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上,除了一些基本的蔬菜以外,還少不了木耳、豆腐等等食材,尤其是木耳,質地脆嫩口感豐富,燒湯、炒菜亦或是涼拌都是不錯的選擇,天氣逐漸回暖了,餐桌上當然少不了要有涼拌菜,用木耳來做便可,而其實我們都知道木耳是干製品,所以在烹飪前需要將其泡發,在泡發木耳的過程中便容易出現問題,很多人泡發木耳不僅是用的時間長,而且還泡的不好,木耳的口感受到了影響,而其實在泡發木耳的時候,大家別只會過涼水浸泡,掌握其中的竅門,泡發木耳速度快,木耳還特別飽滿脆嫩,下面我便將泡發木耳以及涼拌木耳的做法詳細分享給大家。
第五步,處理好的木耳放入挑菜盆中,表面撒上胡蘿卜絲、蒜蓉和香菜,澆上調好的料汁,在鍋中添上油,燒熱後,澆在調味料上面,翻拌均勻後即可享用。
『貳』 木耳好吃有營養,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清洗干凈木耳
木耳好吃又營養,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清洗干凈木耳?
小時候的夏天每到下雨天,總是穿著拖鞋,撐著一把雨傘,帶著一個袋子在村莊堆著樹木的地方摘木耳,夏季的雨季比較長,陰雨綿綿,所以木耳也長得很大,一個樹木上摘下來的就足夠家裡的一頓菜了。
『叄』 木耳菜怎麼摘
木耳菜的採摘方法:
1、幼苗的採收:採收幼苗的木耳菜在播後40天左右,當苗長到5~6葉時,就可以採收了。由於木耳菜種殼較硬和覆土厚度不同等因素,木耳菜的出苗時間也不同,因此幼苗的大小也會不同,在採收幼苗時要分批採收,也就是說對於已長出5-6片的幼苗要及時採收,而對於不足5-6片的幼苗要保留,讓其生長一段時間後再採收。
2、嫩梢的採收:以採收嫩梢為主的木耳菜,當苗高30cm時,就可以第一次採收了。採收時,留3-4片葉將上部的嫩梢用手掐下,由於木耳菜在生長過程中會長出很多側枝,如果側枝太多,消耗營養也多,木耳菜就不能很好的生長,因此在第一次採收時要選留2個強壯的側枝,其餘的側枝都應抹去;第二次採收的是側枝上的嫩梢,採收的標准也和第一次採收相同,此次採收後要留2-4個強壯側芽,就這樣7-10天採收一次。在木耳菜的生長旺期可選留5-8個強壯側芽,在木耳菜生長的中後期應隨時抹去花蕾,到採收末期,植株生長勢已經減弱,此時採收後應選留1-2個強壯側芽,這種管理有利於使木耳菜葉大、梢肥、莖壯,品質好,產量高。一般採收期2-3個月。
3、嫩葉的採收:以採收葉片為主的木耳菜,當苗高20-30cm時,就要搭架供木耳菜攀爬了。搭架一般採用竹竿。為了便於竹竿順利插入土壤,在搭架前最好先澆一遍水。在幼苗外側距幼苗6-10厘米處將竹竿插入土壤。竹竿的插入位置不可離幼苗太近以免傷及幼苗根系。為了保證牢固,將四根竹竿的上端綁在一起。木耳菜爬架後除主蔓外,在其基部選留2條健壯側蔓,組成骨幹蔓,骨幹蔓上先不留側蔓,主蔓長至架頂時要及時摘心,以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骨幹蔓了。當骨幹蔓長至架頂時也要摘心,然後在各骨幹蔓基部選留1-2條側蔓,逐步代替原來骨幹蔓。原骨幹蔓葉片采完後剪掉下架。從上架到主蔓摘心為採收前期;採收骨幹蔓到培養骨幹蔓的側枝為採收中期;從剪掉原骨幹蔓到木耳菜下架為採收後期。前期12~15天採收一次、中期10~12天採收一次、後期5~7天採收1次,一般採收期3-4個月。
『肆』 木耳菜採摘方法
可以像段木栽培一樣「整朵」扭摘,這種方法簡單快速,但傷及木耳基下的菌絲體,使恢復生長和轉潮較慢。另一種方法是用利剪平塑料袋錶面將「耳朵」剪收,剪耳朵不留殘根,又不傷及內部菌絲體,轉潮較快,不過這樣操作麻煩,效率低,曬干方法同段木栽培。
『伍』 黑木耳的採收技術是什麼
黑木耳成熟的標志是:耳色轉淡、舒展變軟、肉質 肥厚、耳根收縮,腹面產生白色孢子粉,耳片已成熟,就可採收。 若顏色深褐,耳片內卷,富有彈性,菌柄扁寬,則木耳正在生長中。
採收前要停止噴水1~2次,讓耳片稍干,使表面含水量減少, 採摘時不易碎裂,有利晾曬。采後殘存的耳根,可用利刀削去表層老化的菌絲,讓菌絲再生,形成原基出耳。
黑木耳採摘後,要及時攤鋪在曬席上,放在烈日下曬1~2天, 不宜多翻動,以免耳片碎裂和捲曲,降低等級;遇到陰雨天,要用 40℃溫度烘乾,保質保量,增加經濟效益。
『陸』 怎樣採收木耳菜
秋季撒播者當幼苗長至4~5片葉時即可間拔採收,根據留苗距離把多餘苗分次疏去剪根捆把上市;條播或穴播者,當苗高達15~20厘米時,基部留4片葉摘取嫩梢和嫩葉捆成把。木耳菜分枝性強,若溫度、肥力、水分適宜,半月後就可從下部葉腋中長出1~2個分枝,當長到15厘米左右時,可以留3片葉掐去嫩梢嫩葉。若以採收葉片為主的,當苗高20厘米時要搭架並引蔓上架,隨著植株向上延伸生長,把下部葉片陸續採收,根據其長勢每10餘天采一次,每次每株采1~3片。采時要連葉柄採下晾乾葉子表面水分裝入塑料袋內,准備上市。
木耳菜柔嫩多汁,易失水凋萎。不論是掐梢還是摘葉,采後都不能擠壓防止折斷。收獲後裝入塑料袋中每袋以250~300克為宜。這樣可以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其新鮮度,木耳菜以就地生產就近銷售為主。若需長途運輸或保存,可放在10℃相對濕度為90%以上的條件下。
『柒』 剛採摘的木耳怎樣清洗最快又干凈
1、泡木耳
木耳屬於干貨,買來時都是乾的,要用溫水泡上一段時間。
2、摘木耳
由於木耳見水後會發脹,小小的木耳會變很大,因此要摘成小塊
3、去根
木耳屬於菌類,根部比較小,要一點點摘干凈。
4、盛放
把摘好的木耳放到另外一個菜盆里。
5、第二遍清理
由於木耳在曬干過程中有塵土,因此要進行第二次清理。
6、侵泡
摘好的木耳在不使用的情況下也不要離開水,一直泡著可以保存木耳新鮮。
『捌』 黑木耳如何採摘
生長中的黑木耳子實體,顏色深褐,耳片邊緣內卷,有彈性,耳根扁寬。隨著耳芽逐漸長大,耳片顏色逐漸變淺,耳片舒展變軟,肉質肥厚,耳根收縮變細,而且子實體腹面(光面)開始產生白色粉末狀擔孢子,表明黑木耳子實體已經成熟,應及時採收。
新鮮濕潤的黑木耳耳片滑膩,不易整朵採摘。一般在雨後天晴或暫停人工噴水後,待木耳晾至半干(耳片已干,耳基尚潤)時採摘。最好是在耳片全乾,晴天晨露未乾時採摘。過干時,則應先噴水,讓耳片稍潤後再採摘,否則容易弄碎耳片,造成損失。這樣採摘的木耳,含水量較少,容易曬干,不會出現「拳耳」,碎耳也少,有利於提高幹耳產量和質量。
採摘木耳時,用手將整朵木耳連同耳基一起捏住,稍微扭動一下,即可將木耳完整地採摘下來,放入籃中。不可亂抓耳片,硬性拉扯,以免將木耳拉成碎片,且殘留在耳桿上的耳片、耳根容易腐爛,影響耳芽再生。
對於不同季節長出的木耳,採收要求稍有不同。小暑前生長的春耳和處暑後生長的秋耳,可以采大留小(子實體達到採收標准者為大,未達到採收標准者為小)。因為這時氣溫較低,蟲害少,留下幼耳仍可繼續生長。伏天生長的伏耳,要求大小一齊採摘。因為伏天氣溫高,害蟲多,留下的幼耳常被害蟲吃掉。所以,當大多數伏耳達到採收標准時,大小一齊採摘。
『玖』 木耳怎麼摘洗
黑木耳子實體經25d左右長至成熟,要及時採收,防止過熟發生爛耳。
採收將子實體連「根」採下,洗凈雜質後晾曬。
採收後自然干曬,一般在紗網上晾乾更快。翻動不要過勤,以保持耳片舒展。
食用前干木耳又要用水浸泡,這會將剩餘的毒素溶於水,使干木耳最終無毒,但要注意的是,浸泡干木耳時最好換兩到三遍水,才能最大程度析走有害物質。
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 從食物葯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痔瘡出血。 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蘿卜和木耳不能一起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