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齒輪泵的泄漏途徑有哪些以那個為主,該怎樣解決
主要泄露途徑就是密封泄露,如果新泵泄露那可能是加工的不精密。如果用了一段時間泄露可能是密封損壞造成。其次還有泵的鑄件有沙眼造成的滲漏,那就要整體更換了。
Ⅱ 齒輪泵結構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泄漏:外嚙合齒輪泵的內泄漏主要有三個途徑:端面泄漏、徑向泄漏及嚙合線泄漏。可採用浮動軸套、彈性側板等端面間隙補償措施來減小和消除端面泄漏。
2、泵啟動,隨後不排液:供料罐沒有液體,建議向供料罐中加料。
3、液體在入口管路中汽化;處理措施:提升供料罐液位,增大入口管徑或減小長度。
3、供料不足(高密度液體無法以足夠的速度進入泵;處理措施:增大入口管道尺寸或減小長度。
4、泵發生汽蝕(液體在入口管路中汽化),處理措施:增大入口管道尺寸或減小長度;提升供料罐液位。
(2)齒輪泵的泄漏方式有哪些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齒輪油泵是通過一對參數和結構相同的漸開線齒輪的相互滾動嚙合,將油箱內的低壓油升至能做功的高壓油的重要部件。是把發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液壓能的動力裝置。齒輪油泵流量大,可靠性好。在其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磨損性故障,應注意保養。
油泵內部零件磨損會造成內漏。其中浮動軸套與齒輪端面之間泄漏面積大,是造成內漏的主要部位。這部分漏損量佔全部內漏的50%~70%左右。磨損內漏的齒輪泵其容積效率下降,油泵輸出功率大大低於輸入功率。其損耗全部轉變為熱能,因此會引起油泵過熱。
Ⅲ 該齒輪泵中存在幾種可能產生泄漏的途徑為了減小泄漏,該泵採取了什麼措施
齒輪泵的泄漏較大,外嚙合齒輪運轉時泄漏途徑有以下三點:一為齒輪頂隙,其次為測隙,第三為嚙合間隙。其中端面側隙泄漏較大,占總泄漏量的80%-85%,當壓力增加時,前者不會改變,但後者撓度大增,此為外嚙合齒輪泵泄漏最主要的原因,容積效率較低,故不適合用作高壓泵。解決方法:端面間隙補償採用靜壓平衡措施,在齒輪和蓋板之間增加一個補償零件,如浮動軸套、浮動側板。 查看更多答案>>
麻煩採納,謝謝!
Ⅳ 外嚙合齒輪泵的泄漏問題
齒輪泵在通過密封容積變化來完成能量轉換的過程中,由於齒輪要旋轉,零件相對運動表面間必須有配合間隙,因而高壓沒液沿著此間隙流回吸液腔,形成內部泄漏。從提高容積效率的觀點出發,應盡量減小間隙,但間隙過小,將增加零件運動表面的摩擦損失,使機械效率下降,因此,內部泄漏和摩擦損失對配合間隙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它主要由以下三個泄漏途徑。
1)齒輪端面和前後端蓋間的軸向間隙由於這種泄漏路短,泄漏面積大,因而泄漏量約占總泄漏量的75~80%,是齒輪泵的主要泄漏途徑。試驗表明,當軸向間隙增加0.01mm,泵的容積效率就可下降20%。
2)齒輪齒頂與泵體間的徑向間隙由於齒輪旋轉方向與泄漏方向相反,泄漏阻力較大,圓周泄漏路線較長,同時,由軸承有徑向間隙,齒輪在高壓油液作用下被壓向吸液腔一側,使此處的齒頂間隙幾乎接近於零,所以徑向間隙泄漏不大,一般只佔總泄漏量的5~20%。若么向間隙增大0.1mm,齒輪泵的容積效率約降低0.25%。
3)齒輪輪齒嚙合處齒面間隙由於嚙合力使嚙合齒面相互壓緊,所以齒面間隙的泄漏很小,一般約占總泄漏量的4~5%,它主要取決於齒輪的製造精度。總之,要改善齒輪泵的工作狀況,必須注意齒輪泵軸向間隙的泄漏,要選擇合適的結構和適當的間隙,來提高齒輪泵的效率。
Ⅳ 齒輪泵機械密封發生泄漏的幾個原因和處理方法
1 安裝過緊。觀察機械密封的動靜環平面,如有嚴重燒焦現象,平面發黑和很深的痕跡,密封橡膠變硬,失去彈性,這種現象是由於安裝過緊造成的。處理辦法:調整安裝高度,齒輪安裝後,用螺絲刀拔動彈簧,彈簧有較強的張力,松開後即復位,有2-4MM的移動距離即可。
2 安裝過松。觀察機封動、靜環平面,其表面有一層很薄的水垢,能夠擦去,表面基本無磨損,這是彈簧失去彈性及裝配不良造成,或電機軸向竄動造成。
3 介質里含顆粒。由於介質清潔度差,含有小顆粒及介質中鹽酸鹽含量高,形成磨料磨損機封的平面或拉傷表面產生溝槽、環溝等現象。更換機封。
4 缺油運行造成干磨損壞。泵開機後,機封的磨擦高速運轉時產生高溫,無法得到冷卻,檢查機封,彈簧張力正常,摩擦面燒焦發黑,橡膠變硬開裂。處理辦法:排盡管道及泵腔內空氣,更換機械密封。
6、氣蝕。氣蝕造成密封磨損,更換機封。
Ⅵ 齒輪泵有哪些可能的泄漏途徑泄漏對泵的性能有何影響如何解決泄漏問題
"<1>、齒輪泵工作時有三個主要泄漏途徑:齒輪兩側面與端蓋間的軸向間隙;泵體孔和齒輪外圓間的徑向間隙;兩個齒輪的齒面嚙合間隙。其中對泄漏量影響最大的是軸向間隙,因為這里泄漏面積大,泄漏途徑短,其泄漏量可占總泄漏量的75%---80%。軸向間隙越大,泄漏量越大,會使容積效率過低;間隙過小,齒輪端面與泵的端蓋間的機械摩擦損失增大,會使泵的機械效率降低。泄漏是影響齒輪泵高壓化的主要障礙。
<2>、解決泄漏問題的對策是選用適當的間隙進行控制:通常軸向間隙控制在0.03mm--0.04mm;徑向間隙控制在0.13mm--0.16mm。高壓齒輪泵往往通過在泵的前、後端蓋間增設浮動軸套或浮動側板的結構措施,以實現軸向間隙的自動補償。"
Ⅶ 齒輪泵存在哪三個共性問題通常採用什麼措施來解決
摘要 齒輪泵存在的三個共同性問題是泄漏、困油和徑向液壓力不平衡。
Ⅷ 齒輪泵的泄露比較大,泄露途徑是什麼
錐齒輪減速機齒輪泵也叫正排量裝置,即像一個缸筒內的活塞,當一個齒進入另一個齒的流體空間時,液體就被機械性地擠排出來。因為液體是不可壓縮的,所以液體和齒就不能在同一時間占據同一空間,這樣,液體就被排除了。由於齒的不斷嚙合,這一現象就連續在發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個連續排除量,錐齒輪減速機泵每轉一轉,排出的量是一樣的。隨著驅動軸的不間斷地旋轉,泵也就不間斷地排出流體。泵的流量直接與泵的轉速有關。但是如果出現困油又或者泄漏的現象,朋友們又會不會去觀察呢?
齒輪泵困油現象的發生原因是因為液壓油在漸開線齒輪泵運轉過程中,因齒輪相交處的封閉體積隨時間改變,常有一部分的液壓油被密封在齒間,如圖所示,稱為困油現象,因液壓油不可壓縮將使外接齒輪產生極大的振動和雜訊,影響系統正常工作。錐齒輪減速機可以採取在前後蓋板或浮動軸套上開卸荷槽,開設卸荷槽的原則:兩槽間距為最小閉死容積,而使閉死容積由大變小時與壓油腔相通,閉死容積由小變大時與吸油腔相通。齒輪泵的泄漏較大,外嚙合齒輪運轉時泄漏途徑有以下三點:一為齒輪頂隙,其次為測隙,第三為嚙合間隙。其中端面側隙泄漏較大,占總泄漏量的80%-85%,當壓力增加時,前者不會改變,但後者撓度大增,此為錐齒輪減速機齒輪泵泄漏最主要的原因,容積效率較低,故不適合用作高壓泵。解決方法:端面間隙補償採用靜壓平衡措施,錐齒輪減速機在齒輪和蓋板之間增加一個補償零件,如浮動軸套、浮動側板。如果齒輪泵受力不均衡,右側是壓油腔,左側是吸油腔,兩腔的壓力是不平衡的;另外壓油腔因齒頂泄漏,其壓力為遞減。兩不均衡壓力作用於齒輪和軸一徑向不平衡壓力,油壓越高,該力越大,加速軸承磨損,降低錐齒輪軸承壽命,使軸彎曲,加大齒頂與軸孔磨損。防止措施:採用壓力平衡槽或縮小壓油腔。
想要錐齒輪減速機齒輪泵的壽命長,使用齒輪泵的過程中要經常加脂,潤滑脂比較容易揮發,所以必須注意添換,其次保持好軸承處的清潔;使用或者是使用完的情況下要把電動抽油泵放在比較乾燥,沒有腐蝕性,比較潔凈的環境之中去。
Ⅸ 齒輪泵泄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上海煜柯機電回答你:
1)壓蓋安裝不正確,堵漏了前蓋和後蓋上的泄油孔。
(2)密封圈的外徑與密封座孔徑配合過松。
(3)泵體方向裝反,使壓油口接通卸荷溝,形成壓力把密封圈沖出。
(4)油質不清潔,回油不暢通。
(5)油管螺紋配合不嚴密。齒輪泵的密封作為齒輪泵的一個重要部件,起著固定主軸、密封介質的作用。如出現泄露,首先檢查密封的選型與安裝是否正確,其次檢查工況是否運行平穩。
密封圈的外徑與密封座孔徑配合過松更換密封圈;油質不清潔,回油不暢通更換新油,調換密封圈;壓蓋安裝不正確,堵塞了前蓋和後蓋上的泄漏就重新安裝壓蓋;泵體方向裝反,使壓油口接通卸荷溝,形成壓力把密封圈沖出時就糾正泵體的裝配方向;油管螺紋配合不嚴密,安裝時在油管外螺紋上纏繞聚四氟乙烯生料帶。
Ⅹ 齒輪泵泄漏有什麼原因,還有什麼解決的辦法。。。。急~~~~~~~
齒輪泵泄漏的原因:
1. 密封圈的外徑與密封座孔徑配合過松,油質不清潔;
2. 回油不暢通,壓蓋安裝不正確;
3. 堵塞了前蓋和後蓋上的泄漏泵體方向裝反;
4. 使壓油口接通卸荷溝;
5. 形成壓力把密封圈沖出,油管螺紋配合不嚴密.
對以上的原因分別對應的預防措施:
1. 更換密封圈;
2. 更換新油,調換密封圈;
3. 重新安裝壓蓋;
4. 糾正泵體的裝配方向;
5. 安裝時在油管外螺紋上纏繞聚四氟乙烯生料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