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摻假摻雜偽劣食品的鑒別方法

摻假摻雜偽劣食品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6 00:27:02

如何鑒別假冒偽劣食品

1、從包裝及包裝裝潢上鑒別 名優食品的包裝絕大多數是採用機械化包裝,包裝質量好,粘貼口和介面整齊、准確。偽劣商品一般包裝簡單粗糙,包裝多是手工操作,因此包裝質量差,包裝不平整,介面和粘貼口不整齊,常見松脫現象。 裝潢印刷方面。名優商品印刷精美,套印精確、光澤度好;而偽劣商品印刷粗製濫造,套色不準,圖案中的幾種顏色有移位現象,顏色暗淡、深淺不一、圖案模糊。有些冒牌商品是採用收購來的舊包裝物包裝,可見污跡和摺痕。 2、從商標上鑒別 商標是商品的特定標記,商標是同一種商品區別的標記。同一個生產經營者生產的商品可以根據需要使用不同的商標,有些是出口商品用一個商標,國內銷售的商品用另一個商標。但是一個商標只能屬於一個生產經營者所有,他人不得冒用。假冒商標同樣存在圖案模糊不清、套色不準。 3、注意有無防偽標識看有無加印條形密碼, 計算機可以識別、貼上激游標簽和變色封口紙等。 4、利用食品標簽鑒別名優產品有生產日期、保存期等;而許多偽劣食品沒有打上「三期」,尤其是生產日期。所以消費者應該購買食品標簽完備,有批號、生產日期、和保存期的食品。 5、感官鑒別 感官鑒別就是對食品進行色、香、味、形等多個方面的檢查。檢查食品是否有異常的現象,不僅要注意不良的異常現象,還要注意「好」得出奇的現象。 一是觀察顏色。看食品是否有異常的顏色,如果叉燒有鮮艷的紅色則可能是加入了色素。 二是嗅其氣味。優質食品有其固有的香味。 三是嘗其滋味。和氣味一樣每種食品都有其獨特的風味,稍微品嘗便可辨其真假。 四是觀察食品的組織形態,以發現食品的異常情況。

㈡ 辨別偽劣商品的辦法2種

法律分析
1、認准商標標識
假冒偽劣商品一般都是假冒名優商品。真品商標為正規廠家印製,商標紙質好,印刷美觀,文字圖案清晰,色澤鮮艷、純正、光亮,燙金精細。而假冒商標是仿印真品商標,往往紙質較低差,印刷粗糙,線條花紋模糊,套色不正,色調不分明,圖案造型不協調,無防偽標記。
2、查看商品標識
假冒偽劣商品標識不是正規企業生產,外包裝標識或殘缺不全,或亂用亂寫,或假冒優質獎標記。
3、檢驗商品特有標記
部分名優商品在其特定部位還有特殊標記,如鳳凰牌自行車,在車把、車鈴、車座、車圈等處均有特殊標記。部分名優煙、酒包裝上的商品名稱系用凹版印刷,用手摸有凹凸感,而假冒產品名稱在包裝上字體較平,無凸凹感。
4、檢查商品生產廠名
一些傳統名優商品,以地名命名商品名稱的,往往同一種商品生產廠家很多但正宗傳統名優商品只此一家。如正宗「金華火腿」,上有「浙江省食品公司制」和「金華火腿」,而雖有「金華火腿」印章,生產廠家並非「浙江省食品公司」的,多為冒牌貨。
5、檢查商品包裝
名優產品包裝用料質量好,裝潢印刷規范,套印准確,圖案清晰,形象逼真。偽劣商品包裝粗糙,圖案模糊,包裝用料差。用真假商品對比,可以辨認。多數名優商品採用先進機械封口,平整光潔。而假冒偽劣商品無論是套購真品包裝,還是偽造回收的包裝,封口多手工操作,不平整,常有折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七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㈢ 假冒偽劣產品的認定標准

法律分析:假冒偽劣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

1、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牌產品標志、免檢標志等質量標志和許可證標志的

2、偽造或者使用的虛假的產地的

3、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的

4、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

5、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失效、變質的

7、存在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的

8、所標明的指標與實際不符的

9、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

國家質檢總局還規定,經銷下列產品經指出不予改正的,即視為經銷偽劣商品:

1、無檢驗合格證或無有關單位允許銷售證明的

2、內銷商品未用中文標明商品名稱、生產者和產地(重要工業品未標明廠址)的

3、限時使用而未標明失效時間的

4、實施生產(製造)許可證管理而未標明許可證編號和有效期的

5、按有關規定應用中文標明規格、等級、主要技術指標或成分、含量等而未標明的

6、高檔耐用消費品無中文使用說明的

7、屬處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裝的顯著部位標明「處理品」字樣的

8、劇毒、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而未標明有關標識和使用說明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㈣ 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食品安全無小事,請點擊添加關注!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今天小編教您防範「七字法」,識別它的真面目!

防範「七字法」:即防「艷,白,長,反,小,低,散」。

一防「艷」.對顏色過於艷麗的食品要提防,要考慮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現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

四防「反」.就是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七字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的自我防範意識。如果您覺得有道理或者有更好的方法,請留個言,食品安全無小事,咱們一起交流探討!

㈤ 如何辨別假冒偽劣產品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定義,假冒產品是指使用不真實的廠名、廠址、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識等從而使客戶,消費者誤以為該產品就是正版的產品。偽劣產品是指質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產品。

鑒別方法

1. 對商品商標標識及其包裝、裝潢等特殊標志真偽進行鑒別;

2. 通過感官品評或其他簡易手段進行鑒別;

3. 按照國家標准對商品理化、衛生等各項指標進行檢測;

4. 利用本部門的專業特長,特別是長期實踐積累的經驗,對本企業或行業生產或經銷的商品進行鑒別。

(5)摻假摻雜偽劣食品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常見形式:

(一)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

(二)假冒他人商品的產地、企業名稱或代號的商品;

(三)虛構企業名稱的商品;

(四)過期、失效、變質的商品;

(五)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商品;

(六)名稱與質地不符、所標明的指標與實際不符或者主要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商品;

(七)冒用優質或認證標志,冒用許可證標志的商品;

(八)摻雜使假、偷工減料的商品;

(九)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舊充新的商品;

(十)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商品;

(十一)無標准、無檢驗合格證的商品;

(十二)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而未標明許可證標志和編號的商品;

(十三)未按有關規定標明規格、等級、主要技術指標或成分含量的商品;

(十四)處理商品(含次品、副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其包裝的顯著部位標明「處理品」(或「次品」、「副品」、「等外品」)字樣的商品;

(十五)生產、經銷劇毒、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而未標明有關標識或未按規定提供使用說明的商品;

(十六)限期使用的商品而未標明或未如實標明生產日期和失效時間的;

(十七)未按規定標明產地。企業名稱、企業地址和其他項目的商品。

㈥ 如何辨別假冒偽劣商品

假冒偽劣商品的定義是那些含有一種或多種可以導致普通大眾誤認的不真實因素的商品。假冒偽劣商品可以分為假冒商品和劣質商品兩種類型。假冒偽劣商品是假冒偽劣的物質產品,不包括精神產品。其特徵是:具有不真實性因素和社會危害性。商品在製造時,逼真地模仿其他同類產品的外部特徵,或未經授權,對已受知識產權保護的產品進行復制和銷售,藉以冒充別人的產品。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㈦ 如何正確識別假冒 與劣質食品,如何認識產品商標、質量標志和生產日期等。

識別假冒偽劣食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看食品的外觀。這往往是針對一些在食品中摻雜使假的行為,如在大米中摻沙子,在八角茴香中摻草籽,前者大米是規則的形狀,而白沙子是不規則的;後者八角茴香是八個角,而草籽是十多個角。

(2)從口感、嗅覺上鑒別。對於在食品中摻入別種物質,如在牛奶中加石灰水,奶粉中摻洗衣粉,辣椒面中加鹽、戲磚末,富強粉中加色素等,這往往會導致有異味(如加石灰水牛奶有澀味)或者降低原有味道(如富強粉中加色素,原麵粉的清香味便會消失),這樣便可以從異味中辨別是偽劣食品。

(3)從色澤方面鑒別,比如優質植物油色淡、黃、亮、質地純凈,而摻雜的劣質油呈黃褐色、發暗,並可見混濁的雜質。

(4)憑手感鑒別,應與上述方法結合並用。如失效、變質的奶粉和洗衣粉由於板結,呈塊狀,再如摻了鹽及白礬的木耳重量加大,易碎,因此用手掂、摸即可鑒別真偽。

(5)直接檢查保質期。看食品是否超過所標的保質日期,如前所述,無論該食品事實上能否食用,由於過了保質期,都屬於不合格商品。

因此,在購買食品時應當避免盲從,並非「揀到籃子里的都是菜」,要從以上五個方面認真鑒別,假如還有「第六感」感覺食品可疑,自己又難以判定,不要採取放任的態度,應找有關衛生防疫部門檢驗室檢驗,以防「病從口入」。

㈧ 辨別偽劣商品的辦法有哪些

1、認准商標標識

假冒偽劣商品一般都是假冒名優商品。真品商標為正規廠家印製,商標紙質好,印刷美觀,文字圖案清晰,色澤鮮艷、純正、光亮,燙金精細。而假冒商標是仿印真品商標,往往紙質較低差,印刷粗糙,線條花紋模糊,套色不正,色調不分明,圖案造型不協調,無防偽標記。

2、查看商品標識

假冒偽劣商品標識不是正規企業生產,外包裝標識或殘缺不全,或亂用亂寫,或假冒優質獎標記。

3、檢驗商品特有標記

部分名優商品在其特定部位還有特殊標記,如鳳凰牌自行車,在車把、車鈴、車座、車圈等處均有特殊標記。部分名優煙、酒包裝上的商品名稱系用凹版印刷,用手摸有凹凸感,而假冒產品名稱在包裝上字體較平,無凸凹感。

4、檢查商品生產廠名

一些傳統名優商品,以地名命名商品名稱的,往往同一種商品生產廠家很多但正宗傳統名優商品只此一家。如正宗「金華火腿」,上有「浙江省食品公司制」和「金華火腿」,而雖有「金華火腿」印章,生產廠家並非「浙江省食品公司」的,多為冒牌貨。

5、檢查商品包裝

名優產品包裝用料質量好,裝潢印刷規范,套印准確,圖案清晰,形象逼真。偽劣商品包裝粗糙,圖案模糊,包裝用料差。用真假商品對比,可以辨認。多數名優商品採用先進機械封口,平整光潔。而假冒偽劣商品無論是套購真品包裝,還是偽造回收的包裝,封口多手工操作,不平整,常有折皺。

閱讀全文

與摻假摻雜偽劣食品的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礦泉水桶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170
pvz系統使用方法和技巧 瀏覽:85
尿蛋白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3
肚子撐脹右側脹氣有什麼方法 瀏覽:619
手腕腱鞘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304
一般分析化學的方法 瀏覽:248
如何用數數的方法做減法 瀏覽:454
水彩碼頭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45
如何激勵孩子的學習方法 瀏覽:995
八年級物理學中常見的測量方法 瀏覽:150
防蚊扣使用方法 瀏覽:320
夏天洗衣服衣領技巧方法 瀏覽:105
球囊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580
電腦關機關閉鍵盤燈光的方法 瀏覽:905
什麼方法去額頭皺紋 瀏覽:860
如何在初中時學習好的方法 瀏覽:448
硅化木的鑒別方法 瀏覽:252
無創呼吸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859
香葯炮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32
數據沖突的四種解決方法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