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辨別金子最簡單的方法
1、掂重量法
鑒定黃金真假最快的方法之一就是掂重量,黃金與其他貴金屬的比重大約在19比32,因此黃金是重於銀,銅,鉛等金屬的。
同樣體積的黃金比白銀重四成以上,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因此黃金飾品拿在手中應該有沉墜之感,假冒的黃金飾品會感覺輕飄飄,當然了,這種方法不適用於鑲嵌寶石的黃金飾品使用。
2、看顏色法
黃金首飾的純度越高,顏色就會越深。我們可以根據下列色澤確定黃金的大體成色:
顏色呈現深赤黃色的黃金純度在95%以上,呈淺赤黃色的純度在90--95%,淡黃色的純度在80--85%,青黃色的純度在65—70%,色青帶白光純度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純度就不到50%了。
通常人們所說的七青、八黃、九赤都可作為鑒定黃金真假的參考。
鑒定黃金真假最快的方法就是以上介紹的掂重量法和看顏色法,當然了,我們還有很多其他快速的方法可以鑒定黃金的真假,建議多加了解,多加比較。
3、磁鐵測試
這是個簡單的測試,但它不是一個充分的證明,證明是否是真金。你可以找一個強力磁鐵來做測試。
黃金不是含磁金屬,如果你的產品被磁鐵吸引,那足以證明這個產品不是黃金。但是不能因為你的產品對磁鐵沒反應,就能證明它是黃金,因為非磁性金屬還有很多。
4、咬測試
大家都看過電影,挖礦者咬一下金子來測試它。也看到當奧運健兒獲得金牌時會咬一下他們的「黃金」勛章,這個測試是多麼的簡單。
輕輕咬一口,檢查你的咬痕,如果咬痕越深,黃金的純度越高。
(1)最簡單判斷是否純金的方法擴展閱讀:
1、黃金是否有白色亮點
用料剪將金條或金首飾剪斷,用放大鏡觀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點,由於黃金和銥無法融合在一起,則表示該黃金中摻有銥。
2、測比重。
先用天平測量一塊純金條的重量,接著把金條放入量杯,倒水淹沒金條。再把被檢測的金條放入量杯,觀察水的刻度是上升還是下降,只要發生變化,即說明該金條不是純金。但如果是金首飾,此法就不適用,因為金飾品裡面有空氣。
3、真金不怕火煉。
把金條或金首飾放在火上燒一會,觀察其變化。由於銥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發生氧化反應,故純度不夠的金條會變灰;而純金經過火烤後顏色會紅得發亮。不過,此法對首飾可能有一定破壞。
⑵ 怎麼用簡單的方法來判斷是不是黃金!
稱重,真金拿在手上有落的感覺,假的很輕;嘗試質地並在火上燃燒。真的會保持原色,假色會變;測量磁鐵,真金不會被磁鐵吸引,仿品會被磁鐵吸引。稱重方法可以區分黃金的真偽,因為同樣體積的黃金通常比其他貴金屬重。黃金與其他金屬的比例約為 19:32。拿在手上,真金應該有墜落的感覺,而仿金是輕飄飄的。測試紋理鑒別黃金的最簡單方法辨別黃金還可以測試它的質地。真金不怕火。把金放在火上一會,真金會保持原來的顏色,不會變色,而仿金一經燒就容易氧化變色。
拓展資料:
1、鑒別黃金的最簡單方法磁鐵測試也可用於識別黃金。金是一種非磁性金屬。把磁鐵放在黃金上,真金不會被磁鐵吸引,而仿金會被磁鐵吸引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簡單易行的鑒別黃金首飾真偽的具體方法,介紹如下:火燒法:「真金不怕火」。首飾經高溫燒製冷卻後,金仍呈金黃色,不變形。這就是「火怕真金」的說法。如果它變成黑色,則它不是真正的黃金或其他金屬。目測法:黃金有耀眼的紅黃。它們的光澤和顏色經久不衰。顏色越低,顏色越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七綠八黃九紅」。用其他金屬誤稱的黃金首飾可以從其顏色識別。耳聽法:聽聲音,辨別成分。如果首飾從高處自然落下,發出「咔嚓」的聲響,有沒有韻律和彈性的聲音,就是純度高的黃金。如果音調深、韻長、彈性大,說明其成色不高,首飾中其他金屬的成色較多。手動稱重法:用手稱重。黃金的比重為19.3,遠高於銀、銅、錫等金屬。通過重量對比,我們可以辨別黃金首飾是否與其他金屬仿冒,因為同樣體積的黃金比銀、銅、鋁等重很多咬牙法:黃金硬度低,比較軟。用牙齒咬的話,會有痕跡。其他仿金沒有這個特性,而且金的成色越高,越柔軟。
2、外觀檢查,查看金的官方標志。它們一般刻有999或990,或10K、18K、22K、24K。 10k以下不要考慮,因為含金量太低了。如果你用放大鏡看,你會看得更仔細。古代黃金首飾不會有明顯的官方純度標記。當然,假金飾品也會有官方標志,需要進一步檢查。尋找明顯的變色。檢查黃金錶面的磨損區域,通常在黃金產品的邊緣,並檢查那裡的變色。如果金色逐漸消失,變成另一種顏色,則產品只是鍍金。
⑶ 怎麼辨別黃金的純度
1、電子測金器鑒定
測金器是檢測純金,K金,鉑金,鈀金,白銀等貴金屬純度的高精密儀器,常有密度法測金儀和熒光光譜測金儀之分。密度法測金儀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來判讀未知金屬物質密度是否和自然界貴金屬固定密度相吻合,從而初步判斷出未知金屬的種類。
而熒光光譜測金儀亦稱XRF,設備其分析方法,是具有一定能量解析度的X射線探測器同時探測樣品所發出的各種能量特徵X射線,探測器輸出信號幅度與接收到的X射線能量成正比,利用能譜儀分析探測器輸出信號的能量大小及強度,對樣品進行定量,定性分析。
2、試金石測試法
試金石比對法是利用已確定成色的金牌和被測樣品在試金石上磨道,通過對比磨道留下的顏色可確定樣品的成色。
3、燒熱法
純金→光亮、金黃色;合金→亞光、黑色;鉑金→保持白銀色;白色K金→灰色或黑色的氧化物。但是有前提條件,要用1000度以上的火焰燒。
4、硝酸測試法
硝酸檢驗是辨別黃金真偽的好辦法。不過由於該試驗用到的硝酸不易獲得,而且在家裡做這樣的試驗也比較危險,如果使用這種方法鑒定時,應注意安全。
如果滴酸處呈現綠色,那麼這件金器要麼是普通金屬製成的,要麼是鍍金的。如果滴酸處呈現金色,那麼就是鍍金銅。如果滴酸處呈現牛奶色,就是鍍金銀。如果滴酸處沒有任何反應,那麼這件金器就是真的。
5、刮瓷盤法
這是一種使假金原形畢露的好辦法,不過金器可能因此被刮壞。用金器刮瓷盤,如果瓷盤上留下黑色刮痕,金器就不是真金,如果刮痕是金色,就是真金。
6、磁鐵吸引法
用磁鐵去吸金器。黃金不是磁性金屬,但是鐵、鈷、鎳能被磁鐵吸引,如果黃金中摻有一定量的這三種金屬,的確能被磁鐵吸引。但是吸不住並不代表就是純金。因為可能含有其他金屬(不被磁鐵吸引的金屬),或者裡面摻的鐵鈷鎳太少。吸不住的不一定是純金,吸得住的一定是假的。
⑷ 怎樣識別黃金真假
1
看色澤
根據黃金的不同光澤和顏色即可大體區分純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黃色(黃紅色)為佳,成色在95%以上;正黃色成色在80%左右;青黃色成色在 70%左右;黃色略帶灰色成色在50%左右。故有口訣為「七青八黃九五赤、黃白帶灰對半金」。若對長時間的黃金首飾來說,則有「銅變綠,銀變黑,金子永遠不變色」的說法。
2
掂重量
黃金比同體積的銀、鉛、錫重一倍左右。真金拿在手上有墜手感,而銅或其它只有重感而無墜感。
3
聽聲音
成色高的黃金首飾受敲擊或往硬地拋擲時,發出「噗嗒、噗嗒」的沉悶低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K金有音韻、有聲、有彈力,彈力越大、音韻越尖越長者,成色越差。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餘音,落地後跳動劇烈。
4
折硬度
成色高的黃金,用大頭針或指甲刻劃均可留下痕跡。97%以上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後,彎折處出現皺紋,也叫魚鱗紋;95%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感覺硬,魚鱗紋不明顯;90%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很硬,沒有魚鱗紋;含雜質較多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即斷;如為生金製作,彎即斷,斷面有明顯的砂粒狀。用此法時應考慮到首飾的寬窄與薄厚,厚的、寬的就硬些,薄的、窄的就軟些。
5
用試金石鑒定成色
利用已確定成色的金和被試首飾在試金石上磨道,通過對比顏色,確定黃金首飾成色。此法應在自然光和日光燈下進行,不能在直射的太陽光線和白熾燈下進行。
在以往人們常用試金石來測定金的大體含量,試金石是一種含炭質的石英和蛋白石等混合黑色礦物,將黃金在試金石上面劃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大致成色。純金:發亮的深黃色、濃黃色;含銀金:色淺變微帶炎綠色;含銀大於25%的金:土白色;含銅的金:顏色加深,呈紅色色調;含銀銅的金:黃色;含鋅、同、鎳的金:白金色。
6
用酸點
在試金石上分別磨出被鑒定首飾和對比的黃金,用玻璃棒點試硝酸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學性質穩定,不與酸反應,故顏色不變。若非金或非純金,金道則消失或起變化。變化規律是「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視其金道消失情況,比較對比就可確定黃金首飾成色。
7
用火燒
用火將要鑒別的飾品燒紅(不要使飾品熔化變形),冷卻後觀察顏色變化,如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則不是純金。一般成色越低,顏色越濃,全部變黑,說明是假金飾品。真的燒紅後即淬入水中,色澤不變。真的遇火不變色,假的不耐火,變成黑紫色,不光亮
⑸ 金子怎麼用最簡單的方法辨別真假
1、辨色澤
俗語說,黃金是「七青、八黃、九紫、十赤」,因其含有雜質種類和成份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色澤。
行家認為,含金七成其首飾呈黃中帶青,含金八成呈黃色,含金九成呈黃中透紫,含金十成呈赤色。純金質較軟,一般不用來做鑲嵌類首飾,所以,凡鑲嵌類金飾自稱24K,肯定有詐。
2、掂輕重
黃金的比重為19.3g/cm3,成色與比重關系較大,比重接近19.3時,含純金越高。比重18.5時,含金95%,17.8時含金90%,余類推。
只要測出比重便可知首飾的成色,但一般卻可掂於手中,若略有沉甸感的就可感知了,因為同樣的重量的其它金屬,如銀、銅、錫、鉛等重量是不一樣的。
體積同樣大小的黃金與其它金屬比較,白銀占黃金重量的45%,銅佔46%,錫佔38%,鉛佔59%。可見黃金體小質重,若放於掌心顛試,有沉墜感。對笨大而又輕飄的飾品應警惕,認真辨別是否偽品或半偽品。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出售的金首飾中,許多是亞金製品。所謂亞金,實際上是一一點金的成分也沒有。它是由銅、鋁、鎳等金屬製成的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不變色等特點。
3、見音韻
成色高的首飾,擲於水泥地上會有沉悶的叭嗒聲,並有聲而無韻,無強力,俗稱死聲。相反,成色低的金飾,拋在水泥地上有韻且聲響尖長,並稍有回跳。
4、試軟硬
金首飾的成色越高越柔軟,越無彈性,真金用牙咬或針劃都會有輕痕,以手摺無斷紋,且火燒(不是極高溫)後不會變色。成色低的、假的則相反。
5、拋摔法
真金拋在桌面、地面上發出「噗嗒」之聲,假的或成色差的則發出尖亮、清脆之聲。
6、查看蓋印標記法
正規生產廠生產的金飾品,都蓋含金量和生產產標記,如蓋24K、14K等。如無標記者,一般都是偽品。
(5)最簡單判斷是否純金的方法擴展閱讀:
黃金(Gold)是化學元素金(化學元素符號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
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⑹ 通過什麼方法來辨別黃金的真假
辨別黃金的真假可以參考下面幾種方法:
1、看色澤
根據黃金的不同光澤和顏色即可大體區分純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黃色(黃紅色)為佳,成色在95%以上;正黃色成色在80%左右;青黃色成色在 70%左右;黃色略帶灰色成色在50%左右。故有口訣為「七青八黃九五赤、黃白帶灰對半金」。若對長時間的黃金首飾來說,則有「銅變綠,銀變黑,金子永遠不變色」的說法。
2、掂重量
在以往人們常用試金石來測定金的大體含量,試金石是一種含炭質的石英和蛋白石等混合黑色礦物,將黃金在試金石上面劃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大致成色。純金:發亮的深黃色、濃黃色;含銀金:色淺變微帶炎綠色;含銀大於25%的金:土白色;含銅的金:顏色加深,呈紅色色調;含銀銅的金:黃色;含鋅、同、鎳的金:白金色。
⑺ 鑒定金子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1、觀察法
通過仔細查看金飾是否具備真金的特徵。
尋找官方標志。標志上會註明黃金的純度(1-999或者0.1-0.999)或克拉數(10K、14K,、18K、 22K或24K)。可以藉助放大鏡更好地觀察。但年代久遠的金器上的標志可能會磨損掉,另外假金也可能有標記,因為需要進一步驗證。
看金器是否有褪色。檢查金器容易磨損的地方(尤其是邊緣)是否有褪色現象,這一點很重要。如果金器上有褪色現象,且褪色部分顯露出其他金屬的顏色,那麼你的這件金器可能只是鍍金的。
2、啃咬法
一般並不推薦這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因為這可能會對牙齒造成損傷。另外,由於鉛比黃金還軟,所以鍍金鉛上也會留下咬痕,造成鑒定失誤。要適當用力咬一下金器。看金器上是否有咬痕。理論上來說,真金被咬以後是會留下咬痕的,咬痕越深,黃金純度也越高。
3、磁鐵吸引法
用磁鐵去吸金器。黃金不是磁性金屬,所以如果磁鐵能吸引金器,它就是假的。但是,單單不能被磁鐵吸引這一點還不能證明這件金器就是真的,因為它也可能是其他非磁性金屬製成的。
4、刮瓷盤法
這是一種使假金原形畢露的好辦法,不過你的金器可能因此被刮壞。找一個未上釉的瓷盤。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到商店隨便買一件瓷器。用金器刮瓷盤。如果瓷盤上留下黑色刮痕的話,你的金器就不是真金,如果刮痕是金色的話,就是真金。
5、硝酸檢驗法
硝酸檢驗是辨別黃金真偽的好辦法。不過由於該試驗用到的硝酸不易獲得,而且在家裡做這樣的試驗也比較危險,所以在家裡運用的難度較大。如果使用這種方法鑒定時,應注意安全。
⑻ 鑒定黃金最簡單的方法
鑒別黃金:
黃金飾品的鑒別
鑒別黃金需要有一定的經驗。這里只簡單地介紹一些鑒別方法。
(1)看顏色: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越深。在沒有對金牌的情況下可按下列色澤確定大體成色(以青金為准則。所謂青金是黃金內只含白銀成分);深赤黃色成色在95%以上,淺赤黃色90--95%,淡黃色為80--85%,青黃色65-70%,色青帶白光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說的七青、八黃、九赤可作參考。
(2)掂重量:黃金的比重為19.32,重於銀、銅、鉛、鋅、鋁等金屬。如同體積的黃金比白銀重40%以上,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黃金飾品托在手中應有沉墜之感,假金飾品則覺輕飄。此法不適用於鑲嵌寶石的黃金飾品。
(3)看硬度:純金柔軟、硬度低,用指甲能劃出淺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黃金飾品比成色低的柔軟,含銅越多越硬,折彎法也能試驗硬度,純金柔軟,容易折彎,純度越低,越不易折彎。
(4)聽聲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拋擲,會發出叭噠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餘音,落地後跳動劇烈。
(5)用火燒:用火將要鑒別的飾品燒紅(不要使飾品熔化變形),冷卻後觀察顏色變化,如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則不是純金。一般成色越低,顏色越濃,全部變黑,說明是假金飾品。
(6)看標記:國產黃金飾品都是按國際標准提純配製成的,並打上戮記,如「24K」標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標明「18K」字樣,成色低於loK者,按規定就不能打K金印號了。目前社會上不法分子常用製造假牌號、仿製戳記,用稀金、亞金、甚至黃銅冒充真金,因而鑒別黃金飾品要根據樣品進行綜合判定來確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⑼ 鑒別黃金真偽的簡單方法有哪些
辨別摻假
1、黃金是否有白色亮點
用料剪將金條或金首飾剪斷,用放大鏡觀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點,由於黃金和銥無法融合在一起,則表示該黃金中摻有銥。
2、測比重。
先用天平測量一塊純金條的重量,接著把金條放入量杯,倒水淹沒金條。再把被檢測的金條放入量杯,觀察水的刻度是上升還是下降,只要發生變化,即說明該金條不是純金。但如果是金首飾,此法就不適用,因為金飾品裡面有空氣。
3、真金不怕火煉。
把金條或金首飾放在火上燒一會,觀察其變化。由於銥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發生氧化反應,故純度不夠的金條會變灰;而純金經過火烤後顏色會紅得發亮。不過,此法對首飾可能有一定破壞。
專業鑒定機構一般通過兩種方式對金、銀製品進行鑒定,一種是無損檢測,即通過光譜等物理法鑒定,對商品不造成任何外觀上的影響;第二種則是有損檢測,將商品切面提取物質進行化學鑒定。我國對於足金的含金量要求是990‰,千足金則是 999‰,甚至還有 999.9‰的高純度金。
9999金必須採用化學法鑒定,其餘可用物理法。由於「金無足赤」,純度再高的金條、金飾都含有雜質,因此,只要含金量達標,國家對於雜質內是否含有鎢、銥等元素並未作出明確規定,並不是說金條內含有鎢、銥等元素就是不合格的,關鍵還是要看最後的含金量。
⑽ 如何辨別黃金是真的還是假的有幾種方法
看印字,如果是黃金首飾產品,每件都會有黃金,或者千足金的印字,這是國家規定的黃金首飾需要列印字,主要是去正規的首飾店購買,加上看印字,一般肯定是真的。但有一個問題,就是含金量能否達到黃金的要求,並不明顯,這種方法只能靠正規的珠寶店。黃金的密度是19.32,所以一點點,就有重的感覺,假的就不重,如果一個黃金飾品看起來很大,感覺有10克,但只有1、2克,那麼這個黃金飾品就可能是假的,這個方法是根據經驗,不懂的人就不要用這個方法。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