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叢毛菌鑒別方法

叢毛菌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8 03:35:12

⑴ 細菌菌毛的分類

細菌的「毛」吧,有三種:
1.鞭毛:鞭毛的著生方式有一端生、兩端生、周生、側生,俺鞭毛的著生方式將細菌分為分為單端鞭毛菌,端生叢毛菌,兩端鞭毛菌和周毛菌。
2.菌毛
3.性毛,又稱性菌毛
也有認為菌毛按功能分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⑵ 所有的細菌都有鞭毛嗎

不是,鞭毛是屬於細胞的特殊結構,有的細菌有,有的細菌沒有。
長在某些細菌菌體上細長而彎曲的具有運動功能的蛋白質(鞭毛蛋白具有較強的抗原性,可藉此進行細菌的鑒定和分型)附屬絲狀物。
鞭毛的長度常超過菌體若干倍。少則1-2根,多則可達數百根。具有鞭毛的細菌大多是弧菌、桿菌和個別球菌。鞭毛在細胞表面的著生方式多樣:主要有單端鞭毛菌、端生叢毛菌、周毛菌和兩端鞭毛菌等。
(2)叢毛菌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鞭毛的數目及位置可將鞭毛菌分為四類:即周毛菌、叢毛菌、雙毛菌、單毛菌。
鞭毛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一種彈性纖維蛋白(鞭毛蛋白)。鞭毛具有特殊的抗原性。也可根據鞭毛的數目、部位及抗原性對細菌鑒定和分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鞭毛

⑶ 叢菌的簡介

叢菌
[別名] 蟲菌、樹從(叢)菌、松菌、松毛菌、鉚釘菇注①。
[分布地區] 生長於溫帶,亞熱帶地區。中國主要分布地區有:西南,東南地區。如四川,雲南,湖南,廣東,福建等省,基本在湖南湘西最多。
[成熟時間]一年中只有4月和9月的雨後才會有。
[基本特徵] 叢菌喜陰潮濕的地方,一般生長在灌木叢中或大樹的底下。
[基本形態]形如傘狀,肉紅色,單株生長,大小如香菇。是無公害的野生食用菌。注①:請區分清楚叢菌與樅菌、鉚釘菇與血紅鉚釘菇

⑷ 肽聚糖亞單位組成,陰性菌與陽性菌有何不同

肽聚糖 (peptidoglycan)又稱黏肽 (muco peptide),是細菌細胞壁所特有的物質。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的肽聚糖是由聚糖鏈支架、四肽側鏈和五肽交聯橋三部分組成的復雜聚合物(圖1—5B)。聚糖鏈支架由N—乙醯葡糖胺和N—乙醯胞壁酸通過β—1,4糖苷鍵交替連接組成。四肽側鏈依次由L—丙氨酸、D—谷氨酸(或D—異谷氨醯胺)、L—賴氨酸、D—丙氨酸所組成,均聯接於胞壁酸。五肽聯橋由5個甘氨酸組成,交聯於相鄰兩條聚糖鏈支架的四肽側鏈上第一條第3位L—賴氨酸及第二條第4位D—丙氨酸之間,於是構成十分堅韌的三維立體。
細菌學概論
細菌是一類有獨特細胞壁,並以二分裂方式進行無性繁殖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
第一節 細菌(bacterium)的形態,結構與分類
一,細菌的大小和形態
細菌的大小(Size of Bacteria)
微米(μm)
球菌coccus
桿菌bacillus
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細菌的形態與排列(Shape of Bacteria)
staphylococci葡萄球菌
streptococci鏈球菌
Vibrios
弧菌
tetrads四聯球菌
diplococci雙球菌
Basic shapes and arrangement
of the bacteria
bacilli
桿菌
diplococci雙球菌
Spirillum 螺菌
基本形態
(1)球菌包括:雙球菌,鏈球菌,四聯球菌和八疊球菌
彩圖1 葡萄球菌(革蘭染色)
彩圖2 鏈球菌(革蘭染色)
彩圖3 肺炎球菌(革蘭染色)
(2)桿菌:在細菌中種類最多
彩圖6 痢疾桿菌(革蘭染色)
彩圖11 結核桿菌(抗酸染色)
(痰塗片)
(3)螺形菌包括:弧菌,螺菌
螺形菌 (spiral bacterium)
弧菌
螺菌
彩圖7 霍亂弧菌(革蘭染色)
特殊形態
個別類型的細菌在適宜環境條件下所呈現
的特殊形態 如柄桿菌和球衣細菌
不規則形態
環境條件的改變可導致細菌的基本形態發生變化,出現不規則形態

如出現梨形,氣球形和分枝形等
細菌的結構(Structure of Bacteria)
細菌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質
細菌的特殊結構:
莢膜,鞭毛,菌毛,芽胞
細胞壁( Cell Wall)
位於菌細胞的最外層,包繞在細胞膜的周圍.組成較復雜, 並隨不同細菌而異.
用革蘭染色法可將細菌分為兩大類,即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
細胞壁的主要功能
保護細胞
維持細菌的基本形態
為細胞的生長,分裂和鞭毛運動所必需
有一定的通透性和機械阻擋作用
與細菌的致病性,抗原性和對某些葯物及噬菌體的敏感性有關
肽聚糖(peptidoglycan)
革蘭陽性菌
聚糖骨架,四肽側鏈,五肽交聯橋
三維立體結構,堅固
15~50層
革蘭陰性菌
聚糖骨架,四肽側鏈
二維平面結構,疏鬆
1~2層
N-乙醯葡糖胺
N-乙醯胞壁酸
β-1,4糖苷鍵
共有組分
溶菌酶作用位點
青黴素作用位點
特殊組分
革蘭陽性菌
磷壁酸(teichoic acid)
由核糖醇或甘油殘基經
磷酸二酯鍵互相連接
而成
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Wall teichoic acid
(LTA)
磷壁酸的生理功能
磷壁酸中的磷酸基團可以結合一些陽離子
構成細胞壁的表面抗原成分
作為噬菌體吸附的特異性受體
調節細胞內自溶素的活力,防止細胞因自溶而死亡
增加細菌的黏附性,與致病性有關
革蘭陰性菌(特殊組分)
外膜(outer membrane)
脂蛋白
脂質雙層
脂多糖LPS
LIPID BILAYER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1)脂質A
為一種糖磷脂,由D-氨基葡萄糖雙糖組成的基本骨架
內毒素毒性與生物學活性成分
無種屬特異性
(2)核心多糖
位於脂質A的外層
有屬特異性
(3)特異多糖
最外層,由數個至數十個低聚糖(3~5個單糖)重復單位所構成的多糖鏈.
是革蘭陰性菌的菌體抗原(O抗原),具有種特異性
脂多糖(LPS)的主要功能
由於帶有負電荷,可以吸附陽離子,與磷壁酸的作用相似
類脂A對機體具有致熱作用,又稱熱原質,是革蘭陰性菌內毒素的主要組分
可以通過對特異性多糖的差異對一些革蘭陰性菌進行血清學鑒定
可以作為噬菌體的吸附位點
革蘭氏陽性細菌與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結構對比
僅1~2層
可多達50層
層數
占胞壁的 5~20%
占胞壁的50~80%
含量


磷壁酸


外膜
佔11 ~ 22%
佔1 ~ 4%
脂類含量
佔15~20%
約佔45%
糖類含量
二維網狀結構
三維空間結構
結構類型
側鏈間以肽鏈交聯
側鏈間以五肽橋交聯
交聯方式
聚糖,四肽側鏈
聚糖,四肽側鏈,五肽交聯橋
組成
_
_
肽聚糖
較疏鬆,10~15nm
堅韌,20~80nm
強度,厚度
革蘭氏陰性細菌
革蘭氏陽性細菌
細胞壁結構
G+ 菌與G- 菌的差別及與細胞壁的關系
項目 革蘭陽性菌 革蘭陰性菌 細胞壁的關系
染色性 紫色 紅色 對酒精的通透性
抗原性 主要為磷壁酸 主要為外膜 化學組成不同
毒性 無內毒素 有內毒素 陰性菌細胞壁成分
對青黴素的作用 有效 無效 作用部位 五肽交聯橋
對溶菌酶的作用 有效 有效 作用部位為聚糖骨架
N-乙醯葡糖胺
N-乙醯胞壁酸
β-1,4糖苷鍵
溶菌酶作用位點
青黴素作用位點
作用於細菌細胞壁的抗生素及酶
細胞壁缺陷的細菌
支原體
細菌L型
原生質體
球狀體
上述四種細胞壁缺陷細菌物共同特徵是對環境因素的影響十分敏感,其敏感度為:原生質體>球狀體>L型細菌,易於導入外源性遺傳物質,因此遺傳育種及進行細胞融合常用原生質體作為基礎研究材料
細菌L型(bacterial L form)
概念:某些葯物作用於細菌,可抑制的肽聚糖的合成或破壞細胞壁的結構,在高滲環境下,細菌仍可存活,成為細胞壁缺陷型
形成條件:溶菌酶,青黴素,膽汁,溶葡萄球菌素,抗體,補體等
生物學特性:多形性,革蘭陰性,高滲培養,生長緩慢,荷包蛋樣菌落,可回復
A.Colony of normal bacteria
B.fried egg colony of L-form bacteria
C.Granular colony of L-form bacteria
D.filamentous colony of L-form bacteria
與醫學的關系:
致病性,常引起慢性和反復發作的感染
細胞質膜(cell membrane)
或稱胞質膜
細胞壁內側,包繞細胞質
化學組成:磷脂,蛋白質,不含膽固醇
親水性極性頭朝外排列,疏水性的非極性尾朝內排列,形成 高度定向性的雙層磷脂分子,蛋白質分子鑲嵌其間,並做側向運動
形成液態鑲嵌結構模型
中介體(mesosome)是部分細胞膜內陷,折疊,捲曲形成的囊狀物,多見於革蘭陽性細菌
細胞質膜的功能
功能: 主動運輸
滲透屏障
呼吸作用
生物合成
形成中介體(有擬線粒體之稱)
細胞質(cytoplasm)及內含物
細胞膜包裹的溶膠狀物質,或稱原生質(protoplasm),由水,蛋白質,脂類,核酸及少量糖和無機鹽組成,其中含有許多重要結構.
(1)核糖體(ribosome):RNA和蛋白質
沉降系數 70s 50s+30s(真核80s 60s+40s)

鏈黴素
紅黴素

(2)胞質顆粒:細菌細胞內一些顆粒狀內含物,多數為能源性的貯藏物,有的屬於代謝產物
1)異染顆粒
2)聚β-羥丁酸
3)糖原粒與澱粉粒
(3)其他內含物:
氣泡,磁小體及羧酶體
白喉棒狀桿菌的異染顆粒
4.核質體(nuclear body)
原核細胞,不具成形的核.遺傳物質稱為核質或擬核(nucleoid),
無核膜,核仁和有絲分裂器;因其功能與真核細胞的染色體相似,決定細菌的遺傳變異,亦稱細菌的染色體(chromosome)
一般為單倍體,是一個共價閉合環狀雙鏈DNA 分子
大腸埃希菌核質分子量約3×10 9Dal ,長度1.1mm,4.7×10 6 鹼基,約3000~5000個基因
質粒:是細菌核以外的遺傳單位,又稱附加體,實質為雙鏈,閉合環狀的DNA分子.
特殊結構
莢膜(capsule)
概念:某些細菌在其細胞壁外包繞一層粘液性物質,為疏水性多糖或蛋白質的多聚體,用理化方法去除後並不影響菌細胞的生命活動
≥0.2μm莢膜,< 0.2μm 微莢膜
化學組成:多糖/多肽
形成條件:營養豐富
染色:不易著色,負染(墨汁)
"negative "staining
彩圖4肺炎球菌(莢膜染色)
(小鼠腹腔液塗片)
莢膜的功能
保護作用 肺炎鏈球菌莢膜的抗吞噬作用
儲藏作用
堆積某些代謝廢物
抗有害物質的損傷作用
莢膜對人類的影響
在制葯工業中,可以從腸系膜明串珠菌的莢膜中提取葡聚糖制備"代血漿"的主要成分右旋糖苷.
可以用其抗原性差異來對一些莢膜菌進行分型,鑒定.
常給發酵帶來危害
細菌可藉助莢膜牢固地黏附在牙齒表面
芽胞(spore)
某些細菌在生長達穩定期後,在菌體內部形成一個圓形或卵圓,由多層壁包圍,對不良環境有極強抗性的休眠體
芽胞桿菌屬,梭菌屬
形成條件:營養缺乏
保存全部生命必需物質:核酸,酶,合成菌體成分的結構
休眠狀態,新陳代謝弱
可發芽
1個細菌→1個芽胞→1個細菌
細菌——繁殖體 芽胞——休眠體
每種細菌形成一種類型芽胞
破傷風桿菌的芽胞
彩圖15 炭疽桿菌(革蘭染色)
功 能
抵抗力強.耐乾燥,熱,輻射,化學消毒劑
100℃數小時
消毒滅菌是否徹底的標准
最可靠方法為高壓蒸氣滅菌
致病性 不直接引起疾病,發芽後形成繁殖體後致病
鑒別意義 根據芽胞位置,大小等
鞭毛(flagellum)
概念:許多細菌菌體上附有細長並呈波狀彎曲的絲狀物.鞭毛長5~20μm,直徑12~30nm
數量與部位① 單毛菌② 雙毛菌③ 叢毛菌④ 周毛菌
化學組成:鞭毛蛋白
單鞭毛
單毛菌
叢毛菌
周毛菌
結構:基體,鉤形鞘和鞭毛絲
從細胞膜長出,游離於胞外
功能
細菌的運動器官
有些細菌的鞭毛與致病性有關
根據鞭毛菌的動力和鞭毛的抗原性(H抗原),可用以鑒定細菌和進行細菌分類
菌毛(pilus或fimbriae)
概念:許多革蘭陰性菌和少數革蘭陽性菌菌體表面存在著一種比鞭毛更細,更短而直硬的絲狀物,與細菌的運動無關.(電鏡觀察)
種類及功能
普通菌毛 ordinary pilus
性菌毛 sex pilus(F菌毛)由F質粒編碼
普通菌毛 多,短而細
功能:粘附,致病
性菌毛 少,粗,長,中空

功能:遺傳物質傳遞
普通菌毛:細菌的粘附結構 ,與宿主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結合,與致病性密切相關
性菌毛
性菌毛
僅見於革蘭陰性菌
與細菌細胞間的接合現象有關
通常由質粒控制,稱為F因子
有F因子的細菌可寫成F+,無F因子的為F-
性菌毛是DNA轉移的通道
質粒基因控制的細菌抗葯性,毒素等性狀通過接合方式傳遞
提示及精要
微生物:六界—三型—八大類
細菌:廣義和狹義之
細菌基本結構:所有細菌均具有
細菌與雞蛋相比:
雞蛋:單細胞 蛋殼 殼膜 蛋清 蛋黃
細菌:單細胞 胞壁 胞膜 胞漿 胞核
細菌L型特點:"油煎蛋"樣菌落,多形態,具有致病性
細菌特殊結構:
某些細菌特有,都具有鑒別細菌的作用
細菌的分類
分類依據:相似性或相關性
細菌的分類層次
界,門,綱,目,科,屬,種
種(species)是細菌分類的基本單位.生物學性狀基本相同的細菌群體構成一個菌種;
性狀相近關系密切的若干菌種組成一個菌屬(genus)
同一菌種的各個細菌,雖性狀基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差異,差異較明顯的稱亞種(subspecies, subsp.),差異小的則為型(type).
血清型(serotype)
噬菌體型(phage-type)
細菌素型(bacteriocin-type)
菌株(strain)
對不同來源的同一菌種的細菌稱為該菌的不同菌株(strain).
標准菌株(standard strain)或模式菌株(type strain):具有某種細菌典型特徵的菌株
細菌的命名
拉丁雙名法(林奈創立)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屬名 種名
中文:
大腸埃希菌
種名 屬名
命名原則
屬名在前,種名在後
屬名描述該屬的主要特徵,種名描述種的個體特徵
屬名和種名用拉丁詞,希臘詞或拉丁化的其他文字表示,並一律採用斜體形式
屬名為名詞,首字母大寫,種名為形容詞,首字母小寫
在表示亞種或變種時,一般在種名後加亞種或變種的名稱.
標准菌株的名稱中要給出菌株的來源(相應縮寫),如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25923
細菌的分類方法
1,數值分類 選擇較多的特徵進行分類
2,化學分析 主要是應用電泳,色譜,質譜等手段,對細菌細胞的化學組成,代謝產物及相應的圖譜等特徵進行分析
3,核酸分析 DNA分析和核酸分子雜交同源性和16SrRNA
細菌的分類系統

⑸ 簡述細菌的基本形態和基本結構

一、細菌的基本形態

1、球菌

外形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根據細菌分裂的平面和菌體之間排列的方式可分為雙球菌、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2、桿菌

外形呈桿狀,各種桿菌大小、長短與粗細差異較大。大桿菌長約4~10μm,中等桿菌長約2~3μm,小桿菌長約0.6~1.5μm。有的菌體較短,稱球桿菌。

3、螺形菌

根據菌體的彎曲分為兩類,①弧菌:菌體只有一個彎曲,呈弧形或逗點狀,如霍亂弧菌;②螺菌:菌體有數個彎曲,也有的菌體彎曲呈螺旋狀,稱為螺桿菌。

二、細菌的結構

1、細菌的基本結構 細菌都具有的結構稱為細菌的基本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及核質。

(1)細胞壁:位於菌體的最外層,是一種膜狀結構,堅韌有彈性,厚度隨菌種而異,平均為12~30nm。

(2)細胞膜:又稱胞質膜,位於細胞壁的內側,緊密包繞在細胞質的外面,是一層半透性薄膜,柔軟緻密有彈性。主要化學成分為脂類、蛋白質及少量多糖。

(3)細胞質:又稱細胞漿。為細胞膜內的膠狀物質,基本成分為水、無機鹽、核酸、蛋白和脂類。細胞質是細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4)核質:細菌的核質是由一條雙股環狀的DNA分子組成,無核膜、核仁,與細胞質界限不明顯,DNA分子反復迴旋盤繞成超螺旋結構,控制細菌的各種遺傳性狀,亦稱為細菌染色體。

2、細菌的特殊結構

特殊結構是指某些細菌具有的結構,包括莢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1)莢膜:包繞在細菌細胞壁外的一層較厚的黏性物質,稱莢膜。

(2)鞭毛:在許多細菌的菌體上附有細長而彎曲的絲狀物稱為鞭毛,它是細菌的運動器官。根據鞭毛的數目及位置可將鞭毛菌分為四類:即周毛菌、叢毛菌、雙毛菌、單毛菌。

鞭毛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一種彈性纖維蛋白(鞭毛蛋白)。鞭毛具有特殊的抗原性。也可根據鞭毛的數目、部位及抗原性對細菌鑒定和分類。

(3)菌毛:許多細菌表面有比鞭毛更纖細,更短而直的絲狀物稱為菌毛,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菌毛蛋白),且具有抗原性。按其功能可分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普通菌毛是細菌的黏附結構,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性菌毛參與F質粒的接合傳遞。

(4)芽胞:某些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胞質脫水濃縮,在菌體內部形成一個圓形小體稱為芽胞。

(5)叢毛菌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細菌對環境,人類和動物既有用處又有危害。一些細菌成為病原體,導致了破傷風、傷寒、肺炎、梅毒、霍亂和肺結核。在植物中,細菌導致葉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感染方式包括接觸、空氣傳播、食物、水和帶菌微生物。病原體可以用抗菌素處理,抗菌素分為殺菌型和抑菌型。

細菌通常與酵母菌及其他種類的真菌一起用於醱酵食物,例如在醋的傳統製造過程中,就是利用空氣中的醋酸菌(Acetobacter)使酒轉變成醋。

其他利用細菌製造的食品還有乳酪、泡菜、醬油、醋、酒、優格等。細菌也能夠分泌多種抗生素,例如鏈黴素即是由鏈黴菌(Steptomyces)所分泌的。

細菌能降解多種有機化合物的能力也常被用來清除污染,稱做生物復育(bioremediation)。舉例來說,科學家利用嗜甲烷菌(methanotroph)來分解美國喬治亞州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

細菌也對人類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例如乳酪及優格的製作、部分抗生素的製造、廢水的處理等,都與細菌有關。在生物科技領域中,細菌也有著廣泛的運用。

⑹ 根據鞭毛的數目和著生位置不同,可將鞭毛菌分為哪幾種類型

主要分為:單端鞭毛菌,端生叢毛菌,兩端鞭毛菌和周毛菌

⑺ 為什麼一端單毛菌比一端叢毛菌游的快

因為鞭毛間需要信息傳遞,需要一定量的時間,故單毛菌的運動速度快於叢毛菌。
可形象理解為,一個人做事可以很快;一群人之間,需要對此事進行討論,反而會耽誤一定的時間。

⑻ 細菌鞭毛的主要功能

鞭毛(flagellum)

原生質神經伸出細胞外形成的鞭狀物,一條或多條,有運動、攝食等作用。鞭毛蟲以及各種動植物的精子等都有鞭毛。是常見的細菌細胞器之一。

在某些菌體上附有細長並呈波狀彎曲的絲狀物,少則1-2根,多則可達數百根。這些絲狀物稱為鞭毛,作用是負責細菌的運動。

從一些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表面伸出的、能運動的突起。鞭毛較長,數目少;纖毛與鞭毛有相同的結構,但較短,數目多。細菌的鞭毛則有完全不同的結構。

鞭毛一般長約150微米,纖毛5~10微米,兩者直徑相近,為0.01~0.03微米。大多數動物和植物的精子都有鞭毛。精子及許多原生動物都以鞭毛或纖毛為運動器。

具有鞭毛的細菌大多是弧菌、桿菌和個別球菌。

折疊編輯本段分類

鞭毛在細胞表面的著生方式多樣,主要有單端鞭毛菌、端生叢毛菌、兩端鞭毛菌和周毛菌等。

鞭毛

鞭毛有三種運動方式:在液體中泳動,在固體表面上滑行,在液體中旋轉梭動。細菌依靠鞭毛泳動。鞭毛是從細胞膜上一個基點生出的穿過細胞壁和粘液層的細長絲狀物,其長度可以是菌體長度的幾倍。大多數球菌無鞭毛,有些桿菌生有鞭毛,螺旋菌都生有鞭毛。由於鞭毛很細,只有用特殊的染色法,才能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

折疊編輯本段類型

古菌鞭毛(archaellum)

古菌鞭毛,表面看起來類似細菌(或 Eubacterial)鞭毛。

1990年代曾發現了許多古菌和細菌鞭毛詳細的分歧,其中包括:

細菌鞭毛是由一個流動的 H + 離子,古鞭毛幾乎肯定由腺苷三磷酸[ATP]。

細菌細胞中往往有許多鞭毛的細絲,古鞭毛由許多長絲組成一捆。

細菌鞭毛

不同種類的細菌有不同的數目的鞭毛。Monotrichous細菌有一個單一的鞭毛(如霍亂弧菌 )。 Lophotrichous細菌有多種鞭毛設在細菌同樣的表面上,而協調一致地行動,將細菌進往單一的方向前進。

一些細菌,如selenomonas ,鞭毛是有組織外胞體。

真核生物鞭毛( cilia)

真核鞭毛是完全不同於其它從原核生物鞭毛在結構和進化起源。

鞭毛可分為端生和周生

折疊編輯本段化學成分

蛋白質.鞭毛蛋白具有較強的抗原性,可藉此進行細菌的鑒定和分型。

大腸桿菌鞭毛根部結構模式圖

結構:鞭毛自細胞膜長出,游離於菌細胞外,有基礎小體、鉤狀體和絲狀體三部分組成。G+細菌(革蘭氏陽性菌)基礎小體由S、M環構成,G-細菌(革蘭氏陰性菌)基礎小體由L、P、S、M環構成。在大腸桿菌中,L環與細胞壁外膜相連,P環與肽聚糖層相連,S環位於周質間隙,M環與細胞質膜相連,這四個環由中心桿連接。

折疊編輯本段運動機制

纖毛和鞭毛由3個主要部分組成:中央軸纖絲、圍繞它的質膜和一些細胞質。軸纖絲從纖毛或鞭毛底部的基粒直達頂端,為一束直徑約220~240埃的微管,在基粒底部,則集聚成圓錐形束,深入到細胞質中。

軸纖絲橫切面的微管排列是9+2式,即中心有一對由中央鞘包裹著的微管,外圍環繞以兩兩連接在一起的9組微管二聯體。

基體的結構象中心粒一樣是9+0型,它的9組微管也是三聯體。纖毛或鞭毛二聯體中的微管,就是從基粒三聯體中兩根微管延伸出來的。

鞭毛和纖毛的運動是由於它們局部彎曲,從基部向頂端波浪式地推進的結果。由於微管二聯體的長度不變,推測這種局部彎曲是由於相鄰的兩根微管二聯體沿長軸滑動引起的。局部滑動所需的能量是由ATP周期性水解提供的。

細菌鞭毛的結構和化學成分都與真核細胞的鞭毛完全不同,不存在9+2的微管型式,而是由2~5條,寬約40~50埃的微絲組成,其蛋白質成分是鞭毛蛋白。除螺旋體外,其他細菌的鞭毛都沒有質膜包被。雖然它們的基底也深入到原生質內的顆粒中,但這種顆粒與基粒毫無相似之處。細菌鞭毛運動的能源不是ATP,據認為是來源於細胞膜的電子傳遞系統產生的一種電化學梯度。

滑動學說

滑動模型
鞭毛的運動是由軸絲動力蛋白所介導的相鄰二聯體微管之間的相互滑動所致。從一個二聯體的A管伸出的動力蛋白臂的馬達結構在相鄰的二聯體的B管上"行走",其過程如右圖。

滑動模型

⑴A管的動力蛋白頭部與B管的接觸促使動力蛋白結合的ATP水解,產物釋放,同時造成頭部角度的改變。

⑵新的ATP結合使動力蛋白頭部與B管脫離

⑶ATP水解,釋放的能量使頭部的角度復原

⑷帶有水解產物的動力蛋白發揮活性,而另一側的動力蛋白則處於失活狀態,相鄰的二聯體之間的動力蛋白向兩側交替的滑動將導致鞭毛向不同方向彎曲。

折疊編輯本段功能應用

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鞭毛菌在液體環境下可自由移動,速度迅速。

1. 化學趨向性運動,有助於細菌向營養物質處前進,而逃離有害物質.

2. 與細菌致病性相關

3. 可用以細菌的鑒定和分類

應用

①鑒別細菌

②分血

⑼ 某中學發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初步確定是由細菌性污染食物所致,根據你學過的知識鑒定這種微生物。

由於初步確定是細菌性污染食物,則該微生物是原核微生物。從形態上判斷,觀察其是哪鍾形態,球形、桿形、螺旋型、絲狀或其他特殊類型,如柄桿、方形、星型等;根據一些細菌的特殊結構可以判斷為細菌,特殊結構:是否有糖被、芽孢、鞭毛、菌毛、性毛等;關於進一步鑒定細菌類別可以通過觀察鞭毛的著生方式、繁殖方式以及菌落形態來判斷。著生方式:單端鞭毛的有霍亂弧菌;端生叢毛:熒光假單細菌;周生鞭毛: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兩端生鞭毛:螺旋體;側生鞭毛:反芻月形單細胞。繁殖方式:復分裂的多為蛭弧菌,芽殖的有生絲菌屬、硝化菌屬。菌落形態:無鞭毛細菌的菌落較小、較厚、邊緣整齊;有鞭毛細菌菌落較大扁平,邊緣波狀;有莢膜細菌菌落較大且光滑;無莢膜細菌菌落表面粗糙;有芽孢細菌菌落表面常有褶皺,不透明。
這是我根據自己上課老師講解自己簡單總結希望有幫助。

⑽ 有種蘑菇叫叢菌能培植嗎

叢菌不可以培植,是目前唯一不能人工培植的野生菌。
[別名] 蟲菌、樹從(叢)菌、松菌、松毛菌、鉚釘菇注①。
[分布地區] 生長於溫帶,亞熱帶地區。中國主要分布地區有:西南,東南地區。如四川,雲南,湖南,廣東,福建等省,基本在湖南湘西最多。
[成熟時間]一年中只有4月和9月的雨後才會有。
[基本特徵] 叢菌喜陰潮濕的地方,一般生長在灌木叢中或大樹的底下。
[基本形態]形如傘狀,肉紅色,單株生長,大小如香菇。是無公害的野生食用菌。
松菌是野生菌中的極品,只要是出生在湘西山區的人都知道這個,松菌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有抗癌、美容、抗衰老、提高人體抵抗能力的功效,但是非常的不容易保存,如果保存不當,只要2個小時就會壞掉。
除了直接烹飪還有榨油等處理方法,不過受產量限制嚴重
原產地市場價一般在40元左右,加之不易保存,出產時間短,市場價很高,出產時間外只有干製品
湘西山區盛產各種野生食用菌,其中比較有名的還有野生菌綠豆菌、野生栗樹菌、野生灰包菌、野生茶樹菌等等。
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稱。

閱讀全文

與叢毛菌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9x55的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58
膽管癌預防性治療方法 瀏覽:689
天然氣流量計安裝方法 瀏覽:938
井字樓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251
羽毛球快速入門反手的方法 瀏覽:811
魯班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412
小車如何除霧的正確方法 瀏覽:647
用白醋祛痣的正確方法 瀏覽:248
老疤怎麼去除最有效方法 瀏覽:660
cfoutofmemory解決方法 瀏覽:705
惠普m436列印機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22
c型鋼的安裝方法 瀏覽:491
中醫治濕疹有哪些方法治療 瀏覽:356
小烏龜怎麼養在家的方法 瀏覽:309
聯想的設備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99
雙電機順序控制接線方法圖片 瀏覽:309
扣費失敗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83
腰疼什麼方法治療快 瀏覽:661
化學葯物分析評價方法 瀏覽:544
資源稅計算方法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