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雕都有哪些雕刻方法
按傳統的雕件表面造型方式不同分: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體感的圖像,是半立體型的雕刻品。因圖像浮凸於石面而稱浮雕。根據石面脫石深淺程度的不同分,又分為淺浮雕及高浮雕。淺浮雕是單層次雕像,內容比較單一,沒有鏤空透該。高浮雕是多層次造像,內容都較繁復,多採取透雕手法鏤空,更能引人入勝。浮雕多用於建築物的牆壁裝飾,還有寺廟的龍柱、抱鼓等。北京故宮的御道就是浮雕。圓雕。是單體存在的立體擬造型藝術品,石料每個面都要求進行加工,工藝以鏤空技法和精細剁斧見長。此類雕件種類很多,多數以單一石塊雕塑,也有由多塊石料組合而成的,近年此類雕體發展了多促微型產品,有的小似果核,有的薄如蟬翼,更是巧奪天工,被稱為"微雕"。此類產品已完全脫離建築實用而成為純工藝品,由於小巧而更便於攜帶,為紀念性珍品,發展前景甚佳。沉雕。又稱"線雕",即採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藝術品。此類雕法吸收中國畫與意、重疊、線條造型散點透
Ⅱ 金屬雕塑的製作方法
導語:雕塑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並不少見,有的雕塑看起來非常的龐大逼真,有的雕塑看起來非常的氣勢磅礴,有的雕塑看起來又非常的小巧精緻。而且各種各樣的雕塑的材料也是各不一樣的,有的是石頭而成的有的雕塑是金屬打造而成的,其中金屬打造而成的雕塑師非常受歡迎的一種,而且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它出現的身影是最多的,而要知道的是任何一種金屬的雕塑都是要經過一系列的復雜的工序才能夠完工的,在這一道道工序之中,又有著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總的來說的金屬雕塑製作是一門大的學問。
(一)製作金屬雕塑方法之設計形狀
我們能夠看到的每一款金屬雕塑,都源於最初的設計,只有設計好了金屬雕塑的具體形狀、大小,才能夠更好的進行下一步的操作,設計者才能夠確定所要選用的材料,才能夠決定好一些製作過程中的小細節。
(二)製作金屬雕塑方法之做泥塑
設計好雕塑的形狀之後,就要進行雕塑的原身—泥塑的設計了。在製作泥塑的時候只要根據的設計進行就可以了,不過為了更好的保證雕塑成型後的質量,不能夠忽視泥塑的大小、形狀,同時泥塑的濕度也是很重要的,只有當泥塑的濕度一定的標準的時候,才能夠下一步工作。
(三)製作金屬雕塑方法之翻陰模
把處理好的泥塑進行翻陰模的處理是比較細致的一個活,首先陰模要有一定的厚度,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陰模的成型效果。然後不能夠忘記的是要在外圍用木枋做成一個統一的接觸面,接著就可以將陰,模裡面的泥坯去掉了。當然這個時候不能夠忘記的是,用填充物模具進行一定的修整工作,做完這個工作,金屬雕塑的製作就基本完工了。
(四)製作金屬雕塑方法之成型
在進行這一步驟的時候要選用好金屬雕塑的面料的材料,但是不管是選用銅質的材料,還是選用不銹鋼的材料,都需要先將材料進行一定的切割,使得這些金屬材料和模模呈現出的大致的形狀,接著就可以將面料直接在陰模模具上進行敲打,直至面料完全的和模具融為一體,而且不能夠忘記的是,如果採用的是銅板材或者是不銹鋼的板材做面料的話,要用鋼筋做一定的加固的工作。
結語:這樣看來的話每一款金屬雕塑從設計製作到最後的成型,都經過很多的環節,也融合了很多人的心血,所以當我們經過哪些雕塑身邊的時候,不妨試著細細的端詳一下。
Ⅲ 佛像雕塑製作的主要步驟有哪些
泥塑的製作方法大致分二種:一種是近代從西歐傳入的雕塑的製作方法;另一種採用我國傳統泥塑製作方法。
從西歐傳入雕塑的製作方法是:先要有一個雕塑鐵架子,架子根據塑像的姿態、形體的比例大小,而決定內部骨架的形狀;在骨架四周紮上若干小十字架,它的作用是將泥巴相聯成為一個整體,不至於塌落,便於塑造。架子做好後,根據預先做好的泥巴構圖進行放大塑造。圓雕是立體的,要有一個整體觀念。先把四面八方的泥堆好,由簡而繁,逐步深入。第一步要注意每個角度的整體效果。第二步要分析形體結構是否准確,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是否統一和諧。第三步著重形象的細致刻畫,直到完成。泥塑因受氣候影響易裂變形,難以永久保存,故泥塑完成後一般要翻成石膏像。就成為一件作品。現在我們接觸到的雕塑作品,大都是石膏做成的,往往噴上各種顏色,使它產生青銅、木材、石頭等等的質感。關於翻石膏,有一套復雜的技術,這里就不介紹了。
我國傳統的泥塑製作方法則不同。在我國的寺廟里,許多神佛的塑像金碧輝煌,如果打碎一看,原來是一堆木材、泥團、棉花、斷麻、沙子、稻草、麥秸、葦秸、谷糠、元釘等等東西。它的製作程序大體是這樣的:第一步,根據神佛的題材、大小、動態、先搭好木製骨架,在骨架上捆上稻草或麥秸以增大體積,再用谷殼和稻草泥拌好的粗泥在骨架上用力壓緊、糊牢;第二步,等粗泥干到七成的樣子再加細泥(細泥用粘土、沙子、棉花等混合而成),把人物的神態充分刻畫出來;第三步,等泥塑全乾透後產生大小許多裂縫,再加以修補;第四步,等泥巴干透後,把表面打磨光潔,然後用膠水裱上一層棉紙,並加以壓磨,使表面一層更平正、細致、堅固,再塗上一層白粉(白粉加膠水);第五步是在白色的形體上,根據人物的需要上各種顏色,待全部顏色上好後,再塗上一層油,以保護彩色的鮮艷,到此就全部完成了。
Ⅳ 各種材質的雕塑製作你知道多少
雕塑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事物了,在很多公園當中,雕塑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並且在一些地方,雕塑也是作為非常有標志性的東西存在。而雕塑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石雕以外,還有其他很多的類型,比如說銅雕、玻璃鋼雕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少人知道的雕塑類型。對於石雕和泥雕的製作相信大家都是有所耳聞的,但是對於鋼雕或者玻璃鋼雕要怎麼做,大家卻又都不太了解。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雕塑的製作工藝流程以及有關不同雕塑的製作工藝流程,讓大家能夠有更好的了解吧。
雕塑各材質製作的工藝流程
一、石雕的製作工藝流程
由客戶方確定或提供雕塑參考圖案→泥塑工藝師根據客戶要求塑制泥塑模型→泥塑完成由客戶確→確認泥稿後翻制模具→翻制石膏模型或玻璃鋼模型→石雕工藝師用石雕製作專用點型儀製作石雕→石雕由客戶方驗收確認→客戶驗收合格→發貨
二、玻璃鋼雕塑的製作工藝流程
由客戶方確定或提供雕塑參考圖案→泥塑工藝師根據客戶要求塑制泥塑模型→泥塑完成由客戶確認→確認泥稿後翻制模具(硅膠模具)→製作(仿石、仿銅)玻璃鋼雕塑產品→對玻璃鋼雕塑做表面作特殊表面處理→雕塑製作完成→客戶驗收完成→發貨
三、銅雕的製作工藝流程
由客戶方確定或提供雕塑參考圖案→泥塑工藝師根據客戶要求塑制泥塑模型→泥塑完成由客戶確認→確認泥稿後翻制模具(硅膠模具)→發貨
1.小型銅雕製作需採用精鑄工藝→翻制(石蠟)模型→用石英砂等精鑄材料製作雕塑型殼→烤制型殼脫蠟→燒制型殼→澆鑄銅水→待銅水冷卻後打碎型殼完成銅品製作→對銅品表面做著色、防腐以及其它處理→雕塑製作完成→客戶驗收完成→發貨
2.大型銅雕製作需採用樹脂砂鑄造→翻制玻璃鋼模型→根據工藝要求採用整體或分塊鑄造→用樹脂製作型殼→制完樹脂型殼後澆鑄銅水→待銅水冷卻後打碎型殼銅雕鑄造完成(如是分塊鑄造需焊接拼裝成型)→對銅品表面做著色、防腐以及其它處理→雕塑製作完成→客戶驗收完成→發貨
雕塑的製作步驟:
天然特殊膠泥備料篩選,噴水醒泥48小時以上(冬季低溫3天以上),圓雕焊接雕塑鋼筋造型骨架,在骨架上纏繞十字型木條托泥裝置,密度根據實際情況以保證上大泥後不局部掉泥為原則,雕塑骨架上大間隙鋪設金屬網,可減少用泥量減少總重量保證雕塑不垮塌,主意安全同時避免坍塌報廢返工。如是浮雕需木工板鋪設底板在板上每隔15公分釘釘子,釘子釘入一半另外一半露出方便掛泥,另在釘子上縱橫纏繞細鐵絲同樣方便掛泥料。其它細節和工序了略。
第二步上大泥覆蓋雕塑造型。上泥完畢一邊用木槌砸實一邊補平泥間空襲。全部上泥後對大造型進行不斷的調整。造型不準需要返工對骨架進行休整直到滿意,以上必須由專業雕塑師來完成。從此階段開始雕塑必須經常噴水保持不開裂,半途公休要覆蓋塑料薄膜進行保濕直到雕塑模完成後。其它細節和工序了略。
第三部塑形,專業雕塑師來完成,塑形過程雕塑師中隨時噴水隨時塑造,具體細節其它工序簡略。
第四步雕塑大型完成,通知甲方對大造型進行審核和提出意見或修改。繼續不斷的推敲調整和細節塑造達到完美,全部完成造型後進行整體推光泥塑,使用刮片進行推光。其它細節和工序了略。
第五步進入翻制階段,在泥塑上用切片進行區塊模具分割設計,然後噴灑肥皂水作為隔離防護。專業翻制技師配比石膏漿上於雕塑覆蓋,具體石膏漿外層內層不同的水配比量由專業人員掌握和來完成。待石膏硬化乾燥後開始脫模,脫模前要在區塊上固定抓手,抓手用石膏麻木樁來製作。其它細節和工序了略。
第六步脫模後去掉分塊模具上的殘留泥,完畢後對石膏模進行細致修模,補磨。然後用金屬銅網進行打磨。其它細節和工序了略。
第七部上玻璃鋼,調配好樹脂加入催化劑固化劑和填料與顯色劑等,另特別注意化學溶劑的安全防患火災發生。頭層樹脂上漿,二層配合玻璃絲布樹脂一同上漿,一般需要三到五層上漿過程。形成厚度根據雕塑選擇,超大型雕塑需要4層及其以上,厚度從0.5到2公分根據雕塑大小進行選擇。具體其它多道細節和工序與工藝不在贅述。本文工序只為大致工序。
第八步拼合玻璃鋼分體模塊進行組合,具體組合手法和工序簡略。拼合後進行縫隙的補平和加固,內部要建立永久性鋼筋支持體系骨架。最後進行打磨,配合不同砂紙型號進行粗磨細磨水磨,大部分必須手工完成機器打磨無法圓潤自然也難以完全無痕跡,所以必須手工砂帶紙打磨。其它細節和工序了略。
第九步上色,上底色,上彩繪,上外保護塗層的等具體簡略,如需鑄銅鑄青銅雕塑只上底色和外層光滑漆層。其它細節和工序了略。
雕塑生產廠家
深圳市東方韻造型藝術有限公司
曲陽縣雲海雕塑廠
惠州市創鑫鴻文化創意製作有限公司
深圳市和盛天驥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第
曲陽縣千豐雕刻廠
宜興市丁蜀鎮楊利紫砂經營部
重慶漢博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總結:小編在上文中為大家介紹了目前市面上比較普遍的一些雕塑的製作工作工藝流程,相信大家通過上文的了解都能夠發現不同材質的雕塑的製作工藝流程是不一樣的。而其中泥雕和石雕是最簡單的。除了給大家介紹了這兩種簡單的雕塑以外,小編還給大家介紹了玻璃鋼雕的製作方法,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比較重要的器材大家只有在購買了才能夠去進行製作。當然了除了給大家介紹了不同雕塑的工藝流程以外,小編還給大家介紹了不同雕塑的一些生產廠家,讓大家能夠更好的去進行購買。
Ⅳ 用水泥製做雕塑有哪些方法
用水泥製做雕塑的方法:首先製做雕塑實樣;再用粘結劑將玻璃絲布裱貼在實樣表面,形成由多塊裱貼覆蓋塊組合而成的裱貼覆蓋層;取下裱貼覆蓋層,組裝後形成軟型腔模,並在軟型腔模外圍設置圍框,向軟型腔模內灌澆水泥混合物,同進向軟型腔模表面與圍框之間的空間內灌注砂子;待水泥混合物固化後,除去圍框,砂子和軟型膠模;得雕塑粗製品,經整理後得雕塑製品;該法成本低,施工方便,軟型腔模可多次使用。
用水泥製做雕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製做泥塑實樣 :用粘土或石膏製做1∶1雕塑實樣,再用膠泥填平實樣表面的細小凹凸面;製做裱貼復蓋層:用粘接劑將玻璃絲布裱 貼復蓋在實樣表面,形成由裱貼復蓋塊組合而成,且從下至上 水平分段的裱貼復蓋層,並在相鄰兩裱貼復蓋塊連接處及水平段連接處設置用於連接的「子口」;製做軟型腔膜:分塊揭下裱貼復蓋層,去掉實樣表面填入的膠泥後,再將裱貼復蓋 層復原組合在實樣表面,並在裱貼復蓋層內壁與實樣表面形成的空腔處注入成型膠,成型膠固化後揭下裱貼復蓋層和成型膠 ,並將成型膠粘結在裱貼復蓋層內壁對應位置上,形成軟型腔模;灌澆水泥混合物:從下至上分步組裝水平段軟型腔模,並分段向軟型腔模內灌澆水泥混合物,與此同時在軟型腔模 外圍分段設置圍框,並分段向圍框與軟型腔模表面形成的空間 內灌注砂子,直至灌澆完畢;整理:待水泥混合物固化後去掉砂子及圍框,再揭下軟型腔模,對水泥雕塑表面進行整理,最後製成雕塑製品。
Ⅵ 怎樣製作雕塑
你說的這些都能完全實現,但不是最好辦法。我回答和建議你:
1、 到底用什麼做主體材料比較好?我建議你做成玻璃鋼的,因為它輕便,能輕易安裝在你說的 哥特式建築的牆面上。既能達到你要仔細塑造和修改的要求,而且造價也不高,並有較好的防 水性、抗擊性。表面可施以不同的色彩和肌理效果,應當屬於你首選的高性價比製作方案;
2、 做一個兩人高的雕塑能不能在裡面綁些雜草或者糊些黃泥?用石膏還是塑泥抹外面?這樣不 好,原因:用這種方法製作的雕塑雖能完成,但極其復雜、笨重,內部還需要輔以鐵制結構骨架,耐久性差,不具有抗風防水性能,性價比極低。
3、 石膏能不能接受噴漆?塑泥能用廣告顏料塗嗎?石膏和塑泥都可以接受噴漆,但表面均必須 加以處理,而且處理過程耗時、耗力、耗材料;也可以用廣告顏料噴塗,但防水性不好,另一個弊端就是:直接採用泥塑,乾燥後會開裂。解決泥塑開裂問題,就要在泥里添加棉花纖維、桐油等,工序和製作成本又提高了。
4、 可不可以在雕塑過程中隨時修改?完全可以,因為形象塑造是在雕塑製作的前期,用普通黃泥來塑造即可達到隨時修改調整的目的。
我能幫助你,歡迎繼續追問。
Ⅶ 手工雕刻技巧盤點
雕刻,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很少人會的手工技藝。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懂得什麼是手工活,什麼是雕刻。以前的人們幾乎都會雕刻,雕刻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現在,會雕刻的,都是一些大師。不知道大家對雕刻的認識有多少?手工雕刻裡面是有很多學問的,有很多的技巧。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雕刻的技巧。
雕刻技巧:
1、雕刻分為純手工雕刻,其中有一個叫平刀塊面法的雕刻技巧,這個主要是直接在一塊大型的木塊上進行雕刻,直接用刀切削自己想要的作品的樣子。是最原始的雕刻方法。一般剛開始學習雕刻的,都是使用這種技巧進行雕刻。
2、第二種就是圓刀雕琢法,這種刀法刻出來的東西是比較含糊的,輪廓沒那麼清晰,但是凹凸的地方又比較清晰的,主要是通過凹凸感來體現畫面感。是一種比較抽象的雕刻方法。一些對藝術情有獨鍾的人,就會喜歡這種雕刻技巧。
3、下面來講講浮雕,浮雕主要就是講究物體的凸起,體現出畫面感。在平面的木材上,讓想要表現的物體凸起。也屬於是陽雕的一種,是一種表現力比較強的雕刻方法。這種雕刻技巧,一般是用在一些需要立體感的物體上。比如說我們平時看到的門窗和天花板。有些地方的門窗和天花板就是採用了浮雕。浮雕是非常具有藝術形式的一種雕刻方式。在古代運用的比較廣泛,在現代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一些復古的建築物上會出現。是運用的比較多的雕刻手段和技巧。
4、接下來是淺雕,淺雕和陰雕有點像,淺雕的雕刻比較淺,不容易看出來。而且有些淺雕就和陰雕一樣,是凹下去的雕刻。這種技巧是為了體現出物體的陰暗面。是一種比較具有難度的雕刻,很容易雕不好。一般是技藝很高的雕刻師才會使用的技巧。
工藝介紹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
以上就是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手工雕刻技巧。大家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雕刻其實是非常難的?雕刻是一種極具欣賞價值的藝術,也是一門手工。現在很多人都不會雕刻,也不懂得雕刻的意義。在古時候,一些男子會雕刻出好看的娃娃送給心儀的女子。雕刻的種類也是非常繁多的,並不僅僅只是人像。現在建築物的牆壁上都有雕刻,只要細心,就能發現。
Ⅷ 水泥做雕塑的方法是怎樣的
用水泥製做雕塑的方法:
1、首先製做雕塑實樣;
2、再用粘結劑將玻璃絲布裱貼在實樣表面,形成由多塊裱貼覆蓋塊組合而成的裱貼覆蓋層;
3、取下裱貼覆蓋層,組裝後形成軟型腔模,並在軟型腔模外圍設置圍框,向軟型腔模內灌澆水泥混合物,同進向軟型腔模表面與圍框之間的空間內灌注砂子;
4、待水泥混合物固化後,除去圍框,砂子和軟型膠模;
5、得雕塑粗製品,經整理後得雕塑製品;
6、該法成本低,施工方便,軟型腔模可多次使用。
Ⅸ 石雕像的製作步驟
1. 如何選料 2. 開料方法 3. 石雕工具 4. 點線機的應用 5. 石雕的工藝過程 6. 石雕粘接材料 7. 石料刻字 8. 石雕像著色
一、選料:選好石料是把石雕作品刻好的不可勿視的重要環節。石質的軟硬、石層的疏密、石質內有否雜質,會直接影響作品的成敗。在選擇的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藝。根據作品的規格大小,作品的風格造型、作品的置放地點環境,採用不同產地的不同顏色、不同質地的石料來進行藝術加工、雕刻。公元9世紀,卡拉拉成為義大利主要的大理石開采地。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曾親自到卡拉拉選采大理石雕刻他的作品。現在卡拉拉的一所美術學校開辦大理石開采學習班,專門學習開采大理石的技術。雕刻經驗豐實的雕塑家或老藝人一般憑實踐經驗鑒定石料的質量。(一)「看」:觀察岩石被砸開的橫斷面,如顏色一致、均勻、質地堅密、細致、屬於好料。反之,顏色不勻,有雜色,能見明顯層次,橫斷面是鋸齒形狀。是石質差。總之,以無裂縫,污點及紅白線等缺點良材為合格。另外,為觀察石料是否合乎上述要求,可用水澆潑在所看的部位上,這樣更易鑒別石料的劣。(二)「聽」:用鐵錘輕輕敲擊石塊,如發出 當當清脆之聲的,石質好;如發聲暗啞,即證明有隱線(如斗漏子、砂眼、石核子等),石質便差。但冬季選料時,注意裂隙內有結冰,就不能單憑敲打聽聲音,必須依靠「看」 進行仔細檢查,才能鑒定石質好壞。 塑泥稿
塑泥稿
二、石料的開料方法:所謂「開料」即是把整塊石料劈成自己要的規格尺寸若干塊。 這項工作在山場地下或山上的石料經過周密的計劃,結合石料所處的自然環境進行 「開料」,俗稱開山。開山工作有用風槍機眼辦法,也有用人工和炮崩(俗稱放炮)結合進行。一般用手工挖溝開采,炮崩用在清除石料上層雜質石層進行(俗稱所謂蓋,即掩蓋料石層的非料石部分)。開掘大理石礦產是此種情況。在明山(即全部料石都裸露在外面,其表層只是同樣料石經過數年風化形成一層不堅固的料面表層,沒有其他雜石覆蓋),一般多為花崗岩石,此類開采系多用炮崩和人工結合進行。雕刻加工用料的開料是由山場運回到加工廠的已開采出的石料。根據我們雕刻造型所需要進行開料工作。除須要用風槍、電鑽打眼開料或採用切斷電鋸外,一般採用人工開料,所以要掌握不同性質的石料採用不同的辦法進行開料。 石料有它形成結晶體的紋理,要順紋開料。但某些大理石為塊石。河北曲陽石就不能只用楔窩開料辦法,只能用挖溝開料。根據石料大小。薄厚一般用鏨子挖成15厘米的長溝,深淺要視厚度而定。一般花崗岩、青白石即在開料線的中間每隔10厘米左右挖長 5厘米至10厘米寬3厘米至5厘米的楔窩,深度為7厘米左右,在開料線上,沿線排列順直,然後用鋼楔一個一個打入楔窩,卡緊方向,一定不要左右歪斜,再把各個鋼楔用繩連貫綁好。防止打楔時,鋼楔跳出傷人。根據情況使用手錘或磅錘,沿線逐個打,並注意兩側順向開裂情況,一般一遍錘即可達到開料的目的。在開料前放線要留出富餘的開料寬度,防止開料後的兩側百小的粘掛而影響使用規格。如有打眼機械沿開料線打較密的眼孔,然後灌注「膨脹水泥」效果會更好。 分解後分體雕刻
分解後分體雕刻
三、石雕施工工具與安全設施: (一)敲鏨工具:風箱(或電動鼓風機)、鷹嘴鉗子、大鴨嘴鉗子。葫蘆小鴨嘴鉗子、望子、卡扁、刻刀、雙面錘、兩用錘、剁斧。爐條、火勾、蓋火、水桶、蘸鏨盆、鐵勺、鐵簸箕、鐵篩子、敲錘子和八磅錘等。設施:蘸鏨槽、紅煤、盤紅爐、工作棚。(二)做雕刻工具:墨汁、彎尺、晝尺、畫簽、小線、金屬水平尺、線墜、墨斗、金 屬直角尺、大小卡尺、鋼撬棍、木杠、大繩、 花錘子、手錘、各種型號鏨子、笤帚、哈達、 碓子、壓斧、12磅錘子和樁子棍等。(三)磨光工具及其他材料:手握砂輪 機、角磨機、電動拋光機、廢砂輪、金剛石、 白蠟、松香水、川蠟、煤油、細磨石、草酸、 地板蠟等。(四)安全設施:襪罩、圍裙、套褲、套 袖、手套、眼鏡、防塵口罩等。(五)敲鏨淬火:石雕經常使用的主要 工具是大小鏨子,剁斧和花錘等刃鏨尖鋼口 的軟硬和純銳能直接影響工藝的質量和工程 進度。因此敲鏨淬火時,必須掌握好火候, 才能使工具得心應手,發揮更大作用。1.將圓鋼或八角鋼斷成長約22至24厘 米,首先敲成圓形的鏨頂,此時鏨頂不準淬 火。送進爐內過火時鏨尖塞進火內5至6厘 米,待顏色燒到將顯發白時,即可用鉗子夾 出,放在砧子上敲成鏨尖。但這段工序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即一火敲成),迅速夾起蘸水,鏨尖頓時發白,然後由白逐漸變黑 (這種現象叫做迴流)。要注意白色徐徐變成將近鏨尖尚有5厘米時,要及時放進蘸槽內豎起,不可躺倒放置,務需使溫度自然降低,不準猛然放進冷水內使其驟涼,這樣會造成鏨尖過硬、使用時易於斷裂。蘸鏨槽內的水深以不超過4厘米為宜。2.哈達剁斧:是一個兩面斧形。一般兩端刃口方向成垂直交叉形式或兩端刃口方向一致形式的雕刻錘。用45號鋼鍛制淬硬,用以砍剁石面,一般根據雕刻的形體,石材的紋理趨向砍鏨出工整、平行的細線條,能加強體面的方向感、體積感、肌理效果等。第一次過火,要燒到顏色將發白時,用鉗子夾出敲打,必需一火敲成一面,不準翻過重敲將刃敲傷。其刃面不齊時,可用錘子墩齊,將刃修理齊整後,要放在一邊放涼,必須使其溫度自然降低,再送入火內烘燒。 第二次過火,要燒到呈現紫紅色時(不能發白),就可放到蘸槽內去蘸,這次同樣待其溫度自然降低,不準用水浸涼。哈達因系兩面刃,在前刃過火時,為了防止另已蘸好的一面因受熱過高而軟刃,必須在蘸成的一端用刷子蘸水向上擦蹭,即可降低溫度。3.花錘:錘頭面由9、12、16、24個排列規整的方椎體組成,由45號鋼鍛制。是一種特殊專用工具,待石雕作品接近完成做表面效果,用花錘敲擊成粗麻面,能產生粗獷、厚重、渾然一體的雕塑感。它的製作方法是,第一次過火時,要燒到發白,再用鉗子夾出,鍛打成方椎體,須要頭方面平,再回火去燒,燒到呈發白時,用鉗子夾住放穩,再用劈斧劈成所需要的溝。完成此工序後,要穩放一旁,使溫度自然降低,緊夾在台鉗上,將尖刀或刃用鋼挫打磨成型,務使鋒利,再過火,但這次火不要大,燒到顏色將呈現有紫紅色時即可用鉗子夾出,放入蘸鏨槽內,使溫度自然降低即成。 4.石雕錘 石雕工具,用以敲擊望子,雕鑿石料。兩端錘頭尺寸稍有差別,硬木做把,長約20。厘米,安置位置偏於錘頭大的一方,以適應打擊不同材質所用不同粗細的鏨子用。通常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大號約重1400克左右,為開荒錘,中號為800克左右,為打坯用,小號為600克左右,雕刻細部用。錘身略呈弧狀,用45號鋼鍛制,表層淬硬,錘面向下稍作收分約10。角。5.合金鋼鏨 上面所談淬火望是傳統加工石雕工具,一些地方的石雕藝人仍然採用此法,現代工業發展,科技發達,已把合金鋼頭嵌入鋼棍,做各種樣式的雕刻刀。或把較大的合金鋼板嵌入剁斧一面或兩面。經砂輪機磨,成所用的形狀。此法優點是使用方便,壽命長,不用反復淬火。
組合安裝
點線儀的應用
點線儀的應用
四、 點線機應用:圓雕、浮雕、尤其是園林雕塑,紀念性雕塑, 寫實的裝飾性的,甚至是抽象的雕塑做成石 雕往往應用「點線機」作為輔助工具進行加 工。點線機是用金屬製作的,一種有三個基 准點(三坐標)的儀器。是以一個可調節,固 定三個基準點的「T」字形金屬管(銅或不銹 鋼管),帶有二個可滑動並可作垂直和水平方 向迴旋的萬向結關節的部件及指針組成。把 點線機固定在石膏模型和准備加工雕刻的石 料上(相同的位置),利用點線機輔助找好各 種造型的輪廓和不同的起伏高低尺寸進行雕 刻,一般分為三遍作成石雕作品:第一遍, 用點線機找好石膏模型的輪廓後,預留l厘 米的荒料,先雕刻出石膏模型的大輪廓;第 二遍,邊雕刻邊用點線機檢測,並預留0.2至 0.3厘米的荒料;第三遍,同樣邊雕刻邊用點線機檢測,做細完成作品。使用點線機輔助進行雕刻,其優點如 下:1.能掌握基本雕刻技法的人,利用點線 機輔助進行雕刻能較順利地完成作品的雕刻。2.雕刻的各種圓雕、浮雕,其整體、局 部及形體的高低點不會發生很大的誤差,幾乎與石膏模型一樣。須要注意的是,雕塑家一定要參與雕刻 的監制。在作品接近完成階段,雕塑家與雕 刻師博要密切配合進行藝術再加工,必要的話。作品關鍵的部位,雕塑家自己要動手進行雕刻,使作品更完美。弓把系卡鉗雕塑用量具。有兩個可開合的 月牙形卡腳,現在用不銹鋼製造。工作需要時,隨時改變卡腳的彎度。測量方法是:用 兩個卡腳對准物體上需要測量部位的兩點, 取下,兩卡腳尖之間的距離便是所測的距離。 用來檢查雕塑的形體尺寸與實物的誤差,糾 正視覺偏差。比例弓把雕塑工具之一。一種對頂的兩個弓把, 中間由兩條重合、刻有固定比例尺度的滑尺 相聯而成之量具。專用於雕塑的放大。因而 弓把的共用中心絞合螺絲可在滑尺中間的滑 軌中隨意改變與兩端的距離,就形成兩個弓 把一定的比例關系,滑尺上刻有固定的比例 尺度。故使用時按需要固定中心絞合螺絲的 比例位置,張開一端弓把的規腳,對准原稿 的兩個點,另一端弓把規腳間的距離,便是 已放大的尺寸。反用便能縮小,故亦稱「縮 放弓把」。
五、石雕的工藝過程:中國古代傳統石雕是由石雕藝人,繼承 下來的雕刻技藝,自己設計(往往是畫稿), 自己雕鑿,獨立完成。到目前為止很多石雕 藝人還仍然沿用此法,如雕刻的傳統人物、 動物。也有少數藝人熟知西洋雕塑法、可在 石材上直接雕刻西洋人體的。我國城雕的興起,很多大中型石雕的設 計及模型的製作由雕塑家直接參與,之後才 由工廠的石雕師博進行加工製作,其工藝及 雕刻技藝要求都比較高,其雕刻工序大體分 下面幾個步驟:(一)開荒:也有稱「開大荒」,將石料 粗坯鑿去多餘部分。到初具大體輪廓的階段。 進一步打出體面關系基本形狀的過程叫做 「開中荒」。一般加工打到離石膏模型形體約1厘米左右叫「開小荒」。 三個過程有時交替進行,所使用的工具 為大、中、小鏨子。 (二)打細:將「開小荒」餘下的多餘部分鑿掉,重點是刻畫形象和找准形體的起伏結構等微妙變化。是對石雕像進行藝術處理的重要階段,使用的工具為齒鑿、平鑿、石銼等,這是石雕最後階段,需要耐心精雕、 細刻。(三)打磨:在打細石雕的基礎上,用 研磨材料進行打磨,拋光後能將石質的材料 點顯示出來,使石雕作品增添光彩,提高作 品的藝術感染力。打磨的工具和材料有拋光 機、砂輪、沙布、沙紙、水沙紙、氧化鉻、拋 光膏等。此道工序是根據藝術效果而進行的, 有的是全部通體打磨、有的是局部打磨。 組合安裝
六、石雕粘接材料及其配比:任何室內外大中型石雕像極少用整塊石 料雕刻。(現代依山雕鑿的石窟除外)這樣便 需要用粘接材料進行粘合組裝。下面介紹幾 種粘接材料及其配比:(一)舊法粘接1.焊葯粘接(1)材料和配比:白蠟、芸香、松香、 黑炭,重量配比為:2:1:1:33。(2)單位用量:每平方寸(營造尺)用 量,計白蠟二分四厘、芸香、松香各一分二 厘、黑炭四錢。(3)調制方法:將上述幾種材料,按照 重量配比拌合在一起,徐徐加溫後即熔化成 一種粘接劑,用它來粘接石雕可取得較好的 效果。 此粘接辦法用於中型雕刻為妥。2.補石配葯雕刻過程中,石材內部有雜質,或雕刻 技術失誤,造成石料缺損影響作品完整效果, 故採用此法。(1)材料和比例:白蠟、黃蠟、芸香, 石粉、黑炭重量配比為:3:1:1:56:30。(2)單位用量:每平方寸(營造尺)用 量,白蛤一錢五分,黃蠟、丟香各五分,石 粉二兩八錢八分,黑炭1兩五錢。(3)調制方法同1項。3.黃蠟粘接劑(1)材料及比例:黃蠟、松香、白礬。 重量配比為:1.5:1:1。(2)調制辦法同1項。(二)新法粘接1.水泥沙漿粘接一般較大型石雕的粘接,用1:1水泥砂 漿進行粘接。此辦法材料便宜,調配容易, 省工時,用得普遍。2.環氧樹脂粘接劑 隨著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許多種高分子化工材料,近年來在建築業和城市雕塑的行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經實踐經驗證明,下列三種用環氧樹脂等合成的粘接劑,是行之有效的。其配方,比例(重量比)如下:(1)環氧樹脂(#6101):乙二胺,其比例為100:6-8。(2)環氧樹脂(#6101):乙烯三胺:二甲苯。100:10:10。(3)環氧樹脂(#6101):活性稀釋劑 (#501):多乙烯多胺。其比例為:100:10: 130此辦法適於大、中型石雕的粘接。 以上所述粘接辦法拼縫總會出現縫隙,尤其是異型的石雕粘接,保證不了嚴絲合縫。那麼在縫隙部分再用原來石質的石粉拌合粘接劑(常用的有502膠),勾抹嚴實。待干後,用鏨子或扁子將縫剔鑿隨型。使其看不出粘接的痕跡。
七、石料刻字: 因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而在石料上刻字,在技法上和字形上有所不同。有的在雕刻完字體要著色。有的要求自然古樸體現雕鑿的功力。一般是將石料經過粗加工或細雕打磨平整,再過譜刻字。有的依山雕出平面、就崖刻字。1.常見的字形字體:有仿宋、手寫字體、隸書、草書、美術字體、外文字,篆字較少,但偶有遇到。刻字的主要要求在於不失真,邊棱挺拔、保持原字的精神,要氣勢貫串,能體現出書法名家的真跡為高手。在雕刻手寫字體之前要仔細研究,理解用筆起落關系,與書法家共同確定如何歸並、增減,雕刻筆畫的外輪廓要明確,有些疑問均須在原字稿上解決。 2.書寫字放大、縮小:常用的有九宮格 放大法、放大尺、幻燈放大、照像放大等方 法。目前用復印機放大、縮小極為方便,並 很准確。書寫字與要求雕刻字的大小相差倍 數太大可分幾次縮放。3.過譜:將放大好的字譜,或書寫好的 字譜檢查字的間距、行距、上、下、左、右 關系,行的橫平堅直,留出天(上面),地 (下面)的尺寸,找出垂直的中線(做出記 號)。然後與石料刻字面上的十字線,完全吻 合後即可過譜。傳統的方法是採用銀砧單勾或雙勾。在 字譜的背面按字劃用毛筆勾出雙線或單線, 在石面上徐上白膠水,找好十字線,把字譜 鋪正,用木錘沿線輕錘打,這樣把銀砧過到 石面上,過譜完成。此法費事但優點是穩妥、 准確。現在一般採用復寫紙過譜。為保存原件 不損壞,事先復印。將區別於石料顏色的復 寫紙墊其背面在石面上過譜。最好勾勒時一 氣呵成,最後要仔細對照原件,進行必要的 修改。4.刻字:雕刻的字底形式不同,其刻法 也不同。基本分為三大類即陰字、陽字、群 陽,而每類由於字底處理不同又派生出許多 刻法,分述如下:(1)尖底字:一般字小、筆畫細,阿拉 伯數字、外文字,採用尖底字為多。 雕刻的辦法是按字體的要求,選擇合適 的雕刻刀,開始下刀要留半線逐步加深,使 用快刀刻字口,兩坡要求一致,尖底居中, 深度根據字的大小,筆畫的寬窄而定,字口 棱線、硬挺順直,不能刻成鋸牙狀,更不能 有驚活棱和掉棱粘補情況。(2)半圓底:字底是半圓弧形,弧度大 小深淺根據字體而定,開始與上面做法相 似,字底弧線要圓滑一致,遇到筆畫轉折、頓筆時,要適當加深區別,先後筆順重合要能感覺出來,但不能太明顯,如果要求貼金或銅箔時,底子要打平拋光,不能留有刀痕。(3)群陽字:刻法要求基本一致,形體有所不同。即從外線輪廓刻出字口,有的垂直刻下,一般放出小坡,筆畫中間是凸起弧狀,從弧狀兩邊緩緩放坡與棱底邊相接。字畫形成中間平緩向兩邊坡下,兩棱有溝。還有一種刻法即中間弧狀形的高點不與石面相平,有的中間弧狀形較窄形成寬溝,這三種形狀以前音效果較好。 4)平底字:從字口邊棱垂直下挖,上、下筆基本等寬,這種刻法一般深度須達到是筆畫寬度的一半或再深些,視效果而定。這種字一般是噴砂刻成,遠效果很好。(5)陽字:是凸出石面的字,有圓頂平頂之分,較為費工、費料,在特殊環境刻字還有使用的。字刻完之後,還需要在字的表層進行各種處理。其方法,根據不同用途和要求有所不同,現在概述一般常用的石刻字表面的幾種處理方法。 1.塗漆上色:為了使刻在石面上的字、醒目、鮮明突出。可以在字刻完後,根據石料顏色的不同塗以反差較大的色漆。這種辦法操作簡便,省工料。但是缺點尤其在室外的石刻字塗漆保存時間有限。它的另一個特點可以隨時塗掉另塗新漆。2.徐金粉:用金粉調以清漆(硝基清漆加適量稀料,硝基清漆優點是不怕水浸)。刷到字上,干後金色效果。其優點省工省料易操作。缺點是不能持久,日光久曬,易氧化變暗、變黑。3.徐礦物質顏料:眾所周知礦物質顏料能經受住歷史的考驗,經久不褪色。敦煌彩塑便是有力的證明。根據石料顏色的不同採用石青、石綠調和膠塗於所雕字上效果甚佳。但要注意,用在室內或避雨水的環境中為妥。4.貼金:(1)字底雕刻要求平、光、滑、順,否則貼金後達不到光、亮、平整的效果,貼金 的字顯得富麗堂皇、高貴典雅,要注意在淺色石料上貼金,易產生靠色,尤其在直接陽 光照射下易串色,不能突出字,效果不佳。(2)貼金方法:工具毛筆、小剪刀、小鑷子、竹夾子及小刷棉球等。操作時先把字底刷干凈,在避風塵的環境中刷金膠油,注意厚薄一致。待似干又不幹時開始貼金箔。刷金膠油的薄厚對貼金效果關系很大。金膠油何時能貼金箔這與操作時的季節、氣候、干濕程度,油製作的火候有著密切的關系。貼好金箔要壓實趕亮,最後用快刀去掉毛邊。如果貼一層金箔達不到要求,還可以按上面辦法貼第二次,或第三次。 (3)過去也有用大漆底貼金的,貼完的效果底色好,有厚重的感覺。操作起來和要求業的環境要嚴格。(4)金膠油是桐油兌料加熱的再加工粘結料,做好後要妥善保管,否則會逐漸凝固。 貼金面積不大,又無金膠油也可以用清漆代替。(5)在室內乾燥的環境中貼金,也可以採用化開冰糖水,以此代替膠水,用來貼金。(6)金箔罩漆:為防止氧化、長時間保持金箔效果,有用封閉塗料,塗在金箔上,其效果比沒封閉前發暗。(7)金箔:金箔是金子錘制而成,分為庫金(含金98%)、赤金(含金74%)兩種,後音較前音金色偏黃而淺。金箔一般規格為9.33×9.33厘米,赤金為8.33×8.33厘米。近期有前音四分之一張規格的金箔,一般是一百張一捆,一千張為一巨,一般是兩張同規格薄綿紙夾一張金箔,近年有一張紙一張金箔的。5.銅箔:做法基本與貼金相似。因金箔價格貴,又不好買到,故以銅箔代替,其效果比不上真金的,但比金粉(市場上賣的稱金粉,實力銅粉)效果要好。
八、石雕像著色:史前時期法國西南部多爾多涅地區一個山洞裡的中帽上的著名石質浮雕《勞塞爾的維納斯》,還殘留著原來塗上的赭色顏料。 遠在紀元前埃及時代的雕刻,很多是上了色的,博物館內陳列著全身像,半身像。圓雕、浮雕,都用土紅、土黃、黑和綠色彩繪。希臘大理石雕像,當年很多都是著彩的。年代久遠,色彩剝落了。最著名的雅典巴底農神殿額上三角破風內相傳出自菲底亞斯之手的一組雕像(現收藏在博物館內),還可以從那衣紋的深處,窺見到剝落餘存的彩色痕跡。河北有一座南北朝時期高約5米的菩薩像,它是』 由漢白玉雕成,雖坐落在露天的農田裡經千百年風吹日曬,到今天仍然可以從衣紋深處看到石青、石綠的顏色。中國很多古代石窟更不難找到裝蠻的例證。 今天為了美化生活環境,創作室內外大、中、小型石雕除了利用石質本身具備的天然色澤紋理,進行藝術加工、處理外,仍然可以挖掘古今中外人類創造的在石雕著色優秀遺產為人民服務。旅遊事業的發展,名勝古跡石窟廟宇的石雕修復,以及仿古旅遊產品的開發,往往要求做舊,使作品產生古色古香的藝術效果,才能引起遊客的注目、鍾愛。現就石雕做舊,仿古表現處理分述如下:一)將石雕表面用硝酸水或鹽酸水刷之。因化學反應已將石面腐蝕。放於夏季露天中雨淋,放久頗與文物相似,因硝酸水或 鹽酸水所致呈黑色而且亮渾然一體,況且其 上猶有一皺皮之狀。但是真正文物並無此等 之物。(二)將石雕用火烤熱,用白礬水調黃 土塗抹其上,待干後做出土文物狀。(三)將石雕用大煙水略加白礬煮之數 日。再將石雕取出,乾燥後,呈似鐵屑銹之 色。(四)用滕黃白礬水煮石雕數日,同 (三)之效果。(五)用香頭將石雕熏上一層原胎,置 於向陽處,每日噴水數次,經數月再將浮煙 灰浮土用涼水刷去,所剩煙釉與石雕凝結之物與真正黃土銹所差無幾。(六)用「高錳酸鉀」開水沖好,塗到 石雕像上,挨高錳酸鉀向里浸潤後,按照顏 色的深淺要求,再將表面浮色用清水沖刷干 凈,隨後用少許黃泥漿擦一遍,即能達到仿古作品的效果。這里需知真正石雕文物,若用鹼水刷之其銹不會剝落。若造假之銹,呈逼真,但以鹼水刷之其銹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