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方法
簡易呼吸器又稱人工呼吸器或加壓給氧氣囊,是進行人工通氣的簡易工具。當病情危急,來不及氣管插管時,可利用加壓面罩直接給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氣供應,改善組織缺氧狀態。使用方法如下:
7、病人有自主呼吸,應按病人的呼吸動作加以輔助,與病人同步。
8、擠壓呼吸囊時,壓力適中,不可時快時慢,壓力不可過大。若患者氣道壓力過高,可下旋壓力閥,以增加送氣壓力。
簡易呼吸器呼吸囊容積/輸出容積一般為1500/1350ml,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而定,潮氣量選擇8-12ml/kg,吸呼比1:1.5-2。
9、搶救者應注意確認患者是否處於正常的換氣。
(1)胸部上升與下降
(2)生命體征、SPO2是否改善,嘴唇與面部顏色的變化
(3)單向閥是否適當運用
(4)面罩內是否呈霧氣狀
10、操作結束安置病人,整理用物,洗手、記錄,終末處理。
(1)簡易呼吸器性能檢測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一、簡易呼吸器的組成
1、面罩
2、單向閥:患者接頭組、鴨嘴閥、單向閥蓋
3、壓力安全閥
4、球體
5、進氣閥:進氣閥墊片、進氣閥座、進氣閥接頭
6、儲氧閥
7、氧氣儲氣袋(儲氧袋)
8、氧氣連接管
9、呼氣閥
二、簡易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項
1、根據病人選擇合適的面罩,面罩固定時不可漏氣,同時避免損傷病人皮膚粘膜。
2、 通過擠壓和釋放呼吸囊中的氣體來維持病人的呼吸,要確認病人胸部因此而起伏。
3、如果在呼吸過程中阻力太大,應當清除口腔和咽喉的分泌物或異物,並確認氣道是否充分開放。密切注意病人自主呼吸情況及生命體征變化,使用時注意潮氣量、呼吸頻率、吸呼比等。
4、 一般潮氣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氣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氣適中為好,有條件時測定二氧化碳分壓以調節通氣量,避免通氣過度。
㈡ 簡易呼吸器怎樣使用 簡易呼吸器原理是什麼
簡易呼吸吸器由面罩、球體氣囊、儲氧袋、輸氧管等幾個主要部件組成。
2
簡易吸吸器是通過擠壓球體氣囊,將儲氧袋和球體氣囊中的氧氣通過面罩來輸送給患者的方式來完成人工呼吸的目的的。
END
簡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驟
將簡易呼吸器連接好,調節氧氣流量,將儲氧袋中充滿氧氣。
使患者仰卧,放平,操作者站於患者頭頂後方,檢查患者是否呼吸道通暢,清除患者口腔中的雜物和假牙,並將患者的衣扣解開,如蓋有被子,需將被子掀開,將胸腔露出,解開褲帶。
如有枕頭將枕頭拿開,使患者頭後仰,拖起下頜,必要時需要置入口腔通氣道。
將面罩扣住患者口鼻,左手拇指和食指緊緊按住面罩,其餘三指緊緊按住患者下頜。
右手有規律地擠壓球體氣囊,將氧氣輸送到患者肺中。成人為10-15次/分鍾,兒童14-20次/分鍾。
㈢ 在使用簡易呼吸器前,如何檢查其性能是否完好
您好!在使用鄭州佳瑞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秦氏呼吸器之前,首先要看一下說明書、介紹手冊和光碟,對照著相關資料查看實物。然後試行佩戴,如有不適,可以直接致電公司客服。
㈣ 為什麼建立人工氣道前,要關閉簡易呼吸器的壓力安全閥
為什麼建立人工氣道前,要關閉簡易呼吸器的壓力安全閥?這應該是因為在建立人工氣道前簡易呼吸器和面罩形成的通氣體系不是個完全密封的系統,所以不至於導致氣壓傷,也就不必打開壓力安全閥。只有當建立人工氣道後,簡易呼吸器和人工氣道成為了密封的通氣體系,發生氣壓傷的可能大大增加,此時就要打開壓力安全閥以進行壓力保護。簡易呼吸器又稱人工呼吸器或給氧氣囊,是進行人工通氣的簡易工具。與口對口呼吸相比,供氧濃度高,且操作簡便。尤其是病情危急,來不及插管時,可利用加壓面罩直接供氧,使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改善組織缺氧。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簡易呼吸器的結構組成,一個完整的簡易呼吸器由面罩、球囊、儲氣袋及氧氣連接管組成,而保證簡易呼吸器正常工作的關鍵部件是它的六個閥門。單向閥(也稱鴨嘴閥)、呼氣閥、壓力安全閥、進氣閥、儲氣閥和儲氧安全閥。
一起看一下簡易呼吸器的工作原理:當擠壓球囊時,產生正壓,進氣閥A活瓣關閉,在內部氣體的強力推動下,單向閥B活瓣打開,並堵住呼氣閥C活瓣,球囊內氣體即由單向閥中心切口送向病人。如用氧氣,則氧氣隨球體復原吸氣動作暫停,存於球體內,在擠壓球囊時直接進入患者體內。將被擠壓的球囊松開,單向閥B即刻向上推,並處於閉合狀態,使患者吐出的氣體由呼氣閥C放出。與此同時,進氣閥A受到球體松開所產生的負壓,將進氣閥活瓣打開,儲氣袋內氧氣送進球體,直到球體完全回復擠壓前的狀態。
簡易呼吸器作為搶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儀器必須時刻處於完好備用狀態,那麼對簡易呼吸器的日常檢測至關重要,下面我們將通過一段視頻給大家講解一下簡易呼吸器的檢測步驟:
1.面罩:大小適宜,彈性適中,無破損;
2.吸入閥:用一隻手壓扁球囊,另一隻手堵住球囊頸部的開口端,松開擠壓球囊的手,球囊快速回彈,說明吸入閥正常工作;
3.球囊、吸入閥:用手堵住球囊頸部開口端,試著擠壓球囊,如果用適當的力量不能壓扁球囊,說明球囊完好、無破損;吸入閥能防止氣體逆流;
4.儲氣袋、單向閥:將儲氣袋安裝在病人端介面,反復擠壓球囊,如果儲氣袋迅速充盈,說明儲氣袋完好、無破損,單向閥工作正常,能將氧氣順利輸送給患者。
5.呼氣閥、單向閥:擠壓充滿氣體的儲氣袋可以看到單向閥關閉,同時感覺到氣體從呼氣閥溢出,說明呼氣閥、單向閥功能正常。
6.壓力安全閥:壓力安全閥是一個自動調壓裝置,能將送氣壓力自動調節在安全范圍內。壓力安全閥有兩種模式,關閉時,壓力安全閥暫時失效,堵住出氣口,擠壓球囊,球囊不易被壓扁,打開壓力安全閥,擠壓球囊,可看到壓力安全閥上下活動,說明壓力安全閥功能正常。
7.儲氧安全閥:將儲氣袋充滿氣,連接於吸入端與儲氧袋介面處,一手堵住病人端介面,一手堵住氧氣連介面,擠壓儲氣袋,可以看見儲氧安全閥活膜翹起,說明儲氧安全閥功能正常。
㈤ 怎樣使用簡易呼吸器
臨床上簡易呼吸器使用的時候,首先要將簡易呼吸氣囊、儲氧袋、氧氣管連接好。同時檢查其密閉性,檢查完畢之後,要充分開放患者的氣道。清除口腔異物,用壓額抬頜法使患者氣道充分開放。將氣囊采EC法與患者顏面部緊密接觸,同時一側按壓球囊。一般來講成人按壓的頻率是10-15次/分鍾,每次按壓的潮氣量400-600ml左右。
㈥ 簡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簡易呼吸器的使用說明和操作流程,相信很多考生都想知道,醫學教育網編輯為大家整理如下:
一、操作步驟
1. 評估:(1)是否符合使用簡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適應證,無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
(2)評估有無使用簡易呼吸器的禁忌證,如中等以上活動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積液等。
2. 連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氣,調節氧氣流量8~10升/分。
3. 開放氣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嘔吐物,松解病人衣領等,操作者站於病人頭側,使患者頭後仰,托起下頜。
4. 將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緊不漏氣。若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病人使用簡易呼吸器,應先將痰液吸凈。
5. 單手擠壓呼吸囊的方法:右手EC 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擠壓球囊,右手臂相對固定球囊與左手一起擠壓。
6. 使用時注意潮氣量、呼吸頻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氣量8~12ml/kg.(2)呼吸頻率成人為12~16次/分,快速擠壓氣囊時,應注意氣囊的頻次和患者呼吸的協調性。在患者呼氣與氣囊膨脹復位之間應有足夠的時間,以防在患者呼氣時擠壓氣囊。 (3)吸呼時間比成人一般為1:1.5~2. 7. 觀察及評估病人。使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人對呼吸器的適應性,胸腹起伏、皮膚顏色、聽診呼吸音、生命體征、氧飽和度讀數。
二、注意事項
1.使用簡易呼吸器容易發生的問題是由於活瓣漏氣,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氣,所以要定時檢查、測試、維修和保養。 2.擠壓呼吸囊時,壓力不可過大,無氧源時擠壓球囊的三分之二,有氧源時擠壓二分之一。 3.發現病人有自主呼吸時,應按病人的呼吸動作加以輔助,以免影響病人的自主呼吸。 4.對清醒患者做好心理護理,解釋應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義,緩解緊張情緒,使其主動配合,並邊擠壓呼吸囊邊指導病人「吸??」「呼??」。 5. 用後及時消毒,將簡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順序拆開, 置入2%戊二醛鹼性溶液中浸泡4-8小時,取出後使用清水沖洗所有配件, 去除殘留的消毒劑 .
㈦ 如何使用簡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操作前的備物
1、簡易呼吸囊一套,檢查簡易呼吸囊各配件性能並連接(a、面罩完好無漏氣,充氣程度b、單向閥安裝正確,工作正常c、壓力安全閥是否開啟d、氣囊及貯氧袋完好無損,無漏氣,e、氧氣連接管是否配套
2、開口器、口咽通氣道、氧氣、氧氣連接管、吸痰管。
操作程序
選擇合適的簡易呼吸氣囊及其他用物至病人身邊
評估:
(1)病人的年齡、體位、呼吸道是否暢通、呼吸狀況(頻率、節律、深淺度),是否符合使用簡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適應證,無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
(2)評估有無使用簡易呼吸器的禁忌證,如中等以上活動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積液等。
(3)簡易呼吸器性能。
操作方法
1.通知醫生
2.連接氧氣,調節氧氣流量,使儲氣袋充盈。
3.病人仰卧(床頭搖平),去枕,頭後仰,松解衣領,掀開被子,暴露胸廓,松開褲腰帶。清除口腔與咽喉中異物及假牙(吸痰)。必要時置入口咽通氣道。
4.搶救者應位於患者頭部的後方,將頭部向後仰,並托牢下頜使其朝上,使氣道保持通暢(開通氣道的方法:成人:下頜角和耳垂連線與患者身體的長軸垂直;兒童(1-8歲):下頜角和耳垂連線與身體長軸成60°角;嬰兒(1歲以內):下頜角和耳垂連線與身體長軸成30°角
5.面罩扣住口鼻,左手拇指和示指緊緊按住,其他的手指則緊按住下頜.(CE)
6.右手擠壓球體,將氣體送入肺中,規律性地擠壓球體提供足夠的吸氣/呼氣時間(成人10-15次/分,小孩14-20次/分)。
7.病人有自主呼吸,應按病人的呼吸動作加以輔助,與病人同步。
8.擠壓呼吸囊時,壓力適中,不可時快時慢,壓力不可過大。若患者氣道壓力過高,可下旋壓力閥,以增加送氣壓力。簡易呼吸器呼吸囊容積/輸出容積一般為1500/1350ml,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而定,潮氣量選擇8-12ml/kg,吸呼比1:1.5-2。
9.搶救者應注意確認患者是否處於正常的換氣。
(1)胸部上升與下降(2)生命體征、SPO2是否改善,嘴唇與面部顏色的變化。(3)單向閥是否適當運用。(4)面罩內是否呈霧氣狀。
10.操作結束安置病人,整理用物,洗手、記錄,終末處理。
四、簡易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項
1.根據病人選擇合適的面罩,面罩固定時不可漏氣,同時避免損傷病人皮膚粘膜。
2.通過擠壓和釋放呼吸囊中的氣體來維持病人的呼吸,要確認病人胸部因此而起伏。
3.如果在呼吸過程中阻力太大,應當清除口腔和咽喉的分泌物或異物,並確認氣道是否充分開放。密切注意病人自主呼吸情況及生命體征變化,使用時注意潮氣量、呼吸頻率、吸呼比等。
4.(1)一般潮氣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氣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氣適中為好,有條件時測定二氧化碳分壓以調節通氣量,避免通氣過度。
(2)快速擠壓氣囊時,應注意頻率和患者呼吸的協調性。在患者呼氣與氣囊膨脹復位之間應有足夠的時間,以防在患者呼氣時擠壓氣囊。
(3)吸呼時間比成人一般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吸呼比為1:2~3。
5、為保證呼吸過程中呼吸的氧濃度相對恆定,應先連接氧氣並使儲氧袋充分充盈,再連接病人。
6、每次使用前要檢查壓力安全閥,依病人情況合理選擇輸送氣體壓力。
7、簡易呼吸器使用後應嚴格消毒,消毒後的部件應完全乾燥,檢查無損壞後,將部件依順序組裝好備用。
8、清醒患者擠壓氣囊時的注意點(對清醒患者做好心理護理,解釋應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義,緩解緊張情緒,使其主動配合,並邊擠壓呼吸囊邊指導病人「吸……」「呼……」)。
9、如果操作中單向閥受到嘔吐物、血液等污染時,請依照下面步驟自病人處移開並取下單向閥加以清洗。
用力擠壓球體數次,將積物清除干凈。
將單向閥卸下用水清洗干凈。
心肺復甦時使用簡易呼吸器操作流程中應加心肺復甦的判斷(搖肩、呼救、「視聽感觸」、擺放體位、暢通呼吸道),簡易呼吸器使用8-10次/分或與胸外心臟按壓比率2:30,每5個循環重新評估一次,盡快建立人工氣道。
㈧ 簡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簡易呼吸器,又稱復甦球,氣囊,皮球等。
一、注意事項:
1、面罩要緊扣鼻部,否則易發生漏氣。
2、若病人有自主呼吸,應與之同步,即病人吸氣初順勢擠壓呼吸囊,達到一定潮氣量便完全松開氣囊,讓病人自行完成呼氣動作。
二、使用方法
1、將病人去枕仰卧.
2、開放氣道,清理口咽分泌物.
3、(此環節可不做)插入口咽通氣道,防止舌咬傷和舌後墜.
4、搶救者應位於患者頭部的後方,將頭部向後仰,並托牢下額使其朝上,使氣道保持通暢.
5、將面罩扣住口鼻,並用CE手法固定面罩,即拇指和食指緊緊按住面罩,其它的手指則緊按住下額.
6、用另外一隻手擠壓球體,將氣體送入肺中,規律性地擠壓球體提供足夠的吸氣/呼氣時間(成人:12-15次/分,小孩:14-20次/分)
(8)簡易呼吸器性能檢測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呼吸器的分類如下:
一、按設計原理
呼吸器按設計原理一般分為空氣呼吸器和氧氣呼吸器。
1、空氣呼吸器的工作時間一般為30-360min,根據呼吸器型號的不同,防護時間的最高限值有所不同。總的來說空氣呼吸器的防護時間比氧氣呼吸器稍短。
空氣呼吸器是供消防員或搶險救護人員在濃煙、毒氣、蒸汽或缺氧等各種環境下安全有效地進行滅火,搶險救災和救護工作。
2、氧氣呼吸器又稱隔絕式壓縮氧呼吸器。呼吸系統與外界隔絕,儀器與人體呼吸系統形成內部循環,由高壓氣瓶提供氧氣,有氣囊存儲呼、吸時的氣體。
二、按用途
1、普遍使用的呼吸保護裝具按用途可分為工作型呼吸器和逃生型呼吸器(俗稱防毒面具)。
2、工作型呼吸器又可分為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和正壓式氧氣呼吸器。
3、逃生型呼吸器又可分為過濾式自救呼吸器和化學氧自救呼吸器。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呼吸器
網路-簡易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