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IPQC檢驗的依據是什麼謝謝各位了。
檢驗人員除了應檢查監督操作工人嚴格執行工藝操作規程及工序管理點的規定外,還應通過巡迴檢查,檢定質量管理點的質量特性的變化及其影響的主導性因素,核對操作工人的檢查和記錄以及打點是否正確,協助操作工人進行分析和採取改正的措施 。
為了防止出現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去繼續進行加工。因此,過程檢驗不僅要檢驗產品,還要檢定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工序要素(如4MIE)。
實際上,在正常生產成熟產品的過程中,任何質量問題都可以歸結為4M1E中的一個或多個要素出現變異導致,因此,過程檢驗可起到兩種作用:
1、 根據檢測結果對產品做出判定,即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規格和標準的要求;
2.、根據檢測結果對工序做出判定,即過程各個要素是否處於正常的穩定狀態,從而決定工序是否應該繼續進行生產。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過程檢驗中常常與使用控制圖相結合 。
(1)檢測方法依據是什麼擴展閱讀
工序產品檢驗:
對產品的檢驗,檢驗方式有較大差異和靈活性,可依據生產實際情況和產品特性,檢驗方式更靈活。
質檢員全檢:適用於關鍵工序轉序時,多品種小批量,有致命缺陷項目的工序產品。工作量較大,合格的即准許轉序或入庫,不合格則責成操作員工立即返工或返維。
質檢員抽檢:適用於工序產品在一般工序轉序時,大批量,單件價值低,無致命缺陷的工序產品。員工自檢:操作員對自己加工的產品先實行自檢,檢驗合格後方可發出至下道工序。可提高產品流轉合格率和減輕質檢員工作量,不易管理控制,時有突發異常現象。
員工互檢:下道工序操作人員對上道員工的產品進行檢驗,可以不予接收上道工序的不良品,相互監督,有利於調動積極性,但也會引起包庇、吵執等造成品質異常現象。
多種方式的結合:有機結合各種檢驗方案,取長補短,杜絕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或入庫,但檢驗成本較高。
❷ 原創:「雜訊檢測」的方法和依據是什麼
使用聲級計,按照以下列出的方法進行操作。其依據也是以下標准。如果是個人隨便測測、不要求其他目的,既可以理解為——聲感測器——放大電路——A 計權網路——有效值處理——聲級處理——統計處理以及校準列印等組成聲級計,在雜訊現場進行測量。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定置雜訊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 GB 4569—2005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加速行駛雜訊限值及測量方法 GB 16169—2005
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加速行駛車外雜訊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I、II階段) GB 19757—2005
聲屏障聲學設計和測量規范 HJ/T 90—2004
汽車加速行駛車外雜訊限值及測量方法 GB 1495-2002
城市區域環境雜訊適用區劃分技術規范 GB/T 15190-94
聲學 機動車輛定置雜訊測量方法 GB/T 14365-93
建築施工場界雜訊測量方法 GB 12524-90
鐵路邊界雜訊限值及其測量方法 GB 12525-90
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測量方法 GB 10071-88
機場周圍飛機雜訊測量方法 GB/T 9661-88
❸ 檢測報告上的技術要求和檢測依據是一回事嗎
一般檢測依據就是指做這個檢測的方法或標准,具體的方法或標準是對本方法對應檢測做了明確的技術要求,所以報告上不會體現技術要求。還有就是這里的技術要求到底指檢測方法的要求還是本檢測結果的要求,如果結果的要求,一般要自己提供執行標准,可以附在報告里做評判標准。
比如測水裡的化學需氧量COD,我們有CMA資質的方法就有GB/T 11914-1989重鉻酸鉀法和快速密閉催化消解法,這兩種方法都有自己的技術要求,來確保數據的准確性。
那怎麼判斷檢測的數據是否合格就要相對應的執行標准,如執行地表水標准或工業廢水標准,這里的標准就是對檢測對象的技術要求,一般由客戶提供。
❹ 商品檢驗的依據是什麼
檢驗的依據以買賣合同(包括信用證)中所規定的有關條款為准則。
為加強對進出口商品的檢驗工作,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該法規定,我國商檢機構和國家商檢部門應對進出口商品實施檢驗;凡未經檢驗的進口商品,不準銷售、使用;凡未經檢驗合格的商品不準出口。
商品檢驗(CommodityInspection)是指商品的產方、買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條件下,藉助於某種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標准或國內外有關法律、法規、慣例,對商品的質量、規格、重量、數量、包裝、安全及衛生等方面進行檢查,並做出合格與否或通過驗收與否的判定或為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避免或解決各種風險損失和責任劃分的爭議,便於商品交接結算而出具各種有關證書的業務活動。
目的是運用科學的檢驗技術和方法,正確地評定商品質量。任務是從商品的用途和使用條件出發,分析和研究商品的成分、結構、性質及其對商品質量影響,確定商品的使用價值;擬定商品質量指標和檢驗方法,運用各種科學的檢測手段評定商品質量,並確定是否符合規定標準的要求。
❺ 什麼是檢驗依據
檢測檢驗操作依據標准和文件(俗話就是說你按照那個方法作的檢測檢驗)
❻ 帶肋的鋼筋 和 鋼板 原材料檢測 檢測什麼項目檢測依據是什麼
依據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5.2.1條規定: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抽樣數量及代表批量按《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規定,檢測項目為:拉伸試驗(包括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斷後伸長率或最大力總伸長率)和彎曲試驗。
❼ 什麼是檢驗依據
檢驗依據就是檢驗時依據的資料和文件。
檢驗依據可以是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企業標准、合同規定、企業明示、客戶要求等。
檢驗依據可以是產品標准,也可以是方法標准。
抽樣方案的定義是由樣本量和判定數構成。
有的產品標准里含有抽樣方案(多為出廠檢驗和類式檢驗的),大多數的不含。
❽ 鋼材所有力學性能檢測方法的依據
鋼材原材料拉伸、冷彎力學性能檢測技術
一、檢測依據
《碳素結構鋼》GB/T700-2006
《金屬材料 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228-2002 《金屬材料 彎曲試驗方法》GB/T232-1999 二、技術要求 1. 拉伸試驗 1)原理
試驗系用拉力拉伸試樣,一般拉至斷裂,側定材料的屈服強度R e (MPa )、抗拉強度R m (MPa )、 伸長率A (%)。除非另有規定,試驗一般在室溫10℃~35℃范圍內進行。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試驗溫度應為23℃ 士5℃。
伸長率A :原始標距的伸長與原始標距(L 0)之比的百分率。 應力:試驗期間任一時刻的力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S 0)之商。
屈服強度R e :當金屬材料呈現屈服現象時,在試驗期間達到塑性變形發生而力不增加的應力點.應區分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 抗拉強度R m :相應最大力(F m ) 的應力。 極限強度 ultimate strength
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破壞時出現的最大應力,也可稱為破壞強度或破壞應力。一般用標稱應力來表示。根據應力種類的不同,可分為拉伸強度(σt)、壓縮強度(σc)、剪切強度(σs)等。 2)制樣
試樣的形狀與尺寸取決於要被試驗的金屬產品的形狀與尺寸。通常從產品、壓制坯或鑄錠切取樣坯經機加工製成試樣。但具有恆定橫截面的產品(型材、棒材、線材等)和鑄造試樣(鑄鐵和鑄造非鐵合金)可以不經機加工而進行試驗。矩形橫截面試樣,推薦其寬厚比不超過8:1。
試樣原始標距與原始橫截面積有00S k L 關系者稱為比例試樣。國際上使用的比例系數k 的值為5.65。原始標距應不小於15mm 。當試樣橫截面積太小,以致採用比例系數k 為5.65 的值不能符合這一最小標距要求時,可以採用較高的值〔優先採用11.3 的值)或採用非比例試樣。非比例試樣其原始標距(L 0)與其原始橫截面積(S 0)無關。
❾ 砂漿強度採用現場檢驗方法的依據是什麼
GB50203-2002《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4.0.13當施工中或驗收時出現下列情況,可採用現場檢驗方法對砂漿和砌體強度進行原位檢測或取樣檢測,並判定其強度:
1、砂漿試塊缺乏代表性或試塊數量不足;
2、對砂漿試塊的試驗結果有懷疑或有爭議;
3、砂漿試塊的試驗結果,不能滿足設計要求
❿ 靜電釋放球的檢測方法和依據是什麼
原理: 靜電釋放球採用一種無源式電路,利用人體上的靜電使電路工作,最後可以達到消除靜電的目的。
檢測方法:先把地線接在螺絲,在球座上有一小孔,把球柱與底座接好,安裝完畢後,如果人體內有靜電 只用將手指觸摸一下上面的金屬球0.1s就可以消除人體所帶的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