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五種能引起犬貓發生血紅蛋白尿的疾病的名稱及其病原名稱
摘要 紅尿產生的原因
『貳』 血紅蛋白尿的診斷
診斷和鑒別診斷時,取新鮮尿標本離心沉澱,顯微鏡下檢查未見紅細胞或只有少數紅細胞,而尿液的聯苯胺或愈創術試驗陽性或強陽性,並排除肌紅蛋白尿即可診斷為血紅蛋白尿。在鑒別診斷中主要應與肌紅蛋白尿鑒別。還有一種罕見的情況所謂假性血紅蛋白尿,即發生血尿時若尿比重低於1.006則紅細胞在尿液中溶解形成血紅蛋白尿,它與血管內溶血的主要區別在於血漿游離血紅蛋白與結合珠蛋白的含量均為正常。
『叄』 怎麼才能治療血尿,蛋白尿
血尿是指尿中紅細胞排泄異常增多,是泌尿系統可能有嚴重疾病的訊號。離心沉澱尿中每高倍鏡視野≥3個紅細胞,或非離心尿液超過1個或1小時尿紅細胞計數超過10萬,或12小時尿沉渣計數超過50萬,均示尿液中紅細胞異常增多,則稱為血尿。輕者僅鏡下發現紅細胞增多,稱為鏡下血尿;重者外觀呈洗肉水樣或含有血凝塊,稱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時即肉眼可見,尿呈紅色或呈洗肉水樣。
[血尿的原因]
血尿95%以上是由於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其中以腎小球疾病(急性腎炎、急進性腎炎、膜增殖性腎炎、系膜增生性腎炎、局灶性腎小球硬化症等)、腎囊腫、結石(腎、輸尿管、膀胱、尿道結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性疾病(結核、腎盂腎炎、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及腫瘤(腎、輸尿管、膀胱、前列腺腫瘤)最為多見。其他如凝血異常的疾病(特發性或葯物性血小板減少、血友病、壞血病等)、全身性疾病(再障、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也可引起血尿。
尿液中帶血即為血尿,又稱尿血。
正常情況下,尿液中是沒有紅細胞的。醫學上把病人尿液離心沉澱後,用顯微鏡來檢查,如果每個高倍視野中有5個以上的紅細胞,就叫血尿。若是僅僅在顯微鏡下查出紅細胞,而眼睛看不出來有血的尿,叫做鏡下血尿;如果眼睛能看出尿呈「洗肉水樣」或帶血色,甚至尿中有血絲或血凝塊,叫做肉眼血尿。所以血尿並不是都能被眼睛發現的。用眼睛能看出尿中有血,大約1000毫升尿液中起碼混入1毫升血,這說明血尿較嚴重,應趕緊查明原因,積極治療。
(一) 血尿的病因
血尿常常是由泌尿器官的疾病引起的。人的尿液是在腎臟里生成的,經過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凡是這些器官有了病,發生出血,都可以引起血尿。
常見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各種腎炎、泌尿系統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結石、腎結核、腎腫瘤、腎及尿道損傷等等。血尿是以上這些疾病的主要症狀之一。
(二) 血尿的鑒別診斷
當排尿開始為血尿,而後段尿液正常,一般多為尿道疾病;如排尿開始正常,快結束時出現血尿,多為膀胱炎和前列腺病;如果為「全程血尿」,血色暗紅,一般多為腎臟的疾病引起。尿血很少出現休克的表現。
血尿常見於以下疾病:
1�急性腎小球腎炎 血尿伴尿少、蛋白尿、浮腫、高血壓、發病前一周患扁桃體炎。
2�腎盂腎炎、血尿伴尿痛、尿急、尿頻、腰痛、發燒。
3�泌尿系統結石 特點是血尿伴腎絞痛,或有排尿中斷、排尿困難、尿痛等症狀。
4�腎結核 有血尿者佔90%以上,特點是尿急、尿頻、尿痛逐漸加重。
5�腎及尿路損傷 多有腰部或腹部外傷史,如挫傷、撞傷、摔傷等。
6�過敏性紫癜 這種病皮膚有出血點,胃腸道出血,關節痛。皮膚有出血點2~4周後出現血尿。
7�全身性疾病 維生素C、維生素K缺乏症,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可引起血尿。
8�葯物性血尿 有些葯物對腎臟有損害,服用後可引起血尿。如慶大黴素、四環素、磺胺類葯物、卡那黴素等等。
9�暫時性血尿 飲水過少引起,增加飲水,稀釋尿液後很快消失。
(三) 救護措施
(1) 卧床休息,盡量減少劇烈的活動。必要時可服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鎮靜安眠葯。
(2) 大量飲水,減少尿中鹽類結晶,加快葯物和結石排泄。腎炎已發生浮腫者應少飲水。
(3) 應用止血葯物,如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K,還可合用維生素C。
(4) 慎用導致血尿的葯物,尤其是已經有腎臟病的人。
(5) 血尿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潔劑,如氟哌酸、呋喃嘧啶、氨苄青黴素、青黴素、滅滴靈等葯。
(6) 泌尿系結石常有劇烈腹痛,可口服顛茄片、654�2、阿托品以解痙止痛。
(7) 血尿病因復雜,有的病情很嚴重,應盡早去醫院檢查確診,進行徹底治療。腎結核和腎腫瘤在明確診斷後可做一側腎臟切除手術,以達到根治的目的。
參考資料:
血尿的原因
小便中的血液量超過正常量叫血尿。如果在1000毫升尿有1毫升煙,肉眼看起來小便呈血樣或洗肉水樣,這就稱為肉眼血尿。在尿液常規檢查時,如在顯微鏡下一個高倍視野中紅細胞超過5個,或12小時尿愛迪計數紅細胞超過100萬,而肉眼不能覺察者稱為顯微鏡下血尿。
發現紅色尿後,家長不要驚慌失措,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還是假性血尿。有些葯物可以引起紅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黃鈉、利福平、酚紅等;需與真性血尿區別。 引起血尿的原因有許多,大致包括以下情況;
1、泌尿系統疾病 如各種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病毒性腎炎、遺傳腎炎、紫癜性腎炎),結石(腎、膀胱、尿道),心及腎結核、各種先天畸形、外傷、腫瘤等。
2、全身性病症 如出血性疾病、白血病心力衰竭、敗血症、維生素C及K 缺乏、高鈣尿症、新生兒出症等。
3、物理化學因素 如食物過敏、放射線照射、葯物、毒物、運動後等。 為了明確病因,確定血尿發生的部位十分重要,尿三杯試驗可以了解血尿的來源,方法十分簡單。
取3隻杯子,在一次小便中,第一杯取前段尿,第二杯取中段 尿,第三杯取後段尿。如第一杯為血尿表示血來自尿道;第三杯血尿為終未血尿,病變多在膀胱或後尿道;第一杯、第二杯、第三杯均呈血色即全程血尿,提示病變在腎臟或在膀胱以上的泌尿道。
要明確血尿是由哪種疾病引起的,還是根據症狀和體體征,進行各種體驗、X線及CT檢查,甚至腎臟的活組織穿剌檢查才能確診。
血尿與膀胱腫瘤 申文江教授
最近公布的全國腫瘤調查表明,膀胱腫瘤發病率、殘廢率明顯增加,膀胱腫瘤已躋身於全國十大腫瘤之榜。血尿是膀胱癌不容忽視的危險信號。肉眼可見的血尿發生原因可能很多,但90%以上是泌尿器官的疾病,而且首先應當想到尿路腫瘤,如膀胱腫瘤、腎腫瘤、腎盂和輸尿管腫瘤、尿道腫瘤、男性前列腺腫瘤等。肉眼血尿是指排出的尿為鮮紅或粉紅的血色,有時甚至帶有小的凝血塊,肉眼可見的血尿中大約10%—15%是惡性腫瘤。
隨著年齡增長,患尿路惡性腫瘤時的肉眼血尿發生率增加,40歲以下的肉眼血尿中,1/10是惡性腫瘤;50—59歲則有1/4為癌;60—69歲有1/3以上是癌;70歲以上70%是癌。中老年人發生血尿必須認真對待。
在發生肉眼可見的血尿之前,可能有肉眼看不見,只能在顯微鏡下才看得見的血尿,只有在體檢時化驗尿才能發現。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早和最普通的症狀。血尿有兩個明顯特點,第一是無痛性,病人可以有明顯的血尿,卻無任何疼痛;第二是間歇發生血尿,腫瘤部位的血管破裂,出現潰瘍、壞死,引起血管損傷發生血尿,出現凝血後而止血,再破壞後重復出血。膀胱癌病人從首次肉眼血尿到再次肉眼血尿,不少病人間隔半年到一年。用抗生素和止血葯治療,可以暫時中止血尿,但決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否則會延誤診斷與治療。
肉眼血尿的嚴重程度與膀胱腫瘤的大小、多少、惡性程度有一定關系,但不見得成正比,不能用肉眼血尿的嚴重程度估計膀胱腫瘤的病期。發生肉眼血尿,哪怕只有一次,也應詳細檢查。早期膀胱腫瘤很少有尿路剌激症狀,如果膀胱腫瘤發生感染,或是腫瘤長在膀胱的下部,可能較早期就出現尿急、尿頻、排尿疼痛、排尿困難等尿路剌激症狀。
膀胱癌患者大都在50歲以上,3/4是男性患者,而且絕大部分是吸煙者。發生肉眼血尿應當檢查尿中有無癌細胞,還要做膀胱鏡,尿路造影等項檢查,必要時可以做CT、核磁共振、B超等檢查。
如何確定血尿的來源?
發現血尿時首先應確定是否為真性血尿,即排除某些原因引起的假性血尿和紅顏色尿,前者如由於月經、痔出血或尿道口附近疾患產生出血混到尿液中所致;後者如接觸某些顏料或內服利福平等葯物以及某些毒物(酚、一氧化碳、氯仿、蛇毒)、葯物(磺胺、奎寧),擠壓傷、燒傷、瘧疾、錯型輸血等原因所致的血紅蛋白尿或肌紅蛋白尿。而一過性血尿可由花粉、化學物質或葯物過敏引起,月經期、劇烈運動後、病毒感染亦可發生,一般無重要意義,當排除上述各種情況,並作多次檢查均為血尿時才應重視,通過病史、體檢、化驗室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作出診斷。確定了為真性血尿後,應進行血尿的定位診斷,區分血尿來自腎實質還是來自尿路:①如在尿沉渣中發現管型,特別是紅細胞管型,表示出血來自腎實質;②血尿伴有較嚴重的蛋白尿幾乎都是腎小球性血尿的徵象;③如尿中能發現含有免疫球蛋白的管型則多為腎實質性出血;④腎小球疾患導致的血尿,其紅細胞絕大部分是畸形的,其形態各異,大小明顯差異,而非腎小球性血尿,其紅細胞絕大多數大小正常,僅少部分為畸形紅細胞。非腎小球性血尿的病因十分復雜,應特別警惕泌尿生殖系統的惡性腫瘤。兩類血尿對症治療原則也是相反的,腎小球性血尿常須抗凝、抗栓、抗血小板聚集或活血化瘀治療,而非腎小球性血尿常須應用止血療法。
『肆』 血尿蛋白尿
血尿是指尿中紅細胞排泄異常增多,是泌尿系統可能有嚴重疾病的訊號。離心沉澱尿中每高倍鏡視野≥3個紅細胞,或非離心尿液超過1個或1小時尿紅細胞計數超過10萬,或12小時尿沉渣計數超過50萬,均示尿液中紅細胞異常增多,則稱為血尿。輕者僅鏡下發現紅細胞增多,稱為鏡下血尿;重者外觀呈洗肉水樣或含有血凝塊,稱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時即肉眼可見,尿呈紅色或呈洗肉水樣。
[血尿的原因]
血尿95%以上是由於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其中以腎小球疾病(急性腎炎、急進性腎炎、膜增殖性腎炎、系膜增生性腎炎、局灶性腎小球硬化症等)、腎囊腫、結石(腎、輸尿管、膀胱、尿道結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性疾病(結核、腎盂腎炎、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及腫瘤(腎、輸尿管、膀胱、前列腺腫瘤)最為多見。其他如凝血異常的疾病(特發性或葯物性血小板減少、血友病、壞血病等)、全身性疾病(再障、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也可引起血尿。
尿液中帶血即為血尿,又稱尿血。
正常情況下,尿液中是沒有紅細胞的。醫學上把病人尿液離心沉澱後,用顯微鏡來檢查,如果每個高倍視野中有5個以上的紅細胞,就叫血尿。若是僅僅在顯微鏡下查出紅細胞,而眼睛看不出來有血的尿,叫做鏡下血尿;如果眼睛能看出尿呈「洗肉水樣」或帶血色,甚至尿中有血絲或血凝塊,叫做肉眼血尿。所以血尿並不是都能被眼睛發現的。用眼睛能看出尿中有血,大約1000毫升尿液中起碼混入1毫升血,這說明血尿較嚴重,應趕緊查明原因,積極治療。
(一) 血尿的病因
血尿常常是由泌尿器官的疾病引起的。人的尿液是在腎臟里生成的,經過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凡是這些器官有了病,發生出血,都可以引起血尿。
常見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各種腎炎、泌尿系統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結石、腎結核、腎腫瘤、腎及尿道損傷等等。血尿是以上這些疾病的主要症狀之一。
(二) 血尿的鑒別診斷
當排尿開始為血尿,而後段尿液正常,一般多為尿道疾病;如排尿開始正常,快結束時出現血尿,多為膀胱炎和前列腺病;如果為「全程血尿」,血色暗紅,一般多為腎臟的疾病引起。尿血很少出現休克的表現。
血尿常見於以下疾病:
1�急性腎小球腎炎 血尿伴尿少、蛋白尿、浮腫、高血壓、發病前一周患扁桃體炎。
2�腎盂腎炎、血尿伴尿痛、尿急、尿頻、腰痛、發燒。
3�泌尿系統結石 特點是血尿伴腎絞痛,或有排尿中斷、排尿困難、尿痛等症狀。
4�腎結核 有血尿者佔90%以上,特點是尿急、尿頻、尿痛逐漸加重。
5�腎及尿路損傷 多有腰部或腹部外傷史,如挫傷、撞傷、摔傷等。
6�過敏性紫癜 這種病皮膚有出血點,胃腸道出血,關節痛。皮膚有出血點2~4周後出現血尿。
7�全身性疾病 維生素C、維生素K缺乏症,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可引起血尿。
8�葯物性血尿 有些葯物對腎臟有損害,服用後可引起血尿。如慶大黴素、四環素、磺胺類葯物、卡那黴素等等。
9�暫時性血尿 飲水過少引起,增加飲水,稀釋尿液後很快消失。
(三) 救護措施
(1) 卧床休息,盡量減少劇烈的活動。必要時可服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鎮靜安眠葯。
(2) 大量飲水,減少尿中鹽類結晶,加快葯物和結石排泄。腎炎已發生浮腫者應少飲水。
(3) 應用止血葯物,如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K,還可合用維生素C。
(4) 慎用導致血尿的葯物,尤其是已經有腎臟病的人。
(5) 血尿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潔劑,如氟哌酸、呋喃嘧啶、氨苄青黴素、青黴素、滅滴靈等葯。
(6) 泌尿系結石常有劇烈腹痛,可口服顛茄片、654�2、阿托品以解痙止痛。
(7) 血尿病因復雜,有的病情很嚴重,應盡早去醫院檢查確診,進行徹底治療。腎結核和腎腫瘤在明確診斷後可做一側腎臟切除手術,以達到根治的目的。
參考資料:
血尿的原因
小便中的血液量超過正常量叫血尿。如果在1000毫升尿有1毫升煙,肉眼看起來小便呈血樣或洗肉水樣,這就稱為肉眼血尿。在尿液常規檢查時,如在顯微鏡下一個高倍視野中紅細胞超過5個,或12小時尿愛迪計數紅細胞超過100萬,而肉眼不能覺察者稱為顯微鏡下血尿。
發現紅色尿後,家長不要驚慌失措,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還是假性血尿。有些葯物可以引起紅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黃鈉、利福平、酚紅等;需與真性血尿區別。 引起血尿的原因有許多,大致包括以下情況;
1、泌尿系統疾病 如各種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病毒性腎炎、遺傳腎炎、紫癜性腎炎),結石(腎、膀胱、尿道),心及腎結核、各種先天畸形、外傷、腫瘤等。
2、全身性病症 如出血性疾病、白血病心力衰竭、敗血症、維生素C及K 缺乏、高鈣尿症、新生兒出症等。
3、物理化學因素 如食物過敏、放射線照射、葯物、毒物、運動後等。 為了明確病因,確定血尿發生的部位十分重要,尿三杯試驗可以了解血尿的來源,方法十分簡單。
取3隻杯子,在一次小便中,第一杯取前段尿,第二杯取中段 尿,第三杯取後段尿。如第一杯為血尿表示血來自尿道;第三杯血尿為終未血尿,病變多在膀胱或後尿道;第一杯、第二杯、第三杯均呈血色即全程血尿,提示病變在腎臟或在膀胱以上的泌尿道。
要明確血尿是由哪種疾病引起的,還是根據症狀和體體征,進行各種體驗、X線及CT檢查,甚至腎臟的活組織穿剌檢查才能確診。
血尿與膀胱腫瘤 申文江教授
最近公布的全國腫瘤調查表明,膀胱腫瘤發病率、殘廢率明顯增加,膀胱腫瘤已躋身於全國十大腫瘤之榜。血尿是膀胱癌不容忽視的危險信號。肉眼可見的血尿發生原因可能很多,但90%以上是泌尿器官的疾病,而且首先應當想到尿路腫瘤,如膀胱腫瘤、腎腫瘤、腎盂和輸尿管腫瘤、尿道腫瘤、男性前列腺腫瘤等。肉眼血尿是指排出的尿為鮮紅或粉紅的血色,有時甚至帶有小的凝血塊,肉眼可見的血尿中大約10%—15%是惡性腫瘤。
隨著年齡增長,患尿路惡性腫瘤時的肉眼血尿發生率增加,40歲以下的肉眼血尿中,1/10是惡性腫瘤;50—59歲則有1/4為癌;60—69歲有1/3以上是癌;70歲以上70%是癌。中老年人發生血尿必須認真對待。
在發生肉眼可見的血尿之前,可能有肉眼看不見,只能在顯微鏡下才看得見的血尿,只有在體檢時化驗尿才能發現。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早和最普通的症狀。血尿有兩個明顯特點,第一是無痛性,病人可以有明顯的血尿,卻無任何疼痛;第二是間歇發生血尿,腫瘤部位的血管破裂,出現潰瘍、壞死,引起血管損傷發生血尿,出現凝血後而止血,再破壞後重復出血。膀胱癌病人從首次肉眼血尿到再次肉眼血尿,不少病人間隔半年到一年。用抗生素和止血葯治療,可以暫時中止血尿,但決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否則會延誤診斷與治療。
肉眼血尿的嚴重程度與膀胱腫瘤的大小、多少、惡性程度有一定關系,但不見得成正比,不能用肉眼血尿的嚴重程度估計膀胱腫瘤的病期。發生肉眼血尿,哪怕只有一次,也應詳細檢查。早期膀胱腫瘤很少有尿路剌激症狀,如果膀胱腫瘤發生感染,或是腫瘤長在膀胱的下部,可能較早期就出現尿急、尿頻、排尿疼痛、排尿困難等尿路剌激症狀。
膀胱癌患者大都在50歲以上,3/4是男性患者,而且絕大部分是吸煙者。發生肉眼血尿應當檢查尿中有無癌細胞,還要做膀胱鏡,尿路造影等項檢查,必要時可以做CT、核磁共振、B超等檢查。
如何確定血尿的來源?
發現血尿時首先應確定是否為真性血尿,即排除某些原因引起的假性血尿和紅顏色尿,前者如由於月經、痔出血或尿道口附近疾患產生出血混到尿液中所致;後者如接觸某些顏料或內服利福平等葯物以及某些毒物(酚、一氧化碳、氯仿、蛇毒)、葯物(磺胺、奎寧),擠壓傷、燒傷、瘧疾、錯型輸血等原因所致的血紅蛋白尿或肌紅蛋白尿。而一過性血尿可由花粉、化學物質或葯物過敏引起,月經期、劇烈運動後、病毒感染亦可發生,一般無重要意義,當排除上述各種情況,並作多次檢查均為血尿時才應重視,通過病史、體檢、化驗室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作出診斷。確定了為真性血尿後,應進行血尿的定位診斷,區分血尿來自腎實質還是來自尿路:①如在尿沉渣中發現管型,特別是紅細胞管型,表示出血來自腎實質;②血尿伴有較嚴重的蛋白尿幾乎都是腎小球性血尿的徵象;③如尿中能發現含有免疫球蛋白的管型則多為腎實質性出血;④腎小球疾患導致的血尿,其紅細胞絕大部分是畸形的,其形態各異,大小明顯差異,而非腎小球性血尿,其紅細胞絕大多數大小正常,僅少部分為畸形紅細胞。非腎小球性血尿的病因十分復雜,應特別警惕泌尿生殖系統的惡性腫瘤。兩類血尿對症治療原則也是相反的,腎小球性血尿常須抗凝、抗栓、抗血小板聚集或活血化瘀治療,而非腎小球性血尿常須應用止血療法。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伍』 血尿、血紅蛋白尿、肌紅蛋白尿的區別
血紅蛋白尿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紅細胞大量破壞,並釋放到血液中。由此而產生的血紅蛋白遠遠超過了肝臟的結合能力和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隱血強陽性,鏡檢無紅細胞
肌紅蛋白尿是由於心肌或骨骼肌等組織嚴重受損時,隨尿液排出體外,可經尿Mb檢查出肌紅蛋白。
肌紅蛋白由於肌肉損傷也常伴有紅細胞破壞,故肌紅蛋白尿同時也伴有血紅蛋白尿。
血尿指尿中混有紅細胞
『陸』 血尿和血紅蛋白尿,肌紅蛋白尿如何進行鑒別
1、血尿鑒別方法:
紅色尿不一定是血尿,需仔細辨別。如尿呈暗紅色或醬油色,不混濁無沉澱,鏡檢無或僅有少量紅細胞,見於血紅蛋白尿;棕紅色或葡萄酒色,不混濁,鏡檢無紅細胞見於卟啉尿;服用某些葯物如大黃、利福平,或進食某些紅色蔬菜也可排紅色尿,但鏡檢無紅細胞。
2、血紅蛋白尿鑒別方法:
尿中含有游離血紅蛋白而無紅細胞,或僅有少許紅細胞而含有大量游離血紅蛋白的現象。反映了血管內有超出正常的溶血。由於尿中血紅蛋白含量不等,尿色可以呈紅色、濃茶色,嚴重時呈醬油色。
患者因病因不同可表現為不同症狀,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患者的血紅蛋白尿容易清晨第一次尿出現。蠶豆病有進食蠶豆史或在蠶豆開花季節發生。溶血嚴重時常伴貧血、黃疸,肝、脾大。
3、肌紅蛋白尿
尿中有肌紅蛋白、紅細胞及管型。血清中肌酶明顯增高。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診斷不難。急性期盡量減少肌肉活動,並盡量多飲水或大量補液以稀釋尿液有腎功能衰竭者可進行透析療法。表現為發作性的肌肉無力、腫脹與疼痛,尿呈棕紅色。
少數為遺傳性,大多數為散發病例。常見的病因為肌肉的壓榨傷,電擊傷,動脈栓塞或較長時間的受壓引起的缺血性損害,低血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非酮症高滲昏迷、中毒、燒傷和凍傷等。
(6)血尿肌紅蛋白尿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血尿患者須卧床休息,盡量減少劇烈的活動。大量飲水加快葯物和結石排泄。腎炎已發生水腫者應少飲水。應用止血葯物,還可合用維生素C。慎用導致血尿的葯物,尤其是有腎臟病的患者。血尿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潔劑。
血尿病因復雜,有的病情很嚴重,應盡早去專科醫院檢查確診,早期治療。積極治療泌尿系統的炎症、結石等疾病。在平時生活中,不能經常使膀胱高度充盈。感覺到尿意,即排尿,以減少尿液在膀胱存留時間過長。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劇烈運動。
『柒』 有血尿要做哪些檢查
叫做肉眼血尿。 那麼,患了血尿怎麼辦呢?病人首先要到正規醫院就診,專科醫生通常會對血尿做出進一步的判斷: (一)排除某些原因引起的假性血尿 1.假性血尿如月經、痔出血等污染。 2.某些食物或葯物引起的紅色尿。食物如辣椒、甜菜和含人造色素的食品等,某些葯物(見下述)均可使尿液呈淡紅色或紅色,而易誤診為「血尿」。 3.排除某些疾病引起血紅蛋白尿、肌紅蛋白尿。 4.平時運動量小的健康人,突然加大運動量可出現運動性血尿。 排除上述因素後,才可確定為真性血尿。 (二)進一步分清楚血尿的准確來源 主要看血尿是來自腎小球還是腎小管、腎盞、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臨床上除了應用影像學方法、尿三杯試驗、血液學檢查外,主要還藉助相差顯微鏡技術來鑒別。也就是檢查尿中紅細胞的形態,如果一份尿標本內紅細胞大小不等、形態多樣,常提示血尿是經患病的腎小球而進入尿液。從而區分尿液中的紅細胞是來自腎小球還是非腎小球的。 (三)確定血尿的病因 引起血尿的原因比較多,其中約98%左右來源於泌尿系疾病;約2%左右來源於泌尿系鄰近器官或全身性病變。血尿具體原因大致如下: 1、泌尿系疾病如泌尿器官的炎症(有感染和非感染之不同)、結核、結石、腫瘤、息肉、畸形或血管異常、外傷等。 2、尿路鄰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盆腔炎、直腸結腸癌等。 3、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內膜炎、過敏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腎動脈栓塞等。 4、葯物與化學因素如磺胺類、頭孢拉定、消炎痛、利福平和苯妥英鈉、環磷醯胺、甘露醇、抗凝劑、汞劑、斑蟊等的副作用或毒性作用。 5、其他如運動後一過性血尿等。 中醫則認為,尿血多因熱擾血分傷及脈絡所致,但有實火與虛火之分。實火多見於起病急聚,尿血鮮紅,尿時一般都有尿道灼熱感覺;虛者多見於平素體虛或病久不愈的慢性尿血之人,尿血淡紅,尿時亦無灼熱之感。
『捌』 血紅蛋白尿和肌紅蛋白尿的來源有何區別
血尿潛血陽性,鏡撿有紅細胞。 肌紅蛋白尿&血紅蛋白尿隱血實驗陽性,鏡撿無紅細胞。 肌紅蛋白尿和血紅蛋白尿的隱血實驗都為陽性,因為它們檢測的都是卟啉環。兩者的鑒別可作硫酸銨沉澱實驗。因血紅蛋白可被硫酸銨沉澱,故硫酸銨沉澱實驗後潛血實驗仍為陽性的是肌紅蛋白尿。 卟啉尿,鏡檢無紅細胞,潛血試驗呈陰性反應;牙齒因色素沉積呈褐色;糞、尿中卟啉量增多。
『玖』 血紅蛋白尿和肌紅蛋白尿怎麼區分
肌紅蛋白( Mb) 和血紅蛋白(Hb) 一樣,分子中含有血紅素基團,具有過氧化物酶樣活性,能催化H202 作為電子受體使色原(常用的有鄰聯甲苯膠、氨基比林、聯苯膠等)氧化呈色,其顏色的深淺與肌紅蛋白或血紅蛋白含量成正比。肌紅蛋白能榕於80% 飽和度的硫酸銨溶液中,而血紅蛋白則不能,可以此區別。
首先測試尿液中有無血紅素的存在,即依次加入新鮮尿液4 滴,鄰聯甲苯胺(或四甲基聯苯胺)溶液2 滴, 混勻後,加入過氧化氫溶液3 滴,如有藍色或藍綠色出現,表示尿中有Hb 或(和) Mb的存在。
2. 離心或過濾使尿液透明,吸取5 ml ,加入硫酸銨粉末2.8 g ,使之溶解混合,約為80% 飽和度,靜置5 min ,用濾紙過濾。取濾液重復測試有無血紅素存在,如顯藍色,表示Mb 陽性。如不顯藍色,表示血紅素已被硫酸銨沉定,為Hb 陽性。
試劑
1. 10 g/L 鄰聯甲苯膠( o-tolidine )溶液取鄰聯甲苯胺1 g ,溶於冰乙酸和無水乙醇各50 ml 的混合液中,置棕色瓶中,放冰箱內保存,可用8 - 12周,若梅液變深褐色,應重新配製。
2. 過氧化氫榕液冰乙酸1 份,加3% 過氧化氧溶液2 份。
3. 硫酸銨粉末用化學純製品。
『拾』 尿的不同顏色代表什麼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尿液顏色明顯變化的情況,不必過於緊張,也不可不提高警惕。可參照以下所述,根據尿液顏色,結合自身用葯、飲食等情況進行分析判斷,並到醫院進行尿常規檢查,多可很快查明原因並及時得到正確的治療。
白色尿液 個案1:張媽媽這幾天為5歲兒子的健康著了急。她早上給兒子倒尿時發現,便壺里竟是一種白色的渾濁尿液,還會在便壺底部形成沉澱。一開始她以為便壺沒刷干凈,可是連續幾天都是這樣。在白天,兒子的尿液是完全正常的,沒有任何顏色。她帶兒子到醫院檢查尿液後也沒發現任何異常。分析:張媽媽大可不必著急,這種白色尿液實際是尿中含有的鹽類結晶造成的,是一種生理現象。尿中有磷酸鹽和其他多種鹽類,在排出體外後隨著溫度下降,鹽份會析出形成沉澱,震盪後形成白色渾濁尿液。因為兒童代謝旺盛而且飲水較少,所以這種情況多見於冬季的兒童。發現這種情況後無須特殊治療,只需多飲水增加尿量,就會有所減輕。個案2:黃小姐這幾天勞累過度,覺得下身又癢又痛,排尿的次數明顯增多,還感覺尿不幹凈。她發現尿液明顯比以前要渾濁,好像還有些毛絮狀的東西。這天她發了燒,排尿時感到尿道火辣辣地疼,尿液也變成了雲霧一樣的渾白色。到醫院後診斷為泌尿系感染,經過輸液後才好轉。分析:女性由於生理構造所致,易罹患泌尿系感染。大部分女性在一生中至少患過一次泌尿系感染,感染的病原體多數為大腸桿菌。感染發生時,尿中會包含有大量膿細胞,以及脫落的膀胱黏膜,壞死組織等,使尿液呈現雲霧狀的白色,或出現白色的絮狀物,嚴重時,尿液可以呈米湯樣。泌尿系感染容易遷延復發,轉變成更為棘手的慢性腎盂腎炎,所以女性要注意尿液的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就診。小貼士:白色尿除見於以上兩種情況外,在南方還可見於絲蟲病患者,特點是尿色白如牛奶,是由於腸道吸收的乳糜液逆流至泌尿系統的淋巴管所造成的,稱為乳糜尿。通過簡單的化驗鑒別乳糜尿並不困難。黃色尿液個案:陳先生這幾天莫名其妙地覺得乏力,沒精神,尿液的顏色也比平時深了許多,好像濃茶一樣的顏色。他以為是喝水少,而且沒休息好。過了幾天之後,不但尿色沒有變化,眼白和皮膚也漸漸變成了黃色。經過醫院檢查後診斷是急性甲型肝炎。在醫生的提示下,陳先生逐漸想起來,大概半個月以前,自己在一個簡陋的小攤上吃過麻辣燙……分析:如果人體攝入水減少或者丟失水分過多,尿量就會減少,使尿液的顏色顯得很黃,這是我們都知道的正常的生理情況。但是像濃茶一樣黃的尿色,則不是生理原因造成的。膽紅素是使尿色發黃的主要因素,膽紅素既可以經尿排泄,也可經腸道排出。當發生肝臟或膽道疾病時,從腸道排出的膽紅素減少,而尿中排出的增加,尿液的顏色也就隨之變為深黃色了。這種尿不但顏色極黃,從容器倒出的時候還容易掛在容器壁上,不易傾倒干凈,經過震盪後往往有泡沫。膽紅素還可以導致皮膚和黏膜的黃染,稱為黃疸。在肝炎的早期還沒有出現黃疸的時候,便經常可以觀察到尿色像濃茶一樣,因此深黃色尿往往是肝炎的一個早期信號。小貼士:其他導致尿色變黃的原因還有:大量進食胡蘿卜,服用核黃素、痢特靈、大黃等中西葯物。一旦停止服用,黃色尿隨即消失。黑色尿液個案:小王是今年剛考入大學的新生,入校後進行了嚴格的軍訓。在炎熱的太陽下進行了5公里的越野訓練後,小王拖著疲憊的身體去上廁所,他吃驚地發現,自己的尿液變成了像醬油一樣的黑色。分析:像許多城市裡長大的男孩子一樣,小王沒怎麼經受過大運動量的鍛煉。高強度的行軍使足底受到反復強烈沖擊,毛細血管中的紅細胞受到破壞,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大量進入血液,再濃集在尿中,使尿色出現像醬油或者葡萄酒一樣的黑紫色。這種情況多見於剛入伍、行軍姿勢不正確的新兵,經常訓練的老兵則很少發生。一般無須特殊治療,經過一段的休息並改進訓練方法後就會痊癒。小貼士:在臨床上,醬油色尿還可見於血管內溶血和肌肉大面積擠壓傷的病人,如葯物中毒、錯型輸血、燒傷、擠壓綜合征等,一般病情比較凶險,需要緊急搶救。紅色尿液個案:李大爺早晨上廁所的時候,吃驚地發現自己的尿液是淡紅色的。因為沒有任何不舒服,他沒有和其他人說。過了兩天後,尿的顏色又恢復正常了,李大爺鬆了口氣,以為是「上火」給鬧的。後來這種情況又出現了兩、三次,李大爺都沒當回事。但三個月後,李大爺排出了像血一樣鮮紅的尿液。家人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里,經過診斷,竟然是膀胱癌!分析:血尿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症狀,任何導致血液進入尿液的疾病都會產生血尿。尿液中混合的血液極少時,肉眼很難觀察出來;當混入的血液量超過千分之一的時候,就有可能經肉眼觀察到微弱的紅色。隨著出血量的增加,尿色可以為洗肉水樣、淡紅色、鮮紅色,更為嚴重的可出現血塊。在臨床上,引起血尿的疾病超過100種,內科和外科的疾病都有。血尿的伴隨症狀非常重要,常能夠提示疾病的性質。如血尿伴有牙齦出血、皮膚出血等,可能是全身性出血疾病;血尿伴有發燒、關節腫痛、皮膚損害、多臟器的損傷時,可能為風濕免疫性疾病;血尿伴有高血壓、水腫、蛋白尿時可能為腎小球腎炎;血尿伴有一側腰腹部劇烈絞痛多為泌尿系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