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打快板
快板表演方式簡單,有單口、對口、群口三種表演方式。唱詞合轍押韻自由,一段唱詞可以自由轉韻,稱為「花轍」。表演時演員用竹板或者擊打節拍,一般只表演說理或抒情性較強的短篇節目,快板書藝術形成後,也開始著重創作並表演長篇書目。——《網路》
打快板同樣也是一項技術活,而要想把快板給打好,首先就得自己創好條件,要先把快板的節字給立直之後,通過食指和以及各個指節之間的相互配合貼在板子的後側進行扇動。在快板的操作上,首先要記住怎麼樣去握住塊板,並且還要知道單點和雙點之間的打擊技巧,還要知道快板之間大板的正音打法以及樂曲中的合作。
首先要記住竹板打法的時候,手指所放置的位置,這樣子才能夠讓快板上下相撞,發出清脆動人的聲響。而且快板的單點和雙點是節奏中很重要的一點,在打板的時候一定要力度勻稱聲音要做到規律性也不能忽快忽慢,這樣很容易把節拍搞亂。手腕的力量一定要施加到位,否則很容易就會出現錯亂,並且雙點打板的時候一定要搶先上半拍之後再通過上方下挫,讓其中的第四和第五扇發出聲響。
還要記住在握住大板的時候,虎口一定要握住底部的范圍,要將雙手緊貼在竹板的旁邊,千萬不要留有縫隙。而且還要記住,在打板的時候動作是相反的,從上到下,這樣子要進行反復的練習。
㈡ 快板如何做
准備材料:竹板、鋸子、筆、鐵釘、鉗子、蠟燭、打火機、繩子、刀。
1、首先用刀把竹板削平,然後打磨光滑備用。
㈢ 用手打快板的步驟是什麼
手持快板步驟:比較小塊的節子板一般持於左手,並將食指位於第四、五扇之間,與中指一起夾住第五扇,其餘四扇則攏在虎口裡,拇指虛放在第一扇上端。
一、節子板的打法∶「握法」:比較小塊的節子板一般持於左手,並將食指位於第四、五扇之間,與中指一起夾住第五扇,其餘四扇則攏在虎口裡,拇指虛放在第一扇上端。緊接著運用手腕轉動的力量,將節子板先向下打,使四、五扇下端相撞,以發出音響。之後便依照下上、下上、下上的手腕方向操縱節奏;
二、「單點」與「雙點」打法:它們的節奏是兩響一拍,速度要穩,聲響均勻,不能忽快忽慢,也不能忽強忽弱。這主要依賴手腕上下翻動的力量均衡。這些是基礎的「單點」打法;
三、而「雙點」的打法則是在「單點」的基礎上做變化,第一下佔了半拍,還是一樣先向下,第二下往上翻的時候,則是在四、五扇下端以及第一扇與拇指間發出了兩個連聲,這兩個音聲共佔半拍;
四、「花點」打法:當「單點」跟「雙點」都練好了,綜合起來便是「花點」,即第一拍打單點,第二拍打雙點,這樣一單一雙的打,花點就練成了。這其中主要靠拇指上下移動控制單、雙點的變化,手腕的轉動規律是不變的;
五、「火車點」打法:這種打法難度比較大,又叫作「連點」打法,它是在打「雙點」的時候加強手腕的震動而形成的,節奏好比是一拍打出了四個音響,像是火車行速一樣;
大板的打法∶「握法」:用右手虎口握底扇,姆指和姆指下邊的手掌緊貼住竹板的直邊,不留縫隙。拇指頂端與竹板的眼兒相平,其餘四指緊貼住竹板的另一個直邊,各指間不留空隙。貼近竹板瓦壟弧度的手心拱起,以造成一個「共鳴箱」,打時先將上扇揚起;
六、「正音」打法:與節子板起勢相反,大板是先向上再向下,將上板往下甩,使兩扇板底端相碰發出音響。再藉扇板的撞擊力將上扇揚起,這樣一下一下的反覆練習。關鍵是要注意「共鳴箱」有沒有漏氣,要隨時檢查自己手勢的各部位有沒有縫隙,所以要邊打邊糾正,仔細聽聲響改進;
七、打大板靠的是右手手腕的甩動,其餘從小臂到手的各個關節都應保持鬆弛、自然,不另外使力。之後隨著手腕的上下甩動,上扇是停不住的,它會自然的往下落,至於正確的上扇下落方向,差不多是沖著左腳尖部位;
八、「馬蹄點」打法:這是大板的變聲,打此種點擊要變換大板的拿法∶只用拇指和食指掐住底扇的外沿,其餘三指翹起,打時擊出得(兒)音,再將其餘三指蜷回,與掐板的食指並攏,四指共握一起加上手心,與板扇的瓦壟間形成一個小共鳴箱,打出來的聲音就是陡(兒)音。得(兒)、陡(兒)、得(兒)、陡(兒),猶如馬在石板路上行走的聲音,即為「馬蹄點」;
九、合奏∶大板和節子板一起合奏,主要用途是用來打「開頭板」,但也有用此來伴奏唱詞的;但是大板音量較大,用它來伴奏唱詞容易蓋住字音,所以一般在演唱中,除了特別需要利用大板來表現特定的氣氛外,盡量減少大板的運用。目的是讓表演者騰出右手來做一些手勢動作,以加強表演。
㈣ 最簡單快板打法圖解
1、「節子」的基本功分為五種,即:「搧」、「撩」、「顛」、「搖」、「抖」。
搧功:將節子立直,「食指」橫穿底板前隙,「拇指」自然揚起,「中指」、「無名指」、「小指」,貼在底板的後側,隨即「腕子」搖動,用底板撞擊前四塊板,發出「嘀」的聲音,此動作就像搧扇子時手腕搖動一樣。搧功要求動作自然,每半拍一個聲音,速度平穩均勻。
撩功:以「搧功」為基礎,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將上塊板「撩」起,發出「嘀」的聲音,用此功增強腕力。
顛功:將節子橫握,拇指按在節子的頂端,肘、腕往上推動,使節子顛起,也發出單點「嘀」的聲音,速度與撩功相同。
搖功:將節子立起,側面朝外,拇指放在弟一塊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搖晃,用底板撞擊前四塊板,發出「嘀」的聲音。當前四塊托起的時候,再被拇指彈回,又發出「嗒」的聲響,如此反復,前半拍為「嗒」,後半拍為「嘀」,速度均勻不要快。
抖功:在「搖功」的基礎上,腕子急速抖動,繼續發出「嘩……」的聲音,速度要均勻,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基本功練習分為三種,即:「握」、「挑」、「揚」。
握法:右手拇指為一方,其它四指為一方,將底板握住,側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繩處的下端,掌心與底板凹槽約有半個雞蛋的空隙,手掌與竹板接觸之處盡量密合,要能形成一個共鳴箱。肘和腕子向前推動,撞擊前板,發出「呱」的聲音。腕力似搧扇,速度較慢且均勻,手握竹板要鬆弛。
挑法:將拇指穿入拴繩處,用虎口輕輕夾住底板,另四指松開,協從拇指的動作,手腕轉動,底板與前板的下端撞擊,發出「台」的聲音,類似戲劇樂器「小鑼」的聲響。
揚法:將底板握住後,臂往上揚,前板隨著揚起的「貫力」,向上起翻,與底板成平行。然後,臂肘下落,發出「呱」的聲音,反復進行。
(4)最快最簡單的快板方法擴展閱讀
天津快板演員本人不拿板。打板的人在樂隊中是伴奏的一員。
板的打法與快板及快板書中的單、雙點與大板配合相同,只是在伴奏時要隨著演員的情緒需要而有輕有重,有快有慢,但節奏要穩,節拍要准。基本打法是:這是基本的點子,也可以在這基礎上,加上一些變奏和加一些花點。
天津快板要有樂隊伴奏。主樂器是三弦,還要有揚琴、四胡、中阮等。琵琶、月琴、低胡也可以。基本樂譜是以三弦為主的幾件樂器,伴奏時可以齊奏。當然,搞好配器更好,而且也可以搞些小的變奏。
㈤ 怎樣學快板
快板學習方法:
1、基礎板: 是開場板的主要板式,也是各種花點兒,轉換的扭帶。起著運接的作用,是最基礎的點兒,由始至終全用此點兒貫穿。起板時,節子甩動兩下發出」嗒、嗒〃的兩聲響,規定出節奏,然後大板與節子配合。
節子:│嗒0│嗒0│嗒嘀喀│嗒嘀│嗒嘀│嗒0│
大板:│0 0│0 0│特0│呱0│呱0│呱0│、鴛鴦點兒: 大板採用」下點上敲〃的板式。下點時,姆指穿入兩塊竹板之間,撐住線繩處。以右手虎口夾住底板,向左敲打前板,發出」台、台〃像小鑼一般的聲音。然後揚起前板,連續板落,發出」呱〃的聲音。由於細聲粗聲結為一體,故稱之為」鴛鴦點兒〃。
2節子:│嗒嘀喀│嗒嘀│嗒嘀│嗒0│
大板:│台台│0台│0台│台0│
節子:│嗒嘀喀│嗒嘀│嗒嘀│嗒0│
大板:│特0│0呱│0 0│呱0│
3、馬蹄點兒: 這種板式酷似馬蹄行走的聲音,發出」勃〃,」得〃的聲響。演奏時,右手掌握住大板的底板,拇指橫在底板上部打孔穿線處,其餘四指彎在底板前面側邊;掌心拱起,捂住底板的瓦壟處(凹面),形成」共鳴箱〃。手腕轉動,用底板敲擊前板,發出」勃〃的聲音。然後掌心動作不變,用姆指和食指原地捏住,固定底板,其餘三指張開;手腕轉動,用底板敲擊前板,發出」得〃的聲音。
4、剃頭:托動底板,撞擊前四塊板,發出」夾〃的聲音。右手大板揚起,上端相迭,用虎口握住兩板迭接處,兩板平行成一字。轉動手腕,以大板前板的前緣,往節子底板的頂端敲擊,發出」啪〃的聲音。
然後再以大板前板的前緣,搭在節子底板的頂端,順勢拉下,在節子的前四塊板上端,輕輕括出較長的」聒~〃的聲音。
節子:│夾0│夾0│夾0│夾0│
大板:│0啪│0聒~│0啪│0聒~│
5、滾板: 銜接在」剃頭〃板式之後專用的板點。由於大板的動作,呈現劃弧一般的滾動,所以稱為」滾板〃,共有三個碰擊點。當」剃頭〃板式收尾時,也就是」聒~〃的聲音一完,左手腕向上翻轉,以節子下端,撞擊大板前板的凸面中段,發出」翻〃的聲音。接著,節子不動,右手腕向上翻轉,手往上抬,令大板底板凸面下端,撞擊節子下端,發出:」挑〃的聲音。隨即,在節子發出兩拍」夾、夾〃的聲音中間,右手掌心向上,反握大板,以底板下端,向左橫向撞擊節子第一塊板的中段處,發出」撞〃的聲音。
節子:│夾0│夾0│夾0│夾0│夾0│
大板:│0啪│0聒~│翻挑│0撞│0 0│
6、蓮花板:演奏此板式時,節子不再抖動。用姆指將節子的腰部捏住,靠虎用運腕力,將節子快速抖動,發出」嘟~〃的聲音;延長兩拍後,用大板將節子的節奏切住,這就是蓮花板的打法。由於」嘟~〃的聲音達續兩拍,比起其它板式的節奏花樣要特殊,因此稱為」蓮花板〃。
節子:│嘟....│....0│嘟....│....0│夾0│嘟....│....0│
大板:│0 0│呱0│0 0│呱呱│0呱│0 0│呱0│
㈥ 簡易快板怎麼做
竹板由兩部分組成,大板和節子,大板用2塊竹片,節子用5塊竹片並配上銅錢,用編織的線繩拴好扣,留出穗子,見下圖。
1、毛竹(楠竹)的年齡在6年左右;2、下料尺寸准確,橫平豎直,肉眼不得看出有歪斜;3、颳去凸面青皮;4、凹面不得有楞,要光滑;5、表面無嚴重的花斑、臟污痕跡(也可以用棕紅色活性染料染色);6、板的四周倒圓弧;7、做大板的竹子外徑在110mm~90mm,厚度7-8mm;8、做小板的竹子外徑在90mm~70mm,厚度5-6mm;9、大板尺寸60~64mm寬×190~200mm長(相同的尺寸2個一付);10、小板尺寸45~47mm寬×124~126mm長(相同的尺寸5個一付);11、進行拋光處理。
1、材料:竹板材料一般選擇楠竹也叫毛竹,竹子的竹齡要長些,4年齡算一般,6年以上算好料,竹齡長,竹子的密度大、強度也大,所以很結實不容易劈裂,一般人不會看竹齡,但是掂在手上的分量越重越好,另外竹子表面顏色一致、沒有斑痕,若有斑痕要降低價格。
2、做工:尺寸規矩橫平豎直,不歪不扭,孔距對稱不能偏斜或一高一低,節子的兩個孔距應滿足兩個銅錢之間有縫隙,兩個銅錢不能摞在一起有重疊。大板兩個側邊應有圓弧俗稱「泥鰍背」這樣握在手上舒服不咯手。節子兩個側邊有兩種做法,一種也是泥鰍背,另一種是直尖邊,後一種節子常用於王派,持節子時它的尖邊可以在手指上不打滑,能握的牢,對橫端節子有利(當然功夫深的用什麼節子都能打好),食指穿入節子後使用舒服不能咯手,而且拴的繩子松緊適度。
拴板的繩子使用多股絲線編成小辮的型式,要求編繩要緊一些,這樣長期使用才不會松動,拴扣的形式有多種,常見的有軲轆扣和蝴蝶扣,軲轆扣天津一帶比較流行,蝴蝶扣北京一帶比較流行,軲轆扣用得線繩比較短也比較好拴,穗子顯得單薄,蝴蝶扣用得線繩略長一些,拴扣也麻煩,但穗子顯得豐滿。絲線雖然漂亮但比較滑扣容易松動,故此最好在扣的背面點一點502膠水,現在這種做法已經開始流行。
節子用的銅錢一般是仿古品,把它從離水泥地面一尺高的位置自由落下,碰到地面會聽到清脆的響聲,如果聲音發悶說明裡面含銅量少,含其它雜質多。
無論大板或節子它的檔次高的產品經會過細磨拋光,拋光越亮越好。
3、聲音:初學者最好請會打板的人來幫你挑選,大板要能打出共鳴音的聲音,像木魚、梆子,有人喜歡渾厚,有人喜歡清脆,這要看個人的喜好,但有的大板打不出共鳴音或者聲音發哏,都不好。
節子的聲音有的發整,有的發碎也要根據個人喜好來挑選,對於王派板友選則節子,首先打搓點要輕松,橫端以後打"嘀咯嗒"要從容。
㈦ 怎麼打快板
拿法:大板由右手拿,把大板的下扇握在掌中。
小板由左手拿,將食指插入四扇和一扇的合縫處,拇指放在第一塊板上,其他三個指頭貼在後一扇板上。
板是擊節樂器,演唱時起掌握節奏和烘托氣氛的作用。具體運用要掌握以下幾點:
1、板和點
板和點是緊密相連的。打的是板,聽的是點。
2、五功三技
為了給下一步竹板擊節的各種『板式』創造條件,必須加強」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訓練,下面將『五功三技』的基本練習方法介紹如下:
1、『節子』的基本功分為五種,即:」搧〃、」撩〃、」顛〃、」搖〃、」抖〃。
(1)搧功:將節子立直,」食指〃橫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揚起,」中指〃、」無名指〃、」小指〃,貼在底板的後側,隨即」腕子〃搖動,用底板撞擊前四塊板,發出」嘀〃的聲音,此動作就像搧扇子時手腕搖動一樣。搧功要求動作自然,每半拍一個聲音,速度平穩均勻。
(2)撩功:以」搧功〃為基礎,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將上塊板」撩〃起,發出」嘀〃的聲音,用此功增強腕力。
(3)顛功:將節子橫握,姆指按在節子的頂端,肘、腕往上推動,使節子顛起,也發出單點」嘀〃的聲音,速度與撩功相同。
(4)搖功:將節子立起,側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塊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搖晃,用底板撞擊前四塊板,發出」嘀〃的聲音。當前四塊托起的時候,再被姆指彈回,又發出」嗒〃的聲響,如此反復,前半拍為」嗒〃,後半拍為」嘀〃,速度均勻不要快。
(5)抖功:在」搖功〃的基礎上,腕子急速抖動,繼續發出」嘩....〃的聲音,速度要均勻,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基本功練習分為三種,即:」握〃、」挑〃、」揚〃。
(1)握法:右手姆指為一方,其它四指為一方,將底板握住,側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繩處的下端,掌心與底板凹槽約有半個雞蛋的空隙,手掌與竹板接觸之處盡量密合,要能形成一個共鳴箱。肘和腕子向前推動,撞擊前板,發出」呱〃的聲音。腕力似搧扇,速度較慢且均勻,手握竹板要鬆弛。
(2)挑法:將姆指穿入拴繩處,用虎口輕輕夾住底板,另四指松開,協從姆指的動作,手腕轉動,底板與前板的下端撞擊,發出」台〃的聲音,類似戲劇樂器」小鑼〃的聲響。
(3)揚法:將底板握住後,臂往上揚,前板隨著揚起的」貫力〃,向上起翻,與底板成平行。然後,臂肘下落,發出」呱〃的聲音,反復進行。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挑法〃和」揚法〃的操作。在上述」挑法〃的基礎,手腕轉動更為用力,以底板下端與撞擊前板,發出」特〃的聲音後,順勢將前板揚起。再將前板往下砸,發出」呱〃的聲音,反復進行。
二、合成
單項練習熟練之後,進入合成節段。可按」數來寶〃,」三、三、七〃的板式,基本點兒合成,口訣為: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心念手打:(每小節為一拍)
口訣 :│ 一 二 │ 三 0 │ 三 二 │ 一 0 │
節子 :│ 嗒 嘀 │ 嗒 0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 特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口訣 :│ 一 二 │ 三 四 │ 五 六 │ 七 0 │
節子 :│ 嗒 嘀 │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 特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練習要求:
(1)位置:敲打節奏時,」節子〃與」大板〃側面朝外持板姿式,」低〃不能超過腹部。在練習的時候,動作要求伸展,里外前後,左右上下,運動自如,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礎,」立搧〃、」平撩〃,可進可退,防止一種姿式的傾向。
(2)節奏:以鍾錶速度做為節拍的標准,」時鍾〃、」手錶〃行走的速度有快慢之別,在練習時可採用各種速度,練習節奏的准確性。
(3)音量:要有」強〃、」弱〃的控制,要掌握節子方面的五指功能。其功能為:姆指為擋,食指為挑,中指為托,無名指為貼,小指為協。五指間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㈧ 快板是怎樣打的
快板是怎樣打的?
手持快板方法:比較小塊的節子板一般持於左手,並將食指位於第四、五扇之間,與中指一起夾住第五扇,其餘四扇則攏在虎口裡,拇指虛放在第一扇上端。
一、節子板的打法∶「握法」:比較小塊的節子板一般持於左手,並將食指位於第四、五扇之間,與中指一起夾住第五扇,其餘四扇則攏在虎口裡,拇指虛放在第一扇上端。緊接著運用手腕轉動的力量,將節子板先向下打,使四、五扇下端相撞,以發出音響。之後便依照下上、下上、下上的手腕方向操縱節奏;
二、「單點」與「雙點」打法:它們的節奏是兩響一拍,速度要穩,聲響均勻,不能忽快忽慢,也不能忽強忽弱。這主要依賴手腕上下翻動的力量均衡。這些是基礎的「單點」打法;
三、而「雙點」的打法則是在「單點」的基礎上做變化,第一下佔了半拍,還是一樣先向下,第二下往上翻的時候,則是在四、五扇下端以及第一扇與拇指間發出了兩個連聲,這兩個音聲共佔半拍;
四、「花點」打法:當「單點」跟「雙點」都練好了,綜合起來便是「花點」,即第一拍打單點,第二拍打雙點,這樣一單一雙的打,花點就練成了。這其中主要靠拇指上下移動控制單、雙點的變化,手腕的轉動規律是不變的;
五、「火車點」打法:這種打法難度比較大,又叫作「連點」打法,它是在打「雙點」的時候加強手腕的震動而形成的,節奏好比是一拍打出了四個音響,像是火車行速一樣;
大板的打法∶「握法」:用右手虎口握底扇,姆指和姆指下邊的手掌緊貼住竹板的直邊,不留縫隙。拇指頂端與竹板的眼兒相平,其餘四指緊貼住竹板的另一個直邊,各指間不留空隙。貼近竹板瓦壟弧度的手心拱起,以造成一個「共鳴箱」,打時先將上扇揚起;
六、「正音」打法:與節子板起勢相反,大板是先向上再向下,將上板往下甩,使兩扇板底端相碰發出音響。再藉扇板的撞擊力將上扇揚起,這樣一下一下的反覆練習。關鍵是要注意「共鳴箱」有沒有漏氣,要隨時檢查自己手勢的各部位有沒有縫隙,所以要邊打邊糾正,仔細聽聲響改進。
㈨ 怎樣製作快板
很簡單的,你拿6個竹板(有三個是長的),先把3塊小的打好兩個洞用紅線串起來(紅線一頭串一個孔)然後拿一個長的,打兩個洞,把線穿進兩個洞里(一個洞里一頭),再記個死扣。就OK了。
剩下兩塊竹板用紅繩跟上面的步驟一樣串好,兩個快板就做完啦!~~~
㈩ 一長三短快板教程
一長三短不是快板用的,用在陝西梆子,把他綁在左腿小腿上,彈著三弦,左腳打拍子,竹板會隨之打響。
快板握法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板握法,板前食指第二指節和拇指第一節在拍的前面呈鉗型,兩指間在距離1~2cm,板柄貼住虎口,另外三指自然彎曲貼於板後的1/3上端。
另一種是橫板握法,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彎曲握住板柄,大拇指在板正面靠近中指,食指自然伸直,斜放於板背面。
快板是一種漢族說唱藝術,屬於中國曲藝韻誦類曲種。早年稱作「數來寶」,也叫稱「順口溜」、「流口轍」、「練子嘴」,是從宋代貧民演唱的「蓮花落」演變發展而成。
真正的快板是大小兩個(一付)見圖
(10)最快最簡單的快板方法擴展閱讀:
練習要求:
1.位置:敲打節奏時,〝節子〞與〝大板〞側面朝外持板姿式,〝低〞不能超過腹部。在練習的時候,動作要求伸展,里外前後,左右上下,運動自如,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礎,〝立搧〞、〝平撩〞,可進可退,防止一種姿式的傾向。
2.節奏:以鍾錶速度做為節拍的標准,〝時鍾〞、〝手錶〞行走的速度有快慢之別,在練習時可採用各種速度,練習節奏的准確性。
3.音量:要有〝強〞、〝弱〞的控制,要掌握節子方面的五指功能。其功能為:姆指為擋,食指為挑,中指為托,無名指為貼,小指為協。五指間互相配合,控制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