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壤化學成分檢測
地殼中元素含量排名:氧、硅、鋁、鐵、鈣(質量分數排名),地殼中含氧元素的物質很多,比如水H2O,石頭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3等等,因此氧元素含量最多,其次泥土,石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因此硅元素含量排在第二.另外還有含量較少但對植物生長很重要的元素,比如植物體除需要鉀、磷、氮等元素作為養料外,還需要吸收極少量的鐵、硼、砷、錳、銅、鈷、鉬等元素作為養料,這些需要量極少的.
氧含量最多,那就是檢驗氧?先分解出SiO2和CaCO3中的氧,這個很困難吧?
或者把SiO2和CaCO3分別分離出來,烘乾後分別稱重,然後按質量比例算氧的含量.
Ⅱ 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測定土壤有機碳的方法有兩類,一類是將土樣中有機碳高溫氧化後測定釋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此類方法所得的結果中也包括了土壤中以碳酸鹽形式存在的無機碳和以高度縮合的、幾乎為元素態的碳(碳、石墨、煤)。另一類是用氧化劑在一定溫度下氧化有機碳後測定消耗氧化劑的量,再換算為有機碳的量。
這類方法不包括高度縮合的碳和碳酸鹽形式的無機碳,快速簡便且不需要特殊的設備和操作技術,至今仍是通用的常規方法,其中最通用的是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
利用170〜180°C油浴使加有重鉻酸鉀氧化劑和硫酸的土壤溶液沸騰5min,土壤有機質中的碳被重鉻酸鉀氧化為二氧化碳,而重鉻酸鉀中六價鉻被還原成三價鉻。
剩餘的重鉻酸鉀用二價鐵的標准溶液滴定,根據有機碳被氧化前後重鉻酸鉀消耗硫酸亞鐵的量,計算出有機碳的含量,進而換算出土壤有機質含量。
(2)土壤成分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土壤有機質的生態效應:
1、提供作物養分的作用
土壤有機質含有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隨著有機質的礦質化,不斷地釋放出來供作物和微生物利用,同時釋放出微生物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能量。
在有機質分解和轉化過程中,還可產生各種低分子有機酸和腐殖酸,對土壤礦物質部分都有一定的溶解作用,促進風化,有利於養分的有效化。此外,土壤有機質還能和一些多價金屬離子絡合形成絡合物進入土壤溶液中,增加了養分的有效性。
2、保水、保肥和緩沖作用
土壤有機質疏鬆多孔,又是親水膠體,能吸持大量水分。據研究資料表明腐殖物質的吸水率為5000~6000g/kg,而黏粒的吸水率只有500~600g/kg,腐殖質的吸水率是黏粒的10倍,能大大地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土壤有機膠體有巨大的表面能並帶有正、負電荷,且以帶負電荷為主,所以它吸附的主要是陽離子。其中作為養料離子的主要有K+、Ca2+、Mg2+等。
這些離子一旦被吸附後就可避免隨水流失,起到保肥作用,而且隨時能被根系附近的H+或其他陽離子交換出來,供作物吸收,仍不失其有效性。
3、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質
土壤有機質在土壤中主要是以膠膜的形式包被在礦物質土粒的表面上。一方面,腐殖物質膠體的黏結力比沙粒強。因此,有機肥料施入沙土後可增加沙土的黏性,有利於團粒結構的形成。
另一方面.由於土壤有機質松軟、絮狀多孔,而黏結力又不像黏土那麼強。所以黏粒被它包被後,就變得松軟,易使硬塊散碎成團粒。這說明有機質能使沙土變緊,使黏土變松,改善了土壤的通氣性、透水性和保水性。
4、腐殖酸的生理活性
據研究資料表明,腐殖酸分子中含有酚、羧基等各種功能團.因而它們對植物的生理過程產生多方面的影響。腐殖酸能改變植物體內糖代謝,促進還原糖的累積,提高細胞滲透壓,從而提高了植物的抗旱能力。
腐殖酸能提高酶系統的活性,加速種子發芽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增加生長速度。腐殖酸能增加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強細胞膜的透性從而增加對養分的吸收能力。並加速細胞分裂增強根的發育。
5、減輕或消除土壤中農葯的殘毒和重金屬污染
土壤腐殖物質膠體具有絡合和吸附的作用,因而能減輕或消除農葯的殘毒和重金屬的污染。據研究資料報道,胡敏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雜苯除草劑和某些農葯。腐殖物質能與重金屬離子絡合,從而有助於消除土壤溶液中過量的重金屬離子對作物的毒害作用。
Ⅲ 土壤中各成分用什麼方法來鑒定(科學)
《土壤里有什麼》教學設計預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上:感悟有順序的科學認知程序,同時強化記錄,這一科學探究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和手段。知道土壤里的成分構成。
(2)從過程與方法上: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來認識土壤;會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能夠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
(3)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意識到土壤和動植物有著密切的關系,願意走進大自然和親近土壤,同時滲透自主和合作意識等。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土壤的成分,知道土壤不是一種單純的物體
教學難點
通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與分析,綜合認識土壤的成分。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
分組實驗材料——托盤一個、燒杯一個(內裝水)、玻璃棒、抹布;
演示實驗材料——酒精燈、鐵架台、鐵環、鐵罐頭盒、火柴。
學生准備:
各自從家中採集到的土壤標本,放在塑料袋中封好袋口。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引入:
1、師生談話:水稻的種子種到哪,才能生根、發芽、結果?(板書:土壤)
(目的:讓學生充分發表各自的意見,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
2、提問:那什麼是土壤呢?
(目的:讓學生用書本的定義回答,便於研究的准確性。)
3、課件出示:3幅農作物及一幅花卉的圖片,這反映了什麼?
(目的:使學生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從而激起學生想要探索「土壤里的成分」的求知慾!)
4、猜測
土壤里可能有什麼呢?
(目的:猜測是進行科學探究的第一步。)
學習新課:
土壤中可能有(水、空氣、沙、粘土、腐殖質),那怎樣來驗證呢?
(目的:思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出實驗方法。)
一、指導學生通過實驗驗證並認識土壤的成分
1、認識土壤中含有水分:
讓學生分組觀察帶來的土壤標本,動手摸一摸,有什麼感覺?看到了什麼?
學生分組進行觀察,填寫實驗報告,匯報觀察結果:(有的塑料袋上有凝結的水珠)
(目的: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驗方法。)
教師小結:土壤中含有水分,不同環境中的土壤干濕程度不同。(板書:水)
2、認識土壤中含有空氣:
講述:土壤中除了含有水分之外還有什麼其它成分嗎?讓我們來進行第二個實驗——把它放在水中進行觀察。
學生分組活動,填寫實驗報告,匯報觀察結果: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麼現象?說明什麼?
教師小結:土壤中含有空氣.(板書:空氣)
3、認識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教師講述:讓我們用小棒攪拌燒杯中的土塊,然後讓它慢慢地沉降,仔細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學生分組實驗,觀測並填寫實驗報告,匯報觀察結果
師生共同討論:細膩的是粘土,粗糙的是砂
教師小結: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不同土壤中含有的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展示兩組同學的實驗結果,對比要明顯.)
4、認識土壤中含有腐殖質
講述:我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的原因,除了與土壤中的水分、空氣等因素有關外,還與土壤中(腐殖質)有著重要關系。請看老師的實驗。請你們認真觀察,一會兒把你們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說給大家聽。
講解實驗用具及操作步驟,進行酒精燈加熱土壤的實驗演示。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怎麼有的同學在捏著鼻子?你有什麼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學生進行反饋,將觀察到的現象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教師小結:土壤加熱後冒煙,有燒糊的氣味,這說明土壤中含有一些可以燃燒的東西,這些東西主要是土壤里動植物體腐爛後變成的物質,叫做腐殖質。它是黑色的,土壤顏色越黑,說明含有腐殖質越多,也就越肥沃。
二、綜合認識土壤的成分
1、 談話:通過實驗和觀察,我們初步了解了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構成的,下面讓我們再來一起回顧。
播放動畫「土壤的成分」
2、小結:土壤不是一種單純的物體,它由不同成分構成,土壤的成分搭配的合適,土壤才能肥沃。
三、鞏固應用:
師生談話:通過今天的學習,自己又增長了哪些知識?(培養學生的歸納綜合能力,為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板書設計
水 空氣
沙 土壤 粘土
腐殖質 等
習題精選
1.土壤的成分有( )、( )、( )、( )。
2.人類的哪些活動可能對土壤產生不良影響( )
A翻耕土地B種植樹木C施用化肥D亂仍費棄物
五色土
你聽說過勞動人民文化宮內的五色土嗎?為什麼會有五種不同顏色的土?用五色土鋪成的祭壇有什麼象徵意義?請同學們通過不同途徑查找資料,進行說明。
Ⅳ 如何最簡單的測土壤的成分
土壤成分是相當復雜的,要啟用各種精密的微分析儀器來進行某些特定項的檢測,才能完成相對准確的數據。而對土壤成分用最簡單的測量(無需精密儀器)只能完成:一)土壤濕度(%)。 .......用100度左右低溫烘乾,或在常溫下用乾燥劑密閉脫水乾燥稱量對比法。二)有機物質含量(%)。 .......經500C°煅燒冷卻稱量對比法。三)含沙量(%)。 .......水洗沉澱烘乾稱量對比法。四)PH值。 .......水浸透濾水PH試紙測量法。
總之測試需要用比較專業的儀器設備來。
Ⅳ 自己怎麼去檢測土壤的成分
你可以去當地農業局土肥站去檢測一下土壤速效氮、水溶性五氧化二磷、氧化鉀,有可能的話再看看微量元素能測嗎。實際上,我們每年都用尿素、二銨和鉀肥,或者使用復合肥,一般情況下對氮磷鉀的缺素現象不是很突出,要檢測土壤缺素的話,最好直接檢測鎂、硫和鐵錳銅鋅鉬硼。
Ⅵ 土壤成分一般的檢測方法
看你需要檢測什麼
酸鹼度,成分,微量元素含量?
最直觀的就是看,然後加水稀釋
取清液實驗
簡單實驗石操作可定性進行酸鹼滴定
Ⅶ 誰知道土壤成分的化驗方法
土壤
的
化學成分
復雜,檢驗項目多,而化驗方法無外乎
容量法
和
儀器
法這兩種。比如用儀器法分析土壤中的鎂,
鉀離子
含量
,可用
王水
先溶解土壤
試樣
,再用火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進行測定,它是利用呈
氣態
的原子對由同類原子輻射出的
特徵譜線
所具有的
吸收現象
來測定
元素
含量。還有容量法測土壤的
有機質
,就可以用過量的重鉻酸鉀來與試樣中的有機質進行充分反應,然後再測定剩餘的重鉻酸鉀,間接的得到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總之方法是很多的,採用哪一種就要看是什麼試樣和檢測項目了
Ⅷ 土壤成分如何進行檢測
可以購買一台土壤成分檢測儀,現在的儀器都很先進,操作方法也很簡單,也可以到第三方檢測去測試一下。使用儀器測定作物鉀肥的步驟如下:
(一)待測液的制備
准確稱取磨細過篩的植株樣品 0.05g(精確到 0.01g)於三角瓶中,加幾滴水潤濕,分別依次加入 2.0mL 濃硫酸和 10 滴植株消化加速劑,輕輕搖勻,瓶口可放一彎頸小漏斗,在電爐上低溫加熱,消化 10 分鍾。如樣品仍呈黑色或棕色,取下三角瓶,稍冷後補加植株消化加速劑2~5 滴(注意不要滴在小漏斗及三角瓶上),繼續在電爐上消化至白色,取下冷卻,定容到 100mL
(若渾濁可過濾),搖勻後即為待測液。
用吸管分別吸取蒸餾水 2mL(作空白用)、蒸餾水 2mL+1 滴植株養分混合標准儲備液 (作標准用)、待測液 2mL 於三個小試管中,分別依次加入:
植株鉀 1 號試劑 4 滴
植株鉀 2 號試劑 4 滴
充分搖勻,分別轉移到比色皿中,上機測定:
①撥動濾光片左輪使數值置 6,置空白液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1,按「調整+」鍵或「調整-」鍵,使儀器顯示 100%。
②將標准液置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3,按調整鍵,使儀器顯示值為 28.0。
③再將待測液置於光路中,此時儀器讀數即為全鉀的含量(K2O,g/kg)。
是不是很簡單,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幫助到您。
Ⅸ 如何最簡單的測土壤的成分
土壤成分是相當復雜的,要啟用各種精密的微分析儀器來進行某些特定項的檢測,才能完成相對准確的數據。
而對土壤成分用最簡單的測量(無需精密儀器)只能完成:
一)土壤濕度(%)。
.......用100度左右低溫烘乾,或在常溫下用乾燥劑密閉脫水乾燥稱量對比法。
二)有機物質含量(%)。
.......經500C°煅燒冷卻稱量對比法。
三)含沙量(%)。
.......水洗沉澱烘乾稱量對比法。
四)PH值。
.......水浸透濾水PH試紙測量法。
Ⅹ 怎麼測土壤成份
使用土壤成分測試儀。
(1) 可檢測土壤、植株、化學肥料、生物肥料等樣品中的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鉀、全氮、全磷、全鉀、有機質含量。
(2)可測PH值(酸鹼度)。
(3)可測土壤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