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測試水泥強度的"膠砂法"的具體操作過程
把水泥450g放入250ml水中,拌和30s,放入1350g的標准砂,攪拌好後,將膠砂分兩次裝入試模,每層振動60次第一層振動完後,在表面用刀拉毛,然後裝入第二層膠砂。膠砂用三刀一平手法進行刮面。每次共成型六條,三條是3天強度,三條是28天強度。
『貳』 水泥膠砂強度實驗操作方法是什麼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
一、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於硅酸鹽水泥、普通水泥、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抗折強度檢驗。風指定採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種水泥經試驗確定水灰比後亦可適用。
二、儀器設備
膠砂攪拌機,膠砂攪拌台,試模及下料漏斗,抗折試驗機,抗壓試驗機和抗壓夾具,刮平刀。
三、試驗步驟
1、試體成型。
2、養護。
3、抗折強度試驗。
4、抗壓強度試驗
四、計算
抗折強度:
Rf=1.5Ff*L/(b*h^2)
Rf-抗折強度(MPa)
Ff-破壞荷重(N)
L-支撐圓柱中心距即100mm
b、h-試體斷面寬及高,均為40mm。
抗折強度計算值精確到0.1MPa
抗折強度結果取三塊試體平均值,精確至0.1MPa。當三個強度值中有超過平均值±10%的,應剔除後再平均,以平均值作為抗折強度試驗結果。
抗壓強度:
Rc=F/A
Rc-抗壓強度(MPa)
F-破壞荷重(N)
A-受壓面積即40mm*40mm
抗壓強度計算值精確到0.1MPa
六個抗壓強度結果為6個試件抗壓強度的平均值,精確至0.1MPa,如果6個強度值中有一個超過平均值的±10%的,應剔除後以剩下的5個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後結果,如果5個值中再有超過平均值±10%,的,則該組試件無效。
『叄』 做水泥膠砂強度試驗時,加料順序和攪拌順序有何要求
先加水,後加水泥,再加標准砂。
先加水,後加水泥,低速拌30秒,第二個30秒開始加砂,再高速拌30秒;
停拌90秒,第一個15秒內用膠片刮具將葉片和鍋壁上的膠砂刮入鍋中間。高速下繼續攪拌60秒。
現在都是程式控制的水泥膠砂攪拌機,除了刮膠砂,別的都不用管。
詳細步驟見GB/T 17671-1999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
『肆』 水泥的強度如何檢測(抗壓、抗折、抗拉)
水泥抗壓強度:6個斷塊試件抗壓強度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0.1MPa。如果6個強度值中有一個值超過平均值±10%的,應剔除後以剩下5個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後結果。如果5個值中再有超過平均值±10%的,則此組試件無效。(Rc=Fc/A)
水泥抗折強度:取三個試件平均值,精確至0.1MPa。當三個強度值中有超過平均值±10%的,應剔除後再平均,以平均值作為抗折強度試驗結果。(Rf=1.5*Ff*L/b3=1.5* Ff*100/403)
水泥砼抗壓強度:以3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計算精確至0.1MPa。三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則取中間值為測定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則該組試驗結果無效。(fcu=F/A)
水泥砼抗折強度:以3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計算精確至0.01MPa。3個試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則把最大值和最小值捨去,以中間值作為試件的抗彎拉強度;如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值均超過中間值的15%,則該組試驗結果無效。3個試件中如有一個斷裂面位於加荷點外側,則混凝土抗彎拉強度按另外兩個試件的試驗結果計算。(ff=F*L/bh2=F*450/150*1502)。
『伍』 什麼是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
W/C=0.5
S/C=2.5
W=225ml;
C=450g;
S=1350g
採用標准方法和標准膠砂攪拌機攪拌:
攪拌鍋--加水--加水泥--攪拌鍋安放就位--開動機器--慢速攪拌30s--慢速攪拌並自動加砂30s--快速攪拌30s--停90s--快速攪拌60s;
將拌和好的砂漿裝入40x40x160mm的三聯模。
在20+-2C養護24h後拆模;
放入水中養護至28d,進行抗壓、抗折試驗。
根據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確定水泥的強度等級。請參考GB/T17671-1999.
『陸』 採用膠砂法來測定水泥的3d和28d是什麼意思
水泥強度不是只用水泥做成試件,而是用水泥加上標准砂,製成膠砂試件測試。膠砂法中膠是指膠凝材料水泥,砂指標准砂。成型後三天、28天再用水泥抗折試驗機和壓力機測試三天、28天的抗折強度、抗壓強度。具體方法見下面我提供的規范內容: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
一、基礎
試模:可裝卸的三聯模,可同時成型三條截面為40mm×40mm×160mm的試件。
試驗用水:為飲用水,仲裁試驗時用蒸餾水。
溫度與相對濕度
1.實驗室溫度為20℃±2℃,相對濕度大於50%。
2.養護箱溫度20℃±1℃,相對濕度大於90%,養護水的溫度20℃±1℃。
3.實驗室溫度和濕度每天至少記錄一次,養護箱的至少每4h記錄一次。
二、試件成型
1.將試模擦凈,刷上一薄層機油。
2.每成型三條試件需稱量的材料及用水量為:
水泥 450g±2g
ISO砂 1350g±5g(大約一包砂)
水 225ml±1ml
3.將水加入鍋中,再加入水泥,把鍋放在固定架上並上升到固定位置。開動機器,低速攪拌30s後,在第二個30s開始的同時均勻將砂子加入。當砂是分級裝時,應從最粗粒級開始,依次加入。
4.在停拌90s的時候,用刮具將葉片和鍋壁上的膠砂刮入鍋中。在高速下繼續攪拌60s。
5.用振實台成型時,用勺子直接從攪拌鍋中將膠砂分為兩層裝入試模。裝好第一層後,用大播料器來回一次將料層播平,接著振實60次。再裝入第二層膠砂,用小播料器播平,接著振實60次。振完後從台上取下試模,用刮尺將超出試模的膠砂颳去,並將試件表面抹平。(註:礦渣成型時也是分兩層裝,各振60次。而速凝劑一次裝完並只振30次)
6.為了試驗平均,編號時應將同一試模中的三條試件分在兩個以上的齡期。
7.試驗前或更換水泥品種時,須將攪拌鍋。葉片和下料漏斗等抹擦乾凈。
三、試模養護
1.編號後,將試模放入養護箱。對於24h齡期的,應在破型試驗前20min內脫模。對於24h以上齡期的,應在成型後20h~24h內脫模。脫模時要防止試件損傷。硬化較慢的允許延期脫模,但必須記錄脫模時間。
2.脫模後即放入水槽中養護,試件之間間隙和試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於5mm。並隨時加水,保持恆定水位,不允許養護期間全部換水。
3.除24齡期或者延遲48h脫模的試件外,任何到齡期的試件都應在試驗前15min前從水中取出。擦凈試件,並用濕布覆蓋。
四、強度試驗
各齡期(試件齡期從水泥加水攪拌開始算起)的試件應在下列時間內進行強度試驗:
齡期 試驗時間
24h 24h±15min
48h 48h±30min
72h 72h±45min
7d 7d±2h
28d 28d±8h
抗折強度試驗
1.將試件水平放入抗折試驗機中(折面為兩個側面),試驗加荷速度50N/s±10N/s,直至折斷。並保持兩個半截稜柱試件處於潮濕狀態直至抗壓試驗。
2.抗折強度結果取3個試件平均值,精確至0.1MPa。(當三個強度值中有超過平均值±10%的,也剔除後再平均,以平均值作為抗折強度試驗結果。
抗壓強度試驗
1.試件受壓面為成型時的兩個側面,面積為40mm×40mm。試驗前應清楚試件受壓面與加壓板間的砂粒與雜物。試件底面靠緊夾具定位銷,試件對准抗壓夾具中心,並使夾具對准壓力板中心,稜柱體露在壓板外的部分約為10mm。
2.抗壓強度計算: R=F/A
式中:R—抗壓強度(MPa);F—力值,(N);A—受壓面積,40mm×40mm=1600mm2 。
抗壓強度結果為一組(6個斷的試件)抗壓強度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0.1MPa。如果6個強度中有一個值超過平均值±10%的,應剔除後以剩下的5個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後結果。如果5個值中再有超過平均值±10%的,則此組試件無效。
『柒』 水泥膠砂耐磨性試驗方法
水泥膠砂耐磨試驗機操作方法:
1.開機前先檢查各傳動部件是否轉動靈活,有無卡阻現象,機座內應加潤滑油。
2、將試件(試件的成型養護按JC/T961-2005(或原JC/T 421-91)第6條所規定的方法或所進行試驗的指定規范要求進行)刮平面朝下,放至耐磨機水平轉盤上,作好定位標記,並用夾具輕輕固緊。
3.將壓頭負荷設定為20ON(不加砝碼),電器控制箱上轉數設定為30轉,並將吸塵裝置調整至試件上方,然後開機預磨(預磨是為改善試件與磨頭的接觸情況,去掉表層凈漿,預磨轉數可就試件強度及表面平整度改變)。
4.磨畢,取下試件,掃凈粉粒,用天平秤稱量,該量作為試件原始質量g1,清除水平轉盤上殘留顆粒及粉塵。
5.將預磨過的試件再次放回水平轉盤上原安裝位置放平,固緊。按試驗要求決定壓頭負荷,再開機磨40轉,取下試件,掃除粉塵,稱重g2。
6.計算磨損量,至0.01kg/m2
『捌』 水泥膠砂強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根據水泥強度等級的3天和28天的抗壓和抗折強度來分的,比如:
42.5水泥
抗壓強度3天大於17.0mpa,28天大於42.5mpa
抗折強度3天大於3.5mpa,28天大於6.5mpa
42.5r水泥
抗壓強度3天大於22.0mpa,28天大於42.5mpa
抗折強度3天大於4.0mpa,28天大於6.5mpa
水泥的膠砂強度檢驗必須符合要求,檢驗合格此批水泥才能出廠。
判定:水泥膠砂強度是否符合要求即檢驗結果是否符合規定值,符合規定值就為合格水泥,否則就只能降低等級或為不合格水泥。
檢驗水泥強度的目的:1.為了確定水泥等級,評定水泥質量的好壞。2.為設計混凝土等級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