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壽山石寮國石鑒別方法

壽山石寮國石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4 05:18:48

Ⅰ 寮國石、壽山石、昌化石如何辨析

近一兩年寮國石非常火爆,大有睥睨四大國石、唯我獨尊之勢。「寮國石」產自寮國,2014年8月大量進入國內,主要進入了福建市場。寮國石顏色以紅為主,極品者顏色很正,大部分色淡,肌理和質地與壽山善伯洞、杜陵等品種極為相似,除刀感不同外,流水紋、桃花等肌理特徵一應俱全,雖與我國四大名石的精品相比稍有差距,但質地良好,更適合把玩。

《寮國石》

根據不同開采地的差異,寮國石可分為「山料」、「水料」:

「山料」是在山上的原生礦中開采出來的石料。這類石料性質不穩定,容易發生褪色問題,因此等級不高,市場價位較低。普通的寮國白玉凍、黃凍、紅花凍多為「山料」。

「水料」是從礦山周圍水域中挖掘出來的石料。這類石料的產生是由於礦石從山體滑落,掉入水中,經過流水、泥沙長期覆蓋、重刷,其表面形成了一層「石皮」,因此性質穩定,不會褪色,是寮國石中的中上等級品種。例如寮國田黃就是「水料」。

根據寮國石的色彩、外觀等,一般將寮國石分為寮國白玉凍、寮國黃凍、寮國紅花凍、硃砂白凍、寮國田黃、寮國三彩等。

在挑選寮國石時,業內人士建議從三個方面進行考慮:材質、純凈度和色彩。一般來說,材質越細膩,油潤度越高越好;純凈度越高、透明度越高越好;色彩要挑不易褪色的品種,色彩分界越清晰越好。

寮國石中有百分之八十像巴林,僅有百分之二十像壽山;而這百分之二十中,僅有不到百分之十者很難區別。

寮國田黃、壽山田黃、昌化田黃差異辨析

寮國田黃&壽山田黃

1、同等大小的寮國田黃與壽山田黃相比,重量稍微偏輕一點。

2、大多數寮國田黃油潤度不夠。雖然寮國田黃磨光後同樣非常光滑,但光滑並不代表油潤度,缺乏壽山田黃特有的清朗、清澈,給人感覺濁了點。

3、從歷史文化價值來講,壽山田黃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最高,但也正是由於開采時間久,已經接近資源枯竭;寮國田黃則因發現時間晚,目前數量最為充沛,然而上等品佔比非常低,可以說僅為前兩者的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

《壽山石》

田黃是福建壽山石的一個品種,也叫田黃石或者黃田石,產於福建省福州市北效壽山村田地中,是我國獨有的印石。已有一千多年開采和利用歷史,在清朝主要作為皇室的印璽用石和雕刻用材,隨著時代前進對其研究不斷深入,已有很多部專著問世。根據現代研究成果可以把田黃定義為:田黃是產於壽山溪田地中、具有六德特徵和其它標志、主要由迪開石和珍珠陶石組成的塊狀獨石。主要有田黃,白田,黑田,紅田,綠田等品種,按石皮特徵可以分成黃皮田黃,銀裹金田黃,烏鴉皮田黃等等。按色澤的濃淡可以分為桂花黃田黃,雞油黃田黃,枇杷黃田黃,黃金黃田黃,橘皮黃田黃等等。

寮國田黃&昌化田黃

1、從雕刻下刀的刀感而言,兩者軟硬度差不多,刀感也差不多。

2、品質一般的寮國田黃原石,仔細看錶皮會有一層朦朧的白色。但上等的寮國田黃則沒有,跟昌化田黃很難區分。

3、用水砂打磨原石表層,會發現昌化田黃略亮一點。如果用手搓一搓昌化田黃的表皮,第二天看還是會有潤度,感覺裡面水分更足。而寮國田黃用手搓一搓第二天會恢復原樣。

4、相比原石,兩者雕刻出來的作品更容易看出差異。用昌化田黃做好的作品,在打蠟之後光澤度比寮國田黃更高,潤澤度更高,而寮國田黃作品放置幾天後會有些發干、發白。

5、總體來說,同樣等級情況下,昌化田黃比寮國田黃質地要好,例如,同樣是中等級別,昌化田黃會更黃,更潤,寮國田黃則表皮會干澀一些。但高等級的寮國田黃品質也非常好,質地肯定超越中等級的昌化田黃。

《昌化石》

昌化田黃則產於浙江省臨安市昌化北區西北面的玉岩山一帶的田地中,與我國著名雞血石可謂同出一脈,雖然從被發掘至今資料記載有二十多年時間,但也是珍貴的印石。由於其形成環境、地質成份以及特徵跟田黃十分相似,所以昌化田黃石分為黃田、白田、紅田、黑田、綠田等品種,此外還有銀裹金和金裹銀二種,盡管田黃石有不同色調,但黃色是基本的,這是鑒定標志之一。

壽山田黃石與昌化田黃石的形態特徵異同點分析:

1、石形及其形成機理

田黃石的原石均經過搬運、磨蝕作用,而使其成為自然卵形,無明顯稜角,手摸有滑感。兩者都有過以上的形成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二次生成。壽山田黃石一般體形偏小,形態相對比較規則。昌化田黃則體積比較大,形態比較多樣,所以不管在體積還是重量都有著優勢,具有較好的可塑性和賞玩性;

2、石皮及其形成機理

大部分田黃都有石皮,薄厚不等,顏色各異,有黃、白、黑等色。石表麵包一層濃淡厚薄不均的黑皮者,狀如烏鴉之羽毛,俗稱烏鴉皮。肌里為黃色,外部包一層白皮的,叫「銀裹金」。肌里近純白的白田,而包有一層黃皮的,叫「金裹銀」。這點我在上面也提到過,兩者的都有共同的稱呼;在這里簡而概之:壽山田黃石的石皮一般比較細膩、油潤,表皮有比較規則的細孔,就像我們人類皮膚的毛孔一般,而昌化田黃石皮相對會粗獷、略乾燥,顯得土味比較重,石皮表面的毛孔也不是特別規則,而且通常的石皮會帶金沙等。

Ⅱ 如何鑒別壽山石的真假 壽山石鑒別方法

外形

包括形狀、稜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稜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布於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於此。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布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卜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具備了基本的鑒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鑒別。

總結

壽山石雕鑒別方法除了以上幾點,還要看作品的創意度、雕工度、稀有度、知名度以及看年代等。最後做綜合評價,判斷是否值得收藏,如作投資性收藏,要對當下、遠期收益做出判斷。

(2)壽山石寮國石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專用標志使用

壽山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福建省福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壽山石的法定檢測機構由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保養

壽山石的保養是壽山石收藏的一個重要課題。雖然壽山石天生麗質,在自然狀態下,石形不容易變,石色也不輕改,但是,從陰暗的地底深處到暴露於陽光燦爛的世界,要保其天生麗質永駐人間,依然要涉及養石和護石這個話題。

壽山石屬葉臘石,質地滋潤,富有光澤,硬度較低。一些品種在開采時,因爆炸震動,結構遭受破壞,多裂紋、裂格,如果不善加養護,日久天長就會枯燥易損,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以油養石之風。

壽山石的養護雖然簡單方便,易於操作,但也不是沒有忌諱,因而不可隨意處置,同時不同的石種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養護也要因石而異。

首先,保持潤澤,切忌高溫壽山石最忌乾燥、高溫,養護的關鍵要注意保持潤澤。不論原石還是雕品,都應該避免陽光曝曬和高溫環境。新採的礦石不可長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時藏在地窖里或陰濕之處,時常灑些冷水以保潤澤。

其次,開料水磨,謹防燥裂以水鋸、濕磨為上,如須在砂輪上打磨,則應預備清水一盆,待石料摩擦發熱時,及時用冷水降溫。

第三,原坯石料,木盒裝放 經過去皮、除污、清雜質,製成原坯後,應分出品種、檔次和塊度,置放在木質盤盒之中。塊度大且石質粗者,只需將木盒放在陰濕處保存即可。如屬高檔石料,塊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滿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塊度較大,為節省油料,也可將石坯沾油後用透明紙包裹好,放在陰濕處。

第四,雕刻成品,除塵保潔經過雕刻加工的壽山石雕成品,適宜陳列室內。石表被灰塵、污物沾染時,只要用細軟的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壽山石硬度低,約在摩氏二至二點五度之間,切忌用金屬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Ⅲ 怎樣區分壽山石和寮國石

壽山石和寮國石同屬於葉臘石的一種,區分的話一般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看,一種是刻。如果單純用肉眼看的話,初學者一般是分不出來的,但是細細一看,就會發現寮國石大部分都有紋路,(搜林石雅集,教你分辨)特別明顯的紋路,這是壽山石沒有的,寮國石與壽山石的高山石很像,有時候幾乎用肉眼分辨不出來的,再有一種是用刀刻,寮國石通常比壽山石會偏軟。

Ⅳ 壽山石怎麼鑒定

壽山石,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壽山石是中華瑰寶,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壽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貴石材,其石質晶瑩、脂潤、色彩斑斕,色澤渾然天成,色界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點,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並於2003年被確定為「國石」候選石。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涌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

外形

包括形狀、稜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稜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布於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於此。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布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卜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具備了基本的鑒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鑒別。

總結

壽山石雕鑒別方法除了以上幾點,還要看作品的創意度、雕工度、稀有度、知名度以及看年代等。最後做綜合評價,判斷是否值得收藏,如作投資性收藏,要對當下、遠期收益做出判斷。

綜合評價具有八品之一的就可以收藏了,如能兼具多品,更是世間寶物。這八品是:美品(美不勝收);奇品(奇妙無比);妙品(妙不可言);絕品(不可多得);神品(出神入化);稀品(難以見到);怪品(怪異多味);極品(完美無瑕)。

Ⅳ 壽山石鑒定方法是什麼

壽山石鑒定方法是看質感、看肌理、看技法、看刀法。

一、看質感

壽山石鑒別方法第一看是質感,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5)壽山石寮國石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壽山石的養護:

首先,保持潤澤,切忌高溫壽山石最忌乾燥、高溫,養護的關鍵要注意保持潤澤。不論原石還是雕品,都應該避免陽光曝曬和高溫環境。新採的礦石不可長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時藏在地窖里或陰濕之處,時常灑些冷水以保潤澤。

其次,開料水磨,謹防燥裂以水鋸、濕磨為上,如須在砂輪上打磨,則應預備清水一盆,待石料摩擦發熱時,及時用冷水降溫。

第三,原坯石料,木盒裝放 經過去皮、除污、清雜質,製成原坯後,應分出品種、檔次和塊度,置放在木質盤盒之中。塊度大且石質粗者,只需將木盒放在陰濕處保存即可。如屬高檔石料,塊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滿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塊度較大,為節省油料,也可將石坯沾油後用透明紙包裹好,放在陰濕處。

第四,雕刻成品,除塵保潔經過雕刻加工的壽山石雕成品,適宜陳列室內。石表被灰塵、污物沾染時,只要用細軟的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壽山石硬度低,約在摩氏二至二點五度之間,切忌用金屬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Ⅵ 壽山石是什麼如何鑒定壽山石

壽山石是葉臘石中的一類,這是鋁硅酸鹽礦物,與所有的礦產一樣,壽山石也是地質運動的產物。據地質工作者勘察,壽山石是在侏羅紀到白堊紀時期,由於火山噴發或者岩漿侵入引起了特定成分的岩石的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壽山石的取名與它的發現地有關,因它最早發現於福建壽山,所以以壽山為名。壽山石是「四大印章」之一的寶石,它是福建的特色名貴石材,也是中華瑰寶。真正的壽山石具有石質細膩、晶瑩、色彩絢麗、色澤天然、色界分明等特點,從欣賞價值方面看,它的價值是很高的,再加上它相當稀有,又被賦予了人文歷史意義,所以壽山石成為了深受人們喜愛的藝術收藏品。壽山石珍稀寶貴,價格也不菲。市面上有一些人為了賺取利益,以次充好,以石膏加工仿製壽山石以此來忽悠購買者,為了避免上當受騙,所以學會鑒定壽山石很重要。正常情況下,鑒定壽山石可以從四方面入手:一是看外形。這個要看三點,形狀、稜角以及皮相,根據壽山石的不同種類,它的外形表現也不盡相同。以其中的田坑石和水坑石為例,田坑石為自然石塊,稜角不明顯,但有石皮,而水坑石則稜角分明,沒有石皮。二是看質感,壽山石的質地細膩,多呈微透明或不透明狀態。三是看顏色,壽山石的色彩比較斑斕,以白、黃色、棕三色居多,紅、草綠等顏色兼搭,總體色相靚麗,色彩有規律可循。四看紋理,壽山石大多紋理清晰,存在著天然的分隔紋路。

Ⅶ 壽山石怎樣鑒別真偽品相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辨別壽山石的真偽:

1、外形

包括壽山石的形狀、稜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稜角,有明顯色皮等。山坑石分布於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為「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於此。

2、色彩

主要看色相和色彩的分布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是有規律可循。

3、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及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觸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4、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和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卜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具備基本的鑒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鑒別。

(7)壽山石寮國石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1、壽山石的質量技術要求包括:

1)開采

主要為賦存在白堊紀火山碎屑岩中的火山熱液礦床。開采時要注意圍岩蝕變、礦脈走向及其幾何形態的變化,做好礦體預測。遇到礦體時,除與周邊圍岩緊密相連的大塊原石可在圍岩中採取微量炸葯爆裂方式分離原石外,其餘情況下均應採用手工作業方式取石。作業前應查看原石產出情況,找准合適的切入點,避免損傷原石。

2)養護

石料的養護以「保持潤澤,切忌高溫」為原則,應浸泡在水中或覆沙土和稻草,以保持濕度。開料時採用水鋸,謹防燥裂。經去除雜質製成原坯石料。

3)管理

壽山石資源實行有計劃保護性開采,實行采礦許可證制度。開採的壽山石應進行鑒定、拍照、登記、備案,由壽山石保護管理機構出具產地證明,建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

2、壽山石的產地:

壽山村是壽山石的唯一的原產地。其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東北部,出福州市區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盤山公路上行車三十餘公里就能到達壽山。

Ⅷ 如何分辨壽山石與寮國石

怎麼辨別寮國石這一年來成為話題,從照片和純外觀上來看,新手人士很難區別,但筆者相信只要上手一試便知。為何外觀的「像」,就能令大家如此迷惑呢,那是因為多數人沒有從內心深處傾聽。任何一方的石頭,都不可能做到與壽山石百分百的「像」,內在的質地更難現一致。

為什麼會有這種「像」的情況呢?除了相同的人文地理環境,還有就是石頭本身色澤、皮相等外衣的阻擋。如果剝去外衣,呈現透澈、純潔的本質,沒有任何石種不是肉眼不能識別。內心深處的識別,從本真出發,觸摸精神層面的共識,它是一眼即知、馬上判斷。荔枝、坑頭等透明的石頭,因為沒有顏色的阻攔,或是本體的冰清玉潔,一眼望到底,是故最難在它們身上有種「似曾相識」的認知。

另外,芙蓉等蠟性石頭,如山秀園、汶洋等,直接以完美無暇的體貌示人,至今未有迷惑出現,更遑論於手感上的滑、滯之別。這些都是從外相出發,除了石頭自身的配合外,還有就是主體人可用刀具等對於各種石頭內心深處的探知了。

筆者往返於各大市場之間,對各種石頭均有涉及,對大家常問起的撾石與壽石中主要的區別之處做出總結,本文主要涉及三類的內容。

這二個石種的差別本無意提及,因為是最近的熱門,所以有興趣聊聊了。

壽山田黃地里已經很難有十克以上的田黃出來,可寮國的產量還是劈天蓋地的,如果沒有區別,後者對於價值的沖擊能一下子沖垮關卡。寮國有產量優勢,田黃身價有誘惑力,因此有人一度閉口不談二個石種的分別。

寮國田石

但二種石頭的比較,從出身上著手依舊可觀一二。寮國「田」多數是山產獨石,「嚴重」區別於壽山田黃田產的身份;前者產處多乾燥,難以在吸納外圍養分上發揮十足功力,後者有著田中豐沛泥水元素無時不刻的滋養。這造就了,寮國「田」很難做到從外至里的純一黃色,多是外現黃皮、內現白心或紅心的情況。但是,外地的石友說福州的石商比較聰明,知道寮國的內心碰不得,就以薄意工藝來規避風險。

壽山田黃石

不能通過內心的情況觀察二個石種的區別,壽山田黃的蘿卜絲可謂幫上大忙了。它如同守護壽山核心的門神,它的存在如警衛時刻警惕,使其身份不容混淆質疑。這方面,寮國可能也有所謂的「絲」,但是比較粗,用「紋」來形容會更恰當。有的一部分石友可能會覺得,壽山田黃中沒有絲的怎麼辦?

其實外相的皮、格、絲都是壽山田黃的重要特徵,還可佐以這個石種的「溫、潤、細、結、凝、膩」六德去判斷,這些條件足以抵禦一切外力的沖擊。另外來講,壽山田黃石極為珍貴,一些上份量的在寮國田未出產前,就頻見於網路、書刊、拍場等,在身份的判斷上足可安枕無憂。份量田黃如此,一些古董級別的田石,在拍場上未見低下一絲高貴的頭,更可說明田黃的壟斷地位了。

因為從寮國從出產到現在,從沒有放鬆過對這個石種的認識,手上收藏也頗豐,可以在分別上言語一二了。上面的二「田」區別,因為撾「田」的相似度還不夠所以難度不大,但接下來要辨別的這個寮國流水紋「杜」就要叫不熟者頭大不已了。

壽山杜陵石

壽山杜陵的密度在壽山體系內都是出了名的,若是二章相碰必發出清脆的「鏘鏘」之聲,這種特徵首先就有別於寮國。質地上的區別表現在刀感上,入刀於杜陵會崩彈而出,有別於撾「杜」的粘刀。

除此之外,從外觀上,二者之間的差別也甚大。二者辨別最大的難度出現在流水紋上,寮國的流水紋有種像松木橫切紋理的感覺,整齊謹慎、線線分別;杜陵的流水紋更加立體,也有更加自由一些的感覺,再有類似於虱子球類的特徵相佐,豈可無別?

當然如上只是從普遍程度上的常見區別,不排除個別出現與文中描述不一致的情況。

寮國杜陵石

如果前兩步不行,剩下的還是以石種的特徵來幫助辨別了,杜陵常有的砂釘,雖在撾「杜」上也有出現,但頻率比較低;棺材灰又是撾「杜」極少或沒有企及的地方。

如上,細微處的分別,再於生活中用於組合手段進行判斷,二者差別將被無限放大。

寮國杜陵石線條更「拘謹」

接下來的識別難度將更高,那就是令人迷惑不已的寮國硃砂、桃花類了。

因為硃砂、桃花的大量存在,作為「外衣」或「內衣」阻擋了石質的呈現,而這些無數的砂點與壽山類是無二無別的。至今為止,還時有發生將寮國當成壽山買的。筆者在二類石種上不曾少花錢,是故今天還是大膽地呈現它們了。

寮國水洞

從外觀上,壽山水洞已絕產多年,現存的量若現於人們面前,多是有包漿的情況,或者是外現油黃的表象,這點異於寮國這類石頭的光鮮。另外,從純凈度來講,壽山水洞可以從多針或有無水泡等部分證明身份。

一壽山當地的石農講,水洞有留白部分是加分的地方,有種似水凝珠的感覺。有些情況可以從這種清透的底來判斷,但例外的情況始終會出現。無論如何這些差別從圖片上看都是極其細微,只是在藝人或篆刻動刀後可於手端立辨。

綜上二種石頭的比較,從目前面市的情況下來看,壽山在蠟性石種(芙蓉、汶洋、山秀園)、白晶石種(坑頭晶、高山晶)、蘿卜絲石種(田黃、荔枝)等表徵極難為外石所窺破。除此之外的識別,普遍是如上所說的,但個體位的差別也是千變萬化,具體情況還是要以經驗判斷。(此文轉載自壽山石文化網,僅供印友參考學習,作者:零陵香,原文標題:理性討論怎樣分辨壽山與寮國)

Ⅸ 如何鑒別壽山石的真假 壽山石鑒別方法

壽山石是我國特有的玉料,因其玉質晶瑩滋潤,色彩斑斕,具有極高的人文性和升值性,從古至今,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一不為壽山石瘋狂。但是,大家也知道壽山石的資源有限,而壽山石又如此的火爆,導致造假的壽山石也應運而生,因此怎樣鑒別壽山石真假成了大家都關注的問題。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怎樣鑒別壽山石。

Ⅹ 寮國石和壽山石哪個好

肯定是壽山石好,但是寮國石中的精品肯定是要比壽山石的普品好的

壽山芙蓉石與寮國石的區別在於它們的質地、顏色和文化底蘊。


1、從質地上來講。


壽山石性不好的用油保養即可,寮國石在脫水的情況下,即使用油仍然會十分快速地褪色;即使不褪色,顏色也會起著變化。


脫油後的寮國石全無油養時的滑膩,而是帶澀的感覺。且無油養時的色彩萎靡不振,上油後又「鮮活亂跳」,這說明其質不夠細密結實,凝潤度並不及外表來得光鮮。在進行拋光的過程中,沒有壽山石那種越磨越亮的細膩感。


2、從顏色上來講:


寮國石顏色過於單調,主要的顏色有紅、黃、白,而壽山石顏色多樣,多姿多彩。


寮國石:




壽山芙蓉石:




3、從文化底蘊方面來講。


寮國石的出現,以福州為主戰場,以中、低價位的准確定位,是對以壽山石為主的雕刻石的陣容補充與完善。

三點告訴你壽山石和寮國石的區別

從寮國石「入侵」福州,就一直有人關注這個石種,怎麼分辨壽山石和寮國石就成了許多石友們心中的共同的疑問。此篇文章僅對寮國石與壽山石的識別進行探討。

有種說法認為,寮國石中有百分之八十像巴林,僅有百分之二十像壽山;而這百分之二十中,僅有不到百分之十者很難區別。來看看文章的用詞「很難區別」,並不是不能識別,通過類似者對比,還是不難看出之間的端倪。

總之,寮國石雖然外表光鮮、內韻不足,但產量極大,即使僅有百分之十達到收藏的程度,其市場容量仍然是巨大的。如果人雲亦雲,否決一個石種,並不是玩石人應有的心態,只有海納百川,才能為自己贏得從容不迫的地步。


而雕刻石的核心是壽山石,壽山石的核心是田黃,其他雕刻石的價值是依託於核心價值而存在。


其中皇家文化是田黃不可忽略的主要部分,田黃光輝史始於皇家的祭天文化,其有著「福、祿、壽」的隱喻,之後王侯將相爭相跟風模仿、收藏,依託於田黃材質身上的各項技藝也日臻完善以至顛峰。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壽山才達到今天價位。


(10)壽山石寮國石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上品芙蓉石天生麗質,雍容華貴,微透明而似玉非玉,手感特別好。前人形容其「如脂如膏如腴」 、「拂之有痕」,這是形容人們對芙蓉石非常珍惜,唯恐有所損傷,僅僅「拂之」當然不會「有痕」。


與其他坑石相比,芙蓉石的主要特徵是:凝結脂潤、細膩純凈,而且品玩最容易上「包漿」。壽山石長期在人的手上、臉上摩挲,石與皮膚的摩擦已增加了亮度,而人體的油脂與溫度又使石質更加潤通靈,火氣褪盡,老到成熟。這種特殊的光亮謂之「包漿」。

閱讀全文

與壽山石寮國石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s封裝的方法如何在頁面內調用 瀏覽:539
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種類 瀏覽:950
腰間盤如何鍛煉方法 瀏覽:608
過河的簡單方法 瀏覽:586
傳播研究方法教材 瀏覽:281
骨科治療腱鞘炎的方法 瀏覽:596
電腦突破網路限速的方法 瀏覽:158
溶液中鋰離子濃度檢測方法 瀏覽:162
紅杉樹樹皮的食用方法 瀏覽:732
剔除離散值計算方法 瀏覽:621
seo有哪些重要的方法 瀏覽:739
阻止電瓶車上樓線路安裝方法 瀏覽:31
古代陶瓷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413
什麼方法能快速開車 瀏覽:69
嬰兒吐奶用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37
水泥牆石材背景牆安裝方法 瀏覽:446
兩相電機如何調整接線方法 瀏覽:48
老式塑料管連接方法 瀏覽:516
城市宣傳欄的測量方法 瀏覽:766
玻璃推拉門地滑軌道安裝方法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