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黃南州土壤質量檢測方法

黃南州土壤質量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8 07:44:16

『壹』 土壤驗收檢測,專業土壤檢測,要檢測哪些項目

飛秒檢測發現土壤組成很復雜,總體來說是由礦物質、動植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水分和空氣等固、液、氣三相組成的。土壤環境監測是指通過對影響土壤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我們通常所說的土壤監測是指土壤環境監測,其一般包括布點采樣、樣品制備、分析方法、結果表徵、資料統計和質量評價等技術內容。
一般土壤監測可以分為全國區域土壤背景、農田土壤環境、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土壤污染事故等類型的監測。
布點采樣和樣品制備
布點方法
1 簡單隨機
將監測單元分成網格,每個網格編上號碼,決定采樣點樣品數後,隨機抽取規定的樣品數的樣品,其樣本號碼對應的網格號,即為采樣點。隨機數的獲得可以利用擲骰子、抽簽、查隨機數表的方法。
2分塊隨機
根據收集的資料,如果監測區域內的土壤有明顯的幾種類型,則可將區域分成幾塊,每塊內污染物較均勻,塊間的差異較明顯。將每塊作為一個監測單元,在每個監測單元內再隨機布點。在正確分塊的前提下,分塊布點的代表性比簡單隨機布點好,如果分塊不正確,分塊布點的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3系統隨機
將監測區域分成面積相等的幾部分(網格劃分),每網格內布設一采樣點,這種布點稱為系統隨機布點。如果區域內土壤污染物含量變化較大,系統隨機布點比簡單隨機布點所采樣品的代表性要好。
布點數量
土壤監測的布點數量要滿足樣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絕對偏差、變異系數和相對偏差計算樣品數是樣品數的下限數值,實際工作中土壤布點數量還要根據調查目的、調查精度和調查區域環境狀況等因素確定。
一般要求每個監測單元最少設 3 個點。
區域土壤環境調查按調查的精度不同可從2.5km、5km、10km、20km、40km 中選擇網距網格布點,區域內的網格結點數即為土壤采樣點數量。
樣品採集
樣品採集一般按三個階段進行:
前期采樣:根據背景資料與現場考察結果,採集一定數量的樣品分析測定,用於初步驗證污染物空間分異性和判斷土壤污染程度,為制定監測方案(選擇布點方式和確定監測項目及樣品數量)提供依據,前期采樣可與現場調查同時進行。
正式采樣:按照監測方案,實施現場采樣。
補充采樣:正式采樣測試後,發現布設的樣點沒有滿足總體設計需要,則要進行增設采樣點補充采樣。
面積較小的土壤污染調查和突發性土壤污染事故調查可直接采樣。
樣品流轉
在采樣現場樣品必須逐件與樣品登記表、樣品標簽和采樣記錄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後分類裝箱。
運輸過程中嚴防樣品的損失、混淆和沾污。對光敏感的樣品應有避光外包裝。
由專人將土壤樣品送到實驗室,送樣者和接樣者雙方同時清點核實樣品,並在樣品交接單上簽字確認,樣品交接單由雙方各存一份備查。
樣品保存
按樣品名稱、編號和粒徑分類保存。
對於易分解或易揮發等不穩定組分的樣品要採取低溫保存的運輸方法,並盡快送到實驗室採用快速的飛秒檢測方法測試。測試項目需要新鮮樣品的土樣,採集後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樣品要充滿容器。避免用含有待測組分或對測試有干擾的材料製成的容器盛裝保存樣品,測定有機污染物用的土壤樣品要選用玻璃容器保存。
預留樣品
預留樣品在樣品庫造冊保存。分析取用後的剩餘樣品,待測定全部完成數據報出後,也移交樣品庫保存。分析取用後的剩餘樣品一般保留半年, 預留樣品一般保留2 年。特殊、珍稀、仲裁、有爭議樣品一般要永久保存。

土壤監測項目與頻次
監測項目分常規項目、特定項目和選測項目;監測頻次與其相應。
常規項目:原則上為 GB 1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准》中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
特定項目:GB 1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准》中未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但根據當地環境污染狀況,確認在土壤中積累較多、對環境危害較大、影響范圍廣、毒性較強的污染物,或者污染事故對土壤環境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物質,具體項目由各地自行確定。
選測項目:一般包括新納入的在土壤中積累較少的污染物、由於環境污染導致土壤性狀發生改變的土壤性狀指標以及生態環境指標等,由各地自行選擇測定。
土壤監測項目與監測頻次見右圖。常規項目可按當地實際適當降低監測頻次,但不可低於5 年一次,選測項目可按當地實際適當提高監測頻次。

『貳』 土壤質量評價方法主要有哪些

土壤質量評價一般有單一污染物的單項評價和多種污染物的多項評價。污染物的種類不同,對土壤質量的影響也不同,因此也可按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為有機物污染評價、重金屬污染評價、生物污染評價和放射性污染評價等。如要了解土壤質量的變化,還可以進行土壤物理評價、土壤生物評價、土壤化學評價等。在單項和多項評價的基礎上可進行綜合評價。為了解不同時期的土壤質量狀況也可進行回顧評價、現狀評價和影響評價。

土壤質量的評價方法在國際上尚無統一的標准,國內外提出的土壤質量評價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多變數指標克立格法(MVIT)
Smith(1993)利用多變數指標克立格法來評價土壤質量。這種方法可以將無數量限制的單個土壤質量指標綜合成一個總體的土壤質量指數,這一過程稱為多變數指標轉換(),是根據特定的標准將測定值轉換為土壤質量指數。各個指標的標准代表土壤質量的最優的范圍或閾值。該方法的優點是可以把管理措施、經濟和環境限制因子引入分析過程,其評價范圍可從農場到地區水平,評價的空間尺度彈性大。
土壤質量動力學法
Larson(1994)提出土壤質量的動力學方法,從數量和動力學特徵上對土壤質量進行定量。某一土壤的質量可看作是它相對於標准(最優)狀態的當前狀態,土壤質量(Q)可由土壤性質qi的函數來表示:Q=f(qi…n)。
描述Q的土壤性質qi,是根據土壤性質測定的難易程度、重視性高低及對土壤質量關鍵變數的反映程度來選擇的最小數據集。例如,土壤生產力指數(PI)是由土壤pH、容重、有效水容量對根系生長的滿足度計算的,用來估計土壤侵蝕對土壤生產力質量及其變化的影響。該法適用於描述土壤系統的動態性,特別適合於土壤可持續管理。
土壤質量綜合評分法
Doran等(1994)提出土壤質量的綜合評分法,將土壤質量評價細分為對6個特定的土壤質量元素的評價,這6個土壤質量元素分別為作物產量、抗侵蝕能力、地下水質量、地表水質量、大氣質量和食物質量,根據不同地區的特定農田系統、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建立數學表達式,說明土壤功能與土壤性質的關系,通過對土壤性質的最小數據集評價土壤質量。
土壤相對質量法
通過引入相對土壤質量指數來評價土壤質量的變化,這種方法首先是假設研究區有一種理想土壤,其各項評價指標均能完全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以這種土壤的質量指數為標准,其它土壤的質量指數與之相比,得出土壤的相對質量指數(RSQI),從而定量地表示所評價土壤的質量與理想土壤質量之間的差距,這樣,從一種土壤的RSQI值就可以表示土壤質量的升降程度,從而可以定量地評價土壤質量的變化。該方法方便、合理,可以根據研究區域的不同土壤選定不同的理想土壤,針對性強,評價結果較符合實際。

『叄』 土壤污染檢測有哪些方法,哪裡可以做檢測

《土壤環境質量標准》、《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毒性浸出程序(TCLP)(US EPA方法1311) 檢測項目:Cd、Hg、As、Pb、Cr、Ni等金屬元素全分析;六六六、滴滴涕DDT、pH、陽離子交換量、農殘、有機質、水分、全磷、全鉀、有效磷、鉀、硫化物、有機汞、水溶性鹽等; 危險廢物浸出毒性、腐蝕性、急性毒性初篩等

『肆』 土壤一般要檢測哪些項目

土壤檢測常規五項標准和方法
NY/T1119-2006土壤監測規程
NY/T52-1987土壤水分測定法
NY/T53-1987土壤全氮測定法(半微量開氏法)
NY/T88-1988土壤全磷測定法
NY/T87-1988土壤全鉀測定法
NY/T86-1988土壤碳酸鹽測定法
NY/T889-2004土壤速效鉀和緩效鉀
土壤常規45項檢測:
重金屬(7項):砷、鎘、鉻(六價)、銅、鉛、汞、鎳;
揮發性有機物(27項):四氯化碳、氯仿(三氯甲烷)、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乙烷、1,1-二氯乙烯、順-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
半揮發性有機物(11項):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並[a]蒽、苯並[a]芘、並[b]熒蒽、苯並[k]熒蒽、䓛、二苯並[a,h]蒽、茚並[1,2,3-cd]芘、萘

『伍』 土壤檢測方法國家標准大全

1 GB 11728-1989土壤中銅的衛生標准
2 GB 12297-1990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測定方法
3 GB 12298-1990土壤有效硼測定方法
4 GB 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准
5 GB 19062-2003銷毀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土壤污染控制標准(試行)
6 GB 19615-2004銷毀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環境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標准(試行)
7 GB 6260-1986土壤中氧化稀土總量的測定對馬尿酸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
8 GB 7172-1987土壤水分測定法
9 GB 7173-1987土壤全氮測定法(半微量開氏法)
10 GB 7833-1987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測定
11 GB 7836-1987森林土壤最大吸濕水的測定
12 GB 7838-1987森林土壤滲透性的測定
13 GB 7839-1987森林土壤溫度的測定

『陸』 土壤檢測主要檢測什麼

土壤檢測主要檢測對影響土壤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

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涉及評價因子、評價標准和評價模式。評價因子和項目類型的數量取決於監測目的和實際經濟技術條件。評價標准通常採用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准、區域土壤背景值或部門(專業)土壤質量標准。評價模型通常採用污染指數法或與其相關的評價方法。

快速測定土壤中與植物營養狀況密切有關的速效養分含量和某些化學性質的方法。它通常包括有效氮、磷、鉀、土壤pH值及相關的土壤石灰需求量等項目;有些微量元素有時也包括在試驗范圍內。

土壤測試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包括測試樣品的採集、測試和測試結果的應用。根據土壤試驗結果和其他相關資料,可以對土壤肥力進行評價,為合理施肥提供依據。



(6)黃南州土壤質量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土壤檢測的測試項目:

1、土壤速效氮的測定。土壤有效氮是指土壤中銨態氮和硝態氮含量低、變化大,缺乏理想的測定方法。在我國,水解態氮的含量常被用作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標。

2、土壤速效磷、鉀的測定。土壤中有效磷和有效鉀的提取和測定通常採用萃取劑。由於土壤溶液中的有效磷、鉀與吸附態的有效磷、鉀之間存在一定的平衡,萃取劑提取的有效磷、鉀僅為土壤中有效磷、鉀總量的一部分,酸性土壤中有效磷的測定一般採用氟化銨法或雙酸法。

用碳酸氫鈉溶液萃取測定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磷。中性醋酸銨溶液更常用於有效鉀的提取。

3、土壤pH和石灰需要量的測定。土壤pH值是土壤酸度的強度指標,用土壤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表示。當pH值小於7時,表示酸性;當pH值大於7時,表示鹼性;當pH值等於7時,表示中性。一般用玻璃電極pH計測定土壤pH值。

由於土壤水的比例會影響氫離子的稀釋和解離,土壤水的比例一般為1:1或1:2。通過分析土壤含鹽量的變化,也可以確定pH值。

『柒』 土壤水分測定方法有哪些

 (1) 烘乾法(失重法)
    烘乾法是測量土壤水分的是zui普遍的方法,也是標准方法,它用來測定土壤質量含水量。通常將從野外取來的原狀土柱中稱出
    已知重量的潮濕土壤樣品,放在溫度105℃的烘箱中烘乾後再稱重。加熱而失去的水分代表潮濕樣品中的土壤水分。

  (2) 電阻法
   電阻法是利用某些多孔性物質如石膏、尼龍、玻璃纖維等的電阻和它們的含水量有關系這一事實而採用的一種方法。當這些嵌有電極
   的塊狀組件放置在潮濕的土壤中時,它們吸收土壤水分一直達到平衡狀態。塊狀組件的電阻由它們的含水量決定的,並依次由附近
   土壤水分張力或的吸力所決定。電阻讀數和土壤水分百分數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標定方法(calibration)來確定。這些塊狀組件在一
   段時間內用來測定田間選定位置的含水量。在1~15大氣壓吸力范圍內它們給出相當准確的水分讀數。

  (3) 中子散射(neutron scattering)
   中子散射法是測定野外土壤水分的獨特方法。中子水分計的有效性是基於這一原則,即氫在急劇減低快中子的速度並把它們散射開的
   能力方面是比較獨特的。在圖6-3中說明了中子水分計的原理。中子水分計雖然昂貴,但是它具有多方面的優點,並且能相當准確地測
   定礦質土壤中作為化合氫的主要來源的水的含量。這一方法對於有機質土壤有明顯的限制,因為有機質中許多化合氫是以水以外的其他
   形式存在。此外它不適宜測定表層0-15厘米的土壤水含量。

『捌』 土壤檢測是如何檢測的

自然界的土壤由有機質、礦物質、土壤空氣和土壤水分三相物質所組成,所以土壤檢測前需要的准備工作有檢測儀器、土壤取樣器、樣品制備、土壤檢測等基本方法。
如果要檢測一塊苗圃的土地,需要選擇一塊具有代表性的土壤進行檢測,以便保證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土壤檢測一般按六個流程進行。
(1)前期采樣:根據背景資料與現場考察結果,採集一定數量的樣品分析測定。
(2)正式采樣:按照監測方案,實施現場采樣。
(3)補充采樣:正式采樣測試後,發現布設的樣點沒有滿足總體設計需要,則要進行增設采樣點補充采樣。
(4)在樣品交接單送樣者和接樣者雙方同時清點核實樣品,由檢測專家將土壤樣品送到實驗室,樣品交接單由雙方各存一份備查。
(5)按樣品名稱、編號和粒徑分類保存,再轉交給挪亞檢測中心進行檢測。
(6)預留樣品珍稀、特殊、分析取用後的剩餘樣品一般保留半年,有利於苗圃同類狀況可進行有效分析。

『玖』 土壤檢測標准

森林土壤檢測標准:
1 GB 7866-1987 森林土壤交換性鉀和鈉的測定

2 GB 7868-1987 鹼化土壤交換性鈉的測定
3 GB 7870-1987 森林土壤碳酸鈣的測定
4 GB 7871-1987 森林土壤水溶性鹽分分析
5 GB 7872-1987 森林土壤粘粒的提取
6 GB 7873-1987 森林土壤礦質全量(二氧化硅、鐵、鋁、鈦、錳、鈣、鎂、磷)分析方法
7 GB 7874-1987 森林土壤全鉀、全鈉的測定
8 GB 7875-1987 森林土壤全硫的測定
9 GB 7876-1987 森林土壤燒失量的測定
10 GB 7877-1987 森林土壤有效硼的測定
11GB 7878-1987 森林土壤有效鉬的測定
12 GB 7879-1987 森林土壤有效銅的測定
13 GB 7880-1987 森林土壤有效鋅的測定
14 GB 7881-1987 森林土壤有效鐵的測定
15 GB 7883-1987 森林土壤易還原錳的測定
16 GB 8915-1988 土壤中砷的衛生標准
17 GB 9834-1988 土壤有機質測定法
18 GB 9835-1988 土壤碳酸鹽測定法
19 GB 9836-1988 土壤全鉀測定法
20 GB 9837-1988 土壤全磷測定法

『拾』 土壤重金屬檢測方法和標准有哪些

各項重金屬的檢測原理及採用標准

1、重金屬砷的檢測原理及採用標准

採用標准(GB/T5009.11-2003)硼氫化物還原比色法,即樣品經消化後,加入碘化鉀-硫脲並加熱,將五價砷還原為三價砷,在酸性條件下硼氫化鉀將三價砷還原為負三價,經儀器檢測得出砷含量。

2、重金屬鉛的檢測原理及採用標准

採用相關標准(GB/T5009.12-2003)二硫腙比色法,即樣品經消化後,在弱鹼性條件下,鉛離子與二硫腙生成紅色絡合物,比色測定。

3、重金鉻的檢測原理及採用標准

樣品經消化後,在二價錳存在條件下,鉻離子與二苯碳醯二肼反應生成紫紅色絡合物,絡合物顏色的深淺與六價鉻含量成正比,比色測定可得出鉻含量。

4、重金屬鎘的檢測原理及採用標准

採用標准(GB/T5009.15-2003)比色法,即樣品經消化後,在鹼性條件下,鎘離子與6-溴苯丙噻唑偶氮萘酚生成紅色絡合物,比色測定。

5、重金屬汞的檢測原理及採用標准

採用標准(GB/T5009.17-2003)二硫腙比色法,即樣品經消化後,在酸性條件下,汞離子與二硫腙生成橙紅色絡合物,比色測定。

閱讀全文

與黃南州土壤質量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後臉部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446
決策分析方法練習題 瀏覽:254
簡單擦眼霜的正確使用方法圖 瀏覽:24
昂科威燒機油最簡單的修復方法 瀏覽:157
簡單小白菜種植方法 瀏覽:814
讓安卓手機出故障的方法 瀏覽:399
銅的顯微結構分析方法 瀏覽:758
繞組電阻檔的測量方法 瀏覽:66
devondale奶粉使用方法 瀏覽:244
黑枸杞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549
汽車導航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534
流鼻涕需要用什麼方法讓他治好 瀏覽:246
電熱棒使用方法 瀏覽:145
統計指數的計算方法 瀏覽:937
鐵皮石斛種植方法能種在石頭上 瀏覽:176
高冰種翡翠原石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403
租房喝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823
月見草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6
玉樹菇食用方法 瀏覽:957
子宮上長了瘤子消除最佳方法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