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能告訴我新鮮馬鈴薯中澱粉含量怎麼測定,.謝謝了
馬鈴薯品種澱粉含量、澱粉產量及澱粉組成的評價 摘要:試驗選用北方一作區8個當地主栽的馬鈴薯品種,在哈爾濱委員會評價各種的澱粉含量。澱粉產量和澱粉組成狀況。試驗結果表明:克新世界12號和延薯3號2個品種比較適合哈爾濱的氣候和環境條件,具有較高的澱粉含量和澱粉產量。各品種馬鈴薯澱粉組成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含量比例不同。直鏈澱粉含量低於25%的品種有:延薯3號、克新12號、尤金和隴薯3號。直鏈澱粉含量高於25%的品種有:晉薯11號、壩薯8號、青薯2號和東農303。 關鍵詞:馬鈴薯、澱粉含量、澱粉含量;直鏈澱粉、支鏈澱粉 馬鈴薯塊莖澱粉含量是變化的數量性狀,受多基因控制,除了品種本身固有的特性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界條件,例如自然氣象條件、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和塊莖的成熟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塊莖澱粉積累。馬鈴薯澱粉與其它種類澱粉在物理化學性能及應用上均存在較大的差異。馬鈴薯顆粒大,含有天然磷酸基團。糊化溫度較低、糊粘度高、彈性好,蛋白質含量低、無刺激、口味溫和,顏色較白,不易凝膠和不易退化等特性,在一些行業中具有其它澱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馬鈴薯澱粉、變性澱粉以其獨特的性質和優越性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建築、石油開采和其它領域。 本試驗選用在我國馬鈴薯主要種植區域的北方一作區栽培面積較大、在澱粉加工中廣為利用的8個馬鈴薯品種,在哈爾濱的區種植觀察不同品種的澱粉含量、澱粉產量及直鏈澱粉含量等性狀的表現,以期為本地的馬鈴薯種植者和加工者積累基礎數據,為優質澱粉的生產及相關品種的選擇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的8個馬鈴薯品種為東農303、尤金、壩薯8號、晉薯11號、隴薯3號、克新12號、青薯2號和延薯3號。田間播種材料為原種,小整薯播種,薯塊重20g左右。 1.2田間試驗方法 田間排列彩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4行區,小區面積為21㎡,種植100株,行株距分別為0.7m和0.3m。 1.3品質分析方法 澱粉含量的測定 採用水比重法。 澱粉的制備:洗凈的鮮薯先切成丁,再用組織搗碎,然後將適量試樣放於80目篩上沖洗,其纖維素等殘留於篩上,蛋白質、無機鹽、糖果、可溶性物質留於水中,稱為澱粉乳,而澱粉沉澱於下層,再過100篩,將沉澱粉物用蒸餾水充分洗滌後,靜止6-7h,下層澱粉水量降至50%左右,用真空泵濾機吸濾,使含水量降至40%左右,經脫水後的澱粉可利用日光曬干或放於乾燥箱中進行乾燥,乾燥的溫度在≤40℃,乾燥的時間25-60min。 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含量的測定:直鏈澱粉含量採用碘藍比色法測定,支鏈澱粉含量通過總澱粉含量減去直鏈澱粉含量求得。 1.4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馬鈴薯品種的澱粉含量和澱粉產量 表1列出了參試各馬鈴薯品種的澱粉含量和澱粉產量. 表1 不同馬鈴薯品種的澱粉含量和澱粉產是 品種 澱粉含量(%) 產量(kg.667m-2) 澱粉產量((kg.667m-2) 東農303 11.0g 1832.8a 201.7e 克新12號 16.5b 1680.6ab 277.2a 尤金10.5h 1219.4d 128.3d 延薯3號 17.4a 1371.8cd 238.4b 壩薯8號 12.4e 1562.8bc 193.8c 晉薯11號 11.2f 1600.3abc 179.8c 青薯2號 13.9d 1241.1d 172.5c 隴薯3號 14.2c 1237.0d 175.c 從表1可以看出,各參試品種的澱粉含量與產量均存在顯著差異,最終導致單位面積上的澱粉產量也出現顯著差異。澱粉含量最高的品種是延薯3號,平均澱粉含量達17.4%,顯著高於所有參試品種;其次是克新12號,平均澱粉含量可達16.5%;其 參試品種按澱粉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隴薯3號、青薯2號、壩薯8號、晉薯11號、東農303尤金。產量最高的品種為東農303,667 m-2平均產量達1832.8kg;其次是克新12號和晉薯11號,平均產量分別為1680.6 kg和1600.3 kg;這三個品種間的產量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澱粉產量最高的品種為克新12號,667㎡平均澱粉產量達277 kg,顯著高於所有參試品種,其次是延薯3號,平均淀僂產量為238 kg,與其它參試品種間的澱粉產量差異顯著,平均澱粉產量最低的為尤金,顯著低於所有參試品種,其它參試品種的澱粉產量間差異不顯著. 可見,澱粉產量是評價馬鈴薯品種澱粉可利用率的綜合性狀,是比澱粉含量更有意義的指標。要獲得較高的澱粉產量,首先必須以具備一定的塊莖產量為前提,否則即便淀僂含量再高,在生產上也沒有任何推廣價值。因此在生產中需要澱粉含量和塊莖產量都高的品種。 2.2不同品種馬鈴薯澱粉中的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含量 馬鈴薯澱粉中72%-82%是支鏈澱粉,澱粉組成中直鏈澱粉含量較低。表2列出了參試品種澱粉組分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含量。 表2 不同品種馬鈴薯澱粉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含量度 品種 直鏈澱粉含量(%) 支鏈澱粉含量(%) 東農303 25.1c 74.9 克新12號 24.7c 75.3 尤金24.9c 75.1 延薯3號 23.3d 76.7 壩薯8號 26.7b 73.3 晉薯11號 27.2a 72.8 青薯2號 25.1c 74.9 隴薯3號 25.0c 75.0 從表中數據可以年出,參試品種中直鏈澱粉含量最高的是晉薯11號,平均直鏈澱粉含量達27.2%;其次是壩薯8號,平均直鏈澱粉含量26.7%;直鏈澱粉含量最低是延薯3號,平均直鏈澱粉含量為23.3%,與所有參試品種間的差異均達顯著水平。可見,不同品種的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含量存在真實的差異。 3討論 馬鈴薯澱粉加工一直是馬鈴薯加工業中所佔比重較大的部分,選育澱粉含量較高、產量適中的澱粉加工專用型品種是我國馬鈴薯育種者長期以來堅持的育各目標之一。但馬鈴薯的產量與淀僂含量是一對相互矛盾的數量性狀,除了品種自身的特性外,還極易受到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因此,育各和引各過程中尤其要重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在大面積引種前一定要進行小范圍的試驗,才能保證減少盲目引種可能帶來的風險。 馬鈴薯品種受緯度等地理條件的限制較小,但品種自身的特性又決定了它必有一個最佳的栽培區域。同是高澱粉的品種,在不同地區種植澱粉含量會有顯著的差異。本試驗即表現出各品種在哈爾濱地區種植的澱粉含量與育成地點的澱粉含量有一定的差異,有些品種差異還很大。多數品種的澱粉含量有所下降,其中下降較大的品種有隴薯3號和青薯2號;其次為晉薯11號和尤金;澱粉含量變化較小的有東農303、克新12號和壩薯8號。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之一是本地區今年生育期間雨量較大,低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影響塊莖中澱粉的累積。而澱粉含量變化幅度較大的隴薯3號和青薯2號,也可能是由於引種區域跨度較大導致生育期縮短,使這兩個品種不能達到正常成熟。早熟品種東農303和尤金由於植株對晚疫病抗性較弱,造成澱粉含量較低。 在本次試驗中,各參試品種澱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延薯3號、克新12號、青薯2號、壩薯8號、隴薯3號、晉薯11號、東農303和尤金。不同品種馬鈴薯澱粉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比例不同。直鏈澱粉含量低於25%的品種有:延薯3號、克新12號、尤金和隴薯3號,直鏈澱粉含量高於25%的品種有:青薯2號、壩薯8號、晉薯11號和東農303。克新12號和延薯3號的澱粉含量和澱粉產量均較高,我們可以初步認定這兩個品種為哈爾濱地區澱粉加工的優先品種。直鏈澱粉、支鏈澱粉的比例對馬鈴薯的加工性能有一定的影響,所測樣品中直鏈澱粉的比例普遍較低,有利於保證馬鈴薯澱粉加工產品的質量
⑵ 怎樣做青儲料
青貯發酵法。青貯就是利用青綠飼料中存在的乳酸菌,在厭氧條件下對飼料進行發酵,使飼料中的部分糖源轉變為乳酸,使青貯料的pH值降到4.2以下,以抑制其它好氧微生物如黴菌、腐敗菌等的繁殖生長,從而達到長期貯存青飼料的目的。青貯發酵的機理是一個復雜的微生物活動和生物化學的變化過程。其持續的時間約3周左右,大體可分為5個價段:第一價段是創造厭氧環境階段。從青貯原料放入窖中開始,這時植物細胞在繼續呼吸,其結果是產生二氧化碳和熱量,使青貯料逐漸變為厭氧環境,再加上產熱,都給乳酸菌繁殖提供了條件。第二階段主要是產生乙酸階段。酸的濃度增加又給乳酸菌開始繁殖創造了條件。第三階段是乳酸開始產生價段。也是乙酸菌在較高的酸中不能生活而受到限制的階段。以上三個價段約需3~5天,三者互相穿插,無一定界限。第四價段則是乳酸菌增殖和乳酸形成的價段。在正常情況下,窖內溫度由330C降到250C,pH值由6降到3.4~4.0。這個價段持續15~20天。由於產生的乳酸已達到最高水平,乳酸菌本身也受到抑制。第五階段的情況取決於前四個價段,首先如產生的乳酸、乙酸量足,就可以預防其它雜菌的作用。否則,如乳酸量少,有害雜菌就會增殖;丁酸菌會產生丁酸,進而作用於青貯原料引起分解,使蛋白質、氨基酸分解為氨與胺,青貯料發出臭味,影響適口性。其次,如青貯窖鎮壓得緊,空氣排出干凈,封頂嚴密不漏氣(最初幾天下沉最多,封頂下沉後要及時培土封嚴),青貯料就可長期保存。否則,空氣一經進入,就會氧化產熱,造成損失;同時在有空氣情況下,黴菌繁殖,就能利用第四階段所產生的乳酸,使酸度下降後, 隨之雜菌增殖,使青貯料霉變發臭而遭受損失。
青貯料成敗的關鍵,是能否滿足乳酸菌生長繁殖的三個條件:無氧環境、原料中足夠的糖分,再加上適宜的含水量,三者缺一不可。為保證無氧環境,青料收割後,應盡可能在短時期內切短、裝窖、壓實、封嚴,這是保持低溫和創造厭氧的先決條件。切短是便於壓實,壓實是為了排除空氣,密封是隔絕空氣。否則,如有空氣就會使植物細胞繼續持續呼吸,窖溫升高,不僅有利於雜菌繁殖,也引起營養物質大量損失。為保證乳酸菌的大量繁殖,必需有適當的含糖量。根椐飼料含糖量的多少,可將青貯原料分為三類:第一類為易於青貯的原料,如玉米、菊芋、向日葵、胡蘿卜莖葉、蕪青、飼用甘藍、禾本科牧草、甘薯藤、南瓜等;第二類是不易於青貯的原料,如苜蓿、三葉草、草木樨等豆科牧草以及大豆、碗豆、馬鈴薯的莖葉等;這類原料宜與第一類混貯。第三類是不能單獨青貯的原料,如南瓜藤、西瓜藤等。這類植物含糖量極低,只有與其它易於青貯的原料混貯,或添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料如玉米粉等,或加酸青貯才能成功(包括如每100kg青貯原料加1kg丙酸,但要注意防止濺灑在皮膚上;或按原料量的5~6%添加A.I. V稀釋液(由濃度30%的鹽酸192份、40%的硫酸8份,再加水800份稀釋而成);或按原料量的5~7%添加A.A Z稀釋液(該液由濃度8~10%鹽酸170份、8~10%的了硫酸30份混合而成。);也可加蟻酸、甲酸(比加鹽酸、硫酸效果好,因鹽酸等強酸易溶解鈣鹽,影響了對鈣的吸收)。因蟻酸在青貯時或瘤胃消化過程中,能分解成對家畜無毒害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蟻酸本身也可被吸收利用,增重效果比一般青貯料高。添加量為每噸原料中加濃度85%的蟻酸2.85kg(英國)或濃度為90% 的4.53kg(美國)。加酸青貯料的優點:顏色鮮綠,具香味,品質高(蛋白損失僅0.3~0.5%,一般青貯料損失達1~2%;粗纖維減少多;胡蘿卜素、VC、鈣、磷損失少)。
青貯料中適宜的水分含量是保證乳酸菌正常活動的重要條件。最適宜的含水量為65~75%。豆科牧草則以60~70%為優。另外,因質地不同而有差異。質地粗硬的原料,含水量可高達78~82%;而收割早、幼嫩多汁而柔軟的原料,含水量應低些,以60%為宜。含水過高或過低的青貯原料,均應進行涼曬處理或加水調節。過高的貯前應稍涼曬凋萎,如仍不行,可與粉碎的乾草或秸稈混合青貯。判斷觀察水份高低的方法,除實測外,在生產中主要是靠經驗來判斷。一是手擠法:抓一把鍘碎的青貯原料,用力擠30秒鍾,伸開手後有水流出或手指間有水,含水量約為75~85%,太濕,不能做成優質青貯,應該曬一下,或與較乾的秸桿一起青貯,或每噸加90kg玉米面。如伸開手後料團呈球狀,手濕,含水量約在68~75%,或伸開手後料團慢慢散開,手不濕,含水量約在60~67%,都是做青貯的最佳含水量,不需任何添加物。如伸開手後料團立即散開,含水量低於60%,要添加水分後才能青貯。二是扭彎法:在鍘碎前,扭彎秸桿的莖時不折斷,葉子柔軟帶綠而不幹燥,這時的含水量最合適。一般來說,豆科植物在孕蕾期和初花期,禾本科植物在孕穗期和抽穗期,玉米在乳熟期,應及時收割並青貯。
青貯方法分塑料袋青貯和窖式青貯兩種.裝填前,窖底部可填一層10~15厘米厚的切短的秸桿或牧草,以便吸收青貯液汁。對秸稈類可切成3厘米,青草、甜高梁、蘇丹草和藤蔓可以短到10~20厘米後,直接放在塑料袋內或青貯池內 一層一層鋪放,每層均反復踩實,排凈空氣,特別要注意窖壁四周和拐角処的壓緊,直到裝滿並超出窖口20厘米為止,上面用厚塑料布封頂再用濕土壓實,防止漏氣和雨水流入。封口後頭幾天要常檢查,發現下沉和裂縫,應及時加土填實。冬季為了保溫,頂部可鋪放一些玉米秸。一般情況下,青貯30~45天可完成發酵全過程,即可開窖使用。凡原料越軟,發酵時間越短(40天左右):反之越堅硬所需發酵時間越長(45~50天左右)。豆科植物犮酵更長,需3個月左右。青貯料的貯存期可保存半年之久,最久者可達20~30年。
飼喂時青貯飼料不能代替乾草,過多飼喂易引起酸中毒(瘤胃內PH值為弱酸性),採食量下降。青貯料還具有輕瀉性,懷孕家畜不宜多喂.各種家畜青貯料飼喂參考量(kg/日)如下:泌乳牛15--20;育成牛4--20;役牛10--20;肉牛10--20;馬、騾 5--10;妊娠母豬3--6;哺乳豬2--3;羊5-8。喂量也可根據體重來確定:小母牛喂量可占體重的2.5~3%;公牛占體重的1.5~2%;育肥肉牛可占體重的4~5%。羊只喂量可參考牛的按體重喂量方法來確定。冰凍的青貯要融化後才能飼喂。
青貯飼料已在世界各國被廣泛推廣使用。近年來青貯技術有很大改進。在青貯方法上:
推廣低水分半干青貯法,通過添加甲酸(如每100kg禾本科牧草添加0.3~0.5kg;每100kg豆科牧草添加0.5kg)、丙酸(添加原料量的0.5~1.0%)、糖蜜、穀物等添加物,顯著地提高了青貯效果,改進了青貯料的品質。
另有添加乳酸菌青貯:目前使用的菌種主要是德氏乳酸桿菌,一般添加量為每噸青貯原料加乳酸菌培養物0.5升或乳酸菌劑450克。
添加甲酸青貯:為有機酸中降低pH值最強的一種。除,抑制黴菌和腐敗菌的生長外,可提高飼料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效防止蛋白質水解。添加量:每噸青貯加95%的甲酸2.9kg,或每噸中加85~90%甲酸2.8~3.5kg。用水稀釋,防燒手。
加乙酸量與甲酸相同。加丙酸量為0.1~0.6%。0.5~0.6%可作為不易青貯料的保存劑。
添加甲醛青貯:一般在每100kg青貯原料中添加濃度85%的甲醛0.3~0.7kg,能保證青貯過程中無腐敗菌活動,干物質損失減少50%,消化率提高20%左右。也可按原料中每100g粗蛋白質添加甲醛4~8g。對嫩葉量大的青貯原料,除添加甲醛外,還應添加1.5%~2.5%甲酸,效果更好。
添加尿素青貯:按青貯原料量的0.5%添加。添加方法是將尿素製成水溶液,均勻的分層噴灑在原料上。除尿素外,還可按原料量的0.35~0.4%加入磷酸脲,不僅能補充乳酸菌繁殖對非蛋白質氮的需要,增加青貯料的菌體蛋白和磷的含量,還能使青貯料的酸度較快地達到標准(pH值3.8~4.2),有效地保存青貯料中的營養。
添加微量元素青貯:為了提高青貯料的營養價值,可在每噸青貯原料中添加硫酸銅2.5克、硫酸錳5克、硫酸鋅2克、氯化鈷1克、碘化鉀0.1克、硫酸鈉500克。把以上化學鹽類溶於水中分層噴灑在原料上即可。
添加食鹽青貯:添加量為青貯原料的0.2%~0.5%。尤其適於原料水分低,質地粗硬的飼料。
添加酶制劑青貯:可使用勝麴黴、黑麴黴、米麴黴等培養物的濃縮物和澱粉酶、糊精酶、半纖維素酶等為主的酶制劑。添加量為青貯原料的0.01%~0.25%。
添加糖蜜青貯:禾本科原料加4%;豆科秸稈加6%;糖分多的加1~3%。
⑶ 青儲飼料技術完整版
青貯飼料技術就是利用乳酸菌等益生菌發酵飼料:1、提高飼草的利用價值,新鮮的飼草水分高,適口性好,易消化,但容易腐爛變質。青貯後,營養物質不但不會減少,還有一種芳香酸味,刺激家畜的食慾;2、調整飼草供應時期,我國北方飼料生產的季節性非常明顯,旺季時吃不完,飼草、飼料易腐爛,漏季缺少青綠飼料。青貯可以做到常年均衡供應,有利於增高肉羊的生產才能;3、青貯是一種經濟實惠的彼逆青綠飼料的辦法,青貯可以使單位面積收獲的總養分彼逆達最高值,減少營養物質的浪費。另外,便於實現機械化作業收割、運輸、貯存,減輕勞動強度,增高工作效率。4、治療病蟲害,玉米、高粱的鑽心蟲和牧草的一些害蟲,通過青貯可以殺死蟲卵、病原菌,減少植物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
青貯技術操作方法(參考農盛樂青貯劑的使用方法):
用農盛樂青貯劑製作青貯飼料,比常規青貯成功率高,飼料的外觀、顏色、口感、氣味、菌體蛋白、粗蛋白、營養轉化率等各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品質更好。
1、收割及時:注意掌握好青貯原料的刈割時間並及時收割,一般密植青刈玉米在乳熟期,豆科植物在開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甘薯藤在霜前收割。
2、快速運輸:原料收割後要及時運至青貯地點,以防耗時過長造成水分蒸發,細胞呼吸及物料氧化作用造成營養損失。
3、料長合適:一般將原料切成2-3厘米,以利於裝窖時踩實、壓緊、排氣,同時沉降也較均勻,養分損失少。此外,切斷的植物組織能滲出大量汁液,有利於乳酸菌生長,加速青貯過程。
4、撒料裝窖:4噸青貯物料用農盛樂青貯劑10公斤,電話4oo 696 8oo8。將農盛樂青貯劑按1:10左右的比例稀釋,噴水,物料水分調至60-70%。水分合適判斷方法:手抓一把物料,見水不滴水,落地能散開即可。然後開始裝窖,隨裝隨踩,一邊裝原料,一邊撒青貯劑,每裝30cm左右踩實一次,尤其是邊緣踩得越是約好,盡量一次裝滿全窖。
5、蓋草封土:裝填量需高於邊緣30厘米,以防青貯料下沉。周圍用木板等圍好,2-3天下沉後出去木板,蓋上一層切斷至5-10厘米,厚度約20厘米的青草,然後蓋土踩實,蓋土的厚度為60厘米,堆成饅頭形狀,拍平表面,並在窖的周圍挖排水溝。最初幾天應注意檢查,發現蓋土裂縫及時修好。採用塑料薄膜覆蓋法製作青貯時,其它步驟與一般青貯相同,但應注意最後覆蓋塑料薄膜後壓土或壓上其它中午,薄膜應嚴格密封,防止漏氣。
青貯劑菌種35元/瓶,可製作10公斤青貯菌液。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您還有問題,可以繼續追問,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旺採納!祝您生活愉快!
⑷ 為什麼澱粉含量是衡量和評價穀物種子質量的主要指標
隨著當今飼料價格的上漲,充分利用奶牛日糧中的澱粉變得空前重要。在飼養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牛糞中存在未被消化的穀物,同時最大限度優化瘤胃發酵效率。我們需要較高的澱粉降解利用率,同時也需要將降解速率快的澱粉和降解速率較慢的澱粉相結合以減少酸中毒現象的發生。換言之,需要適當控制日糧中可快速消化利用的澱粉,以防其過量攝入導致瘤胃長時間處於過酸的狀態。此外,也需要努力做到瘤胃中的澱粉、蛋白質和氮素的單位時間降解速率最大限度地同步化,使瘤胃微生物處於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從而獲得微生物蛋白的最高產量。實驗室分析檢測可幫助奶農清楚地知道日糧中的澱粉如何被奶牛消化和利用。而澱粉的可消化性主要受以下幾點化學特性的影響,分別是:穀物胚乳的類型和成熟度、干物質含量及粉碎顆粒大小。
體外澱粉消化率測定
眾所周知,瘤胃中澱粉化學特性的不同會導致其可利用性的差異,體外澱粉消化率指標可量化此差異的大小,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不同飼料間澱粉可利用性的不同。CVAS通過檢測經瘤胃微生物培養7小時後澱粉被微生物降解的情況來評估澱粉的降解速率。飼料樣品需被粉碎並通過2mm篩,然後置於瘤胃液中。瘤胃液取自飼喂高產TMR且處於泌乳前-中期的奶牛,一般每天從三頭奶牛瘤胃內採集並加以混合。消化一定時間後,採用傳統的酶解法檢測殘留的澱粉含量,通過衡量消化前後的澱粉含量來評估澱粉消化率和消化速率。飼料樣品在瘤胃液中消化2小時後的澱粉殘留量也可為評價澱粉在瘤胃中快速降解的能力提供一定參考。下表顯示了不同穀物及副產品在瘤胃液中消化2小時及7小時後澱粉被降解的百分比。
⑸ 如何製作青貯飼料
青貯的方法可分為一般青貯和特殊青貯,特殊青貯又可分為半干青貯、混合青貯、添加劑青貯等。一般青貯的製作方法如下。
(1)適時收割青貯原料。所謂適時收割是指在可消化養分產量最高的時期收割。優質的青貯原料是調制優良青貯料的基礎,一般玉米在乳熟期至蠟熟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豆科牧草在開花初期收割為宜。收割適時,原料作物不僅產量高、品質好,而且水分含量適宜,青貯易於成功。
(2)清理青貯設備。青貯飼料用完後,應及時清理青貯設備(青貯窖、池等),將污腐物清除干凈,以備再次青貯使用。
(3)調節水分。青貯原料的含水量是影響青貯成敗和品質的重要因素。一般禾本科飼料作物和牧草的含水量以65%~75%為好,豆科牧草含水量以60%~70%為好。質地粗硬的原料含水量可高些,以78%~82%為宜,幼嫩多汁的原料含水量應低些,以60%為最好。原料含水量較高時,可採用晾曬的方式或摻入粉碎的乾草、干秸稈及穀物等含水量少的原料加以調節;含水量過低時,可摻入新割的含水量較高的原料混合青貯。青貯現場測定水分的方法為:抓一把剛切割的青貯原料用力擠壓,若從手指縫向下流水,說明水分含量過高;若從手指縫不見出水,說明原料含水量過低;若從手指縫剛出水,又不流下,說明原料水分含量適宜。准確的水分含量測定方法是利用實驗室的通風乾燥箱烘乾測定或用快速水分測定儀測定。
(4)切碎。青貯原料在入窖前均需切碎。切碎目的有兩個:一是便於青貯時壓實,以排除原料縫隙之間的空氣;二是使原料中含糖的汁液滲出,濕潤原料表面,有利於乳酸菌的迅速繁殖和發酵,提高青貯的品質。原料的切碎,常使用青貯聯合收割機、青貯料切碎機,也可使用滾筒式鍘草機。原料一般切成2~5厘米的長度。含水量多、質地柔軟的原料可以切得長些;含水量少、質地較粗的原料可以切得短些。
(5)裝填和鎮壓。青貯原料的裝填一要快速,二要壓實。一旦開始裝填,應盡快裝滿窖(池),不能拖拉,以避免原料在裝滿和密封之前腐敗變質。青貯窖以一次裝滿為好,即使是大型青貯建築物,也應在2~3天以內裝滿。裝填過程中,每裝30厘米(層高)就需要鎮壓一次。鎮壓時,特別要注意靠近牆和拐角的地方不能留有空隙。
(6)密封。原料裝填完畢,立即密封和覆蓋,隔絕空氣並防止雨水滲入。
⑹ 河北省青貯玉米質量標准
各地青貯玉米的質量標准都是一樣,澱粉≥25,中性洗滌纖維≤45,酸性洗滌纖維≤23,粗蛋白含量≥7,澱粉含量高的青貯玉米好,,北京禾佳源青貯玉米在河北有種植的,完全符合河北省的青貯玉米標准,客戶一致反應不錯,有牧業也是很看重這個青貯玉米,覺得符合河北地區的青貯玉米質量。
⑺ 青貯飼料如何製作
青貯是儲備青綠飼料的一種方法,是將新鮮的青綠飼料填入密閉的青貯塔(窖)或其他密閉容器內,經過一段時間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而發生一系列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變化,形成一種多汁、耐貯、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可供全年飼喂的飼料。其原理是,密閉厭氧的環境中,黴菌的作用受到限制,而乳酸菌大量繁殖,從而將飼料中的澱粉和可溶性的糖乳酸化,降低飼料的pH,抑制飼料中黴菌和腐敗菌的生長,才可避免飼料的霉爛和變質,使飼料的營養成分被長期保存。青貯發酵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好氣菌的活動,植物原料裝入窖內活細胞繼續呼吸、消耗青貯料間隙中的氧,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或熱量。同時好氣的酵母菌與黴菌大量生長和繁殖。從原料裝入到原料停止呼吸,變為嫌氣狀態,這段時間要求越短越好,可以迅速地減少黴菌和其他有害細菌對飼料的作用。第二階段是厭氧菌——主要是乳酸菌與分解蛋白質的細菌以異常快的速度繁殖,同時黴菌和酵母死亡,飼料中乳酸增加,pH下降到4.2以下。第三階段是當酸度達到一定程度,青貯窖內的蛋白質分解菌和乳酸菌本身也被殺死,青貯料的調制過程完成,各種變化基本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狀態,使飼料可以長時間的保存。
(1)青貯飼料的原料及要求
用於青貯飼料的原料很多,如各種青綠狀態的飼草、作物秸稈、作物莖蔓等。最常用的青貯原料是玉米秸稈和專用於青貯的玉米全株。對青貯原料的要求主要是原料要青綠或處於半乾的狀態,含水量在65%~75%,不低於55%。原料無泥土、無污染、乾燥、含水量少的作物秸稈不宜作為青貯的原料。
(2)青貯飼料的方式
青貯飼料的方式可按青貯容器的不同分為青貯塔青貯、青貯坑青貯和塑料袋青貯等。在大型的養殖場有使用青貯塔青貯飼料的,在一般的養殖場多採用青貯坑青貯,在農戶青貯比較少的情況下可使用塑料袋青貯。在國外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牧場也有使用大型塑料袋進行青貯的,每袋的青貯料約為800~1000千克。
(3)青貯飼料的製作方法
製作青貯飼料是一項季節性、時間性很強的突擊工作,要求收割、運輸、切碎、踩實、密封等操作連續進行,短時間內完成。所以青貯前一定要做好各項前期准備工作,包括坑的製作、原料和人員安排、機械的准備和必要用具、用品的准備等。
青貯坑青貯法 青貯坑青貯具有造價低、青貯量大、不需特殊的設備、易於推廣、便於操作的特點,是一般羊場和養羊專業戶常用的青貯方式。
青貯坑地勢的選擇和製作:青貯坑應選擇在地勢較高、土質結實、排水良好、地面寬敞、易於排水、離羊舍較近的地方。坑的大小依青貯料的多少而定。在農戶飼養羊數量不是太多的情況下,可挖深度為1~2米、寬度為2~4米、長度不限的青貯坑(圖8-5)。坑的四周要平整,有條件時可用磚、水泥做成永久性的青貯坑,每次使用前將上年的飼料要徹底清理干凈。土坑則必須在坑的四周鋪上塑料薄膜,防止土混入飼料中和增加四周的密閉性。
原料的准備:青貯原料的准備,一是要適時收割,收割過晚的秸稈粗纖維增加、維生素和水分減少,營養價值也降低。二是收割、運輸要快,原料的堆放要到位,保證滿足青貯的需要,不要造成誤工。
切碎:羊的青貯飼料切碎的長度為1~2厘米,切碎前一定要把飼料的根和帶土的飼料去掉,將原料清理干凈。
裝窖:裝窖和切碎同時進行,邊切邊裝。裝窖注意三點:一是注意原料的水分含量,適宜水分含量應為65%~75%左右,水分不足時應加入水。適宜水分的作用是有利於飼料中微生物的活動,有利於飼料保持一定的柔軟度,有利於在水分的作用下使飼料增加密度,減少間隙,減少飼料中空氣的含量,便於飼料的保存。二是注意飼料的踩壓,在大型青貯飼料的製作時,有條件的使用鏈軌車碾壓。沒有條件時組織人力踩壓,要一層一層地踩幾遍。三是裝窖的速度要快,最好是當天裝滿、踩實、封窖。裝窖時間過長時,容易造成好氧菌活動時間延長,飼料容易腐敗。
封窖:當窖裝滿高出地面50~100厘米時,在經過多遍的踩壓後,把四周的塑料薄膜拉起來蓋在露出地面的飼料上,用塑料薄膜封頂和四周,不漏氣,不滲水。封窖後要經常檢查窖頂及四周有無裂縫前及時補好,保證窖內的無氧狀態。
表7-1 羊常用飼料營養價值
表7-1 羊常用飼料營養價值(續)-3
註:引自蔣英、張冀漢編《山羊》,1985,農業出版社
開窖飼喂:青貯60天後,待飼料發酵成熟,乳酸菌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具備抗有害細菌和黴菌的能力後才可開窖飼喂。青貯質量好的青貯飼料,應有蘋果酸味或酒精酸味,顏色為暗綠色,表面無黏液,pH在4以下。開窖後青貯料飼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發現有霉變的飼料要扔掉;二是開窖的面積不宜過多,防止暴露面積大,好氧的細菌在外面的飼料變質;三是取用時不要松動深層的飼料,以防空氣進入;四是飼喂量要由少到多,使羊漸漸適應。在生產中,有的農民不了解青貯原理和使用要點,見飼料的表面有點發霉,怕飼料變質壞掉,就趕快把青貯窖上的塑料薄膜去掉並翻動,結果青貯飼料很快腐爛變質,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
⑻ 青貯澱粉含量低了怎麼辦
品種不同數據略有區別,據觀察和測定:當乳線處於距頂部三分之一的位置時(見圖1),玉米千粒重約為299克,此時青貯玉米干物質約27-29%,澱粉含量在18-25%,;當乳線處於籽粒二分之一的位置,玉米千粒重為323克,此時青貯玉米干物質約28-35%,澱粉含量為20-30%;當乳線處於基部並消失時,千粒重為329克,達最大值,青貯玉米干物質約35-45%,澱粉含量22-35%。 由此可見當乳線超過1/2以後,青貯玉米的整體澱粉含量增長放緩,但水分下降快速,且青貯玉米中NDF快速增長,消化率快速下降,所以青貯玉米的最佳收獲期為乳線1/2處,最晚不超過2/3。
不同干物質青貯的損失率也不同(濕度=水分)
⑼ 青儲玉米的澱粉含量
使用高青貯日糧的注意事項
我在幾個地方嘗試過使用高纖維飼料,當時使用了30kg青貯玉米,在東北還加了3kg羊草,達到了60%的粗飼料水平,奶牛產奶量也不錯。但使用高青貯日糧需要注意兩點:一是青貯玉米干物質達到30%;二是精料濃度相對高些,把日糧濃度提上去才能達到相應的產量。比如精料中蛋白濃度達到25%以上。如果能量不夠,要添加一些脂肪粉或其它添加劑。
我在內蒙也嘗試使用過30kg青貯,其它粗料用的玉米秸稈。玉米秸稈經過粉粹和發酵(添加了發酵劑),採食量非常不錯,香味和誘食效果也很好。如果青貯玉米干物質達不到,可以使用燕麥、小麥秸、稻秸和玉米秸,但需要處理一下,比如稻草除塵,提高收割高度,粉粹細度。如果粗飼料uNDF240高,表示整體消化率低,可以相應把草攪碎,這樣和長草效果差不多。
⑽ 請問青貯飼料怎麼製作
製作青貯的方法技巧(以金寶貝青貯飼料發酵劑青貯飼料為例):
1、收割及時:製作青貯飼料的玉米秸稈最好是在乳熟期收割。
2、快速運輸:玉米秸稈收割後要及時運至青貯地點,以防耗時過長造成水分蒸發,細胞呼吸及物料氧化作用造成營養損失。
3、料長合適:一般將玉米秸稈切成2-3厘米,以利於裝窖時踩實、壓緊、排氣,同時沉降也較均勻,養分損失少。此外,切短的玉米秸稈能滲出大量汁液,有利於乳酸菌生長,加速青貯過程。對青貯窯來說,更應注意四壁原料的壓緊,這樣可盡可能減少料中氧含量。
4、快速裝料:在調制青貯料的過程中,必須抓緊時間,集中人力、機具,搞突擊,縮短原料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裝窖越快越好。若延長裝窖時間,除受植物細胞呼吸作用的影響損失營養物質外。同時也由於呼吸作用而使溫度上升,引起雜菌繁殖,致使青貯料品質下降。
5、撒料裝窖:5噸青貯物料用金寶貝青貯飼料發酵劑1公斤。將金寶貝青貯飼料發酵劑用米糠(麥麩皮或玉米粉)按1:10左右的比例稀釋,噴水,物料水分調至60-70%,備用。水分合適與否判斷辦法:手抓一把物料,見水印不滴水,落地能散開卻可。將玉米秸稈的水分含量調至60-70%,(如果濕度大可以加一些干秸稈,如果濕度小可以加一些新鮮的紅薯秧等,也可以加水來調節),然後開始裝窖,隨裝隨踩,一邊裝原料,一邊撒發酵劑,每裝30厘米左右踩實1次,尤其是邊緣踩得越實越好,盡量1次裝滿全窖。
6、蓋草封土:裝填量需高於邊緣30厘米,以防青貯料下沉。周圍用木板等圍好,2~3天下沉後除去木板,蓋上一層切短至5~10厘米,厚度約20厘米的青草,然後蓋土踩實,蓋土的厚度為60厘米,堆成饅頭形狀,拍平表面,並在窖的周圍挖排水溝。最初幾天應注意檢查,發現蓋土裂縫及時修好。採用塑料薄膜覆蓋法製作青貯時,其他步驟與一般青貯相同,但應注意最後覆蓋塑料薄膜後壓土或壓上其他重物,薄膜應嚴格密封,防止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