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皂角樹的種植問題
問題解答:
1,皂角樹有種類之分么?我家在河南北部,應該適宜種哪種皂角樹?
2,種皂角樹是應該買種子呢?還是買皂角樹苗?
答:皂角基本上不分種類,植物本身具有地域性,就本植物而言適宜栽種的地區為:山西、山東、河南、甘肅、河北、內蒙古、江蘇、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安徽、浙江、貴州、陝西、江西、雲南及東北三省等地區。栽植地域跨度很大,植物的生長習性不一,建議選擇鄉土樹種。如果是種子繁殖到本地植物種子站購買當地的育種或是適宜當地繁殖的種子就可以了,要是栽植皂角樹苗建議就近采購,節省苗木運輸費用不說,植物對移植環境適應快,成活率高,栽後管理也會比較容易。雌雄異株,栽植時候最好混栽。
3,除了皂角樹,種什麼樹比較好?
苗圃種植樹苗建議快長樹和慢長樹混合栽植,快長樹可短期見效益,慢長樹價格通常比較高但是見效慢。還可以在邊角地種植些灌木,可把植物的生長習性因素考慮進去。喜陰植物可栽植在大樹北側或是樹下面。
4,聽說皂角樹是雌雄異株,不太懂,那我們買皂角樹時應該注意什麼呢?
苗木銷售要看市場行情,樹形好壞、長勢、病蟲害情況都會影響苗木價格,還要結合自己苗木本身的養護成本,來給自己的苗木定價。
Ⅱ 皂莢樹怎麼種植
皂莢樹種植方法如下:
1 采種 選擇樹干通直,生長較快,發育良好,種子飽滿的30-100年生盛果期的壯齡母樹,於10月中下旬采種。採收的果實要攤開曝曬,干後將莢果砸或碾碎,去果皮,風選,即得凈種,種子陰干後裝袋干藏。
2 種子處理 皂莢種皮較厚,發芽慢且不整齊,播種前,須進行催芽處理。另外,採用1:4-5鹼水48h浸泡,再用清水泡24h,發芽率可達80%-92%。也可在秋末冬初,將凈選的種子放人水中,待其充分吸水後,撈出混合濕沙貯藏催芽,次春種子裂嘴後,進行播種。
3 育苗 育苗地應選擇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進行細致整地,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3000~5000kg,築成平床或高床。採用條播,條距20~25cm,每米長播種溝播種10-15粒,播後覆土3-4cm厚,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苗高10cm左右時,間苗、定苗,株距10-15cm,當年苗高可達50~100cm。若培育2年生大苗,於秋末苗木落葉後,按0.5m×0.5m的行株距進行換床移植。
4 人工造林 春秋兩季均可造林,以秋冬季造林為好。造林前一般要進行小穴整地,穴規格為30cm×30cm×20cm,株行距1.0m×1.0-1.5m。栽植時要深栽踩實不露根。雨季雨量較多時,也可利用當年苗進行雨季造林,要求苗高20cm以上。半木質化小苗上山造林,效果也很好。植苗造林主要用於缺株補植。
5 主要蟲害防治 皂莢豆象:成蟲體長5.5-7.5mm,寬1.5-3.5mm,赤褐色,每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種子內越冬,來年4月中旬咬破種子鑽出,等皂結莢後,產卵於莢果上,幼蟲孵化後,鑽入種子內為害。防治方法:可用90℃熱水浸泡20-30s,或用葯劑熏蒸,消滅種子內的幼蟲。
皂莢食心蟲:為害皂莢。以幼蟲在果莢內或在枝幹皮縫內結繭越冬,每年發生3代,第一代4月上旬化蛹,5月初成蟲開始羽化。第2代成蟲發生在6月中下旬,第3代在7月中下旬。 防治方法:秋後至翌春3月前,處理莢果,防止越冬幼蟲化蛹成蛾,及時處理被害莢果,消滅幼蟲。
Ⅲ 大皂角樹移栽方法
皂角樹的移植經常因為移植環節不到位使苗木「假活」枯死,嚴重影響景觀效益和經濟利益,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現將皂角樹的移植方法介紹如下可供參考。
1 苗木移栽前准備。
規劃先行,落實責任,嚴格按照規劃要求的數量和規格選苗、定苗,並落實到人。為了保證苗木成活,避免疏漏,分工具體,要明確責任,層層落實,將任務分至每一個環節,落實到每一個人,形成一條線管理。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能找到責任人,確保移植苗木成活率。
2 整地及土壤改良。
城市建設殘留較多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甚至有些施工單位就地挖坑將建築垃圾掩埋。在整地時一定要全面清除,並按標高整地,避免對掩埋的垃圾不清除,致使綠地長期澆水造成地基下陷。
3 移植時間一般來說大樹在冬、秋、春季均可移植,但早春是大樹苗移植的最佳時間。
早春時期的樹苗正處於萌動前的休眠期,對外界環境的反應也較為遲鈍,移植後氣溫回暖,恰好是樹木的生長季節,成活率高,經過早春到晚秋的生長後,樹木移植時受傷部位已復原,為其順利過冬創造了條件。
4 苗木起挖。
開挖前在保證苗木樹形的前提下,大致要疏剪、縮剪苗木枝條,主要剪除徒長枝、過密枝、重疊枝和交叉枝;對根部進行修剪時,將劈裂根、病蟲根、過長根剪除,保持地上地下生長平衡。如落葉喬木的主枝可剪取枝條的1/5~2/3;有主尖的喬木應保留主尖,如銀杏只能疏剪、不能回縮;國槐等耐修剪的樹種摸頭修剪;常綠針葉樹只剪除病蟲枝、枯死枝、衰弱枝、過密枝和下垂枝;灌木主枝短截不超過1/2;行道樹的苗木按定桿要求縮剪,剪口封漆。
5大樹苗的運輸。
准備好的樹苗就涉及到一個運輸的問題,先將大樹苗的樹冠進行必要的修剪和捆綁,然後對捆綁處用草繩等柔軟物包紮保護,以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傷害樹苗和土球。而後使用吊車穩穩地將其吊入汽車上,土球部靠近汽車的駕駛室,大樹苗的樹冠朝後,並用支架將其支起,土球的兩邊用土或沙將其墊住,並用繩子將土球周定,在運輸過程中樹干不能著她,如果運輸較遠要不斷地噴水以防止水分流失。
6 大樹苗的種植。
運輸前應將樹穴准備好,種植的樹穴不易太深或太淺,以沒過土球20 cm左右為宜,樹穴過大或過深會造成樹體下沉,樹穴過淺無法將樹苗很好的定植,二者都易造成樹苗的死亡。原包裝的草繩可解除也可一並放入樹穴,將樹苗放人樹穴後專人扶植,以免種植時樹干偏離,樹冠豐滿部要朝向主觀賞方位,種植時將好土先填入樹穴的1/3,並將填土踏實,而後再將剩餘部分填實。如遇磚頭、瓦礫等土時要及時更換好土。
7 種植後的養護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養,因此種植後的養護是整個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大樹苗在移植過程中根系會受到較為嚴重的傷害,為促進根系的恢復,可使用生根粉進行噴根處理。由於根系的受傷,致使根系的吸水能力大大降低,因此保持樹體的水分平衡非常重要。
大樹苗在種植後馬上澆第一遍水,5 d左右澆第二遍水,10 d後澆第三遍水,在澆水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澆足澆透。新移植的大樹苗一定不能施用化肥,為促進生長可適量使用微生物化肥,半年之後施肥,以基肥為主,等一年後苗木恢復生長才能使用化肥。定植後用草繩把大樹干包紮,避免陽光直射,以減少水分的流失,還有一種可行的方法就是給樹體輸液,這樣既能給樹體補充水分,又能避免給樹體噴水時造成噴水過多而致使根部積水。
定植後的大樹苗要用三角架將其固定、穩固,三角架的支點一般以樹體高度的2/3左右為佳,在支點處要墊保護層防止傷害樹皮。由於栽植前受到的傷害導致新移植的大樹苗抵抗力較差,容易遭受病蟲害的侵蝕,因此要做到早發現早,及早預防,發現病情一定要對症下葯。
Ⅳ 六角刺樹種植方法
六角大紅的繁殖種植方法是一般採用短穗扦插和茶籽起直播兩種方法,短穗扦插法採用半木千質化的一年生枝條作插穗,穗長5厘米,帶一葉一腋芽,苗床採用黃壤衛生土,苗床保持濕潤、遮陰,於6—11月份扦插,「六角大紅」出圃定植。
「六角大紅」也叫:「松陽紅」。樹形優美,枝條豐滿挺拔,葉片濃綠色倒卵形有齒,生長較慢。
原種「松陽紅」花直徑可達10至12厘米以上,大部份的花為「六角形瓦片狀整齊排列」和「輪狀盤旋形整齊排列」,花瓣8至10輪以上,每朵花有一百多瓣,完全重瓣型。也有極少數的花為「玫瑰重瓣型或牡丹型」。
在松陽,最早見花在農歷12月中下旬,盛花期在農歷2月中上旬,最晚在清明節還可見到花。單朵花開放時間,低溫二周,高溫一周。花朵從初放至凋謝,花瓣均保持挺拔,絕無後翻及明顯退色現象。若遇低溫開放,花瓣邊緣不焦枯,遇高溫多雨花朵中心不暴裂,均完全飽滿開放。「松陽紅」的花瓣中凹厚挺,中心花瓣絕無白斑條現象出現,整朵花為極艷麗的「中國紅」。凋謝花朵完全自行脫落,無枯花掛枝現象。
生長習性
「松陽紅」優點顯著,松陽最早見花在農歷12月中下旬,盛花期在農歷2月中上旬,最晚在清明節還可見到花。單朵花開放時間,低溫二周,高溫一周。花朵從初放至凋謝,花瓣均保持挺拔,絕無後翻及明顯退色現象。若遇低溫開放,花瓣邊緣不焦枯,遇高溫多雨花朵中心不暴裂,均完全飽滿開放。「正宗松陽紅」其花瓣中凹厚挺,中心花瓣絕無白斑條現象出現,整朵花為極艷麗的「中國紅」大紅花。開放後凋謝花朵完全自行脫落,無枯花掛枝現象。「松陽紅」樹形優美,枝條豐滿挺拔,葉片濃綠色倒卵形有齒,生長較慢。松陽紅芽變種似粉丹。
1,園地規劃:我鎮是典型的山區農業鎮,「松陽紅」規劃要因地制宜,一般選擇海拔高度1200—1800米之間、土地集中連片、土層深厚、肥沃,周圍植被良好,氣候溫和,坡度適中,交通便得的地方作為新茶園。
2、 園地開墾:沿等高線開挖水平台地,檯面寬2米,台距1.5米左右,道路、排灌系工程、綠化帶、場部要合理布局,園間有一定的植被。
3、「六角大紅」的良種繁育技術:一般採用短穗扦插和茶籽起直播兩種方法,短穗扦插法採用半木千質化的一年生枝條作插穗,穗長5厘米,帶一葉一腋芽,苗床採用黃壤衛生土,苗床保持濕潤、遮陰,於6—11月份扦插,一齡茶苗出圃定植;茶籽直播法即採用完成成熟的茶籽鮮果直播。
4,「六角大紅」的種植技術:挖種植溝深80厘米,寬60厘米,施足底肥,一般畝施農家肥2000公斤或100公斤復合肥,採用單株定植方法,株距40厘米,畝植2000株左右,定植時間在6—8。
六角大紅的繁殖種植方法是一般採用短穗扦插和茶籽起直播兩種方法,短穗扦插法採用半木千質化的一年生枝條作插穗,穗長5厘米,帶一葉一腋芽,苗床採用黃壤衛生土,苗床保持濕潤、遮陰,於6—11月份扦插,「六角大紅」出圃定植。這個就是六角大紅的繁殖種植方法,我們就要按照這種方法就能進行六角大紅的繁殖種植
Ⅳ 皂角樹可以用什麼樹嫁接
可用砧木苗嫁接。
皂角樹(Gleditsia sinensis)標准中文名稱「皂莢」,豆科植物,屬於落葉喬木,皂角是豆莢狀,可以入葯,也當肥皂用。是中國的特有植物。
分布於中國大陸的甘肅、廣東、浙江、山東、山西、江蘇、河北、貴州、湖北、四川、陝西、江西、安徽、雲南、福建、湖南、廣西、河南等地,生長於海拔650米至2,5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谷地、山坡林中及路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有同名書集《皂角樹》。
(5)趙角樹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皂角種植的注意事項
一、土壤
土壤選擇是皂角種植成功最基礎的外在因素之一,因為皂角是一種深根系植物所以種植地土層一定要非常深厚,其次皂角是一種喜陽性植物,
那麼種植地要選在向陽區且土壤要比較肥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的沙質壤土為佳,但千萬不要選擇重黏土或者是純沙土以免皂角在生長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
二、時間
皂角種植時間也是要注意的地方,因為其種植時間不僅和種植地氣候有關還和繁殖方式有關,正常情況下皂角種植時間是在每年的4-5月份,但如果是採用分根繁殖的方式那麼我國南方種植時間大概是在10-12月之間,而北方則是在3-4月之間,這樣栽種的皂角成活率能得到很大保障。
三、種子
皂角種植時不管是採用種子繁殖還是分根繁殖都需要進行處理才可以提高植株抗性,種子要選用飽滿和沒有病蟲害的然後放入水溫為45度左右的水中浸泡一天後撈出,
再用濕潤的細河沙攪拌均勻放在事宜的溫度下進行催芽,等到大部分種子裂開口時就可以進行播種了,而分根繁殖則需要選用健壯的和沒有病蟲害的根然後切成7-8厘米左右的小段進行栽種即可。
Ⅵ 皂角樹怎麼種呢
皂角種子春天埋在細沙中,到種植發芽了,連沙土一起移栽到大田裡,移栽時要求比較嚴格,上面的覆土要在5cm左右,注意包潮,等小苗出土後,要注意保苗。
Ⅶ 這是什麼樹
看起來像是皂角樹。
皂角樹發芽早、落葉晚,可以作行道樹來綠化環境,綠化用途比較高,適應種植在造林地、山地、丘陵等地,皂角樹可以在當年秋季採收後播種,也可以在第二年的春季播種,它的種子不容易發芽,可以用熱水浸泡催芽,土壤肥沃、濕潤用來播種育苗出牙芽快,生長也快。
一、種植技術
皂角樹適應沙質土壤種植,先整地、再挖穴,移栽後將苗木扶正,填實土壤,埋土時要踩一踩,澆灌透水,施草木灰或渣滓肥,促使迅速生長。北方地區適合栽種皂角樹,適應性比較廣, 經濟價值高。
二、移栽方法
栽種之前用土壤翻耕、挖穴,將根系伸展開,澆透定根水,搭配里貝里宴沃生根劑一起用效果會更好,壓實土壤,在周圍陽光充足、通風的地方養殖生長較好。培育2~3年的樹苗可以移栽到圃地繼續培養,也可以直接用來綠化造林。
三、管理技術
皂角大樹成型以後要經常修剪,才可以保持長勢,剪除病蟲枝、過密枝、枯死枝、衰弱枝,保留強枝和主幹枝,每年追肥3-4次,可以在夏季噴施一次多菌靈溶液,做好預防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四、結果時間
皂角樹栽後3-4年生長較快,種植6~8年開始開花結果,對於雜亂枝經常修剪,重修剪、輕修剪相結合,保證主幹直,樹身疤痕少,前三年可以迅速讓主幹形成,才會結果多,長刺多。
Ⅷ 皂角樹什麼時候種植 從種植到結果需要幾年
皂角種植前需要做好的幾項工作
皂角為皂角科皂角屬喬木,被栽培和利用的歷史悠久。其樹姿雄偉,冠形優美,發芽早,落葉晚,壽命長,少病蟲害,最適宜作行道樹、庭陰樹,孤植風景樹,近幾年被城市綠化廣泛運用。
通過幾年的皂角栽植管理,筆者積累了一些經驗,總結如下供同行交流探討。 皂角習性
皂角為深根性樹種,喜光,耐乾旱,耐水澇。對大氣污染抵抗性強。其適應范圍廣,在年平均氣溫10℃至18℃,冬季絕對氣溫最低在-25℃以上,年降水量400至1200毫米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對土壤的適應性亦強,酸性土、中性土或鈣質土均能生長。
皂角是典型的強陽性樹種,對光照要求嚴格,光照不足,大多會出現生長不良、枝條細弱,葉片薄而黃,影響生長、產刺和結果。
皂角種子的自然出芽率很低,培育皂角苗需要催芽,催芽技術要求高,很難掌握,所以不推薦種植的中小農戶自己育苗,一是種子的價格高,二是芽率低,會增加成本。
栽植技術要點
根據皂角的生理習性及筆者多年的經驗,栽植皂角要掌握「苗壯、穴大、肥足、土實、淺栽、水透」六方面要點。
一、苗壯 栽植苗要粗壯,根系應完整,無病蟲害,樹干、根系無大損傷。隨挖,隨運,隨栽,隨澆,隨管。目前,皂角苗培育的農戶很多,但是存在苗種類的選育良莠不齊。購買栽種皂角苗首選一年苗高度在一米二以上,底徑在1CM以上,單位長度內的刺的數量多的苗。這樣的苗才能體現生長迅速,產刺多,效益高的特點。
二、穴大 栽植穴要大,一般挖0.5至1米見方(一年苗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機械挖溝或人工挖穴)。如果苗木大,樹穴要相應加大,一般掌握穴徑是苗木胸徑的15至20倍。
三、肥足 栽植皂角時,穴中要施足基肥,最好是充分腐熟的有機農家肥。肥料與熟土充分拌勻後,施在穴的中部或中上部。之後放2 0至30厘米的熟土,以防根系直接接觸肥料而燒根。無合適的肥料,不要勉強施用。農家肥必須經地堆漚、腐爛、發酵,充分腐熟後才能做基肥使用,化肥要少施。
四、土實 栽植時,埋土一定要實,填一層土,踏實一層,層層踏實,使苗木根系與土壤密切結合。切記只能用腳踏實,不能夯實,以防傷根。第一遍透水澆完時,結合封坑,再踏實幾次,以防根部透風,苗木倒伏。
五、淺栽 栽植皂角時,淺栽尤為重要,這與皂角根系特點與發根溫度有關。栽植深度大,地溫上升慢,土壤透氣性下降,濕度也大,對根系傷口癒合和發新根不利。淺栽後地溫上升快,土壤通氣性好,根系癒合早,發根快。
六、水透 栽植後10至15天內,灌溉三遍透水,使穴內土壤和苗木根系密切結合。這樣,植株根系能充分吸收水分,有利於苗木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栽後管理
皂角栽植後的管理很重要,具體要注意幾點:適量澆水、適當施肥、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
一、適量澆水 這是皂角栽後最關鍵的問題。此時的澆水至關重要,水量大會導致爛根,缺水又會影響苗木生長。可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澆水,澆則澆透,防止攔腰水、表皮水,澆水後還要注意鬆土保墒。陰雨天少澆或不澆水,並及時排除積水。
二、適當施肥 皂角栽植成活後,要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合理確定施肥量。施肥一般以有機肥料為主,適當配合專類化學肥料。施肥方法可以溝施、穴施、撒施等。
三、整形修剪 皂角栽植,應重修剪。因其所發枝條特別亂,所以要有目的修剪,尤其對重疊枝、直立交叉枝、橫生枝要修剪處理,保持一定的樹形,使皂角高大、挺拔、勻稱、美觀。
四、病蟲害防治
皂角樹豆象:成蟲體長5.5-7.5mm,寬1.5-3.5mm,赤褐色,每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種子內越冬,來年4月中旬咬破種子鑽出,等皂結莢後,產卵於莢果上,幼蟲孵化後,鑽入種子內為害。
防治方法:可用90℃熱水浸泡20-30s,或用葯劑熏蒸,消滅種子內的幼蟲。
皂角樹食心蟲:危害害皂角樹。以幼蟲在果莢內或在枝幹皮縫內結繭越冬,每年發生3代,第一代4月上旬化蛹,5月初成蟲開始羽化。第2代成蟲發生在6月中下旬,第3代在7月中下旬。
防治方法:秋後至翌春3月前,處理莢果,防止越冬幼蟲化蛹成蛾,及時處理被害莢果,消滅幼蟲。
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葉枯病。根系病一般是由根部積水所造成,葉枯病主要是缺肥、樹勢衰弱所造成,與高溫也有一定關系。根據不同的病蟲害,要採取正確的措施。加強肥水管理,也是防治病蟲的有效途徑。
Ⅸ 趙角樹種植方法
1、培育壯苗
皂角樹的繁殖方法為種子繁殖。由於皂莢種皮厚而堅硬,透水性差,因此在下種前要進行催芽處理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1.1、種子的層積處理
在秋末冬初將種子浸入水中,每天換水1次,7d後撈出與濕沙混合,然後進行貯藏,貯藏期間注意經常翻動使其溫度與濕度均衡。
1.2、浸種
一般在播種前5d,將皂莢種子放入容器內,倒入100℃開水攪拌至不燙手為止,蓋嚴容器口,浸泡1d後,撈出浮在表層已膨脹的種子進行催芽。下面未膨脹的種子用上述方法繼續浸種,多數種子膨脹後即可混沙催芽。
1.3、催芽處理
在背風向陽處用經過清洗和高溫消毒的砂粒平鋪2cm製作成砂床,砂粒的含水量為65%左右,把已膨脹的種子均勻地撒在砂床上,再在種子上撒一層2cm厚的鬆散砂,用竹竿和塑料膜製成一個小型拱棚,待種子發芽後即可播種。
1.4、播種
播種以春播為好,一般在5月上旬。播種量為667m2地200kg左右。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灌水方便、排水良好的沙壤土。開1.3m寬高畦,667m2施有機肥3000~5000kg、碧卡菌肥10kg做底肥,按行距33cm開溝,溝深8cm,然後按株距5cm播種,覆土厚度3~4cm。
1.5、幼苗管理
在出苗期間,要保持苗床濕潤,及時輕輕疏鬆表土,切忌翻土,以免損傷種子和胚芽。在幼苗長到10cm左右時進行定苗,株距為10~15cm。要根據天氣和苗木生長狀況,667m2施人糞尿100kg或尿素10kg,每隔半月追肥1次,8月初停止追肥,以利於幼苗木質化。同時注意防治葉面害蟲。當年生苗高可達 50~150cm,可用於出圃造林。或秋末按0.5m×0.5m株行距進行移植,2~3年後再進行造林。
2、造林
2.1、造林時間
春秋兩季均可進行造林,但以秋冬季造林為好。
2.2、整地
植苗前要根據苗木大小進行穴狀整地,穴的規格為30cm×30cm×20cm,或60cm×60cm×40cm。
2.3 密度
株行距為2m×2m、2m×1.5m、2m×1m、1.5m×1m、1m×1m,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密度,密度越大,單位面積采刺量越高,經濟效益越好,但管理起來難度也比較大。3~5年後株間樹冠交接,可考慮去密留稀,以保證林間通風透光,提高皂角刺的產量和質量,也有利於行間進行機械作業。
2.4、栽植
種植前,適當修剪苗木根系。種植時要「三埋兩踩一提苗」, 即扶正苗木,埋土至根際處時,用手輕提苗木,使根系舒展,然後踩實。種植後,澆透定根水,上面再鬆鬆蓋一層土。
3、田間管理
3.1、中耕除草
皂角苗移栽成活後,選晴天及時鬆土除草。鬆土宜淺不宜深,避免傷害苗木根系,將表土鋤松讓陽光照入,可提高地溫,促進苗木根系生長。育苗期每年中耕除草4次,分別在4、6、8、10月進行。
3.2、施肥
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和樹種特性,合理選用肥料,一般氮、磷、鉀比例為3:2:1。栽植前施入基肥,然後每年追肥3~4次為宜,以溝施和撒施方法為主,注意不可離根系太近。可以結合中耕除草同時進行。
3.3、整形修剪
皂角樹幼齡期,要對枝幹進行整形修剪,使樹體結構和形態合理,可調控枝條生長發育和均衡樹勢,保證通風透光,達到早產、多產、穩產優質的目的。結合整形修剪,還要及時剪去頂部直立徒長枝,同時要及時剪掉枝條頂端的秋梢,可有效提高皂刺的產量和質量,從而增加經濟效益。
目前生產中,主要有高幹形、中干形、低干形和叢狀形等。
3.3.1、高幹形。干高150cm,主幹上3~4個主枝交錯排列,與主幹呈50°傾角,主枝長80cm。每個主枝上再選留3個左右側枝。
3.3.2、中干形。干高100~130cm,培育主枝總數3~5個,每個主枝上再選留3個左右側枝。
3.3.3、低干形。樹干高60~80cm,培育主枝總數5~7個。每個主枝上再選留3~4個側枝。
3.3.4、叢狀形。基本沒有主幹,40cm定干,培養長勢良好,角度適宜的3~5個主枝,在主枝上培育適宜數量的側枝。
3.4、病蟲害防治
3.4.1、營林防治。加強撫育管理,增強樹體抗逆性;有病蟲危害時要合理修剪,及時清除病蟲危害的枯枝、落葉,減少病蟲源;套種花生、豆類、葯材等矮稈經濟植物,增加生物多樣性,達到預防病蟲害的目的。
3.4.2、葯物防治。皂角樹主要蟲害有皂角樹豆象和皂角樹食心蟲,可噴灑敵敵畏1200倍液進行防治。皂角樹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白粉病、褐斑病等。炭疽病發病期間可噴施1:1:100波爾多液,立枯病、白粉病、褐斑病發病期間可施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Ⅹ 皂角樹有哪幾個種類
5種
1.山皂莢
(G.
melanacantha
Tang
et
Wang):其主要特徵為小枝灰綠色,無毛,分枝狀刺,但微壓扁,黑棕色。一回羽狀復葉,有小葉6-22枚,緣具細圓鋸齒。雌雄異株,莢果條形,紙質、棕黑色、扭曲,長達20-30厘米。
2.日本皂莢
(G.
japonica
Miq.):近似山皂莢,與山皂莢的主要區別為本種小枝綠褐色至赤褐色。小葉較山皂莢明顯大而厚,新枝上葉多呈二回羽狀復葉,莢果長而扁圓平、扭曲、且有泡狀隆起。
3.豬牙皂
(G.
officinalis
Hemsl):本種近似皂莢,干皮深灰黑色,縱裂較深,刺單一或分枝,呈圓錐狀,赤褐色,常見在老枝分叉處密集生長,小枝灰色,皮孔顯著,一回偶數羽狀復葉,有小葉6-16枚,緣具不規則細鋸齒,小葉柄深褐色密被絨毛。莢果兩型:小果鐮刀狀,肥厚無種子;大果扁平、直或略彎,有種子數粒。大、小果均具長喙。熟後紅棕色被霜粉。山東鄒城特產樹種,莢果入葯。
4.野皂莢
(G.
heterophylla
Bunge):多為灌木,樹皮灰色。多二分枝刺,細而短。當年生枝密被灰黃色短柔毛,一或二回羽狀復葉,不佔10-28枚,葉片較小,長僅0.8-1.2厘米,腋生或頂生穗狀花序,花白色,莢果具長柄,長橢圓形,扁而薄,具喙尖,熟後紅褐色,有種子1-3粒,多用作綠籬。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豆莢、種子、葉及莖皮有毒。人口服200克皂莢的水煎劑可中毒死亡。於服後10分鍾出現嘔吐,2小時後腹瀉,繼之痙攣、神志昏迷、呼吸急促,8小時後死亡。屍檢可見腦水腫充血,內臟粘膜充血、水腫呈毒血症及缺氧症。小鼠腹腔注射17g/kg種子的乙醇提取物出現活動減少、安靜伏地,死亡。[3]
5.水皂莢
【別名】:
水皂角、田皂角、關門草、水通草
《江蘇中葯名實考》)
,金豆子(《貴州民間方葯集》),
【直屬分科】:為豆科植物。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治水腫,熱淋,小便赤澀,
熱病煩渴,乳汁不下。
【外觀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物,成年水皂角,外表綠色,高約30~60厘米
,枝莖上長短硬毛,小葉8~35對;
花瓣約5,倒卵形,長4~7毫米;雄蕊4;雌蕊1,水皂莢:果實扁平,外似扁豆,長圓形狀
,長約三到五厘米,每片裡面含六顆種子,(水皂角種子)有毒,不可入口。
水皂莢:花瓣為黃色或淡黃色,花期約7~8月。
果期8~9月。
生長環境:稻田水邊,草地、濕潤溝坡,路邊。
分布地帶:浙江、江西、山東、河北,貴州、東北、四川等
【採集加工】:采全草,夏秋時采,晾乾。
【用作葯材】:
選用水皂角乾草,質硬易折斷
,莖枝圓形,表面有縱紋及疣狀皮孔,呈黃白色;
【性味】:甘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