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區有幾家養惡狗的,長期不管,給常傷人,為此很煩,求毒殺方法
考慮到是惡狗,那麼建議用硝氯酚、秋水仙素片以及骨刺寧、腰痛寧等含有士的寧的葯物滅狗,此類葯物對狗的毒性強烈,一旦中毒救治成功的概率很低。以下介紹毒餌製取的注意事項:
根據鬥士們的經驗,硝氯酚片要提前放入火腿腸,與投放的時間間隔起碼3個小時以上,火腿腸的汁液會滲入葯裡面,狗吃到葯,就會連葯都吃下去,放久了,汁液滲透葯裡面,葯變軟了,和火腿腸粘在一起,甩也甩不掉。
如果想快點,可以用食用油浸泡葯片,具體操作方法是准備一個500ml礦泉水瓶,割去上部,先倒入普通食用油,加其他香精、誘食劑或者芝麻油,幾滴,所有葯丟進去泡一分鍾左右,然後倒掉油去裝葯。
葯塞入火腿腸裡面,然後還是需要等待一小時以上,目的是使葯片易於和火腿腸粘在一起,而且被油泡過的葯片容易變軟。
總之原則上不要在毒餌做完之後,就馬上投放,而是提前做,通過上述處理手段掩蓋葯片的異味,減少賤狗拒食的概率。
2. 如何阻止狗咬人
狗是群居動物,對首領的服從性很高,但是有的主人對狗太寵,以至於在狗狗的心裡,他們自己才是首領,所以當它們感覺自己的利益被侵犯時,會對主人做出攻擊行為。比如護食,主人強迫他們做不願意做的事情,或者做錯事的時候主人用暴力懲罰它們。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首先要確定自己在家裡的地位。可以寵但不能溺,該做規矩的時候還是要做規矩,讓它認可你是家裡的首領,你給的食物有權隨時收回去,多幾次訓練,護食的情況就會好轉。
3. 幾種常見動物傷害的處理
幾種常見的動物咬傷 1.狗咬傷 隨著家庭飼養寵物的增多,犬咬傷和狂犬病逐年增多,已成為全球性的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2.貓咬傷 被貓撓傷或咬傷後,受傷部位附近的淋巴結可能會腫大,引起發熱。另外,貓身上的跳蚤也會造 成感染,在受傷後數天至2周內,手足部出現隆起的紫紅色丘疹。最好及時去醫院治療。 3.鼠咬傷 老鼠的唾液中含有螺旋菌,被鼠咬傷時,容易發生鼠咬症,約有3周潛伏期,傷口會腫燙,也可能發生頭痛、眩暈、全身倦怠等症狀。 三 預防措施 (1)要始終監護好周圍的動物,包括寵物。 (2)學習如何與動物相處,切記不要逗惹寵物。 (3)遠離野生動物,不要餵食野生動物或流浪的動物 四 緊急處理措施 1.不隨便擠壓傷口 人被狗、貓等動物咬、抓或舔傷後,切忌像被毒蛇咬傷一樣對傷口進行擠壓,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進入神經系統,加快發病進程。 2.正確處理傷口 凡不能確定傷人動物為健康動物的,應立即對受傷部位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局部處理越早越好。 (1)徹底沖洗:首先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傷口,最好用流動的水徹底沖洗傷口至少20分鍾。不要往傷口上塗抹任何消炎葯。 (2)嚴格消毒:在徹底沖洗後,用2%~3%碘酒或75%酒精塗於傷口,以清除或殺滅局部的病毒。 (3)用消毒紗布覆蓋傷口。 3.什麼時候去看醫生 (1)原則上被動物咬傷後,出現皮膚破損都應去看醫生。如果是被自家的寵物咬,皮膚未破損,且寵物最近接種過狂犬病疫苗,就徹底清洗和消毒,觀察皮膚和動物的變化。如果皮膚有破損,就算傷口很小,也得接受診療。受傷後24小時內要在醫生指導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2)被野生動物或流浪的動物咬,或者該動物最近未接種狂犬病疫苗,且表現奇怪。 (3)與蝙蝠近距離接觸過,盡管未發現被咬的痕跡。 (4)被咬傷的部位在臉部、脖子或手、腳,或靠近關節處。 (5)被咬或抓的部位變紅、發熱、腫脹或疼痛加劇。 4.去看醫生時需注意提供的信息 (1)是被什麼動物咬傷的。 (2)請記得動物是否注射過狂犬病疫苗,如果注射過,是什麼時間。 (3)該動物是否具有任何最近反常的行為。 (4)動物的地址。 (5)如果是流浪的動物或野生動物,是否有人收留。 (6)傷者注射疫苗的記錄。 10種常見外傷處理法 小的皮膚十分嬌嫩,一旦出現外傷,無疑比較棘手,稍不留意就可能留下疤痕。尤其是夏天,氣溫高、出汗多,皮膚外傷更容易出現感染。所以,掌握了如下10種外傷處理法,將能幫助更好地度過這個夏天。 1 擦傷 擦傷是指摔倒擦破的傷口,僅僅是表皮受傷,所以傷勢比較輕微,在家治療就可以了。對於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碘油、酒精(紅葯水)塗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後用干凈消毒紗布包紮好。如果家裡沒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凈的水清洗傷口,然後塗上抗菌軟膏,再貼上創可貼。 如果擦傷面積太大、傷口上沾有無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傷部位腫脹、嚴重疼痛、周邊機體組織破碎、血流不止,或受傷位置很重要(如臉部),建議還是帶就醫。對於大而深的傷口,更應及時帶去外科做局部清創處理,並注射破傷風針劑。 2 裂傷 原則上24小時之內縫合就可以了,不過,如果是臉部受傷,就要及早縫合。還有,嚴重的裂傷拖的時間越久,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導致病情遲延或者殘留傷疤,所以應及時就醫。 3 刺傷 如果被釘子、針、玻璃等銳利的物品刺傷,一般會有少量血流出,因為傷口窄、深、細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發炎症。假如被刺傷,無論傷口多小,都有患上破傷風的危險,所以務必要及時就醫。 在緊急處理刺傷傷口時,需要擠壓傷口,這時會有血流出,同時細菌也會被排出。所以,處理刺傷傷口時要把手洗干凈,並使用消過毒的器具。如果匆忙用手處理刺傷傷口,反而可能導致細菌入侵、產生炎症。 有可能的話,要先找出是何種異物導致刺傷。假如是玻璃碎片,則可能傷害的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處理,而應趕緊去醫院。因為一旦處理不當,會導致流血更多甚至損害內臟、血管。如果被刀具或銅鐵製品刺傷,應到醫院注射破傷風針。 如果導致刺傷的異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膚外,可取一把鑷子,將鑷子末端放在火焰上進行消毒,待鑷子冷卻後,一邊分散的注意力,使不會太緊張,一邊輕輕用鑷子夾出異物。 如果異物留滯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縫衣針,或將其放在消毒酒精、消毒水中浸泡幾分鍾。在異物所處的皮膚部位放一塊冰,使皮膚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過的針輕輕挑開皮膚,使異物暴露出來,用消過毒的鑷子將異物夾出來。 如果是鐵釘導致刺傷,應首先拔出鐵釘。用消過毒鑷子或小鉗子,順著鐵釘扎入的方向外拔出,拔出時用力要均勻,不要左右晃動,以減少對周圍機體組織的損傷。 如果鐵釘已拔出,可用力在傷口周圍擠壓,擠出瘀血與污物,以減少傷後感染。如果鐵釘斷在傷口裡,應讓馬上停止走動,並將取出的部分釘子與一起送到醫院,通過手術拔除。 4 割傷 割傷是刀、剪、玻璃片或鋒利的器具造成的損傷。被刀割傷的時候,先用清潔物品止血,再用綳帶固定住。當傷口流血不止時,就要用直接壓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壓住傷口,依靠壓力阻止血流,使傷口處的血液凝成塊,或用干凈紗布壓迫傷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現割傷,而且傷口流血較多,應緊壓手指兩側動脈,在施壓5~15分鍾後,一般便可止血。如果是其他部位割傷,均要加壓止血。如果實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處以上部位扎緊,阻斷血流,並立即上醫院處理。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緊的時間不宜超過15分鍾,不然會因為血流阻斷時間過長而導致肢體壞死。 在出血停止後,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再用消過毒的紗布或創可貼覆蓋,最後用綳帶包紮固定。請注意,較深、較大的傷口或面部傷口,應去醫院處理,必要時予以縫合,以免留下過大疤痕。 5 有瘀血 淤血多是外力導致皮下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從毛細血管破裂處滲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膚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時外滲至皮下的血液已屬異物,而且皮下神經豐富,因此疼痛感明顯。 如果皮膚上出現瘀血,應趕緊用涼水或冰塊冷敷消腫。如果受傷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將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腫。在發生瘀血24小時後,可以用溫水熱敷患處,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一般來說,皮下瘀血都能被機體慢慢吸收,時間大約需要2周。 6 抓傷 小聚集在一起玩耍時,都容易被小夥伴抓傷,如果問題不大,適當消毒處理一下即可,不久就會自然痊癒。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傷口的時候要用流動的水。如果傷得比較重、同時出現發燒,或者被小動物抓傷,應趕緊就醫治療。 7 砸傷或擠傷 在門縫中被擠傷或被石頭等堅硬的東西砸傷時,要注意用冷敷。對於砸傷的傷口來說,綳帶纏得過緊只會增加傷痛,沒有什麼治療的意義。如果在門縫中被擠傷,而且傷口內部因充血呈現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現了骨折,應盡快就醫。 8 被動物咬傷 被狗、貓等動物咬或抓傷後,切忌像被毒蛇咬傷一樣對傷口進行擠壓,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進入神經系統。可徹底沖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滌劑或對狂犬病毒有可靠殺滅效果的碘制劑、乙醇等,徹底沖洗傷口至少20分鍾。在徹底沖洗後,用2%~3%碘酒或75%酒精塗抹傷口,以清除或殺滅局部的病毒。 對未傷及大血管的傷口盡量不要縫合,也不必包紮。對需要縫合的較大傷口或比較嚴重的面部傷口,應在清創消毒後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潤傷口,數小時後(不低於2小時)再予以縫合和包紮。如果傷口比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條,並使用抗生素和破傷風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9 被蚊蟲咬傷 夏天被蚊蟲咬傷後,用冰塊或涼水冷敷比較好,這樣皮膚的血管就會收縮,蚊蟲分泌的毒素就不能擴散。一般來說,大部分蚊蟲叮咬導致的外傷都不嚴重,但是一定要注意,盡量不讓抓撓傷口,如果把蚊蟲叮咬的部位撓破,毒素就會擴散到周邊機體組織,可能引發膿皰瘡。 下面,介紹4個處理蚊蟲咬傷的小妙方: 1 被跳蚤、蚊子、毛蟲、螞蟻叮咬後,塗點牙膏、食醋、檸檬汁、搗碎的大蔥葉、大蒜、衛生球、洋蔥等,均可止癢。 2 被蚊子叮咬後,可用肥皂(或香皂)蘸水在被叮咬處塗擦,稍等片刻即可止癢。 3 被蚊子叮咬後,迅速取一個熱水瓶塞子放在叮咬處2~3分鍾,連續幾次,劇癢即可消失,而且不會出現紅斑和丘疹。當然,瓶塞的溫度以高熱、又不燙傷皮膚為宜。 4 被蚊子叮咬後、奇癢難忍時,可將1~2片阿司匹林研碎,用少量涼開水調成糊狀,塗於被叮咬處,即可消腫止癢。 10 燒燙傷 沖、脫、泡、蓋、送5步驟,是燒燙傷意外的第一處理原則。 沖: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鍾,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如果無法沖洗傷口,可冷敷。 脫:充分泡濕後,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或暫時保留粘連部分,盡量避免將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塊)中持續浸泡15~30分鍾,可減輕疼痛及穩定情緒。平時可在冰箱中准備一些冰塊,以備不時之需。不過,如果燒燙傷面積太大或年齡較小,則不必浸泡過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多或延誤治療時機。 蓋:用清潔干凈的床單或布條,紗布等覆蓋受傷部位。不要在受傷部位塗抹米酒、醬油、牙膏、漿糊、草葯等,這些東西不但無助於傷口的復原,還容易引起傷口感染,並且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送:趕緊就醫急救、治療。
4. 寵物傷人或殺人怎麼處理請有法律常識的朋友來解答,不需要想當然的答案,謝謝!
您好,具體法律規定非常明確,我就在此不講了,大概講一下處理原理,分以下幾層法律關系:1、從您的陳述看,您養的應該巨型蟒了,嚴格的從法律上講,這種烈性型動物不容許飼養,您飼養了,從民法上講,本身就存在過錯。2、您既然飼養了,那一定要盡到管理人的責任,必須要能夠管理的特別好,不能傷害他人(其中包括不能跑出去傷害他人和不能傷害進入您家裡的人)。3、小偷進入您家裡偷東西肯定屬於違法行為,或者嚴重的說涉嫌犯罪,但應當由相關部門去依法處理。4、盡管小偷從事了違法或涉嫌犯罪行為,但這並不能免除或規避您應承擔與您自身過錯相適應的民事賠償責任。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5. 被狗狗咬了一下
養狗 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 正確認識這些東西也是有必要的...
首先你得知道疫苗是什麼東西!(一般是活疫苗和死疫苗聯合運用) 疫苗是弱病毒-注射到體內後機體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來抵抗病毒! 是抗體抵抗病毒 不是疫苗抵抗病毒!
注射疫苗 各種原因可能不會產生抗體 稱為免疫失敗! 是否有抗體一驗就知道!不是說你注射疫苗了就一定能產生的!
如果疑是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傷害!注射的不是疫苗!如果這時候注射疫苗就會誘發沒發作的病毒! 該 注射的是血清(血清是外源性的抗體!)直接能抵抗病毒!
最後你認真看下面文章再自己決定該怎麼處理
狂犬病恐懼症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有關狂犬病的偏見和謬論流傳得如此廣泛,是造成中國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濫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方周末》9月8日24版刊登了《誰該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懼症"與疫苗濫用》,作者嚴家新,是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狂犬病檢測中心研究員。我非常認真地拜讀了這篇通俗科普文章。假設其結論都是基於目前國際公認的醫學研究的話,我們能辨識一些傳統謬誤(其中是否不乏利益相關者對於大力推介疫苗的經濟動因?),從其中獲知幾個基本結論。由於原文比較專業,我按照自己的理解總結如下(如果理解不當文責我付):
一,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是1-3個月,少數頭面部嚴重咬傷的潛伏期可能短至7天,只有不到總數的1%的潛伏期可能大於一年。
二,健康犬不傳播狂犬病。簡單實用的鑒定方法是「十日觀察法」。WHO認為,如果犬(或貓)傷人後,在10天的觀察期內保持健康,則傷者不會被傳染。
三,如果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區,如果以前未接種過疫苗者,在開始「十日觀察法」的同時,應立即注射疫苗(不能傻等10天,如果被觀察的動物10天內真的掛了,那就綠了),然後根據觀察結果確定是否需要打後面的幾針疫苗。
四,沒有嚴格的科學證明鼠和兔會傳染狂犬病。鳥類、爬行類、魚類和昆蟲不傳染狂犬病。
五,正確的傷口沖洗可減少50%以上的發病率。
六,假設狂犬病毒已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此時的疫苗仍可能有效。狂犬病毒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後,在3-5天內,要麼被清除,要麼發病。在任何情況下,狂犬病毒都不可能在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中長期潛伏。
七,人的狂犬病一旦發作,十天內必死無疑。有人長期懷疑自己有狂犬病症狀,一定不是狂犬病。
八,只要在發病前全程接種疫苗,產生了有效抗體(注意:免疫失敗不算),體內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毒「潛伏」,就不會再發病。
九,如果全程免疫過3-5針,保護作用可持續數十年。如果再次被咬傷,強化2針足矣。這一觀點,比衛生部的規范標准低了很多。
十,我們目前的國家標准與WHO相比,明顯疫苗濫用。這不但是嚴重的資源浪費,而且官方口徑引導了全民的「恐狂證」。
這些總結還是太過專業,我再說的白一些吧:如果被貓狗咬傷抓傷,1,要第一時間沖洗,全程免疫(初次是3-5針,以後再不慎被咬,最多強化2針);2,觀察肇事小傢伙10天,如果它沒事你就沒事,後面的針也不用打;3,如果你無法跟進小傢伙的情況,做完步驟1後頂多1年,肯定就沒事了(根本不會有潛伏幾十年的恐怖傳言出現);4,如果小傢伙10天內真的掛了,你第一時間做完步驟1,也有勝算;要當即赴醫,不要令其發作(已發作就沒戲了)。
再說的白一點,就是我真正想表達的,一般貓狗都是健康的,被咬傷後,要用科學的態度去面對,簡單地科學處理就ok了。不能無視不處理,但也無需誇大,恐慌。恐狂症,恐狗症,鄰里糾紛,社會矛盾,輿論的長期誤導難辭其咎。是利益誤導了公眾,是無知導致了中國民眾獨有的將對貓狗的態度劃分成愛恨極端對立兩個陣營的這一特殊奇觀。而貓狗的性命,則成了某些利益集團打著公共衛生安全這一華麗而正當的旗號的最可憐的犧牲品。
附錄:誰該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懼症"與疫苗濫用
狂犬病恐懼症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有關狂犬病的偏見和謬論流傳得如此廣泛,是造成中國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濫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內目前人們最恐懼的傳染病,除了艾滋病,就是狂犬病了。狂犬病恐懼症,簡稱「恐狂症」,現在成了幾乎可與「恐艾症」並駕齊驅的一種非常流行的心理疾病。
最近,有關中國狂犬病疫苗被濫用的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國狂犬疫苗使用量達每年1500萬人份,超過全球總用量的80%。如果完全不用疫苗,中國每年將有3萬人死於狂犬病。這意味著99.8%的接種者在理論上原本可以不接種,其中至少1/3可能屬於濫用。那麼,哪些情況可能屬於濫用?如何避免濫用?
恐狂症的最常見表現就是濫用狂犬病疫苗,在明顯不該接種疫苗的情況下也接種,甚至反復多次接種後仍然憂心忡忡。恐狂症的流行顯然是造成中國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濫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而發病率較低的傳染病,人們很容易反應過度。目前網路上或實際生活中有關狂犬病的不科學言論泛濫,各種奇談怪論在「專家」和民眾中都相當普遍地存在,使得一些與犬、貓有接觸者(甚至完全沒有接觸者)長期處於恐懼之中,甚至發展成強迫症或「癔症」。有的人多次接種了疫苗,但仍每個月不遠千里到武漢做抗體檢測,擔心「抗體一旦減少,狂犬病就會發作」。有的人自認病毒已潛入大腦,自己必死無疑,丟掉工作,成天上網查信息,在各種互相沖突的信息中無所適從。有的人懷疑疫苗是假的,懷疑疫苗中有活病毒,懷疑狂犬病毒能通過空氣傳播,懷疑護士,懷疑專家……成天在無盡的煩惱之中掙扎。
論及狂犬病,我們首先應當明確一個最基本的事實:狂犬病的風險與艾滋病沒有可比性(後者尚無有效疫苗,相關的基本免疫機制尚不明了)。狂犬病的防治是一個在醫學上早已基本解決的問題,狂犬病在全球所有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都已得到有效控制,每年狂犬病的死亡人數多年保持為0或接近於0。狂犬病100%可預防:無論是多麼嚴重的暴露,只要按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方案進行處治,可100%避免發病。
在本文中,筆者將列舉一些代表性的情況,說明應當怎樣避免狂犬病疫苗的濫用。筆者將提供幾條簡單、實用的判斷標准,幫助恐狂症患者盡快走出陰影。
潛伏期到底多長
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四十年?五十年?甚至終生?中國又要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在中國的某些專業雜志甚至教科書上常有狂犬病的潛伏期長達數十年的記述。
中國的這些「病例」是否真的是狂犬病?由於均無實驗室診斷依據,或者均無法證明未曾在近期發生新的感染(例如經某些特殊或罕見途徑的感染),這些「病例」都未得到國際學術界承認,甚至在國際上傳為笑話,作為中國相關科學水平低下的例證。
國內外資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是1-3個月,少數頭面部嚴重咬傷的潛伏期可能短至7天,極少數病例(不到總數的1%)的潛伏期也可能大於一年。
目前國際主流科學界承認的狂犬病最長潛伏期是6年,美國學者1991年在專業雜志上報告了該病例。死者為菲律賓移民,移民美國後未曾離開過美國。由於在美國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機會極少,而且經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結果證明,從死者腦內分離的狂犬病毒與死者來源國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該報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了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6年。
由於類似病例的數量太少,相關證據鏈也並不是十分完整,對該病例報告在相關學術界仍有異議。例如許多法國學者就認為潛伏期超過一年的病例即使有,也極為罕見,一年後再發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計。對更長潛伏期的說法,他們都一笑置之。
在數十年期間曾被狗咬傷過的人在中國實在太多了,如果狂犬病的潛伏期真的有那麼長,這么多人都應當接種疫苗,那麼中國每年的狂犬病疫苗接種量還將增加一個相當可觀的數目。許多恐狂症患者都是被狂犬病超長潛伏期的傳說嚇傻了。
推廣「十日觀察法」
應當堅信:健康犬不傳播狂犬病!中、美兩國專家根據在中國的實地調查結果,聯合撰寫的相關論文已發表在2008年第3期的美國《媒介源人獸共患病雜志》上。但外觀健康不等於真正健康,必須進行實驗檢驗或採用「十日觀察法」進行鑒定。在人被犬咬傷後,如能立即將犬處死,取腦組織進行檢測,則可根據檢測結果(病毒的有無)來確定被咬的人是否需要接種疫苗。如無條件當場處死動物進行檢測,則可應用WHO認定的「十日觀察法」:「如果犬(或貓)在10天的觀察期內保持健康,……則可終止治療。」
最近十多年來,我們實驗室在國內外未發現任何足以否定「十日觀察法」的證據。該方法是判別狗(或貓)是否有傳染性的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也適用於中國。
需要注意的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區,以前未接種過疫苗者在開始「十日觀察法」的同時,應立即開始暴露後預防,然後根據觀察結果確定是否可以節省後面的2針或3針疫苗。
現在城市養的狗或貓絕大多數是寵物,通常很少與外界接觸,便於實行「十日觀察法」。如果在中國「十日觀察法」得到推廣,不僅疫苗用量可大大減少(可能減少全部用量的一半),還能讓絕大多數恐狂症患者更快地得到精神解放。
被鼠、兔咬傷怎麼辦
WHO的相關報告指出:「對北美洲和歐洲狂犬病流行地區成千上萬的野生和住宅區嚙齒動物的檢查顯示,很少發生嚙齒動物感染狂犬病的現象,說明這些動物不是該病的貯存宿主。」「暴露於嚙齒動物如兔和野兔後很少需要專門的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
我國文獻報告中偶有鼠傳人的狂犬病病例統計報告,但其致傷動物的確認均靠患者或其家屬口述回憶,科學價值有限,而且總數也極少。
據筆者多年的資料收集和研究,認為WHO的上述觀點也基本適用於中國。特別是在非重點疫區被鼠、兔咬傷,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極小,通常不用接種狂犬病疫苗。
人被老鼠咬傷的機會很多——占所有動物傷人事件的3%-10%。如果此類情況下不接種疫苗,每年疫苗用量最多可能節約1/10。
關於鼠咬人後的處置,我國衛生部尚未出台相關的工作規范。對南方重點疫區的鼠主動傷人案例,建議在客觀宣傳關於鼠咬人引發狂犬病的概率極小的同時,由就診者自己權衡是否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
此外,鳥類(如雞、鴨、鵝)、爬行類(如蜥蜴、龜和蛇)、魚類和昆蟲,都從來不會患狂犬病,因而也不可能傳染狂犬病。
正確對待「間接傳播」
狂犬病的來源和傳播途徑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狗或貓抓傷或咬傷。WHO明確規定,暴露後預防分3級進行管理。對於I級暴露,即接觸或喂養動物,或動物舔觸完整皮膚,不需要採取預防措施。許多恐狂症患者擔心的其他所謂「間接傳播」方式,實際發生的概率是很小的,通常可以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有的人因此而心理負擔特別大,以至嚴重影響了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也可預防性接種3針疫苗。接種後基本上就可高枕無憂——中和抗體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在此期間對所謂「間接傳播」有足夠的抵抗力。
應充分認識傷口清洗的重要作用。正確的傷口沖洗可減少50%以上的發病率。對於很多似是而非的「間接傳播」,或非流行區的輕微暴露,傷口清洗事實上足以將非常微小的一點感染的可能性徹底去除,不必執意要求接種疫苗。
關於傷口處理的重要作用,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歐洲最早記載的狂犬病發生於公元900年的法國里昂:一頭熊發狂後,一次咬傷了20人,然後逃到一條小河的對岸。被咬的人當中有14人游過小河追殺熊,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傷口中的病毒,這14人均未感染狂犬病毒;而未去追殺熊(因而也未清洗傷口)的6人後來都死於狂犬病(似乎見義勇為者都得到了好報)。
中樞神經里的病毒
許多「恐狂症」患者最喜歡提出這樣的疑問:狂犬病毒進入神經細胞後,疫苗引發的抗體是否就不起作用了?抗體能否清除中樞神經系統(CNS)中的病毒?
大量原有的和新發現的證據都表明,狂犬病毒的抗體不僅能中和掉外周神經細胞內的病毒,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徹底清除CNS中的病毒;狂犬病毒進入CNS後,在3-5天內,要麼被清除,要麼發病。在任何情況下,狂犬病毒都不可能在CNS(包括腦和脊髓)中長期潛伏。
人的狂犬病一旦發作,十天內必死無疑。所以任何一種症狀,如果懷疑與狂犬病有關,則過了十天以後,該病人必然因狂犬病而死亡(至少也已進入重症監護室接受搶救)。如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則該症狀肯定與狂犬病無關(應盡快轉入其他專科進行處治)。有的恐狂症患者堅信自己已得了狂犬病,自稱典型的狂犬病表現已持續了數月甚至更久。希望再不要有人這樣給自己開玩笑了。
有大量實例證明,在病毒暴露發生幾天甚至幾個月後才進行處治也可能有效,說明抗體也可能將狂犬病毒從CNS中清除。
某些藉助現代生命支持系統積極搶救而維持了較長時間生命的患者,在死後屍檢時,發現全身(包括CNS)的狂犬病毒都被徹底清除干凈,可以間接證明抗體可進入CNS,清除CNS中的病毒。
實際上疫苗接種失敗多數都出現在第一針開始後的20天之內,主要是頭面部被嚴重咬傷的患者。如果過了這個時間還未發病,以後再發病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狂犬病毒不引起大腦細胞形態的改變,狂犬病毒在人體內的行蹤在發病前是無法檢測的,只能根據症狀判斷大腦功能是否受損。「發病」前檢測到足夠高的抗體,就證明其大腦功能尚未受損,至少是未嚴重受損,他以後就不會再發病。
總之,只要在發病前全程接種完了疫苗,產生了抗體,體內(包括CNS內)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毒「潛伏」,就不會再發病。檢索國內外的相關文獻資料,基本未發現與此標准相違背的病例。這是又一個簡單實用的判斷標准,有助於將「恐狂症」患者從對狂犬病的盲目恐懼中解放出來。
再次暴露後如何處置
一些最近發表的臨床試驗表明,已接受3劑至5劑狂犬病初次系列接種者,一定程度的免疫保護作用可持續數十年。無論此人體內是否有可檢測到的抗體,再次暴露後接種2針,即足以引發出良好的免疫回憶反應(而且再次暴露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必接種免疫球蛋白)。
幾年前在德國有一個相關的生存案例。在一名器官提供者被確診為狂犬病人之前,她的肝、胰和兩個腎臟被分別移植給了4個人。這4人之中,只有接受肝移植的一人最終存活下來,其餘3人都在移植手術後數周內死於狂犬病。進一步調查顯示,該存活的肝移植接受者在童年時曾接種過狂犬病疫苗。此案例可以證明狂犬病疫苗效力的持久性。
WHO的最新規定是:無論是多久之前接種過疫苗,再次暴露後只需接種2針。
國內衛生部2009年有關再次暴露後處置的規定是:1-3年內打3針,過了3年需全程接種(5針)。
與WHO的規定相比較,可見再次加強接種超過2針就屬於濫用的范疇。所以衛生部的規范應當修訂。
目前國內狂犬病疫苗的包裝都是5針一盒,不能拆散銷售。有相當多的狂犬病門診,對所有前來接種者,包括再次暴露後的接種者,都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每人接種5針。結果一年內一人打10針或20針的並不罕見,甚至出現職業養狗人因頻繁被狗咬傷而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接種50多針的極端情況。這是最顯而易見的疫苗濫用。
恐狂症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狂犬病疫苗的頭號生產國和使用國。如果相關管理部門和社會各界能通力合作,充分利用世界各國在狂犬病防治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堅決杜絕狂犬病疫苗的濫用,則綜合測算,中國每年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有可能在現有水平降低一半以上,同時並不會增加狂犬病的死亡人數。
6. 我家狗咬了人
1:不管有沒有辦狗證,也沒有任何人有權利把你的狗帶走或打死,連打狗隊的也沒有權利,除非打狗隊拿法院針對你家狗的的傳票給你看。一定記得這是公民的權益。
2:除了你的家人,無論任何人都沒有權利進入你家裡來拿狗或打狗,只要他踏進一步,就可以告他違法進入私人住宅。不開門,拿你也沒有辦法。
3:好好跟有意見的人說,並道歉,親自帶被咬人去打針(親自去是為了防止他老虎大開口),不賠償其他的。這是你的權利,他有本事就是告,告了法院說賠償你再看情況賠償,一般這些人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巴不得遇到個小意外敲人家一筆。,這種人太多了。他不願意打針,那對不起,我已經對你道歉並且要帶你打針了,是你自己不去,我沒有辦法。(如果有條件的話就把你道歉和要帶他去打針的對話錄下來)
這個事情過去了就趕緊去辦個狗證,以後你的低氣就更足了。很多人就是抓主你先理虧,不懂法的弱點。能敲多少是多少,除了葯費,多了一毛都別想要。
我很要好的朋友就是律師,請相信這些做法,並且堅持,別被他們的氣焰給嚇到。
就這些,負責是應該的,但是因為理虧就被欺負,絕對不可以。他們絕對沒有權利處理任何你的狗和私人物品。 大狗小狗都不能放棄。
7. 寵物傷人怎麼分擔責任,喜歡養寵物的寶寶們可以看過來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養一些小寵物,比如貓啊、狗啊之類的,甚至藏獒、鱷魚、老虎、獅子什麼的。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哪天自己養的寵物把別人咬傷了,應該怎麼分擔責任呢?本文就寵物造成他人損害和動物園動物致人損害責任的分擔作一個簡單介紹。
一、飼養的寵物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受害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損害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賠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下稱《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的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不管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是否具有過錯,只要其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都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如果是由於受害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損害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賠償責任。比如,由於受害人故意打寵物,或者明知寵物可能傷人還故意去挑逗它而造成損害的,寵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可以不承擔責任或減輕責任。當然,對於動物造成的損害不僅僅是指動物本身咬傷、抓傷他人造成的損害,還包括因為動物的驚嚇而造成他人摔倒等造成的損害。
二、將寵物放養或者馴養藏獒等禁止馴養的烈性犬造成他人損害的,即使受害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也不能免除賠償責任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九條、第八十條的規定,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沒有規定此種情形下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責任的情形。也就是說,即使是由於受害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損失的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為動物具有非理智性,其本身存在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潛在危險,如果不對其採取安全措施,或者馴養藏獒等禁止馴養的烈性犬,隨時都有可能造成他人損害,法律因此課以飼養人或管理人更高的注意義務。所以,我們在遛狗的時候應該拴上狗鏈,不要讓狗到處亂跑,尤其養的還是藏獒之類的烈性犬。有的人可能存在這樣一種誤區,認為寵物非常聽話,不會發生意外,即使發生意外,大不了賠錢就可以了,所以對寵物也是不管不顧,隨便其到處亂跑,甚至有人故意讓寵物傷害他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故意讓寵物去傷害他人,可能涉嫌構成故意傷害罪甚至故意殺人罪,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三、動物園飼養的動物造成損害的,動物園有過錯才承擔責任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一條的規定,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即推定動物園具有過錯,如果動物園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則不承擔責任。比如,動物園明確規定禁止翻越欄桿觀看動物,但是受害人不遵守規定故意翻越欄桿去觀看動物的,此時動物園已經盡到了管理的義務,對於受害人造成的損害,動物園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我們到動物園觀看動物的時候,應當遵守動物園的相關規定,避免受到傷害。
綜上所述,寵物造成他人損害的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養寵物的寶寶們一定要記得將自己養的寵物保護好,在享受寵物所帶來的快樂時,也要注意避免造成他人的損害。上面就是對寵物造成他人損害和動物園動物致人損害的簡單介紹,如果大家還有不懂的,歡迎留言。
8. 重慶惡犬把小學生活活咬死,如何防範寵物傷人
隨著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很多人都開始有養寵物的習慣。一般的寵物都是貓貓狗狗,當然了,對於這些寵物作為主人也需要監管寵物。我個人特別怕狗,因為小的時候我的父母有一次帶我散步,結果突然有一條成人大小的狗,從廠子里竄了出來,把我一把撲倒在地,當時我嚇得話都快說不出來了。
根據當時的知情人透露,悲劇發生後,警方迅速趕赴現場處置,三條咬人的惡犬,有兩條當場擊斃,另外一條也被事後處理。而這幾條咬人的惡犬非常兇狠,在前幾天還將鄰居家的一條大狗咬死。從這就不難看出,這幾條狗是非常兇狠的存在。作為它的主人,明知他有傷人的可能性為什麼不拿繩子拴著呢?如果當天它的主人將這三條狗拴在了家中,並且關好了大門,是不是就不存在此次的悲慘事件?
想要防範寵物傷人事件,首先,作為養寵物的人,一定要將寵物拴上繩子,如果不在身邊那麼就將寵物放回籠子當中,或者是防止他有出來的可能性。其次,我們也不要輕易去挑釁寵物,尤其是孩子,更要提醒他們不要拿石頭扔向寵物。最後在寵物進食,或者是非常有領域性的時候,不要靠近寵物。因為這個時候的寵物,它非常有攻擊性,可能無法辨別你是否是善意或惡意。總而言之,想要防範寵物傷人事件,一定要從源頭做好。當然,如果發生了寵物傷人事件,一定要及時就醫,並且打狂犬疫苗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