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隨著人口增加,水資源已經成為世界性問題,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世界人口一直處於增長狀態,水資源必然會成為世界性難題,但這個「世界性問題」存在局限性,很多國家並不缺少淡水資源,只有極個別的國家和地區面臨著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以咱們國家為例,早些年雲南、貴州、甘肅等地區非常缺水,但自從南水北調工程建造完成後,就沒有缺水的地區了。再加上各地修建的水庫,儲蓄水資源,基本上解決了缺水問題。
眼下如果想要保護或合理利用淡水資源,除了提倡節約用水之外,還需要盡量的減少人類排放的污染物,尤其是一些重金屬污染,比如電池、農葯、核廢料等,只要污染水源的物質減少了,淡水資源在自然界中不斷循環,就不會枯竭。
② 世界各國的節水措施有那些
國外先進的節水措施
(一)美國節水措施
在美國的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減少水源消耗和流失,進行合理用水、節約用水。包括:保護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水源重復利用,側重於對城市污水進行處理,再作為灌溉水源;調節河川徑流;選育抗旱品種;引水補給地下水;減少蒸發,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調整作物種類和市場供應等。當前,美國發展節水灌溉農業主要採用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和農業技術相結合,以取代傳統的單一的地面灌溉技術,農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已達70—80%。
(1)美國圖森市的節水措施
圖森市位於亞利桑那州的中南部,夏季炎熱,氣溫常超過37.8攝氏度。該市的高峰用水是由夏季的高溫期決定的。該市年平均降水量為245毫米,其中約有一半發生在夏季,而年平均蒸發量卻高達1524—1778毫米。
在圖森市水廠的許多門類的用水戶中,有些用水戶從性質上講屬於季節性用水:冬季用水很少,用水量也較穩定;夏季用水量較大,且隨氣溫和降雨情況而達到高峰。1974年夏季,圖森市經歷了歷史上最炎熱的旱季,市內水井已無法滿足高峰用水的要求,供水系統在局部地段停水,送水壓力下降。為了正常送水,圖森市削減了高峰用水量,使用水量不受季節的影響。推行這項計劃後各類用水戶逐步調整了他們的室外用水方式,每人每天的總用水量已由1974年的776.5升下降到目前的約549.2升。
(2)美國加州居民的雨水收集系統
1975—1977年,美國加州發生了乾旱,迫切地需要探求適當的供水方案。一般說來,在農村居民用水的最可行辦法是從屋頂收集雨水,使其匯集存儲到一些容器內,而後提供使用。雨水的收集,完全可以滿足低限度的家庭用水需要。
(二)以色列節水灌溉措施
以色列地處乾旱半乾旱的沙漠地帶,北部降雨量為700—800mm,中部為400—600 mm,南部僅有25 mm。為克服降水不足問題,以色列大力開發灌溉地。目前43.7萬hm2耕地中,19.3萬hm2(約占總耕地面積的44.2%)為水澆地,每年農業灌溉用水達11.8億m3,其中有9億m3為可飲用水。農業灌溉方法是壓力灌溉,主要是滴灌和噴灌,水的利用率分別可達95%和80%,而且全部採用電腦管理,利用水分感應器自動調節灌溉,包括灌溉時間、次數、間隔、灌溉量等。根據以色列水法,國家境內所有水均為國有,由水委員會統一管理,包括制定政策、確定水使用配額和制定水資源的開發計劃等。為了鼓勵農民節約用水,一方面要求農民交付水費,另一方面規定在配額范圍內後一半配額的水價高於前一半。目前灌溉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開發非飲用水資源,如廢水、洪水、鹽鹼水等,保證不斷增加農業用水。
在90年代初期,噴灌和滴灌技術已分別應用於全國種植面積的25%和75%。農田和草坪一般使用噴漠和滴灌,且高度自動化,全部由電腦控制,每台中心電腦控制周圍幾十甚至幾百公頃的土地。滴灌技術已廣泛應用到全國各地。噴灌和滴灌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使每公頃土地的灌溉用水量減少了1/3。而且,全國70%的污水經過處理用於農業灌溉。
( 三) 澳大利亞節水措施
澳大利亞有70%的地區雨量在500毫米以下,易發生旱災。全國地面水源不多,平均年徑流量僅有3454億立方米。雖然地下水豐富,但60%是自流井區,可利用的水源只有176萬平方公里。澳大利亞不斷採用新的節水灌溉方法。把12厘米的滴水管埋入地下,把水和肥料溶液直接滴灌在西紅柿等作物的根部,不但節省大量水肥,而且可收獲90%的優質蔬菜,而傳統的灌溉方法只能收獲到60%—70%,這種灌溉方法使多餘的肥料不致污染水渠。又如在果園中,春季落葉對果樹不澆水或少澆水,抑制果樹生長,進入夏季則多灌水以促進水果的生長。這種方法使果樹長得矮小,不需過多澆水和修剪,但水果產量卻增加了。試驗表明,可節省用水20%,增產水果20%。多數果園已採用了這項措施。
(四)前蘇聯節約用水的措施
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單位土地面積上的水量和人均水源量的分配極不均衡,數字差距多達數十倍。前蘇聯有11萬億立方米的大氣降水,其中約有40%被轉化為河川徑流。但地區分布極不均衡,在佔耕地面積90%和占工業產值80%的一些發達地區只有全前蘇聯水資源的24%,而其中一些對水資源有特大需求的南部地區卻只擁有約16%的可用水資源。除了以上這些不足外,前蘇聯河川的重要特徵是時間上的分配也不平衡。為了解決這些不足,只有通過大型引水調水渠道實現從其它流域調水和修建許多季節性調節水庫來解決嚴重的缺水問題。
為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前蘇聯制定了一系列節水措施:(1)對城市污水作三級處理而後加以利用;(2)將地表徑流處理後使用(3)研究利用工礦企業的排水;(4)抽用礦坑水和工礦區地層水;(5)沿海地區開發利用海水;(6)有些設備採用空氣冷卻,不使用水冷;(7)加大發電單機容量;(8)加強水管理和處理工作;(9)採取累進水費制等。
(五)印度節水與合理用水措施
在印度的許多地區,地表水比地下水豐沛,但很多渠道中地表水的供應常常是不穩定的,有時甚至嚴重不足,所以地下水補充地表水顯得越來越必要。地下水補充渠道水增加了渠水的供應量,在渠道水供應低峰期或在進行年度維修渠道關閉期間,地下水可直接用於灌溉。在許多地區,潛在的地下水可以有效地與地表水結合進行集約灌溉。
由於降水時間過於集中,為控制雨水流失,印度採取利用農田集水區的水塘攔蓄地面徑流,使乾旱地保存雨水,以便在旱季時進行補充性灌溉。這種作法可節省灌溉用水,並可對旱季時灌溉用水不足給予補充,以保證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穩產、高產。
在灌溉技術方面,印度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防止土壤鹽漬化,要求根據地區水位深度確定灌溉方式。由於水資源季節性供應不平衡,研究部門提出在雨季到來之前,在各河流附近抽取大量地下水進行灌溉的方案,以達到降低地下水位,使雨季洪水能更多滲入地下之目的。這就要求在旱季到來之前,採用定量供水,循環灌溉等方式,力求節約水資源。
③ 我國的水資源現狀和世界各國節約用水採取的措施
中國水資源現狀不容樂觀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並且其分布
黃頁微成本營銷方式 不見不散約會新主張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極不均衡。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據監測,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中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中國水資源現狀
1、中國水資源流域劃分
中國按河流水系劃分成十大流域:
Ⅰ黑龍江流域 Ⅱ遼河流域 Ⅲ海河流域 Ⅳ黃河流域 Ⅴ淮河流域 Ⅵ長江流域 Ⅶ珠江流域 Ⅷ東南諸河流域 Ⅸ海南諸河流域 Ⅹ內陸河流域。
2、中國水資源量評估
20世紀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國開展了第一次水資源評估工作,並根據1956-1979年的水文氣象資料,對全國水資源量進行了評價,其成果見表5、表6。
(1)降水總量。1956-1979年間的平均年降水總量為6.2萬億立方米,摺合降水深為648mm,比全球陸地平均值低約20%。受氣候和地形影響,降水的地區分布極不均勻,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台灣省多年平均年降水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則不足25mm。
(2)河川徑流量。在我國,降水量中約有56%通過陸面蒸發返回空中,其餘44%形成徑流。全國河川徑流量為2.7萬億立方米,摺合徑流量深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為6780億立方米, 約佔27%;冰川融水補給量為560億立方米, 約佔2%;從國境外流入的水量約為172億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據陸面蒸散發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國土壤水通量約為4.2萬億立方米(約占降水總量的67%),其中約有16%通過重力作用補給地下含水層,最後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餘3.5萬億立方米消耗於土壤和植被的蒸散發。
(4)地下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系指與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補排關系的地下水總補給量。根據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全國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約為8288億立方米,其中有6762億立方米分布於山丘區,1874億立方米分布於平原區,山區與平原區的重復交換量約為348億立方米。
(5)水資源總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轉化的重復量,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比河川徑流量多的1009億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間河谷與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補給地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開采地下水的情況下,這部分水量以潛水蒸發的形式消耗,通過地下水開采,可以從蒸發中奪取部分水量加以利用。經過計算,平均年潛水蒸發量在北方平原地區為844億立方米,在南方平原地區為119億立方米。
中國水資源現狀
中國的水貧窮到什麼地步呢?聯合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現有12億人面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壓力,80個國家水源不足,20億人的飲水得不到保證。預計到2025年,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缺水人口將達到28億~33億。世界銀行的官員預測,在未來的5年內「水將像石油一樣在全世界運轉」。
我國屬於缺水國之列,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國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資源13個貧水國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為嚴重。目前我國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為主,或者兩種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幾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數十公里。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專家們警告:「20年後中國將找不到可飲用的水資源」。美國民間有影響的智囊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由於中國城市地區和工業地區對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國將長期陷入缺水狀況。」中國的黃河在過去的10多年年年斷流,其中1997年斷流226天。流經中國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區的淮河去年也斷流了90天。根據衛星拍攝的照片,數百個湖泊正在乾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個。其中北京市的人均佔有水量為全世界人均佔有水量的1/13,連一些乾旱的阿拉伯國家都不如。
但是廣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們如此的窘境嗎?沒有。
就生產用水來說,在寧夏的一些地方,每畝水稻一年大約需要澆2000多立方米水,一畝小麥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國農村普遍的水資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寧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過兩噸。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對莊稼有好處,倒也罷了,但事實上這種做法是引起土地鹽鹼化的最根本原因。
工業用水方面,我國煉鋼等生產過程的單位耗水量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水的重復利用率不到發達國家的1/3。
如此缺水又如此揮霍,那麼我們靠什麼維持這種虛假的富有呢?
以河北省為例,據《望》周刊的報道,這個人均水資源比以色列還少的地區,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蓋著極度缺水這一重要事實。全省累計超采地下水600億立方米,其中深層地下水300億立方已無法補充。再有15年,石家莊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現在,華北平原已擁有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地下復合漏斗區,達四五萬平方公里。西部的許多地區,因地下水超采嚴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樹木枯死。
專家說:我們是用慘重的代價維持苟安,虛假的綠色使我們依然悠然自得。內情與外觀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滸》中常用的一句話———好個不知死的!
以色列的自然條件比我國西部的許多地方更為惡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過日子極重節水———馬桶上都有兩個按鈕,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產中,享譽世界的節水農業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國家之一的以色列成為世界農產品出口大國,同時,它出口節水農業技術與設備的收入更超過出口農產品的收入。我國近年來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區領導人去以色列訪問,但除了進口一些以色列的節水設備以外並無大的收益。據說主要原因在於我國水價過低,使節水技術和設備的使用無利可圖。
我國目前城市自來水水價偏低,成本和水價偏離,政府實行虧損補貼。在農村,一噸水電力提灌價4至9分,自流灌溉價每噸4厘至6厘,300噸黃河水的價格頂不上一瓶礦泉水。低水價實際上鼓勵了水資源的高消費。
水費漲價,刻不容緩,這是利國利民利後代的大事。另一方面,太有必要通過各種方式,給全國人民上一堂扎扎實實的節水課。
水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保證。那麼,以色列的水資源情況怎麼樣呢?據有關方面估算,以色列水資源人均年佔有量大約為400立方米。而專家們認為,水資源的人均年佔有量如果低於1000立方米,有關國家必然嚴重缺水,在中東地區,這意味著荒漠化和死亡。正是這種危機感和生存感,促使以色列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努力解決水危機並尋求發展的新途徑。以色列把水作為一種重要資源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國家制定了專門法令《水利法》。
實施工農業和民用水配額制,限制無節制的用水。以色列農業是用水大戶,每年配額為13億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7億立方米。為了鼓勵節水,一是上調水價,二是超額用水加倍付錢。由於乾旱,以農業用水配額大量減少,這促使農民採取節水措施。
加大污水再利用力度,這既節約了水資源,也利於環境保護。每年,以將2億多立方米處理過的廢水用於農業灌溉,計劃在未來10年,全國1/3的農業灌溉將使用廢水。有關方面還積極開發鹹水澆灌技術,要將海水轉變為可利用水。
檢查水管、龍頭,防止滴漏現象成為一項經常性工作。有關方面還設立了專用電話以方便人們向相關部門報告水管和龍頭的破損情況,以便及時採取措施。禁止浪費用水,對沖洗汽車和澆灌花園用水都有規定。違反規定、浪費用水者將受重罰。
增強全民的節水意識。通過報刊、電視等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水非常珍貴」、「節省每一滴水」,還報道節水的好典型、批評浪費水的壞典型,大力推廣介紹節水的小訣竅和辦法,如洗碗時如何節約用水,推廣節水型抽水馬桶,敦促人們不用水時關緊水龍頭,等等。
1998年,水資源豐富的美國也頒布了城鎮公共用水的《節水規劃指南》,對不同規模公共供水系統提出了不同的最低限度的節水措施和規劃,並對供水企業制定了一系列的節水措施要求,如提供用戶改裝更換的成套節水器具,普遍安裝水表,進行管網壓力控制,供水記賬,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教育,進行用水審計,協助大用戶分析用水的費用和有效性,提高綠化灌溉用水效率,制定乾旱季節或緊急事故時的用水標准與法規等。
英國盡管降雨量充沛,水資源基本能滿足居民生活和工農業需求。但考慮到近20年來水需求量一直保持平穩地增長,政府近些年來非常注重提高用水效率和減少水污染,提出保護水資源不僅是政府機構和企業的責任,加強公眾對這一問題的關注也非常重要。為此,政府還將規定用水單位在有效利用水資源方面的義務,並通過調整取水許可證申請費用、鼓勵許可證轉讓、幫助提供節水技術和方案、審核供水公司發展計劃等措施,促使家庭、企業等提高用水效率。
在法國,所有超過2000人口的市鎮都建有一個污水處理廠,城市的污水處理目前已達到95%以上。為進一步治理水源污染,法國政府已要求所有市鎮都要在2005年以前,建立起符合歐盟標準的污水處理系統,對污水處理不能達標的地區,政府將不斷增加徵收水源管理費,以促進這些地區盡快達標,使全國的水源污染問題最終得到徹底解決。
④ 世界水資源現狀和利用對策。。。。。
世界各國和國民經濟各部門對水資源的使用情況各有不同,一般可以分為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三類。工業企業各部門的用水情況差別較大,如發電、造紙、人造纖維等部門的需水量最大,而水泥、機械製造等部門用水量最少。農業用水量的大小取決於各地的氣候條件、水利化程度和作物種類等。人們的生活用水量因生活習慣和生活水平及氣候條件不同,生活需水量差異十分懸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現代化城市的大量建設,城市居民用水量日益增加。隨著工業、農業和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對淡水的需求量急劇增長。隨之將產生越來越多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有相當多的廢水不經合理處理直接排入附近水體,造成對水資源的嚴重污染。
⑤ 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人口眾多。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生態環境惡化,浪費嚴重。
中國水資源總量2.8萬億m³,居世界第五位。我國2014年用水總量6094.9億立方米,僅次於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
1、由於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2100m³左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2、另外,中國屬於季風氣候,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其中北方9省區,人均水資源不到500立方米,實屬水少地區;
3、特別是城市人口劇增,生態環境惡化,工農業用水技術落後,浪費嚴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貧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瓶頸。
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搜狗問問
(5)各國水資源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節約用水的措施:
1、要有惜水意識,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養成好習慣,比如說關上滴水的龍頭等等;
3、使用節水器具;
4、查漏塞流,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作為節水工作的重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對產品水消耗實行定額管理,並作為一項技術經濟指標進行考核,減少浪費現象。
保護水資源,首先要全社會動員起來,改變傳統的用水觀念。要使大家認識到水是寶貴的,每沖一次馬桶所用的水,相當於有的發展中國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沖個涼水澡,使用的水相當於缺水國家幾十個人的日用水量。
⑥ 當今世界存在哪些水資源問題
一、水資源的管理、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均不足:地球淡水資源盡管分布不均,也還說得上充足。但是,管理不善、資源匱乏、環境變化及基礎設施投入不足使得全球約有五分之一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40%的人缺乏基本衛生設施。以目前這種狀況及改善速度,將很難達到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即在2015年前使得不到安全飲用水的人數減半。
二、水質差導致生活貧困和衛生狀況不佳:2002年,全球約有310萬人死於腹瀉和瘧疾,其中近90%的死者是不滿5歲的兒童。每年約160萬人的生命原本都是可以通過提供安全的飲用水和衛生設施來挽救的。
三、大部分地區的水質正在下降:有證據表明,淡水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正在迅速衰退,其退化速度往往快於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報告指出,生命賴以生存的水循環需要健康的開發與運行環境。
四、90%的自然災害與水有關:許多自然災害都是土地使用不當造成的惡果。日益嚴重的東非旱災就是一個沉痛的實例,當地人大量砍伐森林用來生產木炭和燃料,使得水土流失,湖泊消失。由於周圍過度開發,查德湖面積已經縮小了近90%。報告指出,水資源的萎縮會引發各類惡劣自然反應。
五、農業用水供需矛盾更加緊張:到2030年,全球糧食需求將提高55%。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灌溉用水,而這部分用水已經佔到全球人類淡水消耗的近70%。
六、城市用水緊張:到2007年,全球一半人口將居住在城鎮。到2030年,城鎮人口比例會增加到近三分之二,從而造成城市用水需求激增。報告估計將有20億人口居住在棚戶區和貧民窟。缺乏清潔用水和衛生設施對這些城市貧民的打擊最重。
七、水力資源開發不足:發展中國家有20多億人得不到可靠的能源,而水是創造能源的重要資源。歐洲開發利用了75%的水力資源。然而在非洲,60%的人還用不上電,水力資源開發率很低。
八、水資源浪費嚴重:世界許多地方因管道和渠溝泄漏及非法連接,有多達30%到40%甚至更多的水被白白浪費掉了。
九、用於水資源的財政投入滯後:報告指出,近年來用於水務部門的官方發展援助平均每年約為30億美元,世界銀行等金融機構還會提供15億美元非減讓性貸款,但只有12%的資金用在了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用於制訂水資源政策、規劃和方案的援助資金僅佔10%。此外,私營水務部門投資呈下降趨勢,這增加了改善水資源利用率的難度。
⑦ 我國是世界上缺水嚴重的國家之一,解決水資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A,B,C,D
我國解決水資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調水、興修水庫、海水淡化、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等。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引灤入津;興修水庫,如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海水淡化是目前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把海水中的鹽分脫離,使鹹水變成淡水的過程;節約用水有利於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資源的浪費;水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用水緊張的情況,因此解決水資源不足問題必須防治水污染。故本題選ABCD。
⑧ 試述全球水資源的特點及如何保護
全球水資源分布極度不均衡,方便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極少。人均水資源分布不同國家差異很大。
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儲量只佔地球上水體總量的2.53%,其中固體冰川約占淡水總儲量的68.69%。主要分布在兩極地區,人類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還難以利用。液體形式的淡水水體,絕大部分是深層地下水,開采利用的也很小。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儲量約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只佔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 9 000立方千米。
從各大洲水資源的分布來看,年徑流量亞洲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從人均徑流量的角度看,全世界河流徑流總量按人平均,每人約合 10 000立方米。在各大洲中,大洋洲人均徑流量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
一是,保護環境,清理水源垃圾,減少直接排污進入自然水體。從源頭凈化水源
二是保護植被濕地,涵養水源,防止土地沙漠化和植被退化,防止水資源枯竭。
三是宣傳大家日常用水注意節約,注意循環用水,提高利用率。
⑨ 請簡要分析我國水資源分布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法
我國水資源分布方面存在的問題是: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解決的措施是修建跨流域調水工程、修建水庫、節約用水等.
故答案為: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修建跨流域調水工程、修建水庫、節約用水等.
⑩ 水資源的現狀和問題是什麼
水資源的現狀是:水質性缺水呈現惡化趨勢,對生態系統、食品安全、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據統計,每年農村約有3.6億人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水資源正成為一種寶貴的戰略資源,上升為攸關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
水資源的問題是:
一、淡水資源短缺。
我國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8%。據統計,我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個城市不同程度缺水,由於水資源不足而嚴重製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每年的降水量在地域上和時間上的分布很不均衡。
華北、西北地區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嚴重缺水,東南、華南地區雨量充沛,但都集中在夏季形成地表徑流不易被利用,並常引發洪澇災害,我國15期間要實施南水北調工程,目的是解決北方地區工農業嚴重缺水的問題。
二、水資源浪費嚴重。
我國單位國民生產總值的耗水量是美國的15倍,是日本的31倍,據統計,我國生產1千克糧食要耗水1000千克,比一些國家用水量大了很多。農業用水量佔90%以上,而且在一些乾旱、半乾旱缺水地區發展高耗水的水稻種植,這種產業結構也不盡合理。
三、水質污染嚴重。
我國江河湖庫淡水普遍受到污染,甚至有的受到嚴重污染,劣v類水質已失去利用價值,使我國本你嚴重缺乏的淡水資源更加雪上加霜。
解決措施:
1、全面保護和審慎開采地下水。
2、加大海水直接利用工作力度。
3、海水淡化技術有待升級和推廣。
4、提高苦鹹水淡化能力。
5、污水資源化是解決缺水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