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紫砂碗的鑒別方法

紫砂碗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8 03:19:28

⑴ 紫砂壺鑒別方法 紫砂壺鑒別九個特點

對於一個愛好古玩的新手來說,對紫砂壺的真偽一定是一知半解。並且,有一些黑心廠家靠一下「化工壺」騙錢,要知道這些假的紫砂壺都是利用劣質土,添加了一些化學原料,長期使用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所以,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著急購買,先來看看我給大家總結的一些紫砂壺鑒別的幾個特點,避免被黑心廠家坑騙!

紫砂壺鑒別九個特點:

1、顏色特別鮮亮、刺眼,鮮艷的壺不看!(基本化工料的,自然界色彩斑斕鮮艷的色是警示色)

2、拿在手裡沒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壺體重。(假料,當然一些薄胎壺比較輕的,但我一般寧願錯殺!主要是覺得薄胎壺使用要小心,易碰壞)

3、鑒別紫砂壺時綠色的、顏色怪異的壺不看!(綠色、銅綠、紅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壺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養過的壺,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這種壺盡量不要!

一種情況是泥細,漿泥。壺表面漿厚,看壺的顆粒都被表面一層漿裹著,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顆粒,這樣的「泥壺」不要,因為透氣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壺應注重「砂」感。

二種情況是泥料里含有化料,煉泥的時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壺水色好看,壺顏色均勻。

5、紫砂壺鑒別時看壺的顆粒要清晰。有些加化料的壺,化料將顆粒包裹著的,顆粒看著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鏡看)。

6、壺是有雜質的,而且雜質還不少呢,這些雜質不光是鐵質。這些雜質通常表現為黑色顆粒,在壺表分布不均勻,所以很多真正壺出窯時是比較難看的,看上去過分干凈和均勻的壺需要小心

7、紫砂壺就要有顆粒感,壺顆粒是比較清晰、干凈的。顆粒看上去分布是不均勻的,比較自然,和調砂不同的。調砂顆粒一般是「浮」在壺表面的,或者這些砂內外滲透,但顆粒特點是分布比較均勻,有人為操縱的感覺。顆粒在泥料里比較「和諧」,調砂顆粒就顯得比較「生硬「一些。

8、敲擊壺聽聲音,紫砂壺的聲音應該是比較「悶」的那種陶罐聲,如果敲擊聽到的是「叮叮」的瓷器聲,這樣的壺不碰。聽聲是為了辨別一下壺的燒制溫度,「叮叮」的聲音是壺瓷化的聲音,一般是漿壺或者是假壺(化料)。

9、透氣性不能做為檢驗紫砂壺的充分條件,一些化料壺也是有透氣性的。市場上一把真正的紫砂壺價格在二三百到幾十萬都有的。選擇紫砂壺先要保證泥料純正。因此泥為根本,只有泥料好,其它各項才有價值。

紫砂壺鑒別方法三個步驟

鑒別純正的紫砂壺先學會三步:一看二聽三摸。

一、看顏色:純正紫砂的顏色,不論紫色、黃色、紅色或者是兩者間的顏色都應有玉石般的韻味,其光質為黯然光,象上了油一樣,越擦越潤,不能上臘,不能拋光,可參考老玉石的材質效果,材質越稀有、越有價值,因為資源有限。

二、聽聲音:紫砂壺是陶上品,所以壺的聲音是陶的聲音。泡茶以後,聲音沙、啞、沉,不能象金屬聲或者瓷器那麼脆聲,聲音沙啞說明材質透氣性好,內部不結晶,能保持茶的香味,不易變味。

三、手感:紫砂壺的手感應具光滑圓潤、舒坦,雖有顆粒但很圓潤,紫砂顆粒一般以32目-60目為適宜,通過傳統手工加工,石磨碾粹的砂粉其手感和機器加工出來砂粉的手感是不同的。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紫砂壺的特點給大家介紹幾種鑒別方法,希望小編的方法可以幫助到一些平時喜歡喝茶的朋友。另外,小編再告訴大家三招:第一招,「撿漏」心態不可有;第二招,少聽忽悠;第三招,多看多學少買。如果你在買紫砂壺的時候用到這三招,那麼,我相信你一定能用上真的紫砂壺!讓你可以喝到放心茶!

⑵ 紫砂壺鑒別方法都有哪些

①看粗糙程度,數目一般在60目左右,看著糙不割手,手摸猶如抓豆沙之感,滑而不膩。(注漿模具壺一般研磨很細,目數大,不然無法注漿,所以會很細膩,看著不粗糙而且光亮)
②看色澤,真紫砂色澤質朴,使用久了會形成包漿,變得溫潤質朴,令人愛不釋手(化工壺模具壺都會添加化工料高嶺土之類的,一般鮮艷亮麗,那種艷麗並非像大紅袍泥料那種)
③聞氣味,真紫砂具有土腥(因人而異吧,有人覺得香,而添加化工料的會有香料,具有香味,沒有泥土的芬芳~ 所以深呼吸~
④看吸水性,真紫砂吸水性好,淋壺身不易干。
另外補充一點,
300—500的完全可以買到一把泥料、工藝都很不錯的紫砂壺了,功能使用上面完全不受影響。

市面上的紫砂壺,多數用的都是一千塊一捆以下的泥料。也就是說,一把上千塊的紫砂壺用掉的泥料成本,也就是二三十塊錢。所以,泥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計。紫砂作為一種工藝品,最「值錢」的部分在於手工製作的技巧和通過手工造型而展現出來的韻味,而不是什麼泥料啊,歷史啊,職稱啊這些。

⑶ 紫砂壺最快鑒別方法

判斷紫砂壺的方法有很多,想必大家已經瀏覽過很多篇有關於鑒別紫砂壺方法的文章。所謂技多不壓身,不妨再來學一個如何快速判斷紫砂壺的方法,讓你的感官來告訴你最直接的答案吧!

用眼看:

根據胎質顏色基本可以辨別材質,比如紫泥燒成後大多是紫紅、紫棕、深紫色;綠泥燒成後基本上都是純色系的黃色調,如米黃、亮黃等。紅泥類燒成後呈大紅、橙紅、暗紅色。

有熱心觀眾一定要問了,團泥這種如何分辨?因為團泥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紫砂礦料融合共生而成,色調更豐富,比如黃色調里透出紅色的,也有紫褐色調中透出紅黃色等。

用手摸:

通常用拇指在壺體表面順勢輕輕推移,可以判斷胎質的潤澤程度。純正的紫砂會給人手感舒暢,摸豆沙的感覺,手汗也會留下一定的印記。

用耳聽:

熱水加入乾燥的壺中,可以從敞開的壺口傾聽壺體吸水時泛氣泡的聲音。由於材質和燒結程度不同,這個聲音一般都會維持幾分鍾到十分鍾不等。如果是灌漿壺之類的,不僅不會聽到氣泡聲,還會聽到細微的像陶瓷裂變的聲音。

不過,陶土類的材質也會有溪水生,但是吸水比較快,淋壺的時候光澤沒什麼明顯的變化。用熱茶淋紫砂壺的時候,通常壺體和常溫下的壺蓋會有明顯差別,表面也很快會泛出光潤色澤。

每個壺友對待看壺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小編這個方法只是其中一種。除了從材質方面著手以外,還有紫砂壺的工藝方面,如:做工、口蓋嚴密、出水流暢、提捏舒適、壺無雜味、燒結程度等。

⑷ 紫砂壺鑒別方法都有哪些

要識紫砂壺,只要學會看晶光、潤光就行了,這就是大道至簡,往往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晶光、潤光、和尚光,很多人認為都是光,沒區別,所以,基本上都是看顏色說泥。光澤:就好比一個人的談吐,反應的是這個人的內在氣質。顏色好比是一個人穿的衣服的顏色,一個人可以穿各種顏色的衣服,只能說某人今天穿的衣服是紅色的,但不能說穿紅色衣服的就是某人。紫砂被稱為五色土、七彩泥,紫砂本身的顏色變化是豐富多彩的,所以,看顏色就會把一個泥說成很多種泥,壺的顏色,並不代表壺的好壞。代表壺好壞的是內在氣質,反應出來的是光澤。首先要弄明白晶光、潤光是什麼光,這在光譜里是沒有的光。在大千世界裡,我們的眼睛能看到五彩紛呈的各種物質,是因為,能被我們看到的物質能反光,反光率越小,看起來就越暗,如果一點光都不反,就是在太陽下我們也看不到,這就是隱形。紫砂壺燒到結晶後因表面收縮擠壓而形成砂皺,大部分的光被皺面吸收了,所以,新紫砂壺相對其它物件看起來灰暗,只有少部分的光在晶面上折射出來,所以,我們又能看到她的存在。當紫砂壺經過一段時間的擦養後,在不同深度的皺面上因吸附上茶水油脂而反出折射光,反光點的密度也大大增加,且這些光點是在不同深度折射出來的,所以,看起來光有厚度,感覺象光雲,又由於晶體點折射出來的光是散的,又象光霧。所以,真正紫砂壺看起來不艷,強光下又不刺眼,給人以溫潤的感覺。

⑸ 紫砂壺鑒別方法

品茶賞器,用一把真正的宜興紫砂壺泡茶品茗,可謂賞心藝事。自明代始以沖泡之後,銀,錫,銅瓷等壺,公論以紫砂壺為最佳。明代李漁評說:"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蘊。紫砂壺產放江蘇宜興,顏色有紫褐色,朱紅,泥黃三種基調,外不施釉,頗有一種素雅純朴之美,自然天真。經1200 C高溫燒成後,胎身尚具有一定的氣孔率和透氣性,冷熱急變性能好,泡茶不易變味,久用表面產生漿似的光澤,美似古玉。紫砂壺乃系手工精製而成,它表達作者的意象美,有抽象的光素器,有形象的花塑器,品種之多,可謂千姿百態。要選一把好壺,如擇友,既要有機緣,又要捨得花費,愛壺若深交,又得寶惜,實殊不容易,有時得一壺,只是浮光掠影,不耐細賞。或不好用終覺憾事。逢得佳品,又恐使用不小心,化為碎片,更是難堪事。綜上所述,須慧眼識寶,用時珍愛。筆者僅以一管之見,探討識別宜興紫砂壺,從制壺選取壺之法歸納如下:
(一)首重造型美態其形神兼備它是紫砂壺的主體,優美的造型才能打動使用,收藏者的心,它包括形體的權衡比例,形變化適度,作者對形象的表述。
(二)再試功能的實用性泡綠茶宜選取扁形口大之壺,散熱快,綠茶不易變色。泡紅茶,宜選高壺小口壺,經開水沖泡後,茶湯色香濃。容量宜適中,端把提握方便,壺嘴出水通暢,蓋嚴宜合逢,能互換通轉,壺紐摘手觸覺舒適。壺身撫摸光潤。
(三)視其色澤肌理的光澤,聽其壺的音質。紫砂陶土經燒成後產生豐富的色澤肌理。紫砂陶土燒結范圍較寬,色澤深淺由燒成溫度決定,紫紅色偏深些,一般溫度高些,表面不出現毛疵,斑點為好。色偏紅表面無光澤是未選好燒結溫度。其它地區(指廣西與浙江,山東,安徽,陝北等地)所產紫砂壺,僅以紫紅色陶為標准,表面細膩光澤,缺少結晶狀的顆粒,成型方式以注漿成型為主,有明顯的模型痕跡。宜興紫砂壺,敲擊的聲音質朴清純,若有芒音,可判斷為開裂現象如壺身,壺嘴把等地方,有明顯的開裂如底內部,口部,蓋部,屬製作或燒敗中的缺陷,判為次品。其他地方產的紫砂壺敲出的聲音一般音質清脆,因原料含鋁(高嶺土)量高,烘結後所產生類瓷器的聲音。
(四)觀製作的精緻程度,究紫砂壺各部位結構的合理性。宜興紫砂壺,總體上說屬全手工製作的,採用石膏模僅僅作統一形狀的輔助工具。加工整理,達到質格的核准,靠一系列程序方才完成,一般來講表面光潔無疙瘩,線條光澤流暢,底部平正各部位勻稱,細部處理粘接痕跡較少,細部刻畫周到,給人以一種高尚的品位。
(五)審閱壺的印章字款,使其名副其實。宜興紫砂壺上留下作者的印章名款,有著歷史的源流。是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認可,得以留傳。在制壺的最後一道工序中完成。名家之所以成名是作者的藝術素養與製作技藝達到的水平,同社會所承認的名聲。由作者的風貌,身份乃至閱歷加以品評。高檔的名家壺,一般出自專營商店。名壺者隨一整套的印章,蓋放壺底,壺把,壺蓋之上,大小相宜。謹防假冒,有時以證書簽名,或暗記號示之,每個作者都有他自身的防偽方式。若購特藝品應熟悉作者最好。市儈們以種川方式去冒,一是印章模仿刻之,只須將真品對照觀其細部即可識別,
二是用真品的印款用膠泥,塑料等材料拓印仿造,只須比較真品與偽品的尺寸即可,,因為真品尺寸大,偽品拓印章款,經燒成收縮又小了10%以上。有的市儈以種種方式去偽造明代,清代的老壺。一般有經驗的人,可用驗證紫砂壺的泥質去分辨。過去採用手工方式練泥,質精。現今用機械粉碎加工,質細,何況紫砂泥僅此丁山一地所產,老壺泥取於地表層,現今已屬砂井的深層,泥質大不相同為了騙人在他們的表面作舊,假以充古等等。總之真正的老壺,除名章款外,製作水平與方式,沒有現今製作人的技藝水平高,這點是仿製偽造者設法想的,因為他們缺少歷史的證據和基因。好壺出自名工名手,好的作品的作者精神的傳現,尤如中國名畫一樣,天地造就方可出佳品。凡屬佳品都需自己細心體味。紫砂壺不僅可泡茶,更重要的是在使用中品賞,才能真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品味本身就體現自身的愛好和修養,真正的鑒別標准難立,好壺好在於喜歡,你愛它,用它,品它,它才討你的喜歡,寶惜珍視。

⑹ 紫砂壺真假鑒別方法

紫砂壺,中國漢族特色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現也有機器大批量製造的。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下面介紹一下怎樣鑒別紫砂壺:
一、以價格為參考:
人們都是紫砂壺珍貴,但是最普通的紫砂壺也不過百元,所以人們買紫砂壺的時候都以百元為參考點,一百多塊的紫砂壺並不是假泥,而是在紫砂純度上差一些,另外,宜興紫砂泥其實是綠泥、紅泥、紫泥的總成,紅泥做成的紫砂壺價值也就一百元左右了。所以,通常百元左右的紫砂壺都是作為家用或者高檔餐館使用,而不是收藏之用。具有收藏價值的紫砂壺其價值肯定不能是百元,而是以千元為單位的。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價格只是一個參考,是鑒別紫砂壺好壞的一個參考,可以說如果一個紫砂壺價格200元,你就不必考慮其收藏價值了,你只需要鑒別他是不是紫砂做成的了。
二、從材質上鑒別:
紫砂壺因為其材質聞名,所以鑒別紫砂壺主要看其材質。宜興紫砂泥主要是由粘土、石英、雲母構成,富含鐵元素。這些礦物質使得紫砂壺觸感細膩,但是並不光滑(與瓷器和釉質的區別);而觸感粗糙的紫砂壺要麼是假泥,要麼是在某道工序上出了問題,你都應當謹慎購買。
三、看紫砂壺形狀:
市面上紫砂壺粗略分為兩種,一種是量產的紫砂壺,這種壺成本低、材質差,基本上一百塊就能買到,鑒別這種紫砂壺最好的方法就是問老闆有沒有一樣的壺,如果老闆拿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壺,並且在印花、形狀上都分毫不差,那說明他們就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名貴紫砂壺形狀必須是唯一的,只有相似的壺,沒有一模一樣的壺。從專業一點的角度上看形狀的話,要看紫砂壺戶口與壺嘴的高度是否平行、看壺的轉折點是否圓滑、各部分比例是否協調、從壺嘴出來的水是否成柱狀。
四、看紫砂壺作者:
紫砂壺的收藏價值之一就是作者
,不過我們一般人購買紫砂壺是無法知曉紫砂壺的落款真假,只能在確定落款為真的情況下再去選擇作者,一般收藏家比較追捧的作者如下圖所示:
五、從密度上衡量:
紫砂壺密度較大,也就是說你用手掂量,有一種厚重感,越是劣質的壺其密度越小,越輕浮。想要從輕重上判斷紫砂壺的優劣必須經常把玩優質的紫砂壺,掌握其輕重感。
六、從顏色上鑒別:
紫砂壺由於其加工程序和構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比如白泥可以使得紫砂壺變白;本山綠泥加入氧化鈷就變成了綠色;生百泥加入紅泥就呈現出紅色。從顏色上選擇紫砂壺要慎重,一般上好的紫砂壺都是顏色單調而不是花里胡哨;顏色沉重而不鮮艷,鮮艷的色調往往是加入了氧化金屬,有可能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⑺ 紫砂壺鑒別真假有哪些方法

紫砂壺,曾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現也有機器大批量製造的。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又名宜興紫砂壺。如何鑒別真假紫砂壺,今天就教大家幾種方法。
一看,真紫砂壺的紋理清新、圓潤,視覺有亞光的效果,有眾多分布均勻的細小類似金屬光澤的顆粒(紫砂顆粒)。有的手工壺內壁,有從中心圓點向四周的放射狀線,屬於加工工藝過程中形成的。用普通陶土仿冒的紫砂壺色澤暗淡,而且很少有光彩,內壁也沒有放射狀線(這叫「推牆刮底」工藝)。正品紫砂壺除了壺底款,蓋款,還有把款的印章。
二摸,真紫砂壺摸上去的手感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壓摩擦就手感發澀。這是由於分子結構不同的表現。
三轉,轉動壺蓋,真紫砂壺的壺蓋轉動靈活流暢,並發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悅耳的聲音,陶土的假「紫砂壺」則發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音。瓷器轉動的時候手感發澀。這些區別都和第二條所說的分子物理結構原因一樣。
四聽,用蓋子輕敲壺體,盡管有人不贊成這么做,但是這點非常有效。真紫砂壺敲擊的聲音清脆悅耳,聲音短暫,敲擊結束聲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壺,敲擊聲音沉悶渾厚短暫;瓷器敲擊的聲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點像金屬撞擊的聲音,一般人不好區分。但是有一點非常明顯的區別就是,瓷器的聲音波長明顯,敲擊結束後,聲音仍然持續數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五證書,一般正品的紫砂壺都有製作者的手寫證書,證書通常為宣紙,毛筆書寫,書法俊秀,這是因為,書法是一個好的工藝師的必修課,好紫砂壺的增值更多體現在書法和繪畫的技藝上,加蓋印章。印章的落款與紫砂壺底的落款一致。
六試水,水澆在真紫砂壺上面,不會形成明顯的水珠,水是比較均勻的一片,然後沒多久就逐漸被紫砂吸收。這個與紫砂多孔的物理結構有關,紫砂具有2%的吸水性。但是水澆在陶土的假紫砂和瓷器上面,都是明顯隆起的水珠滯留,直到最後風干。
注意事項:
紫泥確實是宜興得天獨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備了制陶所必須的化學組成及礦物組成。從顯微觀察發現,紫泥主要礦物為石英、粘土、雲母和赤鐵礦。在使用時要小心謹慎,特別是在洗茶具時要小心,同時要注意保養紫砂壺,還要注意泡茶時不要採用一壺多泡的方法。

⑻ 手工紫砂壺鑒別方法介紹

紫砂壺從古代來說就是一種工藝品,流傳至今,紫砂壺的價值已經比較有所提高了,純手工的紫砂壺和現在工業生產出來的完全不一樣,而且它們的價格也有所區別。為了避免人們以次充好,我們就要學會手工紫砂壺的鑒別。手工紫砂壺比較受人歡迎,不過現在已經比較少見了,因此想購買到手工紫砂壺,就需要費一番功夫,而且要學會它的鑒別,這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它的鑒別方法。




手工紫砂壺鑒別

從價格方面入手:

打開全手工分類,竟然有很多賣家把一二百的壺都標為全手工壺。買家可不要上當啊,這樣的價格買到全手工壺是不可能的,價格在500元以下的壺基本都不是全手工壺,除個別小品壺以外(現在整個宜興我只發現一兩位工藝師做500以下的全手工壺,還不是真正意議上的全手工壺)有的賣家還會提出種種理由說是虧本賣的,那是不可能的。




從壺的工藝上判斷

全手工壺是由泥片打平後,根據壺的形狀切好後再圍起成壺身(也叫身筒),所以壺的身筒上會有泥片接頭。這個接頭在壺的外面是看不出來的,一定要在壺裡面。因為外面的接頭可以通過手工處理掉,壺裡面因為有的地方看不到,一些工具也用不上,所以很難處理平整,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去眼睛去看,有的眼睛不一定看出來,就要用手去摸。越往上看不到的部位,會越明顯,用手一摸至上而下會有個條狀的皺折突起。




從壺內的處理情況來比較

全手工壺的壺內處理有時不太相同,具體表現為全手工壺的壺內壁不多加處理的話會出現一種自然的皺折,而半手工壺通常是一些人工刮的痕跡。但有時候為了讓壺內顯得更平整、好看一些,工藝師在製作全手工壺時也會刮一下,這樣的話這點就沒辦法區分了。




手工紫砂壺需要從多方面進行鑒別,尤其是價格,大家要多加註意,因為手工紫砂壺和批量生產的價格差距頗大,但是有一些黑心商家會濫竽充數,用普通生產的紫砂壺來代替手工的,價格抬高,以此來賺取大家的錢財。然而價格低廉的紫砂壺絕對不是手工的,即使是價格高,大家也要根據其他方面再來判斷一下,以免上當受騙,從一些細節的地方是可以觀察出來紫砂壺的區別的。

⑼ 竹節紫砂杯該如何鑒別真假 竹節紫砂杯該如何保養

說起紫砂杯,大家一定會聯想到紫砂壺、紫砂煲湯寶等,其實天然紫砂杯是由紫砂製作而成,其特點結構緻密,接近瓷化,強度較大,顆粒細小,斷口為貝殼狀或石狀,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同樣紫砂壺、紫砂煲湯寶也具有同樣的特性。紫砂杯通常是用來泡茶的,所以對於喜茶之人,無人不知紫砂杯。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款竹節紫砂杯,了解下該如何辨別它的真假及相關的保養知識。


竹節紫砂杯-竹節紫砂杯的辨別方法

1、看:紫砂杯的色澤

真正的紫砂杯是亞光的效果,長久使用的,會呈現出玉石般的瑩潤。一些造假者會刻意造出油潤的感覺,這種經過特殊處理的壺顏色就會過於鮮亮。其二看紫砂粒,紫砂杯表面分布著微小的帶有金屬光澤的小顆粒,手工壺內壁有從放射狀線。

2、摸:紫砂杯的手感

真正的紫砂杯摸上去手感溫潤細膩,但決不打滑;假紫砂手感粗糙或者打滑,稍用力按壓摩挲會有干澀感。

3、聽:紫砂杯的聲音

轉動壺蓋時,真紫砂杯發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悅耳的聲音,陶土的假「紫砂杯」則發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在紫砂杯內放入茶葉,然後注入開水,真的發出沙、啞、沉的聲音,聲音沙啞說明材質透氣性好,內部不結晶,能保持茶的香味,不易變味。如果注水後,發出金屬聲或者瓷器般的脆聲,就可斷定非紫砂或者紫砂不純;


4、聞:紫砂杯的味道

摻了化工原料的茶壺有異味,或是用鐵觀音入壺,泡一小時後,茶水變色或有異味,屬假紫砂杯;

5、試水:水在紫砂杯上的反應

水澆在真紫砂杯上面,不會形成明顯的水珠,水是比較均勻的一片,然後沒多久就逐漸被紫砂吸收。這個與紫砂多孔的物理結構有關,紫砂具有2%的吸水性。但是水澆在陶土的假紫砂和瓷器上面,都是明顯隆起的水珠滯留,直到最後風干。


竹節紫砂杯-竹節紫砂杯的保養方法

泡茶時,勿將茶壺常浸水中,有些人在泡茶時,習慣在茶船內倒入沸水,以達保溫的功效,然而這對養壺則無正面的功效,反而會在壺身留下不均勻的色澤。

泡完茶後,倒掉茶渣,每次泡完茶後,應倒掉茶渣,用熱水沖去殘留在壺身的茶湯,以保持壺里壺外的清潔。

壺內勿浸置茶湯,泡完茶後,務必把茶渣和茶湯都倒掉,用熱水沖淋壺里壺外,然後倒掉水分。應保持壺內乾爽,絕對不可積存濕氣,如此養出來的陶壺,才能發出自然的光澤。

陰干時應打開壺蓋,把茶壺沖淋干凈後,應打開壺蓋,放在通風易干之處,等到完全陰干後再妥善收存。

避免放在灰塵多之處,存放茶壺時,避免放在油煙、灰塵過多的地方,以免影響壺面的潤澤感。

強烈建議您不要用化學洗潔劑清洗,絕對不能用洗碗精或化學洗潔劑刷洗紫砂壺,不僅會將壺內已吸收的茶味洗掉,甚至會刷掉茶壺外表的光澤,所以應絕對避免。


竹節紫砂杯屬於紫砂杯中的一種,具有透氣性優良,泡茶不易走味,茶葉不易變質的優點,泡茶起來會讓茶更加香醇美味。正是由於它的這一優點,所以成為不少文人墨客的喜好之物,同時市面也出現了很多仿造的紫砂杯。而上文就針對這一點給我們介紹了如何辨別真假紫砂杯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借鑒。同時也介紹了一些保養技巧,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閱讀全文

與紫砂碗的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t恤的折疊方法有哪些 瀏覽:617
熬夜預防方法有哪些 瀏覽:533
電腦鍵盤字元使用方法 瀏覽:625
瘤胃鼓氣的治療方法 瀏覽:760
無保護分娩接產方法研究目標 瀏覽:430
29x55的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58
膽管癌預防性治療方法 瀏覽:689
天然氣流量計安裝方法 瀏覽:938
井字樓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251
羽毛球快速入門反手的方法 瀏覽:811
魯班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412
小車如何除霧的正確方法 瀏覽:647
用白醋祛痣的正確方法 瀏覽:248
老疤怎麼去除最有效方法 瀏覽:660
cfoutofmemory解決方法 瀏覽:705
惠普m436列印機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22
c型鋼的安裝方法 瀏覽:491
中醫治濕疹有哪些方法治療 瀏覽:356
小烏龜怎麼養在家的方法 瀏覽:309
聯想的設備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