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蝦苗檢測方法

蝦苗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4 09:09:39

① 蝦苗計數方法有哪些

通常,採用的有杯量法和重量法兩種:

(1)杯量法

用高度、直徑5厘米左右的塑料杯,在底部打多個漏水孔,再用40目的篩絹墊底,即製成計數量杯。計數時將暫養的蝦苗撈入集苗小箱,以後將小箱慢慢提起,使蝦苗集中於一角,用製作光潔的小蝦兜撈苗倒入杯中,再將蝦苗倒入帶水的小盆中過數,即可計數發苗。(2)重量法

即隨機取少量蝦苗10~20克,稱重過數,通過2~3次即可定量。操作時用小桶裝少量水稱重,以後放入蝦苗稱重,確定蝦苗重量後過數,確定單位重量的尾數後即可計數發苗。此方法計量速度要輕快,而且每次的蝦苗數量要與裝運容器所裝數量基本一致,否則很不方便,特別是尼龍袋裝運更不方便,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採用重量法計發蝦苗。

② 羅氏沼蝦的無病毒親蝦選育

1.苗種選擇 每年4月底~5月初,選用自繁或沒有發病史育苗場生產的優質健康淡化苗種,規格在體長0.8cm以上,個體均勻,體質健壯,且具有較強的逆游能力,並經過羅氏沼蝦諾達病毒TAS-ELISA方法檢測而呈陰性的蝦苗。
2.蝦苗暫養 選擇具有隔離措施以及經過嚴格消毒的水泥池或大棚內土池進行培育,水泥池中的放養密度為5000尾/平方米,大棚內土池中的放養密度為3000尾/平方米,水溫25℃,飼料採用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蛋羹、蝦片、羅氏沼蝦混合飼料等。暫養期間,每日仔細觀察蝦苗活動情況、攝食情況等,及時挑選可疑的蝦苗進行病毒檢測,在1個月的暫養期內至少經過 7次的病毒檢測且檢測結果呈陰性。5月20日以後,外塘水溫在22℃以上,將蝦苗放入具有隔離措施的池塘養殖,而該池塘應無發病史,並要求在蝦苗放養前經過嚴格消毒。
3.池塘養殖 6月~10月間進行池塘養殖,管理工作嚴格按照羅氏沼蝦養殖技術操作規范進行,並定期檢查蝦苗生長狀況,以及應用ELISA方法進行病毒檢測。
4.蝦苗培育期間的消毒隔離措施 蝦苗暫養、池塘養殖期間的培育用水均用蓄水池對水源進行沉澱和消毒處理,同時注意不使用來歷不明的冰凍野雜魚作為養殖飼料。
5.親蝦挑選 10月上旬即可進行親蝦挑選。應挑選體格健壯、附肢完整、全身無病灶的蝦體,且雌雄比例為2~3∶1。

③ 請推薦蝦肝腸胞蟲的檢測方法

目前已報道的蝦肝腸胞蟲檢測方法主要為分子生物學方法,包括恆溫熒光PCR法、原位雜交、普通核酸擴增(PCR)和實時定量熒光PCR等方法。據已有的研究,相對於普通PCR方法,恆溫熒光PCR法靈敏度更高,可檢測低於103個核酸拷貝量,而且簡單快速,還可實時監控;而較於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恆溫熒光PCR法設備價格適中、性價比高。因此,對於親蝦孵化場來說最好採用恆溫熒光PCR法進行檢測,避免因樣品的代表性和檢測靈敏度問題導致陽性苗種流向市場。
使用ZYD-S1恆溫熒光分子檢測儀,配合蝦肝腸胞蟲(EHP)核酸檢測試劑盒,利用恆溫PCR法能夠快速,簡便地鑒別蝦苗、親蝦是否感染蝦肝腸胞蟲,及早防控,避免經濟損失。

④ 請問如何知道購買的蝦苗體質是否健康有沒有實際點的辨別方法

1、個體大小。同一親蝦來源的群體大小較一致,個體差異不會太大。南美白對蝦出苗規格為0·6—0·7厘米/尾;斑節對蝦紅筋仔為1·2厘米/尾,小於此體長均不應急於購買,否則會影響成活率。

2、體態。健康的蝦苗體形完整,無畸形,從背部觀察身體筆直,肌肉飽滿。南美白對蝦身體為典型的掃把狀;斑節對蝦為細草桿狀。

3、顏色。健康南美白對蝦體色黃褐,身體透明;斑節對蝦體色呈黑褐色。體色發白、發紅者,均是不健康的蝦苗。

4、身體器官。南美白對蝦可肉眼觀察到內部器官。如果腸胃飽滿,肝胰腺呈土褐色,證明蝦苗健康;反之,空胃、肝胰腺腫大,表面白濁則質量不佳。斑節對蝦健康的黑殼苗,其兩條小觸須經常並攏,偶爾分開一下,即又合並。如果兩條觸須經常分開成「V」形,則蝦苗質量較差。

5、體表附著物。處於較惡劣的育苗水環境或蝦苗體質差,均可能使蝦苗在體表或附肢附著污物、絲狀細菌或寄生蟲。水浸片鏡檢,很容易鑒別。

6、游泳能力。取一些蝦苗置於白色盆中,健康的蝦苗將貼附於盆壁或盆底,攪動水體後,蝦苗頂水而游,且位於盆的邊緣。蝦苗越強壯,這種現象越明顯。如果蝦苗位於盆的中間,沉底或游泳時不能保持身體平衡,側、倒、隨水漂流,則活力差。當然,僅靠蝦苗外表和行為的觀察作為鑒別的標准往往是不夠的。對於蝦苗是否攜帶危害性很大的斑節對蝦桿狀病毒、白斑綜合症病毒等,須要送往信得過的病害檢測部門做專門檢疫。

⑤ 蝦苗病毒檢測

蝦苗病毒檢測是件難事,你必須去葯品監督管理局檢測!自己無法完成,設備代價太大,個體性質沒有必要,也沒有人請你檢測!

⑥ 蝦苗養殖亞硝酸鹽檢測方法

當水中的亞硝酸鹽濃度積累到0.1毫克/升後,屬於超標。亞硝酸鹽將對水體中養殖的魚、蝦產生危害。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魚蝦的呼吸作用,由鰓絲進入血液,魚、蝦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數量逐漸減少,血液載氧能力逐漸減低,出現組織缺氧。此時魚、蝦攝食量降低,鰓組織出現病變,呼吸困難、躁動不安或反應遲鈍,從而導致魚蝦缺氧,甚至窒息死亡。亞硝酸鹽還可與仲胺類反應生成致癌性的亞硝酸胺類物質,pH值低時有利於亞硝酸胺形成。很多池塘出現魚蝦厭食現象,亞硝酸鹽過高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亞硝酸鹽是氨轉化為硝酸鹽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在養殖水體中由於大量的投餌而留下的殘餌、水體中水生動物的大量排泄物的累積和定期使用的消毒葯劑,把有害的和有益的細菌通通殺滅,氧氣的供應不足,造成大量積累的氮素硝化過程受阻,形成養殖時水中氨氮和亞硝酸氮含量高,但由於氨氮的轉化速度較快,使得亞硝酸氮的問題最為突出。 硫化氫在缺氧條件下,由殘餌或糞便中的含硫有機物經厭氧細菌分解而產生。硫化氫可與水體底泥中的金屬鹽結合形成金屬硫化物,致使池底變黑。

⑦ 南美白對蝦養殖中pcr技術是什麼概念

首先,PCR是一台儀器及反應機理的一種統稱,一般用作病毒檢測儀器,並不代表是什麼技術。專業點的說法: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是利用DNA在體外攝氏95°高溫時變性會變成單鏈,低溫(經常是60°C左右)時引物與單鏈按鹼基互補配對的原則結合,再調溫度至DNA聚合酶最適反應溫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著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補鏈。基於聚合酶製造的PCR儀實際就是一個溫控設備,能在變性溫度,復性溫度,延伸溫度之間很好地進行控制。
在對蝦生產中,PCR主要用於檢測對蝦在蝦苗期間、養殖中後期的白斑綜合征病毒(WSSV)、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病毒(IHHNV)、肝胰腺細小病毒(HPV)、桃拉綜合征病毒(TSV)、對蝦桿狀病毒(BP)和傳染性肌肉壞死病毒(IMNV)的檢測,提前預防或及時治療。

⑧ 投苗季應該用什麼設備檢測蝦苗

基圍蝦對底質無嚴格的選擇,廣泛棲息於近岸淺海沙泥底海區。適應的水溫為10~37℃,最佳生長溫度為17~32℃。當天氣寒冷,透明度大時隱藏在底質中,深度可達8~10厘米,適溫期白晝也常潛伏於底質中,僅露出兩眼和觸須。黃昏時進行捕食,夜間活動較多。對鹽度適應范圍廣,能在淡水中生長,也能在鹽度為35‰以上的海水中生存。對低溶氧忍受力比較強。能在pH值為7.0~9.0的水中正常生活。 該蝦為雜食偏動物食性。成蝦階段捕食以橈足類、多毛類為主,亦攝食人工合成飼料和其它有機碎屑及底棲生物等。養殖周期為100~120天,蝦體可達8~10厘米。 基圍蝦對蝦海、淡水均可養殖,適應能力強,尤其是淡水養殖生長快,食性廣,病害少,養殖成功率高。 (一)池塘條件 (1)池塘的選擇 要求水源充足,水質好,土地堅實,排水方便。蝦池面積以0.134~0.67公頃為宜,水深1.2~1.5米,長方形為佳。蝦池要有獨立的進排水渠,供排灌使用。進排水應設有篩絹過濾,以防敵害生物侵入蝦池。池底最好挖環形溝或對角溝,深度、寬度分別為0.5~1米、3~5米,以利於防寒避暑。 (2)池塘清整 對新建的蝦池,只要曝曬2~3天即可進水,對老塘則需清淤曝曬一冬,清整塘邊雜草,並要嚴格清塘。方法為:在蝦苗放養前20天,每0.067公頃用生石灰100公斤,先將石灰在小水池中化開趁熱全池潑灑。或0.067公頃用10~15公斤漂白粉全池潑灑,用漂白粉清塘池底需留20~30厘米水。 (3)培養基礎餌料 清塘7~10天後,池內注納新水50厘米,進水口用80目篩絹過濾進水,然後選擇晴天施放肥料,以培養基礎生物餌料。施肥每0.067公頃可用經發酵熟化的有機肥(雞、豬、牛、羊糞等)100~150公斤,均勻撒開,或把有機肥放入編織袋內推入池底;如用無機肥,則每0.067公頃用尿素2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全池潑灑。用無機肥需隔日等量追肥一次。一般7~10天水色轉肥呈淺黃綠色,透明度在30~40厘米,表明水中生物餌料較為豐富,再測定水溫和pH值,若這些條件均適宜,則可投放蝦苗。 (二)苗種放養 (1)苗種淡化 目前養殖用的基圍蝦對蝦苗多為工廠化生產,一般育苗用海水比重為1.015~1.020,要移到淡水中養殖必須先經過馴化即逐步淡化處理。淡化程度必須達到池塘標准,即用水比重為1.003以後才可直接移入淡水中養殖,且整個淡化過程須經兩天以上逐步淡化。 (2)放苗量 單養刀額新對蝦,體長0.7~1.0厘米的苗種,每0.067公頃放苗2萬~5萬尾;與淡水魚混養(只能與草魚和鱅、鰱混養),則最好放養體長2.5厘米以上的暫養蝦苗,放苗數量視具體情況而酌減。 (3)暫養 在蝦池的一角挖一個小型的暫養池,面積約占蝦塘面積的3%~5%,將蝦塘所需蝦苗,先經過密集強化培育15~20天,待蝦苗體長普遍達1.0~1.5厘米後溢水自然分散至全塘,通過這種方法,可大大增強蝦苗對蝦塘環境的適應能力。 (三)飼養管理 (1)水質管理 水質要求pH值為7.0~8.0,溶解氧不低於4毫克/升,水色以黃綠色為好,透明度在30~40厘米,放養前期每隔5天左右加水10厘米,夏季高溫季節加至最高水位。平時要勤巡塘,經常換水以改善水質。有條件的池塘最好配備增氧機,整個養殖期間保證水質清新。 (2)投飼管理 蝦苗下塘養殖前1個月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為餌料或輔以少量的細微顆粒飼料,1個月後投喂以人工配合飼料為主,輔投淡水貝類、雜魚。投餌量根據季節、水溫和水質等情況靈活掌握。如水溫在20~30℃,攝食旺盛時,應多投喂飼料,水溫低於15℃時則少投飼料。配合飼料每天分2~5次投喂,由於蝦夜晚活動,因此晚上投喂量占日投量的60%,並設置餌料台,以便檢查攝食情況,做到不剩殘食。 (3)病害防治 堅持以防為主。整個養殖期間,每1個月每0.067公頃用生石灰15公斤泡成乳液全池潑灑,以殺滅病菌和驅除敵害,同時也可補充鈣質,對蝦脫殼生長亦有利。 (4)堅持早晚巡塘 主要觀察白天有無缺氧浮頭現象,並注意檢查進水口網袋和防逃網是否破損。同時還要檢查蝦的攝食、脫殼和生長情況。 (四)捕撈收獲 蝦的收捕時間,主要取決於成蝦的生長情況和市場要求。一般在淡水池塘中養殖80~100天,就可達7~10厘米長的商品規格,可採取輪捕方法進行。常用的收捕方法有:(1)陷井(或地籠)網收捕:一般傍晚下網,第二天早晨收網。此種收捕方法可陸續向市場供應活蝦。(2)拉網捕蝦:借用拉魚網具,在底質平坦的池塘,一般三網起捕率在70%以上。(3)放水收蝦:根據在黃昏或黎明前後活動能力強的習性,在傍晚5~6時或凌晨4~5時開啟閘門放水收蝦。 至於 哪裡有賣苗的 還是在淘寶上聯系 客戶吧

⑨ 羅氏紹蝦育苗、有那好處、要注意什麼

羅氏沼蝦原產於印度太平洋地區,生活在各種類型的淡水或鹹淡水水域,60年代以來,先後移養於亞洲、歐洲、美洲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又稱為白體病、白尾病,是近年來發生於羅氏沼蝦苗種階段的一種疾病,患病蝦體出現肌肉白濁、白斑或白尾症狀,可在數天內發生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高達60%以上,成為當前羅氏沼蝦育苗、養殖的主要危害。研究表明,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病原為羅氏沼蝦諾達病毒,傳播途徑以垂直傳播為主,但其水平傳播也有極強的感染能力。2002年~2003年,筆者應用ELISA方法和RT-PCR方法的病毒診斷技術進行了羅氏沼蝦無病毒苗種繁育技術研究,成功地為我國主要育苗區及養殖區提供無病毒種蝦及無病毒苗種,並有效地預防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流行。
無病毒親蝦選育
1.苗種選擇 每年4月底~5月初,選用自繁或沒有發病史育苗場生產的優質健康淡化苗種,規格在體長0.8cm以上,個體均勻,體質健壯,且具有較強的逆游能力,並經過羅氏沼蝦諾達病毒TAS-ELISA方法檢測而呈陰性的蝦苗。
2.蝦苗暫養 選擇具有隔離措施以及經過嚴格消毒的水泥池或大棚內土池進行培育,水泥池中的放養密度為5000尾/平方米,大棚內土池中的放養密度為3000尾/平方米,水溫25℃,飼料採用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蛋羹、蝦片、羅氏沼蝦混合飼料等。暫養期間,每日仔細觀察蝦苗活動情況、攝食情況等,及時挑選可疑的蝦苗進行病毒檢測,在1個月的暫養期內至少經過 7次的病毒檢測且檢測結果呈陰性。5月20日以後,外塘水溫在22℃以上,將蝦苗放入具有隔離措施的池塘養殖,而該池塘應無發病史,並要求在蝦苗放養前經過嚴格消毒。
3.池塘養殖 6月~10月間進行池塘養殖,管理工作嚴格按照羅氏沼蝦養殖技術操作規范進行,並定期檢查蝦苗生長狀況,以及應用ELISA方法進行病毒檢測。
4.蝦苗培育期間的消毒隔離措施 蝦苗暫養、池塘養殖期間的培育用水均用蓄水池對水源進行沉澱和消毒處理,同時注意不使用來歷不明的冰凍野雜魚作為養殖飼料。
5.親蝦挑選 10月上旬即可進行親蝦挑選。應挑選體格健壯、附肢完整、全身無病灶的蝦體,且雌雄比例為2~3∶1。
親蝦越冬期的強化培育
1.越冬池的預處理 越冬池在使用前用3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周以上,清塘後刷洗干凈,待用。
2.適宜環境條件的調控 越冬期間,水溫以控制在21℃~22℃為宜。在越冬初期,因蝦體剛剛進入溫室而機械損傷較重,可以將水溫適當提高1℃~2℃,待蝦體攝食量增加且恢復體質後再降為越冬水溫。
3.飼料投喂 飼料是親蝦性腺發育的基礎,飼料投喂即要保證親蝦的營養需求,又要保證其適口性。越冬期間,可採用以人工配合飼料為主,再補充以動物性餌料進行投喂,並定期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免疫多糖等強化親蝦營養,增強其免疫力,也避免了親蝦產生厭食情況。
4.加強管理 養殖用水的水源要確保未受病原污染,並定期對越冬水體進行消毒,每天對溫室內的工具及車間也應進行嚴格消毒。
5.定期對親蝦進行病毒檢測 每日觀察親蝦攝食情況、活動情況等,如發現可疑的親蝦要立即進行病毒檢測。越冬期間,每月至少保證有1次以上的病毒檢測記錄。
無病毒苗種的繁育技術
1.水源的預處理 在冬季水溫較低時池塘注水,並用生石灰對池水進行消毒。經過1個月~2個月的沉澱、消毒處理,池水的水質指標在育苗季節可以達到較好的狀態。
2.親蝦的強化培育 在整個育苗期內,應增加動物性餌料的投喂,並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免疫多糖等物質,日投喂量為蝦體體重的5%~7%,且根據蝦體攝食情況隨時調整投喂量,增加換水量和換水頻率以保持水質的清新,促使親蝦性腺快速成熟而在池中進行交配產卵。
3.病害防治 採用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綜合防治措施。育苗池與育苗工具在使用前後要嚴格洗凈消毒。每次捕蝦操作後,用高濃度的高錳酸鉀徹底消毒親蝦池。育苗用水在進水時可用200目的紗絹對水源進行過濾。定期對幼體(特別是淡化後的仔蝦)進行病毒檢測。
4.制定嚴格的育苗區管理制度 為防止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水平傳播,可以制定一套嚴格的育苗區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內容:①育苗工作人員嚴格按羅氏沼蝦育苗操作規范進行操作,對育苗用的工具及時消毒。在車間門口處建消毒池,人員進出車間時隨時消毒。②買苗客戶進入車間前要先對鞋和手進行消毒,嚴禁買苗客戶接觸育苗水體及蝦苗,需要看苗時由車間管理人員代為操作。
小結
1.無病毒親蝦選育是關鍵。羅氏沼蝦的無病毒苗種繁育技術能有效預防肌肉白濁病的發生,關鍵在於能否有效阻斷病原的傳播途徑。對於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病原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其主要的傳播途徑是親蝦攜帶和傳播,通過對培育親蝦的苗種進行跟蹤檢測,對養殖全過程採取隔離措施,充分保證所選親蝦的無病毒狀態。
2.親蝦強化培育以及生產過程中的適宜環境條件是無病毒苗種培育的輔助措施。病原、蝦體、環境是一個相互作用、互相聯系的體系,正常情況下三者處於一個平衡體系中,若其中的一項發生改變,則必然引起整個系統的失衡,導致疾病的發生。對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流行病學調查也驗證了這一點,因此,在繁育全過程中加強親蝦營養,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免疫多糖等物質進行投喂,可有效提高親蝦的體質和免疫力。另外,在幼體培育過程中要保證適宜的環境條件。
3.預防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必須採取嚴格的消毒措施。嚴格的消毒措施是預防疾病的重要保證,目前,所有的羅氏沼蝦育苗場都幾乎建在疫區,消毒措施是保證苗場不被鄰近發病場傳染的關鍵。育苗車間嚴格用具消毒制度,對買苗客戶採取必要措施且限制客戶進入生產區,而客戶只進入供苗區,進入生產區的所有人員的手及鞋均需嚴格消毒,可以確保無病毒攜帶進入生產區。

⑩ 何謂SPR南美白對蝦蝦苗

SPR為specific pathogen resistent的縮寫,即「對特定病毒,種蝦於先天或後天上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其與國內已退化的養殖南美白對蝦相比,具有不帶特定病毒、生長迅速、養殖周期短(通常養殖70~90天即可上市)、發病率低、養成規格大體均勻、產量高等優點。一般是指運用人工育種的方法,針對危害最為嚴重的桃拉病毒(TSV)、白斑病毒(WSSV)、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功能壞死病毒(IHHNV)等三種病毒進行生產的SPR蝦苗。一般是引進原種SPF南美白對蝦親蝦,結合人工感染和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篩選出高品質、高產量、生長快、抗病力強、本身不帶病毒,且對某些特定病毒具有較強抵抗力的種苗和無節幼體,即SPR種苗和無節幼體。

閱讀全文

與蝦苗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之大聖歸來畫法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32
商品品種名稱及命名方法有哪些 瀏覽:438
胸針的使用方法 瀏覽:248
分控開關的安裝方法 瀏覽:697
引流袋寶塔頭尿袋連接軟管的方法 瀏覽:913
正方形數圖形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3
步行的正確方法 瀏覽:726
最簡單的肥羊圈方法 瀏覽:461
治療脫發的方法土方 瀏覽:39
上下肢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638
電腦電源啟動線槽查找方法 瀏覽:722
idea快速main方法 瀏覽:351
信息型方程式計算方法 瀏覽:319
怎麼方法讓別人永遠進不了qq空間 瀏覽:635
手機散熱方法圖片 瀏覽:258
華為手機有哪種方法可以喚醒屏幕 瀏覽:274
理解決定訂貨的方法 瀏覽:677
如何做鹽焗雞的方法 瀏覽:607
如何用粘土做草莓的方法 瀏覽:244
骨架穩定鍛煉方法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