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密蜂的爬蜂病怎麼治療
不明原因引起的頑固性爬蜂病、棗花病、麻痹病及菌類引起的爬蜂病:可用「百菌殺滅王」和「復方生菌飲」配合使用。
指導意見:
【復方生菌飲4-6瓶蓋和「百菌殺滅王」10克,兌糖漿2000-3000毫升,澆在20-30群蜂的框樑上強制喂蜂,可治所有原因引起的爬蜂病(蟎害除外),每晚一次,連喂三次保證可以痊癒】這兩種葯配合使用,可治療任何原因引起的爬蜂病(蟎害除外)同時可治白堊病。
Ⅱ 蜜蜂病蟲害防治辦法
1.美洲幼蟲腐臭病防治,美洲幼蟲腐臭病一般來說出現在夏季高溫時,可能造成蜜蜂幼蟲腐爛死亡。染病後患病蜂群表面濕潤,仔細查看會有針頭大的穿孔,蜂房蓋下陷,腐爛之後能夠聞到魚腥味。防治此病,可以在越冬前就對蜂箱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蜜蜂所食用的飼料必須要從正規廠家購置;發現此病後第一時間對蜂箱進行更換。 2.歐洲幼蟲腐臭病防治,歐洲幼蟲腐臭病通常在早春和晚秋氣溫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出現,可能導致蜜蜂幼蟲體腐爛,表面出現黃褐色斑點,腐爛後可聞到酸臭味。預防該2病,一般是通過提升蜂王抵抗力的方式,若使用活力更好的蜂王予以取代,應當投喂具備豐富蛋白質的飼料。 3.囊狀幼蟲病防治,一般出現在春夏之交,傳播性較強,對蜂群具有非常大的毀滅性,同時此病反復性較強,應當進行徹底治療。染病之後蜜蜂頭部上翹,屍體不存在臭味或粘性。防治該病,一般通過促進蜂群抵抗力的提升,或投喂飼料時加強蛋白質的補充。發病後,可選擇清熱解毒的中草葯,或抗病毒862等葯物實施治療。 4.蜜蜂孢子蟲病,一般出現在春夏交際時節,是一種慢性的傳染病,染病之後的狀態不是非常明顯,到中後期會逐漸開始表現為不安、體表瘦小,不再具備飛翔能力。防治此病的方法通常是採用消毒之後的蜂箱以及更加優質綠色的飼料進行投喂,並用4%的福爾馬林進行消毒。孢子蟲對於酸性較為敏感,發病之後需要為蜜蜂投喂酸性飼料。
Ⅲ 防治蜜蜂病敵害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預防蜜蜂病敵害的措施主要有:①注意蜂場衛生,應經常清掃蜂場上的蜂屍和臟物,淘汰陳舊巢脾。②定期消毒蜂箱蜂具、巢脾及蜂場,在每年春季蜂群陳列以後,蜂群進入越冬期前,對蜂場的蜂箱、蜂具和場地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通常採用機械消毒(即清掃、鏟刮、洗滌等方法)、物理消毒(即日光曬、灼燒、煮沸、蒸氣及紫外線等殺滅病原體)、化學消毒(即應用化學葯品或試劑消毒)等方法。③不用未經檢驗的蜂蜜作飼料;不要隨意購買和使用舊蜂具和蜂箱。④一旦發現病害,立即對蜂群進行隔離治療,以免傳播蔓延。
治療蜜蜂病敵害的主要原則是:①採用綜合防治措施。根據昆蟲流行病學,患病率約等於死亡率,因此在蜂病防治上,「治癒」的概念是要求新生的個體不再患病。所以,葯物治療必須與換箱、換脾、消毒等預防措施相結合。即在葯物治療之前,必須作好消除傳染源的工作(包括驅殺病蜂等),才能收到治療效果。②「對症下葯」。因為各種葯物的葯理作用不同,適應症也不相同。例如磺胺和抗菌素類葯物,在一般情況下,只適用於細菌病的治療;殺滅寄生蟲的葯物或抗病毒葯物只適用於治療寄生蟲病和病毒病。③嚴防施葯時污染蜂產品。除嚴格掌握使用劑量以外,還應禁止在搖蜜取漿的生產季節,向蜂箱內噴撒任何有毒有害葯物(包括抗生素)。對蜂病的治療,一般都要求在大流蜜期到來的1個月之前進行。
Ⅳ 我養的蜜蜂得了大肚子病,哪位專家能給我指點一下怎麼治療呢萬分感謝,急呀!!
蜜蜂大肚病,又叫黑蜂病,是產生爬蜂現象的一種蜜蜂疾病。
本文主要介紹蜜蜂吃了劣質飼料引起的大肚病。
它的症狀是,蜜蜂飛翔能力差,一起飛就掉在蜂箱門口,再也飛不起來,在地上爬來爬去,直到死亡。
防治蜜蜂麻痹病,可採取以下五條措施:
1.提高蜂群的自身抵抗能力:要選育抗病的和耐病的蜂種,選擇健康無病的蜂群培育蜂王。
在自然界缺少蜜粉源時,要及時補助飼喂,補給一定量的蛋白質飼料,以強勢減少患病危險。
2.及時處理病蜂:要經常檢查蜜蜂的活動情況,如發現有的蜜蜂出現麻痹病症狀,就應該立即將其消滅以免將麻痹病傳染給健康蜂。
3.防止蜜蜂吸食被污染的飼料:對蜜蜂要飼喂無污染的優質飼料。如果蜜源植物已被污染,就要迅速離開污染源。同時,要加強蜂箱保溫,嚴防蜂群受潮。
4.更換清潔的新蜂箱:要對蜂箱進行經常消毒,每隔6天左右一次,方法是用10克左右的升華硫粉,均勻地撒在框樑上、巢門口和箱門口。
5.用葯噴脾:可將20萬單位的新生黴素或金黴素,加入1公斤糖漿,搖勻後噴到蜂脾上,每隔2天噴1次,連續噴2次~3次。
總之,對蜜蜂麻痹病只要發現及時,防治有力,是能夠控制危害、減輕損失的。
(4)蜜蜂病怎麼治療最好方法擴展閱讀:
蜜蜂屬於膜翅目,蜜蜂科。蜜蜂為社會性昆蟲,由蜂王、雄蜂、工蜂等個體組成。
蜜蜂種類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蘇拉威西蜂、綠奴蜂、西方蜜蜂、東方蜜蜂、中華蜜蜂十大種類。
前四種為野生蜂種,分布於中國海南、廣西和雲南,後兩種又包括許多亞種,多為地理隔離的自然亞種,人工選育的蜜蜂品種多為雜交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黑蜂病
Ⅳ 蜜蜂病蟲害如何防治
摘要 您好,蜜蜂的常見病害種類及防治方法
Ⅵ 蜜蜂白堊病的最佳治療方法
對蜜蜂白堊病的防治必須採用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措施。
(1)加強檢疫,發現疫情及時報告,限制疫區,控制病害的蔓延,對病群及早隔離,採取治療措施。
(2)加強飼養管理,把蜂群安置在乾燥通風向陽的地方;養強群,增強巢內工蜂清除蟲屍的能力;選用抗病力強的蜂群育王;飼喂優質花粉。
(3)注意消毒。對蜂箱、蜂具、巢脾及花粉進行徹底消毒。對少數幼蟲患病的巢脾要立即將病蟲割除;對多數幼蟲患病的巢脾應將整個巢脾燒毀。工蜂消除能力差時要人為地用鑷子將蟲屍除掉。
(4)對病群處理要果斷,在除掉患病巢脾後將病群適當合並,密集群勢,增強蜂群的保溫及清除蟲屍能力。
(5)葯物治療。可試用抗真菌葯物。「殺白靈」有一定療效,方法是每毫升葯液用糖漿液(1:1)百倍稀釋後對患病群噴喂,每日用葯1次,連續2次停1天,再用葯2次為一療程。重病群停2天後可施第二個療程。此外,抗白堊一號也有一定的療效。
Ⅶ 養殖蜜蜂出現白堊病,治療的妙招有哪些
蜜蜂白堊病又名石灰蜂子,是蜜蜂幼蟲的一種傳染病害,發病的季節明顯.一般為春季及初夏氣候多雨潮濕,溫度不穩,變化叛繁時易發病。蜂箱內的蟲屍和被污染的食物是重要的傳染源。
患白堊病的蜜蜂幼蟲在封蓋後的頭兩天或前蛹期死亡。幼蟲染病後,蟲體即開始腫脹並長出白色的線毛,充滿巢房,後期則失水縮小成堅硬的塊狀物,死亡的幼蟲殘體呈白色粉筆樣物;有時幼蟲干屍也會呈深綠色至黑色。雄蜂幼蟲比工蜂幼蟲更易受到感染。
Ⅷ 怎樣根治蜜蜂幼蟲病
最使蜂農頭疼的是蜜蜂幼蟲病,不但病蜂難繁殖起來,還可使蜂場中其他蜂群受感染,甚至使整個蜂場毀滅。不少蜂農將治療蜜蜂幼蟲病寄託在葯物上,狠狠的用葯;病群遷延不愈,不死不活,很難恢復生機。徹底根治辦法是採取換脾、換王、換箱等措施,將病群所有的巢脾蟲脾一律銷毀,再配合用葯,即可治癒。
最好將病群移至3公里以外地方隔離治療,將消毒蜂箱置於病群位置,箱內放數張空脾,將病蜂抖落在箱中,使蜂多於脾,找到蜂王殺死,誘入1隻新蜂王。將病蜂的巢脾、蜜脾、蟲脾全部毀掉或化蠟或燒毀,毫不可惜。蜂箱的附屬設備如隔王板、副蓋、隔板等一律換成消毒過的。同時喂足飼料,場內喂水,再配合用葯。用兩三種葯物交叉進行飼喂,至少喂葯1周。如第一次毀脾沒有成功,仍出現“花花脾”和腐爛幼蟲,還要進行第二次毀脾。
③白堊病可用白堊凈,按說明書使用。
④囊狀幼蟲病可用病毒靈,每框蜂用1片,溶於50克1∶1糖水中應用。
Ⅸ 蜜蜂常見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歐洲幼蟲腐臭病:本病主要發生在春秋兩季,弱群、保溫不良、飼料不足的蜂群最易發生。發病死亡多在2~4月齡期。發病初期,幼蟲身上無光澤,出現少量死亡,病情嚴重時,幼蟲全部腐爛,散發酸臭味,導致蜂群棄巢而逃。因此,對發病蜂群要加強管理,蜂群發病時可用.5公斤糖漿加10萬單位鏈黴素或4片磺膠噻唑鈉調勻喂蜂,每框約喂50克,兩天一次,連喂6~7次。囊狀幼蟲病:本病多發生在春秋氣候多變季節和蜜蜂繁殖期,發病死亡的是六日齡幼蟲,死後挑屍呈「囊狀」,群眾稱它為「尖頭蟲」。對囊狀幼蟲病,要選擇抗病力強的蜂群培育蜂王、雄蜂,替換病群的蜂王,逐步提高蜂群的抗病力;要加強飼養管理,補充人工飼喂,做好換王斷子清巢工作,減少病源。發病時,可選用半枝蓮、貫眾、虎杖等的其中一種,用干品50克,加水煎濃去渣後,按一比一加入白糖,配成葯糖漿喂10框蜂。 孢子蟲病。本病常在春末夏初、秋未冬初季節發生,患病蜂群初期無明顯症狀,病情加重後,中腸浮腫,體色變黑,飛翔力減弱,不久就會死亡。可採用5%~10%醋糖漿,或0.5公斤糖漿加入巴龍黴素10萬單位拌成葯糖漿,每群蜂喂葯糖漿100~150克,1~2天1次,連喂7~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