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臭氧在水中的濃度怎樣測定
碘量法:過去最經典的測量方法,用臭氧化氣使碘化鉀溶液中的碘游離出來而顯色,然後用硫代硫酸鈉滴定還原至無色,以消耗的硫代硫酸鈉數量計算臭氧濃度。 上海的康 久不錯。
K-G60固定式臭氧氣體探測器是⼀款用於實時監控空氣中的臭氧氣體含量的高精度儀表,本產品可多個監測探頭連接在一台主機上,可同時對多個地區目標氣體含量定點監測並集中反饋至多功能控制櫃,在控制櫃顯示屏上實時顯示監測數據,達到遠程多點實時監控的目的。
產品優勢
1) 優質工業級感測器,精準耐用
2) 檢測信號穩定可靠,抗干擾性強
3) 選配3個月長續航電池
4) 信號傳輸距離遠,最遠可與主機間距1KM
5) 防水防塵防爆,堅固耐用
6) 兩級警報值設定,變頻提醒
7) 獨立聲光報警裝置(選配),高分貝警聲
8) 結構簡單,便於維修保養
9) 支持一拖多主機控制
10) 支持遠程在線控制
11) 支持物聯網終端控制
⑶ 臭氧的測量方法有哪些
臭氧的測量包括鉛直氣柱中臭氧總量的測量和臭氧濃度鉛直分布的測量兩種。測量方法分直接法和間接法:前者對臭氧進行采樣分析;後者在臭氧層外進行測量,大都用光譜分析方法。臭氧測量結果,除採用通常的單位表示外,還用多布森單位,記為DU,它等於千分之一厘米(標准狀態臭氧層厚)。
臭氧間接測量法:光譜分析法是觀測穿過大氣層的太陽直射光或散射光的光譜,然後計算出臭氧含量及其鉛直分布。在臭氧吸收帶中(見大氣臭氧層),太陽直射光或散射光穿過大氣層,受到臭氧分子的吸收,並受到氣體分子和氣溶膠粒子的散射。波長為λ的單色太陽光,通過大氣層時輻射強度的削弱服從比爾定律。測量臭氧的常用光學儀器有多布森分光光度計和M-83濾光片臭氧儀。多布森分光光度計被認為是測量臭氧的標准儀器。其他類型的儀器都必須定期用它校準。M-83濾光片臭氧儀主要在蘇聯和歐洲的部分國家使用。用氣象衛星也可以測得全球臭氧的分布。如雨雲4號衛星上用後向散射紫外光譜儀(BUV)和紅外干涉光譜儀(IRIS)進行大氣臭氧的觀測。前者測量大氣對太陽光的後向紫外散射,它接收2500~3400埃中12個波段的紫外光譜,由此反演出大氣臭氧含量全球的分布;後者除了測量大氣溫度和濕度外,還測量大氣臭氧(9.6微米波段,在此波段中接收4個波長的輻射)。將這兩種光譜儀結合起來,可以探測大氣臭氧濃度隨高度的分布,例如在雨雲6號衛星上,有臨邊輻射反演輻射儀(LRIR),它接收大氣臭氧9.6微米輻射帶的信息,用輻射傳輸方程反演,可獲得臭氧的鉛直分布。
臭氧直接測量法用電化學或化學發光方法測量臭氧含量,可不受大氣透明度和天氣條件的限制,白天或黑夜均可進行觀測。
臭氧測量方法各有優缺點,常常要用多種方法互相補充,互相比較,以求獲得完整可靠的資料。
⑷ 怎麼檢測臭氧發生器的濃度
用臭氧濃度檢測儀啊,有需要 可以私聊我
⑸ 怎樣測定臭氧含量
氧濃度檢測方法大致可分為「化學分析法」、「物理分析法」、「物理化學分析法」三類。
1.化學檢測法
1.化學檢測法
1.1 碘量法
碘量法是最常用的臭氧測定方法,我國和許多國家均把此法作為測定氣體臭氧的標准方法,我國建設部發布的《臭氧發生器臭氧濃度、產量、電耗的測量》標准 CJ/T 3028.2 — 94 中即規定使用碘量法。其原理為強氧化劑臭氧( O 3 )與碘化鉀( KI )水溶液反應生成游離碘( I 2 )。臭氧還原為氧氣。反應式為:
O 3 + 2KI + H 2 O → O 2 + I 2 + 2KOH
游離碘顯色,依在水中濃度由低至高呈淺黃至深紅色。
利用硫代硫酸鈉( NaS 2 O 3 )標准液滴定,游離碘變為碘化鈉( NaI ),反應終點為完全褪色止。反應式為:
I 2 + 2Na 2 S 2 O 3 → 2NaI + NaS 4 O 6
兩反應式建立起 O 3 反應量與 NaS 2 O 3 消耗量的定量關系為 1molO 3 : 2mol NaS 2 O 3 ,則臭氧濃度 C O3 計算式為:
C O3 =40x3x1000/1000 ( mg/L )
式中:
C O3 ——臭氧濃度, mg/L ;
A Na ——硫代硫酸鈉標准液用量, ml ;
B ——硫代硫酸鈉標准液濃度, mol/L ;
V 0 ——臭氧化氣體取樣體積, ml 。
操作程序及方法參照標准 CJ/T3028.2 — 94 。
測定標准型發生器濃度很方便。臭氧化氣體積用流量計計數, NaS 2 O 3 濃度一般配製為 0.100mol/L ,測定精度可達± 1% 。
測定空氣中臭氧濃度時,應用在氣采樣器抽氣定量。為保證測定精度, NaS 2 O 3 配為 0.10mol/L 。
測定水溶臭氧濃度亦可用此公式計算,只是 V 0 代表采水量,取 1000ml 。 NaS 2 O 3 濃度為 0.10mol/L 。
碘量法優點為顯色直觀。不需要貴重儀器。缺點是易受其氧化劑如 NO 、 CI 2 等物質的干擾,在重要檢測時應減除其它氧化物質的影響。
1.2 比色法
比色法是根據臭氧與不同化學試劑的顯色或脫色反應程度來確定臭氧濃度的方法。按比色手段分為人工色樣比色與光度計色 . 此法多用於檢測水溶解臭氧濃度 .
國內檢測瓶裝水臭氧溶解濃度有使用碘化鉀、鄰聯甲胺等比色液的。其方式是利用檢測樣品顯色液管相比較,確定測樣臭氧溶解度值( 0.05~0.08mg/L ) , 要求精確的,則利用分光光度計檢測。
國外利用此法做成儀器,配製標准工具與葯品作為現場抽檢使用,很方便。如美國 HACH 公司、日本荏原公司的 DPD (二己基對苯二胺)比色盤,范圍為 0.05~2mg/L 。美國 HACH 公司微型比色儀,利用靛藍染料脫色反應。在 600nm 波長比色, 0.05~0.75nm/L 濃度數字顯示,精度± 0.01nm/L 。受其它氧化劑干擾少。
1.3 檢測管
將臭氧氧化可變化試劑浸漬在載體上,作為反應劑封裝在標准內徑的玻璃管內做成測管,使用時將檢測管兩端切斷,把抽氣器接到檢測管出氣端吸取定量臭氧氣體,臭氧濃度與檢測管內反應劑柱變色長度成正比,通過刻度值讀取濃度值。
德國、日本和我國都生產臭氧檢測管,濃度范圍分為高( 1000ppm )、中( 10ppm )、低( 3ppm )三種,用於檢測空氣臭氧濃度,適於現場應用,使用簡便,但精度低(為± 15% )。
2.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分析臭氧現在在國際上最流行的是紫外線吸收法。它是利用臭氧對 254nm 波長的紫外線特徵吸收的特性,依據比爾—郎伯( Beer-Lambert )定律製造出的分析儀器,只要選擇合適長度的吸收池,就可以檢測 0.002mg/m3~5% ( vol )濃度的臭氧。其線形在 4~5 個數量級內都很好。該法已被我國作為環境空氣中測定臭氧的標准方法( GB1/T1154348 )。
紫外線吸收法不但可以適用於檢測氣體中臭氧濃度,也可以檢測水中溶存的臭氧濃度。
紫外線吸收法的儀器在美國、的國、瑞士、日本都有產品。我國北京分析儀器廠於 1985 年引進了美國莫尼特( MONITOR LABS )公司的 ML-8810 型紫外吸收式臭氧分析器,用於環境檢測, 1992 年以後又陸續擴展量程到 100ppm 、 1000ppm 。北京超能自控實驗技術研究所在 1999 年開發了 ZX-01 系列紫外線吸收式臭氧分析器,其測量范圍從 0~10ppm (用於環境檢測)、 0~100ppm 、 0~1000ppm 、 0~10000ppm 到 0~25000ppm 。
2.1 紫外線吸收法原理
輻射被某種氣體或液體吸收是受朗伯 - 比爾( Lambert Beer )定律控制的:
I = I o e – klc
式中 I o —— 入射光束的強度;
I—— 光束穿透樣品(氣體或液體)後的強度;
l—— 通過樣品光程的長度;
c—— 樣品內吸收物質的濃度;
k—— 吸收物質對該光線波長的比吸收系數。
此種檢測需要對物質在已知波長下 k 值的精確了解。
2.2 臭氧檢測
臭氧吸收短波紫外區( 200~300nm )哈特雷波段紫外光,在 253.7nm 處具有最大吸收(圖1 )。在此波長,吸收系數值的范圍從 303.9 到 313.2cm -1 · mol -1 · L ( 273K 和 760mmHg ),研究者證實了該值為 302.4cm -1 · mol -1 · L 。
2.3 布朗 - 呂伯
布朗 - 呂伯分析儀(前聯邦德國漢堡)的工作原理如圖 2 所示。水銀燈的輻射經聚光鏡聚焦形成平行光束透過測皿照射到光線接收器上,一部分輻射光線被分光鏡折射到參比檢測用的另一光線接收器上,光強用一可變光欄調節到同一水平。兩只光線接受器接在橋式電路內,測皿吸收的光引起橋式電路的不平衡,一隻伺服電機供恢復平衡用,其校正動作范圍與光吸收相符。該儀器內裝有自動零點補償。當測量空氣中臭氧時,通過一隻電磁閥將惰性氣引入測皿,當檢測水中臭氧時,將標准溶液注入測皿。
3. 物理化學方法
3.1 靛藍二磺酸鈉(簡稱 IDS )分光光度法
其原理是含臭氧的氣體在有多孔玻板的吸收管中通過蘭色的 IDS 溶液,生成的溶液用分光廣度計在 610nm 處測量,通過計算得出臭氧濃度。這種方法操作比較復雜,用於檢測環境中臭氧濃度或作為基準用來標定物理方法儀器(低濃度)。
IDS 法也被定為國家標准用來測定環境中的臭氧濃度( GB/T15437 )。
3.2 化學發光法
該法是利用台過量的乙烯(或 NO )與臭氧發生化學發光,用光電倍增管接受發光光強來計算出臭氧的濃度。此法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很盛行,曾經被美國 ERP 列為環境檢測標准方法之一。現已被紫外法所取代。
我國各種標准均採用質量濃度。
另一種用 ppm 或 ppb 作為濃度單位,稱為體積濃度。 ppm ( parts per million )單位是指在 100 萬氣體體積中含有臭氧的體積數,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習慣使用體積濃度。 1ppm = 10 3 ppb
但是 ppb ( parts per million )的含義不明確。在美國和法國,「 billion 」的意義為十億( 10 9 ), ppb 意味著十億分之一( 10 -9 );而在英國和德國,「 billion 」為萬億( 10 12 ), ppb 意味著萬億分之一( 10 -12 )。因此,這是一種容易混淆的表達方式。國際純粹化學與應用化學協會與 1971 年 7 月作出「不宜採用」的決定。
在我國 ppb 一般指 10 -9 。
也有用體積百分比 % ( vol )和 pphm 來表示體積濃度的,它們的關系式是
1% ( vol ) = 10 4 ppm = 10 6 pphm = 10 7 ppb
兩種單位可用下面公式換算:
X ( ppm ) =40x/3x ?A ( mg/m 3 )或 A=3x/40x ?X
式中: A ——以 mg/m 3 表示的臭氧濃度
X ——以 ppm 表示的臭氧濃度
M ——氣體的摩爾量(臭氧為 48 )
22.4 —— NPT (標准狀態, 273K , 101.3kPa ,即 0 ℃, 760mmHg )的氣體摩爾體積
例如,大氣中的臭氧含量為 1ppm ,則用 mg/m 3 表示。
A= 40x/3x?X =40x/3x =2.14 ( mg/m 3 )。
在美國、日本和國際全球檢測系統內的標准狀態是指 298K ( 25 ℃)和 101.3kPa ( 760mmHg )這時的氣體體積為 24.45L/mol ,這樣
1ppm = 1.963mg/m 3 。
還有一種用重量百分比來表示臭氧的濃度。一般用 % ( wt )表示, % ( wt )的含義是:臭氧的質量 / 含有臭氧氣體的質量× 100% 。
這樣,在標准狀態下
1ppm = 2.14mg/m 3 = 1.66 × 10 -4 % ( wt )
1% ( wt )(空氣中) = 12.93g/m 3 = 6042ppm
1% ( wt )(氧氣中) =14.3g/m 3 = 6682ppm
空氣密度為 1293g/m 3 ,氧氣密度為 1430g/m 3 。
5.2 表示水中溶存臭氧的單位有 mg/l 、 g/m 3 和 ppm ( wt )
mg/L ——其含義是臭氧的質量( mg ) / 含有臭氧水的容積( m 3 )
g/m3 ——是臭氧的質量( mg ) / 含有臭氧水的容積( m 3 )
ppm ——是臭氧的質量 / 含有臭氧水的質量× 10 6
1mf/l = 1g/m 3 = 1ppm
⑹ 臭氧在水中濃度如何檢測
水中臭氧檢測方法現在主要有三種:
1、臭氧水在線檢測儀:因為全是進口的儀器很貴,據我所知國內臭氧生產廠家幾乎沒有用得起的;
2、碘化鉀滴定法:國內臭氧生產廠家經常採用的方法,要提前配葯液,檢測方法參看標准CJ/T 3028.2-9,你上網可以查到;
3、比色法:將特製專用葯粉加入含臭氧的取樣水中,葯粉與水中臭氧反應,水的顏色發生變化,將水顏色的深淺與標准比色卡對比讀出對應顏色的數值就是臭氧水的濃度;
三種方法中成本較低較實用的方法是比色法,你上網可以查到賣臭氧水檢測用比色卡的廠家,多數自來水、礦泉水水廠用這個方法檢測,優點是檢測方法簡單,每次檢測成本幾元錢(一小包葯劑的錢),缺點是相對於其它兩種測量誤差較大。
⑺ 包裝飲用水裡面的水,臭氧濃度是怎麼檢測的
1、碘量法:過去最經典的測量方法,用臭氧化氣使碘化鉀溶液中的碘游離出來而顯色,然後用硫代硫酸鈉滴定還原至無色,以消耗的硫代硫酸鈉數量計算臭氧濃度.此法顯色直觀,設備便宜,但要用各種葯品、洗瓶、量筒、天平、滴定管等化學試驗設備,使用不方便,且易受其它氧化劑(如N0、CL等)干擾,I比法目前仍為我國的標准測量方法.
這個方法是最準的!
2、紫外吸收法:利用臭氧對波長入=254nm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值,使紫外光在臭氧氣氛中衰減,再經光電元件、電子電路(比較電路,數據處理,數模轉換)得到數據輸出,此方法精確,可連續在線量測.己被美國等工業先進國家選為標准方法,但該儀器價格較貴,一般作為檢測單位與生產、科研單位使用.
這個方法是最不準的!在水中使用更不準!還有這個量測設備是可調的!沒法說到底是對錯!
3、電化學法:利用水中臭氧在電活化表面產生的電化學還原作用,電化迴路中電流變化曲線與溶液中臭氧濃度成正比,這種儀器具有數據輸出功能,可在線測量而且能實現對臭氧發生器的閉環反饋控制,價格比紫外法便宜,體積也較小.目前在大型水處理工程中應用.
此法局限性太大,且問題太多!
4、比色法:與碘量法同為化學法,是利用臭氧對化學試劑反應發生的顯色或脫色現象確定臭氧濃度.它可用碘化鉀、鄰聯甲苯胺或靛蘭染料等多種化學物質,可直接肉眼觀察與標准色管或比色盤比較,也可用分光光度計檢測,此法簡單易行,成本不高,在我國目前水平適於推廣,但測試葯品是一次性消耗品.
這個也比較准!太麻煩!
5、DPD臭氧水濃度測試試劑:盒中的DPD試劑採用雙鋁箔片劑包裝,葯片含崩解劑,可快速溶解,產品對臭氧高度敏感,可精確到0.05ppm,比色卡經精密分色製成,配有專用的比色管,具有使用方便、保存期長、質量穩定可靠等優點,配置的DPD法對應比色色階溶液,與KIO3標准溶液做比較,測定結果准確可靠.本法尤其適合於現場分析,完全可與進口同類產品媲美,在水行業、食品行業、飲料和制葯產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DPD臭氧測定試劑盒已為包括樂百氏、娃哈哈、怡寶、農夫山泉、景田、益力在內的全國幾百家知名礦泉水、純凈水企業所廣泛應用.
⑻ 臭氧濃度檢測的方法
"將臭氧氧化可變化試劑浸漬在載體上,作為反應劑封裝在標准內徑的玻璃管內做成測管,使用時將檢測管兩端切斷,把抽氣器接到檢測管出氣端吸取定量臭氧氣體,臭氧濃度與檢測管內反應劑柱變色長度成正比,通過刻度值讀取濃度值。
摘自:mdsin麥森中國區產品服務中心(mdsin#com)。
德國、日本和我國都生產臭氧檢測管,濃度范圍分為高(
1000ppm
)、中(
10ppm
)、低(
3ppm
)三種,用於檢測空氣臭氧濃度,適於現場應用,使用簡便,但精度低(為±
15%
)。
"
⑼ 怎樣檢測室內空氣中的臭氧含量
空氣中臭氧檢驗方法 1 原理(GB/T 18204.27-2000) 空氣中的臭氧使吸收液中藍色的靛藍二磺酸鈉褪色,生成靛紅二磺酸鈉。根據顏色減弱的程度比色定量。 2 試劑 本法中所用試劑除特別說明外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重蒸水。重蒸水的制備方法:在第一次蒸餾水中加高錳酸鉀至淡紅色,再用氫氧化鋇鹼化後,進行重蒸餾。 2.1吸收液 靛藍二磺酸鈉溶液,量取25ml靛藍二磺酸鈉貯備液,用磷酸鹽緩沖液稀釋至1L棕色容量瓶中,冰箱內貯放可使用一月。 2.2澱粉指示劑(2.0g/L)臨用現配。 2.3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C(Na2S2O3)=0.1000mol/L。 2.4溴酸鉀標准溶液C(1/6KBrO3)=0.1000mol/L,准確稱取1.3918g(優級純,經180烘2h)溶於水,稀釋至500ml。 2.5溴酸鉀-溴化鉀標准溶液C(1//6KBrO3)=0.0100mol/L,吸取10.00ml 0.1000mol/L溴酸鉀標准溶液於100ml容量瓶中,加1.0g溴化鉀,用水稀釋至刻度。 2.6硫酸溶液(1+6)。 2.7磷酸鹽緩沖溶液(pH6.8)稱6.80g磷酸二氫鉀(KH2PO4)、7.10g無水磷酸氫二鈉(Na2HPO4)溶於水,稀釋至1L。 2.8靛藍二磺酸鈉(簡稱IDS)。 2.9靛藍二磺酸鈉貯備液 稱取0.25gIDS溶於水,稀釋在500ml棕色容量瓶內,在室溫暗處存放24h後標定。標定後的溶液冰箱內可穩定一月。 標定方法:准確吸取20.00mlIDS貯備液於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00ml溴化鉀-溴酸鉀溶液,再加入50ml水。在(19.0±0.5)℃水浴中放置至溶液溫度與水浴溫度平衡時,加入5.0ml硫酸溶液,立即蓋塞混勻並開始計時,水浴中暗處放置30min。加入1.0g碘化鉀,立即蓋塞輕輕搖勻至溶解,暗處放置5min,用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至棕色剛好褪去呈淡黃色,加入5ml澱粉指示劑,繼續滴定至藍色消褪,終點為亮黃色。平行滴定所消耗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體積不應大於0.05ml。靛藍二磺酸鈉溶液相當於臭氧的質量濃度C(μgO3/ml)由下式表示: C(O3)=(M1·V1-M2·V2)×48.00/(Vs×4)×1000 式中:C臭氧的質量濃度,μg/ml; M1溴酸鉀-溴化鉀標准溶液的濃度,mol/L; V1加入溴酸鉀-溴化鉀標准溶液的體積,ml; M2滴定時所用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濃度,mol/L; V2滴定時所用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體積,ml; 48.00臭氧的摩爾質量,g/mol; 4化學計量因數,Br2/IDS; VsIDS貯備液吸取量,ml。 2.10靛藍二磺酸鈉標准使用液 將標定後的標准備液用磷酸鹽緩沖液逐級稀釋成1.000ml含1.00μg臭氧的IDS溶液,置冰箱可保存二周。 3 儀器 3.1多孔玻板吸收管 普通型,內裝9ml吸收液,在流量0.3L/min時,玻板阻力應為4~5kPa,氣泡分散均勻。 3.2空氣采樣器 流量范圍0.2~1.0L/min,流量穩定。使用時,用皂膜流量計校準采樣系統在采樣前和采樣後的流量,誤差應小於5%。 3.3具塞比色管 10ml。 3.4恆溫水浴。 3.5水銀溫度計 精度為±0.5℃。 3.6分光光度計 用20mm比色皿,在波長610nm處測吸光度。 4 采樣 用硅橡膠管連掃兩個內裝9.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配有黑色避光套,以0.3L/min流量采氣5~20L。當第一支管中的吸收液顏色明顯減退時立即停止采樣。如不褪色,采氣最少應不小於20L。采樣後的樣品20℃以下暗處存放至少可穩定一周。記錄采樣時的溫度和大氣壓力。 5 分析步驟 5.1繪制標准曲線 5.1.1取10ml具塞比色管6支,按下表制備標准色列管 1 2 3 4 5 6 IDS標准溶液ml磷酸鹽緩沖溶液ml臭氧含量μg/ml 10.00 00 8.00 2.000.2 6.00 4.000.4 4.00 6.000.6 2.00 8.000.8 0 10.001.0 5.1.2各管搖勻,用20mm比色皿,以水作參比,在波長610mm下測定吸光度。以標准系列中零濃度與各標准管吸光度之差為縱坐標,臭氧含量(μg)為橫坐標,繪制標准曲線,並計算加歸線的斜率。以斜率的倒數作為樣品測定的計算因子Bs(μg/ml)。 5.2樣品測定 采樣後,將前後兩支吸收管中的樣品分別移入比色管中,用少量水洗吸收管,使總體積分別為10.oml。按5.1.2方法操作,測定樣品吸光度。 同時另取未采樣的吸收液,作試劑空白測定。 6 結果計算 C=[(A0-A1)+(A0-A2)]×Bs/V0 式中:C__空氣中臭氧濃度,mg/m3; A0度劑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A1第一支樣品管溶液的吸光度; A2第二支樣品管溶液的吸光度; Bs用標准溶液繪制標准曲線得到的計算因子,μg/ml; V0換算成標准狀況下的采樣體積,L。 7 精密度、准確度和測定范圍 7.1當臭氧含量2~10μg/10ml范圍內 五個實驗室的平均相對標准偏差為4.7%;平均回收率為95~108%。 7.2本法檢出限為0.18μg/10ml 測定范圍0.18~10μg/ml臭氧,采樣體積為20L時,可測定濃度范圍為0.009~0.500mg/m3。方法靈敏度10ml溶液含1.0μg臭氧產生0.832吸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