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分辨茶葉
教大家三招:看、聞、品飲,來辨別茶葉,學會這幾招你也可以成為辨茶高手。
一、看
1、看干茶
好的茶葉在沒有沖泡之前的干茶整體上是條索肥壯均勻,嫩勻厚實,沒有過多的碎末和雜質,如果粗細不一,顏色比較雜的就不是很好,有可能是拼配的茶葉。看完整體再看下干茶的乾燥程度,如果有點軟的,最好就不要購買了,然後看茶葉的葉片是否整潔,有沒有很多的茶梗、簧片、雜質,這樣的都不是上等的茶葉。最後根據不同品種的茶葉干茶外形進行挑選,如武夷岩茶就要挑選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狀的比較好。
2、看茶湯
茶葉沖泡後,不同的茶葉會呈現出不同的茶湯顏色,但是一般來說,凡是好的茶葉,湯色都是明亮、有光澤的。而且如果沖泡手法正確,從整個品飲過程中觀察茶湯的的變化也可以看出茶葉的級別。全程湯色穩定,漸漸變淡的為上,幾沖之後就突然變淡,非常不耐泡的為下,像這種茶湯顏色急劇變化的茶葉,可能是靠工藝拉升原料的,喝了不益身體健康。
3、看葉底
葉底是指茶葉沖泡後的樣子。茶葉在沖泡後,吸水浸潤而舒展開來,取舒展開的葉片放置於清水中,觀察葉片的柔韌性,是否質地柔軟。一眼望去整個葉底顏色統一,如果葉片上有灼傷的紅斑,就是製作工藝不太好。像武夷岩茶的葉底就要挑有韌性的,葉片展開是「綠葉紅鑲邊」的為上。將葉底瀝去水份後,觀察葉底的乾燥程度,放幾分鍾後迅速變乾的就沒還濕潤的好,這就和皮膚的鎖水功能類似啦。
二、聞
1、聞干茶
根據不同茶葉的品種香進行判斷,如綠茶就是清新鮮香,紅茶濃烈純正,花茶芳香撲鼻,烏龍茶馥郁清幽為好。
2、聞沖泡後的茶
茶葉沖泡後將被杯子送到鼻端,聞茶香,如果有蓋子的就聞蓋香和面香,首先要熱聞時沒有令人不悅的氣味,外加香氣濃郁純正,冷卻後掛壁持久的好,如果熱聞的時候有酸、澀、焦等異味,香氣復雜不持久的不太好。
三、品飲
茶湯的滋味豐富多彩,有一點共通的是茶葉與水的融合度越高越好。茶湯的滋味是茶葉的甜、苦、澀、酸、辣、腥、鮮等多種物質綜合反映的結果,如果他們的數量比例適合,就會變得可口回味無窮。茶湯的味道以微苦中帶甘為上,好茶喝起來甘醇濃稠,有活性;舍面發澀,嘴裡有黏膩感的就是有問題的茶葉。
當然辨別茶葉的能力還是需要長期的經驗,不斷的積累實踐,不能速成的,以上只是些簡單的一般規律,可以排除你的一些困亂
『貳』 辨別茶葉的品質有哪幾種方法
喝茶是很有講究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風格。從喝茶與健康的關系講,應注意以下幾點:
選購優質茶
欲購優質茶必須掌握一些鑒別茶葉質量的方法。一般採用的有外觀法、聞香氣、嘗滋味、看湯色等。
外觀法
茶葉的外觀法包括觀看茶葉的勻度、凈度、色澤、條索、老嫩等。質量好的茶葉,大小、長短較均勻整齊,下腳茶和粗茶占的比例少。茶葉中不應含有梗、片朴、籽、末等雜質,綠茶中以翠綠有光澤的為上品,枯黃或暗褐色的質量差;紅茶以烏潤色的為好茶,暗紅色的為次品,枯褐或灰褐色的質差。綠茶含有較多的白毫,紅茶含有較多的橙黃色芽尖,均為高級茶;花茶以淳綠油潤的質量好。茶葉的條索松緊與鮮葉茶老嫩有直接關系。鮮茶嫩者其條索緊結而結實質量好,鮮茶老者其條索粗而松,緊結光滑者為優;珠茶外形要圓結,越圓越細越重實者質量越好;扁形茶(如龍井、旗花、大方)要求扁平。光滑、挺直,片茶要求像瓜子形,成條者次之。
聞香氣
有干嗅和用水沏茶湯嗅兩種方法。干嗅就是用手抓一把茶葉,呵一口熱氣後放在鼻端聞茶葉的香氣是否純正,有無煙、焦、霉等不正常氣味。沏茶湯嗅,不同品種的茶又有各自特有的香氣。如綠茶清鮮雋永(尤如炒板栗香);紅茶濃烈純正;烏龍茶馥郁清幽;花茶芬芳撲鼻為上品。如果茶香淡薄,低沉而滯,有粗異氣味則為次品。
看湯色
湯色即茶水的色澤,不同品種、不同質量的茶湯色澤有別。一般綠茶湯色以清澈、嫩綠、明亮為優;紅茶的湯色以紅潤明亮為優;烏龍茶以橙黃或金黃明亮者為優;花茶以淺黃明亮者為優;緊壓茶以明亮濃者為優。
嘗滋味
茶葉的滋味有濃、強、鮮、甘、醇和苦、澀、淡、酸等。綠茶先感稍澀,而後轉甘,如含橄欖者為優;紅茶濃烈強鮮、醇厚甘甜者為優;烏龍茶兼有紅綠茶的甘甜醇厚的感覺;花茶以鮮靈可口者為佳;緊壓茶以滋味醇厚為佳。各類茶都以平淡、粗澀、有青草氣味的質量差。
看葉底
用沸水沖泡過的茶葉,稱葉底。葉底以細嫩、多芽、柔軟、肥厚、均勻、芽葉完整者為好茶,以粗老、多筋梗、瘦薄、混雜、斷碎的茶為質差。葉底色澤,綠茶以翠綠、黃綠、明亮一致的質量好;帶青張、晦暗有紅梗、紅葉者質差。紅茶的葉底以銅紅色、鮮明、均勻一致的質量好;枯暗和花青色者質差。烏龍茶以綠勻而微黃明亮者為好;褐暗而雜者質差。
『叄』 怎麼鑒別茶葉等級
審評茶葉的優劣,目前仍然以感觀為主,理化檢驗為輔。感觀審評鑒定法,是以人的視,嗅,觸覺等感官,視其外形,葉底和茶湯的色澤,嘗其滋味,嗅其香氣,綜合提出審評意見。理發審評鑒定法,是以各種儀器測定茶葉內含的水分,灰分,茶末比例和緊壓茶的含梗量。在審評中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紅茶,綠茶,花茶的審評
(1) 評干茶
1、整碎(勻度):將有代表性的樣茶二兩左右倒入審評盤中,雙手合盤循著一定方向旋轉數圈,使不同形狀的茶葉在盤中分出層次。粗大而輕飄的浮在上面,細小的沉在盤底,中段的茶葉比較均勻一致。中段茶越多,表明勻度越好。反之,上面的粗大茶和盤底的細小茶占的比例大,則勻度差。
2、條索:條索的松緊,粗細,扁圓,輕重與鮮葉老嫩有直接關系。緊結而重實的質量好,細而碎的質量差。珠茶要求細圓緊結。扁形茶要求扁平,光滑,挺直。
3、嫩度:茶葉的老嫩與茶葉品質有直接的關系。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芽尖和白毫含量多的嫩度高,品質好。
4、色澤:紅茶紅褐或烏褐油潤的質量好,枯褐或花黃的質量差;綠茶翠綠或銀灰色(俗稱起霜)有光的質量好,枯黃或暗褐的質量。紅茶含有較多的金黃芽尖,綠茶含有較多的白毫,均為高級茶。花茶墨綠色的質量好,枯黃色的質量差。
5、凈度:樣茶中帶有較多茶梗,葉柄,茶籽的,質量差。夾有雜質,如泥沙,草木葉,竹片的質量更差。正品茶不能含有雜質,副茶不能含有非茶類雜質。
6、干茶香:抓一把干茶,聞其香氣,辯別茶香高低,同時檢查有無霉,餿,煙,焦,酸味或其它異味。
(2) 開湯評茶 將混合均勻的樣茶取出三克(花茶應除去殘花)放入審盤中,用開水沖泡五分鍾,將茶湯倒入另一茶碗中,泡過的茶葉倒入盤中,從以下四個項目鑒別質量。
1、香氣:無異味並稍帶較高火侯的煙焦氣味為正常。
2、湯色:一般以濃厚明亮者為優,暗渾淡薄者較次。
3、滋味:濃厚醇和者為優,澀味很重者為次。
4、葉底:柔和鮮明者為優,粗硬者為次。
劣質茶的審評
茶葉由於採制過程中或保管不善等原因,產生煙味,焦氣味,酸,餿,霉以及其它異味和茶葉陳變等情況,均為次品茶或劣質茶。
煙氣(味)茶:茶在製作過程中由於烘炒時不注意或其它原因,使茶葉受到煙的污染,染上了一股煙氣,降低了茶葉的香氣。在評茶時,初聞有煙氣味,連續聞又嗅不出來,或稍有煙氣味。嘗滋味時又嘗不出來,屬較輕的煙氣(味)茶。熱聞時有一股較濃烈的煙氣,嘗滋味煙味也很濃。干看時,綠茶呈微黑枯綠欠潤的色澤,紅茶枯暗或烏不潤,屬嚴重的煙氣(味)茶。
焦氣(味)茶:茶葉在製作過程中,因火溫過高或翻拌不均勻,不勤,產生了焦氣。熱聞能嗅到,冷聞時不明顯,屬焦氣(味)較輕的茶,也稱摾匣鴆钄。干看茶葉頭斑點,綠茶呈枯色或灰色,紅茶色澤枯而無光,用手一摸即碎,聞時有一股較重的焦飯味或鍋巴味,葉底卷縮不展,帶有黑色斑點或焦條,焦片,焦末,屬焦氣(味)嚴重茶。
酸餿茶:一般發生在紅毛茶中。因發酵過度,乾燥不及時造成的。餿茶:在干聞時,有一股餿飯氣味。開湯後,仍有餿味撲鼻。無論是熱聞還是冷聞,都能嗅到,熱聞更明顯。
酸茶:熱嗅或干嗅,均能嗅到酸味。冷聞不明顯,嘗茶時總有一股酸餿的感覺。
霉爛茶:毛茶在初制過程中,因不太干或貯藏地點潮濕等原因,使茶葉內含有的水分增加,氣溫升高,發生霉變。輕度的霉變茶,干聞或熱聞時感到茶香不足,含有霉氣,冷嗅時不易嗅出。此情況,如復火加工,高溫烘焙後,尚可消除霉氣。嚴重的霉變茶,干看茶葉外形有霉花明顯結塊,呈霜白色或灰褐色。在投入樣盤旋轉時,有白灰飛揚。評嘗時,氣味很難聞。看湯色,紅茶呈暗黑,綠茶泛紅渾濁,並有粉狀浮游物漂浮湯面。此茶不能作為飲料,只可用於提取茶素原料。
陳變茶:凡隔年以上的茶都屬陳茶。其色澤枯暗不明,茶梗枯碎易斷,斷處呈枯褐色,茶籽枯縮,濕評熱嗅時有陳氣(俗稱冷氣),冷嗅不明顯。香氣較新茶差,大喲沉濁。綠茶變陳,葉底黃暗不明,水色泛紅。紅茶變陳,葉底紅暗不鮮艷,水色暗濁。
日腥茶:茶葉在陽光下照射後,染上日光氣味,稱日腥茶。日曬時間長,泡在杯內的茶有餿腥味,嚴重的會影響到香氣和滋味的內質變花。
變色茶:各種茶葉都有著不同的外形色澤,如矢去其獨特色澤,即為變色茶。綠茶變為紅葉紅梗的為變色茶。紅茶的色澤變為花青色的,輕者為正品茶,較重者為次品茶,嚴重者為劣變茶。
各種易味茶:茶葉被其它各渣帶有易味的物質傳染後,染有易味。輕者影響到茶葉的色香味,重者不能作為飲料。假茶的審評 非用茶樹之葉芽製成而以茶葉出售或飲用的,均屬假茶。茶葉的外形特徵及內含成分,均區別於其它植物。
鑒別假茶的方法是:觀察外形:將一片茶葉放在漂盤內,有水開沖泡十分鍾,待葉片全部展開後,仔細觀察,葉邊緣有顯著的鋸齒,齒上有腺毛,近葉基部鋸齒漸稀,葉基部一般呈三角形狀。一片上有明顯的網狀葉脈,主脈明顯,支脈不直射邊緣,並在葉片三分之二的地方向上彎,連接上一支脈,形成波浪形的葉脈。茶芽和嫩葉背面均有銀白色茸毛,嫩枝呈柱形,即是真茶,否則是假茶。
鑒別茶葉的組織形態:將可疑的茶葉放入百分之10的氫氧化鉀溶液內24 小時後,在放至5:2的水與三錄乙醛溶液中,退去色澤,用亞錄酸鈉充分漂白後,置於顯微鏡下,檢查海綿組織,含有草酸鈣結晶體和枝狀石細胞的是真茶,否則是假茶。測定茶素:選擇幾片可疑茶葉,搗碎放入試管中,加入耳0.5~1 毫升蒸溜水煮沸,待冷卻後,再加工0.5毫升錄,將試管劇烈振動,靜置分層,用細玻璃管吸取下層的少許錄仿液,置於玻璃片上晾乾後,放置顯微鏡下觀察,有針狀結晶的茶素為真茶,否則是假茶。錳的檢查:取少許可疑茶葉放入坩鍋內,灼燒成灰,用白金一端彎成小園圈,燒熱後蘸少量茶灰灼燒,有綠色的錳酸鈉即是真茶。再取少量灼燒灰裝入試管中,用稀硫酸溶解,加少量硝酸和少量二氧化鉛,靜置片刻,液體上部呈紫色(過錳酸)即可證明錳的存在,是真茶。
審評茶葉注意事項
1、頭腦冷靜,集中精力,認真細致,一絲不苟。
2、在評茶前應戒煙戒酒,不吃帶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生蔥生蒜,辣椒和糖果等,否則,會影響評茶時嗅覺的准確性和靈敏度。
3、在檢樣茶時,要將茶葉的上盤,中段,底盤和四周都檢到,使樣茶能有一定的代表性。檢樣有無代表性是准備地審評茶葉的基礎。
4、在沏茶時,干茶和沸水的用量要有一定的比例。紅,綠,花茶一般是3 克干茶用150 毫升沸水沖泡;副茶是2.5克干茶用150 毫升沸水沖泡;烏龍茶是6 克干茶用110 毫升沸水。按這個比例泡出來的茶湯,香氣較充分,滋味較濃厚,湯色較明顯。
5、對泡茶用水溫度和時間要掌握好,除緊壓茶外,其它茶泡茶用水以100度(攝氏)為宜,沖泡時間以5 分鍾為好。
6、在泡茶時選擇用水也很重要。因水質的不同,會直到影響到茶葉色,香,味的變化。化驗證明,以用含鈣鎂化合物很少的軟水沖泡為好。
7、審評茶葉的用具必須是專用的。其用具的規格大小,彥色形狀,品質質量都必須一致,否則,會影響茶湯色澤的准確性。
『肆』 怎麼區分綠茶和紅茶
綠茶葉又被稱為不發醇的荼葉。色調鮮艷,沖調過茶之後的湯色全是鮮綠色。綠茶較為合適做為本產品的原油茶樹新嫩芽做為原料應用。綠茶不象綠茶葉的口味那麼澀,由於在發醇的全過程里邊會把單寧酸給凝結起來。
流程鑒別方式
1,綠茶葉,別稱不發酵茶。以適合油茶樹新梢為原材料,經茶葉殺青、揉捻、乾躁等典型性加工工藝全過程做成的荼葉。其干茶顏色和沖調後的湯色、葉底以翠綠色主導調。
綠茶,以適合製做本產品的油茶樹嫩芽葉為原材料,經萎調、揉捻(切)。發醇。乾躁等典型性加工工藝全過程特製而成。以其干茶顏色和沖調的湯色以鮮紅色主導調。
紅茶和綠茶的味兒不一樣,綠茶由於在發醇全過程中把單寧酸凝結了,因此 不象綠茶葉那麼澀;而綠茶葉由於保存了芳香油的原因,因此 比綠茶香。
2,沖茶的水溫不一樣。高級綠茶,非常是芽葉鮮嫩的名綠茶葉,一般用80度上下的開水沖調。溫度太高非常容易毀壞茶中維他命C,咖啡因非常容易溶解,導致湯色變黃,味道較苦。飲泡各種各樣花草茶、綠茶、中低端綠茶葉,則要用90—100度的開水沖調,如溫度低,荼葉中合理成分溶解少,荼葉味淡,。
『伍』 什麼是古樹茶怎麼分辨好壞
古樹茶一般生長在海拔較高的茶山之上,樹齡一般超過300年,海拔較高,無人為因素,環境原始生態。且植株高大,樹干高、根系多,主幹及枝幹明顯,植株稀疏,產量低,不易採摘。
在辨別古樹茶方面,很多人都存在著誤區,往往根據葉底的大小厚薄來判斷,以為葉大葉厚就是古樹茶。其實,葉大葉厚跟古樹與否是沒有必然聯系的,而是跟茶種有關。茶樹有大葉種和小葉種,有厚葉型和薄葉型。市場常有人用大葉厚葉的台地茶,輕度揉捻,製成松拋條,充當古樹茶。說到底,辨別古樹茶,還是要通過口腔品飲、身體感受來辨別。
香韻
此為鑒別古樹茶的重要關鍵之一。不同的茶樹根系深度和土壤環境不同,攝取的養分也不同,香韻更是千差萬別,古樹茶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如易武的蜜香及細膩柔滑之湯,又如南糯山的果蜜香韻,剛柔並濟的完美茶性。一定要選擇香氣濃郁持久,具有獨特香韻,且香韻沉穩者。香韻沉穩就是在泡茶時,第一泡茶湯倒出後可聞其公道杯香韻,是否濃郁而下沉,台地茶是很難將此種香韻在公道杯中完美呈現的,香韻越沉穩就代表內質就越足。
甜度
這里的「甜」說的是入口後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現,千萬不能與回甘混為一談,古樹茶的甜味一般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蓋,當您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後,慢慢就能夠將各項滋味分離品味,即可領略。新茶客會很難品出。
茶湯
古樹茶茶湯多為金黃色,色澤通透明亮,而且這是當年早春茶的表現。湯是鑒別內質豐富度的關鍵二。茶湯粘稠感強,厚實度顯著,回甘生津既快又足,苦澀平和,化開速度快,活性足,持久性均能達20-30分鍾持續性:8-12泡後茶性依然穩定,後期陳香轉化速度快,收藏價值較高。台地茶如果內質不足,茶湯表現就會淡薄,這個感覺您可以仔細對比嘗試。
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為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體現都比較快,但持久度較差,一般6泡之後就開始減弱,古樹茶此項滋味體現比較穩定,快而持久。
苦澀
苦澀也是鑒別茶好壞的關鍵,苦澀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苦澀較重的茶只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茶樹齡較小,吸收土壤的養分較少,其他滋味表現較弱,苦澀就體現得尤為突出;另一種則為茶樹施肥,特別是尿素能迅速催長,但它會很快改變土壤結構,台地茶僅能吸收的淺層土壤里鹼性加強,所以就會造成苦澀增加; 根據這兩點原因可以告訴大家,苦澀絕對不是茶氣,也不是說茶很刺激,放久了就不刺激了;還有人說不苦不澀不成茶這些均為錯誤觀點,苦澀是原性,也可說成是茶的缺點;再教大家一招實用的鑒別方法,喝茶時留出一杯茶湯,冷卻之後再來喝,苦澀會加重,但茶香、回甘、生津,甜等都還在,這就是古樹茶內質豐富、茶性穩定的表現。
喉韻
喉韻是鑒別古樹茶的關鍵之三。喉韻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涼舒適感,此感會使您呼吸都尤為順暢,舒爽度較高,還有會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韻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時這種韻味會隨呼吸帶入口中,此時您會產生錯覺 「怎麼我的喉部也能嘗到甘甜」。喉韻的產生是因為茶品內質豐富,茶湯喝下時滋味會在喉部累加釋放,台地茶內質不足所以還沒有累加就已經釋放,所以不能形成喉韻,古樹茶在喝完茶後這種喉韻均能持續20-30分鍾之久,喉韻越久就代表內質越足。但如果要收藏,這還不夠,還得看茶體現出的兩性:持續性,穩定性。
持續性
簡單來說就是茶的耐泡度。生茶的投茶量一般是8克,精確稱重,泡法標准,使用器皿至少是瓷器蓋碗,玻璃公道杯,厚胎品茶瓷杯,泡茶時採用礦泉水,水第一次煮沸後保持小沸騰的狀態,一般我們採取電磁爐或光波爐燒水,可以保持持續沸騰,每泡開湯時間10秒即可,沖水下去時不直沖,而應順蓋碗邊緣均勻環繞慢慢加水,然後10秒左右後出湯,這樣的泡法您就能客觀能鑒別出每一泡湯水中的持續度。
在品飲時,如果發現上述滋味在任意一泡發生減弱時,證明此茶的持續度到達於此。相比較,普通台地茶的耐泡度會比古樹茶略差,6泡後滋味會明顯淡化。古樹茶一般能持續至8-10泡以上,較好者能持續至12泡以上。持續性決定了茶的穩定性,持續性越久,穩定性越高。通過持續性的鑒別就能得出茶性的穩定度,穩定度越高,就證明此茶的內質豐富,才有存放價值。
以上方法,是鑒別古樹茶的個人經驗之談,不一定全對,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分享經驗。其實,好的茶是不分古樹還是台地茶的,只是目前市場上古樹茶和台地茶的價格差別太大,而利益驅動之下,魚龍混雜者不在少數,作為消費者,必須具備點鑒別能力,方能少交點「學費」。
『陸』 茶葉有哪些鑒別方法
鑒別茶葉的方法:(1)外觀法:茶葉的外觀法包括觀看茶葉的勻度、凈度、色澤、條索、老嫩等。質量好的茶葉,大小、長短較均勻整齊,下腳茶和粗茶占的比例少。茶葉中不應含有梗、片朴、籽、末等雜質,綠茶中以翠綠有光澤的為上品,枯黃或暗褐色的質量差;紅茶以烏潤色的為好茶,暗紅色的為次品,枯褐或灰褐色的質差。綠茶含有較多的白毫,紅茶含有較多的橙黃色芽尖,均為高級茶;花茶以淳綠油潤的質量好。茶葉的條索松緊與鮮葉茶老嫩有直接關系。鮮茶嫩者其條索緊結而結實質量好,鮮茶老者其條索粗而松,緊結光滑者為優;珠茶外形要圓結,越圓越細越重實者質量越好;扁形茶(如龍井、旗花、大方)要求扁平、光滑、挺直,片茶要求像瓜子形,成條者次之。
(2)聞香氣:有干嗅和用水沏茶湯嗅兩種方法。干嗅就是用手抓一把茶葉,呵一口熱氣後放在鼻端聞茶葉的香氣是否純正,有無煙、焦、霉等不正常氣味。沏茶湯嗅,不同品種的茶又有各自特有的香氣。如綠茶清鮮雋永(尤如炒板栗香);紅茶濃烈純正;烏龍茶馥郁清幽;花茶芬芳撲鼻為上品。
(3)看湯色:不同質量的茶湯色澤有別。一般綠茶湯色以清澈、嫩綠、明亮為優;紅茶的湯色以紅潤明亮為優;烏龍茶以橙黃或金黃明亮者為優;花茶以淺黃明亮者為優;緊壓茶以明亮濃者為優。
(4)嘗滋味:茶葉的滋味有濃、強、鮮、甘、醇和苦、澀、淡、酸等。綠茶先感稍澀,而後轉甘,如含橄欖者為優;紅茶濃烈強鮮、醇厚甘甜者為優;烏龍茶兼有紅綠茶的甘甜醇厚的感覺;花茶以鮮靈可口者為佳;緊壓茶以滋味醇厚為佳。
(5)看葉底:用沸水沖泡過的茶葉,稱葉底。葉底以細嫩、多芽、柔軟、肥厚、均勻、芽葉完整者為好茶,以粗老、多筋梗、瘦薄、混雜、斷碎的茶為質差。綠茶以翠綠、黃綠、明亮一致的質量好,帶青張、晦暗有紅梗、紅葉者質差。紅茶的葉底以銅紅色、鮮明、均勻一致的質量好,枯暗和花青色者質差。烏龍茶以綠勻而微黃明亮者為好,褐暗而雜者質差。
『柒』 請教關於茶葉鑒別的一些基本知識
茶葉審評時一般可從茶葉的形狀、色澤、香氣、滋味、湯色等方面來鑒別。正常的茶葉應該具有該類茶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異種植物葉,不含非茶類物質,無異味、無異臭、無霉變。
條形茶的外形稱作條索。以緊細、圓直、勾齊、重實的為好;以粗松、彎曲、短碎、鬆散的為差。
鑒別茶葉的嫩度主要看芽頭多少、葉質老嫩及條索的光潤度。此外,還要看峰苗(用嫩葉製成的細而有尖峰的條索)的多少;一般以芽頭多、峰苗多、葉質細嫩為好;葉質老、身骨輕為次。
紅茶的光澤有烏潤、褐潤和灰枯的不同;綠茶的色澤分為嫩綠、翠綠、青綠、青黃等;光澤分光潤和乾枯的不同。紅茶以烏潤者為好;綠茶以嫩綠、光潤者為好。凈度以無梗、末和其他夾雜物的為好。
拿一撮茶葉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氣,使茶葉受微熱而發出香味,仔細嗅聞,用嗅覺來審評香氣是否純正和持久。可反復多嗅幾次,以辨別香氣的濃淡、強弱和持久度。此外,還可以嗅嗅茶葉的香氣是否正常,是否有煙味、焦味、霉味、餿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氣味。花茶還要看花香是否鮮濃持久。
取一小撮茶葉(3~5克),放入150毫升左右的茶杯中,用開水沖泡,並蓋上杯蓋。5分鍾後,打開杯蓋,先嗅杯中香氣,再看湯色、品嘗滋味,最後看茶葉的葉底。
(1)湯色 茶葉內含物被開水沖泡出的汁液所呈現的色澤稱為湯色。湯色有深淺、亮暗、清濁之分。一般以湯色明亮、純凈透明、無混雜為好;以湯色灰暗、渾濁者為差。紅茶以紅艷明亮者為優,綠茶以嫩綠色者為上品。
(2)滋味 茶葉經沸水沖泡後,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進入茶湯,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湯溫度降至 50℃左右時為最好。品嘗時,口含少量茶湯,用舌頭細細品味;從而辨別出滋味的濃淡、強弱以及鮮爽、醇厚或苦澀等。另將少許干茶葉置於口中慢慢嚼,細品其滋味。
(3)葉底 觀察杯中經沖泡後的茶葉的嫩度、色澤和勻度。還可用手指按壓,以判斷它的軟硬、薄厚和老嫩程度。優質茶葉的葉片鮮嫩,加工充分,水中浸出物多;因此茶湯色澤艷麗、澄清透明,無混雜;並且具有本品種茶葉的正常香氣,香氣清爽、醇厚、濃郁、持久、新鮮純正,沒有其他異味。紅茶湯以紅艷明亮、醇厚甘甜、喉間回味長、葉底鮮明為優。綠茶湯應碧綠清澈。烏龍茶湯應為鮮亮橙黃色,先感覺稍澀,而後轉甘,鮮爽醇厚,並具有翠綠而明亮的細嫩鮮葉,在葉底被面有白色毫毛。花茶湯應為明亮蜜黃色,滋味清爽甘甜,鮮花香氣明顯,葉底綠色均勻,稍帶黃色且明亮。
劣質茶葉的茶湯亮度差,色淡,略有渾濁。陳茶或霉變茶的茶湯無光澤,色暗淡,渾濁。香氣淡薄,持續時間短,無新茶的新鮮氣味,有的具有煙焦、發餿、霉變等異常氣味。劣質紅茶味淡、苦澀,無回味或回味短;葉底粗老,色澤發暗。劣質綠茶味淡、苦澀或略有焦味;葉底粗老、灰黃、破碎;若綠茶調青不及時或不徹底,還會出現紅葉或紅梗。劣質花茶味淡,回味短,葉底色澤暗褐,雜而不勻。
茶葉的新舊,品質不同,價值不同,鑒別新舊茶葉,主要掌握城下四要點:
一看 從茶葉外觀看,新茶新鮮,干硬疏鬆;陳茶緊縮色暗、柔軟、似受潮狀。從茶葉葉片看,泡開新茶葉上邊緣為鋸齒狀,齒上有腺毛,葉組織有星狀的酸鈣品體,茶葉背肌有絨毛,老嫩均勻,整碎的程度相當。但一二年的陳茶則緊縮暗軟,茶葉片形狀不清晰。從茶葉的光澤度看,一般干茶葉外觀有油光狀並且新鮮,顏色較好的為佳品,雜而不均為次品,偽劣的陳茶則色澤灰暗。從茶湯的顏色看,新茶沖泡的茶湯清澈。而陳茶茶湯則色澤灰暗淡濁,暗淡不明或成為褐色。
二摸 優質的新茶乾燥,用手一捏,葉片即碎,如果軟而濕重,一般不易捏碎,則為陳茶,優質新茶含水量一般在5.0%—8.0%之間。
三聞 新茶清香撲鼻,經沖泡後芽葉舒展。而陳茶則香氣低沉,芽葉萎縮。取一點茶葉放在手心上,用口呵氣,使茶葉受潮而散發出香氣。如果散發出紫香味、霉味、酸味、饅味等,則說明是陳茶或劣茶葉。
四嘗 味道是茶葉成分的綜合反映。新茶茶湯有強勁的濃郁的口感,醇和,久久不淡的鮮濃純正香味;而陳茶茶湯飲後不僅沒有清香醇和的感覺,甚至還有輕微的草味、苦澀味、酸味等異味。而有些不法商則噴灑「清香劑」等來欺騙消費者,因此在品嘗時應細心。
『捌』 如何鑒別真茶和假茶
真茶與假茶,一般可用感官審評的方法進行鑒定。即運用視覺、味覺等器官,對茶葉固有的色、香、形、味特徵,用看、聞、摸、嘗的方法,判斷茶葉的真假。
1、鑒別時,通常先用雙手捧起一把干茶,聞茶葉的氣味。凡具有茶葉固有的清香者,為真茶;凡帶有腥氣或其他異味者,為假茶。如果取少量茶葉用火灼烤,真茶與假茶的氣味更易識別。
2、其次,還可以從茶葉的顏色上來區別。抓一把茶葉放在白色的瓷盤上,攤開茶葉,細心觀察,若綠茶深綠、紅茶烏黑、烏龍茶烏綠,為真茶本色。若顏色雜亂而不協調,或與茶葉本色不相一致,即有假茶之嫌。
3、真茶有明顯的網狀脈,支脈與支脈相互聯系,呈龜殼狀,在三分之二的地方向上彎,形成波浪形,葉內隆起。假茶葉脈不明顯或過於明顯,一般為羽狀脈,直射邊緣,葉內平滑。真茶邊緣有明顯鋸齒,葉莖稀少,近葉柄莖部平滑無鋸齒。假茶葉邊緣有的有鋸齒,有的沒鋸齒。
4、如果聞香觀色還難以判斷,那麼,可取少量茶葉放入杯中,加入沸水沖泡,進行開湯審評,進一步從茶葉的色、香、形、味,特別是從展開的茶葉葉片上來進行識別。
5、雖然茶樹葉片的大小、色澤、厚度各不相同,並因品種、季節、樹齡、產地條件和茶業技術措施不同而有差異;葉片的形狀、葉緣、葉尖也因茶樹品種而有不同,但某些形態特徵,卻是各種茶葉所共有,而其他植物所不具備的,這是區別真茶與假茶的主要依據所在。
(8)古代茶葉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假茶是相對真茶而言的。假茶用類似茶樹新梢的其他植物的芽葉,做成形如茶葉的樣子,冒充茶葉銷售的。目前已發現的有用柳樹芽葉、桑樹芽葉、冬青芽葉、女貞樹芽葉、金銀花芽葉等製成的假茶。
這種假茶,一般還比較容易識別,但不法人員往往將假茶原料混雜在真茶原料中一起加工製作,這種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茶葉,就增加了辨別真假茶的難度。
但是,必須說明的是,有一些茶雖然也不是用茶樹芽葉製成的,例如用羅布麻芽葉製成的羅布蔴茶,用人參芽葉製成的人參茶,用桑樹芽葉製成的桑茶,以及柿葉茶、枸杞茶、杜仲茶、甜葉菊茶等;
還有一些茶,它們之中雖然有茶,但卻摻雜著數量不等的葯用植物的芽葉,如減肥茶、抗衰老茶、糯米香茶、保健茶等等,以上這些茶,雖是非茶之「茶」,或者是根據中葯學的理論配製而成含茶之「茶」,與通常意義上的茶有一定區別,但不可與假茶混為一談。
『玖』 如何鑒別真假茶葉
以下資料來源於網路經驗,供你參考網頁鏈接
市場上的茶葉質量問題不少,還有許多假冒偽劣茶常讓消費者上當,下面介紹茶葉的一些辨別技巧,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