置於容器中24小時後,液面發生泡沫,發酵變開始,。如果帶皮發酵,則皮渣浮於液面。當溫度超過30度時,酒精易於揮發,必須立即置於陰涼處降溫發酵。
發酵的液面產生厚厚的浮渣,隔斷的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的進入;不利於熱量的散發,而且是有害菌體的繁殖場所,影響正常發酵。因此,每天要用玻璃棒攪拌數次。
後發酵:是將發酵完成的後的原酒,用紗布過濾,除去渣滓,將原液裝入酒瓶中,作後發酵處理。後發酵的目的是使原酒的生葡萄味消失。而具有醇厚的葡萄酒香氣。並逐漸澄清透明。
秋季經過後發酵的葡萄酒,當年冬季就應換瓶,來年春;秋;冬3季各換瓶一次。換瓶的方法是;先把空瓶經過實用酒精消毒;或者放在沸水中浸泡20分鍾。用虹吸管把原瓶中的酒吸入空瓶;待原瓶底的渣滓移動時立即停止虹吸,以免把渣滓帶入空瓶。
還要注意;空瓶裝酒一定要裝滿,不留空隙,以免空氣中的雜菌帶入瓶內。然後用瓶塞塞住瓶口。密封。
三.加糖與加酒精的計算方法:
1加糖:家庭釀酒時要盡量提高前發酵的原酒酒精含量,以免酒病發生。由於酵母活性的限制,家庭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只能達到12~13度。要達到這酒精含量水平,葡萄原汁的含糖量必須達到22度。如果葡萄含糖量低於22度,就需補加蔗糖發酵,加糖的依據和計算方法:
凡每公斤葡萄原汁中含糖17克時,經發酵後能增加1度的酒精度。如果,需葡萄的原汁中酒精度達到13度,則需要每公斤葡萄汁含糖13 X 17=221克。這一數值相當於含糖22度的葡萄原汁,在實際情況中,大部分的葡萄含糖達不到這個水平,故需要加糖發酵。
家庭釀酒不可能用儀器來測定含糖量,只能憑經驗,一般含糖14度左右的葡萄吃時感覺甜味上課尚可。以手指的感覺,葡萄汁粘手的葡萄;含糖在17度左右。這些情況均需加糖。
所以一公斤葡萄汁加糖=221-葡萄原汁含糖率X 1000
例:假如葡萄原汁含糖14度(14克/100毫升),欲發酵後的酒精度13度,應在發酵時加多少糖? 221-14/100 X 1000=81克
也就是說:含糖14度的葡萄原汁,添加81克白砂糖參與發酵,才能獲得含酒精度13度的葡萄乾酒。
2. 加酒精的計算
由於含13度酒精的葡萄乾酒仍不易保存,故在前發酵完畢後添加食用或(葯用酒精)。使調整到16度。添加酒精的計算公式如下:
需加酒精量=需增加的原酒精度X原酒容量(升)/ 所用酒精度數-成品酒精度數
例:現有13度的葡萄原汁,10公升;欲調制16度的葡萄酒,需加96度的酒精多少公升?
需加酒精=(16-13)X 10公升/(96-16)=0.375公升
葡萄酒的調配;
經過一段時間的儲藏;已澄清老熟,即可進行調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風格來調配。調配時可以先倒出少量原汁溶解蔗糖,然後再把這種糖溶液導入原來容器中,切不可用水來溶解糖。無論是加糖或者加酒精調配,調配後必須經過過濾才可以裝瓶密封放置,供隨時飲用。
--------------------------------------------------------------------------------
家庭自製葡萄酒工藝
最近幾個月,我從網上獲取了一些家庭自製葡萄酒的方法,便照葫蘆畫瓢在家裡開了一間小規模葡萄酒廠,連續釀造了五批,味道及色澤均可與市場上銷售的高級葡萄酒媲美。現將我的具體方法介紹給喜歡葡萄酒的朋友:
一、准備工具:家釀葡萄酒的工具很簡單,我使用的工具包括容量10公升的醫用廣口瓶四隻,舊葡萄酒瓶、大可樂瓶十餘個,塑料或者不銹鋼飯勺一個、塑料漏斗一個,塑料虹吸管(1.5米長,可到賣金魚的市場購買)一根,過濾殘渣用尼龍襪一隻。
二、選購原料:我們這里不是葡萄產地,但是批發市場上外地來的葡萄總是供應不斷,其中以「巨豐」品種為多,價錢目前為每公斤2元左右,據說秋後剛上市的時候價格每公斤1元。購買葡萄要選擇那些成熟、飽滿、沒有病害的,葡萄皮的顏色越深越好。
三、清洗葡萄:如果在當地購買葡萄,並且知道葡萄收獲之前沒有噴灑農葯,則此工序可以取消。為了放心起見,我還是對葡萄進行了清洗:現在的葡萄都是用塑料袋包裝後放進塑料包裝箱中,每箱5公斤左右,運輸到家之後,將葡萄從塑料袋倒進塑料箱,取出其中的保鮮劑,然後將裝著葡萄的塑料箱放進水池(我用的是家裡的浴盆)之中浸泡,浸泡時可搖晃幾次塑料箱,兩個小時之後將水放凈,再用清水沖洗。然後將塑料箱放在通風的地方控干水分。
四、破碎裝瓶,首次發酵:破碎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葡萄從梗上摘下,三、五個一起放在手中,然後把手伸進廣口瓶,把葡萄皮攥破即可。注意瓶子不可以裝滿,到三分之二處就要停止。葡萄酒里的酒精是靠其中的糖分在酵母菌作用下產生的,如果你喜歡酒精度數高一些,中間可以分幾次撒進白砂糖或者蜂蜜。我是按照10公斤葡萄、一公斤白糖的比例加糖的,出來的葡萄酒大約在10度,類似市場出售的干紅。葡萄裝瓶後把瓶子蓋好(不要蓋的很嚴,只要不進灰塵就可以了),放在溫暖的地方等待葡萄自然發酵。葡萄皮上有天然酵母菌,我們不必考慮發酵菌種問題。
東北的家庭都有暖氣,室溫在18℃左右,這樣的室溫很適宜做葡萄酒。一般說來,裝瓶後24小時即可觀察到瓶內有氣泡出現,以後便發現葡萄里的汁液析出,葡萄皮浮起,泡沫逐漸增多。這時每天用勺子攪動兩次,把露出來的葡萄皮壓進,讓葡萄皮得到葡萄汁液的充分浸泡。
五、渣、液分離,二次發酵:經過5~7天,發酵逐漸轉為平緩,葡萄皮浮在上面,顏色由深變淺,葡萄籽和大部分葡萄肉的殘渣沉在瓶底,此時就應該把殘渣和酒液分離。具體辦法是先用虹吸管將中間的酒液吸出,然後把殘渣裝進尼龍襪,用手由輕到重的擠壓,再像擰衣服一樣擰,使殘渣中的酒液基本流凈。最後把所有的酒液混合在一起,裝進廣口瓶繼續發酵。此時酒液很混濁,你大可不必介意。
六、過濾澄清:第二次發酵時間大約為一個星期,此時酒液已經澄清,也不再升起氣泡。這時可對瓶內酒液進行一次過濾:用虹吸管先把上面的酒液吸出,然後對含有殘渣和酒泥的部分過濾,裝進瓶中靜置。如果你想讓葡萄酒有晶瑩剔透的感覺,則可以用雞蛋請對其進一步澄清。具體操作辦法是:將雞蛋(10公升酒一個雞蛋)磕一個小孔,把蛋清倒進大碗(不必要倒得很凈,剩餘部分你可以煎一個雞蛋作為下酒菜),用筷子將蛋清打散,不要怕費力氣,最少打它十幾分鍾,讓滿碗全是蛋清泡沫。之後用酒液將蛋清泡沫沖進廣口瓶,用勺子將廣口瓶中的酒液充分攪拌,接著靜置二個星期。
七、儲藏和飲用:經過靜置澄清後的葡萄酒,最好把它裝進小瓶儲藏。用1.5升的舊葡萄酒瓶最為理想,裝「可樂」的2.25升塑料瓶也不錯,裝瓶要裝的滿一些,瓶蓋也要蓋緊,然而放到家中溫度比較低的地方(據說儲存溫度最理想的是13℃)。什麼時候想喝,就拿出一瓶,建議你每天晚上都喝上半斤。按照這一方法所釀造的葡萄酒,味道和市場上的干紅差不多,如果你招待女客人,可以在裡面加一些白砂糖或者蜂蜜,足可以讓女士在甜美中陶醉。
Ⅲ 葡萄酒的釀制方法有哪些
4.這個用一斤半的冰糖有點甜了,因為葡萄本身就是甜的。
Ⅳ 葡萄酒的釀造方法有哪些
第一種方法是不加酒麴的純葡萄汁發酵。《本草綱目》認為:「酒有黍、秫、粳、糯、粟、曲、蜜、葡萄等色
Ⅳ 自製葡萄酒的方法都有哪些
一:釀酒所需的工具:
1、發酵器(酒壇子)可以是陶瓷罐子,也可以是玻璃瓶,但不主張用塑料容器,因為塑料很可能會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並產生一些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2、二次發酵容器及裝酒的容器。可以用空酒瓶等。
3、一根細塑料管。用來在發酵完成後利用虹吸法將葡萄酒從發酵容器中倒出。
4、木棒或筷子。用來在發酵過程中攪拌葡萄皮和葡萄汁。
5、絲襪或細紗布。用來過濾葡萄酒汁。
二、材料:
非常簡單,主料是成熟、顏色深的葡萄,業余條件下如巨豐、玫瑰香等。輔料是冰糖或白糖。用於發酵的葡萄和糖的重量比例為10:1。
三、過程:
1、將主發酵器(即玻璃壇等)充分洗干凈,控干。
2、將葡萄摘除壞珠、癟珠,浸泡,然後沖洗干凈、晾乾至表面沒有水珠。洗時不要用手搓,因為發酵時要利用葡萄皮上的白霜(上面有大量野生酵母)進行發酵。
3、把手洗干凈,將葡萄捏破,葡萄肉擠到主發酵器中,然後將葡萄皮也放進發酵器中,千萬別把葡萄皮扔掉,一是葡萄皮上有野生酵母菌,可以啟動自然發酵,二是葡萄酒需要葡萄皮的顏色。
如果發酵器較小,可以一顆葡萄一顆葡萄的擠,如果發酵器較大,可以同時抓住三五顆葡萄,把手伸到容器中捏破,然後鬆手將破碎葡萄放下。
4、當把葡萄裝到發酵器容量的70%左右時,停止裝葡萄,蓋上蓋子,但不要完全擰緊。發酵時,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如果裝的過滿,會把寶貴的葡萄酒汁溢出;蓋子擰的過緊,可能會產生瓶子爆炸;另外葡萄發酵也需要微量氧氣。
5、將裝好葡萄的發酵器放在陰涼通風處。葡萄裝入發酵器後,大約會在12個小時以內啟動發酵,表現為葡萄汁中有較多氣泡產生。
6、在發酵啟動後,每天兩次用木棒或筷子將葡萄皮壓入酒液中,然後蓋上蓋子。
7、發酵啟動後一到兩天內,放入相當於發酵葡萄重量1/20的冰糖或白糖,如10斤葡萄放半斤糖,將糖浸入葡萄汁中攪拌均勻。放糖的作用是提高酒精度。一般每升葡萄汁每加入17克糖可提高一度。
8、發酵啟動後三到四天時,再放入相當於發酵葡萄重量1/20的冰糖或白糖,即兩次放的糖的總重量為葡萄重量的1/10,將糖浸入葡萄汁中攪拌均勻。
9、葡萄酒發酵一般需要在室溫下發酵6~8天,如北京夏天需要6天左右,秋天需要8天左右,當發酵器中很少有氣泡,並且基本上只剩下沒有顏色的葡萄皮和葡萄籽,品嘗酒液基本沒有甜味時,說明酒精發酵完成了。
10、當酒精發酵完成後,首先利用虹吸法,將葡萄酒汁倒入二次發酵器,然後將剩下的葡萄皮、籽、糟等用絲襪或細紗布過濾,過濾後的酒液也混入二次發酵器中。葡萄皮、籽、糟扔掉。注意二次發酵器留有1/10空隙,蓋子也不要擰的很緊。放在陰涼處。
11、此時的葡萄酒汁較為渾濁,顏色也不大好看,但喝起來已經是干紅葡萄酒的味道了。在溫度大於22度時,葡萄酒一般會產生第二次發酵,二次發酵主要是蘋果酸-乳酸發酵,不再產生酒精。
12、二次發酵中會有少量潔白、細膩的泡沫上升。兩至三周後,二次發酵基本完成,酒液變得清澈起來(但因沒加澄清劑,不如買的酒清澈),採用虹吸法將酒液倒入其他容器,盡量裝滿,蓋子擰死。這時的酒叫葡萄原酒,是完全意義上的干紅葡萄酒了。將剩餘的沉澱物(死酵母泥等)扔掉。
如果不是馬上喝,可以在酒中添加一點沒有雜味的高度白酒(如二鍋頭),放入冰箱存放起來。加白酒能起到提高葡萄酒精度的作用,延長保存時間,這樣的葡萄酒一般可以存放兩年。但如果釀制的葡萄酒質量很高,又有較高的酒精度(最高可達15度),不加白酒也可以經得住陳釀。
四、注意事項:
1、各類容器一定要洗干凈,葡萄在釀制過程中不能碰到油污、鐵器、銅器、錫器等,但可以接觸干凈的不綉鋼製品。
2、在發酵時,發酵器的蓋子一定不要蓋死,防止爆炸。
3、糖不要多放,那樣會影響發酵過程,產生我們不希望的成分,如果想喝甜葡萄酒,可以在發酵完成後飲用時加糖。
4、酒雖好喝,注意節制。
Ⅵ 自釀葡萄酒方法
有很多人喜歡喝葡萄酒,也喜歡自己在家製作葡萄酒。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自製葡萄酒一定要多講究方法才行。如果自製葡萄酒過程中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也許就會使葡萄酒無法釀成哦。今天,小編就來教你幾招。
自製葡萄酒常見問題
葡萄的選擇。葡萄酒的釀制需要成熟度高、新鮮度高、無破損、發霉的葡萄,有很多人在選擇的時候,往往擇廉而取,這可能回事葡萄酒酒質容易滋生黴菌。
清洗的方式。釀制葡萄酒最不可缺少的是酵母菌。相信很多自製葡萄酒的人都會把葡萄洗的非常干凈,如此,葡萄皮本身附著的野生酵母就沒洗掉或者殺死。酵母不足,發酵自然就出問題。葡萄中的糖分就不會變成酒精,從而導致發酵不好和高糖份,長期大量飲用不易健康。
儲存器皿。器皿和工具清洗不幹凈,衛生條件控制不好久容易產生很多細菌,用塑料、鐵、鋁等器皿裝載還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發酵隱患。很多人,都會密封發酵的器皿,致使葡萄發酵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無法排除,甚至導致炸瓶。在釀酒廠里,葡萄的發酵沉澱一般在橡木桶中進行,而橡木桶的材質會比較透氣,紅酒瓶的軟木塞也是一樣的道理,看似密封,其實是可以進行氣體交換的。
無添加劑。很多人對食品添加劑嗤之以鼻,但是我們應該以正確的眼光去看待它。在紅酒中合理的使用添加劑可以避免細菌、保證陳年,但是自己釀制的酒較多的依賴純天然,酵母發酵產生的菌種甚至可以多達百種,數量和種類難以控制,所以釀出的酒也可能存在神經毒素,比如甲醇等。
儲藏隱患。有很多人,在喝葡萄酒的時候會考慮年份,年份稍久的就會好一點。但自製的葡萄酒並非越陳越香。釀造工藝成熟的葡萄酒在存儲環境理想的狀態下可以存放較長時間,但是自釀葡萄酒由於酒體本身和存放環境的限制,都不適合長期存放。最後在1年內喝完,放久了就容易變質哦。
自製葡萄酒存在這么多的問題,要怎麼辦呢?
自製葡萄酒的正確方法
原料處理。先將葡萄粒快速擼下放到盆里,然後用壓榨機或是手按壓擠碎,整盆葡萄中有40%-50%破碎即可。之後將破碎的葡萄全部倒入容器中。不需要清洗葡萄,也不需要去皮或去核。5升大小的容器裝8斤葡萄量剛剛好。
酒精發酵。釀酒用的可不是普通的酵母,可從網上搜索「葡萄酒專用酵母」購買。按照10斤葡萄加1克酵母的比例,將酵母倒入剛溫乎的溫水中攪成糊狀即活化酵母。再將其倒入已經提取出來的占總量5%-10%的葡萄汁中,擴大培養。加入酵母後,容器里的葡萄汁會冒泡,果汁變紅,整個發酵過程算正式開始啦!加入酵母的第二天,見皮渣上浮後便可以加糖了。家庭釀酒而言,10斤葡萄加入半斤至一斤糖足夠。發酵旺盛期會持續兩三天,這期間會一直往外冒著氣泡,瓶子里原本烏青的葡萄汁也變成了好看的紫紅色。
擠汁壓榨。發酵周期即將持續5-7天,最好的辨別方法是觀察瓶里不冒泡了,皮渣沉下來了,葡萄酒液顏色更深了,發酵過程差不多就結束了。這時,找來干凈的紗布將果汁內的皮、籽過濾取出,用濾紙再過濾一次,或待酒液靜止12小時後用乳膠管虹吸方法吸出清純酒液,裝入清潔容器密封進行後發酵20-30天。容器里不要有生水,後發酵期可在液面上加些食用酒精,形成保護層隔斷氧氣。同時要避光,防止酒色氧化變淺。
陳釀存放。待到瓶底有沉澱物也就是平日里說的「酒泥」、「酒腳」,酒更加澄清,顏色更深時葡萄酒就可以喝了。啟封後可以發現酒液變澄清,上層的清純酒液同樣用虹吸或過濾的方法再提純一次。用不透光的酒瓶灌裝,然後密封,存放溫度最好在12度左右的環境內,酒瓶橫躺或略微瓶口向下傾斜存放,可保存2年左右。陳釀過程大致需要2個月左右,春節時和親朋好友喝上一杯自釀的葡萄酒,那番情景更甚。
調配飲用。如果您想喝乾紅,那直接喝就行;如果想喝甜一點的,喝之前把上清液吸出來,根據口味加入糖或者蜂蜜調和,現配現飲。切忌直接將糖或蜂蜜加入大瓶內,否則會導致二次發酵造成細菌感染。
Ⅶ 釀制葡萄酒的方法有多少種
1.天然葡萄酒:完全採用葡萄原料進行發酵,發酵過程中不添加糖分和酒精,選用提高原料含糖量的方法來提高成品酒精含量及控制殘余糖量。
2.加強葡萄酒:發酵成原酒後用添加白蘭地或脫臭酒精的方法來提高酒精含量,叫加強干葡萄酒。既加白蘭地或酒精,又加糖以提高酒精含量和糖度的叫加強甜葡萄酒,我國叫濃甜葡萄酒。
3.加香葡萄酒:採用葡萄原酒浸泡芳香植物,再經調配製成,屬於開胃型葡萄酒,如味美思、丁香葡萄酒、桂花陳酒;或採用葡萄原酒浸泡葯材,精心調配而成,屬於滋補型葡萄酒,如人參葡萄酒。
4.葡萄蒸餾酒:採用優良品種葡萄原酒蒸餾,或發酵後經壓榨的葡萄皮渣蒸餾,或由葡萄漿經葡萄汁分離機分離得的皮渣加糖水發酵後蒸餾而得。一般再經細心調配的叫白蘭地,不經調配的叫葡萄燒酒。
Ⅷ 自製葡萄酒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自製葡萄酒的製作方法是將成熟的紅葡萄用清水沖洗干凈後,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等,放入經過消毒後晾乾的容器(玻璃桶或瓷缸最好不要用銅鐵鋁塑料的容器)里,用手擠碎或搗碎,但操作前須將手、木棒、容器等先用高錳酸鉀水洗一次,再用清水沖一次,然後再去操作,以防止雜菌污染,同時要注意不要使用鐵、銅等金屬的工具和容器(或用干凈鋁勺在杯中經消毒)將葡萄搗碎,然後等待發酵就可以了。
Ⅸ 葡萄酒如何釀制
以葡萄為原料經酒精發酵釀制的低度飲料酒。有紅、白、干、甜等多種類型,酒度一般為8.5~16度。
葡萄酒品質優於一般果酒類,是一種傳統的國際性商品飲料酒,1987年世界葡萄酒產量達3179萬噸,在世界酒業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生產國家有法國、義大利、蘇聯、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和德國。
中國唐代葡萄酒釀造較為普遍,詩人王翰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詩句。1892年山東煙台創建張裕釀造公司,開設釀酒廠,建立葡萄基地,並從國外引進雷司令等多種葡萄釀造品種,生產的紅葡萄酒、雷司令、可雅和瓊瑤漿,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和最優等獎狀。1949年以後,中國葡萄酒工業發展很快。
葡萄酒分類
依色澤、風味、成分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為①干(紅、白、桃紅)葡萄酒。每升含糖量4克以下;②半干(紅、白、桃紅)葡萄酒。每升含糖量4.1~12克;③半甜(紅、白、桃紅)葡萄酒。每升含糖量12.1~50克;④甜(紅、白、桃紅)葡萄酒。每升含糖量50克以上;⑤帶氣(紅、白、桃紅)葡萄酒。每升含糖量80克以上,二氧化碳壓力是在20℃時為14.7~24.5×104帕;⑥起泡(紅、白、挑紅)葡萄酒(香檳)。每升含糖量有4.1~12克、12.1~50克、50克以上和80克以上4類,二氧化碳壓力20℃時34~49×104帕;⑦加香(紅、白)葡萄酒。干酒每升含糖量15克以下,甜酒每升含糖量100~160克。
紅葡萄酒加工過程
工藝流程一般為,分選→除梗→破碎→果漿調整→主發酵→壓榨→後發酵和陳釀→調配→過濾→裝瓶→殺菌→貼標→包裝→成品。原料 選用蛇龍珠、赤霞珠、品麗珠、法國藍、黑比諾、佳利釀、煙台73及煙台74等紅色葡萄品種為原料,充分成熟,糖分20~22%,酸分0.45~0.6%。
破碎和調整
為了便於發酵,葡萄先行破碎。破碎機工作面以硬木或不銹鋼質為宜。破碎要求果穗脫粒完全,粒粒打破,但不打碎種子和果梗。破碎後除去果梗。破碎時加用適量二氧化硫可防止氧化變色和抑止雜菌生長。果漿中加用0.1~0.2%果膠酶制劑,以便於以後的壓榨和澄清。所得果漿若糖分、酸分、單寧略有不足,可適量加用食糖、食用酸和單寧;含量偏高時可用同類果漿加以稀釋。
主發酵
酒精發酵按其強度劃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即主發酵和後發酵。主發酵亦稱前發酵。酵母及其酶類代謝糖類的酒精發酵過程,強度大,主要生成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釀酒發酵上,酒精生成量比理論數為低,每1糖度只能生成約0.6酒度,因此果漿糖度不宜低於20度。除了酒精和二氧化碳外,酒精發酵還有少量甘油、琥珀酸、醋酸、甲醇、高級醇等生成。其中琥珀酸能賦予酒液爽口的口感,甘油能賦予酒液醇厚口味。酸類和醇類在酒的陳釀期中能合成芳香味的酯類,此種酯類連同高級醇、醛類以及葡萄固有的芳香物質,構成了葡萄酒的酒香。
後發酵速度慢,強度小,僅僅分解剩餘的殘糖,生成少量的酒精。紅葡萄酒的前發酵和後發酵分開進行,其間介有壓榨過程。
葡萄酒發酵利用的酒母是經人工培養的直接加於發酵液中的酵母液。酵母菌種的優劣,對葡萄酒酒質有很大影響,釀制葡萄酒只能選用葡萄酒酵母。選用優良的菌株有發酵完全,發酵快,酒液澄清快,成熟期短,不易敗壞,酒香濃和酒質均一等優點。優良的菌種有輕工發酵所1203號,張裕31、張裕39號,昌黎玫瑰香酵母,一面坡1號,萊陽102號,通化1號等。國外有波爾多,艾·斯蒂伯格,多加意,1405等種。發酵時酒母用量約為發酵液的2~10%。
葡萄酒發酵方式有開放式和密閉式2種。紅葡萄酒一般採取開放式發酵,但在釀酒後期氣溫較低時,又以密閉式有利。前發酵的發酵速度因果漿的糖度、酵母菌種、發酵初期的通氣量、酵母增殖速度、酵母營養條件以及溫度和酸鹼值等而不同。紅葡萄果漿因有果皮和果肉存在,酵母營養條件較好,又因開放式發酵通氣性良好,酵母增殖快,以及果皮和果肉上浮於液面形成酒帽,品溫容易上升等原因,發酵較快,大致在20~25℃條件下,主發酵期約為10天。
發酵期間根據品溫、糖度、酒度等的變化進行管理。隨著發酵的進行,發酵液比重逐漸下降,品溫和二氧化碳生成量在末期也逐漸下降。及至發酵終了時,酒精生成量接近於室溫,二氧化碳氣泡稀少,渣滓和酵母下沉,發酵液也較清晰,此時即表明前發酵已達終點。
後發酵和陳釀
後發酵是酵母及其酶類代謝發酵液中殘糖的階段。原酒中尚含1~2%的殘糖,只有通過後發酵才能進一步降低殘糖量和清除沉澱物。後發酵強度小,速度慢,生成少量酒精。為了防止雜菌侵入,須在密閉式發酵桶中進行。必要時可加用少量酵母營養料。後發酵期的長短依酒液的酒度、糖度和溫度而定,一般約需3~5個星期。發酵後期不再有二氧化碳逸出時,即表明後發酵已經完畢,即可加滿酒液,閉塞栓孔,靜待酵母和酒石、果膠等沉澱後,除滓換桶,進行陳釀。
陳釀是新酒貯存於橡木桶中增進風味香氣等的過程。新酒較混濁,並帶有酵母味、酸臭和二氧化硫刺激味,陳釀期中酒液經緩慢的氧化、酯化、減酸和澄清等理化作用,酒質得以改善。葡萄酒陳釀1~2年得以成熟,干紅葡萄酒需時略長。
裝瓶和殺菌
葡萄酒成熟後即行裝瓶和巴氏殺菌,或先行巴氏殺菌而後裝瓶。殺菌條件一般為72℃、15~20分鍾,或85℃、1~2分鍾。
白葡萄酒加工過程
與紅葡萄酒略有不同,主要在於①選用淡色葡萄品種為原料。成品以風味香氣取勝;②採用果汁發酵。果實破碎後無須除梗即行壓榨取汁,而後發酵;③酒精發酵不分前後兩階段。因中間並無壓榨過程;④一般採取密閉式發酵。以防過度的氧化變色和香氣減損;⑤常加用較多二氧化硫或亞硫酸以抑制氧化和防止敗壞。
Ⅹ 葡萄酒釀造基本工藝
紅葡萄酒必須由紅葡萄來釀造,品種可以是皮紅肉白的葡萄,也可採用皮肉皆紅的葡萄。酒的紅色均來自葡萄皮中的紅色素,絕不可使用人工合成的色素。
紅葡萄酒的釀造方法有很多,共同特點都是去梗、壓榨,再將果肉、果核、果皮統統裝進發酵桶中發酵,發酵過程中酒精發酵和色素、香味物質的提取同時進行。發酵桶或罐都需要先用低劑量的二氧化硫處理,以預防微生物污染。葡萄汁在大桶中發酵生成酒精的同時,果皮和果肉經過在葡萄汁中浸泡,5-7天內便釋出葡萄酒的色素和耐久的勁力(勁度)。
紅葡萄酒的釀造方法一般為傳統發酵法(另還有旋轉罐法、二氧化碳浸漬法、熱浸提法和連續發酵法)。其釀制過程是:
工藝流程圖
採摘的葡萄運達酒廠後→破碎(使果肉和果汁從葡萄中分離)→除梗(去除果梗的青稞味)→第一次發酵(發酵過程中葡萄皮中的單寧和紅色素就會滲入發酵中的葡萄汁里稱為浸漬。浸漬時間一般4-5天或2-3周,根據紅酒的不同類型而定。釀造單寧含量較低、較柔順易入口的「新酒」,浸漬時間會很短;釀造可長期收藏的紅酒,因需要足夠的單寧,浸漬時間則需延長。)→從發酵罐中抽取自然流出的酒液(滴出酒)→壓榨葡萄渣(以取得更多單寧酸的壓榨酒)→小心混合 (調配)自流酒與壓榨酒→醇化(即乳酸發酵或稱後發酵,把酒中酸澀的蘋果酸轉變成較柔順且穩定的乳酸)→澄清(沉澱、分離及精濾)→陳釀(在大酒桶中貯藏 6個月至2年)→裝瓶(早期飲用的酒在採摘2-6個月後裝瓶,陳釀的在轉桶2年後裝瓶)
優良的干紅葡萄酒應具有以下特點:
(1)有自然寶石紅色、紫紅色、石榴紅色等。
(2)有該品種干紅葡萄酒的典型性。這取決於葡萄的完好性和成熟情況,一般葡萄汁的相對密度至少在1.090-1.096的條件下,才能形成。
(3)葡萄酒含酸量應在5.5-6.5g/l,最高不應超過7.0g/l。
(4)葡萄酒中單寧含量少,不應使葡萄酒產生收斂過澀的感覺(在發酵過程中,渣與酒接觸時間長,酒中會溶入一部分單寧)。
(5)葡萄酒應盡可能發酵完全。殘糖量在0.5%以下。
(6)有濃郁回味悠長的酒香,口味柔和,酒體豐滿,有完美感。
(7)葡萄酒味濃而不烈,醇和協調,沒有澀、燥或刺舌等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