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tph什麼意思
TPH是總石油烴的英文縮寫。
總石油烴的英文名是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總石油烴最初是指在原油中發現的含有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因為在原油和其他石油產品里包含有很多不同的碳氫化合物,將每種物質分開測量是不實際的,所以用TPH來衡量這類物質的總量。TPH包括己烷、苯、甲苯、二甲苯、萘等。
石油烴是環境中廣泛存在的有機污染物之一, 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和瀝青等, 是多種烴類( 正烷烴、支鏈烷烴、環烷烴、芳烴) 和少量其它有機物, 如硫化物、氮化物、環烷酸類等的混合物。隨著經濟的發展, 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不斷擴大, 石油已成為人類最主要的能源之一。
微生物降解石油烴的機制一方面可能是微生物分泌表面活性劑[3],例如鼠李糖脂等,對石油烴進行增溶和分散,增加石油烴的比表面積,從而利用微生物與石油烴的接觸,加速石油烴的降解(陳延君,2007;陸昕等,2010)。
另一方面,在石油烴的微生物降解過程中,微生物分泌的酶可能對石油烴的降解起重要的催化作用,例如石油烴降解過程中,脫氯酶能夠促進石油烴活化氫原子而實現石油烴的氧化。
脫氫酶活性與石油污染物中石油烴衰減量有良好的相關性,並且可以作為微生物對底物適應性的指標(Matin等,2005)。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總石油烴
Ⅱ 土壤脫氫酶活性測定(TTC法)中,樣品暗室培養時加入葡萄糖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很多文獻中並沒有加入
酶的活性受氧氣濃度影響,葡萄糖給土壤中的細菌提供營養促進細菌呼吸。
Ⅲ 請教一下土壤酶的活性測定方法
土壤酶活性的測定:酸性磷酸酶採用磷酸苯二鈉比色法測定;過氧化氫酶活性採用KMnO4滴定;脲酶採用擴散滴定法測定;蛋白酶活性採用茚三酮比色法測定;轉化酶活性以0.1N的Na2S2O3滴定法測定;脫氫酶活性採用三苯基甲比色法[4-5]
參考資料:廣州市城市森林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及其評價
Ⅳ 研究土壤酶活性,一般都測哪些酶
a 氧化還原酶類:酶促氧化還原反應。主要包括脫氫酶、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硝酸還原酶、亞硝酸還原酶等。
b 水解酶類:酶促各種化合物中分子鍵的水解和裂解反應。主要包括蔗糖酶、澱粉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等。
c 轉移酶類:酶促化學基團的分子間或分子內的轉移同時產生化學鍵的能量傳遞的反應。主要包括轉氨酶、果聚糖蔗糖酶、
轉糖苷酶等。
d 裂合酶類:酶促有機化合物的各種化學基在雙鍵處的非水解裂解或加成反應。包括天門冬氨酸脫羧酶、谷氨酸脫羧酶、
色氨酸脫羧酶。
e 合成酶類:酶促伴隨有ATP或其它類似三磷酸鹽中的焦磷酸鍵斷裂的兩分子的化合反應。
f 異構酶類:酶促有機化合物轉化成它的異構體的反應
Ⅳ 如何測脫氫酶
土壤脫氫酶活性測定
原理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是標准氧化電位為80mV的氧化還原色素,溶於水中成為無色溶液,但還原後即生成紅色而不溶於水的三苯甲臢(TPF),TPF比較穩定,不會被空氣中的氧自動氧化,所以TTC被廣泛地用作酶試驗的氫受體,植物根系中脫氫酶所引起的TTC還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蘋果酸得到增強,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所以TTC還原量能表示脫氫酶活性並作為根系活力的指標。
測定步驟
1 稱取4克鮮土於50ml三角瓶中,加入4mL(TTC-葡萄糖-Tris緩沖溶液(pH7.6,即2ml 1%TTC-Tris緩沖溶液,2ml 1%葡萄糖),置37℃暗室培養24hr。
2 取出後用少量甲醇提取後過濾,再用50ml容量瓶或比色管定容。
3 濾液馬上用485nm波長下分光光度計測定。
附:pH7.6 Tris緩沖液的配製:
A:0.2M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溶液(1000 ml含24.23克)
B:0.2M HCl
100 ml A+76.8ml B,加水稀釋至400 ml,准確調節pH為7.6。
TPF標准曲線的制備:准確稱取10mg TPF溶於250 ml甲醇中,得到40 mg/L的母液。從中吸取0,1,2,3,4,5 ml於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得到0,40,80,120,160,200ug TPF的標准曲線。
參考文獻
Casida LC Jr, Klein DA, Santoro T(1964) Soil dehydrogenase activity. Soil Science 98, 371-376.
H.Y.Chu, J.G.Zhu, Z.B.Xie, H.Y.Zhang, Z.H.Cao and Z.G.Li(2003) Effects of lanthanum on dehydrogenase activity and carbon dioxide evolution in a Haplic Acrisol.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il Research 41, 731-739.
H.Y.Chu,
Ⅵ 有什麼技術可以在短期內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變化
有什麼技術可以在短期內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變化
用生物化學技術能快速地檢測土壤酶活性,使土壤酶學研究在60年代後期至80年代比較熱門,其中尿酶、磷酸酶、脫氫酶在土壤中的含量和變化規律研究較多。但土壤酶測定方法用於土壤微生物研究的一個致命弱點是不能直接的反映土壤實際微生物狀況。Visser等對酶檢測用於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質量評價提出了懷疑。Skujins(1978)認為脫氫酶本身的生物化學特徵決定了它不可能以胞外酶狀態存在於土壤中。為了解決土壤酶測定中的評判問題,Beck(1984)提出了土壤微生物如微生物量(microbialbiomass)、還原酶(rectase)、水解酶(hydrolase)的適宜指標,然而,這些指標從來沒有被廣泛採用。Beck(1984)和Trasar-Cepedaetal.(1998)認為把酶用於土壤質量評價指標是值得懷疑的,而且缺乏常規可行的酶測定手段,存在葯品昂貴等問題[7,8]。
Community-levelphysiologicalprofiling(CLPP)是由GarlandandMills(1991)提出的另一種酶分析方法,微生物群落降解95種不同單一碳源的能力可一次分析,其中BIOLOGGN微平板較多應用於研究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區系。作者採用BIOLOGGN微平板培養分析施用生態有機肥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和番茄青枯病的影響,結果表明,連作地施用生態有機肥後,番茄青枯病顯著降低,土壤微生物多樣性顯著提高。由於真菌、放線菌的代謝反應不能分解四氮疊茂,此方法只能檢測微生物群落細菌(主要是革蘭氏陰性菌)中快速生長的那部分微生物信息。不同的微生物對同一碳源的利用能力是有差異的,微生物對不同單一碳源的代謝指紋差異並不能簡單地歸納為微生物群落數量和結構的差異,而且土壤微生物在BIOLOG系統中生長時,由於溫育環境的改變引起微生物對碳底物實際利用能力的改變,同時在溫育過程中存在適應性問題如代謝補償、代謝適應等。但CLPP方法因快速、簡便而受到人們的歡迎,因而有專用於土壤和環境微生物生態研究的生態微平板(EcoPlates)(Insam,1997)。土壤酶測定方法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的參數和測定標准,不能對土壤微生物生態功能一個准確的答案,若要充分分析土壤特徵,了解不同土壤之間的差異,一定要與其他的方法相配合。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態系統中庫(pool)和流的一個巨大的原動力。土壤酶測定一般要在適宜的條件下測定,不能作為土壤物流的原位評價。庫和流的計算對土壤微生物學家來說很重要,測定土壤微生物呼吸(CO2的釋放量),是較好的微生物群落總代謝活性指標。
N、NO3輸入引起土壤酸化,甚至引起地下水的N污染。氮的分配(N2O、NO等)對氣候變化和臭氧層破壞有極大影響,生物固氮對緩解矛盾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減少人類飢餓。從1970年以來,共生和非共生固氮研究很熱烈。土壤微生物學家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在轉基因作物和轉基因工程菌方面研究,大大提高了生物固氮效果。許多傳統方法,如N礦化測定,硝化潛力或用於反硝化測定的乙炔抑制方法仍然廣泛使用。應用15N放射性標記方法可詳細地了解土壤中或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的N分配和去向。
土壤具有復雜的空間異質性,大多數養分流測定方法不適於田間測定,局限於實驗室模擬,目前有較好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來統計和分析這些數據。Bruckner等(1999)測定土壤理化和生物指標,研究了溫帶松果類森林土壤的的空間差異,發現土壤中某些養分轉化過程需要在一定的生態點進行,如僅在一定團粒粒級范圍內進行。Rasiah等(1999)研究發現不同農業措施會引起土壤緊實度、質地和有機質特性變化。Stenberg等(1998)研究26種不同性質土壤的微生物狀況,也證明土壤有巨大的異質性。
Ⅶ 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測定方法
土壤酶活性的測定方法
土壤酶活性的測定:酸性磷酸酶採用磷酸苯二鈉比色法測定;過氧化氫酶活性採用KMnO4滴定;脲酶採用擴散滴定法測定;蛋白酶活性採用茚三酮比色法測定;轉化酶活性以0.1N的Na2S2O3滴定法測定;脫氫酶活性採用三苯基甲比色法[4-5]
Ⅷ 土壤的生物學指標是什麼
土壤粒徑大小:→容重、總空隙度、持水性(量)、通氣性
土壤容重:→土壤通氣量、持水性(有7種與土壤容重存在明顯負相關,有5種與土壤水的累積入滲速率呈正相關)
土壤密度:
土壤水熱程度:
土壤孔隙度:
總孔隙度:
大孔隙度:通氣孔隙0.1mm+
小孔隙度:持水孔隙0.001~0.1mm
土壤酶活性指標:(受到土壤有機無機復合體保護,所以穩定)
酶數量(enzymaenumber,EAN)指標:
EAN = 0.2 (DH + CA/10 + AP/40 + PR/2 + AM/20)
式中:DH 為脫氫酶活性 (TPF g/(10 kg•27 h)),CA 為過氧化氫酶活性 (O2 %/3 min),AP 為鹼性磷酸酶活性 (PNP mg/(10 kg•5 h)),PR 為蛋白酶活性(氨基氮g/(10kg•16 h)),AM 為澱粉酶活性 (澱粉分解 %/(l0g•16 h ))
土壤脲酶(有機質、鹼解氮、有效鉀密切相關,許景偉,王衛東,李成. 不同類型黑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酶及其與土壤養分關系的研究[J ].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0 ,22(1) :51,但在菜園土壤上,於忠祥等發現脲酶活性僅與水解氮顯著相關,與有機質呈顯著負相關,於忠祥,汪維雲. 合肥郊區菜園土壤酶活性研究[J ]. 土壤通報,1996 ,27(4) :179 – 181)
多酚氧化酶(與全氮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與有機質和有效磷呈顯著負相關,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愈大,土壤養分含量愈低,孫翠玲,郭玉文,佟超然等. 楊樹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與酶活性的變異研究[J ]. 林業科學,1997 ,33(6) :488 - 496)
過氧化氫酶(與有機質、全氮、全鉀呈極顯著正相關,是影響土壤肥力的一個關鍵酶,孫翠玲,郭玉文,佟超然等. 楊樹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與酶活性的變異研究[J ]. 林業科學,1997 ,33(6) :488 - 496)
轉化酶(反映土壤呼吸強度,酶促作用產物—葡萄糖是植物、微生物的營養源。土壤的肥力水平和生物學活性強度在轉化酶上反映得最明顯,與土壤有機質、全氮、全鉀、鹼解氮、速效磷、有效鉀均呈顯著相關,孫翠玲,郭玉文,佟超然等. 楊樹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與酶活性的變異研究[J ]. 林業科學,1997 ,33(6) :488 - 496)
酸性磷酸酶(與土壤中全氮、鹼解氮、全鉀、有效鉀及速效磷的含量呈正相關,與全磷呈負相,孫翠玲,郭玉文,佟超然等. 楊樹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與酶活性的變異研究[J ]. 林業科學,1997 ,33(6) :488 - 496)
脫氫酶
三苯甲基四氮唑氯化物法(有改進TTC法)頓咪娜,胡文容。脫氫酶活性檢測方法及應用
土壤微生物指標:
(4)土壤中細菌 真菌和 PAHs 降解菌的計數、[12]採用平板稀釋法 細菌採用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真菌採用馬丁氏培養基PAHs降解菌數量的[13]測定,採用MPN方法
微生物組成和多樣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土壤有機質的周轉及土壤肥力和質量)
微生物生物量(被認為是表徵土壤質量變化最敏感最有潛力的指標,是表徵土壤肥力特徵和土壤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流動的一個重要參數,所有的微生物種群數量一般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真菌數量的降低幅度較細菌高)
微生物活性(細菌數量很大程度上與土壤有機質含量成正相關)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基因)多樣性、生態多樣性以及功能多樣性)王菲,楊官品等.微生物標志物在土壤污染生態學研究中的應用.生態學雜志,2008, 27 (1) : 105- 110
微生物商(Cmic/Corg)Balota EL, Colozzi-Filho A, Andrade DS, Dick RP. Microbial biomass in soils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and crop rotation systems.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3, 38: 15-20
微生物呼吸強度和微生物的代謝商(qCO2) 為某一時刻 CO2 釋放速率與 MBC 的比,反映了單位生物量的微生物在單位時間里的呼吸作用強度,它可以同時表示微生物量的大小和活孫波, 趙其國, 張桃林等. 土壤質量與持續環境. Ⅲ:土壤質量評價的生物學指標. 土壤, 1997, 29 (5): 225-234,龍健, 黃昌勇, 滕應等. 礦區重金屬污染對土壤環境質量微生物學指標的影響.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03, 22 (1):60-63
土壤動物指標:
對土壤過程有顯著影響的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主,它們依靠傳播接種微生物等方式來加速營養物質的分解和還原,促進土壤大孔隙的形成,並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和穩定
蚯蚓糞便能增強土壤酶活性
土壤水分:空氣烘箱法
土壤酸鹼度(對微生物數量影響顯著,真菌數量在酸性土壤中多,細菌和放線菌數量在中性或鹼性土壤中較多)
Ⅸ 在測定土壤中脫氫酶時(TTC法),在製作標准曲線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注意事項:ttc見光分解,應避光。最好現配現用,如果需要儲藏則應貯藏與棕色瓶中,放在陰涼黑暗處,如溶液變紅則不可再用。
Ⅹ 土壤酶活的測定中土壤要怎樣進行預處理
用生物化學技術能快速地檢測土壤酶活性,使土壤酶學研究在60年代後期至80年代比較熱門,其中尿酶、磷酸酶、脫氫酶在土壤中的含量和變化規律研究較多。但土壤酶測定方法用於土壤微生物研究的一個致命弱點是不能直接的反映土壤實際微生物狀況。Visser等對酶檢測用於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質量評價提出了懷疑。Skujins(1978)認為脫氫酶本身的生物化學特徵決定了它不可能以胞外酶狀態存在於土壤中。為了解決土壤酶測定中的評判問題,Beck(1984)提出了土壤微生物如微生物量(microbialbiomass)、還原酶(rectase)、水解酶(hydrolase)的適宜指標,然而,這些指標從來沒有被廣泛採用。Beck(1984)和Trasar-Cepedaetal.(1998)認為把酶用於土壤質量評價指標是值得懷疑的,而且缺乏常規可行的酶測定手段,存在葯品昂貴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