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白鵝為什麼啄背毛
鵝啄毛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飼養環境條件差。鵝舍溫度高、密度高、光照太強、地面潮濕污穢、通風不良、氨氣重。
2、營養不均衡。日糧中某些蛋白質和氨基酸缺乏,粗纖維太少,鈉、銅、鈷、錳、鐵、硫和鋅等礦物質不足,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D、維生素E和泛酸缺乏,鈣磷含量不足。
3、飼養管理不當。飼料突變,飼喂不定時、不定量,飲水不足等。
防治方法:
1、改善飼養管理,清除各種不良因素或應激源的刺激,減少飼養密度,鵝舍溫度和濕度要適宜,通風良好,光線不要太強,保持清潔衛生,地面乾燥,讓鵝適當運動。
2、飼料原料要多樣化,配方要科學合理,增加粗纖維、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食鹽等(食鹽添加量為0.5%),保證日糧平衡。
3、對發生啄毛的鵝立即挑出,單獨隔離飼養,以免互相繼續啄毛,嚴重啄毛的鵝可進行斷喙,初生雛禽8—10日齡斷啄,用斷啄器將水禽喙尖燒烙,可徹底防止啄毛。
4、防治葯物:羽毛粉、啄羽靈、咬尾啄羽停、維他金或電解多維、微量元素等拌料喂飼。
二、降低鵝舍溫度:
1、注意保濕;
2、及時清糞;
3、通風換氣:天冷應注重保溫,但不能因為保溫而忽視通風,一般可控制在20分鍾—30分鍾為宜;
4、勤換墊料:選用吸潮性好的墊料,並及時更換;
5、降低飼養密度;
6、控制用水:飲水器具加水不宜過滿,防止溢水、漏水;
7、合理喂養:在雨季來臨前,維修好鵝舍,防止漏雨;
8、預防腹瀉。
Ⅱ 雛鵝互相拔背毛,該怎麼辦
不是吃東西。鴨、鵝尾部有油腺,分泌油脂。你看到的其實是在把油脂往身上的羽毛塗抹塗,使羽毛可以防水。
Ⅲ 雛鵝叼毛很厲害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辦
啄羽症(Feather—picking)是寵物鳥常見的一種疾病,它的特徵是鳥會自己將頸部以下某一部份的羽毛咬掉 。這種疾病並不會致命,但會因為愛鳥身上的羽毛七零八落變的很醜。
預防方法:
要完全預防啄羽症其實有一點困難,但是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相信發病的機率便會下降。
一、提供鳥兒適當的活動空間及玩具,給它適度的關懷:鳥主人不論多忙還是要抽出一段時間陪陪你的愛鳥,不要長期在室內飼養觀賞鳥,導致活動量不足而誘發啄羽症。提供玩具(如可以啃咬的木頭或紙版),轉移他們在啄羽上的注意力,但需要持之以恆。
二、給鳥兒豐富而多樣的食物,避免偏食:平時飼料應該多種多樣,不要長期喂單一飼料,尤其是單一的油脂飼料。啄羽症的治療首先要調整飼料配比,有針對性地補充相應的營養素,如增加含硫蛋白質的蛋黃、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同時加喂適量的鈣粉,並在籠內放些新鮮水果和蔬菜任其啄食,有助於改變啄羽的惡習。
三、定期驅除內外寄生蟲:發現有體外寄生蟲時,應該及時殺滅。多供給水浴、沙浴、曬太陽也能有效地驅除體外寄生蟲。如果群養的話,應該有一個合理的養殖密度。(緊記替鳥兒淋浴是不可以用暖水的!)
四、當發現鳥兒有開始啄羽的現象時,使用止癢葯物以避免病情擴大:當主人發現愛鳥的的啄羽症,最積極的方法便是將病鳥帶至專業鳥醫院接受葯物治療;對於鸚鵡等比較經常發生啄羽症的鳥類,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斷喙手術,即用電烙鐵或燒紅的鐵絲將喙的尖端燙去一少部分,使啄羽現象得到控制,但斷喙以後要注意加強對觀賞鳥的護理。
五、針對繁殖期的親鳥,應及時與雛鳥分開飼養: 對於繁殖期的親鳥,只要及時將雛鳥和親鳥分開飼養,供給親鳥足夠的營養材料,就可以避免啄羽症的發生了。
Ⅳ 鵝啄毛怎麼解決啊!!!挺嚴重的!!急
鵝啄毛怎麼解決啊小鵝啄毛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雛鵝互相啄毛原因及解決方法
雛鵝相互啄毛有5個原因,主要有生長環境不適、飼養密度不當、光照刺激、營養缺乏、圈舍封閉。
1、生長環境不適
環境濕度比較大,雛鵝喜水爬潮,在潮濕環境下設置會使得它們躁動不安、互相啄毛,這是雛鵝啄毛的一個原因,一般前三天要控制在70%-75%之間,三天後逐漸下降至60%,這樣雛鵝才能感到舒適。
2、飼養密度不當
飼養密度較大或過小,育雛室的溫度過高或過低,會使得雛鵝無法正常的散發熱量而出現躁動不安,出現啄毛,還會影響到雛鵝的正常採食和飲水。雛鵝體型嬌小,一周齡每平方米最好不宜超過30隻,隨著生長逐步擴群。
解決辦法:
達龍啄辟寧,純天然無抗成分用完,雞鴨鵝多吃食,不打架,不啄羽,不啄尾快速催肥增重效果好。
冬季可補充青料汁或復合維生素B,按每公斤料加2-5毫克。若一時弄不清啄羽原因,可在飼料中加入1-2%的石膏粉,同時改善飼料管理,消除各種不良因素或應激原的刺激,如疏散密度,防止擁擠;室內溫度、濕度適宜,注意通風;防止強光長時間照射;
育雛期可適量加入青粗料,以增加雛鵝飽腹感。如將青綠料紮成小捆,掛在一定高度,分散雛鵝注意力,補充所缺乏的營養物。
Ⅳ 鵝啄毛最快辦法怎麼解決
鴨鵝為什麼會啄羽?怎麼解決鴨鵝啄羽的問題鵝啄毛最快解決辦法
在養殖鴨鵝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鴨鵝會用嘴啄自身的羽毛,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原因,還是跟養殖人員的管理有關系,鴨鵝之所以會出現啄羽,主要是因為營養不全面,管理不精心導致的,鴨鵝的啄羽行為包括自凈啄羽、啄尾和啄背3種。那麼養殖人員又該如何解決鴨鵝的啄羽行為呢?
鴨鵝啄羽的原因:
達龍啄辟寧,純天然無抗成分用完,雞鴨鵝多吃食,不打架,不啄羽,不啄尾快速催肥增重效果好。
自凈啄羽。由於鴨鵝生來自帶潔身自凈的天性,因此不管是大鴨鵝,還是小鴨鵝,亦或是雛鴨鵝,在睡眠或者下水游泳後,都會自啄羽毛,整理自身衛生清潔。
自啄的順序依次為肩、背、翅、腹下和脖頸,其行為是每次啄翼羽一根或其他羽毛數根,從根部往末梢滑出,在清除干凈的時候,就開始擦油,從尾脂腺啄得脂肪向軀體各部位塗擦,擦油順序順序依次為肩、背、翅和胸,而腹下是很少進行擦油的。
啄尾。在鴨鵝一個月齡的時候,就會開始建立家系群,而家系間的識別就算通過啄切尾部尾脂腺脂肪來完成。在經過7-10天後,同一家族的個體之間就會牢記清楚,就不會出現啄尾情況了。
因此這這段時間可以看到從外周進入睡眠群眾的個體刁啄睡眠者的尾部,有的被啄者站起前進幾步再行睡眠,有的僅搖三五次尾巴進行答應,後進入者見到搖尾後自動卧下。
啄背。而啄背則是一種非正常行為,導致出現鴨鵝之間出現啄背的原因主要有:飼料的單一、鴨鵝營養缺乏,養殖密度過大,強光、羽毛不潔、青綠飼料不足、濕度過大等。
尤其是啄食背部羽毛,輕則背部羽毛呈灰色濕束狀,重則背部羽毛被啄關出血。如不及時處理發展很快,一天內30%個體背部無毛,兩頭後50%以上個體光背,三天後則80%以上個體光背,並伴背部出血。
Ⅵ 雛鵝相互啄毛是怎麼回事怎麼預防
雛鵝相互啄毛有5個原因,主要有生長環境不適、飼養密度不當、光照刺激、營養缺乏、圈舍封閉。
1、生長環境不適
環境濕度比較大,雛鵝喜水爬潮,在潮濕環境下設置會使得它們躁動不安、互相啄毛,這是雛鵝啄毛的一個原因,一般前三天要控制在70%-75%之間,三天後逐漸下降至60%,這樣雛鵝才能感到舒適。
2、飼養密度不當
飼養密度較大或過小,育雛室的溫度過高或過低,會使得雛鵝無法正常的散發熱量而出現躁動不安,出現啄毛,還會影響到雛鵝的正常採食和飲水。雛鵝體型嬌小,一周齡每平方米最好不宜超過30隻,隨著生長逐步擴群。
3、光照刺激
光照刺激較強,會刺激到雛鵝的腦垂體興奮,使得其躁動不安而啄毛,前兩天要適當強光,三天後要逐漸轉變為弱光環境,這樣才能有利雛鵝生長,合理光照可減少啄毛猝死現象。
4、營養缺乏
營養缺乏也會到雛鵝出現啄毛現象,一旦缺乏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硫胺素的缺乏,會引起強烈的啄毛現象。在飼喂時要注意營養均衡搭配,確保雛鵝營養平衡,減少啄毛現象。
5、圈舍封閉
雛鵝生長在通風不良、有害氣體濃度較高的環境下,也會引起啄毛現象,圈舍封閉,糞便清理不及時,墊料和未食用完的飼料霉變,使得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濃度升高,極易形成啄癖。對於這種情況要加強通風,確保空氣流通,排出有害氣體,使得空氣新鮮。
(6)幼鵝背毛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發生啄羽之後,要盡快隔離病鵝,對啄傷的進行及時的消毒處理,盡快確診啄羽的原因,對其進行有效預防。
2、對鵝進行定期的驅蟲,消滅體內寄生蟲,減少皮膚瘙癢而發生的啄羽。
Ⅶ 雛鵝啄背毛解決方法有哪些
解決方法:1、雛鵝出殼後16-18小時就表現張嘴伸頸,啄食墊草或互相啄咬,此時要給予溫水補水,而後便可開食。開食時宜用配合顆粒料,並加入適量切細的鮮嫩青綠飼料,撒在飼料盤中或雛鵝身上,引誘啄食。2、周,每次飼喂時要少給勤添,一般白天喂6-8次,夜間加喂2-3次,配合精料每天每隻20-40克,青料喂量為5克;第二周喂全價料每天每隻50-70克,青料50克。其次是飼養密度不要過大,密度過大易發生啄癖和環境條件惡化,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鵝群生長期不斷出現大小不均勻的個體等。一般雛鵝正常飼養密度每平方米周為25隻3、第二周為20隻。在正常飼養密度情況下,由於溫度過低,濕度過大,易造成雛鵝打堆,也會出現啄癖。正常溫度和相對濕度一周齡分別為28-30℃和65-70%。4、第二周分別為25-28℃和65%。在飼養管理中,飼養者要經常檢查鵝群,發現有啄癖和被啄傷的病鵝,要及時盡快地挑出,隔離飼養和治療。檢查日糧配方缺少什麼營養成分,如蛋白質和氨基酸不足;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特別在青綠飼料缺少情況下,會出現維生素缺乏,引起鵝啄羽癖。5、冬季可補充青料汁或復合維生素B,按每公斤料加2-5毫克。若一時弄不清啄羽原因,可在飼料中加入1-2%的石膏粉,同時改善飼料管理,消除各種不良因素或應激原的刺激,如疏散密度,防止擁擠;室內溫度、濕度適宜,注意通風;防止強光長時間照射;育雛期可適量加入青粗料,以增加雛鵝飽腹感。如將青綠料紮成小捆,掛在一定高度,分散雛鵝注意力,補充所缺乏的營養物。
Ⅷ 小鵝互相啄背毛是什麼原因
小鵝出殼後16到18個小時就會表現張嘴伸頸,啄食墊草或互相啄咬,此時要給予溫水補水,然後開食。
飼養密度不要過大,密度過大容易發生啄癖和環境條件惡化,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鵝群生長期不斷出現大小不均勻的個體等。
Ⅸ 幼鵝叼毛是什麼原因怎麼辦
摘要 你好,1、生長環境不適:鵝崽的生活環境的濕度比較大,由於雛鵝喜水怕潮,因此它們在潮濕的環境下會出現躁動不安、互相啄毛的現象。
Ⅹ 鵝的後背開始脫毛是怎麼回事
引起鵝脫毛的常見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供參考。
啄毛癖鵝互相啄食彼此的羽毛、自身的羽毛,以致羽毛不整齊或全身無毛。防治啄毛癖可在飼料中添加1%~2%的生石膏粉或0.2%的蛋氨酸飼喂半個月左右。或在飼料中添加0.9%~1%硫酸亞鐵(或硫酸鈉),每隻鵝喂2.5毫克核黃素,雛鵝用量酌減,每天喂2~3次,連喂3~4天。也可以用啄羽寧或止啄靈等葯物拌飼料喂鵝。
缺鋅飼料含鋅量低會導致鵝脫毛。防治措施主要是保證飼料的含鋅量,當飼料含鈣高時,應補給較高水平的鋅,一般可添加硫酸鋅或氧化鋅。病鵝除調整飼料配方外,還可用氧化鋅肌肉注射或用硫酸鋅內服,用量為每公斤鵝體重5~8毫克。
缺乏生物素生物素又名葉酸、維生素B9,廣泛存在於蛋白質飼料和青綠飼料中,穀物中生物素的含量較少,當日糧以穀物為主而又不注意補充魚粉等飼料時,容易造成鵝生物素缺乏,引起脫毛。鵝發病後除了要調整飼料配方、添加魚粉等蛋白質飼料外,還可在飼料中添加生物素(每公斤鵝體重用0.1毫克),同時每隻鵝肌肉注射或口服生物素0.01~0.02毫克。
鵝虱 鵝感染體外寄生蟲鵝虱也會引起羽毛脫落。防治措施主要是滅虱。可選用馬拉硫磷、25%百部浸出液等噴灑或葯浴鵝體,或用伊維菌素皮下注射,隔10天再治療1次。治療的同時用上述葯物噴灑鵝舍和用具進行環境滅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