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緩解眩暈症的方法,你知道有哪些嗎
緩解眩暈症的方法,你知道有哪些嗎?眩暈症可以緩解。當眩暈症發作時,患者可以通過服葯和坐下休息來快速緩解疾病引起的頭暈,而葯物通常通過甲磺酸倍他司汀等口服。但所用葯物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亂用葯,可能導致影響身體的不良反應。
3.不要重復這個動作。反復運動會改變患者的平衡,使眩暈更加嚴重。患者在運動時要小心平穩,同時要注意運動速度要慢,這樣可以使眩暈的感覺消失。當眩暈症出現時,頭神經的異常表現分泌會更加嚴重。這時,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使用鎮靜葯物來恢復大腦神經。
眩暈症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危害,要注意相關的預防措施。眩暈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行動緩慢。如果他們突然站起來,他們的血壓會變得不穩定,從而導致頭暈。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緩慢的運動。
『貳』 問下頸椎壓迫神經頭暈最好的治療方法
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第一、應該預防頸椎病的發生,避免長時間的久立、伏案工作,避免坐姿不良,這樣才能夠大大減少頸椎損傷的因素。
第二、可以通過熱敷的方法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的痙攣,大大改善頭暈的症狀。
第三、可以使用厚璞堂通舒抑菌液,這款中成葯含有威靈仙、三七、白花蛇以及全蠍等多種中葯材,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等功效,對於舒緩以及修復頸部關鍵組織,增強關節強度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使用後3~5分鍾就能看到效果。
第四、加強頸背肌的功能鍛煉,通過小燕飛等動作能夠增加肌肉的強度,增加頸椎的穩定性,避免增生的骨贅刺激椎動脈和神經根。
以上都有助於頸椎病頭暈的治療,所以綜合方法結合起來是最有效的。
『叄』 頸椎病頭暈該如何治療有哪些解決辦法
頸椎病頭暈該如何治療?有哪些解決辦法?
由於椎間盤退變和節段性不穩定等因素,從而對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造成刺激,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交感型頸椎病症狀繁多,多數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少數為交感神經抑制症狀。主要臨床表現有頭暈或眩暈、頭沉、睡眠欠佳、記憶力減退,眼脹、干澀或多累、視物不清,眼前好像有霧,耳鳴,惡心甚至嘔吐,心悸、胸悶、心律失常,面部或某一肢體多汗、無汗等。
以上症狀往往與經常不活動有明顯關系,座位或站立時加重,卧位時減輕或消失。交感型頸椎病多數為慢性勞損所致,因其有別於明顯的外傷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視,但其與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後等都有著直接關系。此種勞損的產生與起因主要來自以下三種情況:
『肆』 頸椎病引起頭暈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主要用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在保守治療中通常有按摩治療、中醫中葯治療和葯物治療。葯物治療包括:1、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葯,如西樂葆、邁之靈、阿司匹林等,但是樂松對胃的刺激比較大,雖然止痛效果比較好,但不建議老年胃不好的患者使用,對於胃不好的老年人建議使用西樂葆治療。2、應該使用邁之靈類脫水葯,可以消除頸部周圍軟組織的水腫,解除神經根的壓迫。3、可以使用虎力散,可以祛風除濕、舒筋活絡。23、可以用魯南貝特,魯南貝特可以促進頸部骨骼肌肉的恢復,在葯物治療不能得到明顯緩解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手術治療。比如在頸前路或者頸後路做椎弓根切除棘突固定術,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治療目的
『伍』 頸性眩暈怎麼治
向您詳細介紹老年人頸性眩暈的治療方法,治療老年人頸性眩暈常用的西醫療法和中醫療法。老年人頸性眩暈應該吃什麼葯。
一、西醫
1、治療
1.頸椎旋轉復位法 採用馮天有頸椎旋轉復位手法撥正偏歪棘突,使患椎恢復原解剖位置,解除對椎動脈的刺激或壓迫,臨床症狀和體征即可減輕或消失。
復位方法:病人端坐在方凳上,醫生站其背後,一手壓住患椎棘突的偏歪側,另一手抱住病人的右枕部,在牽引的同時旋轉頸部。當偏歪的棘突頂住壓棘突的拇指時,拇指輕輕向對側水平方向撥正偏歪的棘突,常可聽到「咔嗒」一響聲,即達到復位目的。老年人手法宜輕。
復位時的注意事項:
(1)年老體弱,婦女妊娠期,嚴重心、腎、肝、肺疾病者,應慎用。
(2)原發性或繼發性惡性腫瘤,禁用。
(3)伴有嚴重骨病,如頸椎結核、強直性脊椎嚴重骨脫鈣者,禁用。
復位後囑病者適宜休息,避免頸部過多活動,必要時佩帶頸圍。
2.按摩頸部軟組織
(1)按摩手法:
①分筋手法:用雙拇指或單拇指在患處與肌纖維方向垂直左右彈撥,起到分離粘連,疏通經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
②理筋手法:用雙拇指或單拇將移位的軟組織(韌帶、肌腱、肌纖維、神經)扶正,再順纖維方向按壓、復平,使軟組織恢復正常解剖位置,適應生理功能。
③鎮定手法:在分筋、理筋手法使軟組織恢復正常解剖位置後,再用單拇指在患處靜壓10~20s,可使肌肉解痙、去痛。
(2)按摩部位:
①風池穴部位:此部位為上、下項線之間,為頭平棘肌、頭後大、小直肌、頭上斜肌、頭夾肌(骶棘肌),胸鎖乳突肌等的止點,是損傷好發部位。
②副神經:從胸鎖乳突肌下緣中點穿出,下行入斜方肌。
③胸鎖乳突肌肌腹。
④提肩胛肌的抵止腱,肩胛骨的內上角。
3.頸椎牽引 對老年人,椎間隙變窄,骨質增生明顯的病人可做頸椎牽引治療。牽引重量6~12kg/次,1次/d,每次15~20min,10次為1個療程。根據病情需要,間隔3~5天繼續牽引。
4.理療 緩解肌肉痙攣,消除局部無菌性炎症。常用超短波、紅外線等。
5.封閉 0.5%普魯卡因溶液8ml,潑尼松0.5ml頸椎後關節囊封閉,每周1次,3次為1個療程。
6.葯物
(1) 倍他司汀(鹽酸培他定):4mg,3次/d,口服。
(2)輸液:5%葡萄糖溶液500ml加川芎嗪160mg靜滴,1次/d,10次為1個療程。
7.手術治療 經各種保守治療無效者,骨質增生嚴重,頸椎管狹窄症等需手術治療。
8.擇優方案
(1)葯物治療:急性期適當用血管擴張劑,如倍他司汀(培他啶)氯化鈉注射液500ml加曲克蘆丁(維腦路通)1.0g,1次/d,靜點,10天1個療程,配合維生素類葯物口服如維生素B1、B6等。
(2)頸部牽引、理療、按摩。
2、預後
主要防止意外摔傷,一般預後良好。
二、中醫
1、肝陽上亢:眩暈伴面紅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顫,眩暈欲仆,頭痛,語言不利,惡心嘔吐,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平肝潛陽。
方葯:天麻10克、鉤藤10克、石決明30克、生牡蠣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黃芩10克、山梔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2、痰濁中阻:眩暈伴頭重昏蒙,胸悶乏力,納呆,或時吐痰涎,苔濁膩,脈滑。
治法:祛痰健脾。
方葯:半夏10克、白術10克、天麻10克、橘紅10克、茯苓10克、生薑2克、大棗6克、甘草6克。
3、淤血內阻:眩暈伴頭痛,痛有定處,心悸煩悶,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淤斑,脈弦澀或細澀。
治法:活血祛淤生新。
方葯:當歸15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紅花6克、赤芍6克、枳殼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川芎6克、牛膝6克、天麻6克。
4、腎精不足:眩暈伴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精神萎靡,舌嫩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弱。
治法:補腎填精。
方葯:黨參15克、熟地12克、茯苓12克、天冬12克、麥冬12克、柴河車10克、龜板15克(先煎)、杜仲12克、牛膝12克、黃柏6克、菟絲子10克、枸杞子10克、山萸肉
10克、女貞子10克、早蓮草10克。
5、氣血虧虛:眩暈在活動後加重,神疲氣短,面色少華,納差,舌質淡胖,脈細或虛大。
治法:益氣養血健脾。
方葯:人參15克(另煎兌人)、黃芪25克、當歸12克、白術12克、茯苓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地黃12克、肉桂6克、牛膝12克、炙甘草10克。
6、針刺治療:主穴:風池(雙)、百會、印堂、合谷(雙)、人中、安眠(雙)、太沖。配穴:惡心伴嘔吐者,加內關、神門、足三里;耳鳴加翳風、聽宮、率谷、中渚。
其他療法
1.針灸療法
1、體針:肝陽眩暈急性發作可針刺太沖穴,瀉法。氣血虛眩暈,可選脾俞、腎俞、關元、足三里等穴,取補法或灸之。肝陽上亢者,可選用風池、行間、俠溪等穴,取瀉法。兼肝腎陰虧者,加刺肝俞、腎俞用補法。痰濁中阻者,可選內關、豐隆、解溪等穴,用瀉法。各種虛證眩暈急性發作均可艾灸百會穴。
2、耳針:選用腎、神門、枕、內耳、皮質下。每次取2。3穴,中、強刺激,留針30分鍾,間歇捻針。每日1次,5—7日為1個療程。
3、頭針:選雙側暈聽區,每日1次,5~10日為1個療程。
2.中葯液體療法 現在一般都採用片劑。丸劑和一些西葯 治療.而恰恰最利於吸收的是合劑.基於中老年人不利於吸收.採用合劑治療是最好的。如:天麻眩暈寧合劑.
『陸』 頸性眩暈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眩暈有的是因為血壓比較低,腦供血不足,甚至還會昏倒。比如,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我國著名的射擊選手王義夫昏倒在賽場,就是這個原因所致。
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共同舉辦的「中醫刁氏正脊」治療「眩暈""心臟神經官能症」市級科研項目啟動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刁文鯧教授對眩暈的研究結果是:對於確診是由於枕寰關節或寰樞關節錯位導致的眩暈,治癒率83%,有效率96%。怎麼治的呢?那就是採用「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針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手法復位。隨著錯位的椎間關節復正,其相對應的組織器官達到相對平衡,眩暈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消除。
『柒』 眩暈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眩暈症發作時的特徵是常常會感到天旋地轉的暈甚至惡心、嘔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患者應盡快到醫院就診,經確診後可以適當給以擴血管葯物、抗血小板聚集葯物以及抗凝葯物等進行治療。
前庭神經鎮靜葯:異丙嗪(非那根)、地西泮(安定)等。
防止嘔吐制劑:阿托品、山莨菪鹼。
『捌』 頸性眩暈有哪些治療方法
對於頸性眩暈症的治療可以口服眩暈靈,具有養血平肝、活血通絡之療效,你可以作進一步了解。
『玖』 有沒有治療頸性眩暈的有效方法或者有什麼好方劑
澤瀉湯,是中醫金匱要略中記載治眩暈症較好的方劑,由澤瀉、白術兩味葯組成,現代應用的時候加減變化使用。你可以了解下是否適合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