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理鹽水濃度測定
用沉澱法[硝酸銀基準試劑]測定。
AgNO3+NaCl=AgCl↓+NaNO3
沉澱滴定法——銀量法
一、定義
以硝酸銀液為滴定液,測定能與Ag+反應生成難溶性沉澱的一種容量分析法。
二、原理
以硝酸銀液為滴定液,測定能與Ag+生成沉澱的物質,根據消耗滴定液的濃度和毫升數,可計算出被測物質的含量。
反應式: Ag+ + X- → AgX↓
X-表示Cl-、Br-、I-、CN-、SCN-等離子。
三、指示終點的方法
(一)鉻酸鉀指示劑法
1.原理
用AgNO3滴定液滴定氯化物、溴化物時採用鉻酸鉀作指示劑的滴定方法。滴定反應為:
終點前 Ag+ + Cl- → AgCl↓
終點時 2Ag+ + CrO42- → Ag2CrO4↓(磚紅色)
根據分步沉澱的原理,溶度積(Ksp)小的先沉澱,溶度積大的後沉澱。由於AgCl的溶解度小於Ag2CrO4的溶解度,當Ag+進入濃度較大的Cl-溶液中時,AgCl將首先生成沉澱,而[Ag+]2[CrO42-]<Ksp,Ag2CrO4不能形成沉澱;隨著滴定的進行,Cl-濃度不斷降低,Ag+濃度不斷增大,在等當點後發生突變,[Ag+]2[CrO42-]>Ksp,於是出現磚紅色沉澱,指示滴定終點的到達。
2.滴定條件
(1)終點到達的遲早與溶液中指示劑的濃度有關。為達到終點恰好與等當點一致的目的,必須控制溶液中CrO42-的濃度。每50~100ml滴定溶液中加入5%(W/V)K2CrO4溶液1ml就可以了。
(2)用K2CrO4作指示劑,滴定不能在酸性溶液中進行,因指示劑K2CrO4是弱酸鹽,在酸性溶液中CrO42-依下列反應與H+離子結合,使CrO42-濃度降低過多,在等當點不能形成Ag2CrO4沉澱。
2CrO42- + 2H+ →← 2HCrO4- →← Cr2O72- + H2O
也不能在鹼性溶液中進行,因為Ag+將形成Ag2O沉澱:
Ag+ + OH- → AgOH
2AgOH → Ag2O↓+ H2O
因此,用鉻酸鉀指示劑法,滴定只能在近中性或弱鹼性溶液(pH6.5~10.5)中進行。如果溶液的酸性較強可用硼砂、NaHCO3或CaCO3中和,或改用硫酸鐵銨指示劑法。
滴定不能在氨性溶液中進行,因AgCl和Ag2CrO4皆可生成[Ag(NH3)2]+而溶解。
3.主要應用
本法多用於Cl-、Br-的測定。
(二)硫酸鐵銨指示劑法
1.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用NH4SCN(或KSCN)為滴定液滴定Ag+,以Fe3+為指示劑的滴定方法。滴定反應為:
終點前 Ag+ + SCN- → AgSCN↓
終點時 Fe3+ + SCN- → Fe(SCN)2+(淡棕紅色)
鹵化物的測定可用回滴法,需向檢品溶液中先加入定量過量的AgNO3滴定液,以為Fe3+指示劑,用NH4SCN滴定液回滴剩餘的AgNO3,滴定反應為:
終點前 Ag+(過量) + X- → AgX↓
Ag+(剩餘量) + SCN- → AgSCN↓
終點時 Fe3+ + SCN- → Fe(SCN)2+(淡棕紅色)
這里需指出,當滴定Cl-到達等當點時,溶液中同時有AgCl和AgSCN兩種難溶性銀鹽存在,若用力振搖,將使已生成的Fe(SCN)2+絡離子的紅色消失。因AgSCN的溶解度小於AgCl的溶解度。當剩餘的Ag+被滴定完後,SCN-就會將AgCl沉澱中的Ag+轉化為AgSCN沉澱而使重新釋出。
AgCl →← Ag+ + Cl-
↓
Ag+ + SCN- →← AgSCN
這樣,在等當點之後又消耗較多的NH4SCN滴定液,造成較大的滴定誤差。
2.滴定條件及注意事項
(1)為了避免上述轉化反應的進行,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a 將生成的AgCl沉澱濾出,再用NH4SCN滴定液滴定濾液,但這一方法需要過濾、洗滌等操作,手續較繁。
b 在用NH4SCN滴定液回滴之前,向待測Cl-溶液中加入1~3ml硝基苯,並強烈振搖,使硝基苯包在AgCl的表面上,減少AgCl與SCN-的接觸,防止轉化。此法操作簡便易行。
c 利用高濃度的Fe3+作指示劑(在滴定終點時使濃度達到0.2mol/L),實驗結果證明終點誤差可減少到0.1%。
(2)此外,用本法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a 為防止Fe3+的水解,應在酸性(HNO3)溶液中進行滴定,在酸性溶液中,Al3+、Zn2+、Ba2+及CO32-等離子的存在也不幹擾。與鉻酸鉀指示劑法相比,這是本法的最大優點。
b 為避免由於沉澱吸附Ag+過早到達終點,在用硝基苯包裹AgCl沉澱時,臨近終點應輕輕旋搖,以免沉澱轉化,直到溶液出現穩定的淡棕紅色為止。
c 本法測定I-和Br-時,由於AgI和AgBr的溶解度都小於AgCl的溶解度,不存在沉澱轉化問題,不需加入有機溶劑或濾去沉澱,滴定終點明顯確切。
d 滴定不宜在較高溫度下進行,否則紅色絡合物褪色。
(三)吸附指示劑法
1.原理
用AgNO3液為滴定液,以吸附指示劑指示終點,測定鹵化物的滴定方法。
吸附指示劑是一些有機染料,它們的陰離子在溶液中很容易被帶正電荷的膠態沉澱所吸附,而不被帶負電荷的膠態沉澱所吸附,並且在吸附後結構變形發生顏色改變。
若以Fl-代表熒光黃指示劑的陰離子,則變化情況為:
終點前 Cl-過量 (AgCl)Cl-┇M+
終點時 Ag+過量 (AgCl)Ag+┇X-
(AgCl)Ag+吸附Fl- (AgCl)Ag+┇Fl-
(黃綠色) (微紅色)
2.滴定條件
為了使終點顏色變化明顯,應用吸附指示劑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吸附指示劑不是使溶液發生顏色變化,而是使沉澱的表面發生顏色變化。因此,應盡可能使鹵化銀沉澱呈膠體狀態,具有較大的表面。為此,在滴定前應將溶液稀釋並加入糊精、澱粉等親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以形成保護膠體。同時,應避免大量中性鹽存在,因為它能使膠體凝聚。
(2)膠體顆粒對指示劑離子的吸附力,應略小於對被測離子的吸附力,否則指示劑將在等當點前變色。但對指示劑離子的吸附力也不能太小,否則等當點後也不能立即變色。滴定鹵化物時,鹵化銀對鹵化物和幾種常用的吸附指示劑的吸附力的大小次序如下:
I->二甲基二碘熒光黃>Br->曙紅>Cl->熒光黃
因此在測定Cl-時不能選用曙紅,而應選用熒光黃為指示劑。
(3)溶液的pH應適當,常用的吸附指示劑多是有機弱酸,而起指示劑作用的是它們的陰離子。因此,溶液的pH應有利於吸附指示劑陰離子的存在。也就是說,電離常數小的吸附指示劑,溶液的pH就要偏高些;反之,電離常數大的吸附指示劑,溶液的pH就要偏低些。
(4)指示劑的離子與加入滴定劑的離子應帶有相反的電荷。
(5)帶有吸附指示劑的鹵化銀膠體對光線極敏感,遇光易分解析出金屬銀,在滴定過程中應避免強光照射。
四、形成不溶性銀鹽的有機化合物的測定
巴比妥類化合物,在其結構中的亞胺基受兩個羰基影響,上面的H很活潑,能被Ag+置換生成可溶性銀鹽,而它的二銀鹽不溶於水,利用這一性質可進行測定。
五、滴定液的配製與標定
(一)硝酸銀滴定液
1.配製 間接法配製
2.標定 用基準氯化鈉標定,以熒光黃指示液指示終點。
3.貯藏 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瓶中,密閉保存。
(二)硫氰酸銨滴定液
1.配製 間接法配製
2.標定 用硝酸銀滴定液標定,以硫酸鐵銨指示液指示終點。
六、注意事項
1.用鉻酸鉀指示劑法,必須在近中性或弱鹼性溶液(pH6.5~10.5)中進行滴定。因鉻酸鉀是弱酸鹽,在酸性溶液中,CrO42-與H+結合,降低CrO42-濃度,在等當點時不能立即生成鉻酸銀沉澱;此法也不能在鹼性溶液中進行,因銀離子氫氧根離子生成氧化銀沉澱。
2.應防止氨的存在,氨與銀離子生成可溶性[Ag(NH3)2]+絡合物,干擾氯化銀沉澱生成。
3.硫酸鐵銨指示劑法應在稀硝酸溶液中進行,因鐵離子在中性或鹼性介質中能形成氫氧化鐵沉澱。
4.為防止沉澱轉化(AgCl+SCN-→← AgSCN+Cl-),硫酸鐵銨指示劑法加硝酸銀滴定液沉澱後,應加入5ml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或1~3ml硝基苯,並強力振搖後再加入指示液,用硫氰酸銨滴定液滴定。
5.滴定應在室溫進行,溫度高,紅色絡合物易褪色。
6.滴定時需用力振搖,避免沉澱吸附銀離子,過早到達終點。但滴定接近終點時,要輕輕振搖,減少氯化銀與SCN-接觸,以免沉澱轉化。
7.吸附指示劑法,滴定前加入糊精、澱粉,形成保護膠體,防止沉澱凝聚使吸附指示劑在沉澱的表面發生顏色變化,易於觀察終點。滴定溶液的pH值應有利於吸附指示劑的電離,隨指示劑不同而異。
8.吸附指示劑法選用指示劑應略小於被測離子的吸附力,吸附力大小次序為I->二甲基二碘熒光黃>Br->曙紅>Cl->熒光黃。
9.滴定時避免陽光直射,因鹵化銀遇光易分解,使沉澱變為灰黑色。
10.有機鹵化物的測定,由於有機鹵化物中鹵素結合方式不同,多數不能直接採用銀量法,必須經過適當處理,使有機鹵素轉變成鹵離子後再用銀量法測定。
七、適用范圍
1.鉻酸鉀指示劑法:在中性或弱鹼性溶液中用硝酸銀滴定液滴定氯化物、溴化物時採用鉻酸鉀指示劑的滴定方法。
2.硫酸鐵銨指示劑法:在酸性溶液中,用硫氰酸銨液為滴定液滴定Ag+,採用硫酸鐵銨為指示劑的滴定方法。
3.吸附指示劑法:用硝酸銀液為滴定液,以吸附指示劑指示終點測定鹵化物的滴定方法。
八、允許差
本法的相對偏差不得超過0.3%。
『貳』 我想使用分光光度計721按下面方法測量氯化鈉溶液濃度,可以嗎
【實驗操作】 1.檢查721A型分光光度計的旋鈕和開關,使其回復零點. 2.按要求接通電源,按下「T鍵」,打開暗盒蓋和電源開關,指示燈亮.預熱20分鍾. 3.調節波長旋鈕至所需波長. 4.取比色皿分別盛裝B、S、U液,置入檢測室(比色皿先用蒸餾水洗後,再用比色液潤洗才能裝比色液).B液對准光路. 5.調節面板「零位細調」,使指示為00.0,即透射比「T」的零點,同時「一」號閃躍. 6.合下檢測室蓋.調節「光量粗、細調」電位器,使指示為100.0,須反復5、6兩點操作達到穩定. 7.按下「A」鍵,指示為「.000」同時「一」閃躍,如果指示讀數不是比值時,應調節「消光調零「電位器,使其達到要求. 8.拉出或推入拉桿,使U、S液分別置於光路讀取A值,然後移動拉桿,讀B管A值,如為0,則前述A值有效. 9.在穩定時,重復讀數一次,並按下「T」鍵. 10.打開檢測室蓋,取出比色皿,傾去比色液於水槽中,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倒置於表面皿(鋪有濾紙)中. 11.關上電源開關,拔出電源插頭,取出比色皿架,檢查檢測室內是否有液體濺出,並擦凈.檢測室內放入硅膠袋,合上蓋,套上儀器罩. 【計算】 1.利用標准管計算測定物含量 實際測定過程中,用一已知濃度的測定物按測定管同樣處理顯色,讀取吸光度,再根據(6)式計算,即 A1= K1C1l1 A2= K2C2l2 式中A1、A2分別為已知濃度標准和未知濃度測定吸光度. c1、c2分別為已知濃度標准管和未知濃度測定管中測定物濃度. 因盛標准液和測定液的比色杯徑長相同(l1=l2),故上二式可寫成: A1/K1C1= A2/K2C2……………………………………………(7) 因標准液和測定液中溶質為同一物,K值相同,即:(7)式可換算成下式: C2=(A2/A1)× C1 …………………………………………(8) 因測定液和標准液在處理過程中體積相同,故(8)式可寫成: m2 =(A2/A??1)×??m1…………………………………………(9) 式中m1、m2分別表示標准液和測定液中待測物的含量. (9)式為實驗操作中常用計算式. 【注意事項】 1.儀器須安放在穩固的工作台上,不能隨意搬動.嚴防震動,潮濕和強光直射. 2.盛裝比色液時,約達比色皿2/3體積,不宜過多或過少.若不慎使溶液流至比色皿外面須用棉花或拭鏡紙擦乾,才能放入比色架.拉比色桿時要輕,以防溶液濺出,腐蝕機械. 3.千萬不可用手或濾紙等物摩擦比色皿的透光面. 4.比色皿用後應立即用自來水沖洗干凈,若不能洗凈,用5%中性皂溶液或洗衣粉溶液浸泡,也可用新鮮配製的重鉻酸鉀洗液短時間浸泡,然後用水沖洗干凈,倒置晾乾. 5.每套分光光度計上的比色皿和比色皿架不得隨意更換. 6.試管或試劑不得放置於儀器上,以防試劑濺出腐蝕機殼. 7.如果試劑濺在儀器上,應立即用棉花或紗布擦乾. 8.測定溶液濃度的光密度值宜在0.1—0.7之間最符合光吸收定律,線性好,讀數誤差較小.如光密度超過0.1—1.0范圍,可調節比色液濃度,適當稀釋或加濃,再進行比色. 9.合上檢測室蓋連續工作的時間不宜過長,以防光電管疲乏.每次讀完比色架內的一組讀數後,立即打開檢測室蓋. 10.儀器連續使用不應超過2小時,必要時間歇半小時再用. 11.測定未知液時,先作該溶液的吸收光譜曲線,再選擇最大吸收峰的波長作為測定波長. 12.721分光光度計的放大器暗盒及單色器箱處放有兩個硅膠筒,檢測室內放硅膠袋,應經常檢查,發現硅膠變色,應更換新硅膠或烘乾再用. 13.儀器較長時間不使用,應定期通電、預熱. 14.儀器用完之後,須拔去電源,套上儀器罩.
『叄』 求沉澱滴定法測定生理鹽水中氯化鈉含量的實驗報告
生理鹽水中氯化鈉含量的沉澱滴定測量法
實驗五生理鹽水中氯化鈉的含量測定_網路文庫
https://wenku..com/view/48622866783e0912a2162a48.html
實驗五生理鹽水中氯化鈉的含量測定34
http://3y.uu456.com/bp_2toa03zxoe0cqsi0v4ug_1.html
實驗五生理鹽水中氯化鈉的含量測定;一、實驗目的;了解:沉澱滴定法測定氯化鈉含量的基本過程和特點;理解:沉澱滴定的基本原理;掌握:沉澱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術;二、實驗原理;1.莫爾法;中性或弱鹼性溶液中,以K2CrO4為指示劑,用A;AgCl的溶解度<Ag2CrO4的溶解度,因此溶;-過量的AgNO3與CrO42生成磚紅色沉澱;-Ag++Cl;-2Ag++CrO
實驗五 生理鹽水中氯化鈉的含量測定
一、實驗目的
了解:沉澱滴定法測定氯化鈉含量的基本過程和特點。
理解:沉澱滴定的基本原理。
掌握:沉澱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術。
二、實驗原理
1. 莫爾法
中性或弱鹼性溶液中,以K2CrO4為指示劑,用AgNO3標准溶液滴定氯化物。
AgCl的溶解度<Ag2CrO4的溶解度,因此溶液中首先析出AgCl沉澱,當達到終點後,
-過量的AgNO3與CrO42生成磚紅色沉澱。
-Ag++Cl
-2Ag++ CrO42Ag2CrO4
2. 佛爾哈德法
-在含Cl的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過量的Ag+標准溶液,定量生成AgCl沉澱後過量
的Ag+以鐵銨礬為指示劑,用NH4SCN標准溶液進行返滴定,由Fe(SCN)2+絡離子的紅色,指示滴定終點,主要反應如下:
-Ag++Cl?=AgCl (白色),Kap=1.8×1010
- Ag++SCN?=AgSCN (白色),Kap=1.0×1012
Fe3++ SCN?=Fe(SCN) 2+(紅色),Kl=138
-指示劑用量大小對滴定有影響,一般控制Fe3+濃度為0.015mol·L1為宜。
-滴定時,控制氫離子濃度為0.1~1 mol·L1,激烈搖動溶液,並加入硝基苯(有毒!)保
-護AgCl沉澱,使其與溶液隔開,防止AgCl沉澱與SCN發生交換反應而消耗滴定劑。
3. 法揚司法
-用AgNO3滴定Cl,以熒光黃作指示劑,熒光黃先在溶液中解離(pH為7~10):
HFIn H++FIn?
FIn?在溶液中呈黃綠色。在化學計量點前AgCl沉澱吸附Cl?,這時FIn?不被吸附,溶液呈黃綠色。當滴定達到化學計量點時,稍過量的Ag+被AgCl沉澱吸附形成AgCl ·Ag+,而AgCl ·Ag+強烈吸附FIn?,使其結構發生變化而呈粉紅色,以此指示滴定終點。
--AgCl ·Ag+ +FInAgCl ·Ag+· FIn?
黃綠色 粉紅色
三、實驗操作步驟
1. 莫爾法
准確量取生理鹽水7.00mL於250mL錐形瓶中,平行3份,分別加蒸餾水20mL和2.5%K2CrO4指示劑溶液1mL,在充分振盪下,用AgNO3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生成磚紅色沉澱。計算生理鹽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2. 佛爾哈德法
(1) NH4SCN標准溶液的標定
准確吸取25.00mL AgNO3標准溶液於250mL錐形瓶中,平行3份,分別加入50%HNO3溶液5mL,鐵銨礬指示劑1mL,用NH4SCN標准溶液滴定(滴定時需劇烈搖動溶液)至溶
液顏色為淡紅色穩定不變,即為終點。計算NH4SCN標准溶液的濃度。
(2) 試樣分析
准確吸取生理鹽水試樣3.00mL至250mL錐形瓶中,平行3份。分別加水20mL,50%HNO3溶液5mL,由滴定管加入AgNO3標准溶液至過量20mL(加入AgNO3標准溶液時,生成白色AgCl沉澱,接近計量點時,氯化銀要凝聚,振盪溶液,再讓其靜置片刻,使沉澱沉降。然後加入幾滴AgNO3標准溶液到清液層,如不生成沉澱,說明AgNO3已過量,這時,再適當過量20mLAgNO3標准溶液即可)。然後,加入硝基苯2mL,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劇烈振盪半分鍾,使AgCl沉澱進入硝基苯層而與溶液隔開。再加入鐵銨礬指示劑1mL,用NH4SCN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現淡紅色穩定不變時,即為終點,計算生理鹽水中氯化鈉的含量。
3. 法揚司法
准確量取生理鹽水7.00mL於250mL錐形瓶中,平行3份,分別加蒸餾水20mL,熒光黃-澱粉指示劑溶液5mL,在充分振盪下,用AgNO3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黃綠色變為粉紅色即達到終點。計算生理鹽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注意,實驗後要回收氯化銀。
『肆』 實驗室內氯化鈉溶液的濃度怎麼測
1、蒸發:取一定質量(或體積)的溶液,蒸干,測量剩餘固體質量
2、密度法:用密度計或稱量一定體積溶液質量,然後搜索氯化鈉溶液濃度/密度對照表查出密度
『伍』 氯化鈉注射液含量測定採用什麼方法
稀釋以後離子色譜檢測鈉離子和氯離子含量。 用重鉻酸鉀/硝酸銀滴定檢測氯離子含量,電位滴定法檢測氯離子含量。 這是最常用的三種方法了。
『陸』 測定NaCl溶液含量時可以選用曙紅做指示劑嗎為什麼
這里使用的是法揚司法,它的主要原理是生成鹵化銀,然後利用重量分析法來測定鹵元素的含量。這里不可以用曙紅來檢測氯離子。因為在這個方法中,我們使用的是吸附指示劑,膠粒應該先吸附待測離子使之沉降之後再吸附指示劑,這樣才能准確的指示終點。但是氯化銀膠粒,他對於曙紅的吸附性要比對於氯離子的吸附性更好。這樣就會使指示劑指示的不準。終點提前。
銀量法
沉澱滴定法是通過滴定方式來測定被測物質含量的方法,其中,利用生成難溶性銀鹽來進行測定的方法叫做銀量法 (argentimetry) 。銀量法可以測定銀離子,氯離子,碘離子等,也可以測定經過處理能定量轉化為這些離子的有機物。
『柒』 三氯化鐵溶液混入氯化鈉溶液怎樣用簡單的方法檢測出氯化鈉,要快!!!謝謝
利用焰色反應可以檢測出含義鈉離子,鈉元素的顏色是黃色。
鈉的焰色反應本應不難做,但實際做起來最麻煩。因為鈉的焰色為黃色,而酒精燈的火焰因燈頭燈芯不幹凈、酒精不純而使火焰大多呈黃色。即使是近乎無色(淺淡藍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鐵絲(或鎳絲、鉑絲)放在外焰上灼燒,開始時火焰也是黃色的,很難說明焰色是鈉離子的還是原來酒精燈的焰色。要明顯看到鈉的黃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鑷子-棉花-酒精法):用鑷子取一小團棉花(脫脂棉,下同)吸少許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擠干,用該棉花沾一些氯化鈉或無水碳酸鈉粉末(研細),點燃。 ⑵方法二(鐵絲法):①取一條細鐵絲,一端用砂紙擦凈,再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至無黃色火焰,②用該端鐵絲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鈉或無水碳酸鈉粉末,③點燃一盞新的酒精燈(燈頭燈芯干凈、酒精純),④把沾有鈉鹽粉末的鐵絲放在外焰尖上灼燒,這時外焰尖上有一個小的黃色火焰,那就是鈉焰。以上做法教師演示實驗較易做到,但學生實驗因大多數酒精燈都不幹凈而很難看到焰尖,可改為以下做法:沾有鈉鹽的鐵絲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藍色火焰的部位灼燒,黃色火焰覆蓋藍色火焰,就可認為黃色火焰就是鈉焰。
焰色反應很靈敏,溶液中鈉離子濃度很小也可以檢驗出來。鈉元素用化學方法很難檢驗出來,焰色反應應該是最簡單的方法。
『捌』 氯化物檢查法的原理
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與硝酸銀試液作用,生成氯化銀的白色渾濁液,與一定量標准氯化鈉溶液在相同條件下生成的氯化銀渾濁液比較,以判斷供試品中的氯化物是否超過了限量。
除另有規定外,取各葯品項下規定量的供試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溶液如顯鹼性,可滴加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硝酸10ml;溶液如不澄清,應濾過;置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約40ml,搖勻,即得供試溶液。
另取各葯品項下規定量的標准氯化鈉溶液,置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搖勻,即得對照溶液。於供試溶液與對照溶液中,分別加入硝酸銀試液1.0ml,用水稀釋至50ml,搖勻,在暗處放置5min,同置黑色背景上,從比色管上方向下觀察,比較,即得。
(8)氯化鈉溶液濃度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檢查在硝酸酸性溶液中進行。加入硝酸可避免弱酸銀鹽(如碳酸銀、磷酸銀以及氧化銀)沉澱的形成而干擾檢查,同時還可加速氯化銀沉澱的生成並產生較好的乳濁。酸度以50ml供試溶液中含稀硝酸10ml為宜。
為了避免光線使單質銀析出,在觀察前應在暗處放置5min。由於氯化銀為白色沉澱,比較時應將比色管置黑色背景上,從上方向下觀察,比較。有的葯物在以上條件下對檢查有干擾,應作一定處理後再檢查。供試品溶液如不澄清,可用含硝酸的水洗滌濾紙中的氯化物後濾過,取濾液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