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硫酸銅的制備方法有幾種
1.
用銅作原料
----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2.
用銅作原料
----Cu+2H2SO4(濃)=CuSO4+SO2+2H2O
3.
用氧化銅作原料
----CuO+H2SO4=CuSO4+H2O
4.
用氫氧化銅作原料
----Cu(OH)2+H2SO4=CuSO4+2H2O
5.
用碳酸銅作原料
----CuCO3+H2SO4=CuSO4+H2O+CO2
6.
用鹼式碳酸銅作原料
----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7.
用氯化銅作原料
----CuCl2+H2SO4(濃)=加熱=CuSO4+2HCl(氣體 )
8.
用硝酸銅作原料
----Cu(NO3)2+H2SO4(濃)=加熱=CuSO4+2HNO3(氣體 )
9.
用銅作原料
----Cu+2AgNO3=Cu(NO3)2+2Ag
❷ 硫酸四氨合銅的制備方法
由硫酸銅與氨水作用後緩慢加入乙醇而得。其制備的主要原理是:
CuSO₄+4NH₃+H₂O==[Cu(NH₃)₄]SO₄·H₂O
①硫酸銅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Cu²⁺+2NH₃·H₂O==Cu(OH)₂↓+2NH⁴⁺
②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Cu²⁺+4NH₃·H₂O==[Cu(NH₃)₄]²⁺+4H₂O
(2)znscu制備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應用領域
常用作殺蟲劑、媒染劑在鹼性鍍銅中也常用作電鍍液的主要成分,在工業上用途廣泛,主要用於印染、纖維、殺蟲劑及制備某些含銅的化合物。硫酸四氨合銅屬中度穩定的絳藍色晶體,常溫下在空氣中易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銅的鹼式鹽,使晶體變成綠色的粉末。
是高效、安全的廣譜殺菌劑,對真菌、細菌性病害均有較好的防效;同時又是植物生長激素,在施葯條件下,能促進作物生長,明顯提高作物產量。硫酸四氨合銅和Schweizer試劑有關,後者在製造嫘縈時用來製造纖維素的纖維。
防治水稻稻曲病,14%水劑稀釋250~300倍;防治黃瓜角斑病,稀釋200~250倍,防治番茄疫病,稀釋200倍;防治蘋果腐爛病,稀釋10~20倍;防治棉花鈴疫病,稀釋150~300倍;
防治葡萄霜霉病,稀釋200~250倍;防治柑桔潰瘍病,稀釋250~350倍;防治西瓜枯萎病、芹菜褐斑病,稀釋200倍;防治蘆筍莖枯病,稀釋150~200倍。
❸ 製取ZnSO4 的方法有哪些4種
一般情況下硫酸鋅的反應是:
Zn+H2SO4==ZnSO4+H2↑
ZnCO3+H2SO4==ZnSO4+H2O+CO2↑
ZnO+H2SO4==ZnSO4+H2O
Zn+FeSO4==Fe+ZnSO4
Zn+CuSO4==Cu+ZnSO4
Zn(OH)2+H2SO4==ZnSO4+2H2O
ZnCO3+CuSO4==CuCO3↓+ZnSO4
ZnCO3+FeSO4==FeCO3↓+ZnSO4
實際工業上一般採用閃鋅礦(ZnS)製取硫酸鋅:
ZnS+H2SO4==ZnSO4+H2S↑
無色或白色結晶、顆粒或粉末,別名皓礬。無氣味。味澀。在乾燥空氣中風化,280℃失去全部結晶水,500℃以上分解。1g溶於0.6ml水、2.5ml甘油,不溶於乙醇。水溶液對石蕊呈酸性,pH約4.5。含1分子結晶水的較不易結塊。相對密度1.97。熔點100℃。最小致死量(大鼠,經口)2200mg/kg。有刺激性。用於製造立德粉,並用作媒染劑、收斂劑、木材防腐劑等。
❹ 硫酸銅的生產方法
廢銅包括金屬銅廢屑及雜銅廢屑,雜銅則是銅含量不到90%的銅合金。
1.1廢銅原料與濃硫酸作用生產硫酸銅
Cu+2H2SO4=CuSO4+SO2↑+2H2O
但此反應很少應用,因為伴有有害氣體二氧化硫產生,污染環境,且母液不能循環使用,原料消耗高。
1.2廢銅焙燒稀硫酸浸出生產硫酸銅
2Cu + O2 =△= 2CuO
CuO+H2SO4==CuSO4+H2O
如以純銅廢屑為原料,那麼生成的硫酸銅溶液可直接濃縮,結晶產出硫酸銅產品;如以廢銅為原料,那麼浸出液需經一定的凈化工序後才可結晶產出硫酸銅產品,但此工藝能耗高,設備投資大,勞動成本也高。
1.3在催化劑作用下直接與濃硫酸反應。
將廢銅投入20%左右近沸的硫酸中,並加入有強氧化作用的催化劑,使銅先生成氧化亞銅,再溶於稀硫酸,並氧化成硫酸銅:
Cu2O+H2SO4=CuSO4+2H2O
2H2SO4+2CuSO4=4CuSO4+2H2O
1.4低溫空氣氧化溶解法生產硫酸銅
湖慶福等採用的方法可以作為這方面的代表,他們將含銅98%以上的廢銅放入由水,硫酸和載氧劑三者配成的溶解液中。以3.0L/min的速度通入空氣,在85℃和載氧劑量為0.54%,酸過量10%的條件下反應,便可生成硫酸銅,當其生成量在溶液中達到飽和時,冷卻結晶產出硫酸銅。
1.5焙燒——酸溶——置換——焙燒——酸溶法
具體方法為:將雜質廢銅焙燒,用硫酸浸取。使銅及合金元素進入溶液,然後置換沉澱出銅分離雜質,焙燒成氧化銅後用硫酸溶解生產硫酸銅。 相當長時間內,由廢銅及廢雜銅生產硫酸銅一直是工業上的重要方法。以銅礦石生產硫酸銅已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
可用於生產硫酸銅的銅礦石有氧化銅礦,硫化銅礦以及它們的混合礦。由於這些銅礦的性質有較大的差別,因此生產硫酸銅的工藝有各自的適應性和特點。
氧化銅有赤銅礦,孔雀石,黑銅礦,藍銅礦,硅孔雀石等;硫化銅有黃銅礦,方黃銅礦,砷黝銅礦,砷硫銅礦等;次生硫化銅礦有輝銅礦,斑銅礦,銅藍等。
2.1.1酸浸
一般而言,生產硫酸銅時,氧化銅礦要細磨至通過150μm篩,然後用含100~120g/L H2SO4的溶液在攪拌下反應。最為常見的孔雀石為代表,其反應如下:
CuCO3.Cu(OH)2+2H2SO4=2CuSO4+CO2↑+3H2O
浸出液過濾除去未反應物,根據雜質情況以不同方法除雜後,濃縮,結晶,得到硫酸銅。
用硫酸銅浸出氧化銅礦時,許多雜質也與銅一起進入浸出液 ,要生產符合質量要求的硫酸銅產品,除雜工序很重要。除雜又可分置換出銅分離除雜,或將鐵雜質氧化後沉澱除去,銅與鐵,鋁分離後,再將其水解成鹼式硫酸銅而與鎂等雜質分離,鹼式硫酸銅再溶於硫酸,濃縮,結晶產出硫酸銅。例如對酸浸液用H2O2氧Fe2+為Fe3+,,用新配製的 鹼式碳酸銅調節PH至3.5便可將Fe3+沉澱除去,避免了使用含錳氧化劑導致的硫酸銅溶液玷污。在生產飼料級硫酸銅時,必須除去鉛和砷。可將已結晶的硫酸銅溶於水過濾除去硫酸鉛;而As3+可通過加入氧化劑氧化成As5+並中和至PH<4利用溶液中的Fe3+將AsO43-沉澱為FeAsO4除去砷。
2.1.2氨浸
氧化銅礦中Cu2+與氨可形成穩定的絡離子溶解從而與Fe,Al及其他金屬氧化物或鹼土金屬碳酸鹽等雜質分離,選擇性較好。分離未反應物後,蒸氨將銅絡離子轉化為CuO,再經硫酸溶解製取硫酸銅。高新勤等以安徽產含Cu 20.5%~37.5%,Fe2O31.43%~3.7%,Al2O3 0.41%~0.68%,酸不溶物45.58%的孔雀石為原料,礦石細度0.25mm,在溫度60℃,Cu:NH3=1:6,助浸劑:NH3=1:4,固:液=1:5的條件下氨浸150min,可使90%以上的Cu進入氨浸液,其反應為:
CuCO3+Cu(OH)2+8NH3==2[Cu(NH3)]2++CO32-+2OH-
將他們所得的浸出液蒸氨,焙燒,酸溶,即可生產硫酸銅。
2.2以硫化銅為原料生產硫酸銅
孫家壽等在這方面做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並研製了關鍵的溶銅沉鐵試劑,較好地解決了這類礦石生產硫酸銅的難題。他們在處理含Cu 3.85%~6.25%,TFe 39.09%,S 3.08%,SiO232.86%的低品味銅鐵礦時,磨礦至74μm83.5%,用硫酸二段浸出,加入溶銅沉鐵劑,室溫浸出60min,一段銅浸出率62%~66%,二段20%~22%,一段浸出液含銅高。直接濃縮結晶硫酸銅;二段浸出液含銅低,可置換海綿銅做副產品,或焙燒酸溶液後生成硫酸銅。 含銅廢棄物是指含較低的廢棄物。章偉光等從銅礦選礦和雨水浸泡銅礦石排出
的含銅廢水中生產硫酸銅,其工藝為:在含銅廢水中加入泡花鐵,置換出Cu 20%~50%,Fe10%~30%的粗海綿銅,此種海綿銅因活性大,烘乾時極易生成CuO。將氧化銅用氨浸出液浸出3h,銅氨浸液在400~600℃焙燒,S隨後用硫酸溶解生產硫酸銅。
❺ 以氧化銅、鋅粒、稀硫酸為原料,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制備銅(其中第一個方案的過程中有藍色溶液產生),寫出
方案一:可以用活潑金屬與銅鹽溶液反應的方法獲取銅,銅鹽溶液可以由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其溶液為藍色溶液)和水、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CuO+H2SO4═CuSO4+H2O;CuSO4+Zn═ZnSO4+Cu.
方案二:可以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方法獲取銅,要獲得氫氣可以使鋅與硫酸反應的方法;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Zn+H2SO4═ZnSO4+H2↑;H2+C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