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辨別假冒偽劣農葯
假農葯系指標出的農葯名稱與實際包裝內的農葯不符,以假充真。劣農葯系指包裝內的農葯主要指標不符合質量標准。
假劣農葯的辨識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看外包裝及內容物。劣質農葯一般印刷質量不良或粘貼不好,包裝物污漬嚴重。乳油、超低量乳油和水劑、水溶液劑、微乳劑等混濁不清,有分層和沉澱的雜質;水乳劑、懸浮劑等嚴重分層,輕搖後倒置,底部仍有大量的沉澱物或結塊;粉劑和可濕性粉劑結塊嚴重,手摸有硬塊;片狀熏蒸劑粉末化,煙劑受潮嚴重等。
二看標簽。仔細閱讀標簽。對照標簽的14項基本內容要求,檢查各項內容是否全面;尤其是要「三證」(准產證號、生產標准號、農葯登記號)齊全,查閱《農葯登記公告》,看標簽上的登記證號與公告里的是否相同,廠家是否為同一個廠家;登記的使用作物和使用劑量是否和標簽所標明的一致;仔細觀察農葯的生產廠家和地址,對照電話區號本,確認聯系電話的區號是廠家地址的區號,按照標簽所標明的電話打電話核實。
2. 食品中的農葯殘留應採用什麼方法測定
農葯殘留的主要檢測方法:
生化檢測法是利用生物體內提取出的某種生化物質進行的生化反應來判斷農葯殘留是否存在以及農葯污染情況,在測定時樣本無需經過凈化,或凈化比較簡單,檢測速度快。生化檢測法中又以酶抑製法和酶聯免疫法應用最為廣泛。
普通家庭還是別想了,需要專業知識和儀器,可以用用我賬號名字的護食安智能家用食品檢測儀,輕松幾下就能看到農葯殘留是否超標,吃起來也放心安心,歡迎wx/wb 我賬號名字護食安。
3. 除草劑生物測定和葯效試驗的關系
稗草對7種除草劑的敏感性及其生物測定方法的研究
稗草是世界性惡性雜草[1],也是我國農田15種嚴重危害雜草之一[2],對水稻生產危害尤為嚴重,僅稻田危害面積就達1 400萬hm2[3]。據王強等[4]對浙江省水稻田雜草發生種類及危害的調查表明,稗草為稻田主要惡性雜草。在早稻田中,稗草出現頻率72%~100%,二級以上的危害率達到23.8%~50.0%。在晚稻田中,稗草 出現頻率37.2%~74.7%,二級以上的危害率8.3%~25.1%。秧田草害基本類似於大田。而 據胡進生等[5]報道,雜交稻汕優63每穴3~4株 秧苗夾1株稗草,水稻平均減產62.90%。 稻田化學防除技術體系具有防除效果好、殺 草譜廣、安全性高、成本低的特色。但隨著除草 劑使用年限的增加,稗草通過葯劑的選擇壓力和
遺傳作用,產生了抗葯性問題。我國稻區稗草在 使用丁草胺8~12年的地區其抗性比為1.27~ 5.42[6]。在連續使用禾草丹10年以上的地區, 稗草對禾草丹的抗性比大於2.8[7]。湖南省安 鄉縣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產生了明顯的抗性,其相 對抗性比值高達28.74[8]。這些研究說明,我國 稻區稗草對這3種除草劑表現出一定的抗性。 目前,我國稻田使用的主要除草劑品種為丁草 胺、乙草胺、禾大壯、二氯喹啉酸、掃特等,以及
苄嘧磺隆與殺稗劑的混配製劑[9],採用快速、靈
敏的生物測定方法進行抗性監測和選擇適宜的
葯劑進行抗性治理已成為當務之急。本文選用
二氯喹啉酸比較了濾紙法、瓊脂法和盆栽噴霧法
這3種生物測定方法的靈敏度,並根據濾紙法確
定的處理時間和瓊脂法的高靈敏度測定了稗草
對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丙炔草酮、四唑醯草
胺、二氯喹啉酸、嗪草酮、撲草凈等7種除草劑
的敏感性,為除草劑生物測定方法和稻田稗草的
防除及抗性治理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稗草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種子於2002年
采自浙江省諸暨市市郊,曬干後裝入紙袋於冰箱
中保存待用。
1.2 供試葯劑
10%吡嘧磺隆WP(pyrazosulfuron-ethyl,商品
名為吡嘧磺隆,國營崑山化工廠);2.5%五氟磺
草胺OF(penoxsulam,商品名為稻傑,美國陶氏益
農公司);80%丙炔草酮WG(oxadiargyl,商品名
為稻思達,羅納普朗克農化公司);50%四唑醯草
胺WP(fentrazamide,商品名為拜田凈,德國拜耳
公司);50%二氯喹啉酸WP(quinclorac,商品名為
殺稗王,江蘇省新沂中凱農用化工有限公司);
1%嗪草酮SC(oxaziclomefone,商品名為去稗
安,日本安萬特作物科學公司);40%撲草凈WP
(prometryn,商品名為撲草凈,浙江省長興第一化
工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1.3.1 濾紙法
將稗草種子催芽3~4 d,待稗草種子露白後
備用。把各個待測除草劑用水稀釋成不同濃度
的葯液。在鋪有一張圓濾紙、直徑為9 cm的培
養皿中加入各個濃度的待測葯液5.00 ml,精選
整齊剛露白的稗草種子20粒於培養皿中,蓋好
保鮮膜,將培養皿放入LRH-250-G型光照培養箱
(廣東省醫療器械廠),在(27±1)℃、24 h光照條
件下培養。另設清水作空白對照。每個處理重
復3次。處理2~5 d後測定芽長,求出抑制
率[10]。
1.3.2 瓊脂法
參照曹坳程方法[11],將稗草種子催芽3~4
d,待稗草種子露白後備用。將供試葯劑用水稀
釋成不同濃度的葯液。依次從低濃度到高濃度
各取30 ml與60 ml瓊脂溶液(含質量分數為
1.5%)混勻,然後趁熱分別倒入3個直徑為9 cm
的培養皿中,每培養皿為20 ml。以清水作為對
照,3個重復,待瓊脂冷卻凝固後,將12粒整齊
剛露白的稗草種子放入含不同濃度梯度的1%
瓊脂培養基質中,胚芽向上,同一方向放置於(27
±1)℃、24 h光照的LRH-250-G型光照培養箱中
培養。一定處理時間後測定芽長,求出抑制率。
1.3.3 盆栽噴霧法
在口徑20 cm的塑料盆中裝入約8成滿的
土壤,每盆播入催芽稗草種子20~30粒,上面覆
蓋一層細沙土。當稗草幼苗長成2葉1心期時,
放入ASP-1098型自動噴霧裝置(浙江大學電器
設備廠,壓力:0.4MPa,速度:50 cm/s),噴施二氯
喹啉酸各個濃度的待測葯液。另設清水作空白
。每個處理重復3次。葯後15 d測定稗草
植株鮮重,求出抑制率[10]。
1.3.4 數據處理
根據試驗濃度所對應的對數值及芽長抑制
率,採用DPS軟體,求出其毒力回歸方程y=a+
bx、抑制中濃度EC50、EC50的95%置信限及相關
系數r[12]。
2 結果與分析
2.1 處理時間的確定
用濾紙法在(27±1)℃、24 h光照條件下分
別測定稗草對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丙炔草
酮、四唑醯草胺、二氯喹啉酸、嗪草酮、撲草凈
等7種除草劑的敏感性。試驗以芽長為指示參
數,結果表明:稗草對磺醯脲類除草劑吡嘧磺隆
以2 d的EC50值(13.07 mg/L)為最低。稗草對三
唑並嘧啶磺醯胺類除草劑五氟磺草胺、二唑酮
類除草劑丙炔草酮、喹啉羧酸類除草劑二氯喹
啉酸和三嗪類除草劑撲草凈的敏感性以3 d的
結果為最好,其EC50值分別為0.4972,0.1042,
0.3240,445.6 mg/L。四唑啉酮類除草劑四唑醯草
胺、嗪酮類除草劑嗪草酮則是4 d的結果,其
EC50值分別為0.02092,0.05064 mg/L(表1)。
2.2 不同生物測定方法的比較
運用濾紙法、瓊脂法和盆栽噴霧法分別測定
了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結果見表2。從
表中可以看出,濾紙法中稗草對二氯喹啉的敏感
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到3 d時達最高,隨
後敏感程度下降。由於濾紙法和瓊脂法均為培
養皿法中的一種,故本試驗進行瓊脂法試驗時選
用3 d的處理時間。3種生物測定方法比較結果
顯示,瓊脂法中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最
高,濾紙法次之,盆栽噴霧法最低,EC50值分別為
表1 不同處理時間條件下稗草對7種除草劑的敏感性(濾紙法)
Table1 The susceptibility of barnyard grass to 7 herbicid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treating times (filter paper method)
葯劑名稱處理時間/d毒力回歸方程(y=a+bx)EC50/mg·L-195%置信限/mg·L-1相關系數(r)
吡嘧磺隆2y =4.1618+0.7510x13.0700 3.039~160.00 0.9861
3y =4.0726+0.5945x36.3100 11.43~206.60 0.9772
4y =3.6725+0.6972x80.1600 15.18~2575.00 0.9619
5y =3.4566+0.7302x129.9000 29.50~1462.00 0.9715
五氟磺草胺2y =5.0492+0.4919x0.7944 0.1746~3.3850 0.9562
3y =5.1536+0.5061x0.4972 0.2713~0.8661 0.9901
4y =5.2120+0.8236x0.5528 0.3285~0.9155 0.9895
5y =5.0787+0.9276x0.8225 0.5603~1.2030 0.9933
丙炔草酮2y =5.4482+0.5487x0.1724 0.09304~0.28420 0.9959
3y =5.4947+0.5100x0.1072 0.000028~0.543800 0.9625
4y =6.0368+1.3539x0.1715 0.00007~0.85850 0.9513
5y =5.2335+0.7600x0.4930 0.3043~0.7729 0.9943
四唑醯草胺2y =5.3576+0.3198x0.0762 0.005213~0.313800 0.9653
3y =6.0225+0.8415x0.0609 0.000494~0.265800 0.9810
4y =5.7511+0.4472x0.0209 0.000389~0.106000 0.9712
5y =5.7992+0.6579x0.0610 0.008484~0.184100 0.9815
二氯喹啉酸2y =5.1231+1.1628x0.7837 0.5832~1.0430 0.9938
3y =5.3580+0.7313x0.3240 0.2272~0.4413 0.9947
4y =5.2918+0.7718x0.4187 0.2835~0.5897 0.9930
5y =5.2924+1.0920x0.5398 0.4361~0.6603 0.9970
嗪草酮2y =4.9516+0.4019x1.3200 0.7563~2.4500 0.9957
3y =5.2154+0.3671x0.2589 0.06300~0.68330 0.9738
4y =5.9717+0.7500x0.0506 0.007248~0.163900 0.9703
5y =5.6014+0.7838x0.1709 0.01554~0.46730 0.9867
撲草凈2y =2.8918+0.6910x1125.0000 319.2~6315.0 0.9970
3y =3.9721+0.3880x445.6000 71.98~1.87×1040.9836
4y =-5.2733+2.7531x5390.0000 1360.000~4.053×1040.9976
5y =-8.9925+3.6817x6317.0000 2239.000~2.445×1040.9907
·39·吳聲敢等:稗草對7種除草劑的敏感性及其生物測定方法的研究
不同生物測定方法中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比較
Table2 Comparison of the susceptibility of barnyard grass to quinclorac by different bioassay methods
生物測定方法處理時間/d毒力回歸方程(y=a+bx)EC50/mg·L-195%置信限/mg·L-1相關系數(r)
濾紙法2y =5.1231+1.1628x0.7837 0.5832~1.0430 0.9938
3y =5.3580+0.7313x0.3240 0.2272~0.4413 0.9947
4y =5.2918+0.7718x0.4187 0.2835~0.5897 0.9930
5y =5.2924+1.0920x0.5398 0.4361~0.6603 0.9970
瓊脂法3y =5.4336+0.5826x0.1802 0.04343~0.46110 0.9753
盆栽噴霧法15y =-3.3407+3.1386x454.4 127.2~3961.0 0.9902
0.1802,0.3240,454.4 mg/L。而且達到此敏感度
所需時間分別為3,3,15 d。
2.3 稗草對7種除草劑的敏感性比較
應用瓊脂法在(27±1)℃、24 h光照條件下,
按照濾紙法確定的處理時間測定了稗草對7種
除草劑的敏感性大小(表3)。選用芽長作為指
示參數,其敏感性大小(根據EC50值)順序為:
嗪草酮>四唑醯草胺>丙炔草酮>二氯喹啉
酸>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撲草凈。所有試
驗結果的相關系數均在0.9682以上(表3)。
表3 稗草對7種除草劑的敏感性(瓊脂法)
Table3 The susceptibility of barnyard grass to 7 herbicides (agar method)
葯劑名稱處理時間/d毒力回歸方程(y=a+bx)EC50/mg·L-195%置信限/mg·L-1相關系數(r)
吡嘧磺隆2y =4.3770+0.7327x7.0840 4.162~16.350 0.9952
五氟磺草胺3y =5.1433+0.3442x0.3835 0.1530~0.7697 0.9861
丙炔草酮3y =11.5803+4.1615x0.0262 0.01324~0.04424 0.9682
四唑醯草胺4y =7.0912+1.1118x0.0132 0.003699~0.030980 0.9881
二氯喹啉酸3y =5.4336+0.5826x0.1802 0.04343~0.46110 0.9753
嗪草酮4y =7.2668+0.8750x0.0024 0.000011~0.017990 0.9729
撲草凈3y =3.5473+0.6123x235.9000 51.48~3410.00 0.9799
3 結論與討論
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表現
出來,處理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能正確評價化合
物的葯效,同時處理時間也決定了整個測試周期
的長短。處理時間過短時,稗草測試結果不敏
感,且規律性差。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除草劑
葯效,在較高濃度時有被誇大的趨勢,在較低濃
度時有被低估的趨勢,從而使指示精確度下降。
本試驗中稗草的敏感性對吡嘧磺隆以2 d的
EC50值為最低,對五氟磺草胺、丙炔草酮、二氯
喹啉酸和撲草凈的敏感性以3 d的結果為最好,
對四唑醯草胺、嗪草酮則是4 d的結果為最敏
感。由於同一類除草劑具有相似的結構及作用
特點,作者認為,以稗草作指示植物時此結果可
作為同一類除草劑其處理時間的參比。因此,為
了達到精確快速的目的,作者推薦各類除草劑對
稗草的處理時間如下:磺醯胺類除草劑為2 d,三
唑並嘧啶磺醯胺類除草劑、二唑酮類除草劑、
喹啉羧酸類除草劑和三嗪類除草劑為3 d,四唑
啉酮類除草劑、嗪酮類除草劑則為4 d。
抗性監測是抗性治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
加強雜草對除草劑的抗性監測,了解其抗性發展
的動態,鑒定抗性水平,以便及早採取治理措施,
預防或延緩抗葯性雜草的產生,其中抗性監測方
法的確定是至關重要的。本試驗結果表明,瓊脂
法中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高於濾紙法和
盆栽噴霧法,而且所需時間較短。因此,瓊脂法
是一種快速、靈敏的除草劑生物測定方法,應用
該法可快速監測稻田稗草的抗葯性,並且能夠篩
選出用於防治稻田抗性稗草的除草劑。
根據濾紙法確定的處理時間,本試驗採用瓊
脂法測定了稗草對7種除草劑的敏感性,結果表
明,嗪草酮敏感性最好,四唑醯草胺、丙炔草
酮較好,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次之,吡嘧磺隆
·40·浙江農業學報 第19卷(2007)
,而撲草凈為最差。從而進一步驗證了嗪
草酮和四唑醯草胺對稗草的高活性和低用量特
點[13,14]。而撲草凈敏感性低可能是由於撲草凈
是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除草劑,主要通過根部吸
收,也可以莖、葉滲入植物體內。吸收的撲草凈
通過蒸騰流進行傳導,抑制光合作用中的希爾反
應,使植物失綠,乾枯死亡[15]。由於本試驗中選
用芽長作為指示參數,故不能很好地顯示其活
性。根據上述結果,作者認為,在稻田稗草抗性
治理中,應選用敏感性好、作用機理不同的除草劑進行輪用,以便在抗性稗草進一步擴散前進行防治,從而將它們消滅在低抗階段。
4. 莠去津的檢測方法
莠去津和環嗪酮,嗪草酮、撲滅通、撲草凈和西瑪津等一樣,屬於三嗪類殺蟲劑(除草劑)家族,廣泛應用於農業,因此,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均能檢測到。
莠去津被廣泛用於玉米作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已成為美國最常用的除草劑。EPA確立了每升飲用水中含有三毫克莠去津的終身健康建議量(Lifetime Health Advisory Level)。每天飲用的水中莠去津含量等於或低於這個水平是可以接受的,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長期高濃度的莠去津攝入會損害動物或人體健康,如造成震顫、器官重量的變化以及對心臟和肝臟的損傷 。
莠去津的檢測,可用ABsicex iMethod™ 測試方法1.0版,需Cliquid® 軟體,進行檢測。
5. 除草劑毒力測定方法有哪些
1.噴霧法:模擬林間實際防治情況下而設計的噴霧方法,為了減少試驗誤差,使每一個供試昆蟲盡量接受到相同的葯量,要求噴霧器有一定的壓力,使霧點大小一致,噴霧均勻。
2.液浸法:將供試昆蟲分別放入不同濃度的稀釋葯液中浸漬一下,立即取出,放在吸水紙上吸去過多的葯液,移入每一組的盛器中,給以新鮮葉片作飼料,盛器上加蓋紗布或紗網,飼養於室內,記錄室溫,觀察不同時間下中毒死亡情況。
3.葯膜法:將葯劑噴撒在一定面積的表面上,形成一層均勻的葯膜(常用墊有濾紙的培養皿,或將針葉在葯液中浸漬一下後取出),然後讓供試的害蟲在上面,任其與葯膜接觸一定時間後,再移回正常的容器中飼養,或就在接觸葯膜過程中,觀察中毒死亡情況。
4.點滴法:用定量的葯液微滴,滴加在供試昆蟲的胸部背面,然後定時觀察中毒死亡情況。此法優點是:劑量可用每克蟲體接受的葯量(常用微克)表示,葯量容易控制,試驗誤差較小;缺點是費時,處理所用的溶劑、點滴的部位和液滴的大小等都可影響毒力。在採用本法時,應當考慮這些因素,盡量取得一致,才能得到准確的結果。
6. 農葯殘留如何快速檢測
農葯殘留有哪些分類?
1、按來源分,有礦物類、生物類、化學類、激素類。
2、按用途分,有殺蟲劑、殺蟎劑,殺菌劑、生物、生長調節劑。
3、按防治作用分,有防治劑和治療劑。
目前,我國疏菜中主要有3類農葯殘留:
1. 有機磷類:該農葯是廣譜殺蟲劑,應用廣泛,主要有樂果、敵百蟲、敵敵畏、內吸磷、對硫磷、馬拉硫磷等60餘種。
2. 有機氯類:該農葯是高殘毒農葯,其中六六六、DDT等我國早已禁用,但至今仍有違規使用的情況,尤其林丹、七O五四、毒殺芬、氯丹等仍繼續使用。
3. 氨基甲酸酯類:該農葯是應用很廣的新型殺蟲劑與除草劑,如抗蚜威、克百威、西維因、殘殺威、殺螟丹等。其毒性跟有機磷相似,但毒性較輕,恢復也快。
4. 另外,一部分農葯雖然本身毒性較低,但其生產雜質或代謝物殘毒較高,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殺菌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雜質及其代謝物乙撐硫脲屬致癌物,三氯殺蟎醇中的雜質滴滴涕,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的主要代謝物克百威和3-羥基克百威等。
CSY-N8農葯殘留檢測儀根據根據農業標准方法(NY/T 448-2001)和國家標准(GB/T5009.199-2003)中的酶抑制率法,嚴格遵循《蔬菜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殘留快速檢測方法標准》中的規定對蔬菜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殘留的快速測定。是國內第一代農葯殘留檢測儀的升級換代產品,能准確、快速檢測出蔬菜、水果、糧食、茶葉以及土壤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脂類農葯殘留的快速檢測。可廣泛應用於各級政府蔬菜檢測中心、農貿市場、超市、環保機構、蔬菜種植基地、飯店、車載及實驗室等食品安全檢測與監控場所等單位對果蔬中農葯殘留的測定。
7. 除草劑的高通量篩選方法有哪些
(1)活體篩選:
①代表性植物為測試對象:此類方法一般用藻類、浮萍等水生植物作為供試生物。將一定劑量的化合物及藻類、浮萍或植物細胞分別加入微量滴定板孔中混勻,在控制條件下振盪培養一段時間。之後測定混合液的光密度值。如果光密度值不變甚至減少,表明藻類不生長,定性判斷化合物有除草活性。此外,此方法還可以通過生長抑制率求出EC50,以定量判斷化合物活性大小。
②種子處理生長測試法:該方法一般要求選取的供試植物種子的個體比較小,如小米、鼠耳芥、剪股穎的種子。方法是在微量滴定板孔中加入待測葯液,然後加入植物種子以及植物生命發育所需的營養液或培養基,用透明蓋封好,置適宜的溫度、光照條件下培養一定時間。通過觀察種子萌芽及植物生長發育情況,如種子萌芽率、生長情況、葉片及植物形態等,以判斷供試化合物的活性有無。
(2)離體篩選:
①對靶標酶抑制活性的測定方法:植物體內生物物質合成及能量代謝的關鍵酶較多,這些酶通常也是供試葯劑有可能起抑製作用的靶標酶。因此,通過對這些酶活性的測定,可以篩選出將來有可能作為除草劑的化合物。例如,測定無機磷酸(Pi)的生物測定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生物體內如乙醯輔酶A羧化酶、谷氨醯胺合成酶等一些靶標酶,可通過一定催化反應產生無機磷酸(Pi)。Pi與特定試劑結合會在某一波長下顯色。因此,將篩選靶標酶與待測物及反應試劑混合後,測定Pi的變化量,如果Pi量減少,說明待測物對靶標酶有活性。
②測定過氧化氫(H2O2)的方法:其原理是光呼吸循環中的乙醇酸氧化酶能夠與氧氣反應生成乙醛酸和H2O2,而H2O2與氨基替比林、辣根過氧化酶和酚反應生成紅色產物,且在505nm有特徵吸收峰。因此,將乙醇酸氧化酶與待測化合物混合後,經過一定時間再加入辣根過氧化酶等反應試劑,測定紅色產物的吸光值,觀察值的變化情況。如果產物減少,即說明H2O2的量減少,判斷出供試化合物有抑制該酶活性的能力。
③測定熒光變化的方法:該系列方法中有一種葉綠素熒光測定法。這種方法可以用於對植物光合作用抑制劑的篩選。運用的原理是葉綠素分子在光系統Ⅱ(PSⅡ)吸收光量子後,形成激發態,激發態不穩定,會再發射而產生一種光信號——葉綠素a熒光,在正常情況下,葉綠素a吸收的光能會推動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如果PSⅡ受抑制,光合作用過程中的電子傳遞即會受阻,此時葉綠素a吸收的光能以熒光的方式再度釋放。因此,通過脈沖調制熒光儀(PAM-201),可在葉片表面測得再度發射的熒光。將待測化合物與植物葉片作用後,根據熒光強度的變化,可判斷化合物是否對PSⅡ有抑製作用。
8. 用什麼分析方法測定排放水中微量的農葯殘留
分析方法有很多種。
一、農葯殘留概念及分類:
1、水中的農葯殘留是指農葯使用後一個時期內沒有被分解而殘留水體中的微量農葯原體、有毒代謝物、 降解物和雜質的總稱。
2、施用於作物上的農葯,其中一部分附著於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氣和水等環境中。
3、農葯按用途可分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蟎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殺鼠葯等。
4、農葯按化學成分可分為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有機氮、有機氯類、擬除蟲菊酯類、有機錫,砷、汞類等。
氨基甲酸酯類:西維因、速滅威、害撲威、殘殺威、呋喃丹、涕滅威等。
擬除蟲菊酯類:溴氯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甲醚菊酯等。
有機氯類:滴滴涕(DDT)、六六六、殺蟎劑三氯殺蟎碸、三氯殺蟎醇等。
有機磷類:對硫磷、內吸磷、馬拉硫磷、樂果、氧樂果、毒死蜱、敵敵畏等。
二、農葯殘留的主要檢測方法:
(一)生化檢測法是利用生物體內提取出的某種生化物質進行的生化反應來判斷農葯殘留是否存在以及農葯污染情況,在測定時樣本無需經過凈化,或凈化比較簡單,檢測速度快。生化檢測法中又以酶抑製法和酶聯免疫法應用最為廣泛。
1、酶抑製法:
(1)速測卡法(紙片法)
將膽鹼酯酶(ChE)和乙醯膽鹼類似物靛酚乙酸酯分別經固化處理後載入到濾紙片上。靛酚乙酸酯在ChE催化下迅速發生水解反應,生成乙酸和靛酚(藍色)。如果ChE與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結合,便失去催化靛酚乙酸酯水解的能力。因此,在樣品中只要有微量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存在,就能強烈地抑制藍色靛酚的生成,靠目測就可判斷農葯殘留情況:藍色(即空白對照卡顏色)或天藍色(陰性),淺藍色或白色(陽性)。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等7家單位的實驗與驗證數據的統計結果表明,速測卡法(紙片法)對常用農葯的檢出限為0.3~3.5 mg/kg[7],均高出國家標准農葯殘留限量,因此在使用速測卡檢驗蔬菜樣品為陽性時,即可視為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已超標。該方法檢出時間為15~30 min,對超出中國國家標准允許殘留量或違禁使用的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有效檢出率可達80%以上。該方法不需儀器,操作方便、快速,測試成本低,適用於現場篩選。國內企業利用該法原理生產的商品化速測卡和速測儀適用於生產基地、農貿市場和超市的一般性農葯殘留現場檢測篩查。
(2)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將蔬菜、水果的農葯殘留樣品提取液與從敏感生物 中 提 取 的ChE(GB/T 5009.199—2003推 薦 使 用AChE,NY/T 448—2001推 薦 使 用 丁 醯 膽 鹼 酯 酶(BuChE),GB/T 18630—2002推薦使用小麥酯酶)作用,以硫代乙醯膽鹼(GB/T 5009.199—2003)或碘化硫代丁醯膽鹼(NY/T 448—2001)或碘化硫代乙醯膽鹼(GB/T 18630—2002)為底物,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GB/T 5009.199—2003,NY/T 448—2001)或2,6-二氯靛酚(GB/T 18630—2002)為顯色劑,經一定時間反應後,利用分光光度計在412 nm(GB/T 5009.199—2003)或410 nm(NY/T 448—2001)或600 nm(GB/T 18630—2002)波長下比色,根據吸光值的變化計算ChE的抑制率(GB/T 5009.199—2003,NY/T 448—2001)或直接利用吸光值(GB/T 18630—2002),判斷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殘留量是否超標[GB/T 5009.199—2003規定抑制率≥50%(陽性),NY/T 448—2001抑制率≥70%(陽性),GB/T 18630—2002吸光值<0.7(未檢出);0.7~0.9(可能檢出);>0.9(檢出)]。
2、酶聯免疫法:
雙抗體夾心法、雙位點一步法、間接法測抗體、競爭法、捕獲法
(二)還可以使用食品安全檢測儀,簡單操作就能看到農葯是否超標,但可靠性不如前面的系統分析法。
9. 農葯殘留檢測的方法及原理
攜帶型農葯殘留速測儀及卡片的檢測原理和使用方法
攜帶型農葯殘留速測儀是根據國家標准方法GB/T5009.199 — 2003 )速測卡法(紙片法)而專門設計的儀器.主要用於果,蔬,茶,糧食,水及土壤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快速檢測,特別適用於農產品質量檢測站的快速檢測,果蔬生產基地和專業戶採摘前田間地頭檢測,農貿批發銷售市場現場檢測,酒樓,食堂,家庭果蔬茶加工前安全檢測.
檢測原理:
儀器的檢測原理是利用速測卡中的膽鹼酯酶(卡②)可催化靛酚乙酸酯(卡①)水解為乙酸和靛酚,由於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對膽鹼酯酶的活性有強烈的抑製作用,因此,根據顯色的不同,即可判斷樣品中含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殘留情況.①②
使用方法:
(1)開機 按住面板上的"開 / 關"鍵約2秒鍾,儀器開機(開機後再次按次鍵可關機):按[模式]鍵切換至"溫度",當溫達到40℃時,儀器發出一聲提示音,預熱完成,可以開始測試.
(2)裝片 將速測卡撕去上蓋膜對折後再展開,插入壓紙條下的各通道加熱板上(注意卡①一端在上方,卡②一端在下方),檢查速測卡放置位置是否正確,速測卡中間的虛線應與壓條對齊,不要歪斜.
(3)取樣 選擇有代表性的蔬菜或瓜果皮 ,擦去表面泥土,剪成一平方厘米左右碎片,取5克放入帶蓋瓶中,加入10毫升純凈水或緩沖溶液震盪50次(有條件擁護可配備超聲波清洗器攪拌),靜置2分鍾以上,每批最好做9個檢樣,同時做一個純凈水或緩沖液的空白對照,每剪完一個樣品,尖刀要洗凈後方可處.理另一個樣品,以免交駐污染.用移液搶取80微升樣品液加到白色葯片上. 如果檢測是在采樣現場或條件簡陋的情況下進行,可直接在待檢蔬菜葉尖部位滴2-3滴洗脫液,用另一片菜葉尖部在滴液處輕輕摩擦,使蔬菜表面的殘留農葯充分溶入洗液中.然後滴一滴在(卡②)上.
(4)測試 按〈啟動〉鍵,反應開始倒計時10分鍾("反應"指示符亮)當聽到儀器發出急促的蜂鳴提示音時關閉上蓋,顯色開始倒計時3分鍾("顯色"指示符亮):待儀器出緩和的蜂鳴提示音時,打開儀器上蓋,進行結果判定.結果判定與空白對照卡比較,若(卡②)不變色或略有淡黃色均為陽性結果,不變黃為強陽性結果,說明農葯殘留量較高,顯黃色色為弱陽性結果,說明農葯殘留量機對較低.(卡②)變為橘黃色或與空白對照卡相同,為陰性結果.附加說明本方法是生物化學反應,應盡可能避免一些物理和化學因素對酶活性的影響.反應最適酸鹼度為PH7.5左右,檢樣偏酸或偏鹼時應改用磷酸緩沖液浸提處理. 反應中,葯片表面應保持濕潤,最好將每一批樣品處理好後統一加樣,以免是過長蒸發干. 蔥,蒜,蘿卜,芹菜,茭白,蘑菇及番茄汁液中含有對酶活性有影響的植物次生物質,容易產生假陽性.處理這類樣品時,不宣剪切過碎,浸提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液汁過多釋放影響檢測檢測結果.必要時可採用整株(體)蔬菜浸提的方法進行測定.農葯速測卡在常溫條件下有效期為壹年,貯存時要求放在陰涼,乾燥和避光處,有條件者放於4℃冰箱中最佳.農葯速測卡開封後最好在三天內用完,如一次用不完可存放在乾燥器中.農葯速測卡果蔬農葯殘留快速檢測卡是用對農葯高度敏感的膽鹼酯酶和顯色劑做成的酶試紙,可以快速檢測蔬菜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這兩大類用量較大,毒性較高的殺蟲劑的殘留情況,選用的酶對甲胺磷敏感,抗干擾性強,操作簡便,不需要配製試劑,不需要專業的技術培訓,可以不需要任何儀器設備單獨使用,也可配套農葯殘留快速檢測儀使用,提高檢測效率.產品容易貯存,攜帶方便,是現場檢測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