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鵝方法 養鵝技術
1、育雛密度及濕度。為有效利用鵝舍設施,一般雛鵝的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0~25隻,最好用高為35cm的圍欄將雛鵝分群,舍內濕度控制在60%~65%,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雛鵝的體質下降,影響生長,所以應勤添墊草,換氣排濕,降低濕度。
2、挑選雛鵝。挑選健壯的鵝苗,健鵝苗的特徵是卵黃吸收好,臍部收縮完全,腹部松軟,腿部粗壯有力,體重適中,精神活潑,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掙扎有力,有彈性。如發現卵黃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燈泡放在雛鵝腹部烘5~10分鍾,促進卵黃吸收。
3、鵝的飲水和開食。水盤中備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錳酸鉀水溶液和復合維生素水溶液,為緩解運輸過程中帶來的應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諾沙星等。鵝苗進舍後,1~2小時內應先飲水,身體弱不會飲水的,應人工馴飲。
4、飼喂方法。雛鵝的消化系統發育未完全,體積較小,雛鵝從食入到排出經過消化道的時間為2小時左右。因此飼喂雛鵝要做到少食多餐。1周齡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這是提高育雛成活率的關鍵;2周齡時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
5、飼料和牧草。根據雛鵝的生理特點,應選用優質小鵝專用飼料(特殊情況下可用小雞料代替),這樣不僅可以滿足雛鵝的生長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雛成活率,從而增加養鵝的經濟效益。牧草可選用嫩黑麥草、苦蕒菜等多汁青綠飼料,切碎後與精料拌和飼喂,供雛鵝自由採食。
6、光照和溫度。觀察雛鵝的叫聲和在舍內分布情況,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適當調整溫度和光照。1周齡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溫28~30℃;2周齡保持晚間光照,舍溫24~28℃,以後逐步調低舍溫;4周齡前舍溫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時使用燈光照明。
7、定期消毒育雛舍。每天打掃鵝舍,經常清洗飼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殺噴灑1次。
鵝的習性
1、鵝是雜食性家禽,對青草粗纖維消化率可達40%~50%,所以有"青草換肥鵝"之稱。從鵝的生物學角度看,鵝的肌胃壓力比鴨大0.5倍,比雞大1倍,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細胞壁,易於消化。
2、喜水性。鵝是水禽,自然喜愛在水中浮游,覓食和求偶交配,放牧鵝群最好選擇在寬闊水域,水質良好的地帶放牧,舍飼養鵝,特別是養種鵝時,要設置水池或水上運動場,供鵝群洗浴,交配之用。
3、合群性。天性喜群居生活,鵝群在放牧時前呼後應,互相聯絡。出牧、歸牧有序不亂,這種合群性有利於群鵝的管理。
Ⅱ 養鵝基本知識
鵝的飼養 一、鵝舍建設:鵝舍可分為育雛舍、肉鵝舍、肥育舍、種鵝舍,它們的具體建築要求和條件也不一樣。
1.育雛舍:21日齡前的雛鵝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因此,育雛舍要有好的保溫性能,要求舍內乾燥、空氣流通但不漏風,窗戶面積與舍內地面比例以1:10~15為好,屋檐高2m,舍內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製成,有利沖洗消毒和防止鼠害。育雛舍前應設運動場,場地平坦而略向溝傾斜,以防雨天積水。
2.肉鵝舍:肉鵝生長快、體質健壯、抵抗力強,飼養比較粗放,所建造肉鵝舍只要上面遮雨,東西北可以擋風,就可以達到基本要求,寒冷地區要注意防寒。
3.肥育舍:肥育舍要求環境安靜,舍內光線暗淡、通風良好,要求舍檐高1.8~2m,地面大多採用夯實的泥土,將水槽放在排水溝上,以便使溢出的水能流入溝中,溝上鋪鋁絲網式木條,舍內分成若干小間,每間面積為12平方米,可容納50隻肉鵝。
4.種鵝舍:要求防寒隔熱性能優良,光線充足。舍檐高1.8~2m,南面是窗戶,窗戶面積與舍內地面面積的比例為1:10~15,每平方米可養種鵝2~3隻。在陸上運動場與水面連接處,須用石塊砌好,用水泥做好斜坡,坡度約為25~35°,斜坡要深入水中與枯水期的最低水平持平。
=、、鵝的管理
1.保溫雛鵝:0~7日齡,舍內溫度為28~30℃,以每天降1℃直至常溫。
2.濕度:相對濕度60%~65%為宜,要保持乾燥。
3.密度:0~7日齡25隻/平方米,8~21日齡13~15隻/平方米,之後10隻/平方米。
4.放水:7日齡後的雛鵝,選擇晴天,把鵝趕到淺水邊讓其自由下水,放水時間逐漸增加。
5.放牧:14日齡後開始選擇晴天趕鵝到草地上放牧,曬曬太陽,適應環境。
6.中鵝期:30~80日齡為中鵝期,由於覓食消化、抗病很強,主要以放牧為主,結合補飼中鵝料。
7.育肥期
(1)放牧育肥:農作物收割時放牧,收割完,鵝也育肥。
(2)舍飼育肥:採用全價配合飼料自由採食。
(3)填飼育肥:用玉米粉食為團,每天3次填飼,10天即育肥。
8.後備期:要逐漸由精料為主過渡到粗料再到以放牧為主,使種鵝達到體成熟和性成熟,保持一致的體重到開產。
9.產蛋期:產蛋期以舍飼為主,放牧為輔,每天喂3次,每次100~150g配合飼料,放牧要慢而且選擇平坦的地方。
10.停產期:鵝產蛋8~9個月後,開始進入停產換羽期,這時,由精料改為粗料,以放牧為主,全飼為輔,使羽毛脫換,准備下次產蛋。
四、鵝病防治
1.科學選擇鵝場址是防治傳染病的基礎:場址選擇在地勢較高,比較乾燥通風,水源充足、衛生,電源通暢、交通方便的地方。要布置合理便於使用和消毒防病。
2.清潔衛生是防治傳染病的根本措施:清潔衛生的鵝場,有利於疫病控制,同時也能使鵝場地吃料長肉,提高生產性能。
(1)水源衛生:盡量不用河、塘、表面水作飲用水。
(2)工作人員的衛生:飼養員要有專用工作衣、鞋、帽等。
(3)用具衛生:包括水槽、料槽等。
(4)環境衛生:清潔衛生的環境,可減少病源,切斷一切傳播疫病的途徑。
3.管理是防治傳染病的有力保證
為了預防疫病,維護家禽的健康,要從家禽管理的各個方面進行,盡量排除可引起發病的不利因素。
(1)根據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要求供給按科學配製的營養全價飼料。
(2)防止引入的鵝種帶來疫病。
(3)採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
(4)不同種類的畜禽不要混合飼養。
(5)作好記錄工作,有利於掌握場內家禽健康狀況,疫病的種類和發病規律等。
4.有效消毒是防止傳染病的關鍵:要建立一種制度,經常除糞,常規清掃,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及車輛進入場區,定期消毒,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降低疫病死亡,提高生產成績。
5.確切的免疫是防治傳染病的核心:預防接種就是指將疫苗通過滴鼻、飲水、氣霧、注射等途徑接種到鵝體內,使之產生抗體,從而保證鵝不受感染,隔斷傳染病的發生。鵝免疫程序:3日齡注射小鵝高免血清0.3~0.5ml/羽。7~10日齡,注射流感油苗0.3~0.5ml/羽。21日齡,注射小鵝瘟疫苗1頭份/羽。35日齡,注射小鵝巴氏桿菌苗2ml/羽。22周齡,注射小鵝瘟苗1頭份/羽。23周齡,注射流感油苗0.5ml/羽。24周齡,注射大腸桿菌苗1ml/羽。開產時再按22~24周齡重復一次。
6.科學合理用葯是防治傳染病的有力補充。應用葯物預防和治療也是增強機體抵抗力和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對尚無有效疫苗可用或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細菌病,如沙門氏菌病、大腸桿菌病、漿膜炎等
Ⅲ 白鵝的養殖方法
白鵝的養殖技術:
精選雛鵝:
應選擇體型大、生長快、耐粗飼的品種,如白鵝、灰鵝等。要求雛鵝健壯活潑,反應靈敏,卵黃收縮良好,毛干後能站穩,叫聲有力,用手握住頸部提起來時雙腳迅速收縮。對腹大、歪頭等弱雛要淘汰。
精喂雛鵝:
剛出殼的雛鵝喂0.05%的高錳酸鉀液,並在每100亳升高錳酸鉀溶液中加維生素C5毫升,維生素B16毫升,葡萄糖5克,紅糖3克,日喂3次,連喂5日。用鮮萵筍葉或鮮嫩菜葉置於干凈地方讓其採食,2小時喂1次;2日齡~4日齡喂用水浸過的飯坯子,日喂4次~5次,夜間1次;5日齡~10日齡日喂7次~8次,夜間2次,日糧中米飯佔20%~30%,青飼料佔70%~80%;11日齡~20日齡逐漸喂配合飼料,採食青草,日喂5次~6次,晚上2次。飼料配方為(%):玉米50,魚粉8,花生麩10,米糠20,細糠10,生長素1,貝殼粉0.5,骨粉0.5,另加抗生素及多種維生素0.5,食鹽0.3。
養好中鵝:
鵝生長至4周齡~10周齡,應離開育雛舍,轉入生長鵝舍。鵝30日齡後至主翼羽長出前以吃青飼料主,適當補充精料,使其充分運動,提高生活力。一般每日飼喂4次~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喂料時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後放在食槽內,精料和牧草的比例為1∶4,配成半干半濕狀飼喂。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為:玉米粉45,米糠15,麩皮10,豆粕22,魚粉4,骨粉1.5,貝殼粉1.6,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添加劑0.5,食鹽0.4;或玉米20,魚粉4,花生麩4,米糠10,細糠60,生長素及抗生素1,貝殼粉1。配合料用量應隨著飼養日齡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厘米~2厘米長喂鵝。如果沒有水上運動場,飲水器內要不斷清水,每天清掃2次。生長鵝舍每天打掃1次,勤換墊草,遇晴天,可在運動場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安全,讓鵝充分生長。
快速育肥:
經過40天~50天的飼養,鵝的主羽已長出,體重達1.5公斤~2公斤時,即可採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糧進行強度育肥20天~30天,鵝體重可達4公斤。
鵝常見病的防治:
一、小鵝瘟
該病是雛鵝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病鵝表現為精神萎頓、廢食、下痢以及共濟失調等症狀。二鹽出殼3-5天已發生,可以蔓延全群,1月齡以後的鵝一般不會發生。典型的病理變化為小腸形成栓子堵塞腸道。
(一)症狀:該病可分為最急性、急性、亞急性3種病型。(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發生於1周齡以內的雛鵝。(2)急性型有精神萎頓、廢食、嚴重下痢、排黃白或黃綠色水便等現象,病程多1-2天,臨死前出現神經症狀,多發生於1-2周齡的雛鵝。(3)亞急性型:多發生於2周以上的鵝群,有精神差、不吃、下痢水便等現象。一部分鵝會自愈。
(二)病理變化:主要病理變化在小腸,死於最急性的鵝小腸只出現腸粘膜充血、出血等敗血症現象。死於急性或亞急性型的鵝小腸里有大量滲出物形成的帶狀假膜,呈栓子樣管狀物堵住小腸後段,使後段小腸狀如香腸。
(三)防治措施:(1)在種鵝產蛋前1個月左右連用兩次小鵝瘟疫苗,使種蛋中含有母源抗體,從而使雛鵝產生被動免疫。(2)如果種鵝沒有注射小鵝瘟疫苗,對剛出殼的小鵝要注射弱毒苗。對種鵝已經接種的,根據當地疫情發生情況也酌情注射弱毒苗。(3)對病鵝和同群鵝要用高免的抗小鵝瘟血清進行防治。
二、禽霍亂
禽霍亂是家禽的一種急性、敗血性疾病,又叫出敗。是禽巴氏桿菌引起的,鵝也易得。多發生於秋季在鵝性成熟時期,如果預防措施不當,在疫區每年都會發生。
(一)症狀:該病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和慢性型3種。(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在流行初期。(2)急性型:病鵝閉目泉立,不敢下水,飲水增多,精神萎頓,食慾廢絕,下痢稀便似草綠色,體溫在41-43℃,病程2-3天,很快死亡。(3)慢性型:多發生在該病流行後期,鵝只消瘦、拉稀,有關節炎症狀。
(二)病理變化:最急性型病變不明顯。急性型、慢性型心外膜、心冠溝處有出血點,腸道有充血、出血。
(三)防治措施:(1)疫區應在該病流行之前徹底消毒,盡量避免該病再度發生。(2)發現疫情及時治療。磺胺類葯物、喹乙醇及抗生素類葯物都有良好效果。一般用0.02%的復方新諾明拌飼料,再用青黴素、鏈黴素合劑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基本可以控制該病。
三、鵝流行感冒
鵝流行性感冒簡稱鵝流感,主要發生於雛鵝。大多是因為氣候突然變化,飼養管理不善,小鵝受寒而感染。表現為呼吸道症狀,由於小鵝抗病力差,所以死亡率較高。
(一)症狀:病鵝表現為精神萎頓,食慾不振,雛鵝打堆,流鼻涕,呼吸困難並搖頭,甩頭時鼻涕粘在羽毛上,羽毛會污濕蓬亂,病程一般為3-5天,死亡前嚴重下痢。
(二)病理變化:皮下、肌肉出血,上呼吸道有呈半透明的滲出物,肺充血,心外膜有出血,肝、脾、腎淤血或腫大,常見有灰黃色壞死點。
(三)防治措施:(1)對1月齡以內的雛鵝注意保暖,科學飼養管理。(2)該病多發地可以注射滅活苗進行預防。(3)病鵝群肌肉注射青黴素,口服磺胺嘧啶片效果較好,同時注意保暖,改善飼養管理條件。
四、副傷寒
鵝的副傷寒由沙門氏菌引起,多發生於雛鵝。常由於飼養管理不當而導致。主要表現為腹瀉、結膜炎、消瘦等症狀,成年鵝症狀不明顯。
(一)症狀:病鵝主要表現為下痢、糞如清水,鵝日趨衰弱。病鵝食慾消失、腹瀉,糞便污染後軀,十涸後封閉肛門,導致排糞困難。成年鵝呈慢性,主要是消瘦。
(二)病理變化:食道空虛,肝臟腫大、充血,粘膜充血、出血,氣囊膜混濁,盲腸腫脹,內容物呈乾酪樣。
(三)防治措施:(1)注意飼養管理,不喂腐敗的飼料,慢性病的種鵝要淘汰,常發地區從種蛋孵化起就應注意消毒,雛鵝要加強飼養管理。(2)用敵菌凈飲水、拌料效果好。
五、鵝矛形劍帶絛蟲病
矛形劍帶絛蟲主要寄生於鵝的小腸內,當蟲體長大時,大量積聚於小腸會造成腸道機械性堵塞,影響鵝的消化吸收,從而影響鵝的生長,甚至造成死亡。外來品種更易發生該病。
(一)症狀:病鵝生長發育遲緩、貧血、拉稀、消瘦、離群呆立,零星死亡。
(二)病理變化:在死鵝或病鵝的小腸里可以找到大量的蟲體。該蟲體乳白色、扁平,分節,外表呈矛形,成蟲長8-15厘米,寬18-20毫米。
(三)防治措施:(1)鵝群定期驅蟲。成年鵝每年春秋兩季各驅蟲1次,及時清理糞便,飼喂的水草要清洗。(2)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鵝抗病能力。(3)病鵝群口服抗蠕敏效果較好,每公斤體重按20毫克的劑量1次投服。
六、鵝虱
鵝虱是藏於鵝體羽毛內的寄生蟲。蟲體小,形狀象牛身上的虱子。虱的全部生活都離不開鵝體。
(一)症狀:虱吸食血液及羽毛、皮屑,還會傷皮膚,造成鵝體發癢不安,造成鵝生長發育緩慢,消瘦,成年鵝產蛋量下降。
(二)防治措施:(1)鵝舍要經常清掃,墊草常換。鵝舍經常用0.2%的敵敵畏噴灑消毒。(2)已有鵝虱的鵝可用0.5%的敵百蟲粉劑噴灑羽毛中。
鵝舍建築的基本要求與鴨舍相同。通常分為雛鵝舍、育肥舍、種鵝舍、孵化舍等幾種。
雛鵝舍用於飼養3周齡以下的雛鵝。雛鵝體溫調節能力差,無抵禦寒冷侵襲的能力。因此,雛鵝舍應保溫、乾燥、通風,但無賊風,並設置供暖設備。每舍50-60平方米,飼養雛鵝500-600隻。雛鵝舍地面比外面高10-30厘米,使室內能保持乾燥。室內地面可夯實後鋪上磚,也可直接用沙土鋪地。舍外有運動場,兼作喂料和雛鵝休息場所。舍內與舍外面積之比為1∶1.5-2。運動場緊靠水浴池,池底不宜太深,有一定坡度為好,以便鵝群浴水。
育肥舍可以利用舊房舍改建,也可以用竹木和石棉瓦搭建成能遮風雨的簡易棚舍。棚舍搭建成前高後低的敞棚單坡式,前檐高1.7-2米,後檐高0.3-0.4米,進深4-5米。後檐砌牆擋北風,前檐可以不砌磚牆。育肥舍外也應有場地、水面。水面用尼龍網或舊漁網圍起。育肥舍內應乾燥、平整,便於打掃。育肥舍的建造面積以每平方米棲息7-9隻70日齡的中鵝計算。
種鵝舍面積以每幢飼養200-300隻種鵝為限,不宜過大。可採用敞棚式,朝南敞開,朝北砌牆或用竹簾擋住。舍內地面夯實即可,也可鋪磚。種鵝舍最大的問題是防老鼠或其他小型獸類偷取種蛋或驚擾鵝群。舍內高出舍外。舍內專設產蛋間,且與休息場所有門相通。產蛋間內光線可稍暗些,有墊草鋪成的產蛋窩。最好是用短竹木隔成小間,以免產蛋母鵝相互驚擾。種鵝舍外應有足夠大的運動場和水面,水面較大時也應用尼龍網圍出一小塊。運動場周圍最好有樹蔭,或搭建涼棚。
孵化舍可利用舊房舍改建。人工孵化,可不設孵化舍。利用母鵝自然孵化,應專設孵化舍。改建孵化舍的總原則是房舍周圍環境安靜,冬暖夏涼,空氣流通,光線幽暗。
Ⅳ 正宗潮汕鹵水雞鴨鵝做法是什麼
1.原料(按10隻鵝計):川椒0.1kg,八角0.15kg,桂皮0.1kg,丁香0.05kg,紅曲米 0.05kg,甘草 0.05kg,肥油 0.5kg,清水 12. 5kg,醬油 1.5kg, 魚露 0.5kg,冰糖 0.15kg,食鹽 0.5kg,姜0.25kg,豬油 0.25kg, 青蒜0.25kg,芫荽0.25kg,紹酒0.25kg,五香鹽0.1kg。
4. 注意事項:
(1) 勿選用老鶴,否則肉質老硬。
(2) 鵝及內臟一定要焯水,否則在煮制時內部的血汁溢出,混 入鹵水中,使味道變差,而且鹵水容易變餿、發酵、起泡。
(3) 不宜大火鹵制,大火易使水分大量蒸發、鹵汁快速減少而 變咸、變黑。
(4) 鹵好後,應讓鵝、鵝掌、鵝內臟在鹵水中浸泡一段時間, 使其內部人味。
(5) 不宜用鐵鍋、銅鍋、鋁鍋鹵制,鐵鍋易使鹵菜發黑,而銅 鍋、鋁鍋易使微量的銅、鋁元素溶於鹵水中。
Ⅳ 詠物詩有哪些 什麼代誰寫的
山水詠物詞
毛滂(北宋):古寺長廊清夜美,風松煙檜蕭然。石欄桿外上疏簾。過雲閑窈窕,斜月靜嬋娟。
——《臨江仙.宿僧舍》
手撫歸鴻,坐臨煙雨簾旌潤。氣清天近,雲日溫欄楯。
——《點絳唇.月波樓重九作》
楚山照眼青無數,淮口潮生催曉渡。
——《玉樓春.至盱眙作》
此外,毛滂還留有大量吟詠山水的詩、文。其一些七言絕句,寫得頗為清新,具乃詞瀟灑之風。
隔牆楊柳舞腰斜,傍砌鵝梨玉作花。此地風光誰管領?小詩收入長官家。
——《游翠峰寺》
故遣白雲遮谷口,不教幽夢落人間。
——《晝寢石煕寺》
樓台影壓浮天浪,鍾鼓聲隨過岸風。
——《桐君山,邑人呼為小金山,桐君所廬也》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感遇》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楊柳枝》唐.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南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石灰吟》【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