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目前,漢語拼音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一、孩子學習拼音感覺枯燥,學生寫字姿勢不端正,初學拼音時就出現兩極分化。
許多孩子在幼兒園學前班裡已經學過部分拼音知識,對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沒有系統規范地學習漢語拼音。進入一年級再次學拼音時,他們就會覺得拼音很簡單,自己已經學過了。從而不重視平時課堂上的學習,心浮氣躁,上課開小差,讀拼音有口無心,學習不踏實。同時也會覺得拼音學習太枯燥,對學習拼音產生倦怠。
在寫拼音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執筆姿勢是千奇百怪,最重要的是正確的很少。雖然這個問題暴露出的不是拼音教學的問題,但是,執筆姿勢和拼音教學一同進入小學的課堂,並且都將成為孩子一生的基石,因此,我們不能把它排除在拼音教學之外,因為拼音是書寫的載體,有必要將寫字姿勢進行強調。
究其原因是有的學生在幼兒園或者是在暑假裡找人惡補,已經學會了絕大多數的拼音字母和拼讀的技巧,可是有的孩子卻是白紙一張,結果老師進度很難控制,加上孩子的自製力本身就不不強,造成知道的忘乎所以,不知道的無所適從。其實這都是應試教育的思想惹的禍。我們感到很有必要按照省教育廳的文件要求來要求幼兒園和社會上的一些補習機構,讓我們的孩子們在幼兒園學幼兒園的東西,一年級學一年級的知識。從而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素質。
二、孩子的實際認知特徵也使拼音教學困難重重。
一年級的孩子都只有六歲,他們有意注意還沒完全形成。他們沒有上課認真聽課的好習慣,往往一節課四十分鍾,能傾聽二十分鍾就很不錯了。他們更多的是做小動作,東張西望。漢語拼音是個復雜的體系,要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教完拼音,而且要達到《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階段目標中明確要求的:1~2年級學生必須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可謂是困難重重。
一年級的孩子有效記憶能力不強。我們觀察,有老師在教學復韻母ai、 ei、 ui時讓學生在玩中學,讓他們進行拼音游戲,游戲中學生們表現得很積極主動,反應敏捷,認讀效果非常好。可是當游戲結束,再出示復韻母卡片讓同學們獨立認讀時,全班二十幾個同學竟然有十幾個都辨認不出來,有的讓人難以置信。課後我們把這幾個同學叫到辦公室詢問,為什麼在游戲中認得那麼好,在獨立認識的時候卻讀不出來呢?有個孩子就說「我也不知道,後來怎麼就不認識了。」這需要教師根據遺忘規律加大復現的機會。
三、讀准拼音有著一定的難度。
1.地區方言影響著拼音的教學。對於我們黃山地區來說前後鼻韻母,鼻音與邊音,平翹舌音的發音就是學習難點,因為在平時的會話中我們幾乎就沒有明顯的區分。比如教學鼻音n和l時,老師在詳細進行了發音指導後,學生也明白了n發音時,氣流從鼻腔通過,而邊音l在發音時不帶有鼻音。可是在自由拼讀中又會混為一團了。在書寫lún chuán時會錯誤地寫成lóng chuán,qún zi 寫成qín zi……
2.聲韻母的准確拼讀有著難度。如孩子們在拼讀兩拼音節時,往往不明白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的拼讀方法是,讀了p---- a就是讀不出pá。特別在拼讀三拼音節時,更是出現同樣的現象,他們不能靈活按照聲輕介短韻母響的要求去正確拼讀。
3.教學手段的比較落後,語文教師的普通話水平亟待提高。
很多的課堂上,仍然沿襲著一隻粉筆一本書一張掛圖打天下,可以說比較落後的教學手段也制約了拼音教學的效率。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特別是對於漢語拼音教學,有聲的教具顯得特別重要,這對於提高學生說普通話的水平會很有幫助,應該也是推廣普通話的一個重要內容。另外,語文教師達到一乙的還不夠多,二甲的合格率也不是很高,制約了漢語拼音教學和普通話水平的提高
四、部分孩子不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三拼音節。
1.形相似的聲母和聲母混淆。漢語拼音中有23個聲母,在這些聲母中有許多形近的。如b和d,p和q,f和t……雖然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會用卡片,用兒歌,用游戲等形式進行趣味教學,可是孩子們還是會混淆這些聲母。
2.讀音相同的聲母和韻母混淆。漢語拼音中有寫聲母和韻母讀音相同,但形不同。如聲母y和單韻母i,聲母w和單韻母u等,它們很容易讓孩子們混淆,他們會把yú寫成iú, yè寫成iè,yóu寫成yióu,wǎ寫成uǎ……
3.聲調容易標錯。漢語拼音中有四個聲調,四個聲調符號分別是:
第一聲,(陰平,或平調,「ˉ」);第二聲,(陽平,或升調,「ˊ」);第三聲,(上聲,或上音,「ˇ」);第四聲,(去聲,或去音,「ˋ」);在拼音學習中經常有部分學生讀不好第二聲和第四聲,書寫時也經常標錯聲調的位置,即便教會了聲調標注兒歌,在實際使用時也還是容易混淆。如把huī寫成hūi,yóu寫成yoú……
五、音節分類太多,學習比較復雜。
按照結構可分為兩拼音節、三拼音節,按照聲母可分為平舌、翹舌,按照韻母可分為單韻母、復韻母,特殊韻母、前鼻韻母、後鼻韻母。
B. 怎樣解決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拼音復韻母的問題
漢語拼音中:a,o,e,i,u,u{ 是U上有兩點,發「於」的拼音字母 }這六個是一個字母獨立做的韻母,所以叫單韻母;
ai,ei,ui,ao,ou,iu,ie,ve{ 發「月」的音}er,這九個是復韻母,ER(「耳」的音)是特殊韻母,因為以上拼音字母是由2個字母組合而成,所以稱它們為復韻母,
an,en,in,un ,vn{ 發「雲」的音}也是復韻母,讀的時候感到鼻子有點震動,鼻腔有感覺、因為發音的原因,又把它們稱為前鼻韻母5個,
ang,eng,ing,ong,是後鼻韻母4個,以上一共是6個單韻母,18個復韻母
C. 結合聲母韻母談談如何說好普通話
【韻母中的難點】
1、 容易單音化的復合母音Ai、ei、Ao、ou
說普通話要避免前響復韻母單音化的傾向,發音時要有動程。前響復韻母是由兩個母音音素構成的復合母音,它是由前一個母音向後一個母音滑動過程中的母音,這個動程是復韻母的特徵。
2、 攏唇的復合母音ou和iou
普通話中,u[u]這個音素攏唇最甚,前突明顯。
問題:復合母音是由一串母音音素復合而成,ou是由經過若干個音素滑到u;iou是由i經過若干個音素滑到o,再經過若干個音素滑到u。很多人音受方音影響,易將復合母音單音化。他們在「單音化」的同時,又伴隨上述「懶唇」的習慣。
解決:練習發音時,一是舌位要整體靠後,二是要強調把u發音到位(雖然在自然語流中u僅表示舌位滑動的方向,並不刻意強調,),三是兩唇收縮成圓形,並向前突出。 另外,在發含有u、ü音素的字時,都應該注意上述問題。如,üe、uei、ün、uAn、üAn、uen等。
3、發Ao、ou要加強控制圓唇的力度。
發音時造成字音散的主要原因是唇的力度分散,唇的控制對吐字質量的影響很明顯。發音時如果唇向前突出,齒唇之間縫隙大,好象給聲道加了一個「小嘴子」,聲音就會帶上不好聽的「U」音色彩,顯得沉悶,如果唇收攏與齒相依,聲音就明朗多了。唇的收撮力強,能使聲音集中,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中央三分之一處。
發前後鼻音,如果在發音過程中發音暗淡,可採取辦法:挺軟齶,平時不說話時,軟齶是向下垂著的,但有目的說話時,由於聲音和咬字的需要,就需須把軟齶挺起,因為這樣做可以加大口腔後部空間,也可以避免聲音過多地灌入鼻腔而造成鼻音。可以用誇大吸氣、「半大哈欠」來體會挺軟齶的感覺。
4、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前響復韻母不是由兩個母音簡單相加而成,因此發音時不可突出前後兩個母音,也不可突出其中任何一個音素,應該突出的是由前一個母音向後一個母音滑動過程中的母音,練習時可適當放慢滑動的速度,強調滑動的幅度,以體會舌位滑動的感覺。
要准確掌握開頭的母音音素。Ai中的A是前「A」,舌位一定要降低到「前低」的位置。Ao中的A是「後A」,舌位靠後。ou的兩個母音都靠後,注意舌位不要整體靠前。
【寬窄復韻母和單韻母的辨讀】
普通話復韻母發音時,母音舌位從首音到尾音的動程有大有小,並且形成了一定的寬窄對比關系。如,idei;yAoie。
寬窄指的是復韻母舌位動程大小之間的對比關系,直接表現在韻腹母音舌位高低的對比上,普通話有6組寬窄相對的復韻母: Ai-ei;Ao-ou;iA-ie;uA-uo;iAo-iou;uAi-uei
有幾點值得注意:
(1)方言復韻母韻腹母音的舌位比普通話有序地抬高,形成一個階梯式的錯位。如Ai-ei;ei-i,二合母音動程縮小成單韻母,三合母音韻腹弱化變成二合母音韻母。
這種情況有三組:Ai-ei;uAi-uei;uA-uo
ei:敗 排 買 改
uei:歪 怪 快 懷
uo:掛 挎 化
i:倍 培 美 給
ui:威 貴 愧 回
u:過 闊 貨
(2)方言復韻母韻腹母音舌位高低的對比與普通話正好相反,普通話的窄韻母,方言念寬韻母。如iA—ie 野-雅;借-價;姐姐-假假
(3)Ao-ou;iAo-iou 寬窄一致,但單音化。
(4)ie和üe 方言中大多讀i、ü入聲韻(頁、約)。
復韻母中有幾對開口度的寬窄成對比,動程大的叫寬復合,動程小的叫窄復合。
寬:Ai Ao iA iAo uA uAi
窄:ei ou ie iou uo uei
【鼻韻母和鼻化韻的區別】
鼻韻母發音時,先發母音,由母音的發音狀態向鼻輔音的發音狀態過渡,收音時,舌位到達鼻輔音的發音部位,出現鼻音,但不除阻,閉塞而止。
鼻化韻的成分是母音,沒有輔音,發音時口腔、鼻腔同時出氣,成為帶有鼻音色彩的母音,稱為鼻化母音。
區別:
(1)鼻韻母收音時是輔音,有明顯的成阻動作;鼻化韻沒有輔音的發音動作。
(2)鼻韻母的鼻音色彩到最後才完多顯現出來,鼻化韻的鼻音色彩同母音融合在一起。
(3)鼻韻母的韻尾讀成唯閉音,音不能延長,收縮感強;鼻化韻發音無阻礙,音可延長,音感柔和。
D. 漢語拼音教學中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有什麼建議
如何正確發揮漢語拼音在識字教學中的作用,我認為要解決好一下幾個問題:
1,合理控制教學漢語拼音的時間,即上小學一年級開始的一個月時間,不能不厭其煩的教,甚至直到小學畢業;
2,邊識字邊熟悉漢語拼音,在識字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漢語拼音,不能是學會漢語拼音以後再識字;
3,漢語拼音僅僅解決漢字音行義中的讀音問題,只要學生能准確地讀出字音就達到了教學目的;
4,在識字教學的基礎上,教會學生查字典,給漢字正音,學習普通話.
5,鼓勵學生利用漢語拼音打字上網,進一步熟悉和掌握漢語拼音,有利於充分利用先進的網路技術;
6,識字教學後期要逐步擺脫漢語拼音的工具作用,讓學生熟練的使用漢語文字,提高漢語水平和能力.
總之,漢語拼音教學的目的是識字,是提高識字速度,解決漢字的讀音問題的工具.
E. 普通話學習中聲、韻、調存在的問題
、韻、調」是了解漢語字音的基本概念,必須弄清楚。尤其是因為「聲」和「韻」都有不止一種意義。拼音方案里聲母的「聲」是一種意義,聲調的「聲」,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的「聲」又是一種意義。古時候只說,「四聲」,現在為了跟聲母區別,才說「聲調」。
「韻」也有兩種意義。拼音方案里韻母的「韻」包括韻頭、韻腹、韻尾,可是不包括聲調。詩韻的「韻」就加上聲調的因素,「東」和「董」韻母相同,但不是一個韻;可是不計較韻頭,例如「麻、霞、華」是一個韻。疊韻的「韻」一般也不計較韻頭。
關於聲調,常說「四聲」,得區別古音的四聲和現代普通話的四聲。古音的四聲是平、上、去、入,普通話的四聲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古音的平聲在普通話里分化成陰平和陽平,古音的入聲在普通話中分別變成陰平、陽平、上聲或去聲。有的方言里,上聲、去聲、入聲也有分陰陽的,同此能有八個聲調,也有隻有五個、六個、七個的。
聲調是漢語字音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重要決不在聲母、韻母之下。有人以為聲調好像是外加的,是可以拿掉的,這是一種誤解。光寫一個ma,不標聲調,你不知道是「媽」,是「麻」,是「馬」,還是「罵」,乾脆就是讀不出來。有了上下文當然可以解決,可要是有上下文,去掉個把聲母也不礙事,比如看見「qíshangle tāde zǎohóng…ǎ」,准知道是「騎上了他的棗紅馬」;.說實在的,從遠處聽人說話,首先分辨不清的是聲母,其次是韻母,最後只剩下聲調還能辨別。前兩天,收音機里播送天氣預報的時候,我在另一間屋子裡,「最高氣溫攝氏」之後只聽到一個「度」,可是我知道不是五度就是九度。有一位朋友曾經說過,有時一邊刷牙,一邊還能跟人搭話,這時候聲母韻母都不清楚,傳遞信息主要靠聲調。有人能用馬頭琴等樂器模仿唱戲,熟習那段戲詞的人就能從那聲調的高低升降上聽出字眼來。墨西哥的馬札特克人吹口哨吹出一句話的聲調,用來傳話。都是證明。
從前填詞、作曲,很講究四聲的分別,為的是使字兒和譜子協調,傳統的戲詞、大鼓書等也還顧到這一點,新編的歌曲就往往不怎麼照顧了。大概字兒文點兒,唱腔花點兒,聽眾也就不大意識到字的聲調;唱詞越近於說話,唱腔越質朴,四聲走了樣就越顯得別扭──聽不懂不好受,聽懂了更難受。許多人不愛聽用漢語演唱的西洋歌劇,特別是里邊類似道白的部分,就是這個緣故。
F. 解決韻母的發音難點方面有什麼經驗和技巧
解決韻母的發音難點是, 多練習a的發音,多體會後鼻音的發音感覺。
G. 現在女兒剛上一年級,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怎麼教都學不會,就是記不住。有什麼好方法嗎
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用處大,識字讀書需要它,幫助學習普通話,我們一起學好它。 一、單韻母 6個單韻母,很重要,發音口形要擺好,嘴巴張大 a a a ,嘴巴圓圓o o o , 嘴巴扁扁e e e ,牙齒對齊 i i i , 嘴巴突出u u u ,嘴吹口哨 ü ü ü 。
記住字形讀音(形象記憶)
a像阿姨梳辮子,張嘴唱歌aaa.
o像公雞早早起,嘴巴圓圓oo叫。
e像白鵝玩倒立,嘴巴扁扁eee.
i字好象大頭人,穿件衣服iii.
u像樹上小鳥窩,住只烏鴉uuuü像一條大鯉魚,嘴裡吐泡 ü ü ü 。
二、聲母 [21個輔音+零聲母(Y、W,例如:安言忘雲)]讀聲母要留心,堵住氣兒再發音。 像個6字 b b b ,臉盆潑水p p p , 兩個門洞m m m ,一根拐棍f f f , 左下半圓 d d d ,雨傘把子t t t, 一個門洞n n n , 一根小棍 l l l , 9字加鉤 g g g , 機槍向上k k k, 一把椅子h h h , i下加鉤j j j, 像個9字q q q , 一個叉字 x x x, 像個2字 z z z ,半個圓圈 c c c , 半個8字 s s s , z加椅子 zh zh zh, c加椅子 ch ch ch, s加椅子sh sh sh, 禾苗向日r r r 。
記住字形讀音(形象記憶)
唇音:
b字好象收音機,收聽廣播bbb(播).雙唇不送氣清塞音
p字好象水出盆,媽媽潑水ppp(沷).雙唇送氣清塞音
m字好象兩扇門,蒙上眼睛mmm(摸).雙唇鼻音
f像一根小拐棍,爺爺靠它fff(扶). 齒唇清察音
舌尖音:(舌尖中音,也叫舌翹音)
d字好象小馬蹄,跑起路來ddd.(得)舌尖中不送氣清塞音
t像一把小雨傘,下雨打開ttt.(它)舌尖中送氣清塞音
n像火車進隧道,趕快鳴笛nnn.(呢)舌尖中鼻音
l像一根大木棍,打跑老狼lll.(樂)舌尖中邊音
舌根音(也叫舌面後音):
g像9和彎鐮刀,收割莊稼ggg.(割)舌面後不送氣清塞音
k像大錘和鑿子,雕刻石頭kkk.(刻)舌面後送氣清塞音
h像倒立小酒杯,裝滿美酒hhh.(喝)舌面後清擦音
舌面前音:
j像一隻小公雞,圓圓眼睛jjj.(雞)舌面前不送氣清塞擦音
q像一面小紅旗,迎風飄揚qqq.(旗)舌面前送氣清塞擦音
x像西瓜切四半,娃娃吃瓜笑xxx.(嘻)舌面前清擦音
平舌音:(舌尖前音)
z像一個數字2,娃娃寫字樂zzz.(滋)舌尖前不送氣清塞擦音
c像一隻小刺蝟,彎起身體ccc.(刺)舌尖前送氣清塞擦音
s像樹上蠶寶寶,吐絲織繭sss.(絲)舌尖前清擦音
r像田裡小禾苗,向著太陽rrr.(日)舌尖前濁擦音
舌尖後音:(也叫翹舌音)
z\c\s小酒鬼,見到酒杯(h)舌頭翹,說話變成zh(蜘)\ch(吃)\sh(獅)。
舌尖後不送氣清塞擦音chi舌尖後送氣清塞擦音shi舌尖後清擦音
特殊聲母:(零聲母)
y字好像小樹杈,掛件衣服yyy。(衣)齊齒呼
w字好像小屋頂,烏龜小屋www。(屋)合口呼
三、韻母(單韻母6個+復韻母9個+前鼻韻母5個+後鼻韻母4個,共24個)
復韻母 9個復韻母,真有趣,兩個單韻母在一起。 看前音擺口形,口形變化要注意, 快速向後滑過去,合成一個音莫忘記。
記住字形讀音(形象記憶)
ai\ai\ai\ a+i 阿姨和我比高矮。
ei\ei\ei\ e+i 白鵝穿衣天上飛。ui\ui\ui\ u+i 我穿大衣要喝水。
ao\ao\ao\ a+o 阿姨愛穿花棉襖。
ou\ou\ou\ o+u 大海上空飛海鷗。
iu\iu\iu\ i+u 郵筒前面把信郵。
ie\ie\ie\ i+e 野鵝早餐吃樹葉。
üe\üe\üe\ ü+e 小魚騎鵝去訪月。
er\er\er\ e+r 野鵝有個小小耳。(註:獨立自成音節,不和任何聲母相拼。)
鼻韻母:不難學,前後鼻音分准確。
前鼻韻母有五個,後鼻韻母是四個。前鼻韻母:5個
an\an\an\ a+n 阿姨登上天安門。
en\en\en\ e+n 白鵝門前把鈴摁。
in\in\in\ i+n 穿衣出門笑吟吟。
un\un\un\ u+n 烏鴉門前修車輪。
ün\ün\ün\ ü+n 小魚撞門頭發暈。
後鼻韻母:4個
ang\ang\ang\ a+ng 阿姨走路頭高昂。
eng\eng\eng\ e+ng 白鵝唱歌哼哼哼。
ing\ing\ing\ i+ng 一件花衣送老鷹。
ong\ong\ong\ 0+ng 公雞喔喔要捉蟲。
四、整體認讀音節 16個
zh ch sh r z c s, 自成音節後加i 。
yi wu yu 一無雨,
ye yue yuan夜月圓,
yin yun ying 隱雲影。
五、聲調
一聲平平左到右,二聲就像上山坡, 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就像下山坡。 六、標調規則 先標a o e , 再標 i u ü 。 i、u並列標在後,i上標調把點抹, 輕聲不標就空著。
七、拼寫規律 小ü有禮貌,見了j q x,要脫帽。
小ü見大y,去掉兩點還讀ü。
ü拼n和l,兩點省不得。 八、兩拼法 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九、三拼法 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或者:三拼音,要記牢,中間介音別丟掉。
例如:
「a」,不可以和j、q、x組成音節,中間要加「i」。
「O」,不可以和g、k、h組成音節,中間要加「u」。
十、書寫規則 四線三格記心間,拼音字母住里邊。 聲調、圓點寫上格,胳膊長了住上格, 尾巴長了住下格,其它部分在中格。 中格一定要飽滿,上格、下格空一點兒, 書寫規則記心間,拼音才能寫規范。
總結:(ZT)
a o e, i u ü, 標調多按此順序;如果 i u 緊相連, 標到後者頭上去。
拼寫規則講得細, 任何聲母不獨立;zh ch sh r z c s, 自成音節後加i 。
iou uei uen,別猶豫, 單用頭變y或w;(iou,uei,uen自成音節要用y,w開頭如you,wei,wen,)如果前面有聲母, 去掉o
H. 談談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法。
聲母有點亂,zh,ch,sh,j,q,x,與g,k,h沒有與古漢語形成明顯的對應關系,韻母問題相對較小,只是a,o,e,ae這幾個有點兒亂,聲調問題最嚴重,本來漢藏語系的最大特點是以聲調區分同音字,例如有八個聲調的古漢語,可以用一個音的八個調表示八種以上的意義,而普通話受阿爾泰語系影響,聲調只剩下四個了,入聲完全消失,所以普通話只能靠大量的字詞來表述(這就是為什麼文言文簡短,而白話文啰嗦的原因了)當然我不是主張恢復文言,畢竟隨著時代的進步,詞彙量在不斷增加,原有的單音詞肯定無法滿足當今社會。
綜合以上觀點,個人認為普通話的改進並無多大實際意義,與其把普通話改的面目全非,不如直接去學一門科學一點的方言,比如粵語,閩南語或者客家話。
I. 談談在普通話學習中聲、韻、調存在的問題或解決改進的學習方法
本人普通話一級,簡單回答一下你的問題。首先說說很多人普通話中存在的問題。1、平翹舌 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問題,z c s/zh ch sh經常混淆2、前後鼻音 如in/ing an/ang en/eng 等等,有些地方的方言中就存在這個問題。3、聲調 有些地方的方言中,就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他們可以讀出這個字的音,但是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輕聲)卻不正確。例如,在吉林有些地方的人,能夠讀出「吉」字的拼音是「ji」但讀的卻不是陽平二聲,是陰平一聲。4、調值 值何一個字它都是有一定的調值的,往往有很多人在讀單字或是詞的時候,能夠讀到正確的高度,但是放到一句完整的話中,就存在調值不夠的問題。如果一個字的調值用數軸(縱軸)來表示出來的話,那麼正確的調值是: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這個尺度是很難把握的。5、普通話中的音變 最常用的要數「啊」字了,它的正確讀音要看放在哪一個句子中,單獨拿出來這個單字,它的讀音是「a」輕聲,但把它放到一個完整的句子中時,它要隨著「啊」字前面那個字來變化。就是說,要用前面那個單字的拼音中的後半部分作為它的聲母,再以「a」作韻母,才是它的正確讀音。舉個例子:「桂林的山真奇啊!」奇(qi)字的拼音中,後半部分是「i」,那麼「啊」字的正確讀音就是「ia」,也就是「ya」輕聲。「桂林的山真險啊!」險(xian)「啊」的讀音就是「na」。有些人往往千篇一律的念它的本音,也是不正確的。6、語法、詞彙 這也是普通話學習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有些語法不夠規范,一句話中的各個成份之間的搭配不合理。主、謂、賓的用法用誤。另一個就是詞彙問題,因為中國的地域廣闊,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其中就衍生出許多的地方詞彙,這些詞彙往往是僅限於某個地區使用的,所以這部分語言不是書面語,盡管講的音、調都正確,也可以用漢字寫出來,但不是典範的白話文書面語,所以也不能稱作是普通話。例如:「馬鈴薯」這個詞,它在各地有很多的地方性稱呼,大多數地方都稱為「土豆」,江蘇一些地方稱「地蛋」,四川則稱為「洋芋」,雖然這些詞都可以用漢字來書寫出來,但它們都不是普通話中的典範詞彙,典範的名字就是:「馬鈴薯」。7、音準 有些地方的方言中,有音準問題。如「波」,正確讀音是(bo)而不是(be),其實在普通話中,是沒有(be\pe\fe)這樣的讀音的,不信你可以查查字典。而對於(me)這個音,在字典中,只有一個漢字,那就是「么」,除此之外沒有其它字是讀這個音的。如「嬤」(mo)二聲陽平。下面再說說學習普通話的方法。1、從字音、聲調開始 你別說「這都是小學生學習的東西」,如果報有這種態度,那麼你的普通話永遠都不會說得特別標准。往往小學生能夠讀得正確的音,很多大人都讀不正確。所以說,學習普通話,從最基本的學起。我是學習師范教育的,那時候的教材就有一本《語言基礎規范》(簡稱「語基」)的書。就是從最簡單的「a o e……」學起的,和小學生的差不多,只不過上面多了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說什麼叫爆破音,什麼叫母音,讀音時舌頭的正確位置等,建議去師范類院校或是播音學院等地方弄一本「語基」的教材來學習。2多問多聽多練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是個永恆的定理。多問,對於學習來說,很有必要。什麼地方拿捏不準的,可以向高人請教。多聽,聽什麼?當然是聽別人說話。那麼聽什麼人說?這個就要聽標準的語音朗讀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聽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的節目。(一定是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而且最好是新聞頻道的)別小看我加的這個括弧,這句話很重要。因為不同的地方電台,電視台,都有可能或多或少的摻雜一些地方方言成份,另外一個就是,最好是新聞欄目的主持人,他們的普通話才最標准。因為對於一個電視台、電台來說,綜藝、娛樂台等等對主持人普通話要求並不是很高,更注重的是他們的風格和調節氣氛的能力。多練 這是學習普通話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定要多練,經常讀一些典範的白話文著作,大聲朗讀,或配合朗讀磁帶來學習,效果更好。能夠堅持說,不論和什麼人說話,都堅持講普通話,這點不是很多人能做到的。比如,你是一個上海人,那麼當你遇到外省的人時,可能會說普通話,但如果跟上海的朋友在一起時,往往就會講上海話。所以說,能堅持無論什麼場合,遇到什麼人,都堅持講普通話,是件很難做到的事,但這樣會讓你的普通話水平進步得很快。能夠做到以上兩點,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呵呵,一開始的時候,我說「簡單」說一下,沒想到卻寫了這么多出來,不過卻是我個人的經驗之談。學好普通話,走遍全國都不怕!努力吧,朋友。
J. un韻母音總是打不準怎麼辦呀比如雲,暈這些帶un的字
你說的應該是漢語拼音 ün,這是個前鼻音韻母。要發好這個韻母,應該先掌握好單韻母[ü ]和鼻音韻母[n ]的發音特點:
一、發音特點
ü [y]:
(1)發音特點:舌面、前、高、圓唇母音。
(2)發音狀態:發音時,口微開,圓唇(近橢圓)略向前突,舌頭前伸,舌面前部略隆起,舌尖抵住下齒背,聲帶振動。軟齶上升,關閉鼻腔通路。
n 的發音特點:舌尖中、濁、鼻音。發音時舌尖頂住上齒齦,軟齶和小舌下垂,打開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振動聲帶,然後從鼻腔緩緩流出(聲母)。
韻尾-n的發音部位比聲母n-的位置略微靠後,一般是舌面前部向硬齶接觸。
ün[yn] 發音時,起點母音是前高圓唇母音ü[y]。與in的發音過程基本相同,只是唇形變化不同。從圓唇的前母音ü開始,唇形從圓唇逐步展開為展唇,而in的唇形始終是展唇。
參考:in[in] 發音時,起點母音是前高不圓唇母音i[i],舌尖抵住下齒背,軟齶上升,關閉鼻腔通路。從舌位最高的前母音i[i]開始,舌面升高,舌面前部抵住硬齶前部,當兩者將要接觸時,軟齶下降,打開鼻腔通路,緊接著舌面前部與硬齶前部閉合,使在口腔受到阻礙的氣流從鼻腔透出。開口度幾乎沒有變化,舌位動程很小。
二、發音訓練
1.先學會 ü [y]發音是四聲:ǖ (淤); ǘ (魚);ǚ (雨);ǜ(玉)。
2 單韻母——復韻母訓練(以下拼音 y 只起隔音符號的作用):
(1)暈(yūn):先讀ǖ-------再讀 n(只把舌尖抵住上齒齦);逐步縮短拉開的時間,ǖ-----再讀n;ǖ----再讀 n;ǖ---再讀 n;ǖ--再讀 n;ǖ-再讀 n;ǖn。
(2)雲(yún):先讀 ǘ-------再讀 n(只把舌尖抵住上齒齦);逐步縮短拉開的時間,ǘ-----再讀 n;ǘ----再讀 n;ǘ---再讀 n;ǘ--再讀 n;ǘ-再讀 n;ǘn。
(2)隕(yǔn):先讀 ǚ-------再讀 n(只把舌尖抵住上齒齦);逐步縮短拉開的時間,ǚ-----再讀 n;ǚ----再讀 n;ǚ---再讀 n;ǚ--再讀 n;ǚ-再讀 n;ǚn。
(3)韻(yùn):先讀 ǜ-------再讀 n(只把舌尖抵住上齒齦);逐步縮短拉開的時間,ǜ-----再讀 n;ǜ----再讀 n;ǜ---再讀 n;ǜ--再讀 n;ǜ-再讀 n;ǜn。
給你一個在線學習普通話發音的網址:
普通話學習網-ün的發音 http://www.pthxx.com/b_audio/08_pinyinfayin/12.html
謝謝採納為滿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