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酮體檢測的標準是什麼
首先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有無加號,有加號的就不正常。但是一般除尿膽原可以有半個到一個加號,酮體因為飢餓過度可以陽性,潛血因為干擾太多可以陽性外其他的出現加號就通常是異常.但還是要綜合分析.比如在鹼性尿時出現尿蛋白應該懷疑是假陽性.而VC為陽性時潛血的反應可能減弱等等.
簡略介紹尿10項檢測的臨床意義。
(1)尿比重(SG):SG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的濃縮功能,SG增高表示尿液濃縮,見於急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高熱,大量出汗而脫水,心功能不全,某些疾病的少尿期。SG降低表示腎臟濃縮功能降低,見於尿崩症,慢性腎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某些疾病的多尿期或恢復期。如果SG固定在1?010左右稱等張尿,是腎實質嚴重損害的表現。
(2)尿酸鹼度(pH):代謝性酸中毒見於痛風,糖尿病,腎結石,IV型腎小管酸中毒,白血病或壞血病時呈強酸尿;鹼中毒見於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Ⅰ、Ⅱ、Ⅲ型腎小管酸中毒,泌尿系變形桿菌感染呈鹼性尿。
(3)尿蛋白(Pro):蛋白尿見於各類腎病,毒性物質所致的腎損害或某些疾病所致的腎損害。
(4)尿糖(Glu):陽性見於糖尿病,腎性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口服及注射大量葡萄糖等。
(5)尿酮體(KET):陽性者見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長期飢餓,妊娠劇吐或劇烈運動後等。
(6)尿膽紅質(BIL):陽性者見於阻塞性或肝細胞性黃疸、病毒性或中毒性肝炎。
(7)尿膽原(UBG):陽性者見於溶血性黃疸及肝實質病變如肝炎。若尿膽紅質強陽性而尿膽原反而陰性者則表示完全阻塞性黃疸,可能為膽管癌或胰頭癌。
(8)尿亞硝酸鹽(NIT):當尿液中有大腸埃希菌增殖時,可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而出現陽性反應,陽性者表示由大腸桿菌引起的泌尿系統感染。
(9)尿紅細胞(潛血)(BLD):陽性者或>10個紅細胞/微升時,表示有溶血或泌尿系統出血,如腎結核,泌尿系統結石,腫瘤或腎炎等。
(10)白細胞(LEU):陽性者表示泌尿系統有炎症,如腎盂腎炎、膀胱炎或尿道炎等。
可以用新制的銀氨溶液或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檢測。
1、醛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生成紅色沉澱;酮不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
2、醛與新制的銀氨溶液反應生成銀鏡;酮不與新制的銀氨溶液反應。
氫氧化二氨合銀可用來檢驗有機物中含有的醛基,如:乙醛、葡萄糖等。這種反應又叫銀鏡反應。氫氧化二氨合銀可將醛基氧化成羧基。
(2)檢測酮體什麼方法好擴展閱讀:
菲林反應反應過程:
1、反應物氫氧化銅必須新制(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其中氫氧化鈉必須過量,因為氧化亞銅在酸性條件下會被還原成銅單質。
2、乙醛被氫氧化銅氧化生成乙酸和氧化亞銅,乙酸在鹼性環境發生中和反應,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乙酸鈉。
3、反應產物為乙酸鈉和氧化亞銅(紅色沉澱)。
4、在部分高中課本中,反應的方程式中寫的產物為乙酸。
5、醛的反應中重要的是區分甲醛和其它的醛在反應中量的關系。
6、區分糖類屬於還原糖還是非還原糖的主要手段
⑶ 尿酮體0.5
尿酮體定性實驗,常與糖尿病、妊娠、營養不良、慢性疾病有關。一般用「加號」多少表示,但儀器測定的結果常用半定量的方式表達,見表6「加號」與半定量表達結果的關系。
表6 加號與酮體含量的關系
加號方式
mg/dL(毫克/分升)
mmol/L(毫摩爾/升)
微量
5
0.5
+
15
1.5
+ +
40
3.9
+ + +
80
7.8
+ + + +
160
15.6
酮體陽性可能有以下情況:
1.糖尿病病人、糖尿病酸中毒時會出現強陽性(+++以上),此時應引起注意,易發生中毒性昏迷,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2.嚴重嘔吐、腹瀉、長期營養不良、飢餓、劇烈運動後。
3.妊娠婦女因妊娠反應而劇烈嘔吐、子癇、消化吸收障礙等。
當你的身體不能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時,就會動用脂肪分解產生能量,而此時就會出現一種叫做酮體的酸性物質,如果酮體在體內積聚太多將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昏迷。因此,糖尿病人尤其是1型糖尿病人應能夠自我監測尿酮體,以便及時發現體內過度的酮體積聚。
下述情況下應測定尿酮體:
*當出現下述情況時,請自測尿酮體:
血糖超過240mg/dl
因各種原因停止治療時
傷風感冒或身體不適
患感染性疾病
手術前後
嘔吐或胃部不適
妊娠
極度緊張
*測定方法-自測尿酮體可用試紙法:
將試紙插入尿樣品中。
按說明書要求等數秒鍾。
將試紙與包裝上的標准板比較。
記錄測試結果。
注意:如果尿酮體在"++"或40mg/dl以上,應迅速到醫院就診
尿酮體檢查:檢測尿酮體的膜塊中主要含有亞硝基鐵氰化鈉,或與尿液中的乙醯乙酸、丙酮主生紫色反應。其對乙醯乙酸的敏感性為50-100mg/L對丙酮則為400-700mg/L,不與β-羥丁酸起反應。
在使用中就注意:①由於尿酮體中的丙酮和乙醯乙酸都具有揮發性,醯乙酸更易受熱妥解成丙酮;尿液被細菌污染後,酮體消失,因此尿液必須新鮮,及時送檢,以免因酮體的揮發或分解出現假陰性結果或結果偏低;②干學法與酮體粉法靈敏度存在差異:酮體粉法對乙醯乙酸與丙酮的敏感性分別為80mg/L和100mg/L。不如試帶法敏感,故同一病理標本兩面種方法可能出現結果的差異,分析結果時應特別注意;③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酮體的成分不同,即使一病人不同病程也可有差異,例如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病命名中,主要酮體成分β羥丁酸,很少或缺乏乙醯乙酸,此時測得結果可導致對總酮體量估計不足。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狀緩解之後,β-羥丁酸轉變為乙醯乙酸,反而使乙醯乙酸含量比初始急性期增高,易對病情估計過重。因此檢驗人員必須注意病程發展,與臨床醫生共同分析實驗結果
⑷ 酮體檢測是什麼
尿液或者血液檢查。酮體是乙醯乙酸、β-羥丁酸、丙酮三者的總稱,是脂肪酸代謝過程中的產物。糖代謝障礙時,脂肪分解代謝加強,使酮體生成增多,當超過了肝外組織利用速度時,血中酮體增加,形成酮血症;過多的酮體從尿中排出,即形成酮尿。1.准備工作
必須空腹採集且禁食時間一般為8~12小時,不超過14小時,如果飢餓達48小時以上可使有機酸積累而導致代謝性酸中毒,造成酮體檢測明顯升高;劇烈運動可造成乙醯乙酸明顯升高,採集標本前應靜坐一段時間。
2.採集時間
清晨空腹留取晨尿或採集血樣本,在出現酮症酸中毒症狀時可隨時靜脈取血,採用血清或肝素血漿;採集動脈血時建議在股動脈采血;血樣本收集以後必須立即加入相同體積0.6mol/L冷的高氯酸,冰水浴立即送檢。
3.標本保存
收到標本後立即離心分離血清或血漿,即測。雖然β-羥丁酸較穩定,但也盡量避免在室溫放置;在4~8℃全血可保存4小時,血清或血漿中可保存48小時;-20℃可穩定3天。尿酮體中丙酮和乙醯乙酸具有揮發性,當尿液被細菌污染是也可導致酮體分解,因此尿液標本應新鮮並盡快送檢,避免結果偏低或假陰性結果。
⑸ 如何檢查酮體
在不同類型的代謝性酸中毒中酮體亦不同。代謝性酸中毒通常起因於下列情況之一:①有機酸如β-羥丁酸和乙醯乙酸產生的增加與糖尿病或酒精或乳酸酮症酸中毒相關,例如在組織灌流紊亂中可見。尿中排泄陽離子和酮體增加。②HCO3-丟失,例如:十二指腸液丟失所引起的腹瀉。隨著血鈉濃度減少,血氯濃度通常是增加的。③酸排泄的降低,如作為腎功能不全或腎小管性酸中毒的結果。
評價代謝性酸中毒的標準是:①陰離子隙的計算,正常值是8~16mmol/L,陰離子隙(mmol/L)=[Na+]-([Cl-]+[HCO3-])。②在血清中測定β-羥丁酸和可能存在的乙醯乙酸或半定量檢測尿酮體。
(1)陰離子隙正常的代謝性酸中毒:這類代謝性酸中毒與高氯酸血症相關。可能的原因包括潛在的腎小管性酸中毒,碳酸酐酶抑制劑攝入和高鉀血症酸中毒。
(2)陰離子隙增加的代謝性酸中毒:因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腎衰竭、水楊酸鹽中毒和乙醇類物質中毒等導致的代謝性酸中毒,可使血氯正常或偶爾減少。
(3)陰離子隙增加和酮體存在的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和酒精是常見的原因。在重症監護室的病例中,每四個糖尿病性酸中毒中就有一個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4)酮症酸中毒:在酮症酸中毒中,血漿中陰離子β-羥丁酸和乙醯乙酸的積聚可導致陰離子隙的上升,其與碳酸氫離子濃度的減少是成比例的。腎臟的排泄直接取決於腎小球的濾過率,因為腎臟兩種陰離子的重吸收僅達75%~85%。因此,在腎功能健全的情況下血酮和尿酮存在定量關系。已經證實,當血酮(β-羥丁酸+乙醯乙酸)達到0.8mmol/L(8mg/dl)時,尿常規會得到一個加號的陽性結果。血酮達到1.3mmol/L(13mg/dl)時,尿常規有三個加號的陽性結果。然而因為尿常規不能檢測β-羥丁酸,大約有10%體內僅有β-羥丁酸積聚的病人檢驗可以產生陰性結果。
該綜合征主要是Ⅱ型糖尿病代謝性失代償所致脫水引起的非酮症陰離子隙正常的高糖血症狀態。它與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不同。
⑹ 用什麼化學物質檢驗酮體
1.原理 酮體在鹼性溶液中與亞硝基鐵氰化鈉作用可產生紫紅色的亞鐵五氰化鐵,這種產物在醋酸溶液內不但不褪色,反而顏色會加深。 2.試劑 (1)5%亞硝基鐵氰化鈉溶液。此液應新配製,貯於棕色瓶中可保存一周 (2)10%氫氧化鈉溶液。 (3)20%醋酸溶液。 3.方法 取中試管 1 支,先加尿液 5ml,隨即加入 5%亞硝基鐵氰化鈉溶液和10%氫氧化鈉溶液各0.5ml(約10滴),顛倒混合,再加20%醋酸約1ml(20滴) 再顛倒混合,觀察結果。 1.原理 酮體在鹼性溶液中與亞硝基鐵氰化鈉作用可產生紫紅色的亞鐵五氰化鐵,這種產物在醋酸溶液內不但不褪色,反而顏色會加深。 2.試劑 (1)5%亞硝基鐵氰化鈉溶液。此液應新配製,貯於棕色瓶中可保存一周 (2)10%氫氧化鈉溶液。 (3)20%醋酸溶液。 3.方法 取中試管 1 支,先加尿液 5ml,隨即加入 5%亞硝基鐵氰化鈉溶液和10%氫氧化鈉溶液各0.5ml(約10滴),顛倒混合,再加20%醋酸約1ml(20滴) 再顛倒混合,觀察結果。
⑺ 檢查尿酮體的方法有哪些
在對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診斷和治療中,尿酮體檢查可算一個重要指標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1.乙醯乙酸(雙醋酸)法:取新鮮尿液5~10毫升,置於玻璃試管中,加入幾滴10%氯化高鐵溶液,至尿中磷鹽類完全沉澱為止。用濾紙過濾,過濾後的尿液中再加幾滴10%氯化高鐵溶液。如呈現紫紅色,即為陽性反應。
2.酮體試紙法:用亞硝基鐵氰化鈉等試劑作為酮體試紙,將其浸入新鮮尿中後當即取出,3分鍾後在白色或白光燈下與標准色板比較,判定結果。
3.酮體粉法:取配製好的酮體粉1小匙,放在反應板的小孔中,加新鮮尿3~4滴,以浸濕粉末為度,12分鍾後觀察顏色變化。在2分鍾內如變成紫色,為酮體陽性反應。1分鍾後只有一點紫色沉澱則為弱陽反應;如果一滴入就變成紫色,為強陽性反應;顏色不變為陰性。
⑻ 奶牛酮體最好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現在國際上公認確定奶牛酮體含量最好的檢測方法是檢測血液,而北京田園奧瑞生物所經銷奶牛血酮病檢測儀正是基於這點開發的,這種檢測血液的方法是定量檢測法,區別於傳統檢測尿酮或是乳酮定性檢測方法,通過正確使用血酮儀來檢測牛隻酮體含量,可以做到實時監測、實時掌握、實時調整,避免酮病的發生所給牧場帶來的損失。
⑼ 檢查尿酮體有哪些方法
在對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診斷和治療中,尿酮體檢查可算一個重要指標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1.乙醯乙酸(雙醋酸)法:取新鮮尿液5~10毫升,置於玻璃試管中,加入幾滴10%氯化高鐵溶液,至尿中磷鹽類完全沉澱為止。用濾紙過濾,過濾後的尿液中再加幾滴10%氯化高鐵溶液。如呈現紫紅色,即為陽性反應。
2.酮體試紙法:用亞硝基鐵氰化鈉等試劑作為酮體試紙,將其浸入新鮮尿中後當即取出,3分鍾後在白色或白光燈下與標准色板比較,判定結果。
3.酮體粉法:取配製好的酮體粉1小匙,放在反應板的小孔中,加新鮮尿3~4滴,以浸濕粉末為度,12分鍾後觀察顏色變化。在2分鍾內如變成紫色,為酮體陽性反應。1分鍾後只有一點紫色沉澱則為弱陽反應;如果一滴入就變成紫色,為強陽性反應;顏色不變為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