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鑒別已醇和乙醚
鑒別已醚和乙醇的方法共兩種。 取兩種溶液於燒杯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 出現分層的溶液是乙醚,沒有出現分層的是乙醇;已醚具有刺激性氣味,乙醇無味,可打開溶液瓶塞,瓶口在前下方離鼻孔約0.5米,用手輕輕地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孔,有刺激性氣味的是已醚,無味的是已醇。
❷ 醇酚醚的鑒別方法
最簡便的方法是把這三種物質都加入水,觀察溶解性。常溫下能與水互溶的是醇;常溫下微溶於水,加熱後溶解度大大增加的是酚;常溫下微溶於水,加熱後溶解度變化不大的是醚。也可以用樓上說的化學方法區別。
要記住幾種有機物的特徵反應:酚和三氯化鐵的顯色反應,通入二氧化碳使其變澄清的反應。醛的銀鏡反應,和氫氧化銅鹼性懸濁液的反應。羧酸主要是酸的通性。醇主要是醇羥基中的氫比較活潑,可以和鈉放出氫氣,還有一個特徵就是與水互溶。
(2)醇酸醚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醇、酚的官能團都是羥基,不同的是酚的羥基直接連在苯環上,由於苯環的共軛作用,酚負離子更加穩定,故酚羥基的酸性強於醇羥基,酚羥基在水中可以表現酸性,而醇羥基卻不能。酚羥基可以和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只反應到碳酸氫鈉)反應。醇可以和鈉反應,而醚沒有活潑氫不能和鈉反應。
要鑒別首先可以在三種物質中加鈉,不反應的是醚,而鑒別醇、酚除了利用它們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外,可以首先看它們在水中的溶解性,酚的分子由於比較大,在水中溶解性比較小,而較低級的醇和水互溶。
❸ 醇和醚的鹼性比較
醇和醚的鹼性比較:醇與醚都不是酸,不能說酸性哪個強的,但一定要說哪個強,只能說醇更容易電離出氫離子,證明:醇能和金屬鈉反應得到氫氣,而蒾就不可以和鈉反應得到氫氣的。
鑒別醇和醚的最簡便的方法:把這兩種物質加入水中,觀察溶解性。常溫下能與水互溶的的是醇類;常溫下微溶於水,加熱後溶解度變化不大的是醚類。
水分子中的兩個氫原子均被烴基取代的化合物稱為醚。醚類化合物都含有醚鍵。醚是由一個氧原子連接兩個烷基或芳基所形成,醚的通式為:R–O–R。
結構和化學鍵
醚的結構通式為:R-O-R(R')、Ar-O-R或Ar-O-Ar(Ar')(R=烴基,Ar=芳烴基)。醚的鍵角約為110°,C-O鍵長為140pm,C-O鍵的旋轉能壘的能量很小,而水、醇與醚分子中氧的鍵合能力也與此相似。根據價鍵理論,氧原子的雜化狀態是sp3。
氧原子的電負性比碳更強,因此與氧連接的α氫原子酸性強於碳連接的α-氫原子,然而其酸性比不上羰基α-氫原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醚
❹ 如何鑒別醇和醚
鑒別醇和醚的最簡便的方法:
把這兩種物質加入水中,觀察溶解性。
常溫下能與水互溶的的是醇類;
常溫下微溶於水,加熱後溶解度變化不大的是醚類。
❺ 醇和醚怎樣鑒別
用金屬鈉鑒別,醇可與金屬鈉反應產生氫氣,醚不可以
❻ 醇,酚,醚,醛,酮,羧酸,酯如何區別
通過官能團區分。
醇的通式為R-OH,官能團為羥基,R是烴基,且-OH不是直接連在苯環上。
酚的通式為R'-OH,官能團為羥基,R'是烴基且-OH直接連接的是苯環。
舉例:Ph-CH2OH是苯甲醇(Ph-為苯基),是醇;Ph-OH是苯酚,是酚。
醚的通式為R-O-R',其中R、R'為烴基,可相同也可不同;
CH3OCH3稱為(二)乙醚,CH3CH2OCH3稱為甲乙醚。
醛的通式為R-CHO,酮的通式為R-CO-R'(-CO-是羰基,有碳氧雙鍵)。
酮的代表物質是丙酮(CH3COCH3)。
羧酸的通式為R-COOH,酯的通式為R-COOR',其中R可以為氫原子,R'不行。
舉例:HCOOH(甲酸)是羧酸,HCOOCH3(甲酸甲酯)是酯,CH3COOH(乙酸)是羧酸。
❼ 鑒別醚,烷,醇的方法
①加入金屬Na:有氣泡產生的是醇,沒有氣泡產生的是醚和烷;
②加入濃硫酸:分層的是烷,不分層的是醚。
❽ 醇、酚、醚、醛、酮、羧酸、酯如何區別
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正丙醇、異丙醇、苯酚
分析:上面一組化合物中有醛、酮、醇、酚四類,醛和酮都是羰基化合物,因此,首先用鑒別羰基化合物的試劑將醛酮與醇酚區別,然後用托倫試劑區別醛與酮,用斐林試劑區別芳香醛與脂肪醛,用碘仿反應鑒別甲基酮;用三氯化鐵的顏色反應區別酚與醇,用碘仿反應鑒別可氧化成甲基酮的醇。鑒別方法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 將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別放在7支試管中,各加入幾滴2,4-二硝基苯肼試劑,有黃色沉澱生成的為羰基化合物,即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無沉澱生成的是醇與酚。
(2) 將4種羰基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別放在4支試管中,各加入托倫試劑(氫氧化銀的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熱,有銀鏡生成的為醛,即苯甲醛和丙醛,無銀鏡生成的是2-戊酮和3-戊酮。
(3) 將2種醛各取少量分別放在2支試管中,各加入斐林試劑(酒石酸鉀鈉、硫酸酮、氫氧化鈉的混合液),有紅色沉澱生成的為丙醛,無沉澱生成的是苯甲醛。
(4) 將2種酮各取少量分別放在2支試管中,各加入碘的氫氧化鈉溶液,有黃色沉澱生成的為2-戊酮,無黃色沉澱生成的是3-戊酮。
(5) 將3種醇和酚各取少量分別放在3支試管中,各加入幾滴三氯化鐵溶液,出現蘭紫色的為苯酚,無蘭紫色的是醇。
(6) 將2種醇各取少量分別放在支試管中,各加入幾滴碘的氫氧化鈉溶液,有黃色沉澱生成的為異丙醇,無黃色沉澱生成的是丙醇
這個我以前問過 這是答案
❾ 酚和醇還有醚怎麼鑒別
酚是指苯環上直接連接著羥基-OH的化合物
醇是碳鏈上連有C-OH結構的有機化合物
醚是含有C-O-C結構的有機化合物
最簡便的方法是把這三種物質都加入水,觀察溶解性。
常溫下能與水互溶的是醇;常溫下微溶於水,加熱後溶解度大大增加的是酚; 常溫下微溶於水,加熱後溶解度變化不大的是醚。
要記住幾種有機物的特徵反應:
酚和三氯化鐵的顯色反應,通入二氧化碳使其變澄清的反應。
醛的銀鏡反應,和氫氧化銅鹼性懸濁液的反應。
羧酸主要是酸的通性。
醇主要是醇羥基中的氫比較活潑,可以和鈉放出氫氣,還有一個特徵就是與水互溶。
(9)醇酸醚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羥基直接和芳烴核(苯環或稠苯環)的sp2雜化碳原子相連的分子稱為酚,這種結構與脂肪烯醇有相似之處,故也會發生互變異構,稱為酚式結構互變。但是,酚的結構較為穩定,因為它能滿足一個方向環的結構,故在互變異構平衡中苯酚是主要存在形式。
酚類化合物種類繁多,有苯酚、甲酚、氨基酚、硝基酚、萘酚、氯酚等,而以苯酚、甲酚污染最突出。
苯酚簡稱酚,又名石炭酸,微酸性(腐蝕性),常溫下能揮發,放出一種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在空氣中變粉紅色。醫院常用的「來蘇水」消毒劑便是苯酚鈉鹽的稀溶液。
甲酚又稱煤酚,與苯酚的化學活性及毒性類似,也經常同時存在。
一般所指的醇,羥基是與一個飽和的,sp3雜化的碳原子相連。若羥基與苯環相連,則是酚;若羥基與sp2雜化的烯類碳相連,則是烯醇。酚與烯醇與一般的醇性質上有較大差異。另外,「醇」還有酒味厚重、淳樸、質朴等意思。
在脂肪醚中,分子中不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結合成環狀醚結構的醚稱為無環醚。還可細分為飽和醚和不飽和醚。有氧原子和碳原子結合成環狀醚結構的醚稱為環醚。環上含氧的醚稱為內醚或環氧化合物。含有多個氧的大環醚因形如皇冠稱之為冠醚。
❿ 用重鉻酸鉀如何區別醇和醚
醇,能被重鉻酸鉀氧化為羧酸,橙色的重鉻酸鉀被還原為綠色的Cr3+
比如 2 K2Cr2O7 + 8 H2SO4 + 3 C2H5OH ═ 2 Cr2(SO4)3 + 3 CH3COOH + 2 K2SO4 + 11 H2O
醚不反應
所以能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