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卵巢囊腫好久了.希望求知情人詳解決這個問題。
愛問好奇心#卵巢囊腫、多囊卵巢綜合症與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不要搞混了
作者:王景安大夫
卵巢囊腫、多囊卵巢綜合症與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不是一回事的。千萬不要搞混了。就醫的患者中,很多人分不清楚這些東東,把這幾個給搞混了的大有人在。
不孕症治療中的卵巢囊腫或者多囊卵巢,多半是促排卵葯物使用不當造成的;一般停葯後,三到六個月會自然恢復正常的;不必過於心急,耐心等待自然恢復為佳。
【搞笑修身段子】某人在睡夢中,不慎將擺在床頭的紫砂壺蓋打翻,於是驚醒,他想,壺蓋既碎,留壺身何用?於是抓起壺身,扔到窗外。天明,發現壺蓋掉在鞋上,無損。恨之,一腳把壺蓋踩得粉碎。出門,見昨晚扔岀窗外的茶壺,完好地掛在樹枝上。沖動是魔鬼,別急著下結論,事情可能沒你想像得那麼糟!
孕媒教授說,懷孕是一項系統工程,與男方、女方以及雙方之間的多種因素相關,建議您去正規醫院專業科室做系統檢測治療。這樣可以少走彎路,以便早日懷孕!
【附:卵巢囊腫、多囊卵巢綜合症與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之間的醫學常識】
卵巢囊腫屬廣義上的卵巢腫瘤的一種,各種年齡均可患病,但以20~50歲最多見。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有各種不同的性質和形態,即:一側性或雙側性、囊性或實性、良性或惡性,其中以囊性多見,有一定的惡性比例。
【診斷】卵巢囊腫的診斷往往因腫瘤的大小、性狀不同而有難易之別,詳細詢問病史時不僅注意生殖器官,並需注意全身情況與其他重要器官的有關病史;結合臨床表現與體檢,除注意腫瘤本身的特徵外,尚應了解全身情況,故不僅婦科檢查,而全身檢查,特別是腹部檢查亦極重要。必要時藉助其他輔助診斷方法,再結合病史經過全面分析後,方能得到正確的診斷。
卵巢囊腫患者可能有腹部包塊史,而並無嚴重的症狀或其他對於身體的影響的表現;通過腹部視診、觸診及雙合診,一般能查清子宮及腫塊的邊界及活動度。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由於各種助孕技術,特別是多種促排卵葯物的應用引起的一種並發症。人體對促排卵葯物產生的過度反應,以雙側卵巢多個卵泡發育、卵巢增大、毛細血管通透性異常、異常體液和蛋白外滲進入人體第三間隙為特徵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的並發症。近幾十年來,隨著治療不孕症的發展,致OHSS病人也相應激烈猛增。其病理特點是全身毛細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這種現象多見於卵巢組織。臨床典型的表現有雙側卵巢增大,高雌激素血症、腹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血液高凝狀態、血液濃縮和少尿等。嚴重者可出現腎衰竭、血管栓塞、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和死亡。
OHSS是人工助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並發症之一。
一旦發生,一定要嚴密觀察病情。由於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刺激導致高促性腺激素血症,使多數卵泡發育,從而導致高雌激素血症,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卵巢多囊狀腫大、胸腔積液、腹水等。故應嚴密觀察病情,包括生命體征、意識、呼吸、皮膚彈性、腹痛等卵巢破裂或扭轉的徵象。每天監測體重、腹圍,記錄24 h出入量。測量應定時,一般以早餐前空服為好,記錄出入量應詳細精確。由於體液的大量瀦留應嚴格控制水分和鹽分,同時保持有效的血容量,防止腎衰竭和血液濃縮所致的血栓形成。仔細觀察臨床葯效,為制定最佳的治療措施提供依據。
相應的輔助檢查要跟上。採用多種監測手段,包括B超、血細胞比容、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尿常規及血清雌二醇等。根據血雌激素水平及時調整HCG劑量。綜合所有檢驗報告,及時了解病情,並對治療方案做出最佳的調整。輕度OHSS病人有其自限性,只需休息和監測病情發展即可;中度、重度的OHSS病人要注意體位、飲食護理及病情觀察,特別是葯物治療的用葯原則,通過這些積極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可以減輕OHSS症狀,促進疾病的轉歸,避免OHSS危象的發生。
OHSS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多發生於注射HCG後3~7天。如未妊娠,其病程約14天;如妊娠,將繼續持續一段時間,且病情可能加重。由於OHSS是超排引起的醫源性疾病。首先加強超排卵過程中雌激素(E2)水平及B超的監測,及時調整促性腺激素用量。對有可能發生嚴重OHSS者應停止或延遲注射HCG,改HCG為黃體酮作黃體支持。如果IVF-ET周期中OHSS嚴重者可將胚胎冷凍保存,待以後自然周期再移植。多處文獻報道,當B超監測顯示卵巢直徑大於5cm時應及時終止用葯,以避免OHSS的發生。
多囊卵巢綜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Stein-Leventhal Syndrome;sclerocystic ovary disease)是以慢性無排卵、閉經或月經稀發、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為臨床特徵的綜合癥候群。多囊卵巢綜合征,是多內分泌軸功能紊亂所引起的疾病的終期卵巢病理改變,其最初的神經內分泌變化,是GnRH-GnH釋放頻率和脈沖振幅增加,LH/FSH比值增高,通常大於等於3。
PCOS的臨床表型多樣,目前病因不清。
【診斷】1935年,Stein和Leventha首次報告此病後被定名為Stein-Leventhal綜合征(S-L征)。1960年由於患者以雙側卵巢囊性增大為特徵,故改稱為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由於PCOS有高度臨床異質性,病因及發病機制至今不清,到2003年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與美國生殖醫學學會的(ESHRE/ASRM)的專家召開PCOS國際協作組專家會議制定了PCOS的國際診斷標准,具體診斷標准如下:
1.稀發排卵或無排卵;
2.高雄激素的臨床表現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3.超聲表現為多囊卵巢(一側或雙側卵巢有12個以上直徑為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體積大於10ml);
上述3條中符合2條,並排除其他疾病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庫欣綜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腫瘤。
為制定中國PCOS的診治規范,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內分泌學組於2006年在重慶討論並初步制定了目前中國的PCOS診斷、治療專家共識。2007年出台了目前中國的PCOS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專家建議在現階段推薦採用2003年鹿特丹PCOS國際診斷標准。即稀發排卵或無排卵;高雄激素的臨床表現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性改變:一側或雙側卵巢直徑2~9mm的卵泡≥12個,和/或卵巢體積≥10ml;上述3條中符合2條,並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病因: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庫欣綜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腫瘤等。
【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治療的目的主要是建立有排卵的正常月經周期,恢復生育能力,消除多毛。一旦建立了正常的月經周期,就能受孕,卵巢也不再產生過多雄激素,多毛也隨之消失。恢復正常月經周期的治療方法如下。
1.葯物治療
目前PCOS的葯物治療已取代手術治療作為一線治療方法,治療的目的主要與患者的生育要求相關。
(1)降低高雄激素血症的葯物治療
1)口服避孕葯(OCP)已作為PCOS婦女的一種傳統的可長期應用的治療方法,主要用於保護子宮內膜、調整月經周期,通過降低卵巢產生的雄激素改善多毛和/或痤瘡。OCP對於無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是一種簡單、經濟的治療方法,但最近的研究顯示其可能降低PCOS婦女胰島素敏感性和糖耐量,另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痛、體重增加、情緒改變、性慾下降、胃腸道反應和乳腺疼痛,應給予注意。
2)糖皮質激素 用於治療腎上腺合成雄激素過多的高雄激素血症,以地塞米松和強的松的療效較好,因為它們與受體的親和力較大,可抑制垂體ACTH分泌,使依賴ACTH的腎上腺雄激素分泌減少。長期應用注意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抑制的可能性。
3)安體舒通(Spironolactone) 是一種醛固酮類似物,其對酶抑製作用的有效性與醋酸環丙孕酮相似,故兩種治療效果亦相似。同時其具有對抗雄激素作用,其治療高雄激素血症的作用機理為競爭性與雄激素受體結合,在末梢組織與雙氫睾酮(DHT)競爭性結合受體,抑制17α羥化酶,使T、A減少。
4)氟化醯胺(Flutamide) 是一種類固醇復合物,有強效高特異性非類固醇類抗雄激素,沒有內在激素或抗促性腺激素作用,不能減少類固醇的合成,但通過受體結合抑制雄激素效應。與醋酸環丙孕酮相比,其治療後血清雄激素(包括總睾酮和游離睾酮)水平升高,但由於雄激素靶器官效應被拮抗,盡管血清雄激素水平升高,臨床表現沒有加重。長期大量服用有肝損害可能,另外是否造成胎兒畸形尚無定論,故服葯期間應避孕。
(2)促排卵葯物治療
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多需要應用促排卵治療才能妊娠,PCOS的葯物促排卵治療在近50年中有了很大進展,但部分患者應用常規方法療效較差,故選擇合適的方案是促排卵治療的關鍵。
1)氯米芬(CC):又名克羅米芬,也叫氯菧酚,舒經芬。現在一致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治療首選克羅米芬。克羅米芬能誘導下丘腦釋放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繼而促進垂體釋放卵泡刺激素,促進卵泡正常發育。卵泡刺激素濃度增高是誘導多囊卵巢綜合征病人排卵的關鍵。克羅米芬治療能使80%以上病人排卵,單獨使用妊娠率達30%~60%。用氯米芬兩個最明顯的副作用是輕度卵巢增大(13.6%)和多胎妊娠,其他副反應包括潮熱(10.4%)、腹脹(5.5%)和極少的視覺障礙(1.5%)。盡管FDA推薦的日最高劑量達250mg,但臨床常用的最高劑量是150mg。應盡量採用最小的劑量治療。具體用法從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每天1次,每次50毫克,連用5天。通常在用葯後7一10天出現排卵。若治療1個2個周期無效,加到每天100毫克,共5天。用葯中測基礎體溫,觀察有無排卵性雙相曲線。部分患者應用CC治療無效,稱為氯米芬抵抗,但目前對氯米芬抵抗的定義不同,最大劑量150~250mg不等,連續應用3個周期,均無排卵反應。
2)促性腺激素(Gn) 對於CC抵抗的患者,促性腺激素(Gn)是常用的促排卵葯物,包括FSH及HMG,目前Gn的制劑多樣,如hMG、尿FSH和重組FSH,但應用時都存在價格高、多胎妊娠和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風險的問題。常規方法月經3~5天起始,每天HMG1支/d或純FSH75IU/d,排卵率較高,妊娠率較高,但卵巢過渡刺激綜合征(OHSS)發生率高,多胎率高。目前多採用小劑量緩增方案,該方法排卵率為70~90%,單卵泡發育率50%~70%,周期妊娠率10~20%,OHSS發生率較低0%~5%,但治療周期長,患者費用相對高。
3)來曲唑 促排卵治療是芳香化酶抑制劑(AIs)的一種新的適應證,這類葯物以往主要用於乳癌的治療。它們可以單獨應用,也可與FSH聯合應用。主要副作用包括胃腸道反應、疲勞、潮熱、頭和背痛。目前臨床常用的芳香化酶抑制劑類葯物是來曲唑,主要用於氯米芬抵抗的患者,排卵率達80%,多於月經周期開始後或黃體酮撤退性出血後,月經第3~7天(共5天)應用,之後的監測過程同氯米芬。
(3)胰島素增敏劑(ISD)治療
PCOS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胰島素抵抗,導致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症,以便維持正常糖耐量(葡萄糖攝入後胰島素的正常反應)。在年輕PCOS婦女中,高胰島素血症是糖耐量異常和後期心臟疾患的主要危險因素。另外,高胰島素血症還可引起卵巢雄激素合成增加,進而導致無排卵、閉經和不孕。許多PCOS婦女表現為肥胖,由於體重增加胰島素抵抗更為明顯;非肥胖的PCOS婦女(佔PCOS的20%~50%)多有腰圍/臀圍比增加,較正常組亦有更明顯的胰島素抵抗傾向。主要的胰島素增敏葯物有二甲雙胍(metformin)、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羅格列酮(rosiglitazone)、ioglitazone和D-Chiro-Inosito,它們的主要適應證是有胰島素抵抗、糖耐量受損或2型糖尿病的PCOS婦女。
(4)中葯活血補腎法誘導排卵亦有良好的滿意效果。
2.手術治療
PCOS患者的治療一直是臨床治療中的難點問題。最早的有效治療方法是1935年Stein和Leventhal報道的雙側卵巢楔形切除術(BOWR),這種方法開創了手術治療不孕的時代。手術治療可以減少卵巢中部分顆粒細胞,卵巢間質產生雄激素減少,從而使循環中的雄激素水平降低,進而GnRH降低,引起血清雄激素濃度進一步降低,這也說明卵巢間質亦受垂體-卵巢軸調控。由於雄激素水平降低,術後大部分患者可恢復自發排卵和月經,有部分可能自然懷孕,但大部分妊娠發生在術後6個月左右。手術治療根據方法不同分為以下幾種:
(1)雙側卵巢楔形切除術(BOWR) 是最早且有效的治療無排卵性PCOS的方法,手術需要切除1/3的卵巢組織,Stein等報道術後95%的患者能恢復正常月經,妊娠率能達到85%,之後的報道肯定了這一方法的有效性,但成功率差異較大,但此法有多種不良反應,包括手術後粘連形成導致輸卵管性不孕,另外還有報道術後卵巢早衰的發生。正因為此種方法損傷較大,現在已很少應用。
(2)腹腔鏡下卵巢電灼或激光打孔治療(LOD) 目前首選的外科手術治療方法是應用熱穿透或激光進行腹腔鏡卵巢打孔術,術後促排卵治療反應改善,由於醫療干預致多胎妊娠率降低,與卵巢楔形切除術相比術後粘連發生率明顯降低。主要適用於氯米芬抵抗患者的二線治療方法,它具有單卵泡率高,避免了多胎及OHSS問題,特別是對於BMI小於29以及游離雄激素指數小於4者治療效果良好,排卵率80%~90%,妊娠率60%~70%。
(3)經陰道水腹腔鏡(THL) 主要用於無明顯盆腔原因的不孕症患者輸卵管及卵巢結構的檢查。通過THL對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進行卵巢打孔治療,術後6個月累積妊娠率達71%。
3.輔助生育技術
對於應用6個月以上標準的促排卵周期治療後有排卵但仍未妊娠的PCOS患者,或多種葯物促排卵治療及輔助治療無排卵並急待妊娠的患者,可以選擇胚胎移植的輔助生育技術。但由於PCOS的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島素抵抗,造成其生殖、內分泌系統的多種功能紊亂,使PCOS患者在進行IVF治療時易發生Gn高反應,導致卵泡數過多、血E2過高,進而增加OHSS的發生率,過高的LH水平使卵細胞質量下降,受精率降低,這些使PCOS患者成為輔助生育治療中的相對難點問題。
2. ad,as,pd,ps,nrd,nrs,sa,sb參數什麼意思
ad,as是source(s)和drain(d)的area;pd,ps是s,d的周長;nr標示方塊電阻數nrd,nrs;sa,sb是LOD效應的參數,表示poly到AA end的距離。具體去看BSIM4模型
3. 重慶市銀盾爆破效應檢測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市銀盾爆破效應檢測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9月1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爆破效應檢測等。
法定代表人:李嘉言
成立時間:2011-09-16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10500014195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江北區建新東路80號18-6
4. 請教wpe和lod效應
WPE&LOD(應力效應)
LOCOS:
鳥嘴,H/W小,不太適合CMP工序
STI:
H/W大,便於CMP工序
就是挖溝,填二氧化硅隔離介質{Mos比喻成城池,STI就是護城河}
sti_mask-->size (diffusion or (diffusion and poly)) by value
Proximity Effect:WPE LOD
WPE:Well proximity effect
STI Effect:LOD {length of diffusion}
就是STI槽中填充的隔離介質會產生機械應力,擠壓比鄰的MOS,使電參數發生和應力
相關聯的漂移。STI主要影響器件的飽和電流(Idsat)和閾值電壓(Vth)。
STI延展效應可以通過以下兩個參數來描述:SA/SB這兩個參數分別表示柵到有源區兩邊緣
的距離。Stress=1/(SA+L/2)+1/(SB+L/2)
增加SA和SB就是增加緩沖距離減弱應力,S和D端不要直接面臨STI並適當增加距離即可緩解LOD效應
如果是增加Dummy的話,則要求共源或漏
可以看到模擬曲線飽和電流I和SA/SB的關系圖
以及1:4的MOS的3中Floorplan情況,
其中3.blockfloorplan對LOD效應比較免疫(參數同比漂移,所以不影響匹配度)
對於其它比例的MOS可以參考上面的floorplan。在面積,布線易度,匹配度之間做好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