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檢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細菌的直接檢查、尿毒酶活性測定、免疫學檢測及聚合酶鏈反應等方法。
(1)細菌的直接檢查:是指通過胃鏡檢查鉗取胃粘膜(多為胃竇粘膜)作直接塗片、染色,組織切片染色及細菌培養來檢測HP。其中胃粘膜細菌培養是診斷HP最可靠的方法,可作為驗證其他診斷性試驗的「金標准」,同時又能進行葯敏試驗,指導臨床選用葯物。
『貳』 檢測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法,你知道哪些
臨床檢查幽門螺桿菌的方法有很多,但應結合患兒的症狀體征、年齡、家族史來確定是否進行檢查。並非所有腹痛FAZ HP檢查,因為很多患兒腹痛為功能性腹痛,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微生物,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是慢性消化性潰瘍和活動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第一類胃癌,是人類胃內唯一能存活的微生物種類。
由於幽門螺桿菌是人體胃內唯一能產生大量尿毒症酶的細菌,因此可以通過檢測尿毒症酶來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尿毒症酶分解胃內的尿毒症酸,產生氨和二氧化碳,根據這一原理,發展了幾種檢測方法
『叄』 幽門螺旋桿菌怎麼檢查
幽門螺桿菌檢測一般分為兩種:
1、侵入性的檢測,最早採取的是快速尿素酶的檢測,根據幽門螺桿菌裡面含有很多的尿素酶,它和尿素進行反應可以產生氨,氨遇到酚酞化學反應以後會變紅,這種原理就可以。但是需要通過胃鏡取出組織,最大的優點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大概5秒鍾就可以得到結果。最大的缺點是假陰性或者假陽性的率相對來說比較高的,也就是敏感性相對來說比較低,所以現在這種方法在臨床上應用的不是很廣泛。取出組織進行染色,染色以後在顯微鏡底下進行觀察,可以直接觀察到幽門螺桿菌的形態,來判斷是不是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但是這種方法需要時間,大概要3-5天的時間才能出結果,所以在臨床上可能需要快速判斷有沒有感染的情況下,就暴露出缺點。還有做培養,培養也是需要通過胃鏡取出組織。取出組織以後,在實驗室里進行培養,但是幽門螺桿菌培養要求的條件比較高。不是所有的實驗室都能夠做幽門螺桿菌培養,而且培養大概要7-10天的時間才能夠出結果,也是因為這樣的情況,可能就限制在臨床上的應用。目前鄭大五附院做幽門螺桿菌的培養,在河南省現在是唯一開展這種業務的醫院,培養主要針對經過經驗性治療,治療1-2次以後仍然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這種病例,可以到醫院進行培養,進行個體化或者精準的治療。
2、非侵入的方法,就是C13或C14呼氣試驗,空腹的情況下口服檢測的試劑,在半個小時以後再去做吹氣,連著吹兩次氣。根據幽門螺桿菌能夠分解尿素產氨呼出帶有放射元素的物質,收集起來,在特定的機器上進行檢測,就會告訴我們有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這種方法目前認為敏感性和准確性,都是相對比較高的,大概達到90%以上。另外是無創的,還有現在由C14發展為C13,放射性相對來說更小,對孕婦和兒童也可以檢測。所以這個方法可以作為現在診斷幽門螺桿菌的首選,特別是對那些經過治療以後需要復查的病人,這種方法已經是常規的應用方法,還有從糞里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抗原。這種方法相對來說准確率非常高的,但是也有局限性,就是糞便需要保存的條件和溫度,這種情況下,對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或者陰性的影響相對比較大,但是准確性比較高。還有抗體的檢測,抽血化驗,目前很多的體檢中心都用這種方法抽血來檢測幽門螺桿菌抗體。但是也有一個缺點,因為這種檢測一旦原來感染上幽門螺桿菌以後,有一部分人在小時候可以自愈,但是抗體仍然會存在。所以對需要做幽門螺桿菌治療的病人不能夠用檢測抗體的陽性來作為治
『肆』 什麼是檢測幽門螺桿菌的快速尿素酶試驗
幽門螺桿菌的快速尿素酶試驗(rapireasetest)是利用幽門螺桿菌可產生相對特異的尿素酶而設計的一種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方法。檢測原理是:在含尿素的溶液中幽門螺桿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氨(NH3),導致溶液pH值上升,通過檢測溶液pH值改變(用pH指示劑肉眼觀察就可判斷),判斷有無尿素酶存在和尿素酶相對活性,從而可間接判斷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伍』 檢測幽門螺桿菌的快速尿素酶試驗的具體方法是怎樣
患者空腹行胃鏡檢查過程中,通過內鏡下活檢獲取小塊胃黏膜組織,放入含有酚紅和尿素的試劑(淡黃色)中,在室溫(18℃~25℃)下靜置等待5~30分鍾後觀察結果,若最終顏色不變,則視為幽門螺桿菌陰性,變成玫瑰紅色或者淺紅色則視為幽門螺桿菌陽性。
『陸』 如何檢測幽門螺旋桿菌
目前臨床上檢測幽門螺旋桿菌的方式有很多:
1、血清幽門螺旋桿菌抗體,這種檢查方法只能證實以前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無法確定現在是否處於感染狀態,用於流行病學調查。
2、胃鏡組織活檢快速尿素酶試驗,這種方法需要通過胃鏡下,在多個位置點取材,是一種有創的操作。
3、唾液檢測法間接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抗原,一般適用於初查和復查的患者。
4、碳13或碳14呼氣試驗,這也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方法,具有無痛、無創、快速、准確、價格低廉的特點。只要患者在空腹的狀態下吹兩次氣,對兩次氣體進行比較,就可以得出是否存在幽門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情況。兒童以及孕婦應當避免應用。
除此之外還有微生物學和基因檢測的方法,因為費用和技術的原因,很少應用。
最後建議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飲食習慣,對治療胃病有重要作用:少吃油炸食物 、腌制、生冷、刺激性食物,減少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溫度適宜,細嚼慢咽,可減輕胃腸負擔。注意防寒,保暖可避免使胃的功能受損。戒煙戒酒,減少致癌物質攝入。補充維生素C、多飲水,能有效保護胃功能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
『柒』 你知道哪些檢查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法
很多人對幽門螺桿菌是一種怎樣的疾病並不了解。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生長在胃中的真菌,它對人體的免疫和消化功能有很大的損害作用。假如治療不及時,後果很嚴重,怎樣檢查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檢查的常見方法,以及檢查的經過又有哪些,下面就為大家分享。
本文僅介紹最常用的C14吹氣試驗和C13吹氣試驗。
檢查幽門螺桿菌有兩種常見的檢查方法。假如在醫院確診了真正發現了幽門螺桿菌,那麼就要及時進行治療。不可因自己不重視而使病情一步加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但願文章能幫到你。
『捌』 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首先推薦呼氣試驗
有碳13和碳14兩種
碳13價格約是碳14價格的兩倍多
碳14c尿素呼氣試驗是一種無創傷、快速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方法。
測定結果為:
c14正常值為小於100
(dpm/mmol
co2)為陰性,大於100為陽性。
目前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是引起消化性潰瘍與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引起潰瘍與胃病復發的重要因素。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
碳13和碳14都是採用同位素示蹤的原理,所不同的是13是穩定的同位素,14是放射性同位素
13在自然界中的含量遠遠小於14的.所以檢測費用高.碳-14膠囊放射性非常微弱.14是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一粒膠囊的碳-14的放射性約是一個成年人人體放射性的1/20.
0.75
繆
居里
『玖』 檢查幽門螺桿菌的方法
幽門螺桿菌的檢測方法有:
1、呼吸試驗,即碳13或碳14呼吸試驗。早上空腹,吞服尿素酶膠囊,15分鍾後進行呼吸試驗,結果相對准確;
2、胃鏡檢查,取胃鏡下粘膜組織進行快速尿素酶試驗;
3、驗血,驗血幽門螺桿菌抗體,結果呈陽性表明有近期或持續感染。
本人曾有胃不適,做了碳13呼吸試驗,結果是幽門螺旋桿菌。服葯一周後,痊癒。服葯期間,家裡用餐單獨使用餐具。
據說這種細菌感染可引發慢性胃炎,並導致胃潰瘍和胃萎縮,嚴重者可發展為胃癌。所以不要大意,及早就醫治療為好。
『拾』 如何查幽門螺旋桿菌
總結一下檢測方法: 1、血清方式測試現在醫院極少使用了,因患者在治癒之後,血中幽菌抗體仍存在一、二年,可能會有假陽性。(醫院收費30—50元) 2、C13和C14呼氣試驗:間接檢出幽菌抗原,但C14對人體、環境有污染,服用同位素後在人體不會被衰退(全衰退期有6萬年),不適於孕婦、兒童。C13是C14升級版,去除了c14的污染,需要服用相應的C13標記的底物,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C14收費90—120元,C13收費150—250元) 3、醫院還會採用胃鏡及胃粘膜活檢:是一種侵入方式,很多人比較排斥。病理切片精確度高,化學反應精確度低,小病灶區域容易漏檢。很多病人比較排斥,費用高,不利於普查。(在胃鏡費的基礎上加收30-70元) 4、唾液檢測法間接檢出幽菌抗原,測定尿素酶敏感性、特異性和針對性強,簡單安全快速。而且填補了檢測口腔幽門螺旋桿菌的空白。非常適合初查和復查。(醫院收費80-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