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鑒別黃花梨老料呢用什麼方法和技巧呢
鑒別黃花梨老料可以從氣味、紋路、色彩、細密度和手感這幾個方面入手鑒別。
氣味:老黃花梨氣味辛香、清幽、吸入鼻孔感覺舒暢不已。其他黃花梨香氣中夾有酸味、臭味等談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
紋路:線條流暢、生動;其他黃花梨紋理線條相對生硬、呆板,總體圖案缺乏意象。
色彩:老黃花梨色彩多樣,除主色調為金黃色外,還有黃白、紫、褐、紅、黑以及它們之間的任意組合甚至多種組合於一塊木料中,海南黃花梨畫面總體潔凈,尤如明心見性的清純山水畫。
細密度:老黃花梨比重總體不如大葉紫檀、小葉紫檀,但比其他黃花梨密實比重大。因此海南黃花梨橫切面毛孔細小,縱切牛毛紋細小。
手感:老黃花梨經高標號砂紙打磨、拋光後其手感在所有材質中都堪稱天下第一。因其毛孔細、油質多、柔韌性好,材質可不按走向隨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觸象撫嬰兒肌膚,這也是老黃花梨深受喜愛的主因之一。
老料的特點:底色沉穩,色澤及油脂分布均勻,螢光感強,2000目以上打磨後有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木質已十分穩定,抗潮耐壓,不易變形開裂。
鑒別是否海南黃花梨老料前,首先要了解清楚什麼樣的黃花梨木才算老料。
目前行業內比較認可的好料認定標準是:
老料是指生長年頭至少達到(或趨近)百年以上的木料,不管是看下來放上幾十年百年還是剛剛砍下來的。
新料的是指生長年頭僅四十年以內的。因為早50年前海南及國內外都不那麼缺海南黃花梨原料,那時的海黃價值也是非常低的,大規模種植基本沒有,所以50年以上的樹齡基本可以認定為野生老料。
辨別技巧:
1、老的輕,新的重
老料的特點就是比較輕些,由於砍伐存放的時間久了以後,老料的黃花梨的表皮,基本上已經被腐蝕氧化掉了裡面的水份,所以內外已經沒有水份在裡面了。海南黃花梨經過長久的存放,水份就被氧化掉了後,就會慢慢變成所謂的老料了。
對於新的料來說,就是比老料重一些。由於是被砍伐存放時間還不夠持久,水份還沒來得及干化。所以當水份還沒被完全的氧化的話,海南黃花梨裡面的還是有一些水份在里頭的,所以比較顯得重一些。
2、老的沉
老料的顏色是比較深沉一些,看起來沉穩典雅。從顏色看來是比較深沉的,以暗紅褐色圍住,紋理看起來是比較朦朧的。表面看起來比較油膩,經過時間的沉澱了以後,心才跟心邊已經交織了起來,使得木料整體的顏色上,還是比較大氣含蓄的。
3、氣味
老料的氣味是天然的生長,被砍伐了夠就存放了起來,海南的天氣是比較潮濕的。所以老料被天氣潮濕掉了,所以老料的香氣撲鼻、醇厚持久、渾然一體的香味。是大自然醞釀出來的香味,人工是無法製造出來的。
『貳』 如何鑒別黃花梨
黃花梨木鑒定:
①紋理:黃花梨的木紋或隱或現,生動多變,像麥穗形狀、蟹爪紋,要仔細觀察紋理是否清晰、自然、流暢。
②手感:黃花梨木質堅硬,手感溫潤,不會有粗澀、戧茬的感覺。
③顏色:黃花梨木的心材和邊材顏色差異較大,鑒別此類黃花梨也有一定難度。心材呈淺黃色、金黃色、紅褐色、深褐色等深淺不一的顏色,常帶有黑褐色條紋;邊材呈灰黃褐色或淺黃褐色。用刀削一些木屑觀察顏色,削掉的碎末,放在水裡,上面會有一層像機油一樣,閃閃發著幽藍的光。
④氣味:沉香佛珠新切面有刺鼻的辛辣味,放置一段時間,有清淡的香味,這種黃花梨的鑒別較為簡單。
⑤鬼臉紋:鬼臉紋是黃花梨的鑒別特徵之一。海南黃花梨木的結疤處呈現無規則的美麗花紋,稱鬼臉,也有人稱之為狸斑。這是由黃花梨的生態特徵所決定的。
注意:鬼臉紋是鑒定黃花梨的重要木材特徵,但鬼臉紋的有無不能作為鑒定黃花梨木傢具的主要識別特徵,在黃花梨的鑒別縱斷面上,鬼臉紋不明顯。此外,在紅木、紫檀等木材中,也有「鬼臉紋」,只是不如黃花梨的鬼臉紋美麗、生動。
越南黃花梨同樣有「鬼臉紋」,但紋理鬆散,略顯呆滯,雜色較多。(越南黃花梨與海南黃花梨的區別詳見越南黃花梨。)還有一種草花梨木,也有鬼臉紋,但木質粗疏,棕眼大,紋理粗糙,木色由淺黃色至黃色,干澀無光澤,與黃花梨木相比,品質相差甚遠,較容易區分,但是對於這種黃花梨的鑒別方法也要特別注意,需要注重細節。
『叄』 如何鑒別黃花梨
黃花梨的香味:
海南黃花梨都具有降香黃檀這個樹種獨特的香味。然而,大家能接觸到的海黃香味卻有許多的「變味」,有的甚至是臭味。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別」海黃的誤區。 海黃的香味並不像沉香那樣濃密而且香味持久,只有新切面或者封嚴的杯子、罐子才好聞到;
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氣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開新的表面就又會散發出來。因此,不要以為你的寶貝聞不到香味了,就開始懷疑它不是真正的海黃。
此外,即便在雨天或者潮濕的天氣,海黃也會散發出悠悠降香。當然,也有千年難遇的老料,這樣的老料做出來的寶貝,哪怕上蠟也難以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
黃花梨的花紋:
海黃除了香味能讓人上癮,就是花紋也能令人陶醉。海黃的花紋有千奇百怪的「鬼臉」,有密密麻麻的「鬼眼」,也有像「虎皮」一樣的紋路。新玩家往往憑這些概念來判斷海黃的真假與好壞。其實,海黃的花紋、紋路、線條有許多種形式,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鬼臉」和「鬼眼」。
海黃的花紋有粗有細,但都很清晰,不顯亂,有流線的,有彎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線花紋居多,偶爾也能見到深褐色或紅線花紋,多為海南東部黃梨;
細花紋的材質顏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紋的花紋顏色跟材質顏色色差明顯,整體顏色又非常好看,多為海南西部油梨。 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漂亮的花紋,許多老料大料,老料的邊腳料做出來的東西就沒有什麼花紋,卻又很值錢。
黃花梨的材質:
談黃花梨就不得不說到它的材質,以材質花紋來區分海南黃花梨本身就有無數種,沒有任何兩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質花紋的。
材質也是海黃跟越黃較大的區別,大家所能接觸到的絕大部分的海南黃花梨材質表面都能比較容易打磨出熒光,掃臘後什麼熒光感,半透明琥珀質感,溫潤如玉感都出來了,而少數長期泡水的海黃根料或桿料會出現像越南黃花梨一樣的材質表面,光打磨不上臘反而要好看的多。
海黃打磨後,表面毛孔較少,甚至沒有,反光感很強;越黃就毛孔較粗,看起來材質有些疏鬆,感覺吸光,上臘後二者對比就更加明顯。
海南黃花梨氣干密度為0.82-0.94/cm³,僅有少數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數都會有點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這樣理解也是錯誤的。
黃花梨又分為東部的黃梨(顏色發黃)和西部的油梨(紅、紫、黑三種顏色都有),東部的黃梨相對西部的油梨來說,材質要輕,做為古時進貢皇家的木料,最為出名的形容就是熒光感強,半透明質感透露出屢屢金絲。
(3)印尼黃花梨木料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不同品種:
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
黃花梨是一個文學名稱,從古到今沒有一種樹叫「黃花梨樹」。它有一個新學名,叫「降香黃檀」。至於這種木材有幾個品種,沒有準確說法。以肉眼觀察,黃花梨木大致分兩類。一類色淺,呈棕黃色;一類色深,呈棕紅色。這兩類黃花梨木區別明顯,其特徵有同有異。
淺色和深色黃花梨的差異:
淺色黃花梨的光澤一般較強,即便年久失蠟,稍加整理,就會閃著幽幽的光。份量略輕,紋理清晰流暢,不暖昧。這種淺色黃花梨所制的傢具,北方發現的佔大多數,尤其城市中的明式傢具,以淺色黃花梨多見。
深色黃花梨以目測感到油性大,因而光澤不如淺色黃花梨。兩者比較,深色黃花梨份量重一些,紋理上也不如淺色的清晰。這類黃花梨傢具的出身往往南方多於北方。
『肆』 如何鑒定黃花梨木
1、看紋理和顏色。行內話一般講的是黃花梨是紅木的紋理,花梨木的底色。海黃的花紋一般有粗有細,紋路而且很清晰,線路不亂,有流線的,還有彎曲的,而且還有直的,紋路以黑線花紋為主。
2、聞氣味:海黃的香味並不像沉香那樣濃郁而且持久,海黃的香味一種自然的香味,就像花開花謝。黃花梨只有新的切面才好聞到香味,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開新的表面香味又會散發出一股辛香味,但時間久了一樣會轉為微香。
3、鑒別黃花梨鬼臉紋:鬼臉紋是黃花梨的鑒別特徵之一。海南黃花梨木的結疤處呈現無規則的美麗花紋,稱鬼臉,也有人稱之為狸斑。這是由黃花梨的生態特徵所決定的。(注意:鬼臉紋是鑒定黃花梨的重要木材特徵,但鬼臉紋的有無不能作為鑒定黃花梨木傢具的主要識別特徵。)
4、看焚燒海黃過後的灰燼,用火燒黃花梨的木屑出來的黑煙會直行上天,而且灰燼為白色,燃燒時候香味跟沒燃燒時候的一樣比較淡。黃花梨傢具也是紅木傢具的一種,在所有的紅木傢具之中,黃花梨木傢具可以說是最具美觀特性的一種。黃花梨木在紅木中的名貴程度僅次於紫檀木,因為黃花梨木木性也比較穩定,不開裂、不變形、不彎曲,所以還能做出很多具有特色的傢具。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些黃花梨木圖片,了解一下黃花梨木鑒別技巧。
02
要知道黃花梨木怎麼辨別,首先還是要了解黃花梨木的一些基本特性。黃花梨木的材質細密、紋理柔美、香氣沁人這些都是很多木材無法比擬的,黃花梨木的成色一般是比較暗的,一般成品都不用上色。黃花梨木其實也是檀木的一種,是世界上最高貴的傢具和木雕用材,生長比較的緩慢,不管是從審美角度還是從人工角度來看,黃花梨木都是尤為出色的。
03
一般我們在鑒別黃花梨木的時候有三個方面是比較難辨別的,首先當然是與其他紅木難辨,黃花梨木保存久了和一般的紅木很像,但是其實黃花梨木性比較小,變形比較小,久而久之其重量會減輕;二是與草花梨的區分,草花梨是硬木中最低檔的,色澤土黃無光,木質疏鬆,要注意辨別;三是與新黃花梨木不分,新黃花梨木黑線比較多,比較生硬,木紋看起來比較搶眼的和半年多都是新黃花梨木。所以一般在購買黃花梨木的時候要注意辨別。
04
要掌握黃花梨鑒別技巧,就要學會識別材質,黃花梨木的木性比較堅韌,刨口一般都是長條,不是木屑;然後是要學會在造型上面判斷黃花梨木,黃花梨木有文人化的本質,從本質上理解到了中國明式傢具,再加上對黃花梨木物理性的了解,辨識就會變得相當簡單了。
『伍』 如何挑選和鑒別所謂的印尼花梨木和非洲花梨木
印尼花梨木又稱為大葉黃花梨,和非洲花梨木的差別非常大,僅從樹木切面的花紋上就可輕易辨認,下面簡單介紹。
大葉黃花梨,學名長葉鵲腎,生長緩慢,主產於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等地區,生長環境溫度偏差大,氣候多變,伴生於金礦與銅礦礦脈上。長葉鵲腎樹的主幹較長,木材利用率較高。木材散孔。心材新切面紅褐色,久則轉深,呈暗褐或巧克力褐色,具光澤;具有輕微木香,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勻。木材具油質感,木材鋸、刨困難,但刨面光滑,可高度拋光;木材花紋美觀,材質堅硬,耐久。由於耐腐性很好,抗真菌和白蟻侵害,為貴重傢具及工藝美術品等用材。
大葉黃花梨是近年來被發現的一種世界級名貴硬木,學名為長葉鵲腎,拉丁名:Streblussp.氣干密度1.015-1.41g/cm3,主產於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等地區,其生長環境晝夜溫差大,海拔高而氣候多變,並伴生於金礦與銅礦礦脈上。大葉黃花梨的主幹較長,木材利用率較高。因其生長緩慢、木質堅實、花紋絢麗而與珍貴的海南黃花梨齊名。
材質重、密度高、乾燥佳、紋理絢麗交錯,是製作中式古典傢具的上乘
印尼花梨木紋理比非洲花梨明顯。
『陸』 如何識別黃花梨
鑒識黃花梨的專業書很多很多,我也看了很多,並且爛記於心,但是要是真正見到實物,你爛記於心的東西,還真的一點也想不起來,只有買到手了,要麼撿了漏,要麼上了當,你才會想起一是一,二是二。那裡對那裡又不對。 現在的古玩市場上,還經常可以見到越南產的黃花梨佛珠手鏈和一些擺件,海南產的黃花梨在市場上基本很難見到,即使碰到一串手鏈,也是越黃和海黃摻雜的。要是碰到了海南產的黃花梨的桌椅板凳,那真是你的造化。 有次一位賣主告訴我他有幾件黃花梨的傢具,海黃的羅漢床,條案和官帽椅,我聽後心裡雖有點疑惑,仍舊抱著「萬一」是真的呢的撿漏的心態看了賣主說的黃花梨,一進屋就聞到氣味有點不對,邊看邊問賣主黃花梨沉不沉水?賣主說不沉。我打了一盆水,拿了一把刀,把賣主嚇了一跳,以為我會把他當老公雞殺了呢。我從不起眼的地方颳了一些木屑,扔到水盆里,木屑全部在做自由落體運動,盪悠悠的沉了下去。 白酸枝木的,一進門我就聞到味道不對,我見賣主一臉的無奈,安慰他說黃花梨的老樹根還是沉水的,不過是半浮半沉。 黃花梨的識別,老專家有老專家的一套說法,新專家有新專家的一套說法,到底哪種說法可以作為識別黃花梨的依據,真的讓人一頭霧水。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不是擁有過黃花梨傢具的專家,或則在購買黃花梨傢具吃過虧上過當的專家,寫出來的識別黃花梨的書籍,藏友們再看時還真要悠著點,一分為二的去領會,現在的鑒識書籍,大多數都是張三抄李四,李四又抄王五和趙六,就像王立軍先生講的那樣,連書上的圖錄都是假的。你拿假的圖錄去鑒識真的黃花梨的傢具,你想會鬧出什麼樣的笑話。 當然,拿書上的假圖錄鑒定真的還有根有據,因為書是「專家」寫的,國家出版社出的,圖錄是假的最後也成了真的,但是失去機會的是你這沒有頭腦的,真的黃花梨永遠都是真的,就像故宮博物院里收藏的一百三十一件明清黃花梨傢具一樣,搬出任何一件放到潘家園,都沒人敢識敢買。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黃花梨傢具,大都是明晚期和清早期的,所用黃花梨也大都是海南島東部和東北部的黃花梨,據相關資料記載,由於海運方便,這兩處的黃花梨清早期就已砍伐殆盡,而且和海南島西海岸的黃花梨有著很大的區別,無論是油性還是色澤以及密度,都不能和海南島西部的黃花梨相比,海南島西部的黃花梨油性好,密度好,色澤深,味濃。而東部的就遜色多了,如果把兩地的黃花梨放到一處,你肯定以為東部的黃花梨是草花梨系列,不過和草花梨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現在不少人喜歡用海南島西部的黃花梨,在古玩市場上去比對購物,這是大錯特錯的誤區,就像拿北方人去比對南方人一樣,也象一些專家用館藏的文物去比對剛出土的博物館里沒有的東西一樣,不走眼那才叫不正常。 傢具辯識相對玉器和瓷器要容易得多,因為傢具少有出土,大都是傳世的,傳世的傢具就有他使用過的各種痕跡,空氣干濕以及四季冷熱而形成的年輪和包漿,是短時間內無法作成和仿造的,即使有先進的科學手段也難以作出歲月的蒼傷感。 現在難辨的是材質,特別是南美和非洲的大量木材涌進市場,更是魚龍混雜難以下手,讓人不敢辯識,但是海南島東西部的黃花梨可是世上不多見的稀有品種,特別是海南島東部的黃花梨,由於在很早就砍伐殆盡,能辨識和見過的人不多,因此碰到類似黃花梨或草花梨似的開門的老舊傢具,不妨先拿下研究,說不定還真會一不小心撿個大漏。
『柒』 如何挑選和鑒別所謂的印尼花梨木和非洲花梨木
印尼花梨木的正規名稱為大葉黃花梨,和非洲花梨木的差別非常大,僅從樹木切面的花紋上就可輕易挑選和鑒別。
一、區別:
1、非洲花梨木紋理比較直,也會有斜的紋理,而印尼花梨木就不是直的紋理了。
2、非洲花梨木聞起來有股臭味,印尼花梨木就不會。
3、非洲花梨木心材呈鮮紅色,鋸解後逐漸轉成紫色至褐色,並有紅色的條紋。心材新切面紅褐色,久則轉深,呈暗褐或巧克力褐色,具光澤。
非洲花梨木如圖
(7)印尼黃花梨木料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大葉黃花梨木材散孔。心材新切面紅褐色,久則轉深,呈暗褐或巧克力褐色,具光澤;具有輕微木香,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勻。木材具油質感,木材鋸、刨困難,但刨面光滑,可高度拋光;木材花紋美觀,材質堅硬,耐久。由於耐腐性很好,抗真菌和白蟻侵害,為貴重傢具及工藝美術品等用材。
非洲花梨木生長在西非和東非的熱帶雨林,和中、西部非洲的熱帶地區。心材呈鮮紅色,鋸解後逐漸轉成紫色至褐色,並有紅色的條紋。紋理通直,但由於結構粗糙度中等,所以夾有斜紋理,平均為720kg/m3。
網路-非洲花梨木
網路-大葉黃花梨
『捌』 怎樣鑒別黃花梨
顏色:淺黃、金黃、紅褐、深褐。
海黃:油格和糠梨之分;東部料油性發干、顏色偏黃,西部料油性大、顏色深褐。
紋理:鬼臉紋以虎皮、蝴蝶紋為主,主幹大材以麥蕙、直紋為主,也有扭曲的水波紋等。
越黃:北部料和南部料之分、顏色偏黃、油性不及海黃、紋理混濁不清。
味道:新剖辛辣、酸香,久則微香。
(8)印尼黃花梨木料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黃花梨原產地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
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黃花梨木與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木。始終位列四大名木之一,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玖』 如何辨別黃花梨
辨別黃花梨木方法
方法一 :看
當我們拿到黃花梨木的時候,可以仔細觀看一番,黃花梨木整體呈現金黃色,心材的顏色是紅褐色或深褐色。其紋理非常清晰,可見很多木癤,木癤的紋理有的像狐狸頭,有的像老人頭,還有的像老人的頭發和胡須,這些紋理也被人們稱作為「鬼臉兒」。木癤以外的紋理有的像麥穗,有的像蟹爪,若隱若現,很生動。除了可以看色澤和紋理來鑒別外,還可以觀察黃花梨木的刨花,在刨刃口很薄的時候,刨花像長長的彈簧。
方法二 :聞
我們還可以湊近黃花梨木聞一聞,因為黃花梨木可以作為中葯,有降血壓、降血脂等葯效,所以有一種淡淡的降香味。
方法三: 摸
黃花梨木摸上去有一種屢角的質感,很溫潤,但是也沒有很重的油質感,木癤摸上去亦是很平整。
方法四: 試驗
由於黃花梨木的比重較輕,所以把它放在水裡,呈「漂浮」的狀態,即有一部分在水中,有一部分在水面之上。通過這個試驗,可以作為辨別黃花梨木的依據之一。還有一種試驗方法是將黃花梨木的木屑用水浸泡,水呈現出綠色。
備註:由於黃花梨木獨特自然的紋理、黃潤的色澤、沁人心脾的香味和細密的材質,所以備受古今中外的人們喜愛,當然其身價也是非常貴重的,海南黃花梨木就有「木黃金」之稱。
『拾』 黃花梨如何鑒定
花黎(梨)中文學名降香黃檀,又稱黃檀木、黃花梨木。原產地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 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始終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6、光澤:黃花梨體內含豐富油質。因此打磨後光潔度高有玻璃面之感。拿在手上搖晃或隨著視野挪移,面上瑩光會騰挪閃躍,其外表常如綢緞面,瑩光閃爍明顯。
7、鬼臉:所謂“鬼臉”就是結節、疙瘩。所有木材其實都有隻不過它們生長快速,比如杉木結節很大就不起眼。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之。但黃花梨的鬼臉更多、鬼臉更豐富而多姿。
8、鬃眼:許多著述中將黃花梨的鬃眼概括為“麥穗紋、蟹爪紋、牛毛紋”,但特徵並非黃花梨獨有。如一些草花梨也有明顯的“麥穗紋”,雞翅木有比較典型的“蟹爪紋”等,這些紋理特點對初入收藏圈的愛好者迷惑性極大。
9、香味:真正的黃花梨是有香味的,但年代久遠的傢具根本聞不到。黃花梨的香味是一種幽幽的芳香,並不是一些專家宣揚的濃郁的香味。
鑒定黃花梨,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看、多聞、多上手,沒有一定的經驗積累,想要通過有限的區別去准確區分它們似乎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