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關共沸點
在定壓下,部分互溶的兩層共軛溶液同時沸騰的溫度叫共沸點
非理想溶液的蒸氣壓可能高於或低於理想溶液。若混合溶液的成份間彼此有排斥性,則增加了氣化的趨向,蒸氣壓增高而沸點降的比各成份都低。但若混合溶液的成份間有某種吸引作用,則減低了氣化的趨向,蒸氣壓下降而沸點升的比各成份都高。
某成份為一定的非理想混合溶液,在定壓下會以某特定的組成在某特定的溫度沸騰,稱為共沸物(azeotrope)或定沸點混合物。很多有機化合物均能與適當的另一種或多種有機化合物形成共沸物。例如一大氣壓下,重量為95.6%乙醇(沸點78.4℃)與4.4%的水(沸點100 ℃)在78.1 ℃共同沸騰,而80%氯仿(沸點61.2 ℃)與20%丙酮(沸點56 ℃)在64.5 ℃共同沸騰,二者均無法以分餾的方法分離。
簡而言之,若溶液沸騰時,蒸出的的蒸氣組成與溶液組成相同, 則溶液的沸點不會因持續蒸餾而改變,這個沸點稱為共沸點,而這樣的溶液稱為共沸溶液。
㈡ 共沸混合物的特點
共沸混合物所指的是當兩種或多種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個特定的比例混合時,在固定的壓力下,僅具有一個沸點,此時這個混合物即稱做共沸混合物。在共沸物達到其共沸點時,由於其沸騰所產生的氣體部分之成分比例與液體部分完全相同,因此無法以蒸餾方法將溶液成份進行分離。也就是說,共沸物的兩個組成物,無法用單純的蒸餾或分餾的方式分離。
有些混合物的共沸溫度會比單成分沸點低,因為總蒸氣壓最大,沸騰最易。例如乙醇的沸點是78.3℃,水的沸點是100℃,它們的混合物在78.13℃就沸騰。
有些混合物的共沸溫度會比單成分沸點高,因為總蒸氣壓最小,沸騰最難。例如純硝酸的沸點是86℃,水的沸點是100℃,它們的混合物在120.5℃才沸騰
㈢ 共沸點問題
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鹼金屬和鹼土金屬 劇毒性、腐蝕性
液態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機酸、芳香烴、溴、二硫化碳,多數飽和烴不溶 劇毒
甲胺 -6.3 是多數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優良溶劑,液態甲胺與水、醚、苯、丙酮、低級醇混溶,其鹽酸鹽易溶於水,不溶於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 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 7.4 是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優良溶劑,溶於水、低級醇、醚、低極性溶劑 強烈刺激性
石油醚 不溶於水,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級醇混溶 與低級烷相似
乙醚 34.6 微溶於水,易溶與鹽酸.與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數有機溶劑混溶 麻醉性
戊烷 36.1 與乙醇、乙醚等多數有機溶劑混溶 低毒性
二氯甲烷 39.75 與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機溶劑混溶 低毒,麻醉性強
二硫化碳 46.23 微溶與水,與多種有機溶劑混溶 麻醉性,強刺激性
溶劑石油腦 與乙醇、丙酮、戊醇混溶 較其他石油系溶劑大
丙酮 56.12 與水、醇、醚、烴混溶 低毒,類乙醇,但較大
1,1-二氯乙烷 57.28 與醇、醚等大多數有機溶劑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 61.15 與乙醇、乙醚、石油醚、鹵代烴、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 中等毒性,強麻醉性
甲醇 64.5 與水、乙醚、醇、酯、鹵代烴、苯、酮混溶 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氫呋喃 66 優良溶劑,與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烴、芳香烴、氯化烴 吸入微毒,經口低毒
己烷 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 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 71.78 與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種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 74.0 與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混溶 低毒類溶劑
四氯化碳 76.75 與醇、醚、石油醚、石油腦、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烴混溶 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強
乙酸乙酯 77.112 與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數有機溶劑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屬鹽 低毒,麻醉性
乙醇 78.3 與水、乙醚、氯仿、酯、烴類衍生物等有機溶劑混溶 微毒類,麻醉性
丁酮 79.64 與丙酮相似,與醇、醚、苯等大多數有機溶劑混溶 低毒,毒性強於丙酮
苯 80.10 難溶於水,與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烴等大多有機物混溶 強烈毒性
環己烷 80.72 與乙醇、高級醇、醚、丙酮、烴、氯代烴、高級脂肪酸、胺類混溶 低毒,中樞抑製作用
乙睛 81.60 與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種不飽和烴混溶,但是不與飽和烴混溶 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氣,引起急性中毒
異丙醇 82.40 與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 微毒,類似乙醇
1,2-二氯乙烷 83.48 與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種有機溶劑混溶 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 85.2 溶於水,與醇、醚、酮、酯、烴、氯代烴等多種有機溶劑混溶。能溶解各種樹脂,還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氣體的優良溶劑 吸入和經口低毒
三氯乙烯 87.19 不溶於水,與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烴、汽油混溶 有機有毒品
三乙胺 89.6 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於氯仿、丙酮,溶於乙醇、乙醚 易爆,皮膚黏膜刺激性強
丙睛 97.35 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機物,與多種金屬鹽形成加成有機物 高毒性,與氫氰酸相似
庚烷 98.4 與己烷類似 低毒,刺激性、麻醉性
水 100 略 略
硝基甲烷 101.2 與醇、醚、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麻醉性,刺激性
1,4-二氧六環 101.32 能與水及多數有機溶劑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強 微毒,強於乙醚2~3倍
甲苯 110.63 不溶於水,與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醚、冰醋酸、苯等有機溶劑混溶 低毒類,麻醉作用
硝基乙烷 114.0 與醇、醚、氯仿混溶,溶解多種樹脂和纖維素衍生物 局部刺激性較強
吡啶 115.3 與水、醇、醚、石油醚、苯、油類混溶。能溶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 低毒,皮膚黏膜刺激性
4-甲基-2-戊酮 115.9 能與乙醇、乙醚、苯等大多數有機溶劑和動植物油相混溶 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較強
乙二胺 117.26 溶於水、乙醇、苯和乙醚,微溶於庚烷 刺激皮膚、眼睛
丁醇 117.7 與醇、醚、苯混溶 低毒,大於乙醇3倍
乙酸 118.1 與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混溶,不溶於二硫化碳及C12以上高級脂肪烴 低毒,濃溶液毒性強
乙二醇一甲醚 124.6 與水、醛、醚、苯、乙二醇、丙酮、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低毒類
辛烷 125.67 幾乎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與醚、丙酮、石油醚、苯、氯仿、汽油混溶 低毒性,麻醉性
乙酸丁酯 126.11 優良有機溶劑,廣泛應用於醫葯行業,還可以用做萃取劑 一般條件毒性不大
嗎啉 128.94 溶解能力強,超過二氧六環、苯、和吡啶,與水混溶,溶解丙酮、苯、乙醚、甲醇、乙醇、乙二醇、2-己酮、蓖麻油、松節油、松脂等 腐蝕皮膚,刺激眼和結膜,蒸汽引起肝腎病變
氯苯 131.69 能與醇、醚、脂肪烴、芳香烴、和有機氯化物等多種有機溶劑混溶 低於苯,損害中樞系統,
乙二醇一乙醚 135.6 與乙二醇一甲醚相似,但是極性小,與水、醇、醚、四氯化碳、丙酮混溶 低毒類,二級易燃液體
對二甲苯 138.35 不溶於水,與醇、醚和其他有機溶劑混溶 一級易燃液體
二甲苯 138.5~141.5 不溶於水,與乙醇、乙醚、苯、烴等有機溶劑混溶,乙二醇、甲醇、2-氯乙醇等極性溶劑部分溶解 一級易燃液體,低毒類
間二甲苯 139.10 不溶於水,與醇、醚、氯仿混溶,室溫下溶解乙睛、DMF等 一級易燃液體
醋酸酐 140.0
鄰二甲苯 144.41 不溶於水,與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 一級易燃液體
N,N-二甲基甲醯胺 153.0 與水、醇、醚、酮、不飽和烴、芳香烴烴等混溶,溶解能力強 低毒
環己酮 155.65 與甲醇、乙醇、苯、丙酮、己烷、乙醚、硝基苯、石油腦、二甲苯、乙二醇、乙酸異戊酯、二乙胺及其他多種有機溶劑混溶 低毒類,有麻醉性,中毒幾率比較小
環己醇 161 與醇、醚、二硫化碳、丙酮、氯仿、苯、脂肪烴、芳香烴、鹵代烴混溶 低毒,無血液毒性,刺激性
N,N-二甲基乙醯胺 166.1 溶解不飽和脂肪烴,與水、醚、酯、酮、芳香族化合物混溶 微毒類
糠醛 161.8 與醇、醚、氯仿、丙酮、苯等混溶,部分溶解低沸點脂肪烴,無機物一般不溶 有毒品,刺激眼睛,催淚
N-甲基甲醯胺 180~185 與苯混溶,溶於水和醇,不溶於醚 一級易燃液體
苯酚(石炭酸) 181.2 溶於乙醇、乙醚、乙酸、甘油、氯仿、二硫化碳和苯等,難溶於烴類溶劑,65.3℃以上與水混溶,65.3℃以下分層 高毒類,對皮膚、黏膜有強烈腐蝕性,可經皮吸收中毒
1,2-丙二醇 187.3 與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種有機溶劑混溶 低毒,吸濕,不宜靜注
二甲亞碸 189.0 與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乙醛、丙酮乙酸乙酯吡啶、芳烴混溶 微毒,對眼有刺激性
鄰甲酚 190.95 微溶於水,能與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參照甲酚
N,N-二甲基苯胺 193 微溶於水,能隨水蒸氣揮發,與醇、醚、氯仿、苯等混溶,能溶解多種有機物 抑制中樞和循環系統,經皮膚吸收中毒
乙二醇 197.85 與水、乙醇、丙酮、乙酸、甘油、吡啶混溶,與氯仿、乙醚、苯、二硫化碳等男溶,對烴類、鹵代烴不溶,溶解食鹽、氯化鋅等無機物 低毒類,可經皮膚吸收中毒
對甲酚 201.88 參照甲酚 參照甲酚
N-甲基吡咯烷酮 202 與水混溶,除低級脂肪烴可以溶解大多無機,有機物,極性氣體,高分子化合物 毒性低,不可內服
間甲酚 202.7 參照甲酚 與甲酚相似,參照甲酚
苄醇 205.45 與乙醇、乙醚、氯仿混溶,20℃在水中溶解3.8%(wt) 低毒,黏膜刺激性
甲酚 210 微溶於水,能於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低毒類,腐蝕性,與苯酚相似
甲醯胺 210.5 與水、醇、乙二醇、丙酮、乙酸、二氧六環、甘油、苯酚混溶,幾乎不溶於脂肪烴、芳香烴、醚、鹵代烴、氯苯、硝基苯等 皮膚、黏膜刺激性、驚皮膚吸收
硝基苯 210.9 幾乎不溶於水,與醇、醚、苯等有機物混溶,對有機物溶解能力強 劇毒,可經皮膚吸收
乙醯胺 221.15 溶於水、醇、吡啶、氯仿、甘油、熱苯、丁酮、丁醇、苄醇,微溶於乙醚 毒性較低
六甲基磷酸三醯胺 233(HMTA) 與水混溶,與氯仿絡合,溶於醇、醚、酯、苯、酮、烴、鹵代烴等 較大毒性
喹啉 237.10 溶於熱水、稀酸、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二硫化碳等 中等毒性,刺激皮膚和眼
乙二醇碳酸酯 238 與熱水,醇,苯,醚,乙酸乙酯,乙酸混溶,乾燥醚,四氯化碳,石油醚,CCl4中不溶 毒性低
二甘醇 244.8 與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混溶,與乙醚、四氯化碳等不混溶 微毒,經皮吸收,刺激性小
丁二睛 267 溶於水,易溶於乙醇和乙醚,微溶於二硫化碳、己烷 中等毒性
環丁碸 287.3 幾乎能與所有有機溶劑混溶,除脂肪烴外能溶解大多數有機物
甘油 290.0 與水、乙醇混溶,不溶於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食用對人體無毒
㈣ 共沸點是多少,共沸組成是多少,這兩種互溶,怎麼才
共沸點是多少,共沸組成是多少,這兩種互溶,怎麼才?
共沸點100℃,乙二醇二甲醚佔15%質量分數,水佔85%質量分數
㈤ 乙醇和水共沸點是多少
在78.4 °C~100°C之間,根據溶質和溶劑的不同,其沸點在范圍內變化。
沸點是液體沸騰時候的溫度,也就是液體的飽和蒸氣壓與外界壓強相等時的溫度。沸點指純凈物在1個標准大氣壓下沸騰時的溫度。不同液體的沸點是不同的。沸點隨外界壓力變化而改變,壓力低,沸點也低。
(5)共沸點問題及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在相同的大氣壓下,不同種類液體的沸點亦不相同。這是因為飽和汽壓和液體種類有關。在一定的溫度下,各種液體的飽和汽壓亦一定。
水壺燒水的時候,壺壁或者壺底會出現一些小氣泡,小氣泡與周圍的液體進行汽化反應,以它為中心,會發生沸騰現象,我們把這些氣泡也可以稱之為汽化核。水在對流傳熱中的沸點是100℃,但如果拿進微波爐加熱溫度會遠遠大於100℃而水還沒蒸發。
由於用微波爐加熱的水中,缺少沸騰的第二個條件,氣化核,容易達到甚至超過沸點卻不沸騰的過熱液體,當這個時候將小顆粒(咖啡粉等)投入到過熱液體時,它們(咖啡粉等小顆粒)誘導了氣化核的產生,形成瞬間爆沸的現象。
㈥ 共沸點是多少,共沸組成是多少,這兩種互溶,怎麼才
一般情況下物質互溶後沸點是會降低的,並且低於任一組分原先的沸點。例如乙醇和水互溶,乙醇的沸點是78.3℃,水的沸點是100℃,某一壓力下它們的混合物(乙醇與水可以任意比例混溶)在78.13℃就沸騰.
㈦ 酒精和水的共沸的原理
有些混合物的共沸溫度低,因為總蒸氣壓最大,沸騰最易。乙醇的沸點是78.3℃,水的沸點是100℃,它們的混合物在78.13℃就沸騰。有些混合物的共沸溫度高,因為總蒸氣壓最小,沸騰最難。例如純硝酸的沸點是86℃,水的沸點是100℃,它們的混合物在120.5℃才沸騰。
共沸指處於平衡狀態下,氣相和液相組成完全相同時的混合溶液,對應的溫度稱為共沸溫度或共沸點。
共沸物,是指兩組分或多組分的液體混合物,在恆定壓力下沸騰時,其組分與沸點均保持不變。
(7)共沸點問題及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並非所有的二元液體混合物都可形成共沸物。這類混合物的溫度--組分相圖有著顯著的特徵,即其氣相線(氣液混合物和氣態的交界)與液相線(液態和氣液混合物的交界)有著共同的最高點或最低點。
如此點為最高點,則稱為正共沸物;如此點為最低點,則稱為負共沸物。大多數共沸物都是負共沸物,即有最低沸點。
任一共沸物都是針對某一特定外壓而言。對於不同壓力,其共沸組分和沸點都將有所不同。
實踐證明,沸點相差大於30K的兩個組分很難形成共沸物(如水與丙酮就不會形成共沸物)。
在共沸物達到其共沸點時,由於其沸騰所產生的氣體部分之成分比例與液體部分完全相同,因此無法以蒸餾方法將溶液成份進行分離。也就是說,共沸物的兩個組成物,無法用單純的蒸餾或分餾的方式分離。
並非所有混合物都可形成
恆沸物
,只有氣相線與
液相線
有著共同的最高點或最低點時才有可能達到
共沸
。可以通過改變混合物的組成成分和比例來達到共沸,同時,不同壓力下,沸點也不同,所以壓力也可以控制。
㈨ 共沸點比各物質的沸點還高
共沸物的沸騰溫度。若此沸騰溫度低於組成此共沸物的兩個純組分的沸點,則稱此共沸物具有最低共沸點。反之,則稱此沸物具有最高共沸點。
所以共沸點不一定比其組成物質的沸點高的哦
㈩ 共沸物是怎樣產生的呢
共沸物產生的原因是:
以一個特定的比例混合時,在固定的壓力下,僅具有一個沸點,此時這個混合物即稱做共沸混合物。在共沸物達到其共沸點時,由於其沸騰所產生的氣體部分之成分比例與液體部分完全相同。
因此無法以蒸餾方法將溶液成份進行分離。也就是說,共沸物的兩個組成物,無法用單純的蒸餾或分餾的方式分離。
溶劑清洗劑中使用的共沸混合物類型:
過去在使用CFC-113對印刷電子線路板上殘留的松香助焊劑進行清洗時,為了提高對極性污垢的去除效果,就使用過由CFC-113與乙醇配成的共沸混合物清洗劑,它是由大約90%的CFC-113與10%乙醇組成的。
它具有46.5℃的最低共沸點(CFC-113的沸點是47.6℃而乙醇的沸點是78.3℃),這種共沸混合物清洗劑也用在氣相蒸氣清洗和脫水乾燥中。由此可見,即使像CFC-113這類清洗性能很好的溶劑,在實際使用中有時也配成共沸混合物。
由於各種ODS替代清洗劑的清洗效果往往不如CFC-113,所以在使用過程中經常配成混合溶劑使用,有的還能配成共沸混合物使用。
如用沸點為54℃的HCFC-225與沸點為78.3℃的乙醇配成的沸點為52℃的具有最低共沸點的共沸混合物AK225AE,它對印刷電子線路板上殘留的松香助焊劑進行清洗,以及進行脫水乾燥時都有很好的效果。HCFC-141b也可以與甲醇配成共沸混合物以取得更好的清洗效果。
而新型的ODS替代清洗劑全氟環烷,由於本身的清洗力很低,也需要與環戊酮等溶劑配成混合溶劑使用。其中有的品種就是配成共沸混合物。而近年展露頭腳的正溴丙烷(n-PB)也經常是配成具有共沸點的混合溶劑使用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共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