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節能環保塗料檢測標準是什麼
國家《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水性塗料》對環保型塗料的基本要求分別是:
水性木器漆理化性能應滿足 產品中不得加入苯、甲苯、二甲苯、乙苯、鹵代烴、甲醛及甲醛的聚合物以及重金屬鉛、鎘、鉻、汞的化合物,其中雜質帶入的有害物限量達到以下要求:
有害物類別 限值,mg/kg 苯、甲苯、二甲苯、乙苯 500 鹵代烴 500 甲醛及甲醛聚合物 100 重金屬 汞 60 鉛 90 鎘 75 鉻 60 水性聚氨酯塗料固化劑中游離TDI單體含量不得大於5000mg/kg;
產品種類 TVOC限值,g/L,如下: 內牆塗料 100 外牆塗料 200 水性木器漆、水性防腐塗料、水性防水塗料等產品 250
宏燕塗料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游離甲醛、重金屬汞、鉛、鎘、鉻都未檢出。
㈡ 怎麼分辨水性漆和油性漆
前市場上主要有兩大類漆,一種是油性漆,另一種則是當今時下最受寵的水性漆,那麼這兩種漆有什麼不一樣呢?所謂的本質區別有哪些呢?該怎樣分辨呢?下面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方法一:聞氣味;水性漆是一種以水為稀釋劑的塗料,不含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毒金屬,具有無毒無刺激氣味、不燃不爆等特點,且水性漆的VOC排放量不及油性漆排放量的1/10。而油性漆則因採用酯類、醇類、苯類、酮類等為稀釋劑,含有大量有害物質並帶有強烈刺激性氣味。
方法二:排除法;實木傢具、實木貼皮傢具採用水性漆的較多,板式傢具領域基本沒有採用水性漆的。
方法三:求證據;為了保險起見,在購買傢具的時候建議盡量向導購員索要《產品使用說明書》和《檢測報告》,查看塗料一欄是否標注使用水性漆。
二者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硬度:水性木器漆漆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水性丙烯酸或水性聚氨酯體系,在漆膜完全乾燥的情況下,最高可達到H級的鉛筆硬度;普通的聚氨酯漆由於採用了添加有機固化劑(TDI),所以漆膜硬度是最高的;而硝基漆(油性漆)則需要很多遍的塗刷,其漆膜的硬度最差!
2、手感:豐滿度:聚酯漆在漆膜的手感、豐滿度的效果是最好的;水性木器漆雖然採用了薄塗工藝,但手感蠟技術的引入,使得塗刷之後的手感和豐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硝基漆的漆膜手感、豐滿度不是很好。
3、耐磨、耐黃變、耐久:水性木器漆採用先進的成膜和自交聯技術,使漆膜表面堅硬、耐磨、柔韌,不會因碰撞而變白;而且漆膜經年保持清澈透明;按國家標准測試紫外線加速老化168小時不黃變,耐久性好。而油性漆存在著易碰撞變白、易黃變、無法持久保持效果的缺點。
還不知道水性漆和油性漆該如何區分的朋友,不妨參考上文提及到的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水性木器漆的漆的標准
水性木器漆有許多品種,按成膜物質的種類分,可分為:單組分聚氨酯分散體、丙烯酸乳液、雙組分水性聚氨酯等,不同的成膜物質從根本上決定了其性能,單組分聚氨酯分散體有良好的硬度、柔韌性、耐磨性、抗粘結性、豐滿度等;雙組分聚氨酯則進一步提高了耐化學品性能;丙烯酸乳液的耐候性及耐光性突出。按應用場合可分為:地板漆、傢具漆、裝飾裝修漆 ( 門、窗套,護牆板 ) 等,地板漆要求漆膜的耐磨性、韌性、硬度、耐化學品等性能好,傢具漆及裝飾裝修漆偏重於裝飾性。究竟按哪一種分類較為合適,上述國外標准中, IOS — MAT- 0024 、 EN 927 — 1 : 1996 、 ENV 927 — 2 : 2000 按木器漆的應用場合進行分類, ASTM D 2571 - 95 、 ASTM 2336--99 中則明確規定標准所屬木器漆的用途,因此按應用場合分類體現最終性能要求,而無須考慮是聚氨酯類還是丙烯酸類較為合適。
水性木器漆應該具備哪些性能 ? 粘度是水性木器漆較重要的性能指標。應根據水性木器漆的種類,如清漆、清啞光、白色漆等分別作出要求。若清啞光漆粘度太小,啞光粉容易沉澱,甚至形成硬沉底,施工時不易攪勻,塗刷出的漆膜光澤會均勻不一,影響效果。有光清漆的粘度恰當,無需或兌稀很少,可提高一道刷塗厚度,提高豐滿度。檢驗方法有 GB / T l723 — 1993 中塗- 4 杯法或 GB / T2794 — 1993 中旋轉粘度計法。
固體含量:塗料的固體含量可定量地確定水性木器漆中成膜物質含量。對用戶來說,這也是衡量塗料成本的一項重要指標,固體含量的測定可採用 GB / T l725 — 79 (89) 或 GB / T 675l — l986 。
細度:細度是塗料產品的重要性能。對塗料的貯存穩定性尤其是塗膜外觀有較大影響。除了樹脂本身的細度,生產過程中消光粉、顏填料漿的分散不佳以及水性樹脂的結皮均會導致塗料細度變差。細度的測試方法有 GB / T l724 — 79(89) 和 GB / T 6753 . 1 — 86 。
低溫穩定:水性木器漆組成中大部分是水,在溫度低於 0 ℃ 時容易凝結成冰,若低溫穩定性不好,可能會產生絮凝、破乳等現象。試驗方法參考 GB / T 9756--2001 。
光澤:光澤是衡量塗膜外觀的重要指標。聚氨酯類要高於丙烯酸乳液類。建議只對有光漆提出指標,啞光漆指標由生產廠家自行制定。光澤的測定可按 GB / T9754 - 88 。
鉛筆硬度:鉛筆硬度是綜合評定塗層的硬度、韌性以及塗 層對底材附著力的一種方法,也體現出塗層耐劃傷的能力。聚氨酯類一般要好於丙烯酸乳液類,測試方法按 GB / T 6739--1996 。
硬度:硬度 ( 單擺硬度 ) 是單純評定塗層軟硬程度的一種方法。測試方法 GB / T 1730-1993 。
柔韌性:柔韌性是評價塗層隨底材一起變形而不發生損壞的能力。測試方法 GB / T 1731 — 1993 。
附著力:評價塗層與底材或塗層與塗層間附著的牢固程度。按 GB / T 9286---1998 測試。
耐磨性:評價塗層對磨擦作用的抵抗能力,對於地板漆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檢測項目。按 GB / T 1768 — 1979 (1989) 測試。
耐沖擊性:塗層在外力的快速作用下不發生如開裂、剝落等破壞的能力。按 GB / T 1732-1993 測試。
抗粘接性:考察塗層在外力下,是否產生粘接或壓痕。其大致方法:將 6 塊樣板按從底到上第 1 塊面朝上,第 2 、 3 塊面朝下,第 4 、 5 塊面朝上,第 6 塊面朝下放置,施加一定的負荷,在 50 ℃ 下放置 24 h ,觀察塗層表面。 具體實施方法參見 ASTM D 2793-99 。
耐化學性:塗層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受到包括生活污漬在內的各種化學物質的污染,對於地板漆來說是一種重要的性能檢測項目。 JIS K 596 1- 2003 中涉及醬油、蠟筆、壽司等生活污染源,另有耐水、耐鹼性等。 ASTM D 2571 — 95 中涉及咖啡、沸水、 50 %乙醇。而 EN12720 : 1997E 方法標准中,涉及咖啡、沸水、黑茶子汁、檸檬酸 (10 % ) 、清洗劑、咖啡、消毒液、濃縮牛奶、橄欖油、碳酸鈉 (10 % ) 、 50 %乙醇、茶水、氯化鈉 (10 % ) 等。 IOS — MAT - 0024 中涉及耐脂肪性、耐酒 精性、耐咖啡性。上述標准中規定的化學物質均由其本國的飲食習慣而定,根據我國的國情,可以將水 ( 冷、熱 ) 、洗滌劑、消毒液、茶水 ( 冷、熱 ) 、碳酸鈉 (10 % ) 、乙醇 (50 % ) 、大豆油、醬油、醋、檸檬酸 (10 % ) 、濃縮牛奶等作為污染源。
JIS K 5961- 2003 、 EN 12720 : 1997E 、 IOS — MAT - 0024 均採用點滴法。大致如下:將化學介質滴在塗 層上 ( 可採用濾紙防止化學介質的過度揮發 ) ,用表面皿將其罩住,到規定時間後 ( 一般為 2 h) ,用水沖 洗干凈,並用干紗布吸干,與原始漆膜比較,顏色和光澤有無變化及有無起泡等現象。該方法接近於 GB / T 9274-1988 中丙法。
耐黃變性:考察在紫外光作用下塗膜老化發黃的情況,可以藉此鑒別是脂肪族還是芳香族聚氨酯,試驗方法 ASTM G23 、 IOS — MAT - 0050 。
有害限量:水性木器漆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有三苯 ( 苯、甲苯、二甲苯 ) 、鹵代烴、甲醛及甲醛縮聚物、重金屬 ( 汞、鉛、鎘、鉻 ) 。試驗方法參照 HBC 12-2002 或 GB 18582- 2001 。
揮發性物
水性木器漆與溶劑型木器漆相比其最大優勢在於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總量低,因此此項應嚴格控制。按 HBC 12-2002 中除去水的 TVOC 控制水性木器漆中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應該更嚴謹。
上述列舉的性能項目基本涵蓋了水性木器漆所有性能。應根據分類,選擇其中部分性能項目作為該類水性木器漆的性能要求。水性木器漆最大優勢在於其環保性,因此無論哪一類都應該著重突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總量這一項性能要求,而其它性能,如硬度、耐磨性、耐化學介質性應考慮到水性化後固有的弊病和實際應用場合所需的性能,不應按照溶劑型漆生搬硬套。地板漆應全面考察漆膜的性能,傢具漆則重點考察耐磨性、柔韌性、硬度、耐化學品性等性能,而裝飾裝修漆則適當考慮硬度、耐化學品性等性能。
在檢測塗膜性能時會涉及到試驗底材, JISK5961 中的試驗底材為山毛櫸製成的膠合板, IOS — MAT -0024 中試驗底材為松木, ASTM 中試驗底材由供貨雙方商定。既然水性木器漆應用於木器表面,試驗底材就應盡量使用木材,這樣檢驗出的結果更能真實地反應其性能,但如柔韌性、耐沖擊、耐磨性、硬度、鉛筆硬度、光澤、耐黃變性等還是採用方法標准中規定的試驗底材。優等白毛櫸膠合板表面平整,木紋細膩,色差較小且顏色較淺,便於觀察塗層的變化,是較適宜的試驗底材。從水性木器漆產品的分類及應具備的性能兩個方面,提出了對水性木器漆標準的一些設想。制定一個行業標准還需考慮更多的細節,進行更多的驗證試驗,廣泛地徵求從事水性木器漆研製工作的專家的意見,從而制定出能夠體現我國現有水性木器漆的技術水平的標准,來規范水性木器漆市場,引導水性木器漆向健康有序方向發展。
㈣ 木器漆種類有哪些
木器漆可分為油性和水性兩種。
㈤ 水性木器漆如何選購
一、在購買水性木器漆之前
盡量自主判斷與選擇水性木器漆產品,有比較性、選擇性地接受裝飾公司與油漆工推薦,不輕信、不盲從。
一定要清楚了解自己需要裝修哪些木器組件。從而根據這些組件選擇施工用的水性木器漆。常見的水性木器漆一般有丙烯酸與聚氨酯的合成物為主要成分的水性木器漆、百分之百的聚氨酯水性木器漆(單/雙組份)。兩種產品的功能也是各有特點。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進行選擇。
目前市場上的水性木器漆產品比較多,質量情況也是良莠不齊。所以,在選購水性木器漆時,一定要貨比三家,通過各種渠道多方面了解水性木器漆的產品信息,重點考慮產品的品牌知名度、產品的質量水平、價格、包裝,以及是否能夠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
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選購水性木器漆,並不是越貴越好,也不是越便宜越好。重點考慮選擇綠色、環保性能高的品牌,質量與信譽度均有較好保障,相對價格更有優勢。這樣的產品消費者購買起來比較具有性價比。
二、在購買水性木器漆過程中
盡量到正規的水性木器漆品牌專賣店或大型建材超市選購產品;以防民間小作坊無產品質量保證、無生產日期、無售後服務的「三無」產品。
在國內,質量好的水性木器漆產品一般都通過了國內權威的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十環標志),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是由國家環境認證認可監督管理機構,通過多參數、多性能、多次科學測試做出,確保產品的環保性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這是鑒別「環保產品」真偽的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㈥ 怎麼區分水性漆和油性漆
前市場上主要有兩大類漆,一種是油性漆,另一種則是當今時下最受寵的水性漆,那麼這兩種漆有什麼不一樣呢?所謂的本質區別有哪些呢?該怎樣分辨呢?下面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方法一:聞氣味;水性漆是一種以水為稀釋劑的塗料,不含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毒金屬,具有無毒無刺激氣味、不燃不爆等特點,且水性漆的VOC排放量不及油性漆排放量的1/10。而油性漆則因採用酯類、醇類、苯類、酮類等為稀釋劑,含有大量有害物質並帶有強烈刺激性氣味。
方法二:排除法;實木傢具、實木貼皮傢具採用水性漆的較多,板式傢具領域基本沒有採用水性漆的。
方法三:求證據;為了保險起見,在購買傢具的時候建議盡量向導購員索要《產品使用說明書》和《檢測報告》,查看塗料一欄是否標注使用水性漆。
二者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硬度:水性木器漆漆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水性丙烯酸或水性聚氨酯體系,在漆膜完全乾燥的情況下,最高可達到H級的鉛筆硬度;普通的聚氨酯漆由於採用了添加有機固化劑(TDI),所以漆膜硬度是最高的;而硝基漆(油性漆)則需要很多遍的塗刷,其漆膜的硬度最差!
2、手感:豐滿度:聚酯漆在漆膜的手感、豐滿度的效果是最好的;水性木器漆雖然採用了薄塗工藝,但手感蠟技術的引入,使得塗刷之後的手感和豐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硝基漆的漆膜手感、豐滿度不是很好。
3、耐磨、耐黃變、耐久:水性木器漆採用先進的成膜和自交聯技術,使漆膜表面堅硬、耐磨、柔韌,不會因碰撞而變白;而且漆膜經年保持清澈透明;按國家標准測試紫外線加速老化168小時不黃變,耐久性好。而油性漆存在著易碰撞變白、易黃變、無法持久保持效果的缺點。
還不知道水性漆和油性漆該如何區分的朋友,不妨參考上文提及到的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㈦ 如何選擇木器漆
1.選擇木器漆時要注意是否是正規生產廠家的產品,並要具備質量保證書,看清生產的批號和日期,確認合格產品方可購買
2.溶劑型木器漆國家已有3C的強制規定,因此在市場購買時需關注產品包裝上是否有3C標識。
3.購買木器漆時需要向市場索取同產品在一年內的抽樣檢測報告。檢測報告的內容根據不同的木器漆要求不同,具體如下:聚氨酯漆應用性能符合HGT2454-2006《溶劑型聚氨酯木器漆》的技術要求;環保性能符合GB18581-200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溶劑型木器塗料中有害物質限量》的技術要求;水性木器漆符合HGT3828-2006室內用水性木器漆的技術指標。
4.選擇聚氨酯木器漆的同時應注意木器漆稀釋劑的選擇。通常在超市購置的聚氨酯木器漆,其包裝中包含主劑+固化劑+
稀釋劑。嚴格地講,各種類型的木器漆都有相應的稀釋劑,彼此不能通用。但是,在考慮某些溶劑的價格、來源、施工安全、環境污染等方面,可把一些常用的溶劑,通過調配,來代替不同的稀釋劑。
5.選購水性木器漆時,應當去正規的家裝超市或專賣店購買。根據水性木器漆的分類,消費者就可結合自己經濟能力進行選擇,如需要價格低的,只有選擇第一類水性漆;要是中檔以上、比較講究的裝修,則最好用第二類的或第三類水性漆。
6.消費者在區分不同類型的水性木器漆時,最好能夠通過鼻聞的方法來輔助判斷:丙烯酸有點酸的味道,聚氨酯則有些淡淡的油脂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