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檢查還原性糖的鑒別方法有

檢查還原性糖的鑒別方法有

發布時間:2022-04-29 07:21:59

Ⅰ 鑒定糖原的方法有幾種

鑒定糖原的方法:水溶液呈乳樣光澤
遇碘呈紅棕色
加酸水解後,與班氏試劑在鹼性條件下加熱轉變為磚紅色沉澱
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是還原性糖 可以用斐林試劑檢驗 現象是有磚紅色沉澱生成
澱粉用碘酒檢驗 現象是變藍色
剩下的糖原、蔗糖 其中分別加入催化酶 再用第一種方法 有磚紅色沉澱的是蔗糖(水解有果糖和葡萄糖)
沒現象的就是 糖原
1)紙色譜糖類的紙色譜常用水飽和的有機溶劑展開,其中以正丁醇-乙醇-水和水飽和的苯酚兩種溶劑系統應用最為普遍醫,學教育網。 糖類的紙色譜常用顯色劑有:硝酸銀試劑;三苯四氮唑鹽試劑;苯胺-鄰苯二甲酸鹽試劑;3,5-二羥基甲苯—鹽酸試劑;過碘酸加聯苯胺試劑等。

(2)薄層色譜糖的極性大,在硅膠薄層上進行層析時,點樣不宜過多(一般少於5μg)。若點樣太多,斑點就會明顯拖尾,Rf值也下降,使一些Rf值相近的糖難以獲得滿意的分離。若硅膠用0.03mol/L硼酸溶液或一些無機鹽(主要是強鹼與弱或中等強度的酸所成的鹽)的水溶液代替水調制吸附劑塗鋪薄層,則樣品承載量可明顯增加,分離效果也有改善。

Ⅱ 高中生物,還原糖的鑒定

還原糖的鑒定是用斐林試劑做的。
新教材的目的是保護學生安全,兩種方法都沒錯。
一般都是水浴加熱。
斐林試劑是將36.4g CuSO4.5H2O(五水硫酸銅)溶於200mL水中,用0.5mL濃硫酸酸化,再用水稀釋到500mL待用;取173g酒石酸鉀鈉KNaC4H4O6.4H2O,71g NaOH(氫氧化鈉)固體溶於400mL水中,再稀釋到500mL.使用時取等體積兩溶液混合。

Ⅲ 還原性糖是用什麼鑒定的

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成分相同,但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不盡相同。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都是檢驗還原性糖的試劑,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成分也有區別,下面就從這幾種試劑的使用原理、成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簡單總結。

1. 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

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都由溶液和溶液組成,但二者有如下三點不同:

(1)溶液濃度不同

斐林試劑中溶液稱為斐林試劑甲,其濃度為溶液稱為斐林試劑乙,其濃度為;雙縮脲試劑中溶液(雙縮脲試劑A)的濃度為,溶液(雙縮脲試劑B)的濃度為。

(2)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試劑是新配製的溶液,它在加熱條件下與醛基反應,被還原成磚紅色的沉澱,可用於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試劑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澱)。

鑒定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法,使用的是雙縮脲試劑,發生的是雙縮脲反應。雙縮脲反應實質是在鹼性環境下的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的紫色反應。而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所以蛋白質都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可以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的存在。

(3)使用方法不同

斐林試劑使用時,先反溶液和溶液混合(將滴溶液滴入溶液中),而後立即使用:雙縮脲試劑使用時,先加入溶液(2mL),振盪搖勻,造成鹼性的反應環境,然後再加入3~4滴溶液,振盪搖勻後觀察現象。

2. 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

關於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可用下面的例題引出其異同點:例:你可用什麼方法,檢驗人的尿液中是否含有糖?

答案:

方法一:在試管中加入人的尿液0.1mL,加入班氏糖定性試劑1mL,混合均勻後,將試管放入盛有開水的燒杯中,加熱煮沸1min~2min,若試管中溶液在加熱後產生了磚紅色沉澱,說明尿液中含有糖。

方法二:取少許尿液加水稀釋後,加入剛配製好的斐林試劑,沸水浴加熱後,若出現磚紅色沉澱,則說明尿液中含有糖。

方法三:取少許尿液加水稀釋後,加入少許懸濁液(新制)加熱,若出現磚紅色沉澱,則說明尿液中含有糖。

因斐林試劑實質上是新配製的溶液,所以方法二與方法三的實質是相同的,只是說法不同而已。

由以上例題可以看出,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都能用於鑒定可溶性還原糖(上題中檢驗的是葡萄糖)的存在,二者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二者的不同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班氏試劑常用於尿糖的鑒定,其配方與斐林試劑不一樣,其配方為:

①400mL水中加85g檸檬鈉和50g無水碳酸鈉;

②50mL加熱的水中加入8.5g無水硫酸銅。製成溶液;

③把溶液倒入檸檬酸鈉溶液中,邊加邊攪,如產生沉澱可濾去。

(2)其反應原理與斐林試劑略有差別。利用斐林試劑鑒定時,斐林試劑甲和斐林試劑乙直接反應生成和可溶性還原糖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澱。而班氏試劑中的產生卻是這樣的:檸檬酸鈉和碳酸鈉均為強鹼弱酸鹽,在水中它們均可水解產生,與檸檬酸鈉溶液和溶液混合時,結合,生成與葡萄糖中的醛基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3)兩種試劑的保存方式不同。斐林試劑甲和斐林試劑乙可強烈產生,很容易沉澱析出,因此斐林試劑一般為現用現配;而班氏試劑的配方中,檸檬酸鈉為一對緩沖物質,產生的數量有限,與溶液混合後產生的濃度相對較低,不易析出,因此該試劑可長期保存。

當然,無論用班氏試劑還是斐林試劑,歸根結底都是與醛基在沸水浴加熱條件下反應而生成磚紅色的沉澱,兩者反應現象一樣,這就是二者的相同之處。

Ⅳ 鑒定還原性糖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還原糖的鑒定
1,還原糖的鑒定步驟:
選材: 蘋果:洗凈,去皮,切塊,取5g放如研缽中
制備組織樣液 研磨成漿:加石英砂,加5 ml水研磨
注入組織樣液2ml 過濾:將玻璃漏斗插入試管中,漏鬥上墊一層紗布
加斐林試劑:2ml(由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分別加入)
水浴加熱:煮沸2min
觀察溶液顏色變化:淺藍色→棕色→磚紅色.
結論: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加熱煮沸的過程中生成磚紅色沉澱

Ⅳ 會用化學方法鑒別還原糖與非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蔗糖、澱粉、纖維素)

1.使用銀氨溶液,又稱托倫斯試劑,若發生銀鏡反應,則為還原性糖;
2.斐林試劑,若反應有磚紅色沉澱,則有還原性糖;
3.班氏試劑,也稱本尼迪克特試劑,可與還原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Cu2O);
4.DNS試劑,若有還原性糖,則生成紅色物質.
··············

Ⅵ 鑒定還原性糖的步驟

鑒定還原性糖的步驟
還原糖的鑒定
1,還原糖的鑒定步驟:
選材: 蘋果:洗凈,去皮,切塊,取5g放如研缽中
制備組織樣液 研磨成漿:加石英砂,加5 ml水研磨
注入組織樣液2ml 過濾:將玻璃漏斗插入試管中,漏鬥上墊一層紗布
加斐林試劑:2ml(由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分別加入)
水浴加熱:煮沸2min
觀察溶液顏色變化:淺藍色→棕色→磚紅色.
結論: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加熱煮沸的過程中生成磚紅色沉澱

Ⅶ 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鑒定

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鑒定:

1、{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麥芽糖等} {磚紅色,主要是氧化亞銅}
2、用澱粉酶溶液催化澱粉溶液,檢測其水解產物:
所選用試劑:{0.05g/ml的CuSO4溶液,0.1g/ml的NaOH溶液}
使用方法{先取等量的兩種溶液混合,再加入到需要鑒定的溶液當中,沸水浴2到3分鍾}
實驗結果{出現磚紅色沉澱}

在證明澱粉酶的化學本質實驗中:
所選用的試劑是{0.01g/ml的CuSO4溶液,0.1g/ml的NaOH溶液 }
使用方法{先加入0.1g/ml的NaOH溶液2ml,搖勻,再加入0.01g/ml的CuSO4溶液3至4滴}
實驗結果{出現紫色}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核細胞質流動
1、{溫暖、光照} 否

2、{反光鏡}{光圈} {左下}

Ⅷ 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都是有哪些方法

還原糖的測定方法
食物中還原糖的測定方法:高錳酸鉀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
一、高錳酸鉀滴定法
1.原理
樣品經除去蛋白質後,其中還原糖在鹼性環境下將銅鹽還原為氧化亞銅,加硫酸鐵後,氧化亞銅被氧化為銅鹽,以高錳酸鉀溶液滴定氧化作用後生成的亞鐵鹽,根據高錳酸鉀消耗量計算氧化亞同含量,再查表得還原糖量。
2.適用范圍
GB5009.7-85,本法適用於所有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以及通過酸水解或酶水解轉化成還原糖的非還原性糖類物質的測定。
3.儀器
(1) 滴定管
(2) 25ml古氏坩堝或G4垂融坩堝
(3) 真空泵
(4) 水浴鍋
4.試劑
除特殊說明外,實驗用水為蒸餾水,試劑為分析純。
4.1 6 mol/L鹽酸:量取50ml鹽酸加水稀釋至100 ml。
4.2 甲基紅指示劑:稱取10mg甲基紅,用100ml乙醇溶解。
4.3 5 mol/L氫氧化鈉溶液:稱取20g氫氧化鈉加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
4.4 鹼性酒石酸銅甲液:稱取34.639g硫酸銅(CuSO4·5H2O),加適量水溶解,加0.5ml硫酸,再加水稀釋至500ml,用精製石棉過濾。
4.5鹼性酒石酸銅乙液:稱取173g酒石酸鉀鈉與50g氫氧化鈉,加適量水溶解,並稀釋至500ml,用精製石棉過濾,貯存於橡膠塞玻璃瓶中。
4.6精製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鹽酸浸泡2~3天,用水洗凈,再加2.5mol/L氫氧化鈉溶液浸泡2~3天,傾去溶液,再用熱鹼性酒石酸銅已液浸泡數小時,用水洗凈。再以3mol/L鹽酸浸泡數小時,以水洗至不呈酸性。然後加水振搖,使成微細的漿狀軟縣委,用水浸泡並貯存於玻璃瓶中,即可用做填充古氏坩堝用。
4.7 0.1000mol/L高錳酸鉀標准溶液。
4.8 1mol/L氫氧化鈉溶液:稱取4g 氫氧化鈉,加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
4.9 硫酸鐵溶液:稱取50g硫酸鐵,加入200ml水溶解後,慢慢加入100ml硫酸,冷卻後加水稀釋至1L。
4.10 3mol/L鹽酸:量取30ml鹽酸,加水稀釋至120ml。
5. 操作方法
5.1 樣品處理:
5.1.1 乳類、乳製品及含蛋白質的食品:稱取約0.5~2 g固體樣品(吸取2~10 ml液體樣品),置於250 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搖勻。加入10 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及4ml1mol/L氫氧化鈉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勻。靜置30min,用乾燥濾紙過濾,棄去初濾液,濾液備用。(註:此步驟目的是沉澱蛋白)
5.1.2 酒精性飲料:吸取100 ml樣品,置於蒸發皿中,用1mol/L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發至原體積1/4後(註:如果蒸發時間過長,應注意保持溶液pH為中性),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混勻。以下按5.1.1自"加10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起依法操作。
5.1.3 含多量澱粉的食品:稱取2~10 g樣品,置於250 ml容量瓶中,加200 ml水,在45℃水浴中加熱1h,並時時振搖。(注意:此步驟是使還原糖溶於水中,切忌溫度過高,因為澱粉在高溫條件下可糊化、水解,影響檢測結果。)冷卻後加水至刻度,混勻,靜置。吸取200ml上清液於另一250 ml容量瓶中,以下按5.1.1自"加10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起依法操作。
5.1.4 含有脂肪的食品:稱取2~10g樣品,先用乙醚或石油醚淋洗3次,去除醚層。加入50ml水混勻,以下按5.1.1自"加10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起依法操作。
5.1.5 汽水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飲料:吸取100 ml樣品置於蒸發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後,移入250ml容量瓶中,並用水洗滌蒸發皿,洗液並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勻後,備用。
5.2 樣品測定:
吸取50ml處理後的樣品溶液,於400ml燒杯中,加入25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及25ml乙液,於燒杯上蓋一表面皿,加熱,控制在4min內沸騰,再准確煮沸2min,乘熱用鋪好石棉的古氏坩堝或G4垂融坩堝抽濾,並用60℃熱水洗滌燒杯及沉澱,至洗液不成鹼性為止。(註:還原糖與鹼性酒石酸銅試劑的反應一定要在沸騰狀態下進行,沸騰時間需嚴格控制。煮沸的溶液應保持藍色,如果藍色消失,說明還原糖含量過高,應將樣品溶液稀釋後重做。)將古氏坩堝或垂融坩堝放回原400ml燒杯中,加25ml硫酸鐵溶液及25ml水,用玻棒攪拌使氧化亞銅完全溶解,以0.1mol/L高錳酸鉀標准液滴定至微紅色為終點。
同時吸取50ml水,加與測樣品時相同量的鹼性酒石酸銅甲、乙液,硫酸鐵溶液及水,按同一方法做試劑空白實驗。
6. 計算:
X1=(V-V0)×N×71.54 (1)
式中: X1--樣品中還原糖質量相當於氧化亞銅的質量,mg;
V--測定用樣品液消耗高錳酸鉀標准液的體積,ml;
V0--試劑空白消耗高錳酸鉀標准液的體積,ml;
N--高錳酸鉀標准溶液的濃度;
71.54--1ml 1mol/L高錳酸鉀溶液相當於氧化亞銅的質量,mg。
根據(1)式中計算所得氧化亞銅質量,查附表"氧化亞銅質量相當於葡萄糖、果糖、乳糖、轉化糖的質量表",再計算樣品中還原糖含量。
X2=(m1×V2)∕(m2×V1)×(100∕1000) (2)
式中: X2--樣品中還原糖的含量,g/100g(g/100ml);
m1--查表得還原糖質量,mg;
m2--樣品質量(或體積), g(ml);
V1--測定用樣品處理液的體積,ml;
V2--樣品處理後的總體積,ml。
7.舉例:
稱取某食物樣品3.00g,經過處理後用水定容至250ml。取50ml進行測定,消耗0.1003mol/L高錳酸鉀標准液5.20ml,同時測試劑空白為0.36ml,則 樣品中還原糖質量相當於氧化亞銅的質量為:
X1(mg) =(5.20-0.36)×0.1003×71.54 = 34.73
查表得還原糖質量為相當於葡萄糖16.22 mg,
樣品中還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計)為:
X2(g/100g)=(16.22×250)∕(3.00×50)×(100∕1000)= 2.70
8.注釋:
本法用鹼性酒石酸銅溶液作為氧化劑。由於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可生成氫氧化銅沉澱,氫氧化銅沉澱可被酒石酸鉀鈉緩慢還原,析出少量氧化亞銅沉澱,使氧化亞銅計量發生誤差,所以甲、乙試劑要分別配製及貯藏,用時等量混合。
二、直接滴定法
1.原理
樣品經除去蛋白質後,在加熱條件下,直接滴定已標定過的費林氏液,費林氏液被還原析出氧化亞銅後,過量的還原糖立即將次甲基藍還原,使藍色褪色。根據樣品消耗體積,計算還原糖量。
2.適用范圍
GB5009.7-85,本方法適用於所有食品中還原糖的檢測。檢出限0.1mg。
3.主要儀器
滴定管
4.試劑
除特殊說明外,實驗用水為蒸餾水,試劑為分析純。
(1) 費林甲液:稱取15 g硫酸銅(CuSO4·5H2O),及0.05 g次甲基藍,溶於水中並稀釋至1 L。
(2) 費林乙液:稱取50 g酒石酸鉀鈉與75 g氫氧化鈉,溶於水中,再加入4 g亞鐵氰化鉀,完全溶解後,用水稀釋至500ml,貯存於橡膠塞玻璃瓶內。
(3) 乙酸鋅溶液:稱取21.9 g乙酸鋅,加3 ml冰乙酸,加水溶解並稀釋至100 ml。
(4)亞鐵氰化鉀溶液。稱取10.6g亞鐵氰化鉀,用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
(5) 鹽酸。
(6) 葡萄糖標准溶液:精密稱取1.000 g經過80 ℃乾燥至恆量的葡萄糖(純度在99%以上),加水溶解後加入5ml鹽酸,並以水稀釋至1 L。此溶液相當於1 mg/ml葡萄糖。(註:加鹽酸的目的是防腐,標准溶液也可用飽和苯甲酸溶液配製)
5.操作方法
5.1樣品處理:
5.1.1乳類、乳製品及含蛋白質的食品:稱取約0.5~2 g固體樣品(吸取2~10 ml液體樣品),置於100 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搖勻。邊搖邊慢慢加入5 ml乙酸鋅溶液及5 ml亞鐵氫化鉀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勻。靜置30min,用乾燥濾紙過濾,棄去初濾液,濾液備用。(注意:乙酸鋅可去除蛋白質、鞣質、樹脂等,使它們形成沉澱,經過濾除去。如果鈣離子過多時,易與葡萄糖、果糖生成絡合物,使滴定速度緩慢;從而結果偏低,可向樣品中加入草酸粉,與鈣結合,形成沉澱並過濾。)
5.1.2酒精性飲料:吸取50 ml樣品,置於蒸發皿中,用1mol/L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發至原體積1/4後,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加25ml水,混勻。以下按4.1.1自"加5 ml乙酸鋅溶液"起依法操作。
5.1.3含多量澱粉的食品:稱取2~5 g樣品,置於10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在45℃水浴中加熱1h,並時時振搖(注意:此步驟是使還原糖溶於水中,切忌溫度過高,因為澱粉在高溫條件下可糊化、水解,影響檢測結果。)。冷後加水至刻度,混勻,靜置。吸取50ml上清液於另一100 ml容量瓶中,以下按4.1.1自"5 ml乙酸鋅溶液"起依法操作。
5.1.4汽水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飲料:吸取50 ml樣品置於蒸發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後,移入100ml容量瓶中,並用水洗滌蒸發皿,洗液並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勻後,備用。
(注意:樣品中稀釋的還原糖最終濃度應接近於葡萄糖標准液的濃度。)
5. 2標定費林氏液溶液:吸取5.0 ml費林氏甲液及5.0 ml乙液,置於150ml錐形瓶中(注意:甲液與乙液混合可生成氧化亞銅沉澱,應將甲液加入乙液,使開始生成的氧化亞銅沉澱重溶),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2粒,從滴定管滴加約9 ml葡萄糖標准溶液,控制在2min內加熱至沸,趁沸以每兩秒1滴的速度繼續滴加葡萄糖標准溶液,直至溶液蘭色剛好褪去並出現淡黃色為終點,記錄消耗的葡萄糖標准溶液總體積,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計算每10ml(甲、乙液各5ml)鹼性酒石酸銅溶液相當於葡萄糖的質量(mg)。(注意:還原的次甲基藍易被空氣中的氧氧化,恢復成原來的藍色,所以滴定過程中必須保持溶液成沸騰狀態,並且避免滴定時間過長。)
5.3樣品溶液預測:吸取5.0 ml費林氏甲液及5.0 ml乙液,置於150 ml錐形瓶中,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控制在2min內加熱至沸,趁沸以先快後慢的速度,從滴定管中滴加樣品溶液,並保持溶液沸騰狀態,待溶液顏色變淺時,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蘭色褪去,出現亮黃色為終點。如果樣品液顏色較深,滴定終點則為蘭色褪去出現明亮顏色(如亮紅),記錄消耗樣液的總體積。(注意:如果滴定液的顏色變淺後復又變深,說明滴定過量,需重新滴定。)
5.4樣品溶液測定:吸取5.0 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及5.0 ml乙液,置於150 ml錐形瓶中,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在2min內加熱至沸,快速從滴定管中滴加比預測體積少1ml的樣品溶液,然後趁沸繼續以每兩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終點。記錄消耗樣液的總體積,同法平行操作兩至三份,得出平均消耗體積。
6.計算
X3 =(C×v1 × V)∕(m× v2 ×1000)×100
式中: X--樣品中還原糖的含量(以葡萄糖計),%;
C--葡萄糖標准溶液的濃度,mg/ml;
v1-- 滴定10 ml費林氏溶液(甲、乙液各5 ml)消耗葡萄糖標准溶液的體積,ml;
v2--測定時平均消耗樣品溶液的體積,ml;
V--樣品定容體積,ml;
m--樣品質量,g;
7.注意事項
(1)本方法測定的是一類具有還原性質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乳糖、麥芽糖等,只是結果用葡萄糖或其他轉化糖的方式表示,所以不能誤解為還原糖=葡萄糖或其他糖。但如果已知樣品中只含有某一種糖,如乳製品中的乳糖,則可以認為還原糖=某糖。
(2)分別用葡萄糖、果糖、乳糖、麥芽糖標准品配製標准溶液分別滴定等量已標定的費林氏液,所消耗標准溶液的體積有所不同。證明即便同是還原糖,在物化性質上仍有所差別,所以還原糖的結果只是反映樣品整體情況,並不完全等於各還原糖含量之和。如果已知樣品只含有某種還原糖,則應以該還原糖做標准品,結果為該還原糖的含量。如果樣品中還原糖的成分未知,或為多種還原糖的混合物,則以某種還原糖做標准品,結果以該還原糖計,但不代表該糖的真實含量。參考資料:http://www.foodtechs.com/foodtechs_Article_6195.html

Ⅸ 還原糖的測定方法有哪幾種

總糖:主要指具有還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測定條件下能水解為還原性的單糖的蔗糖(水解後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麥芽糖(水解後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澱粉(水解後為2分子葡萄糖)。 還原糖:在糖類中,分子中含有游離醛基或酮基的單糖和含有游離醛基的二糖都是還原糖。還原性糖包括所有單糖(除二羥丙酮)、乳糖、麥芽糖等。非還原性糖有蔗糖、澱粉、纖維素等,但它們都可以通過水解生成相應的還原性單糖。 分光光度計:分光光度法則是通過測定被測物質在特定波長處或一定波長范圍內光的吸收度,對該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常用的波長范圍為:(1)200,400nm的紫外光區(2)400,760nm的可見光區,(3)2.5,25μm(按波數計為4000cm<-1>,400cm<-1>)的紅外光區。所用儀器為紫外分光光度計、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或比色計)、紅外分光光度計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為保證測量的精密度和准確度,所有儀器應按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或本附錄規定,定期進行校正檢定。分光光度計採用一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光源透過測試的樣品後,部分光源被吸收,計算樣品的吸光值,從而轉化成樣品的濃度。樣品的吸光值與樣品的濃度成正比。單色光輻射穿過被測物質溶液時,被該物質吸收的量與該物質的濃度和液層的厚度(光路長度)成正比。糖含量的檢測方法

怎麼鑒別還原糖啊

還原性糖鑒定: 鑒定原理:生物組織中普遍存在的還原糖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它們的分子內都含有還原性基團(游離醛基或游離酮基)。用斐林試劑、班氏試劑、銀氨溶液等可以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存在與否。 (1)利用斐林試劑:斐林試劑由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g/mL的硫酸銅溶液配製而成,二者混合後,立即生成淡藍色的Cu(OH)2沉澱。Cu(OH)2與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而葡萄糖本身則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應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澱)。 (2)利用班氏試劑:班氏試劑由A液(硫酸銅溶液),B液(檸檬酸鈉和碳酸溶液)配製而成。將A溶液傾注人B液中,邊加邊攪,如有沉澱可過濾。實驗原理與斐林試劑相似,所不同的是班氏試劑可長期使用。班氏試劑A液中的硫酸銅溶液與B液中的無水硫酸鈉和檸檬酸鈉相遇,能產生可溶性的又略能離解出cu2+的檸檬酸銅。 (3)利用銀氨溶液:銀氨溶液是在2%的AgNO3溶液中逐滴滴人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生的沉澱恰好溶解為止,這時得到的溶液就是銀氨溶液。銀氨溶液中含有Ag(NH3) 20H(氫氧化二氨合銀),這是一種弱氧化劑,能把醛基氧化成羧基,同時Ag+被還原成金屬銀。還原生成的銀附著在試管壁上,形成銀鏡。可見,銀鏡反應也可用於鑒定可溶性還原糖。鑒定的結果是出現銀鏡。

閱讀全文

與檢查還原性糖的鑒別方法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焦油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89
草酸用什麼方法能夠去掉 瀏覽:224
紅參原液的使用方法 瀏覽:1002
用電腦鍵盤關機操作方法 瀏覽:741
牛皮癬運動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503
噴霧香水使用方法 瀏覽:682
戒除美沙酮的最佳方法 瀏覽:12
大池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507
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 瀏覽:361
崗位分析方法的選擇依據是 瀏覽:983
食用鑄鐵消除內應力最好的方法 瀏覽:516
測量透鏡焦距的方法哪個好 瀏覽:194
3x97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6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61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5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7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31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5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9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5