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竿釣魚如何調漂找底
如果你一尺單餌調漂,水深1米以內還可以釣到魚,如果水深3米以上這個方法就不能及時反應魚情的真假動作。簡單實用好操作的調漂找底方法分3步:
第一步,是把浮漂一擼到底,讓鉛皮座直接到底,觀察浮漂露出水面多少目,再加上子線的長度,把這2個的長度減去就是水深。
(1)簡單實用的調漂方法擴展閱讀:
通用調漂法3+1個程序:
1,確定一個適當的空鉤調目。例如5目。
2,掛單餌,看單餌調目。例如1目。
3,確定一個適當的釣目。例如2目〔一般在空鉤調目和單餌調目之間〕。
4,應變。例如,改變釣目為4目,釣組靈敏性降低而空鉤率減少。
⑵ 釣魚調漂的方法
釣魚調漂的正確方法及步驟:
1、帶調漂:
調漂時雙鉤掛餌,水線長度控制在餌球不觸底、雙餌懸浮。懸浮在水中的雙餌,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為零,在水中飄飄忽忽的。魚游近釣餌時,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帶動釣餌移動並導致浮漂產生位移。採用這種方法調漂,是在追求-種絕對靈敏,總是希望在魚吃餌的第-動作中將其捕獲。
掛雙餌調一目,可以釣二目、釣三目,甚至可以釣五目、釣六目,只要浮漂有信號,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2.不帶餌調漂:
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
3.調漂:
指通過加減線組中的鉛墜重量來設定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受垂釣者不同的垂釣理念以及對浮漂的不同理解,調漂方法有很多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錯。不過在不同條件的水域垂釣或釣的魚種不同時,如果自己習慣使用的調漂方法不靈時,及時應變為上策。
4.單鉤調漂:
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喜歡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強調的是在垂釣時一定要讓一隻鉤子卧在水底,另一隻鉤子觸底,而且調釣之間不用那麼繞腦子。此方法簡單實用,為多數中老年人採用。
你習慣釣三目,那就單鉤半水調到三目,忽略一隻鉤的重量,調好後再換上一副相同的子線。釣的時候讓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時底鉤肯定卧底,上鉤也觸底。
5.實釣狀態調漂:
調漂的全過程一定要在實際垂釣的狀態下完成。
(1)在確定釣點後在釣點內調漂;
(2)用確定要使用的線組調漂;
(3)實釣時大線入水,調漂時也要大線入水。實釣時端著竿子釣,大線不入水的,調漂時大線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線組充分吃水後(浸水半個小時之後)再調漂,否則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講,可能會出現一兩目的差距。
6.半水調漂:指調漂時雙鉤一定要處於懸浮狀態,並非指水線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說在水深兩米處調漂,並不是讓你用一米長的水線來調漂,要真是這樣調的漂,可能反倒不準了。因為在你調漂時,有一米長的水線自重沒被算在配重之內,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說,可能會相差一目以上。
7.粗調:指在正式調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調整一下,然後邊拋竿打窩子,邊泡漂泡線,過半個小時之後再正式調漂;因為浮漂和釣線都有微孔,入水後會吸一定量的水,這種粗調的方法就是讓干漂、干線充分吸水後再精調,確保調漂准確。
8.微調:微調一般都是在調漂之後,實際垂釣中發現浮漂語言不太准確,而加減極少量的鉛皮或上下微量移動浮漂。比如說,當你釣魚時發現浮漂有信號,提竿卻不能中魚或經常發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魚現象時,你可以不調整鉛重,只是向上移動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調的作用。也可以不動浮漂,只往鉛墜里加一點鉛皮,使釣目向上移動一點;如果開始時是調五釣三,加上小鉛皮後變成調五釣二目半。這些方法都屬於微調。
9.調靈:指浮漂調整後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在視標的高位。比如說調一比調二靈,調二比調三靈。但是這種靈是有條件的,並非絕對的,而且是隨條件變化而變化的。比如說我調的是三目,掛的雙餌正好使浮漂下沉到一目,此時雙餌在水中的自重為零。如果改為調一目,掛的雙餌與上面說的同重,那麼此時的調三釣一從靜態理論上來講比調一釣一要靈。因為這種調三釣一,其雙餌因自重完全被浮漂的浮力所平衡,魚輕輕一吸,就能把餌吸入口中。調一釣一時,雙餌自重在水底除水對餌產生的浮力能減輕餌的一小部分自重以外,剩餘自重是存在的,魚來吃食,只有當它的吸力大於餌所體現的自重時,餌才會被魚吸入口中。這樣相比調三是比調一靈。如果雙餌重仍是兩目,現改為調四目釣二目,同上面的調三釣一相比,這兩種方法雙餌自重都為零,其結果是調三釣一比調四釣二要靈。因為調四釣二,浮漂露於水面的剩餘浮力大於調三釣一的剩餘浮力。而且第二目的視標直徑可能比第一目要粗,如果按等長計算的話,第二目的體積就大於第一目。那麼魚用相同的力來吸餌時,調三釣一的浮漂所產生的位移量和位移速度都會大於調四釣二的浮漂。
10.調平水:指把浮漂的平衡點定在視標的頂端,讓其與水面齊平。
⑶ 釣魚調漂的正確方法
方法如下:
1、首先在鉛皮座上卷上鉛皮,鉛皮一定要裹緊一點。要不釣魚呢時候一用力鉛皮就松開了。
⑷ 最快最簡單的調漂方法
1、粗找底: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
2、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定位完成,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勿動。
3、調整調目:掛上子線,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此時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
4、根據天氣、季節、餌料比重等因素,再予以微調調目,移動浮漂。
5、調整浮漂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微調浮漂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4)簡單實用的調漂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釣魚調漂前第一步肯定是選擇一支合適的浮漂。浮漂的長短,漂身的大小,漂尾漂腳的長短粗細都有所差別,如何選擇一支適合當前魚情的浮漂還是比較關鍵的。通常來說釣的遠需要使用吃鉛大的浮漂,這樣拋竿才能比較准確。
釣得深,浮漂吃鉛也要大,這樣有助於線組的快速到底,而且能夠把水線拉直,不然會影響信號傳遞,如果有風,浮漂最好使用的長一些的,這樣在水中的部分越長,越是比較穩定。
釣浮要使用翻身快的浮漂,方便捕捉介面,這就需要注意漂腳的重量問題,魚口輕的季節,還要注意使用漂尾細的浮漂,有助於放大魚口的效果。不過漂尾的選擇一定要注意,看得清楚才是首要的。
⑸ 釣魚如何正確調漂
第一步:找底
找底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千萬不能到水面隨便確定個半水深度就調漂,那樣做調漂會非常不準確。找底的方法就是鉛皮座裹上比較多的鉛皮,能夠把浮漂拉入水中。要點在於找底的時候浮漂最好露出較低的目數,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確保水線是垂直的。如果找底的時候目數較高,容易出現水線傾斜的現象。
第二步:調四目
找底以後浮漂座下拉大概1.5-2倍的子線長度,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接近實際水深的狀態下半水調漂,或者叫做半水深度接近水深,這樣調漂才會比較精確。尤其是使用比較粗的主線時,半水深度是否接近水深會更加重要。修剪鉛皮到浮漂露出水面4目,修剪鉛皮是個細致活,不能著急要慢慢修剪,當浮漂下沉速度變慢,這時候就注意每次只減掉一絲絲,防止剪多了。
第三步:稱餌重
第三步是稱餌重,這個步驟是必須的,稱餌重的目的在於確定釣目。比如說掛上雙餌此時浮漂露出水面2目,那說明雙餌重量是2目,如果釣底,釣目一定要稍大於2目才能確保釣組觸底。所以釣目不是隨意確定的,比如說使用蚯蚓垂釣,非要調四釣二,由於餌重不到2目,這是不成立的,是不可能出現釣2目這種情況的。如果想要調四釣二,雙餌重量要大於等於2目,否則就是不成立的。
第四步:釣兩目
下面就是確定釣目了,也叫精確找底,要點就在於使用餌料找底,上面大致介紹了餌重對調漂的影響。比如說餌重是2目,找底釣2目多一點,下餌到底,上餌是不到底的。如果餌重達到4目甚至更多,那釣2目是雙餌都到底的情況。所以精確找底不建議使用重物,或者會用重物掛在下鉤,找底以後掛雙餌精確修正。
第五步:找口
我們釣2目,一餌到底一餌不到底,這種狀態是否適合當天的魚情,這個是未知的。所以這個釣2目,叫做預設釣目,最終釣幾目還是根據魚情來定。當漂相清晰,提竿中魚,這時候我們就叫做找到口了。此時可能是下餌躺底上餌觸底的狀態,具體哪種狀態無非是靈鈍的調整而已。空桿多,增加釣目釣鈍。上鉤中魚多,減少釣目釣稍靈一些。
第六步:微調
微調的原因是釣組或多或少都會吃水,釣組的重量有變化,會導致調目和釣目有變化,也會影響到魚口情況。比如說我們開始釣2目,一餌觸底一餌懸浮,中魚率不行,我們釣3目,一餌躺底一餌觸底的時候中魚率最高,我們最終是調四釣三。當釣組吃水變重,原本的調四目可能變成了調2目,原本釣三目,會因為釣組吃水變成了沒目數。調目和釣目的變化,也影響了雙餌在水底的狀態效果,導致中魚率的變化,所以垂釣一會後半水狀態下看看調目,重新修剪鉛皮到4目,這樣調漂才是比較准確的。微調過後就可以安安心心釣一整天了。
1、調目的降與升
首先要洗漂尾,拿一點誘餌,在漂尾上重復擦幾遍。這樣提高尾與水的「親和力」。能在必定程度上削減張力的效果。
2、淤泥與調釣
垂釣的是陳年老塘,淤泥比較厚的池子,拋竿之後,沒一會就呈現了魚泡,可就是沒有口。釣著釣著就深了,這是由於魚鉤陷入了淤泥里邊,魚吃不到餌,魚在水裡游動導致的,所以建議釣友能夠帶餌調2目3目釣3-4目,就再剪鉛皮,使水下的魚鉤往上升,直到鉤在淤泥之上。
3、調釣的靈與鈍
以釣鯉魚為例,一般常用的雙餌狀況,就是下鉤躺底,上鉤觸底,那麼下鉤躺底了,一切重量都壓在塘底,在雙鉤到底的前提下,上鉤躺底肯定是很鈍了,所以,靈鈍問題,牽扯不到下鉤,所謂的靈鈍在雙鉤到底的前提下,其實就是上鉤的靈鈍,而靈鈍就是餌料重量由漂承擔得越多,顯就越靈,同時由躺底承當得越多就越鈍,反之則靈。
注意事項
每次一調漂就會糾結到底調高釣低,調低釣高,還是調幾釣幾好,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說這樣調好,那樣調好。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以調四目釣兩目,每個人所使用的浮漂鉤子都是一樣的,但是使用的餌料卻不一樣。使用搓餌的可能是一鉤躺底,一鉤觸底;使用拉餌的可能是一鉤觸底,一鉤離底;使用蚯蚓紅蟲的,可能雙鉤都是離底。
這就是因為餌料比重不同。所以不管是調高釣底,還是調低釣高,並不能代表就是靈了或者鈍了,是靈是鈍鉤重、餌重都很關鍵。
⑺ 釣魚怎麼調漂和找底
如果你一尺單餌調漂,水深1米以內還可以釣到魚,如果水深3米以上這個方法就不能及時反應魚情的真假動作。簡單實用好操作的調漂找底方法分3步:
第一步,是把浮漂一擼到底,讓鉛皮座直接到底,觀察浮漂露出水面多少目,再加上子線的長度,把這2個的長度減去就是水深。
(7)簡單實用的調漂方法擴展閱讀:
通用調漂法3+1個程序:
1,確定一個適當的空鉤調目。例如5目。
2,掛單餌,看單餌調目。例如1目。
3,確定一個適當的釣目。例如2目〔一般在空鉤調目和單餌調目之間〕。
4,應變。例如,改變釣目為4目,釣組靈敏性降低而空鉤率減少。
⑻ 求最簡單快捷的釣魚調漂技巧
如何調漂?漂尖到鉤的距離不得超過水深。怎麽知道?很簡單:多在鉛皮座上繞一些鉛皮,把漂向鉤的方向移動到最小距離,拋入水中,漂沉到水中不見出來,提出,一點點剪去鉛皮,直到如圖中所示:漂尾露出水面四目。
工具/原料
以前用大雨傘的外包裝塑料袋(不能是折疊傘,太短,這里所說的是那種透明、上下有口的那種),只要把一端的一個口繫上,然後在裡面盛上水就能調漂。調完漂的水倒掉,把傘袋裝起來下次還用。
步驟/方法
一、選漂
在野釣的選漂上,底釣時最好選用細長硬尾的浮漂。(浮釣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漂)由於這種細長示標,自身可產生的浮力小,這樣對餌重的反應靈敏。容易感知鉤餌在水底狀態。其二可以在水深相差一寸上下時,有一定兼容性,且對釣組狀態影響不會太大。
二、調漂
野釣調漂,推薦大家將單餌調漂做為首選,即:半水掛單餌調平水。釣二目。這種調漂方法的好處時是,不論你拋鉤在不在同一釣點上,都能確保底鉤著底,上餌輕觸底。
反復試底找好釣點
浮漂調好後,不要急於垂釣,最好是掛稍重一點的餌,有意識的在你所選取的釣點上前後左右多拋幾竿。一方面可以做窩誘魚,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過打竿,摸清釣點水底的基本情況。找到最適合的停鉤的位置。如果大家細心一點,就算水底非常不平,但總能找到一塊相對平坦的地方,哪怕是很小。如亂石從中的一小塊沙地。斜坡上相對平緩一些地帶。這樣地方找到後,就要根據周圍的環境,確定幾個參照物進行定位。如在前方找個參照物,來確定拋竿的方向。再根據拋竿後收線的多少,或揚竿的角度來確定釣點的離岸位置。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做到定點了。
精調
一但釣點選定好了,那麼水深也就相對穩定了。這時我們再根據魚情來精細調漂。或是調鈍,或是調靈就方便多了。
釣魚啦
但無論你如何調漂,都要對鉤餌在水中的狀態做到心中有數。
根據的吃口來反正調漂
除了根據調目與釣目來判斷鉤分析外,我們還可以根據魚的吃口反應,來分析鉤餌在水中的狀態,在此大概做個歸納:
1、下頓多,鉤多懸,
2、上送多,鉤多沉。
3、滑漂多,浮力小。
4、抖動多,浮力大。
5、多雙尾,子線彎。
6、常耙魚,鉤在底。
7、多空竿,墜多輕。
8、漂常斜,有魚截。
注意事項
漂好壞,現在都是說靈敏度,做工,漆的質量,是不是精緻,和調漂沒多大關系。
漂好調,可應對魚情不好掌握。什麼時候用調4釣2,又是調5釣2,調6釣2,調6釣3,現在說調幾釣幾的都有,還有調平水釣2目的,漂苗也長,10好幾目的都有。調目越多,釣目越少越靈,反之越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